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泵與風機可分為哪幾大類?發(fā)電廠主要采用哪種型式的泵與風機? 為什么?答:泵按產生壓力的大小分:低壓泵、中壓泵、高壓泵 風機按產生全壓得大小分:通風機、鼓風機、壓氣機 泵按工作原理分:葉片式:離心泵、軸流泵、斜流泵、旋渦泵容積式:往復泵、回轉泵 其他類型:真空泵、噴射泵、水錘泵 風機按工作原理分:葉片式:離心式風機、軸流式風機 容積式:往復式風機、回轉式風機 發(fā)電廠主要采用葉片式泵與風機。其中離心式泵與風機性能范圍廣、效 率高、體積小、重量輕,能與高速原動機直聯,所以應用最廣泛。軸流式泵 與風機與離心式相比, 其流量大、壓力小。故一般用于大流量低揚程的場合。 目前,大容量機組多作為循環(huán)水泵及
2、引送風機。2 泵與風機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參數?銘牌上標出的是指哪個工況下的 參數?答:泵與風機的主要性能參數有:流量、揚程(全壓) 、功率、轉速、效率 和汽蝕余量。在銘牌上標出的是:額定工況下的各參數3 離心式泵與風機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離心泵葉輪:將原動機的機械能傳遞給流體,使流體獲得壓力能和動能吸入室: 以最小的阻力損失引導液體平穩(wěn)的進入葉輪, 并使葉輪進口處 的液體流速分布均勻。壓出室: 收集從葉輪流出的高速流體, 然后以最小的阻力損失引入壓水管或次級葉輪進口,同時還將液體的部分動能轉變?yōu)閴毫δ堋~: 匯集前一級葉輪流出的液體, 并在損失最小的條件下引入次級葉輪的進口或壓出室
3、,同時在導葉內把部分動能轉化為壓力能。密封裝置: 密封環(huán):防止高壓流體通過葉輪進口與泵殼之間的間隙泄露 至吸入口。軸端密封:防止高壓流體從泵內通過轉動部件與靜止部件之 間的間隙泄漏到泵外。離心風機葉輪:將原動機的機械能傳遞給流體,使流體獲得壓力能和動能蝸殼:匯集從葉輪流出的氣體并引向風機的出口, 同時將氣體的部分動 能轉化為壓力能。集流器:以最小的阻力損失引導氣流均勻的充滿葉輪入口。 進氣箱:改善氣流的進氣條件,減少氣流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阻力損失。4 軸流式泵與風機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葉輪:把原動機的機械能轉化為流體的壓力能和動能的主要部件。導葉:使通過葉輪的前后的流體具有一定的流動
4、方向,并使其阻力損失 最小。吸入室(泵):以最小的阻力損失引導液體平穩(wěn)的進入葉輪,并使葉輪進口處的液體流速分布均勻。集流器(風機):以最小的阻力損失引導氣流均勻的充滿葉輪入口擴壓筒:將后導葉流出氣流的動能轉化為壓力能。5 軸端密封的方式有幾種?各有何特點?用在哪種場合? 答:填料密封: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但使用壽命短,廣泛應用于中低壓水 泵上。機械密封:使用壽命長,密封效果好,摩擦耗功小,但其結構復雜,制 造精度與安裝技術要求高,造價貴。適用于高溫高壓泵。浮動環(huán)密封:相對與機械密封結構較簡單,運行可靠,密封效果好,多 用于高溫高壓鍋爐給水泵上。第一章思考題1 流體在旋轉的葉輪內是如何運動的?各
5、用什么速度表示?其速度矢量可組成怎樣的圖形? 答:當葉輪旋轉時,葉輪中某一流體質點將隨葉輪一起做旋轉運動。同時該 質點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又沿葉輪流道向外緣流出。因此,流體在葉輪 中的運動是一種復合運動。葉輪帶動流體的旋轉運動,稱牽連運動,其速度用圓周速度 u 表示; 流體相對于葉輪的運動稱相對運動,其速度用相對速度 w 表示; 流體相對于靜止機殼的運動稱絕對運動,其速度用絕對速度 v 表示。 以上三個速度矢量組成的矢量圖,稱為速度三角形。2 當流量大于或小于設計流量時,葉輪進、出口速度三角形怎樣變化? 答:進口速度三角形的變化:當流量小于設計流量時:軸面速度 v1m v1m , 1 90, 1
