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第一課》讀后感范文5篇_第1頁
《教師第一課》讀后感范文5篇_第2頁
《教師第一課》讀后感范文5篇_第3頁
《教師第一課》讀后感范文5篇_第4頁
《教師第一課》讀后感范文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師第一課讀后感范文5篇 教師第一課讀后感(一)初看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就知道這是一本教育理論書籍,我覺得很枯燥,沒興趣看??蛇@是作業(yè),作業(yè)總該完成。于是我耐著性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沒想到還有些收獲和啟發(fā)??赐赀@本書,我不得不驚嘆蘇聯(lián)的教育如此先進,如此科學。雖然距今已有幾十年了,但就站在現(xiàn)代的教育角度來看,蘇聯(lián)的有些教育思想還是有一定的先進性。蘇聯(lián)的教育為社會主義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對中國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蘇聯(lián)教育界涌現(xiàn)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贊科夫就是其中一位。贊科夫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進行挑戰(zhàn),并指出其重大缺點,我們不能不說他是一位大膽、有創(chuàng)造性的革新家。嚴格來說,他的教育思想在更大的

2、程度上是對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修正、補充和發(fā)展。我特別欣賞贊科夫實驗教學體系的教學原則,他的實驗教學的主要思想就是:“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fā)展水平?!斌w現(xiàn)這一主導思想并指導各科教學工作的五條“教學原則”是:(1)以高難度進行教學的原則;(2)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3)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的原則:(4)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5)使全班學生包括“后進生”都得到發(fā)展的原則。在這,我主要談一談第二條原則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在現(xiàn)實的教學工作中,經常強調復習,而且是多次的單調的重復。上學年,我任教一年級。每上一項新內容,幾乎要花半節(jié)課復習,教學進度很慢,慢得讓我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說真

3、的,復習多了,我自己都覺得沒勁,更何況學生,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早就掌握了,可是后進生恐怕還是一知半解。然而,一年級畢竟是學習的起始階段,多次復習還是有必要的。但是高年級呢?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講同一個材料,學生則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聽教師講解。比如一篇語文課文,單是講新課的時候就以各種名目讀四五遍,課后還要求學生熟練,復習時又要讀。用兩節(jié)課可以講完的課文,卻要用三四節(jié)課。其實,有些課文是淺近的,只要教師有表情地朗讀一遍,學生就懂了。讀第一遍,學生還喜歡聽。再讀,學生就不要聽了。學生知道你以后還要讀許多遍,索性連第一遍也不注意聽。贊科夫說:“這里我想起條件反射論的創(chuàng)始人巴甫洛夫的話。如果刺激集中在大腦皮

4、層的一個地方,或者像巴甫洛夫實驗室里常說的那樣,老是叮在一個細胞上,就會使它進入無興奮狀態(tài),于是出現(xiàn)睡眠完全的或局部的睡眠?!彼裕瑢W生在課堂上打瞌睡,半睡半醒,提問他時表現(xiàn)出那種惘然若失的樣子,并不奇怪。據觀察,采用這種教學法,到一個學習日結束時,兒童神經系統(tǒng)的抑制現(xiàn)象很嚴重。上述的例子說明:單調的重復、煩瑣的哲學和形式主義,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把教學進度拖得很慢,而且更嚴重的是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第一課讀后感 (二)“閱讀教育大師”一章引領大家走進人類一流偉大教育家的心靈。周國平說:“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道德經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5、?!币馑际堑赖潞裰氐娜?,比得上嬰兒。也許,走進和閱讀一流教育大師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更豐富更成熟,而是能讓我們如大師一樣,對教育、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永葆一顆赤子之心。在學習了眾多的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后,我深切地感到,要想當好教師,首先要學會做人,教師本身就要好好的修煉自身,我們是不可能教給學生自己沒有的東西,教育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就是言傳身教的結果,教育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影響的結果。所以,教育者身上具備的一切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生的??鬃右簧t虛好學,他在教育自己的弟子的時候,也總是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來教育和影響他的弟子的。陶行知主張的“生活教育”以及“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其核心都是在

