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消導化積劑_第1頁
第十七章消導化積劑_第2頁
第十七章消導化積劑_第3頁
第十七章消導化積劑_第4頁
第十七章消導化積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十一章 消 食 劑一、定義凡是以消食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消食導滯,消癥化積的作用,以治療食積脘痞,癥瘕積聚的方劑。屬“八法”當中“消法?!逼K與癥積是相同的。 積血脈不通,腹腔有積塊,痛有定處,上下 左右,有較清楚的邊緣,類似腔腹腫瘤。古代文獻難經(jīng)中談到 聚是一股氣,由于氣機不暢所致,沒有固定 的部位,上下無邊緣,痛無定處。癥瘕:(范圍很廣,包括腹腔所有瘤腫,惡性、良性的)相當于金匱之瘧母(單純性的脾臟腫大),然范圍廣。癥血瘀造成的,有真正的東西,即實質(zhì)性的東西。瘕氣機不暢引起,能聚能散。 瘕假廣義上講:凡氣、血、痰、濕、食、蟲等壅滯而成的積滯痞塊。魏長春談治病例:“祛其所本無,還其所固有。

2、” 祛其所本無是廣義的消法,祛邪。二、立法依據(jù)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堅者削之,結(jié)者散之,留者攻之?!睋?jù)此而立消導方劑,實際上“痛可去之”也成為立法依據(jù),以上為消痞塊之根據(jù)。堅者削之有堅硬塊狀物病癥,如癥瘕,痰濁,采用軟堅消散之法。結(jié)者散之指情志抑郁,各種邪氣及氣血痰郁結(jié)產(chǎn)生的病癥。如肝郁氣滯所致的兩脅脹痛,運用疏散或消散的方法,加以治療。留者攻之邪留體內(nèi),用藥攻逐之。如痰飲用逐痰,氣滯則行氣,等等以上為治積滯痞塊的基本原則。三、功用與適應范圍凡有氣、血、痰、濕、食、蟲等郁滯而成的積滯痞塊,包括癥狀。主要有:癥瘕,食積、癰、腫、痰核、痞塊等。醫(yī)學心悟曰:“消者,去其壅也,臟腑,經(jīng)絡,肌肉之間,本無此

3、物而忽有之,必為消散,乃得其平?!闭f明消法針對積滯痞塊采用的方法。除了消導藥消食積,用發(fā)散藥消癰腫外,其他大多數(shù)用逐漸消削的辦法,慢慢來。消得太快,易傷正氣,消導劑為消法中的部分內(nèi)容,即消食導滯和消痞化積,例理氣,行氣來消除某些積滯痞塊不屬于此,其他消法內(nèi)容在其他章節(jié)中講。消導化積劑與瀉下劑的區(qū)別。相同:都是消除體內(nèi)有形之實邪,臨床如何區(qū)別。不同:(1)、消導化積劑屬于緩消漸磨之劑。痞塊(如肝脾腫大)使其不發(fā)展,適應于病程較大,病勢不急之證。瀉下劑為蕩滌攻逐之劑,用藥峻猛,大黃、芒硝等。適用于病例程短,病勢急重。(2)、消食劑有時也峻猛瀉下,或逐瘀破血藥,但用量小,多用丸劑,丸者緩也。 瀉下劑

4、用藥較猛,以大便快利為度,多用湯劑,湯者緩也。(3)、消食劑常以行氣藥為主,或配益氣健脾藥,使積去而正不傷。 瀉下劑:以瀉下藥為主瀉利攻逐,除非邪實正虛之證,一般不用補益藥,其攻補兼施,目的也在攻下。4、服用時間較長,每次服用量不宜過大。(金匱瘧母用鱉甲煎丸)瀉下劑:務求速效,且以一鼓蕩平為佳,每次服用量不宜過小。四、注意事項1、本類方雖作用緩慢,但終為克伐之品,屬攻法,不宜長期服用,其余采用丸劑,目的是避免過分削弱機體自身的運化功能。2、使用時注意脾胃功能,脾胃功能不強者,則適當配伍扶正健脾之藥,避免傷正氣,或攻補兼施。3、若對于積滯不行,單純用消導劑作用不明顯,則配伍瀉下藥。五、配伍特點(