6、 v1m , 1 90, 1 1。(如圖 b)出口速度三角形小于設計流量大于設計流量3 泵與風機的能量方程式有哪幾種形式?并分析影響理論揚程(全壓) 的因素有哪些?答:泵: H T = (u2v2u u1v1u )g風機 : pTu2v2u u1v1u因素:轉速 n ;葉輪外徑 D2;密度(影響全壓)、葉片出口安裝角 2a ;進口絕對速度角 1 。4 離心式泵與風機有哪幾種葉片形式?各對性能有何影響?為什么離心泵均采用后彎式葉片? 答:后彎式、徑向式、前彎式2u2 。 。g后彎式: 2a 90時, cot 2a為負值, 2a越大, cot 2a越小, HT 則越大即隨 2a不斷增大, HT 亦
7、不斷增大。當 2a 增加到等于最大角 2a,max時,2u22g以上分析表明,隨葉片出口安裝角2a的增加,流體從葉輪獲得的能量越大。因此,前彎式葉片所產生的揚程最大,徑向式葉片次之,后彎式葉片最 小。當三種不同的葉片在進、出口流道面積相等,葉片進口幾何角相等時, 后彎式葉片流道較長,彎曲度較小,且流體在葉輪出口絕對速度小。因此, 當流體流經葉輪及轉能裝置 (導葉或蝸殼 )時,能量損失小,效率高,噪聲低。 但后彎式葉片產生的總揚程較低,所以在產生相同的揚程 ( 風壓)時,需要較 大的葉輪外徑或較高的轉速。 為了高效率的要求, 離心泵均采用后彎式葉片, 通常 2a為 20 30。9. 軸流式泵與風
8、機與離心式相比較,有何性能特點?使用于何種場合? 答 : 軸流式泵與風機的性能特點是流量大,揚程低,比轉數大,流體沿軸向 流入、流出葉輪。目前國內外大型電站普遍采用軸流式風機作為鍋爐的送引風機、軸流式 水泵作為循環(huán)水泵。11. 軸流式泵與風機的翼型、葉柵的幾何尺寸、形狀對流體獲得的理論揚程 (全壓)有何影響?并分析提高其揚程(全壓)的方法?答:泵:2b u w sinHT cyt va 2g cos風機: PT cy b u w sint va 2 cos增加弦長 b ;增大葉柵中翼型的升力系數 cy ;減小柵距 t ;增大 ;增加升力角 均可提高泵與風機的揚程(全壓) 。1-1 有一離心式水
9、泵,其葉輪尺寸如下: b1 =35mm, b2 =19mm, D 1 =178mm, D2 =381mm, 1a =18, 2a =20。設流體徑向流入葉輪,如 n=1450r/min ,試畫出出口速度三角形, 并計算理論流量 qV,T 和在該流量時的無限多葉片的理論揚程 HT 。解:由題知:流體徑向流入葉輪 1=90 則:60178 10 3 1450=60m/s)V1=V1m=u1 tg 1a= tg= (m/s)3q1V= D1b1V1m=(m /s )q1V0.086V2m = 1V =2mD2b20.381 0.019m/s)D 2n381 10 3 1450u2 =2 60 60m
10、/s)V2u =u2- V2mctg 2a= (m/s)u2V2u28.91 18.52H T =g 9.8m)1-2 有一離心式水泵,其葉輪外徑D2 =220mm轉, 速 n=2980r/min ,葉片出口安裝角2a =45,出口處的軸面速度 v2m =s。設流體徑向流入葉輪,試按比例畫出出口速度三角 形,并計算無限多葉片葉輪的理論揚程 HT ,又若環(huán)流系數 K=,流動效率 h =時,泵的 實際揚程 H 是多少?解:D2n0.22 2980u2 = 2 = (m/s)2 60 60V2m= m/s 2 a =45 w2 = v2m = (m/s) 畫出出口速度三角形 sin 2aV2u =u
11、2- V2mctg 2a= (m/s)1 =90HT=u2V2u = 34.31 30.719.8= (m)實際揚程 H=KHT =K h H T(m)1-3 有一離心式水泵,葉輪外徑 D2 =360mm,出口過流斷面面積 A2=m2 ,葉片出口安裝角2a =30,流體徑向流入葉輪,求轉速 n=1480r/min ,流量 qV ,T =s時的理論揚程 HT 。設 環(huán)流系數 K=。解:流體徑向流入葉輪1=90u2= D2n= 0.36 14802 60 60m/s)v2m=qV,T =83.8 102m A 0.023m/s)v2u =u2v2m ctg 2a= 3= (m/s)=u2V2u =
