第七講,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一些主要演變_第1頁
第七講,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一些主要演變_第2頁
第七講,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一些主要演變_第3頁
第七講,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一些主要演變_第4頁
第七講,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一些主要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9 第七講,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一些主要演變 授課要點 : 一,上古到中古漢語的一些主要變化 二,中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的一些主要變化 ,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音系的一些主要變化 上古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研究還不十分成熟,許多結(jié) 構(gòu)尚有爭論,我們只能拿一些大家公認的結(jié)論為出發(fā) 點,拿上古漢語與 中古漢語 語音系統(tǒng)作一些比較,看 這期間漢語語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從上古漢語到 中古 漢語,漢語在聲母和韻母系統(tǒng)主要發(fā)生了以下一些變 化: 、敷、奉、微 、敷、奉、微, 、四等和開 第一,從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輕唇音非 四母,分化是以韻母為進行條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 口三等字演變成非 口三等仍然念幫、滂、并、明。這一音變過

2、程完成的 比較晚,廣韻音系還沒有輕唇四母,但不會晚于 晚唐五代,因為宋代三十六字母已經(jīng)有了輕唇音了。 第二,從舌頭音端、透、定三個聲母中分化出舌上 音知、徹、澄三個聲母。分化以韻母為條件進行:韻 母為一、 演變成舌 韻音系中已經(jīng)有了舌上音了。 第三,喻三從匣母中分化出來,與原來的喻母合并。 分化的條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讀匣母,三等字演 變成喻母。 第四, 等的字仍然念舌頭音,韻母為三四等的字 這個音變在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完成,切 ”“弓”“呂”“ “宗”“戎”“農(nóng)”“ 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變成喉音,與從匣母 中分化出來的喻三合并。 以上幾點是聲母系統(tǒng)的變化,韻母系統(tǒng)最明顯的變 化是侵部的分化。

3、第五,上古侵部合口字在中古漢語中由 m尾演變成 R尾,分別歸入中古漢語的東、冬、鐘韻。以“凡” 中”“冬”“眾”“蟲 隆”作聲符現(xiàn)代漢語念 字都屬于這一類。這種演變屬于異化,這類字的上古 韻尾為唇音m, 節(jié)中的兩個唇音相互作用,韻尾異化為 上古音屬幫母侵部,中古屬于幫母東韻,其演變?yōu)?*pi Wmf pu日。 ”“充” ong的 司時這些字的韻母有合口介音 u,音 $。如“風”, ,從廣韻到現(xiàn)代漢語的一些語音演變 除了聲調(diào)以外,從廣韻到現(xiàn)代漢語音系,漢 語的聲母系統(tǒng)和韻母系統(tǒng)走的是一條簡化的道路。 廣 韻有 35個聲母,現(xiàn)代漢語只有 22 個聲母;韻母方 面,廣韻有 142 個韻母,現(xiàn)代漢語只

4、有 38 個韻母。 從廣韻到現(xiàn)代漢語,聲韻調(diào)方面的變化,主要表 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古代漢語有平、 聲調(diào)變化 、去、入四個聲調(diào),到現(xiàn)代漢 入派四聲”三種音變。 語演變成平、上、去、入四個聲調(diào),主要發(fā)生了 分陰陽”“濁上變?nèi)ァ?平分陰陽 : ”“天”“風”“幫” 如“紅” ”等。這種音變在元 ”“知”,古代濁聲母平聲字演變成陽平, 來”“旁”“泥”“ 指古代漢語的平聲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中分化成陰平、 陽平兩個聲調(diào),分化的條件是聲母的清濁:古代的清 聲母平聲字演變成陰平,如“高 “農(nóng)”“ 代以前已經(jīng)完成,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已經(jīng)有了 陰平、陽平兩個聲調(diào)了。這類音變往往造成聲調(diào)上的 類隔,如: 之(章),止

5、而切; 繃(幫),北萌切;梭,魯 登切;刊,苦寒切;刀,都牢切;匆,倉紅切。勞, 濁上變?nèi)?: 此處“濁” “從”“邪 指去聲。所謂 魯?shù)肚小?厶”“半 ” a ” ”“奉”“定” 匣”等聲母,“去” 指全濁聲母,包括“并 床”“禪”“群”“ 濁上變?nèi)ァ敝钢泄诺娜珴嵘下曌值穆?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中演變成去聲。如“抱”“厚”“鮑” 伴”。這種音變在元代以前已經(jīng)完成,全濁 上聲字在元代周德清 中原音韻 已經(jīng)歸入到去聲了。 這類音變往往也造成聲調(diào)上的類隔,如: 厚,胡口切;鮑,?。úⅲ┣桑ㄏ┣?;撼,胡 感切。 入派四聲 : 古代漢語的入聲在現(xiàn)代漢語分別演變成陰、 陽、 上、去四聲。其中全濁入聲字變陽平,