5、1)常配理氣藥 由于積滯內(nèi)停,每使氣機運行不暢,而氣機阻滯,又可導致積滯不化,故加理氣藥以化積導滯。(2)常佐以化濕,清熱,積滯日久郁而化熱,則宜消而兼清,積而生濕,消導之中又當佐以化濕。第一節(jié) 消食化滯消食化滯劑適用于食積為病。癥見:胸脘 痞悶,噯腐吞酸,惡食嘔逆,腹痛泄瀉等。常用消食藥:山楂、神曲、萊菔子代表方:保和丸、枳實導滯丸若脾胃素虛,飲食不消 配伍益氣健脾之品或食積日久,損傷脾胃 組成消補兼施之劑代表方:健脾丸、枳術(shù)丸等。保 和 丸丹溪心法組成 山楂六兩(180g)、神曲二兩(60g)、半夏、茯苓各三兩(各90g)、陳皮、連翹、蘿卜子各一兩(各30g)用法 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

6、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F(xiàn)化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不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功效 消食和胃。主治 一切食積。胸膈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而黃,脈滑。原書記載:治一切食積。素問痹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北痉酱耸衬干嗝钙Ш玫枚唷WC候分析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素問五藏別論)病因:多系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所致。 飲食過度,食積內(nèi)停,胃失和降,氣機不暢故見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食嘔逆等癥。舌苔厚膩而黃乃由食積停滯,生濕化熱所致。脈滑亦主傷食方解君:山楂重用酸甘微溫,善消肉食油膩之積綱目謂其:“化飲食,消肉積”。

7、臣:神曲甘辛而溫,消食和胃,能化酒食陳腐之積; 蘿卜子辛甘下氣,長于消面食之積,寬暢胸膈,消除脹滿。 佐:半夏辛溫,燥濕化痰和胃止嘔;陳皮辛苦溫,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除去甘草茯苓甘平,健脾和中,化痰利濕使:連翹苦寒芳香,散結(jié)清熱,鎮(zhèn)吐,食積停滯,郁而化熱。諸藥合用:使食積消化,胃氣因和。本方雖以消導為主,但藥性平和,故以“保和”名立。飲食停滯體內(nèi),大致有以下情況:(1)病在上脘,有上逆趨勢,則用吐法,導滯外出;(2)食滯停在下脘,產(chǎn)生堅積,用下法;(3)停在中脘,積不甚者,此吐不掉,下不行,則采用消導之法方適。臨床運用 1、本方為消食化積之平劑,常用方,對熱積不甚者多用,小兒多用宜于食停中脘

8、而正氣未虛者,食積 灑肉之積以山楂、神曲為主 谷面之積以谷芽、麥芽、萊服子為主 瓜果之積以丁香、肉桂、適量白酒若食積較甚+厚樸、枳實推蕩積滯;食積化熱甚者+黃芩、黃連苦寒清熱;大便秘結(jié)者+大黃通便導滯。 2、衛(wèi)生寶鑒保和丸,即本方加麥芽,以增強消食和中之力; 古今醫(yī)鑒保和丸,即本方加白術(shù)、香附、厚樸、枳實、麥芽、黃連、黃芩并以茶清送下,加強了健脾消積,清化濕熱之功。 3、丹溪心法大安丸,即本方加白術(shù),消食之中兼以健脾益氣,主治食積而脾虛者,對于小兒食積用之尤宣。 4、現(xiàn)代常用本方治療急性胃腸炎,小兒消化不良癥,辨證屬食積停滯者。枳 實 導 滯 丸內(nèi)外傷辨感論組成 大黃一兩(30g)、枳實麩炒、

9、神曲炒,各五錢(各15g)、茯苓、黃芩、黃連、白術(shù)各三錢(各9g)、澤瀉二錢(6g)用法 研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溫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二次)。功用 消導化積,清熱祛濕。主治 濕熱食積,內(nèi)阻腸胃。脘腹脹痛,下痢泄瀉,或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有力。證候分析積滯內(nèi)停,氣機壅塞故而脘腹脹滿疼痛;食積不消,濕熱不化故大便泄瀉,甚或下??;若熱壅氣阻又可大便秘結(jié)。方解君:大黃攻積瀉熱,使積熱從大便而下。臣:枳實行氣消積,而除脘腹之脹滿。佐:黃連、黃芩清熱燥濕,又可厚腸止痢。使:茯苓、澤瀉利水滲濕,且可止