12、 27.88 21.58HT = =T g 9.8m)HT =K HT = (m)1-6 有一離心式水泵, 在轉速 n=1480r/min 時,流量 qV =89L/s ,揚程 H=23m,水以徑向流入葉輪,葉輪內的軸面速度 v1m =s。內、外徑比 D1/ D2 =,葉輪出口寬度 b2 =D2 ,若不計葉輪內的損失和葉片厚度的影響,并設葉輪進口葉片的寬度b1 =200mm,求葉輪外徑 D2、出口寬度 b2及葉片進、出口安裝角 1a 和 2a。解 :由 qV =D1 b1 V1m 得 D1=3qV89 10V = =(m)=39mm b1v1m0.2 3.6由D1/ D2=得 D2 =2D1
13、=2 390=78(mm) b2=D2 =600.039 148060=(m/s)tg 1a=vu11m =33.062= 得 1a=50u2=D2n600.078 148060=(m/s)qVv2m=D2b289 100.078 0.009=(m/s)由 HT =u2V2u g=23 得 V2u =(m/s)2a128.85 (數據有問題,離心泵出口安裝角應是銳角,即后彎式葉片)1- 9 有一單級軸流式水泵,轉速 n=580r/min ,在葉輪直徑 700mm處,水以 v1=s 的速度沿 軸向流入葉輪,又以圓周分速 v2u =s從葉輪流出,試求 cy b為多少?設 =1。2u y tDn 3
14、.14 0.7 580解: u =21.25 (m/s)60 60v1 wa va 5.8 ( m/s)由題知軸向進入 v1u 0,所以 w1u u 。 w2u u v2u 21.25 2.3 18.95 (m/s)1- 11 有一單級軸流式水泵, 轉速為 375r/min ,在直徑為 980mm處,水以速度 v1=s 軸向流 入葉輪,在出口以 v2=s 的速度流出。試求葉輪進出口相對速度的角度變化值(2 1)。Dn0.98 375解: u = =( m/s)60 60水軸向流入 v1u =0v2u = v22 va2 = v22 v12 = 4.482 4.012 2 (m/s) 由速度三角
15、形可知: tg 1=va =v1 = 4.01 = 得 1=11.781 u u 19.23 1vav14.01由 tg 2 = a = 1 = 0.2327 得 2 =13.10u v2u u v2u 19.23 22 1=13.10 11.78 第二章思考題4.離心式葉輪的理論 qV,T-HT 曲線及qV,T - pT 曲線為直線形式,而實驗所得的 qV - H 及qV - p關系為曲線形式,原因何在?答:對于有限葉片的葉輪,由于軸向渦流的影響使其產生的揚程降低,該葉輪的揚程可用環(huán)流系數進行修正。環(huán)流系數 K 恒小于 1,且基本與流量 無關。因此,有限葉片葉輪的 qV,T H T 曲 線,
16、也是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且位于 無限多葉片所對應的 qV,T H T 曲線下 方。如圖中 b 線所示??紤]實際流體粘 性的影響,還要在 qV,T H 曲線上減去因摩擦、擴散和沖擊而損失的揚程。因為摩擦及擴散損失隨流量的平方增加, 在減去各流量下因摩擦及擴散而損失的揚程后即得圖中的 c 線。沖擊損失在 設計工況下為零,在偏離設計工況時則按拋物線增加,在對應流量下再從 c 曲線上減去因沖擊而損失的揚程后即得 d 線。除此之外,還需考慮容積損失 對性能曲線的影響。因此,還需在 d 線的各點減去相應的泄漏量 q,即得到 流量與揚程的實際 qV H 性能曲線,如圖中 e 線所示。對風機的 qVH 曲線分
17、析與泵的 qVH 曲線分析相同。 6離心式和軸流式泵與風機在啟動方式上有何不同? 答:離心式泵與風機,在空載時,所需軸功率(空載功率)最小,一般為設 計軸功率的 30%左右。在這種狀態(tài)下啟動,可避免啟動電流過大,原動機過 載。所以離心式泵與風機要在閥門全關的狀態(tài)下啟動。軸流式泵與風機,功率 P 在空轉狀態(tài)( qV =0)時最大,隨流量增加而減 小,為避免原動機過載,對軸流式泵與風機要在閥門全開狀態(tài)下啟動。2- 2 有一單級軸流式水泵,轉速為 375r/min ,入口直徑為 980mm,水以 v1=s 的速度沿軸 向流入葉輪,以 v2=s 的速度由葉輪流出,總揚程為 H=,求該水泵的流動效率 h
