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復習思考題)(1)_第1頁
呼吸(復習思考題)(1)_第2頁
呼吸(復習思考題)(1)_第3頁
呼吸(復習思考題)(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呼吸(復習思考題)一、填空題1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是由肺泡上皮n型細胞分泌的,其主要化學成份是二棕櫚酰卵磷脂 ,其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順應性(外力作用下彈性組織的可擴張性 ),維持大小肺泡容量的穩(wěn)定,防止小肺泡塌陷、 大肺泡過度膨脹而破裂,維持肺組織適當?shù)臄U張和回縮,減少表面張力對肺毛細血管中液體的吸引作用,減少肺間質和肺泡內的組織液生成,防止肺水腫。2. 肺的順應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擴張 性,與彈性阻力呈 反 比。3.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人為地造成肺內壓 與 大氣 壓之差。4. 胸內負壓的形成與肺的 彈性回縮力有關,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是保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有利于肺通氣和肺換氣

2、;降低中心靜脈壓,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1肺通氣的原動力來自A.呼吸運動D.跨肺壓的升高與降低 2下列那個時相中肺內壓A.吸氣和呼氣之初D.吸氣之初和呼氣之末3胸內負壓等于A.大氣壓減非彈性阻力C.大氣壓減肺的回縮力二、單選題(A)C胸內負壓的升高與降低C.呼氣之初和呼氣之末B.肺的擴張與回縮E.跨壁壓的升高與降低=大氣壓(B)B.吸氣和呼氣之末E吸氣和呼氣中途(C)B大氣壓加跨肺壓D.大氣壓加肺的回縮力4.平靜呼吸時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之差相當于(D)A.有效通氣量B.功能余氣量C余氣量D.解剖無效腔E.肺活量三、名詞解釋肺通氣:外界空氣與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呼吸運動:由呼吸肌的收縮與舒張

3、所引起的節(jié)律性胸廓擴大和縮小。胸內負壓:即胸膜腔內壓。指由胸膜臟層與胸膜壁層圍成的密閉的潛在腔隙內的壓力,由于其為負值,故稱胸內負壓。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由n型肺泡細胞合成并分泌的,由脂質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相關蛋 白組成的混合物。潮氣量: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余氣量:最大呼氣末存留于肺內,不能再呼出的氣量。肺活量:最大吸氣后做最大呼氣所呼出的氣量。肺通氣量:即每分通氣量,指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量。肺泡通氣量: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或每分鐘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量。最大通氣量:即最大隨意通氣量,指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量。 生理無效腔:肺泡無效腔和解剖無效腔之和。肺泡無效腔:

4、進入肺泡的氣體中未能與血液發(fā)生氣體交換的肺泡容量。肺換氣:肺泡與肺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組織換氣:組織細胞與組織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Hb的氧容量:100ml血液中Hb所能結合的最大02量。Hb的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實際結合的02量。Hb的氧飽和度:Hb氧含量和Hb氧容量的百分比。 肺牽張反射:由肺擴張或縮小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變化。包擴肺擴張反射和肺萎縮反射。 肺擴張反射:肺充氣或擴張到一定程度時抑制吸氣的反射。四、問答題1、簡述呼吸的基本過程 答:呼吸的全過程包括三個相互銜接并且同時進行的環(huán)節(jié): 外呼吸或肺呼吸, 包括肺通氣 (肺與外界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和肺換氣(肺泡與肺毛

5、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弱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內呼吸(組織細胞與組織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以及組織細胞內的氧化代謝 )。2、呼吸運動是如何產生的答: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與舒張所引起的節(jié)律性胸廓擴大和縮小。其包括吸氣運動和呼氣運動。 吸氣運動包括平靜吸氣和用力吸氣, 平靜吸氣產生的原理: 一方面當膈肌收縮時 使膈下移最終導致胸腔上下徑增大, 與此同時, 另一方面,肋間外肌收縮使胸骨和肋骨上提, 并且胸骨稍轉向外側, 最總導致胸腔的前后左右徑增大, 二者使胸腔容積擴大, 胸腔容積的 擴大使肺容積擴大, 導致肺內壓下降而低于大氣壓, 空氣順壓力差而進入肺內。 用力吸氣除 膈肌、肋間外肌加強收縮外

