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基本知識:._第1頁
冷卻塔基本知識:._第2頁
冷卻塔基本知識:._第3頁
冷卻塔基本知識:._第4頁
冷卻塔基本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冷卻塔基本知識: 1. 冷卻塔的作用 2. 冷卻塔的分類 3. 各種冷卻塔簡介 自然通風逆流濕式冷卻塔 自然通風橫流濕式冷卻塔 輔助通風冷卻塔 機力通風逆流濕式冷卻塔 機力通風橫流濕式冷卻塔 多風機濕式冷卻塔 干式冷卻塔 干濕式冷卻塔 噴流式冷去卩塔 返回主頁 1、冷卻塔的作用 工業(yè)生產或制冷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熱,一般要用冷卻 水來導走。從江、河、湖、海等天然水體中吸取一定量的水 作為冷卻水,冷卻工藝設備吸取廢熱使水溫升高,再排入江、 河、湖、海,這種冷卻方式稱為直流冷卻。當不具備直流冷 卻條件時,則需要用冷卻塔來冷卻。 冷卻塔的作用是將挾帶廢熱的冷卻水在塔內與空氣進行 熱交換,使廢熱傳輸給

2、空氣并散人大氣 S 1-1稠環(huán)親捷 】啊護F 2杵乾機.3發(fā)電機| 鼻一找th禹一詩如堪匸石一空弋 如圖1所示的火電廠為例,鍋爐回將水加熱成高溫高 壓蒸汽;推動汽輪機(2)作功使發(fā)電機(3)發(fā)電。經汽輪機作功 后的乏汽排入凝汽器(4),與冷卻水進行熱交換凝結成水,再用 水泵打回鍋爐循環(huán)使用。這一熱力循環(huán)過程中;乏汽的廢熱 在凝汽器中傳給了冷卻水,使水溫升高挾帶廢熱的冷卻水, 在冷卻塔(5)中將其熱量傳給空氣(6),從塔筒出口排人大氣。在 冷卻塔內冷卻過的水變?yōu)榈蜏厮?,水泵將其再送入凝汽器,?環(huán)使用。前一循環(huán)為鍋爐中水的循環(huán),后一循環(huán)為冷卻水的 循環(huán)、其他工業(yè)部門,如石油、化工、鋼鐵等,也廣泛

3、使用 冷卻塔。 冷卻塔中水和空氣的熱交換方式之一是,流過水表面的 空氣與水直接接觸,通過接觸傳熱和蒸發(fā)散熱,把水中的熱 量傳輸給空氣用這種冷卻方式的稱為濕式冷卻塔(簡稱濕 塔)。濕塔的熱交換效率高,水被冷卻的極限溫度為空氣的濕 球溫度但是,水因蒸發(fā)而造成損耗;蒸發(fā)又依循環(huán)的冷卻 水含鹽度增加,為了穩(wěn)定水質,必須排掉一部分含鹽度較高 的水;風吹也會造成水的損失。這些水的虧損必須有足夠的 新水持續(xù)補充,因此,濕塔需要有補給水的水源。 缺水地區(qū),補充水有困難的情況下;只能采用干式冷卻 塔(簡稱干塔或空冷塔)。干塔中空氣與水(也有空氣與乏 汽)的熱交換;是通過由金屬管組成的散熱器表面?zhèn)鳠?,將?內的水

4、或乏汽的熱量傳輸給散熱器外流動的空氣。干塔的熱 交換效率比濕塔低,冷卻的極限溫度為空氣的干球溫度。 top 2、冷卻塔的分類 目前已經被淘汰的冷卻塔型這里不再介紹,現還在使用 的塔型,分類如下。 A、按通風方式分 按通風方式分有: *自然通風冷卻塔 機械通風冷卻塔 *混合通風冷卻塔。 B、按熱水和空氣的接觸方式分 按熱水和空氣的接觸方式分有: *濕式冷卻塔; 干式冷卻塔; 干濕式冷卻塔。 C、按熱水和空氣的流動方向分 按熱水和空氣的流動方向分有: 逆流式冷卻塔; 4橫流(交流)式冷卻塔; 混流式冷卻塔。 D其他型式的冷卻塔 其他型式有噴流式冷卻塔和用轉盤提水冷卻的冷卻塔。 top 3、各種冷卻