18、 。解: u= Dn60980 10 3 375=( m/s)60水沿軸向流入 V1u 0V1 =V1a =V2a =su19.23HT =V2u V1u1.998 0 3.9mg9.8v2u = v22 v22a = 4.482 4.012 =(m/s)hH HT3.73.9=%2-3 有一離心式水泵,轉速為 480r/min ,總揚程為 136m時,流量 qV =m3 s,軸功率為 P =9860KW,其容積效率與機械效率均為 92%,求流動效率。設輸入的水溫度及密度為: t=20 , =1000kg/ m3 。解: =Pe= gqVH =1000 g 5.7 136P= 1000P =
19、1000 9860又= h V m= 0.77h=Vm=91%0.92 0.922-4 用一臺水泵從吸水池液面向 50m高的水池輸送 qV =m3s 的常溫清水( t=20 ,=1000kg/ m3 ),設水管的內徑為 d =300mm,管道長度 L =300m,管道阻力系數 =,求泵 所需的有效功率。解: 根據伯努利方程z1+22 p1 + v1 +H =p2 v2+H =z2 +g 2gg +2g +hw由題知: z1 z2 =50; p1 =p2 =0; v1=v20.3=(m/s)4 d2 4 0.32l v = 0.028 d 2g300 4.24620.3 2 9.825.76 m
20、代入方程得 H =(m)222.7 (kW)gqV H 1000 9.8 0.3 75.76Pe =e 1000 10002- 5 設一臺水泵流量 qV =25 L /s ,出口壓力表讀數為323730Pa,入口真空表讀數為39240Pa,兩表位差為,(壓力表高,真空表低),吸水管和排水管直徑為 1000mm和 750mm,電動機功率表讀數為,電動機效率 g =,求軸功率、有效功率、泵的總功率(泵與電動機 用聯軸器直接連接) 。解:由題知: P2e =323730Pa, P1v =39240Pa, P1e= P1v = 39240Paz2 z1=, d1 =1000mm=1m, d 2 =75
21、0mm=tmPg =,4qvd124 2521000 3.14 120.032 m/sv24qvd224 2521000 3.14 0.7520.057 m/s22z1+ p1 +v1 +H=z2+ p2 +v2得:g 2g g 2gH=z z +p2 p1 +v22 v12 =+323730 ( 39240) H =z2 z1+ g + 2g =+ 1000 9.80.05720.032 2 =2 9.8Pe=KW )gqV H =1000 9.8 25 10 3 37.841000 1000P=Pg tm g= ( KW)P9.3= e 100%= 100%=%P11.642- 7 要選擇
22、一臺多級鍋爐給水泵,初選該泵轉速 n=1441r/min ,葉輪外徑 D2 300mm,流動效率 h =,流體出口絕對速度的圓周分速為出口圓周速度的55%,泵的總效率為 90%,輸送流體密度 =961kg / m3 ,要求滿足揚程 H =176m,流量 qV =m3 h,試確定該泵所需要的級數和軸功率各為多少(設流體徑向流入,并不考慮軸向渦流的影響)解:D2n u2= 2 600.3 144160=( m/s)由題知: v2u =u2 = (m/s)m)u2v2u = 22.62 12.44HT =g 9.8H1 H T h 28.7 0.92 26.42 (m)H i176 6.66 7(
23、級)H126.42PePe1000gqV H 961 9.8 81.6 176V 41.7kW1000 1000 3600 0.9第三章思考題1 當一臺泵的轉速發(fā)生改變時,其揚程、流量、功率將如何變化?答:根據比例定律可知:流量 qVp qVm np 揚程 HpHm (np)2 功率 Pp nmnmnp 3Pm ( p)3nm2 為什么說比轉數是一個相似特征數?無因次比轉數較有因次有何優(yōu) 點?答:比轉數是由相似定律推導而得,因而它是一個相似準則數。 優(yōu)點:有因次比轉數需要進行單位換算。3 為什么可以用比轉數對泵與風機進行分類? 答:比轉數反映了泵與風機性能上及結構上的特點。如當轉數不變,對于揚
