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課件_第1頁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課件_第2頁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課件_第3頁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課件_第4頁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 第八節(jié) 新生兒溶血癥 2021-6-161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 新生兒溶血癥是指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種族免 疫性溶血。 我國以ABO血型不合多見,Rh(D)因子不合次 之。 2021-6-162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3 一、病因 當胎兒所具有的血型抗原為母親所缺乏時,此抗 原可在孕期尤其在分娩時進入母體產生相應的抗 體,抗體可經(jīng)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huán)與紅細胞上相 應抗原結合發(fā)生凝集反應溶血,臨床表現(xiàn)均 由溶血引起。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4 (一)ABO血型不合 1.臨床上最多發(fā)生在母“O”型,子“A”或“B”型 2.40

2、50%發(fā)生于第一胎 自然界廣泛存在著類似A或B血型物質,(某些植 物,寄生蟲或細菌中) “O”型母親通常在妊娠前即已接觸過A、B血型物質 抗原的刺激,故產生了相應的抗A、抗B的抗體。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5 (二)Rh血型不合 1.Rh血型有6種抗原(Dd、Ee、Cc)Rh溶血病僅指母親紅 細胞缺乏D抗原(Rh陰性)胎兒具有D抗原(Rh陽性)時 的溶血病 2.Rh溶血病往往第一胎不發(fā)病Rh溶血病只能由人類 的紅細胞作為抗原刺激,才能產生免疫性抗體,Rh(+) 胎兒的紅細胞進入Rh()的母體,較多發(fā)生在妊娠末期 或臨產胎盤剝離時。 因此當?shù)谝惶ッ涑鰰r,仍處在免疫反應的潛伏階段,(到

3、產生 IgG時,胎兒已娩出)故第一胎一般不發(fā)病。 但若孕母在妊娠前曾接受過Rh(+)的血,則第一胎有可 能發(fā)生。 2021-6-165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6 二、臨床表現(xiàn) : 癥狀輕重與溶血程度基本一致,Rh溶血病癥狀較 ABO 溶血病嚴重 (一)黃疸 : Rh溶血病于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疸并迅速加重; ABO 溶血病第23天出現(xiàn)者更多,與生理性黃 疸相同,血清 膽紅素以未結合膽紅素為主 2021-6-166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7 (二)貧血 : 輕重不一,嚴重者心衰 輕度 Hb 140g/L 重度 Hb 1:64提示有可能發(fā) 生ABO溶血病。 3.Rh()孕婦在妊

4、娠16周時應檢測血清中Rh血型抗 體作為基礎值,以后每24周檢測一次,若抗體效價上 升,則提示可能發(fā)生Rh溶血病。 2021-6-1610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1 四、診斷 4.亦可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羊水光密度,光密度隨羊水中膽 紅素升高而升高;并可進一步用B超檢查胎兒水腫情況。 (二)生后診斷 : 新生兒出生后黃疸出現(xiàn)早且進行性加重,有母子血型不合, 改良抗人球蛋白試驗及抗體釋放試驗有一項陽性即可診斷。 2021-6-1611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2 五、鑒別診斷 (一)先天性腎病 : 水腫、低蛋白血癥、蛋白尿,但無黃疸,肝脾腫大; (二)新生兒貧血 : 雙胞胎的胎

5、間輸血或胎、母間輸血可引起新生兒貧血, 但無黃疸血型不合及溶血試驗陽性; (三)生理性黃疸 ABO溶血病可僅表現(xiàn)為黃疸,易與生理性黃疸混淆,但 無血型不合,血清學檢查陰性。 2021-6-1612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3 六、預防 1.Rh()孕婦在娩出的Rh(+)嬰兒3天內應肌 注抗RhDIgG300ug,此劑量至少中和10ml胎血,以 避免孕婦被致敏。 2.Rh()婦女在流產,羊膜穿刺后,產前出血或 宮外孕,輸過Rh(+)血時,也應用同樣劑量預防。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4 七、治療 : 把住三關 : 第一關 :(生后1天內),立即用壓縮紅細胞換血以改 善 胎兒水

6、腫,禁用清蛋白,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 第二關 :(27天)降低膽紅素,防止核黃疸; 第三關 :(2周2月)糾正貧血; 2021-6-1614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5 (一)產前治療 : 提前分娩,宮內輸血或血漿置換術,也可令孕 婦在預產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等肝酶誘導 劑,以減輕胎兒黃疸; (二)產后治療 : 1.光照療法 :未結合膽紅素經(jīng)光照后可氧化水解為一 種水溶性物質,由腸道排泄,以藍光作用最強。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6 注意事項 : (1)兩眼需用黑布或黑紙保護,除外陰外,盡量使皮膚 裸露。 (2)光照時間:輕者持續(xù)12天,重者34天; (3)補液足夠

