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_第1頁
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_第2頁
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_第3頁
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_第4頁
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撰寫人:_日 期:_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1、新入院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并填寫住院患者壓瘡風險評估單,評分17分,上報護理部,有相應護理措施,17分12分患者每周動態(tài)評估一次,評分12分的患者填寫難免壓瘡上報表,每天動態(tài)評估,做好交接班。2、轉入、手術后患者,應認真檢查皮膚情況,發(fā)現問題,當面交接清楚,在住院患者壓瘡風險評估單上詳細記錄并簽名。3、院外帶入壓瘡,由責任護士填寫院外帶入壓瘡上報表,并及時上報,白天通知護理部,夜班通知總值班護士長到現場查看、指導并簽字確認,病區(qū)護士長、科護士長應檢查壓瘡護理落實情況,并在上報表上簽名。4、院內難免發(fā)生壓瘡的高危患者,病區(qū)護

2、士長應于24小時內查看患者,檢查責任護士壓瘡護理措施是否落實,并在上報表上簽名??谱o士長于48小時內、護理部主任于1周內查看患者,檢查壓瘡監(jiān)控措施是否得力,給予相關護理指導,并在上報表上簽名。5、院外帶來的壓瘡,強調醫(yī)療病歷的大病歷的系統(tǒng)回顧皮膚一欄、壓瘡風險評估單、交班報告三處記錄必須一致。6、對院外帶入的壓瘡或院內難免發(fā)生壓瘡的高?;颊撸J真做好壓瘡處理、預防、監(jiān)控管理工作。7、當患者轉科時,壓瘡上報表隨護理病歷一起轉到相應科室,并做好交接班。8、疑難壓瘡請傷口造口護士會診,科護士長給以現場指導。9、難免壓瘡上報表、院外帶入壓瘡上報表在患者出院后完善相關記錄后上交護理部。10、住院患者發(fā)生

3、壓瘡,當事人應立即向護士長報告,科室應及時向護理部報告。發(fā)生皮膚壓瘡而隱瞞不報,一經發(fā)現與科室績效掛鉤。第二篇: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評估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評估1、壓瘡評估1.1評估流程?;颊呷朐?、手術或病情變化進行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評分壓瘡危險患者(評分18分)評估表掛于床尾采取預防措施并報護理部備案總分18分可報護理部撤銷壓瘡預報。1.2評估頻次。初次評估后,輕、中度危險患者每周評估一次;高度、極度危險患者每3天評估一次;病情變化時隨時進行評估。2、評分辦法按照braden危險因素量化評估表評估。總分23分,評分在15-18分提示輕度危險;評分在13-14分提示中度危險;

4、評分在10-12分提示高度危險;評分在9分以下提示極度危險。18分作為預測有壓瘡發(fā)生危險的診斷界值,評分18分應建立壓瘡風險因素量化評估表,并根據不同的危險程度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3、難免壓瘡的界定以下情況可確定為難免壓瘡:基本條件:強迫體位如:昏迷、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骨盆骨折、偏癱、高位截癱、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心力衰竭等病情嚴重、醫(yī)囑嚴格限制翻身;同時存在高齡、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腫、白蛋白30g/l,極度消瘦5項中2項或2項以上的1項可申報難免壓瘡。4、壓瘡上報與督導病區(qū)發(fā)現壓瘡(含院外壓瘡),應于24h內上報護理部,責任護士填寫壓瘡上報表,一式兩份,上聯留科室,下聯報護理部,護理部接到報

5、告后及時到病區(qū)督導。5、壓瘡護理質量管理辦法5.1院外壓瘡管理5.1.1凡住院患者一經發(fā)現有皮膚壓瘡,無論是院內還是院外帶來的,均應及時皮膚壓瘡上報表。5.1.224小時內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到病房核查。5.1.3患者入院帶入壓瘡,病區(qū)責任護士對壓瘡進行評估并填寫防范患者壓瘡評估記錄單及患者皮膚壓瘡上報表及壓瘡護理記錄單。a在“壓瘡分期和創(chuàng)面情況”欄中,要填寫清楚b根據皮膚壓瘡危險程度及時、連續(xù)評估,并及時采取措施5.1.4積極采取恰當處理措施,密切觀察皮膚及壓瘡變化,及時準確記錄。5.1.5當患者轉科時,請將皮膚壓瘡評估記錄單和壓瘡護理記錄單交由所轉病區(qū)繼續(xù)填寫。5.1.6如隱瞞不報,已經查實