6、次濁入聲字變 去聲,清聲母入聲字規(guī)律性不強,四聲都有。 聲母演變 主要演變 : 由中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漢語聲母有分化,也有 合流,但整體上看,走的是一條簡化的道路,下面我 們從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兩個方面這一個問題作一個 說明。從發(fā)生部位方面分析,聲母由中古漢語到現(xiàn)代 漢語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演變: 、敷、奉、微, 第一,由重唇音分化出輕唇音非 其中非、敷、奉三母進一步合并為唇齒擦音f,微母由 唇齒鼻音珥寅變成零聲母。這一音變在反切上造成了許 多類隔切。如: 阪,扶板切;蔓,無販切;扁,方典切;遍,方 見切;飄,扶招切;苗,武 瀌切; 第二,知組、章組、莊組合并成卷舌音 恫、 E。這一音變在反切上也

7、造成大量的類隔切。如: 展,知演切;碾,尼展切;賞,書兩切;昌,尺 良切;夷,以脂切;書,傷魚切; 第三,疑母、喻母、微母、日母開口三等字輔音 聲母脫落,與影母合并為零聲母。其中日母止攝三等 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演變成er音節(jié),現(xiàn)代漢語er音節(jié)只有 一個來源,全部來自古代漢語的日母字。這一音變也 造成了許多類隔切。如: 而,如之切;兒,汝移切;迤,移爾切; 柔,耳由切; 第四,日母演變成卷舌音 r (止攝開口三等字除 外),現(xiàn)代漢語聲母r只有一個來源,全部來自古代 漢語的日母字。這一音變在反切中也形成許多類隔切。 如: 孺,而遇切;乳,而主切;辱,而蜀切;忍,如 軫切;繞,而昭切; x。 z、 j、

8、q、x。 第五,由精組(Z、C、S)和見組(g、k、h)聲母分化 出舌面音j、q、x。分化以韻母的洪細為條件:韻母為 洪音(開口呼、合口呼)的仍然念Z、C、S和g、k、h, 韻母為細音(齊齒呼、撮口呼)的演變成j、q、X,此 外,部分古代見組開口二等字也演變成了 安切;堅,古賢切; 倉甸切; 牽, ,蒼先切;倩, 是與音變有關的一對術 團音。音韻學上將 將 z、c、s 與 i 、 語。 尖” 音在反切中造成大量的類隔切,如, 雞,古溪切;餐,七(清) 苦堅切; 孝,呼教切;笑,私妙切; “分尖團”“不分尖團 這里“尖”指尖音, z、 j、 q、 x 與 i、 y 相拼的音節(jié)叫團音 z、c、s

9、y 相拼的叫尖音;現(xiàn)代漢語北方方言中,古代 ”指 與 i、 y 相拼的音節(jié)都是演變成 j、 q、 x 了,稱作不分 尖團;古代 Z、 C、 S 與 i、 y 相拼的音節(jié)在京劇和一些 南方方言中沒有演變成j、q、X,稱作分尖團 從發(fā)音方法上分析,從古代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聲母 系統(tǒng)的最明顯變化是“濁音清化”,這里的“濁 ”“奉”“定”“從”“邪 匣”等全濁聲母在現(xiàn)代漢語全 全濁聲母,古代的“并 “床”“禪”“群”“ 部演變成清聲母,演變又分為兩種情況: 平聲字演 第一,古代全濁塞音、塞擦音以聲母的平仄為條 件進行清化:聲調(diào)為平聲調(diào)的字,聲母演變成同部位 的送氣清音,聲調(diào)為仄調(diào)的字,聲母演變成同部位的

