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比較【摘要】在高科技與新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國傳媒業(yè)正發(fā)生著深刻變革,其表現特征是新媒體的迅速興起和快速發(fā)展,以及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相互競爭、融合。本文通過考察這兩類媒體訊息內容的特點、結構及其作用方式,進行比較分析.【關鍵詞】新媒體;傳統(tǒng)媒體;特點;內容分析一、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現狀一提到新媒體,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現在經常使用的互聯網,那么下我就互聯網作為新媒體的代表,調查研究互聯網的發(fā)展現狀,并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媒體的發(fā)展現狀。2010年1月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I)在京發(fā)布了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截至
2、09年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3.84億人,較08年增長28。,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從2.6提升到8。%,互聯網普及率在穩(wěn)步上升.如圖所示:.感謝閱覽.圖 1中國網民規(guī)模與增長率此外從部分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圖2),009年網民增長8600萬,由于中國網民基數龐大,雖然增長率降到了289,但是網民規(guī)模增長依然旺盛。圖 2 2009.2部分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不僅是互聯網,另一種由通訊工具衍生的新媒體手機,也憑借移動便攜、信息交流互動的優(yōu)勢迅速成長。目前,中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8億多,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也已達到1.5億,占網民的46。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媒體的普及應用,新媒體已
3、由高端用戶、個別人群,向普通用戶和大眾人群推廣.感謝閱覽.那么什么是新媒體呢?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媒體是信息載體,新是相對舊而言,一種新出現的信息載體,其受眾達到一定的數量,這種信息載體就可以稱為“新媒體”.一般認為“新媒體”就是指繼報紙、電臺、電視臺之后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tài),包括:互聯網、網絡廣播、網絡電視、手機電視、V、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觸摸媒體等.其主要特點是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新媒體的表現形式也日益豐富,讀者不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創(chuàng)造信息,正如陽光文
4、化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吳征所說:“相對于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tǒng)媒體(電視、廣播、報紙)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yè)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fā)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實現真正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感謝閱覽.二、 新媒體的特點首先,相對于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tǒng)媒體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yè)之間的邊界,消解信息發(fā)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由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而起的文化事件,由貓撲發(fā)起的虐貓事件調查,由魔獸爭霸而起的“銅須門網絡上富娛樂性的新聞消解了我們的社會壓力,在網絡上產生的事件一再成為傳統(tǒng)報紙連續(xù)的版面.新
5、媒體隨全球化而來,隨草根精神而來,隨共享的We20精神而來,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對信息的壟斷。新媒體以它的開放、它的縱情、它的無處不在和英勇表達,改變了傳媒的秩序,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方式。 其次,新媒體為觀眾帶來了多種收視選擇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具有交互性的特點,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傳統(tǒng)電視的傳播模式大多是一點對多點的單向傳播,觀眾對電視臺節(jié)目選擇、編排的影響較小,觀眾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多限于人際傳播,影響力有限。在新媒體時代,個性化的收視需求不必要再順從群體收視選擇,觀眾可以根據媒介形態(tài)的不同,選擇自己所喜愛的節(jié)目內容.電視觀眾變成了電視用戶,電視的傳播模式也變?yōu)殡娨暸_與用戶之間的多點對多點的
6、雙向網狀傳播,觀眾從一定程度上獲取了傳播者的能力,在內容選擇方面擁有了更大地自主權,并能通過便捷的雙向互動和交流,直接影響電視臺的節(jié)目選擇和編排。 再次,新媒體具有跨時空的特點。網絡電視為傳統(tǒng)電視頻道和新興電視業(yè)務開辟了通達觀眾的新途徑;當數字電視和網絡電視技術應用到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和樓宇電視等新型媒介形態(tài)中后,觀眾的收視行為再也不用限制于室內。新媒體打破了電視收視的空間限制,幫助媒體和廣告商鎖定傳統(tǒng)電視難以把握的年輕人和高收入群體.感謝閱覽.最后,新媒體還具有大眾傳播的“小眾化”特點。網絡電視、手機電視和移動電視等新媒體之所以能叫板傳統(tǒng)電視,就在于他們擁有一張王牌“個性化、分眾化的媒體