10、瀉;白術(shù)健脾運濕,使攻積而不傷正;神曲消食化濕,使食消則脾胃和。諸藥合全,積去食消,濕化熱清,諸癥自解,此方用于泄瀉,下痢,亦屬“通因通用”之法。禁忌:泄痢而無積滯者,不可妄投。臨床運用本方適用于胃腸積滯,濕熱內(nèi)蘊之證。運用本方的基本指征是:胸脘痞悶,下痢,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shù)。1、腹脹:緣因飲食過傷,食物不潔,停滯中州,內(nèi)阻礙脾胃蘊濕生熱,臨床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痞悶不舒,干噫食臭,腹痛下痢,舌苔黃膩,脈沉滑數(shù)者。(西醫(yī)之消化不良而有上述?。?、泄瀉:緣因濕熱直犯胃腸所致之泄瀉腹痛,脘腹悶脹,大便不爽,小便溲黃,或伴嘔惡,脈數(shù)苔黃者,西醫(yī)治斷之急慢性胃腸

11、炎有上述表現(xiàn)者亦可選用。3、痢疾初起,腹痛下痢赤白,腹?jié)M脹悶,里急后重者,亦可使用。注意事項 忌食生涼食物。木 香 檳 榔 丸丹溪心法引張子和方處方來源:張子和:攻邪派,著有儒門事親原書少了一味。枳殼出于張子和之后,李東垣之學生羅天益衛(wèi)生室鑒中就有枳殼,早于丹溪。組成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廣莪(燒)、枳殼、黃連、黃柏各一兩(各30g)、大黃半兩(15g)、香附子炒、牽牛末各二兩(各60g)、用法 原方為細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湯送下?,F(xiàn)代用法:為細末,水泛為丸,每服6g,日服2-3次,生姜湯或溫開水送下。功用 行氣導滯,攻積泄熱。主治 積滯內(nèi)停,濕蘊生熱。脘腹痞滿脹痛,大便

12、秘結(jié),以及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舌苔黃膩,脈沉實。證候分析 飲食不節(jié),積滯內(nèi)停,氣機壅阻,傳化失常 脘腹痞滿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內(nèi)停,蘊為濕熱,傷及大腸氣血故見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苔膩主濕食,黃則有熱,脈實乃邪正俱實之征。方解君:木香辛苦溫,乃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尤長于行腸胃滯氣;檳榔苦辛溫,入脾、胃、大腸經(jīng),下氣最捷。臣:牽牛、大黃苦寒泄熱,攻積導滯,瀉下之力強大。佐、使:青皮破氣化滯 調(diào)脾胃氣滯; 陳皮理氣燥濕; 香附理氣、得木香則疏滯和中; 黃連、黃柏清熱燥濕,且又止??; 莪術(shù)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善治飲食不消,脘腹疼痛。綜觀全方,以木香檳榔為方名,且多用行氣藥物,立方之意是以行氣導滯

13、為主,兼以清熱通便,使氣機通暢,積滯得下,濕清熱化、諸證自除。臨床運用 1、本方行氣攻積之力較強,宜于積滯內(nèi)停,蘊為濕熱,氣機壅阻邪正俱實者。2、本方出處不一,藥亦有不同衛(wèi)生寶鑒木香檳榔丸方,即本方加枳殼麩炒一兩,取其寬中下氣,以增強行氣導滯。3、醫(yī)方考所載木香檳榔丸方,較本方多枳殼、三棱、黃芩、當歸,所謂“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并且增強了清熱燥濕之功。用治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腸胃中有積滯者尤佳。4、本方究屬攻伐之劑,虛人誤用,易傷胃氣,甚至變生呃逆,禁口痢等證故慎用。5、細菌性痢疾,辨證屬濕熱積滯而正氣未虛者,可用本方治之。方論選錄醫(yī)方考:“痢疾初作,里急后重,腸胃中有積滯者,此丸