10、不送氣清音, 如並母演變成 b、p 兩個聲母, 變成P,如旁“龐等,仄聲字演變成b,如,棒 “抱”等字。其它的情況是(略)。這類音變在反切 中造成了大量的類隔切,如: 誕,徒旱切;但,徒案切;龐,薄江切;庖,薄 交切 ,全濁擦音演變成同部位的清擦音。 現(xiàn)代漢語聲母的來源: 現(xiàn)代漢語22個聲母有的來源比較簡單,如n, 有 的比較復雜,如卷舌音、舌面音和零聲母,可以分為 以下幾情況: 。 m、 n、 l 來自來母; r 來自 a 第一,來源比較單一的。 m、n、l、r 和零聲母中 的 er 音節(jié)屬于這一類。 m 來源于明母; n 來源于泥母, 有少數(shù)字來源于疑母,如“牛 日母,有少數(shù)韻母為ong的

11、字來自喻母,如“榮”“融 及“容”和以“容”充當聲符的字。 er 音節(jié)的字全部 來自古代的日母止攝開口三等字。 ,來比第一類復雜的。 第二 唇音類: b :來自古代的幫母 p 和並母 b 。其中平聲字、 上聲字來自古代的幫母;如“幫”“巴 把”“兵” 板”。去聲字則幫母、並母都有。 平字來自並 p:來自古代的滂母和並母。其中陽 母,如“旁”“袍”“盆”;其它的字來自滂母。 f:來自古代非、敷、奉三母,其中陽平字來自 古代的奉母,如“凡”“墳”,其它的字三個聲母都 有。 舌尖中音: t :來自古代的端母和定母。其中平聲字、上聲 字來自古代的端母; 如“當”“東”“打”“等”“刀” “島”。去聲字

12、則端母、定母都有。 t:來自古代的透母和定母。其中陽平字來自定 母,如“同”“徒”“唐”“談”;其它的字來自滂 母。 舌根音: 其中平聲字、 上聲 鋼”“敢”“狗” g:來自古代的見母和群母 字來自古代的見母; 如“高”“ “?!薄肮堋薄Hヂ曌謩t見母、群母都有。 k :來自古代的溪母和群母。其中陽平字來自群 扛”;其它的字來自溪母。 匣二母,其中陰平字主要來自 鼾”“歡”,陽平字主要來 “豪”“痕”“還”,其它 母,如“狂”“ h:來自古代曉、 古代的曉母,如“蒿”“ 自古代的匣母,如“紅” 的字兩個聲母都有。 第三,來自非常復雜的, 零聲母屬于這一類。 舌面音 : 現(xiàn)代漢語舌面音 j、 q、

13、 腭化而來,具體情況大致如下: j:來自古代的精、從、見、群四母。其 上聲字來自古代的見母和精母;如“居 攪”。去聲字則四個聲母都有 舌面音、舌尖前音、卷舌音、 x 由古代精組和見組十個聲母 中平聲字、 精”“經(jīng)” “竟”“ k:來自古代的清、從、溪、群四母。其中陽平字主 要來自群母和從母, 如“橋”“求”“錢”“強”“前” 其它的字來自溪母和清母。 x:來自古代心、邪、曉、匣四個聲母,其中陰平 字主要來自古代的曉母和心母,如“心” “先”“仙 ,陽平字主要來自古代的從母和匣母,如“賢” ”“緊”“ 宣” 懸”“祥”“徐”,其它的字四個聲母都有 舌面音雖然來源比較復雜,但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 一些

14、途徑如諧聲關系推測它們在古代的聲母。 如“居” 字,陰平,有可能來自古代的見母和清母,但該字從 “古”諧聲,古代聲母應該與“古”字同類,由此推 斷該字古代的聲母屬于見母。又如“咸”,陽平,有 可能來自古代的邪母和匣母,但該字是“感”字的聲 符,聲母應該與“感”字同類,屬于喉牙音,由此推 斷應該屬于古代的匣母。 舌尖前音 : 舌尖前音來自古代精組和莊組,來源比較復雜。 卷舌音 : 卷舌音 zh、ch、sh 來自古代知組、章組和莊組部分 字。 零聲母 : 現(xiàn)代漢語的零聲母來源相當復雜,分別來自古代 的影母字、喻母字、微母字、疑母和部分日母字。雖 然來源復雜,但部分零聲母的來源還有可以識別的。 ,如