5、塔簡述 自然通風逆流濕式冷卻塔 自然通風逆流濕式冷卻塔在我國電力部門使用最多,見 圖12。這種塔型的通風筒常采用雙曲線形,用鋼筋混凝土澆 制其高度已達170多米。老式的塔筒平面上呈多角形、立 面為錐形的,現在已經很少用了。 如圖所示,熱水由管道通過豎管(豎井)送人熱水 分配系統。這種分配系統在平面上呈網狀布置,分槽式布水、 管式布水或槽管結合布水;然后通過噴濺設備,將水灑到填 料上;經填料后成雨狀落人蓄水池,冷卻后的水抽走重新使 用塔筒底部為進風口,用人字柱或交叉柱支承。空氣從進 風口進人塔體穿過填料下的雨區(qū),和熱水流動成相反方向 流過填料(故稱逆流式),通過收水器回收空氣中的水滴后. 再從塔

6、街出口排出. 塔外冷空氣進人冷卻塔后,吸收由熱水蒸發(fā)和接觸散失 的熱量,溫度增加,濕度變大,密度變小.因此,收水器以 上的空氣經常是飽和或接近飽和狀態(tài);其溫度要通過計算確 定,初步設計時,可取為冷卻塔進、出水溫的平均值。塔外 空氣溫度低、濕度小、密度大。由于塔內、外空氣密度差異 在進風口內外產生壓差。致使塔外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進塔內 而無需通風機械提供動力,故稱為自然通風。 為滿足熱水冷卻需要的空氣流量,塔內、外要有足夠的 壓差,但塔內、外空氣密度差是有限的,因此自然通風冷卻 塔必須建造一個高大的塔筒。填料斷面氣流速度一般為1.0 1.2m/ s,比機械通風冷卻塔氣流速度要小。 逆流方式冷卻效果

7、高,但通氣阻力相對也大,所以填料 體積小。填料有點滴式和薄膜式之分,現在大多采用薄膜式 填料。這種填料的特點是,水淋過填料時,水的表面積比較 固定;在水量增大時其表面積沒有多大變化,所以其淋水密 度不宜太大,一般采用68 (t /( Mh )o 在高溫、高濕地區(qū),氣壓較低,形成同樣的過塔氣量,需 要更高的塔簡,所以對建造這種塔不利。自然通風濕式冷卻 塔建造費用高,運行費用低,隨著國際上石油價格的提高,機 械運行費用相應增加,自然通風冷卻塔就顯得更經濟,因而 被采用的愈來愈多了。 top 自然通風橫流濕式冷卻塔 這種塔的填料設置在塔簡外,如圖 3所示。熱水通過上 水管,流人配水池,他底設布水孔,

8、孔距約 50CM下連噴嘴, 將熱水灑到填料上冷卻后,進入塔底水池,抽走重復使用???氣從進風口水平向穿過填料,與水流方向正交,故稱橫流式 或交流式。空氣出填料后,通過收水器,從塔街出口排出。 在冷卻方式中;逆流式效率最高,順流式效率最差,橫 流式居中。由于橫流冷卻方式效率比逆流式差,所以需要比 逆流式大的填料體積,但通氣阻力較小,因此淋水密度可以 加大到1520t/( Mh) 橫流塔若采用薄膜式填料,則因耗 材料太多而增加了塔的造價,所以現在多采用點滴式填料。使 用點滴式填料的另一個好處是,淋水表面在大水量時有較大 的增加,相應地提高了冷卻效果。這種塔的塔筒內是空的,氣 流速度可以高一些,因此

9、塔筒宜徑可以比同客量的逆流塔小, 相應降低了造價 這種增施工場地不互相干擾,有利于施工。運行管理方 便,但防冰凍性能不如逆流培,總造價一般比逆流塔低,但 運行費用高. top 輔助通風冷卻塔 囹4是一種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共同作用的冷卻塔 在自然通風逆流式冷卻塔底部,加裝鼓風機以輔助塔簡通風。 瑞舍吉-考垂(R_Cottrell )公司設計的這種塔,高度為 同容量自然通風速流塔的1/2,底部直徑為其2/3,負荷小時 可以不開風機. 圖4捕附誦風風胃式沖燜| 英國因斯“ B( Ince B )電廠1000MW機組的輔助通風 冷卻塔,見圖5,塔筒高116. 4m底部直徑93. 5M,出 口直徑53m