6、強調要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下功夫,認為道德理論和倫理觀念只有落實在行動上,才具有真正的價值??梢姡绻處煕]有一個高尚的品行,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又怎會帶給學生健康的教育呢?教師不好學習,不思進取,又怎會教出博學上進的學生呢?所以,教師要先修煉自身,從道德修養(yǎng)到學識素養(yǎng)全方面的豐富自己,為自己能給學生樹立榜樣而努力。“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人際交往中的生活智慧”則介紹了教師應該怎樣表達、溝通、交往。教育是創(chuàng)造人生幸福的事業(yè),這種創(chuàng)造往往通過教師的大愛圣心以及由此生成的美麗生動的語言去實現(xiàn),往往通過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去實現(xiàn)。一位禪師的話或許能與你產生共鳴:“當你像佛陀那樣慢步行禪時,你把自己的平穩(wěn)

7、、堅定、解脫與喜悅印在地面上。你有盡情享受這么做的權力。你的腳就像一個印章,像皇帝的玉璽一樣。我們看見解脫的印記、幸福的印記,以及生命的印記?!边@八個篇章是八首教師職業(yè)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優(yōu)美樂章。八個篇章,八門課程,一所教師幸福人生中有緣相逢的別樣學校。教師第一課讀后感 (三)教師除了耕耘和忙碌,還應不時地仰望星空,讓星光照亮自己實踐的智慧。看到“教師第一課”這一書名,工作近十年的我產生了疑問:“在教師這崗位上我已度過多少春秋,我還得回到起點,從“教師第一課”開始?”帶著可笑與疑問,我翻開了這本由朱永新、高萬祥主編的教師第一課,讀著朱永新教授“只要一本書就能使我們飛翔”的前言和高萬祥校長“給你一

8、所學校”的后語,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整體的了解,這本書分八個課程“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閱讀教育大師”“不可或缺的心理學知識”“師德的核心是大愛”“在教改科研中收獲幸福和優(yōu)秀”“寫作:卓越教師和平庸教師的分水嶺”“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人際交往中的生活智慧”。對照這八首教師職業(yè)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優(yōu)美篇章,回想著自己的教書歷程,可笑的是自己在懵懵懂懂中過了十幾年,離真正的教師卻是那么的遙遠?,F(xiàn)在的我除了每天都在做著重復的工作外,剩下的就是倦怠,毫無挑戰(zhàn),又怎能往更高的境界走?我該如何擺脫這種倦怠,擁有夢想呢?還得像朱永新教授所說,在我們抱怨日子陳舊黯淡時,其實我們可以用閱讀去無限拓展心靈的領空,只要

9、有一本書,我們就可以飛翔。當我們的精神擺脫束縛時,就是我們真正強壯的時刻;當教師的心靈開始飛翔時,就是教育翱翔長空的時刻!于是,我改變了最初可笑的想法,用心閱讀從這里出發(fā)。讀了這本書,我想這本書向我們推薦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三?!蹦J侥茏鳛榻處熜撵`飛翔的導航,引領教師一路前行。一、專業(yè)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皶接脮r方恨少,事非經歷不知難。”反觀自己,生活中的交談,教學中的言語表達,教改中的觀點陳述,還是寫作時的表述,語言貧乏,缺少理論支撐。究其原因,應是少閱讀,即使偶爾讀讀,也是毫無目的,不曾深入。這本書對專業(yè)閱讀的敘述雖然深奧,細細讀來還是有所收獲。首先專業(yè)閱讀的根本任務是構造一個合宜

10、的大腦,它需要在教育教學生活中,對心理學的經典思想,教育哲學基本觀點,人類最好的教育經驗,所教學科的知識精華,所教學科的成功案例,人類的基本價值,中國文化的精髓等等,有一個豐富的了解,再逐漸上升到透徹的理解。我想這應該是給我們讀什么提供了一些思路。其次專業(yè)閱讀的關鍵,是必須回到對根本書籍的研讀中來。所謂根本書籍,也稱原典型書籍,是指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和形成其專業(yè)思維方式的經典書籍,那些多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現(xiàn)過的、深刻地影響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氣質的書籍。但不是所有的經典書籍都能成為某位教師的根本書籍。成為一個人的根本書籍意味著,你深刻地理解了這本書,而這本書也成為你思考教育教學問題以及閱讀