6、,護士長書面寫出檢測,并在全院護士長會議上通報批評。第三篇: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成都成華珍君仁濟醫(yī)院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1、制定全院統(tǒng)一的壓瘡風險評估單?;颊呷朐汉筒∏樽兓瘯r,及時評估壓瘡危險因素。2、風險因素評估14分者懸掛“防壓瘡”警示牌,并填寫“壓瘡風險評估單”,每周評估12次,同時建立翻身卡,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各項措施。3、院外帶入壓瘡,填寫“壓瘡風險評估單”,每班觀察記錄,同時建立翻身卡,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各項措施,避免帶入壓瘡加重和發(fā)生新的壓瘡。4、護士長督促指導護士認真落實護理措施,及時客觀記錄。5、對符合上報條件的患者進行壓瘡上報并登記。上報條件:(1)院外帶入壓瘡;(2)

7、風險因素評估14分者;(3)院內新發(fā)壓瘡。6、上報程序。病區(qū)護士對符合上報條件的患者填寫壓瘡上報表,本班內報送科護士長,極高危易發(fā)壓瘡如高度水腫、極度消瘦、強迫體位、醫(yī)囑制動、病情不允許翻身者(如大手術后病情變化、呼吸、心跳驟停等)需在2小時內上報科護士長,同時在醫(yī)療記錄或護理記錄中有相應說明。科護士長接到上報后,及時到病區(qū)核實、檢查、提1出指導意見并反饋、記錄檢查結果。必要時組織片內護理會診或申請院內會診。對極高危易發(fā)壓瘡患者科護士長及時上報護理部。7、院內發(fā)生的壓瘡,及時匯報科護士長和護理部,護理部組織相關人員提出鑒定意見,非預期性壓瘡科室填寫不良事件上報表報護理部。非預期性壓瘡適當扣除科

8、室護理質量分和給予一定獎金處罰。8、發(fā)生院內壓瘡隱瞞不報的加倍處罰。_年_月_日第四篇: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本科室開展的臨床路徑及工作流程;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1、制定全院統(tǒng)一的壓瘡風險評估單。患者入院和病情變化時,及時評估壓瘡危險因素。2、風險因素評估14分者懸掛“防壓瘡”警示牌,并填寫“壓瘡風險評估單”,每周評估12次,同時建立翻身卡,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各項措施。3、院外帶入壓瘡,填寫“壓瘡風險評估單”,每班觀察記錄,同時建立翻身卡,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各項措施,避免帶入壓瘡加重和發(fā)生新的壓瘡。4、護士長督促指導護士認真落實護理措施,及時客觀記錄。5、對符合上報條件的患者進行壓瘡上報并登

9、記。上報條件:(1)院外帶入壓瘡;(2)風險因素評估14分者;(3)院內新發(fā)壓瘡。6、上報程序。病區(qū)護士對符合上報條件的患者填寫壓瘡上報表,本班內報送科護士長,極高危易發(fā)壓瘡如高度水腫、極度消瘦、強迫體位、醫(yī)囑制動、病情不允許翻身者(如大手術后病情變化、呼吸、心跳驟停等)需在2小時內上報科護士長,同時在醫(yī)療記錄或護理記錄中有相應說明??谱o士長接到上報后,及時到病區(qū)核實、檢查、提出指導意見并反饋、記錄檢查結果。必要時組織片內護理會診或申請院內會診。對極高危易發(fā)壓瘡患者護士長和科護士長分別及時上報護理部。7、院內發(fā)生的壓瘡,及時匯報科護士長和護理部,護理部組織相關人員提出鑒定意見,非預期性壓瘡科室

10、填寫不良事件上報表報護理部。非預期性壓瘡適當扣除科室護理質量分和給予一定獎金處罰。8、發(fā)生院內壓瘡隱瞞不報的加倍處罰。備注。原新華醫(yī)院護理管理制度(_年_月)中第27面的“壓瘡上報管理制度”同時作廢。壓瘡診療及護理規(guī)范一、定義:壓瘡是指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起局部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損害,如潰爛和壞死。引起壓瘡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壓力,故目前傾向于將壓瘡改稱為“壓力性潰瘍或壓力性傷口”。二、好發(fā)部位:壓瘡多發(fā)生于受壓和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并與臥位有密切的關系。1、仰臥位時。好發(fā)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處,尤其好發(fā)于骶尾部