24、 程(全壓)高、流量小的泵與風機, 其比轉數小。 反之,在流量增加, 揚程(全 壓) 減小時,比轉數隨之增加,此時,葉輪的外緣直徑 D 2及葉輪進出口直徑 的比值 D2 D 0隨之減小,而葉輪出口寬度 b2則隨之增加。當葉輪外徑 D2 和 D 2 D 0減小到某一數值時,為了避免引起二次回流,致使能量損失增加,為 此,葉輪出口邊需作成傾斜的。此時,流動形態(tài)從離心式過渡到混流式。當 D2減小到極限 D2 D0=1 時,則從混流式過渡到軸流式。由此可見,葉輪形式 引起性能參數改變,從而導致比轉數的改變。所以,可用比轉數對泵與風機進行分類6隨比轉數增加,泵與風機性能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怎樣? 答:在低比轉
25、數時,揚程隨流量的增加,下降較為緩和。當比轉數增大時, 揚程曲線逐漸變陡,因此軸流泵的揚程隨流量減小而變得最陡。在低比轉數時 ( ns ha)時,泵內發(fā)生汽蝕;當( hr ha時,泵內不會發(fā)生汽蝕;當( hr ha hc )時,處于臨界狀態(tài)。3 提高轉速后,對泵的汽蝕性能有何影響? 答:對同一臺泵來說,當轉速變化時,汽蝕余量隨轉速的平方成正比關系變 化,即當泵的轉速提高后,必需汽蝕余量成平方增加,泵的抗汽蝕性能大為 惡化。4 為什么說汽蝕比轉數也是一個相似特征數?使用無因次汽蝕比轉數 有何優(yōu)點?答:因為汽蝕比轉數是由流量相似定律和汽蝕相似定律推導而來的。因此也 是一個相似特征數。優(yōu)點:不需要進
26、行單位換算。5 提高泵的抗汽蝕性能可采用那些措施?基于什么原理? 答:一、提高泵本身的抗汽蝕性能(1) 降低葉輪入口部分流速。 一般采用兩種方法: 適當增大葉輪入口直 徑D0 ;增大葉片入口邊寬度 b1 。也有同時采用既增大 D0又增大 b1的方法。 這些結構參數的改變,均應有一定的限度,否則將影響泵效率。(2) 采用雙吸式葉輪。雙吸式葉輪的必需汽蝕余量是單吸式葉輪的 63, 因而提高了泵的抗汽蝕性能。(3) 增加葉輪前蓋板轉彎處的曲率半徑。這樣可以減小局部阻力損失。(4) 葉片進口邊適當加長。即向吸人方向延伸,并作成扭曲形。(5) 首級葉輪采用抗汽蝕性能好的材料。 如采用含鎳鉻的不銹鋼、 鋁
27、青銅、 磷青銅等。二、提高吸入系統(tǒng)裝置的有效汽蝕余量 ha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減小吸入管路的流動損失。即可適當加大吸入管直徑,盡量減少管路 附件,如彎頭、閥門等,并使吸人管長最短。(2) 合理確定兩個高度。即幾何安裝高度及倒灌高度。(3) 采用誘導輪。主葉輪前裝誘導輪,使液體通過誘導輪升壓后流入主葉 輪( 多級泵為首級葉輪 ) ,因而提高了主葉輪的有效汽蝕余量,改善了泵的汽 蝕性能。(4) 采用雙重翼葉輪。 雙重翼葉輪由前置葉輪和后置離心葉輪組成, 與誘 導輪相比,其主要優(yōu)點是軸向尺寸小,結構簡單,且不存在誘導輪與主葉輪 配合不好, 而導致效率下降的問題。 所以,雙重翼離心泵不會降低泵的
28、性能, 卻使泵的抗汽蝕性能大為改善。(5) 采用超汽蝕泵。在主葉輪之前裝一個類似軸流式的超汽蝕葉輪,其 葉片采用了薄而尖的超汽蝕翼型,使其誘發(fā)一種固定型的汽泡,覆蓋整個翼 型葉片背面,并擴展到后部,與原來葉片的翼型和空穴組成了新的翼型。其 優(yōu)點是汽泡保護了葉片,避免汽蝕并在葉片后部潰滅,因而不損壞葉片。(6) 設置前置泵。采用在給水泵前裝置低速前置泵,使給水經前置泵升壓 后再進入給水泵, 從而提高了泵的有效汽蝕余量, 改善了給水泵的汽蝕性能; 同時除氧器的安裝高度也大為降低。這是防止給水泵產生汽蝕、簡單而又可 靠的一種方法。4- 2 有一臺單級離心泵,在轉速 n=1450r/min 時,流量為