10、填料像橫流式冷卻塔一樣,放在塔簡外邊,35 個軸流風機布置在塔簡和填料之間,風機直徑 7. 9m填料高 13m進深6m此塔冷效相當于3個同尺寸的自然通風冷卻 塔,而造價較自然通風塔低15%,但加上30年運行費就不便 宜了。 B 5疇帔電廠紳塔 top 機力通風濕式冷卻塔 機械通風濕式逆流冷卻塔分鼓風式和抽風式兩種。鼓風 式塔從塔底部進風口用風機向塔內鼓風,現使用不多,其原 理同抽風式,不再介紹。 抽風式塔如圖6所示,較大型的機械通風逆流式冷卻 塔,一般是多座(格)塔連成一排,每格塔成正方形或矩形,從 兩面進風。只有在單個塔時才作成圓形,如一些較小型(水量 小于1000T / h)的玻璃鋼冷卻塔

11、。 ffl . fliHK冷即話 腎心科丄一珥覘 熱水通過上水管進入冷卻塔,通過槽式或管式配水系統, 使熱水沿塔平面成網狀均勻分布,然后通過噴嘴,將熱水灑 到填料上,穿過填料,成雨狀通過空氣分配區(qū)(雨區(qū)),落入 塔底水池,變成冷卻后的水待重復使用??諝鈴倪M風口進入 塔內,穿過填料下的雨區(qū)、與熱水成相反方向(逆流)穿過填 料、通過收水器、抽風機、從風筒排出。 淋水密度一般為q=1215t /( mh。過大的淋水密 度,尤其在使用薄膜式填料時,會引起阻塞現象、氣流阻力 突然急劇增加。通過填料斷面的風速 V=2. 23. 0M/S。風速 也不宜太大,不然會帶來大的風吹損失及阻力。2 . 8M/s風速

12、 會將直徑0. 5mm相當于小斜雨的水滴吹走,薄膜式填料風 速可以大一些,點滴式填料則風速應小一些。進風口面積和 填料斷面面積之比取0. 50. 6為宜。 *機械進風橫流濕式冷卻塔 竝 機KI鵡銘輛 機械通風橫流濕式冷卻塔(圖7)的主要原理和自然通 風橫流式冷卻塔一樣,只是用風機來通風,因此風速可以高 一些,一般填料斷面風速取 v=2. 23. 0m)/s。配水用盤式,為 了保證水深比較均勻,配水盤可以分幾格,盤底打孔,裝噴 嘴將熱水灑向填料,然后流人底部水池。淋水密度大者可達 20 50t /( m- h)。填料傾斜安裝。以保證運行時水不灑到填料 夕卜。對點滴式填料,傾角用911,薄膜式填料

13、傾角用5 6。填料高度和深度比值取22. 5。進風口安裝百葉窗、葉 片面與水平夾角取4560。 top *多風機混式冷卻塔 多風機冷卻塔即一座塔上安裝多臺風機,如圖所示 為一座多風機橫流式冷卻塔,也可以用于逆流式。塔平面形 狀一般為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其原理與單風機塔相同。 這種塔的優(yōu)點是,占地小,投資少,包括低的建筑費用 及管理費用。風機之間對熱羽流有相互促進作用,因而羽流 上升高度大、不易形成熱空氣向進風口回流。由于風機的互 相干擾、總的抽風量減小。 E 8埶機機爾咖塔 1 一林M 3-E*ii 十11 top 干式冷卻塔 干式冷卻難的熱水在散熱翅管內流動,靠與管外空氣的 溫差,形成接觸