15、“衣” 第一, 陰平零聲母字基本上來自影母 ”“彎”。 “安”“煙 第二, er 音節(jié)零聲母字全部來自日母 m、 第三, 與 b、p、m、f 有諧聲關系的零聲母字基本 上來自微母。 如“問”字,從“門”諧聲,古 代聲母應該與“門”字同類,屬于微母。 第四,與d、t聲母有諧聲關系的零聲母字來自古 代的喻母,如“諭”“喻”“渝”字與“偷” 字同聲符,屬于古代的喻母。 韻母演變 a、e、 由中古漢語的142個聲母演變成現(xiàn)代漢語的 38 個聲母,中間雖然也有古代一個韻母分化為現(xiàn)代漢語 幾個韻母的情況,如中古的a分化為現(xiàn)代漢語的 ie三個韻母,但總體上看,基本上走的簡化合流的演 變道路。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

16、個方面: ,介音和主要元音簡化。如介音系統(tǒng),中 第一 漢語有i、u、w、 代漢語簡化成i、 古 iu、iw、u、w等介音,到現(xiàn) u、y三個介音了。簡化的結(jié)果是韻 -m、 -n、 間有大量的例外存在。 第二,韻尾大大簡化了。中古漢語的輔音韻尾有 R三個鼻輔音韻和-p、-1、-k三個塞音韻尾, 母系統(tǒng)由古代漢語的二呼四等格局演變成了現(xiàn)代漢語 的四呼格局,大體情況是:古代的開口一、二等韻母 演變成現(xiàn)代漢語的開口呼;合口一、二等演變成現(xiàn)代 的合口呼;開口三、四等韻母演變成現(xiàn)代的齊齒呼; 合口三、四等演變成現(xiàn)代漢語的撮口呼。這只是一個 大致的演變趨勢,中 中古的-m韻尾 演變到現(xiàn)代漢語,-p、-1、-k

17、三個入聲韻尾完全脫落, 中古的入聲韻與原來的陰聲韻合流了; 演變成-n尾5中古漢語的咸攝和深攝是兩個收-m尾的 韻攝,演變到現(xiàn)代漢語,咸攝與收-n尾的山攝合流, 深攝與收-n尾的臻攝合流。如南由n滬演變成nan; “森”由頊中鼻演變成E)en。 現(xiàn)代漢語韻母的來源 i: 支、脂、之的三韻的開合三等字,微韻的合口三等 字,緝韻開口三等字,質(zhì)韻、迄韻、職韻開口三等字, 陌韻、昔韻、錫韻開合三等字。 支、脂、之二韻開口二等字。 支、脂、之三韻開口三等字,祭韻、廢韻開口三等 字,齊韻開口四等字,緝韻開口三等字,質(zhì)韻、迄韻、 職韻開口三等字。 u: 模韻合口一等,魚韻合口二等,虞韻合口三等, 侯韻開口一

18、等,尤韻開口三等,幽韻開口四等(陰聲 物韻合口三等, 物韻合口三等, 屋韻、沃韻合口 韻) 沒韻合口一等,術韻合口三等, 屋韻、沃韻合口一三等。 u: 沒韻合口一等,術韻合口三等, 德韻合口一等,職韻合口三等。 三等。 er 支、脂、之三韻開口三等。 口一等除外),與 zh、ch、sh、 r、m、 自尤韻開口三等(“肉”“ 韻合口三等除外。 軸”“妯 ”“粥”來自屋 ou 主要來自尤韻開口三等、侯韻開口一等、屋韻合 口三等。其中 ou 與 g、k、h、d、t、n、l、p 相拼的字 及零聲母字來源于侯韻開口一等(“都”來自模韻開 f 相拼的字來 zun、 uen 魂韻合口一等,諄韻合口、文韻合口

19、三等。其中 讀 gun、 kun、 hun、 zun、 cun、dun、 tun 來源于魂韻 合口一等(“葷”文韻合口三等、“吞”屬痕韻開口 一等除外);讀 zhun、chun、 shun、 run 的字來源于 諄韻合口三等。 ang ang 與 g、k、h、z、c、s、d、t、n、I 唐韻開口一等,陽韻開口三等、合口三等,江韻開 口二等。其中 的字以及零聲母字來自唐韻開口一等(gang音節(jié)陰平 字除外)。ang與f相拼的字都來自陽韻合口三等。ang 與zh、ch、sh、r相拼的字都來自陽韻開口三等。 iang 來自陽韻開口三等,江韻開口二等。其中 降” “絳”來自江韻開口二等, “腔”“項”