29、 m3 /min ,該泵的汽蝕比轉數 c=700?,F將這臺泵安裝在地面上進行抽水,求吸水面在地面下多少米時發(fā)生汽蝕。設: 水面壓力為,水溫為 80(80時水的密度 =kg / m3),吸水管內流動損失水頭為 1m。解: c 5.62n 3qV 得 hr (5.62n qV )43( hr) 4((m)由于發(fā)生汽蝕條件為 ha hr hc根據 t 80, kg /m3 查表 4-2 知HVha hr (m)1(m)3qV =m / s ,n =970r/min ,Hg PegHV hahw 98066.5 g g V a w 971.4 9.84- 3 有一吸入口徑為 600mm的雙吸單級泵,輸
30、送 20的清水時,H =47m,汽蝕比轉數 c =900。試求: 在吸水池液面壓力為大氣壓力時,泵的允許吸上真空高度 Hs 為多少? 該泵如用于在海拔 1500m的地方抽送 t =40的清水,泵的允許吸上真空高度 Hs 又為多少?解:由題知:單級雙吸泵5.62n cqV2 900 得 hr ( m) ( hr) 4hc hr hhc+K +( m)由 qV Avs得q 0.3V (m/s)A 0.6240.3查表 4-1 及 4-2 得 Hambm) HV ( m)2 HsPe gPv 2vsg h ( m)海拔 1500m查表 4-1 Hamb t =40 查表 4-2 HV Hs Hs H
31、 amb HV( m)4- 4 在泵吸水的情況下,當泵的幾何安裝高度Hg 與吸入管路的阻力損失之和大于6 104 Pa時,發(fā)現泵剛開始汽化。吸入液面的壓力為103 ,水溫為 20,試求水泵裝置的有效汽蝕余量為多少?解: ha hc Pe Pv ( Hg hw) g34101.3 103 0.238 6 104 3.976 (m) 1000 9.8 1000 9.84- 6 有一臺吸入口徑為 600mm的雙吸單級泵,輸送常溫水,其工作參數為: qV =880L / s, 允許吸上真空高度為,吸水管路阻力損失為,試問該泵裝在離吸水池液面高處時,是否 能正常工作。解: Vs 4qV24 880 2
32、3.11m/ss D 2 1000 3.14 0.62 所以不能正常工作。1 如何繪制管路特性曲線?第五章 思考題答:由泵的管路特性曲線方程 H cHst qv2 可知,當流量發(fā)生變化時,裝置 揚程 Hc 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對于風機,因 氣體密度 很小,Ht 形成的氣柱壓力可以 忽略不計,即 Ht 為零,又因引風機是將 煙氣排入大氣,故該風機的管路特性曲線 方程可近似認為 pc qv2 因此可以看出,管路特性曲線是一條 二次拋物線,此拋物線起點應在縱坐標靜 揚程 H st處;風機為一條過原點的二次拋物線,如圖所示。2. 什么是泵與風機的運行工況點?泵(風機)的揚程(全壓)與泵(風機) 裝置揚程(
33、裝置風壓)區(qū)別是什么?兩者又有什么聯系?答:將泵本身的性能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按同一比例繪在同一張圖上,則這 兩條曲線相交于一點,這點即泵在管路中的工作點。區(qū)別:泵 (風機)的揚程:是提供能量的 , 隨流量的增加揚程降低 ,曲線下降。 裝置揚程:管路系統(tǒng)所消耗的能量,隨流量的增加,揚程增加,曲線 上升。關系:當二者相等時,泵(風機)穩(wěn)定工作。3. 試述泵與風機的串聯工作和并聯工作的特點? 答:并聯特點:揚程彼此相等,總流量為每臺泵(風機)輸出流量之和。串聯特點:流量彼此相等,總揚程為每臺泵(風機)揚程之和。4. 泵與風機并聯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并聯后流量和揚程(或全壓)如何變 化?并聯后為什么揚程
34、會有所增加? 答:(1)泵與風機并聯工作的目的是保證揚程相同時增加流量。(2)兩臺泵并聯后的流量等于各泵流量之和,與各泵單獨工作時相比, 兩臺泵并聯后的總流量小于各泵單獨工作時流量的二倍, 而大于一臺泵單獨 工作時的流量。并聯后每臺泵工作流量較單獨工作時的較小。(3)因為輸送的管道仍是原有的,直徑也沒增大,而管道摩擦損失隨流 量的增加而增大了,從而導致總阻力增大,這就需要每臺泵都提高它的揚程 來克服增加的阻力,故并聯后揚程大于并聯前揚程。2 泵與風機串聯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串聯后流量和揚程(或全壓)如何 變化?串聯后為什么流量會有所增加?答:(1)泵與風機串聯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揚程。(2)兩臺泵串
