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新課標內涵,整合教材內容_第1頁
挖掘新課標內涵,整合教材內容_第2頁
挖掘新課標內涵,整合教材內容_第3頁
挖掘新課標內涵,整合教材內容_第4頁
挖掘新課標內涵,整合教材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挖掘新課標內涵,整合教材內容說起化學課堂教學的完整性 , 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完整性 :(1) 化學課堂教學程序的完整性 ;(2) 化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完整性 ;(3) 化學課堂教學手段的完整性 ;(4) 化學教學方式的完整性。1化學課堂教學完整性介紹化學課堂教學步驟的完整性, 對于每一個教師來說 ,都已經(jīng)很熟悉 ,也是必須要做到的 . 主要是 “組(組織教學) 、復(復習) 、(引課)新(新課) 、鞏(鞏固練習 )、 結(小結) 、布(布置作業(yè) ) ?!边@幾個步驟 ,這里就不再贅述。至于化學課堂教學內容 , 就比較復雜了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 材, 一個課題下的內容往往就那么幾段文字 , 如果說讓學

2、生去自 學,學生肯定學不到多少知識 ,并不是學生學不懂 , 而是單從教材 來看,實在是太簡單了。 就是一個新的化學教師 , 沒有教過課程改 革前的老教材 , 也很難把握就竟要讓學生學到那些知識。最近翠 屏區(qū)教研室 , 在我校進行了一次由老教師上的化學示范課 , 由我 校的副校長 , 有二十多年化學教學經(jīng)驗 ,在翠屏區(qū)非常著名的優(yōu) 秀化學教師上的一次示范課。 這次示范課的內容就是“鹽的化學 性質”。說起“鹽有化學性質”從“新課標”和義務教育課程標 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 以下簡稱化學新教材 )九年級下冊上是找 不到這個課題的。 “化學新教材”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 : 鹽 化 肥的課題 1 是“生活

3、中常見的鹽”。 在這個課題下的內容主要有 這樣幾個要點 :(1) 鹽的概念和認識鹽 ;(2) 認識氯化鈉的性質和用途;(3) 活動與探究 , 混和物的分離粗鹽提純 ;(4) 認識碳酸 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5) 復分解反應及其反應條件 ;(6) 資 料一一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一一侯德榜、石筍和鐘乳石的形 成;(7) 習題等部分。 要是只按化學新教材的內容要求來完成教學 任務 ,就不能讓學生通過對身邊物質的學習 ,達到對物質和現(xiàn)象 的“認識、了解、看懂、識別、能表示、理解、解釋、說明、區(qū) 分、判斷”等新課標認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要達到以上認 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 , 就要求教師認真去學習和理解化

4、學新課 程標準, 要求教師去挖掘教材的潛在內容 ,我們的老教師就做到 了,他就把化學新教材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 : 鹽 化肥的課題 1 “生活中常見的鹽”。改為了“常見的鹽和鹽的化學性質”, 他從化合物、酸和堿的復習引出“鹽”的概念。并且重點討論 :1.1 鹽的化學性質(1) 鹽和某些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 ,例:2AgNO3+Cu=2Ag+Cu(NO3)2小結出:鹽(可溶)+金屬-f金屬+鹽,還提出兩個注意點 反應物的鹽要可溶 ; 反應物的金屬要比鹽中的金屬活動性強。(2) 某些鹽和某些堿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 ,例:CuSO4+2NaOH=Na2SO4+Cu(OH小結出:鹽(溶)+堿(溶)f (新)

5、鹽+(新)堿注意點 : 反應物一般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3) 某些鹽和某些酸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 :例:CaCO3+2HC匸CaCI2+H20+CO2BaCI2+H2SO4=BaS0 壻2HCI小結出:鹽+酸f (新)鹽+(新)酸。注意:生成物中或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 , 有其中之一 就行。(4) 鹽與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 :例:BaCI2+Na2SO4=BaSOH(白)+2NaCIAgN03+NaC匸AgQ (白)+NaN03小結出:鹽(溶)+鹽(溶)f 鹽(J )+鹽(J )注意:反應物均溶 , 生成物中至少其中之一可溶。(5) 部分鹽受熱分解 ,例:2KCIO3=2KCI+3O2fCa

6、CO3=CaO+C02。1.2 復分解反應及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并總結出復分解反應的反應式為:AB+CD=AD+CS以 Fe2O3+3H2SO4=Fe2(SO4)3+3H2O為例,講解了復分解反應的配平方法。筆者個人認為這次示范課 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教師認真去挖掘新課標的內涵,對化學新教材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整合 ,沒有死套教材 , 是活用“課標”的具 體表現(xiàn)。但這次示范課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對課程改革的要求 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 整個教學過程幾乎是教師經(jīng)驗總結的傳 授;(2)鹽的概念的講解上,對NH44離子的鹽沒有作出說明。當然 在以后的鹽的化學性質中的“某些鹽和某些堿反應生成新鹽和