11、其他書籍的原點。構成一個老師思考原點的根本書籍的高度,往往會影響到這個老師的高度。從這可看出我們應該有選擇的閱讀,選擇能成為你思考教育教學問題以及閱讀其他書籍的原點這本書。接著是知性閱讀。要進行咀嚼性質的研讀,也就是閱讀者通過對書籍的聆聽、梳理、批判、選擇,在反復對話中,將書籍中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到閱讀者的認知結構之中,從而使原有結構得到豐富、優(yōu)化或者重建的過程。是的,專業(yè)閱讀是一種吸納,與其抱怨日子,不如用心閱讀,邁開閱讀的步子,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二、專業(yè)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書的第六章對寫作的意義說得很明白,“寫作,是平庸教師與卓越教師的分水嶺!一個不能寫一手好*的商人,只能

12、算是一臺賺錢的機器。而不能寫一手好*的教師,只能是一個教書匠,一個從事教育的勞動力。”看來,若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教書匠,一個從事教育的勞動力,就必須學會和善于寫作。說到寫作,我除了職稱晉升迫不得已寫下兩篇論文,平時不曾用心,至于書中所介紹的幾種寫作方式,日常的記錄(教育日記、個案記錄、教學實錄)、教育隨筆(事理隨筆、教學札記、書信小簡)、文學作品(詩歌散文、書影評論、教育雜文),我雖有過教學中的思考,寫下些教后反思,卻是零零散散,沒有堅持記錄,也未曾認真梳理成文,更不用說進行專業(yè)寫作。然而,新教育認為,我們的教育生活是由無數的碎片組成的,這些碎片往往會形成破碎的未經省察的經驗,使教育教學在比較

13、低的層面上不斷重復。而通過專業(yè)寫作,就能有效地對經驗進行反思,從碎片中提取有意義的東西并加以理解,形成我們的經驗融入教育生活,使之成為我們專業(yè)反應的一部分,使我們的教育實踐更加富有洞察力。由此可看出,要養(yǎng)成自覺記錄教育、教學的生活習慣,堅持記下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讓這些碎片經過提取、理解再拼合成為美麗的圖景。新教育中還提到專業(yè)寫作具有五個特點,一是強調理解與反思;二是強調與實踐相關聯(lián);三是強調客觀呈現(xiàn),反對追求修辭;四是主張師生共寫隨筆;五是注重案例研究。從書中的個例看,對于普通的我而言,個案式的研究應該更具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最初的寫作應該記錄下具體的案例,不一定是為發(fā)表而寫,只要能把自己

14、每天豐富的生活、奔騰的思緒記錄下來就好,相信,只要能堅持寫作,十幾年過后,這些寫給自己看的文字也許能成為教育教學科研最為寶貴的材料。三、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書的第八章講到,在與人的交往中能增廣見聞,促進學習。是的,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高人、榜樣的引領和身邊人的陪伴。新教育實驗認為:打破教師之間的隔膜,形成對話的傳統(tǒng),在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的基礎上,借助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教師孤軍奮戰(zhàn)的時代應該終結,教師應該善于把自己融入一個共同的團體中,主動地和其他教師交流,交流的對象不局限于同一學校的教師,還可與通過網

15、絡結識的教師廣泛探討。當學校內部沒有共同體的時候,我們就要尋找創(chuàng)造這個共同體。幸運的是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引領者和學習的榜樣,就看你的是否積極的、自覺的參與其中。比如:每周教研室的集體備課,每月模擬考試后的分析會,每學期的校級專題活動、教學技能大賽,教學評優(yōu)活動,家長會,讀書活動等等都是專業(yè)發(fā)展之背景。這里有遠方的“高人”引領,有身邊的“貴人”的相助,能讓渴望成長的你,不在孤軍作戰(zhàn),而是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每個教師都會不斷地遭遇問題,這些問題你有可能解決不了或者解決得不夠好。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要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要通過圍繞這個問題的閱讀來協(xié)助解決,需要通過與共同體的成員的對話或者協(xié)作來解

16、決,并通過有意識的書寫,對問題進行梳理反思。也就是,通過三專模式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讓你的心靈開始飛翔并一路前行。教師第一課讀后感 (四)初看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覺得它很枯燥,沒興趣沒什么耐心去看。但是為了寫讀書筆記,于是耐著性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沒想到還有些收獲和啟發(fā)。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師”這個詞,毫無疑問,在紛繁復雜的人生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群體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諸多學者對此作過精辟的的論述。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弊髡哌€認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點之一,就在于教師雖然不否認自己有著教