20、“: 講”“ “江” 其它韻母為iang的字都來自陽韻開口三等。 思考與練習 聲母 等 開合口 韻 投 倉 屯 房 O *請注出以下漢字的中古音韻地位 *寫出下列四字在廣韻中的聲母、等、開合口、 韻。 攝 開合 等 調(diào) 韻 聲母 ex藍 咸 開 、/. 談 來 中 國 和 江 蘇 聲母 等 開合口 小 橋 流 水 人 家 o *寫出下列六字在廣韻中的聲母、等、開合口 1用漢語拼音注出下列反切在現(xiàn)代漢語的讀音,并說 明理由: 堪,苦寒切;刀,都牢切;匆,倉紅切。勞,魯 刀切,苗,武瀌切; 2 用漢語拼音注出下列反切在現(xiàn)代漢語的讀 諸良切;許良切;古頑切;知魚切;莫袍切;都寒切; 蘇前切;胡田切;

21、苦堅切;古電切; 3 根據(jù)下列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讀音推測這些在古漢語 中的聲母。 寒、端、高、烤、日、而、旁、亡、完、同、如、空、 倒、老、怒、紅、短、版 問答題: 1 簡述由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聲母的主要演變及條 件。 2 簡述“風”字由上古到中古時期的讀音變化。 3 簡述由中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聲調(diào)的演變及條件。 4 簡述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聲母系統(tǒng)“濁音清化”的條 件。 5 簡述古代精組和見組聲母腭化舌面音的條件。 *6 以北京話為例,說明“平分陰陽,入派三聲”在規(guī) 律。 *7 古代的入聲在今普通話中已經(jīng)消失, 分別歸入平上 去聲,請舉例說明具體情況以及其中的演變規(guī)律。 名詞解釋 : 平分陰陽; 2

22、、濁上變?nèi)ィ?3 入派三聲; *4 尖 團音、分尖團。 第八講,廣韻以后的韻書 廣韻 以后出現(xiàn)了大量的韻書, 主要有集韻 平水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韻略易通 類音等,這里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集韻 宋人丁度奉詔編撰,全書分為十卷,其中平聲 、去、入三聲各兩卷,分 206 韻,代表仍然 ,韻書簡介 四卷,上 同用”“ 是切韻音系,與廣韻相比較,有以下不同, 一是收字增加了,收字 53525字;二是對 206 韻作了 獨用”規(guī)定;三是增加了“又音”,這些 又音” 很多反映了當時的實際讀音, 四是對廣韻 的反切作了一些改動,這些改動也反映了當時語音變 化,該書是研究近代漢語語音和詞匯的重要資料。 平水韻

23、是一系列分 107或 106韻的韻書的通稱。宋代平 水劉淵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該書根據(jù)廣韻 韻目所注的“同用” “獨用”將 206 韻合并成 107 韻。 金代王文郁平水韻略進一步合并作 106 韻。平水 水韻” 106 韻編排的。 韻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比較大, 它是文人作詩的標準, 同時清代許多重要的辭書如 佩文韻府 經(jīng)籍篹詁 都是按“平 中原音韻 去聲四個聲調(diào)。是近代漢語 聲、 又名中州音韻,元代周德清著。分 19 韻部, 平聲陰、 語音的代表性韻書。 洪武正韻 明代樂紹鳳等于洪武八年編著。全書 76 韻, 上、去、入四聲, 31 個聲母,保留有全濁聲母,是研 究近代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重要資料

24、。 韻略易通 明代蘭茂著, 全書分 20 韻部,并附有“早梅詩”一首, 代表當時的20個聲母: 東t風f破尸早ts梅m 向x暖n 匕枝愣開k巳 冰P雪s無v人巳看k 春也日從ta天恂上日來I 除了舌面音尚未從舌尖前音和舌根音分化出來、 尚保留唇齒擦v以外,這個聲母系統(tǒng)與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 差別不大了。 類音 清代潘耒著,該韻書首次提出開、齊、合、 概念。 撮四呼的 ,中原音韻音系簡介 聲調(diào)系統(tǒng): 中原音韻分“平聲陰 分陰陽”二是“濁上變?nèi)ァ保?“去聲四個聲調(diào),與廣韻音系相比較,發(fā)生了 以下幾個變化:一是“平 三是“入派三聲。 中古入聲在中原音韻中的歸屬與現(xiàn)代漢語入 而在現(xiàn)代漢語卻歸 匚聲, 派三聲不同,其中全濁入聲字歸陽平、次濁入聲字歸 去聲,這是中原音韻與現(xiàn)代漢語一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