7、新堿”就沒有對銨鹽與堿反應可以不在溶液中作出說明。 (3) 對 鹽的化學性質用力過于平均 , 比如, “某些鹽和某些堿反應生成 新鹽和新堿”、“ 某些鹽和某些酸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這兩 條性質就在酸和堿的化學性質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 , 這次新課時就不 一定要平均用力。 (4) 各個化學性質幾乎是“走馬觀花”式地就 過了,學生思考和理解的時間根本不夠。 時間安排上和教材內 容的整合上還可以更加優(yōu)化。 這次示范課到最后復分解反應的條 件這部分內容還沒有上完就下課了??偟膩碚f , 就是沒有做到 “化學課堂教學程序的完整性 ;化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完整性 ; 化 學課堂教學手段的完整性 ; 化學教學方式的完

8、整性”的完美結 合?;瘜W課堂教學手段的完整性 : 就是要粉筆、黑板、實驗、探 究和多媒體恰當?shù)呐浜?。化學教學方式的完整性 : 就是不能完全把教師的知識和經(jīng)驗 象灌鴨食一樣地灌給學生 , 沒有學生思考的余地 , 不管學生懂不 懂 , 只要學生課后能完成作業(yè) , 即使學生沒有消化也不要緊。 化學 教學方式的完整性就是要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要求 , 讓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的正確引導 , 讓學生有思考的余地 , 有提出問題的機會 , 不要一云的教師問 , 學生答的模式 , 也就是不要只是老師把坑坑挖好 了, 只要學生往里面跳就行。這種說法也不正確, 對于學生而言 ,他們本來就是來學習的 ,其實就是要教師的正確

9、引導 , 關鍵就是 怎么“挖” ?換句話說就是要如何“引”的問題 , 也要有有學生 問老師的機會。比如 : 就“鹽”的概念而言 ,可以由“酸”和 “堿”的概念導出 : “鹽是指一類組成里含有金屬和酸根離子的 化合物。”然后再來舉例 , 讓學生分析認識一些鹽就行了。另一 種方法是教師先板書出“ NaCI”讓學生認識它是什么??赡芙^大 多數(shù)學生都知道它就是我們的食“鹽”。 然后再在黑板上或多媒 體上“板書”出如 :CuCI2、CaCI2、FeCI3、CuSO4、MgSO、4Na2CO、3 AgNO3等化合物。讓學生對照“ NaCI”分析以上化合物中的陽離 子部分是什么離子 ?( 金屬離子 ), 陰

10、離子部分是什么離子 ?(酸根 離子 )。教師再告訴學生這些化合物都是“鹽”。再讓學生去理 解、歸納并總結出“鹽”的概念。 然后再列出一些物質的俗名如 : 純堿、小蘇打、熟石灰、石灰石、醋、石膏(硫酸鈣 )、生石灰、鐵銹等物質讓學生判斷那些物質是“鹽” , 那些物質不是 “鹽”。然后再舉出“ NH4C”I 這種化合物與以上的“鹽”的結 構和性質有什么異同 ?讓學生思考。這兩種兩種方法目的是一樣 的, 哪種方法更能體現(xiàn)“教師引導 , 學生自主學習” ,更能體現(xiàn) “課改”的要求 , 是不言而喻的。2 挖掘新課標的內涵 要上好一堂課課首先要挖掘教學內容中新課標的內涵, 然后 再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

11、,再配合適當?shù)慕虒W手段和恰當?shù)慕?學方式,這樣課堂教學就比較完善了。就拿化學新教材九年級下 冊第十一單元 :鹽化肥的課題 1 “生活中常見的鹽”來說吧。 除了教材上的內容外 ,還應當增加 :(1) 增加鹽的化學性質。在鹽 的化學性質中 ,重點和難點就是 CO32-、SO42-、Cl- 、Cu2+、Fe3+、Ag+、NH4等離子的性質和特點,這些離子的性質和特點的的學習 有助于完成新課標“認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 中“理解、解釋、 說明、區(qū)分、判斷”等目標。要鑒別以上這些離子 ,就要抓“特 色”反應和“特色”物質 ,如:CO32-+ 2H+ C02T + H2OC02 +Ca(OH)2=CaCO3

12、(白)+ H20SO42-+Ba2+ BaSO42(白)J 加酸不溶Cl- + Ag+AgCl(白)J加酸不溶Cu2+(藍)+20H-Cu(0H)2j (藍色)Cu(0H)2(藍色)=Cu0(黑色)+H20,或Cu(0H)2(藍色)+2H+ Cu2+2H20Fe3+(黃褐色)+30H- Fe(0H)3(紅褐色)JNH4+0HNH3t (刺激性氣味)+H20,如:一種溶液 X含有 NaCI、Na0H Na2C03 Na2S04 CuS04 中的部分物質 ,某興趣小組進行探究實驗 , 得出如下結論。請你補 充其中的部分現(xiàn)象和結論實驗步驟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觀察溶液 X的顏色溶液呈無色溶液 X中肯定不含