14、主之。內(nèi)經(jīng)曰:濕淫所勝,平以苦熱,故用木香;熱者寒之,故用黃連、黃芩、黃柏;抑者散之,故用青、陳、香附;強者瀉之,故用大黃、丑末;逸者行之,故用檳榔、枳殼;留者攻之,故用莪術(shù)、三枝;燥者潤之,故用當歸。是方也,惟質(zhì)實者堪與之,虛者非所宜也。故曰:虛者+補,勿一瀉之?!苯∑⑼瑁ㄓ置藚⒔∑⑼瑁┙M成 白術(shù)(炒)二兩半(75g)、木香(另研)、黃連(酒炒)、甘草各七錢半(各22g)、白茯苓(去皮),二兩(60g)、人參一兩五錢(4.5g)、神曲(炒)、陳皮、砂仁(麥芽炒)、山楂取肉、山藥、肉豆蔻(面裹紙包槌去油),以上各一兩(各30g).用法 共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

15、,陳米湯下?,F(xiàn)代用法: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日二次)。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止瀉。主治 脾虛停食,食積化熱,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食積化熱則苔膩微黃,脈象虛弱。分析脾胃虛弱,運化無力則食少難消;食滯于中,阻礙氣機則脘腹痞滿;脾虛生濕,濕邪下注則大便溏??;食積化熱故苔膩微黃。方解1、參、術(shù)、苓、甘(四君子)補氣健脾,其中術(shù)、 苓用量偏多意在著重補脾滲濕而止瀉; 即補益脾胃2、木香、砂仁、陳皮(理氣藥)理氣和胃, 理氣運滯, 醒脾以促進脾運化; 兼有清熱化3、山楂、神曲、麥芽(消食藥)消食化滯; 濕熱之功效。4、山藥、肉豆蔻健脾止瀉;5、黃連清熱燥濕本方中注意黃連之使用,

16、使本方具有清化濕熱之功效。 枳術(shù)丸補脾消食之力弱,健脾化積除痞之劑。 消化系統(tǒng)常用方 健脾丸補脾消食之力強,且能滲濕止 瀉而兼化濕熱脾消食止痛之方。本方所治之證,為脾胃虛弱,宿食內(nèi)停,氣機阻滯所致。全方:健脾、消食、理氣、清熱使脾虛得補,食積得消,氣機和暢,則諸癥自除。注意 (1)、本方所治乃脾虛食停,非飲食過量而傷脾,重在補而而不在消。(2)、若無食積化熱之癥,方中黃連當去之。肥 兒 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 神曲(炒)、黃連(去須)各十量(各300g)、肉豆蔻(面裹煨)、使君子(去皮)、麥芽(炒)各五兩(各150g)、檳榔(不見火,細銼,曬)二十個(150g)、木香二兩(60g)。用法 原方

17、為細末,豬膽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量歲數(shù)加減,熱水下,空心服?,F(xiàn)代用法:諸藥共為細末,取豬膽汁和丸,每丸重3g。三歲以上者每服二丸,二歲者每項服一丸,周歲以內(nèi)者每服半丸,空腹時以溫開水化服。功效 殺蟲消積,健脾清熱。主治 小兒蟲疳,消化不良,面黃形瘦,肚腹脹大,口臭發(fā)熱,舌苔黃膩。分析小兒蟲積成疳,食不消化,郁熱內(nèi)生故肚腹脹大,嗅發(fā)熱,舌苔黃膩。久病消耗氣血面色萎黃,形體日漸羸瘦。方解君:使君子甘溫,殺蟲消疳; 檳榔苦辛溫,殺蟲消積。臣:神曲、麥芽消食積;黃連以清郁熱。佐:肉豆蔻健脾消食;木香調(diào)氣行滯。使:豬膽汁和丸,與黃連相合清泄郁熱,服用本方,使蟲驅(qū)積消,脾健熱清,兒體自然肥胖,故方以“肥兒”名之。臨床運用 1、本方能殺多種寄生蟲,而以殺蛔蟲,絳蟲最為有效。若無郁熱去黃連,豬膽汁用面糊丸即可;脾氣虛弱者+黨參、白術(shù)、茯苓;大便秘結(jié)者+大黃、枳實。服后蟲積得去,便當調(diào)補脾胃,使正氣恢復。2、方中黃連、木香、肉豆蔻能止瀉痢,故對小兒因為蛔蟲而致的蟲痢,服用本方,更為合適。3、據(jù)原書記載:“一方黃連、神曲、使君子各一量,檳榔、肉豆蔻各半量、木香二錢、面糊丸、如蘿卜子大,熱水吞下,對于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