35、聯工作時所產生的總揚程小于泵單獨工作時揚程的二倍,而大于串聯前單獨運行的揚程(3)因為揚程的增加大于管路阻力的增加,致使富裕的揚程促使流量增 加。 6為什么說單憑泵或風機最高效率值來衡量其運行經濟性高低是不恰當 的? 答:因為只有當泵與風機的工作點位于高效區(qū)時,經濟性才高。因此單憑泵 或風機最高效率值來衡量其運行經濟性高低是不恰當的。 7泵與風機運行時有哪幾種調節(jié)方式?其原理是什么?各有何優(yōu)缺點? 答:變速調節(jié):原理是在管路特性曲線不變時,用變轉速改變泵與風機的性 能曲線,從而改變工況點。優(yōu)點是大大減少附加的節(jié)流損失,在很大變工況 范圍內保持較高的效率。缺點是投資昂貴。節(jié)流調節(jié):原理是在管路中裝設節(jié)流部件,利用改變閥門開度,使管路 的局部阻力發(fā)生變化,來達到調節(jié)的目的。出口端節(jié)流:只改變管路特性 曲線。優(yōu)點是方法可靠,簡單易行。缺點是調節(jié)方式不經濟,而且只能在小 于設計流量一方調節(jié)。入口端節(jié)流:既改變管路特性曲線,也改變風機本 身的性能曲線。同一流量下,入口端節(jié)流損失小于出口端節(jié)流損失,但由于 入口端調節(jié)會使進口壓力下降, 對于泵有引起汽蝕的危險, 只能適用于風機入口導流器調節(jié):原理是改變風機本身性能曲線。優(yōu)點是節(jié)省功率。只 適用于風機。汽蝕調節(jié):原理是利用泵的汽蝕特性來調節(jié)流量,改變泵本身的性能曲 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以跆拳道選項課為契機:重塑大學生身體素質與身體自尊的關聯探究
- 地鐵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以讀促寫:強化閱讀教學對大學生英語寫作表現的多維影響探究
- 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綱:部編版初中古詩文教學新探
- 2025年果蔬汁飲料生產線項目節(jié)能評估報告(節(jié)能專)
- 以角色扮演法賦能高中思政教學:《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深度實踐與探索
- 2025年中國野山杏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礦泉水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滅火器材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中國車用非輪胎橡膠件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既有居住建筑節(jié)能改造實施方案
- 2025年中國東航旗下東方航空食品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型醫(yī)院巡查醫(yī)院自查表
- DeepSeek在銀行業(yè)務場景的應用
- 后期入股合同協議
- 【信得科技】2025豬腹瀉病防控手冊
- 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數學試卷(無答案)
- 2024年山東夏季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廣西《沃柑質量分級》編制說明
- 醫(yī)療器械從業(yè)培訓
- 2025年保密觀考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