6、,斜角肌和胸鎖乳突肌也收縮,使胸腔的容積進一步擴大。呼氣運動也包括平靜呼氣和用力呼氣, 平靜呼氣是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使胸廓回縮, 導 致肺容積縮小, 從而使肺內壓升高超過大氣壓, 空氣因而順壓力差出肺。 用力呼氣時除膈肌 和肋間外肌舒張外, 肋間內肌和腹壁肌收縮使胸廓容積和肺容量顯著縮小, 導致肺內壓升高 明顯,大大超過大氣壓,空氣順壓力差迅速岀肺。3、胸內負壓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義答:胸內壓是指胸膜腔內的壓力。 正常人平靜呼吸過程中胸內壓都低于大氣壓, 故胸內壓又 稱為胸內負壓。胸內負壓是出生后形成和逐漸加大的。出生后吸氣入肺,肺組織有彈性,在被動擴張 時產生彈性回縮力, 形成胸內負壓。

7、 嬰兒在發(fā)育過程中, 胸廓的發(fā)育速度比肺的發(fā)育速度快, 造成胸腔的自然容積大于肺。 由于胸膜腔內漿液分子的內聚力作用和肺的彈性, 肺被胸廓牽 引不斷擴大, 肺的回縮力加大, 因而胸內負壓增加。 胸內負壓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肺的回縮力。 胸內壓=肺內壓-肺的回縮力。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 胸膜腔內為負壓, 有利于肺保持擴張狀態(tài), 不至于由自身回縮力 而縮小萎陷。由于吸氣時胸內負壓加大,可降低中心靜脈壓,促進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4、什么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其生理作用是什么答:肺表面活性物質是由肺泡n型細胞分泌的,由脂質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相關蛋白組成的復雜的脂蛋白, 其主要成分是二軟酯酰軟磷脂。 以單分

8、子層分布在肺泡液體分子表面, 減小 了液體分子之間的吸引力,降低了肺泡液-氣界面的表面張力。生理意義: 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有降低肺泡液-氣界面的表面張力作用, 減弱了表面張力對肺毛細血管中液體的吸引作用, 避免了液體進入肺泡發(fā)生肺泡積液。 由于表面活性物質 的密度隨肺泡的半徑變小而增大, 隨半徑的增大而變小, 所以, 小肺泡上表面活性物質密度 大,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強, 表面張力小, 不致塌陷; 大肺泡則表面張力大, 不致過度膨脹。 這樣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吸入氣在肺內得到均勻的分布。5、說明肺換氣的原理及其影響因素答:肺換氣的原理即氣體擴散作用-氣體分子總是從分壓高處向分壓低處

9、擴散。即當P(CO2)高,P(O2)低的肺動脈中的靜脈血 流經肺毛細血管時,由于肺泡中氣體的 P(O2)總是高于靜脈血,而P(CC2)總是低于靜脈血,這樣,肺泡氣體中的氧氣便順著分壓差擴散到血液,而 靜脈血中的二氧化碳則向肺泡擴散,使得血液的P(Q)逐漸升高,P(CQ)逐漸降低,最后接近肺泡氣P(O2)和P(CC2)。影響因素:氣體的分壓差:氣體分子由分壓高處向分壓低處擴散,因此,肺泡和血 液中的分壓差愈大, 擴散愈快。 氣體分子量和溶解度: 在相同條件下,氣體擴散速率與氣 體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 與氣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 擴散面積和距離: 氣體擴散速 率與擴散面積成正比, 與擴散距離成

10、反比, 肺換氣是通過呼吸膜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 因 此,呼吸膜的面積和厚度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氣體交換。 溫度: 氣體交換速率與溫度成正比。6、02和CO2在血液中運輸?shù)闹饕褪接心切┐穑?2主要以氧合血紅蛋白的形式,少量02以物理溶解狀態(tài)在血液中運輸。二氧化碳在血液中運輸?shù)闹饕问绞翘妓釟潲} (88)和氨基甲酰血紅蛋白 (7),也有少量以物理溶解狀態(tài) 的二氧化碳 (5)在血液中運輸。7、什么叫氧解離曲線,曲線各段的生理意義是什么,影響氧解離曲線的因素有哪些答:氧解離曲線指反映 Hb氧含量或Hb氧飽和度與血液P02關系的曲線,即是以P(02)為橫坐 標,Hb氧飽和度或Hb氧含量為縱坐標的曲線。氧