13、取少量溶液X于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 溶液X是性另取少量溶液X于試管中,滴加BaCI2溶液一一溶液X中 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向步驟的試管中繼續(xù)滴加稀鹽 酸一一溶液X中肯定含有Na2CO:和Na2SO4在這個習題中首先就 用到了 Cu2+離子是藍色的這個特性,無色就排除了 CuSO4存在的 可能性 , 其次是用到了SO42-+Ba2+ BaSO42(白)J 加酸不溶,CO32-+ 2H+ CO2T + H2O的兩個特性,因此抓特色反應有 兩個作用 :(1) 可以鑒別和推斷物質 ;(2) 可用作指示劑 . 如: 用一 種試劑可以檢驗出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鈣和稀硫酸三種

14、無色溶液 , 這種試劑是 A Na2CO3溶液;B. Na2SO4溶液;C.酚酞試液;D. BaCI2溶液。這里的特色物質 Na2CO溶液就是作為一種指示劑。(2) 增加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和酸、堿、鹽溶解性歌訣等內容 ;(3) 在鹽的概念部分應增加鹽的分類方法 ,1) 根據(jù)陽離子來分 , 如:NaCI、NaNO3 Na2CO3 Na2SO4等化合物(鹽)的陽離子部分 都有Na+離子,我們把這類鹽叫做“鈉鹽”,如法炮制還有如“鉀 鹽”、“鈣鹽”、“鎂鹽”、“鐵鹽”、“鋅鹽”、 “銅鹽”等 ;2)根據(jù)陰離子來分,如:Na2SO4 K2SO4 CaSO4 AI2(SO4)3、ZnSO4 CuSO4等化

15、合物(鹽)的陰離子部分都有SO42離子,我們把這類 鹽叫做“硫酸鹽”。 如法炮制還有如“碳酸鹽”、 “硝酸鹽”、“磷酸鹽”等;3)像 NH4C、(NH4)2SO4 NH4HCO3 NH4N0等這 類化合物(鹽)的陽離子部分是NH4離子的化合物,而它們陽離子 部分不是金屬離子,由于NH4離子的性質與金屬離子的性質相似 我們NH4離子當成金屬離子“銨”來對待,因此我們把含有 NH44離子的化合物(鹽)叫做“銨鹽”。3對教材內容重新重新整合在對新課標內涵進行挖掘之后 , 我們就要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 ,就拿第十一單元 : 鹽化肥的 課題 1 “生活中常見的鹽”來說吧 , 如果說以上內容只用兩節(jié)課

16、來完成 , 用普通教學手段完成起來肯定難度很大 , 就是采用多媒 體教學手段 , 可能也是勉強完成。也只能跑馬觀花似的把知識點 和主要內容過一遍。至于教學方式可能就達不到“課改” 的要 求, 而且還可能吃“夾生飯” ,在以后的練習課中來“補缺”。勉強完成的東西 ,就不可能完整 ,就教學而言 , 就達不到課堂教學程 序的完整性 ; 課堂教學的內容完整性 ; 課堂教學手段的完整性 ; 教 學方式的完整性。對于“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課題筆者個人認 為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部分 :第一課時 :鹽的概念部分 , 鹽的化學性 質中的“鹽與某些金屬反應”、“鹽與酸或堿反應”(增加特色反應的內容 )、 “某些鹽受熱

17、分解”等內容 ;第二課時: “鹽與鹽 反應”(增加特色反應的內容),“復分解反應及條件”(增加 酸、堿、鹽溶解性歌訣)等內容;第三課時:了解并認識NaCI的性 質和用途 ,進行一次活動與探究 (以粗鹽提純?yōu)槔?), 學習混合物 分離的一些方法等內容。第四課時 :Na2CO3 NaHCO和 CaCO3,資料(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一一侯德榜、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本課題內容總結等內容 ; 第五課時 : 進行一次隨堂課題檢測。4 教學手段和方式的選擇對內容進行重組之后 , 就要對教學 內容進行手段和方式的選擇了。 筆者個人認為在第一課時鹽的概 念部分可采用多媒體作教學手段 , 在實例中學生歸納的方法進

18、行 教學,并從中進行多方練習、 典型練習等。鹽的化學性質中的“鹽 與某些金屬反應”、“鹽與酸或堿反應” (增加特色反應的內 容), 則需要進行學生實驗教學 , 特別要對那些特色物質和特色 反應進行實驗 , 讓學生有感性認識?!澳承}受熱分解”部分可 用實驗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方法進行介紹。也可以先板書出 一些化合物 (學生熟悉的化合物 )( 鹽)受熱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 式, 讓學生補充完整。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結論。對于第二課 時“鹽與鹽反應” , 可采用同第一課時中的實驗的方法進行教 學。而“復分解反應及條件” , 可先回憶初中化學學過的化學反 應類型,再板書如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CuS04藍)+2NaOH=Na2SO4+Cu(OH)藍)J ;Ca(0H)2+ Na2CO3=CaCO白)J +2NaOH等, 讓學生將這些化學反應方程式與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