17、育學生的任務,但是常常把它們看成次要的任務。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一、作者只是認為教育工作沒有和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我認為教師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體,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yè)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工作上去。二、我個人認為教師就是應當在教學時間內上好自己的課,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著干這個想著干那個,因為論文以及其他活動影響自己,特別是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三、我覺得每個教師都渴望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而不是一味培養(yǎng)自己比較眷顧、看重的人,如果長久下去,勢必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取心。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師在學生面前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愛學生?如何用正確的

18、愛去教育學生?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因為恐懼不敢跟父母傾訴苦惱,日積月累,孩子們缺乏誠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覺得,教書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讓孩子們形成健康的人格,對孩子終身發(fā)展來說,總是有益的。而通過多途徑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恐怕沒有比這點更重要的事情了。教師第一課讀后感 (五)面對生無所息的職業(yè)倦怠,面對教師職業(yè)的尊嚴與價值危機,教師當如何抉擇?是自甘沉淪還是自我救贖?閱讀教師第一課,給人以一種理想再次被點燃的感受,并產生通過促進自身的改變、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期待。本書的作者既有朱永新、高萬祥、朱小蔓等著名學者

19、,也有徐飛、邵統(tǒng)亮等在基礎教育一線從事教育和研究的佼佼者。他們把多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融于本書,將一批教育大家的教育精華高度濃縮,以通俗流暢的講述,以簡明生動且極富啟發(fā)性的事例,表達了對理想教師及其成長所需的素養(yǎng)、途徑的思考和建議。重塑教師的職業(yè)理想。作者以誠摯的心,懷著理想的熱情,站在教育思想家的高度,以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語言重申教師職業(yè)的使命,重建教師的職業(yè)認同,以此激發(fā)教師的向上精神。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教師應當是真正的讀書人,應讓寫作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借助思考和研究抗拒平庸。書中介紹了孔子、柏拉圖、夸美紐斯等9位教育家及其對教育的精彩論述,回答了教育的本質、教育的藝術、教學的藝術

20、、教師的職業(yè)生活及兒童的成長等問題,幫助教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修煉教師的職業(yè)技能。書中概括了為師者不可或缺的心理學知識,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的修為、教育科研的方法、如何鍛煉口才、如何建立溫曖的師生關系,以達到教育教學上得心應手的自由之境。教師第一課,讓人走進更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書寫個人的生命傳奇,進而書寫中國教育的傳奇。閱讀了教師第一課這本書,從多個視角解讀了作為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和素質。也深切地體會到,做教師不容易,做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更不容易。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修煉。在閱讀中我最喜歡讀的是第一章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抱怨社會對我們有偏見待遇不高,我感覺還是在于我們自身不夠強,沒

21、有讓大家、社會看到老師的教育力量,恰恰相反的是在我們教師群體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不和諧的音符。教師的工作時間長,要求高、壓力大等等因素使我們許多教師產生了對教育的無力感,倦怠感,都認為教師沒意思。而正是這種觀點導致我們不愿因進步,從而一步步走進困惑之中。翻開本書一開頭就引用了論語大學的幾句話,作為一個人我們要有一種“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目標,要以此為人生的目標去努力不斷實現(xiàn),而實現(xiàn)的方法就是“皆以修身為本”。何謂修身?修身,是指修養(yǎng)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水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修的是什么?正如書中說道:秉承儒家修身齊家,進而改良社會的傳統(tǒng),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為樸素

22、的人生之志。我相信我們每位老師都有了這種:提升教育質量,改變社會對我們教育的不良看法這種責任,那么教育的春天就會到來,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大膽自豪的說我們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人。在閱讀、學習、寫作、交流中修身養(yǎng)性吧。“閱讀教育大師”一章引領大家走進人類一流偉大教育家的心靈。周國平說:“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道德經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币馑际堑赖潞裰氐娜?,比得上嬰兒。也許,走進和閱讀一流教育大師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更豐富更成熟,而是能讓我們如大師一樣,對教育、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永葆一顆赤子之心。做教師久了,特別是教同一個年級、同一門學科久了,往往覺得每天都在做重復性的工作,由于對本門學科比較熟悉,所以覺得沒有挑戰(zhàn)性了,除了重復性的工作以外,就是倦怠了??戳私處煹谝徽n這本書,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有句名言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其實,對任何一個學生的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教同一課也會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倦怠,其實就是思想停滯的表現(xiàn)。一旦產生倦怠,必須及時警醒自己。這個時候我往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