11、解離曲線的上段:相當于P(02)以上,曲線較平坦,為Hb與氧氣結合的部位,表明 P(02)發(fā)生變化是Hb氧飽和度變化很小。因此在高 原、高空或輕度呼吸功能不良時,只要P(02)不低于,Hb氧飽和度仍能保持在90 %以上,血液仍可攜帶足夠量的氧氣,不致發(fā)生明顯的低氧血癥。氧解離曲線上段的變化小,提示Hb對血液氧含量具有緩沖作用, 能為機體攝取足夠的氧提供較大的安全系數(shù)。 氧解離曲線的 中段:P(02)在到之間的曲線較陡,表示 P(02)的輕度下降即可引起Hb氧飽和度的較大下降, 從Hb02釋放出較多的氧氣,氧解離曲線的中段斜率較大,有利于組織的供氧。氧解離曲 線的下段:相當于P(02)在到之間的

12、Hb氧飽和度,是曲線斜率最大的一段,即P(02)稍有降低,Hb02 就可大大下降,以供結組織更多的氧氣,可見該段代表氧氣的儲備,能適應組織活動 增強時對氧氣的需求。影響因素:氫離子濃度和P(CQ)。氫離子濃度或P(CQ)升高,Hb對氧氣的親和力降低, P50 (表示 Hb 對氧氣的親和力 )增大,氧解離曲線右移;反之,氧解離曲線左移。而氫離子和 二氧化碳增加能使去氧 Hb的分子構型穩(wěn)定,從而降低了Hb對氧氣的親和力。溫度 運動和發(fā)熱時體溫升高, Hb 對氧氣的親和力降低,P50 增大,氧解離曲線右移,促進氧氣的釋放;反之,溫度降低使氧解離曲線左移, 不利于氧氣的釋放。 2 ,3二磷酸甘油酸 (

13、2,3DPG) 2,3 DPG是紅細胞內無氧降解的產物,帶負電荷的2,3 DPG易與存在于Hb的兩條B鏈之間空隙中的正電荷結合,促使 Hb 向緊密型轉變,降低 Hb 對氧氣的親和力。并且,紅細胞 膜對2,3 DPG的通透性很低,紅細胞內 2,3 DPG的增加也提高了氫離子的濃度,使Hb對氧氣的親和力降低。其他因素:(I ) Hb本身的性質,若 Hb分子中的F0氧化成Fe3+形成高鐵Hb,便會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但胎兒的Hb由2條a鏈和2條丫鏈組成,對氧氣的親和力高。(n )一氧化碳與Hb結合后既降低Hb與氧氣的結合,也妨礙 Hb02解離氧氣。8、脊髓、延髓、腦橋和大腦皮質在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中各有

14、何作用答:脊髓:不能產生自動的節(jié)律性呼吸,但支配呼吸肌的下運動神經元位于脊髓,該神經 元是聯(lián)系高位呼吸中樞和呼吸肌的中繼站及整合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級中樞。延髓: 是呼吸節(jié)律產生的部位。 延髓的背側呼吸組的神經元接受肺牽張感受器和外周化學感受器等處的出 入沖動, 起著整合傳入信息和調節(jié)呼吸運動的作用。 延髓的腹側呼吸組的頭段與終端, 即相 當于疑核頭端平面, 存在一個含有各類呼吸性中間神經元的過渡區(qū)域, 此區(qū)域被認為是哺乳 動物呼吸節(jié)律起源的關鍵部位。 腦橋: 腦橋的呼吸神經元群的作用是限制呼吸,促使吸氣向呼吸轉換, 從而起著穩(wěn)定呼吸類型、 減慢節(jié)律和影響呼吸時程等呼吸調整作用。大腦皮保證層:它可通過皮層脊髓束和皮層腦干束在一定程度上隨意控制呼吸運動神經元的活動, 其他與呼吸有關的重要活動的完成。9、試述PCQf、02 J、H+ f對呼吸的調節(jié)作用及其作用的機制答:二氧化碳分壓升高時,可使呼吸加深加快。機制:一是興奮外周化學感受器,沖 動經竇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延髓, 興奮呼吸中樞, 二是通過使腦脊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加, 刺 激中樞化學感受器再興奮呼吸中樞, 兩者共同作用對呼吸進行調節(jié), 但主要以中樞化學感受 起的作用為主。 氧氣分壓降低時,分兩種情況:當輕度缺氧時,可以使呼吸中樞興奮,呼吸加深, 加快,肺通氣增加。機制:一方面缺氧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樞,另一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