7、消費。網絡電視利用網絡強大的雙向交互功能和豐富的網絡資源,讓使用者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個性化節(jié)目單;手機電視借助完全私人化的終端,將自己塑造為最具個性特征的信息渠道;移動電視和樓宇電視則依賴密閉的強制性收視空間,強調自己對移動人群和白領群體的準確到達。在幾類新媒體的共同作用下,觀眾群體開始進一步分化,流向不同的媒體,選擇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收看電視。三、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關系.感謝閱覽.新媒體發(fā)展勢頭不可抵擋,相形之下,傳統(tǒng)媒體似乎要退出歷史舞臺,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關系究竟會是怎樣的呢?新媒體不會取代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并不會取代傳統(tǒng)媒體,從以下幾點進行對比分析:1.媒體形式。傳統(tǒng)媒體包括報紙
8、、雜志、廣播、電視、出版物、電影等;新媒體形式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第四媒體以及以手機為代表的第五媒體等。新媒體大多都呈現出無紙化和虛擬化狀態(tài),許多受眾因此對其產品或服務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相對來說,傳統(tǒng)媒體具有感性特征,報紙、雜志是拿在手里面可以感覺到的.并且,新媒體對操作者的物質設備、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傳統(tǒng)媒體有易攜帶、閱讀或收聽方便并且成本低廉的優(yōu)勢。 。媒體內容.新媒體過于開放,必然會導致一些違背社會道德和規(guī)范的內容流入傳播體系,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響.傳統(tǒng)媒體因為受技術和政策的制約,內容相對來說較少.但是較少的內容資源恰恰成了傳統(tǒng)媒體有力的競爭“武器”。受政策限制,目前新媒體的內容在相當
9、程度上要依賴傳統(tǒng)媒體。媒體市場。傳統(tǒng)媒體目前大多是國有的,因此,傳統(tǒng)媒體面對的市場競爭較小.新媒體是開放性的,市場競爭激烈。例如互聯網從一誕生,就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雖然競爭有利于媒體自身的發(fā)展,但是由于缺少完善的政策及法律保護,缺少市場的保障,新媒體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威脅。 4媒體受眾.NRS(全國城市居民媒介與消費調查)近幾年的數據顯示:其一,報紙到達率停止下跌,在27年出現回升和增長;其二,閱讀媒體網站新聞在20年躍升為第五大上網目的,網絡從精英走向大眾,且與傳統(tǒng)媒體日趨競合;其三,傳統(tǒng)媒體受眾中的網民中,雜志網民比例最高;其四,開車族對廣播的熱情不減,廣播仍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10、;其五,在絕大多數時段的電視觀眾保持基本平穩(wěn),而在晚間黃金時段的收視有集中趨勢.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各自掌握著不同的受眾群。 5媒體管理。傳統(tǒng)媒體發(fā)展至今,已經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機制.傳統(tǒng)媒體清晰的管理機制保障了“把關人”的地位,確保了傳統(tǒng)媒體的公信力,也使傳統(tǒng)媒體更加規(guī)范與嚴謹。新媒體由于管理機制的模糊和平臺的開放性,導致其“把關人”地位發(fā)生變化.首先是使“把關的可行性弱化:其一,新媒體的海量時空范圍降低了“把關”的必要性,其二,高速高效的新媒體無暇“把關,其三,操作簡單導致“把關”非組織化;其次是“把關人角色泛化.隨機變換的傳受定位、無集權的管理機制,造成新媒體的“把關人角色不斷變
11、化。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對于網絡上的報道,總是要在傳統(tǒng)媒體上求證后才肯相信.這一現象說明,由于新媒體管理機制薄弱,“把關人地位弱化,導致其公信力與權威性的弱化。.感謝閱覽.因此,很多人都提出將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進行融合,雙方只有在內容與傳播手段上優(yōu)劣互補。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融合。 1從媒體形式互補的角度進行融合.其一,傳統(tǒng)媒體和網絡的融合.互聯網已經成為有效提高傳統(tǒng)媒體到達率的重要載體;其二,傳統(tǒng)媒體和手機的融合。傳統(tǒng)媒體與手機的融合是較之網絡融合更為新興的空白點,可以有效細分受眾群,獲得較高的回報;其三,多種媒體的融合。多種媒體的融合更有利于各媒體的發(fā)展,實現多方獲益.
12、2從吸引受眾關注的角度進行融合。傳統(tǒng)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吸引受眾,新媒體的多元化和互動性吸引受眾。兩種媒體可以互相依托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以東方衛(wèi)視我型我秀節(jié)目為例,除了傳統(tǒng)的電視播出之外,東方衛(wèi)視還將這一節(jié)目通過短信互動、手機流媒體、寬頻網絡等多種傳播渠道進行播映,設置了網絡點播、幕后花絮、在線直播、選手博客、會員用戶上傳歌曲、投票(選手和網民)、論壇幾大板塊. 3.從信息共享和信息傳播的角度進行融合。新媒體的許多內容都是對傳統(tǒng)媒體內容的轉述,使新媒體的技術與傳統(tǒng)媒體的內容相結合達到信息共享。例如,電子報紙在印刷報紙的基礎上,適應電腦網絡的內容與形式上的需求,出版同印刷版有所不同的網絡版,在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行業(yè)用友t3進銷存操作流程他
- 高校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心得體會
- 學校2025少先隊志愿服務計劃
- 河道淤積清理環(huán)境保護方案及措施
- 2025年職業(yè)學校健康安全教育計劃
- 學習《銷售人員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心得體會
- 醫(yī)美護理潔面服務流程設計
- 西師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計劃
- 紅色研學心得體會報告
- IT硬件物料控制流程
-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工程管理基礎知識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4年江西省公安廳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考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砂石銷售提成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三)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高考全國二卷數學高考真題解析 含參考答案
- 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數學試題(全國一卷)(有解析)
- 2025年日歷表全年(打印版)完整清新每月一張
- 2023年建設銀行紀檢監(jiān)察條線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858題)
- GB/T 4744-2013紡織品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靜水壓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