11、。2、側臥位時。好發(fā)于耳廓、肩峰、肋骨、髖骨、股骨粗隆、膝關節(jié)的內外側及內外踝處。3、俯臥位時。好發(fā)于面頰、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緣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處。4、坐位時。好發(fā)于坐骨結節(jié)、肩胛骨、足跟等處。三、診斷:1、瘀血紅潤期。淤血紅潤期又稱為期壓瘡。受壓部位出現暫時性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皮膚表現為紅、腫、熱、麻木或有觸痛,解除壓力30min后,皮膚顏色不能恢復正常。2、炎性浸潤期。炎性浸潤期又稱期壓瘡。如紅腫部位繼續(xù)受壓,血液循環(huán)得不到改善,靜脈回流受阻,局部靜脈淤血,表現為局部紅腫向外浸潤、擴大、變硬;皮膚顏色轉紫紅色,壓之不退色;表皮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3、潰

12、瘍期。潰瘍期又稱期壓瘡。根據組織壞死程度又可分為淺度潰瘍期和壞死潰瘍期(深度潰瘍期)。(1)淺度潰瘍期。表皮水泡破潰,可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chuàng)面,有黃色滲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膿液覆蓋,致使淺層組織壞死,潰瘍形成,疼痛加劇。(2)壞死潰瘍期。壞死組織發(fā)黑,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組織擴展,侵入真皮下層和肌肉層,可深達骨骼;嚴重者可引起膿毒血癥或敗血癥,危及患者生命。四、治療:原則。局部治療為主,輔以全身治療。1、全身治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增加營養(yǎng)和全身抗感染治療等。2、局部治療:(1)瘀血紅潤期。去除危險因素,避免壓瘡加重??刹捎脻駸岱?、局部按摩等方法,但按摩力量要輕柔,防止造成新

13、的皮膚損害。對瘀血時間過長難以恢復的患者可以應用凡士林油紗布保護創(chuàng)面。水膠體敷料可用作保護創(chuàng)面,但必須在皮膚充分清潔前提下使用,因為容易造成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導致新的皮膚損害。(2)炎性浸潤期。保護皮膚,預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本期的治療關鍵。a、減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促進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后,消毒局部皮膚,再用無菌敷料包扎。b、創(chuàng)面無感染時,可以單純應用凡士林油紗布覆蓋傷口;在傷口沒有過多潮濕或滲出時也可應用水膠體敷料,但須加強觀察創(chuàng)面滲出和感染,一旦有過多滲出或感染,應立即停用,防止?jié)B出過多引起的創(chuàng)面加深或感染擴散。c、創(chuàng)面有感染時,可應用混合有磺胺嘧啶銀軟膏的凡士

14、林油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應用磺胺嘧啶銀時創(chuàng)面會有蛋白樣滲出(看似膿性滲出,但沒有氣味),這是藥物和創(chuàng)面作用的結果,是正常反應。(3)淺度潰瘍期。清潔創(chuàng)面,促進愈合。a、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創(chuàng)面后使用凡士林紗布、金霉素軟膏、百多邦軟膏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預防感染。b、在無感染情況下,傷口沒有過多潮濕或滲出時可應用水膠體敷料,但須加強觀察創(chuàng)面滲出和感染情況,一旦有過多滲出或感染,應立即停用,防止?jié)B出過多引起的創(chuàng)面加深或感染擴散。c、創(chuàng)面有感染時,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后,應用局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并使用磺胺嘧啶銀霜外用。(4)壞死潰瘍期。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捎蒙睇}水或碘伏清洗創(chuàng)面,再用磺胺嘧啶銀霜

15、等治療。對于潰瘍較深、引流不暢者,應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再進行換藥處理。感染的創(chuàng)面應采集分泌物作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根據結果選用藥物。一些中藥制劑也可應用于壓瘡的治療。對大面積深達骨骼的壓瘡,應配合醫(yī)生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損組織,以縮短壓瘡病程,減輕患者痛苦。五、護理:1、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增加翻身次數,因疾病所采取的被迫體位,應每半小時至2小時改變體位一次,縮短皮膚受壓時間;必要時使用氣墊床。2、避免局部皮膚刺激。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單元平整無皺折,對大小便失禁者、嘔吐或出汗多者應及時擦洗干凈、更換衣服和床單;使用尿片者,必須保持尿片清潔、干燥,及時更換。翻身及使用便器時,動作輕

16、柔,避免擦傷皮膚。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定期為患者進行溫水擦浴,協(xié)助患者被動運動。4、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給予平衡飲食,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或支持療法。5、遵醫(yī)囑用藥。實施抗感染治療,預防敗血癥。6、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護理,鼓勵患者主動運動。7、評估上報。首次接診的護士全面評估患者,及時填寫壓瘡上報表,本班內報送科護士長。護理文書書寫、監(jiān)控要求1、嚴格執(zhí)行安徽省護理文書書寫要求及“新華醫(yī)院護理文書書寫要求(試行)”。2、各種記錄項目符合護理文書書寫評價標準。3、監(jiān)控措施:(1)護士每天自查病歷書寫質量,并將存在的問題記錄在“護理病歷自查記錄本”,及時整改。(2)