14、傳熱而冷卻。所以干式冷卻塔的特點是: 沒有水的蒸發(fā)損失,也無風吹和排污損失,所以干式冷卻塔 適合于缺水地區(qū),如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因為沒有蒸發(fā),所以 也沒有但空氣從冷卻塔出口排出所造成的污染。水的冷卻 靠接觸傳熱,冷卻極限為空氣的干球溫度效率低,冷卻水 溫高。需要大量的金屬管(鋁管或鋼管),因此造價為同容 量濕式塔的46倍。因干式冷卻塔有后兩點不利因素,所以 在有條件的地區(qū),應盡量采用濕塔。 干塔可以用自然通風,也可以用機械通風。以火電廠常 用的干式冷卻塔為例,分為間接冷卻和直接冷卻兩類。間接 冷卻是指用冷卻塔中冷卻后的水,送往凝汽器中冷卻由汽輪 機井出的乏汽。直接冷卻是指不用凝汽器,將汽輪機排出

15、的 乏汽,用管道引人冷卻塔直接冷卻,變?yōu)槟Y水,用水泵送 回鍋爐重復使用。 圖9所示為海勒(Heller )系統間接空冷干式自然通風 冷卻塔。它的特點是使用噴射式凝汽器,汽輪機排出的乏汽 與從冷卻塔來的冷水,在凝汽器內直接混合,因此端差很小。 混合后的水,約2%送回鍋爐,其余的水送到冷卻塔冷卻。因 冷卻水和鍋爐水為同一種水,所以對水質要求高。另外一個 特點是,經冷卻塔冷卻后的水仍有較大的余壓,在送人凝汽 器以前,先用小型水輪發(fā)電機口收能量。 * 入/ 嚇 s g lam干戒自卻塔 圖9所示的散熱器放在塔簡的外邊,類似濕式橫流塔 散熱器也可以像濕式逆流塔一樣放在塔筒里面,但為了排走 散熱器中的水

16、,散熱器不是完全水平布置,而有一定的坡度。 另外一種間接空冷塔,使用表面式凝汽器,乏汽和冷卻 水互不相混。 散熱器用翅片管或螺紋管,材質為鋼或鋁。管斷面為橢 圓形或圓形。 直接空冷塔如圖10所示。從汽輪機排出的乏汽,通過 管道直接送入冷卻塔內的散熱管,用風機通風冷卻成凝結水, 不要凝汽器,所以稱直接空冷。因為是將蒸汽直接送人散熱 管,而不像間接空冷送人冷卻塔的是熱水、因蒸汽體積比水 大得多,所以送汽管特別粗,直徑約為間接空冷的三倍多。另 外,輸汽管道不能漏汽,不然就會直接影響汽輪機真空,降 低出力。 9 -io top 干濕式冷卻塔 這種塔為濕式塔和干式塔的結合,如圖11所示,干部 在上、濕部

17、在下。也有的塔四面進風,相對兩邊為濕部;另 外兩邊為干部。采用這種塔的目的,部分是為了省水,但大 多數是為了消除從塔出口排出的飽和空氣的凝結,因而造成 塔周圍的污染。圖12為德國某電站的干濕式冷卻塔。 如圖11所示,從塔下部濕段排出的濕空氣,在同塔周 Km 圍的冷空氣接觸后,即變成過飽和的空氣而凝結,形成霧,造 成污染。如果像圖中那樣,塔上部用干段,則由塔下部濕段 排出的飽和濕空氣,流經干段時,會被加熱而變成不飽和的 空氣,因而出塔后不會凝結。 如圖13所示為干濕式塔的排放空氣狀態(tài)變化情況的 示例。圖中彎曲線為相對濕度。為塔周圍大氣狀態(tài)。為 濕塔時,從塔出口排出的濕空氣狀態(tài),由于過飽和,水蒸氣 凝結形成霧。為干濕式塔中,濕段出口的空氣狀態(tài)。為 干段后的空氣狀態(tài)。可以看出,從變到時,空氣含濕量 不變,只是溫度升高。然后與從溫段來的空氣混合,變?yōu)闋?態(tài),從塔出口排出。相對周圍空氣狀態(tài)。點空氣狀態(tài)處 在非飽和區(qū),所以從干濕式塔排出的濕空氣不會結霧,這就 是加干段的作用。干段水量一般為總水量的 20%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