17、護士長每周檢查一次、每月進行一次護理文書講評,有記錄、有反饋、有整改措施。(3)護理部隨時抽查,每季度全面檢查,有記錄、有反饋和改進措施。(4)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95%。病房醫(yī)療護理文書管理要求1、醫(yī)療護理文書由護士長負責管理。護士長不在班時由護士長安排人員或值班護士履行此職責。各級護理人員均按管理要求執(zhí)行。2、病人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護理文書,按要求定點存放。病歷中各種表格均按順序排列,不得涂改、粘刮、撕毀或丟失,用后必須歸還原處。3、病人或病人家屬不得自行攜帶病歷外出(出科室或院外)。病人需要手術、特殊檢查時需有工作人員攜帶病歷,用后及時放回原處。4、需復印病歷者,按醫(yī)院有關規(guī)定進行復印。5、病

18、人出院或死亡,病歷按規(guī)定順序排列整齊。護士長檢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并評分、檢查病歷排列順序等,與病案室工作人員交接并簽字。第五篇: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1、制定全院統(tǒng)一的壓瘡風險評估單?;颊呷朐汉筒∏樽兓瘯r,及時評估壓瘡危險因素。2、風險因素評估14分者懸掛“防壓瘡”警示牌,并填寫“壓瘡風險評估單”,每周評估12次,同時建立翻身卡,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各項措施。3、院外帶入壓瘡,填寫“壓瘡風險評估單”,每班觀察記錄,同時建立翻身卡,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各項措施,避免帶入壓瘡加重和發(fā)生新的壓瘡。4、護士長督促指導護士認真落實護理措施,及時客觀記錄。5、對符合上報條件的患者進行壓瘡

19、上報并登記。上報條件:(1)院外帶入壓瘡;(2)風險因素評估14分者;(3)院內新發(fā)壓瘡。6、上報程序。病區(qū)護士對符合上報條件的患者填寫壓瘡上報表,本班內報送科護士長,極高危易發(fā)壓瘡如高度水腫、極度消瘦、強迫體位、醫(yī)囑制動、病情不允許翻身者(如大手術后病情變化、呼吸、心跳驟停等)需在2小時內上報科護士長,同時在醫(yī)療記錄或護理記錄中有相應說明??谱o士長接到上報后,及時到病區(qū)核實、檢查、提出指導意見并反饋、記錄檢查結果。必要時組織片內護理會診或申請院內會診。對極高危易發(fā)壓瘡患者護士長和科護士長分別及時上報護理部。7、院內發(fā)生的壓瘡,及時匯報科護士長和護理部,護理部組織相關人員提出鑒定意見,非預期性

20、壓瘡科室填寫不良事件上報表報護理部。非預期性壓瘡適當扣除科室護理質量分和給予一定獎金處罰。8、發(fā)生院內壓瘡隱瞞不報的加倍處罰。壓瘡診療及護理規(guī)范一、定義:壓瘡是指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起局部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損害,如潰爛和壞死。引起壓瘡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壓力,故目前傾向于將壓瘡改稱為“壓力性潰瘍或壓力性傷口”。二、好發(fā)部位:壓瘡多發(fā)生于受壓和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并與臥位有密切的關系。1、仰臥位時。好發(fā)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處,尤其好發(fā)于骶尾部。2、側臥位時。好發(fā)于耳廓、肩峰、肋骨、髖骨、股骨粗隆、膝關節(jié)的內外側及內

21、外踝處。3、俯臥位時。好發(fā)于面頰、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緣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處。4、坐位時。好發(fā)于坐骨結節(jié)、肩胛骨、足跟等處。三、診斷:1、瘀血紅潤期。淤血紅潤期又稱為期壓瘡。受壓部位出現暫時性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皮膚表現為紅、腫、熱、麻木或有觸痛,解除壓力30min后,皮膚顏色不能恢復正常。2、炎性浸潤期。炎性浸潤期又稱期壓瘡。如紅腫部位繼續(xù)受壓,血液循環(huán)得不到改善,靜脈回流受阻,局部靜脈淤血,表現為局部紅腫向外浸潤、擴大、變硬;皮膚顏色轉紫紅色,壓之不退色;表皮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3、潰瘍期。潰瘍期又稱期壓瘡。根據組織壞死程度又可分為淺度潰瘍期和壞死潰瘍期(深

22、度潰瘍期)。(1)淺度潰瘍期。表皮水泡破潰,可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chuàng)面,有黃色滲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膿液覆蓋,致使淺層組織壞死,潰瘍形成,疼痛加劇。(2)壞死潰瘍期。壞死組織發(fā)黑,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組織擴展,侵入真皮下層和肌肉層,可深達骨骼;嚴重者可引起膿毒血癥或敗血癥,危及患者生命。四、治療:原則。局部治療為主,輔以全身治療。1、全身治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增加營養(yǎng)和全身抗感染治療等。2、局部治療:(1)瘀血紅潤期。去除危險因素,避免壓瘡加重??刹捎脻駸岱蟆⒕植堪茨Φ确椒?,但按摩力量要輕柔,防止造成新的皮膚損害。對瘀血時間過長難以恢復的患者可以應用凡士林油紗布保護創(chuàng)面。水膠

23、體敷料可用作保護創(chuàng)面,但必須在皮膚充分清潔前提下使用,因為容易造成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導致新的皮膚損害。(2)炎性浸潤期。保護皮膚,預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本期的治療關鍵。a、減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促進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后,消毒局部皮膚,再用無菌敷料包扎。b、創(chuàng)面無感染時,可以單純應用凡士林油紗布覆蓋傷口;在傷口沒有過多潮濕或滲出時也可應用水膠體敷料,但須加強觀察創(chuàng)面滲出和感染,一旦有過多滲出或感染,應立即停用,防止?jié)B出過多引起的創(chuàng)面加深或感染擴散。c、創(chuàng)面有感染時,可應用混合有磺胺嘧啶銀軟膏的凡士林油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應用磺胺嘧啶銀時創(chuàng)面會有蛋白樣滲出(看似膿性滲出,但沒有

24、氣味),這是藥物和創(chuàng)面作用的結果,是正常反應。(3)淺度潰瘍期:清潔創(chuàng)面,促進愈合。a、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創(chuàng)面后使用凡士林紗布、金霉素軟膏、百多邦軟膏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預防感染。b、在無感染情況下,傷口沒有過多潮濕或滲出時可應用水膠體敷料,但須加強觀察創(chuàng)面滲出和感染情況,一旦有過多滲出或感染,應立即停用,防止?jié)B出過多引起的創(chuàng)面加深或感染擴散。c、創(chuàng)面有感染時,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后,應用局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并使用磺胺嘧啶銀霜外用。(4)壞死潰瘍期。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捎蒙睇}水或碘伏清洗創(chuàng)面,再用磺胺嘧啶銀霜等治療。對于潰瘍較深、引流不暢者,應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再進行換藥處理

25、。感染的創(chuàng)面應采集分泌物作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根據結果選用藥物。一些中藥制劑也可應用于壓瘡的治療。對大面積深達骨骼的壓瘡,應配合醫(yī)生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損組織,以縮短壓瘡病程,減輕患者痛苦。五、護理:1、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增加翻身次數,因疾病所采取的被迫體位,應每半小時至2小時改變體位一次,縮短皮膚受壓時間;必要時使用氣墊床。2、避免局部皮膚刺激。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單元平整無皺折,對大小便失禁者、嘔吐或出汗多者應及時擦洗干凈、更換衣服和床單;使用尿片者,必須保持尿片清潔、干燥,及時更換。翻身及使用便器時,動作輕柔,避免擦傷皮膚。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定期為患者進行溫水擦浴,協(xié)助患者被

26、動運動。4、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給予平衡飲食,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或支持療法。5、遵醫(yī)囑用藥。實施抗感染治療,預防敗血癥。6、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護理,鼓勵患者主動運動。7、評估上報。首次接診的護士全面評估患者,及時填寫壓瘡上報表,本班內報送科護士長。病房醫(yī)療護理文書管理要求1、醫(yī)療護理文書由護士長負責管理。護士長不在班時由護士長安排人員或值班護士履行此職責。各級護理人員均按管理要求執(zhí)行。2、病人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護理文書,按要求定點存放。病歷中各種表格均按順序排列,不得涂改、粘刮、撕毀或丟失,用后必須歸還原處。3、病人或病人家屬不得自行攜帶病歷外出(出科室或院外)。病人需要手術、特殊檢查時需有工作人員攜帶病歷,用后及時放回原處。4、需復印病歷者,按醫(yī)院有關規(guī)定進行復印。5、病人出院或死亡,病歷按規(guī)定順序排列整齊。護士長檢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并評分、檢查病歷排列順序等,與病案室工作人員交接并簽字。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1、壓瘡風險評估:積極評估病人情況是預防壓瘡關鍵的一步,對病人發(fā)生壓瘡的危險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預測壓瘡風險;入院后定期或隨時進行評估,急性病患者應在入院時進行評估,此后每48h評估1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