7、,測體溫每4h; (4)副作用:發(fā)熱,皮疹,大便??; (5)光照療法指征足月兒血清膽紅素15mg/dl ,早 產兒 12mg/dl,出生體重越低,指征越寬,生后24小時 內出現(xiàn)黃疸者,宜盡早光療。 2021-6-1616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7 2.藥物治療 清蛋白或血漿 : 增加與未結合膽紅素結合,減少核黃疸的發(fā)生, (清蛋白1g/kg次,血漿每次25ml,QD 直至黃疸 減輕)。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 5%NaHCO 35ml/kg,糾酸,有利于膽紅素 與清蛋白聯(lián)結。 肝酶誘導劑 : 苯巴比妥、尼可剎米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8 3.換血療法 :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8、者即應進行 : 產前已明確診斷,出生時臍血總膽紅素68mmol/L (4mg/dl) Hb12umol/L(0.75mg/dl); 膽紅素已達到342umol/L(20mg/dl); 不論血清膽紅素水平高低,已有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表現(xiàn); 早產兒,合并缺氧、酸中毒者,或上一胎溶血嚴重者, 適當放寬指征。 2021-6-1618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19 血源的選擇和換血量 : 1.Rh不合溶血癥:采用Rh血型與母親血型相同,ABO 血型與患兒相同的供血; 2.ABO不合溶血癥:采用AB型血漿和O型紅細胞的混 合血; 3.換血量一般為患兒全血量的2倍(約150 180mg/kg) 生兒溶

9、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0 第十二節(jié) 新生兒敗血 癥 2021-6-1620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1 新生兒敗血癥系指細菌侵入新生兒血液循 環(huán)生長繁殖并產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感染,其發(fā) 病 率及死亡率較高,尤其是早產兒。 2021-6-1621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2 一、病因 1.病原菌 :葡萄球菌屬最常見(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大腸桿菌次之,近年厭氧菌,真菌及復合菌感染有增加 趨勢; 2.感染途徑 : 產前、產時感染途徑與新生兒肺炎相同,發(fā)病早, 3天或更晚,以G球菌為主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3 3.解剖生理特點(易感因素) 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

10、能力均低下 非特異性免疫 : 臍部未愈合時成為細菌的天然侵入門 戶皮膚粘膜薄嫩,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吞作用弱,血清補 體濃度低,中性粒細胞的調理,趨化及吞噬功能差; 特異性免疫 :IgA、IgM不能通過胎盤體內水平低,易患 G桿菌感染,SIgA低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2021-6-1623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4 二、臨床表現(xiàn) 早發(fā)性 :1周內起病,感染發(fā)生在宮內或產時, 多在24小時內出現(xiàn)呼吸窘迫與非特異性癥狀; 晚發(fā)性 :多發(fā)生在出生后,細菌大多由人群(母 親、醫(yī)務人員)和污染器械傳播,以金黃色葡萄 球菌及綠膿桿菌多見;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5 1 .起病時無特異

11、性癥狀 精神、食欲欠佳、哭聲減弱,發(fā)熱或體溫不升等癥 狀明顯時,病情已較重。(精神萎靡、嗜睡、不哭、不吃、 不動、面色欠佳 ) 2. 如發(fā)現(xiàn)以下較特殊的表現(xiàn)常提示敗血癥的可能 : 病理性黃疸 :可為敗血癥的唯一表現(xiàn) 全身感染中毒表現(xiàn)(肝脾腫大,出血傾向,甚至休克) 其他感染灶 :中毒性腸麻痹、膿尿、深部膿腫、化膿 性關節(jié)炎,骨髓炎、腦膜炎、發(fā)病前可有膿皮病、甲溝炎、 臍炎、或眼部炎癥。 2021-6-1625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6 三、實驗室檢查 (一)WBC或,若WBC510/L,中性粒細胞 中桿狀核所占比例0.16,粒細胞內出現(xiàn)中毒顆粒 或空泡,Pt10010/L,有診斷價

12、值; (二)細菌培養(yǎng) 1.血培養(yǎng)可有細菌性生長(用藥前作),癥狀明顯 者即使細菌培養(yǎng)為陰性亦不能排除本??;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7 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 溶血病 細菌在血循環(huán)中生長并產生 毒素造成的新生兒全身性感染 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 兒同族免疫性溶血 1.病原菌(大腸桿菌、金葡菌) 宮內及分娩時感染G桿菌, 產后感染G球菌 2.感染途徑:產前、產時感染同 新生兒肺炎,產后感染主要為 皮膚、粘膜、臍部感染 3.易感因素 當胎兒所具有的血型抗原 恰為母親所缺乏時,此抗 體可在孕期尤其在分娩時 進入母體產生相應抗體, 此中IgG抗體可經(jīng)胎盤進入 胎兒血液循環(huán)與紅細胞上 相應抗原結合

13、發(fā)生凝集反 應溶血、有ABO血型不 合,Rh血型不合溶血 定義 病 因 2021-6-1627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8 2021-6-16 1.起病時無特征性 2.感染病史+感染灶 3.全身感染中毒癥狀 4.病理性黃疸 臨床表現(xiàn)均因溶血引起貧血 黃疸、心衰、水腫、肝脾腫大、 核黃疸 1.血培養(yǎng)(+)確診, 但()不排除診斷; 2.WBC或,但N ,核左移,中毒顆粒 ,Hb,Pt; 3.CRP、ESR; 1.檢查有無溶血RBC Hb、Ret,有核紅細胞 ,血清未結合膽紅素; 2.母子血型鑒定ABO血型 、Rh血型; 3.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查 1.關鍵在于控制感染,應早期 、聯(lián)合靜脈給

14、藥,療程足夠 (714天) 2.護理及支持療法 3.對癥治療 1.降低血清膽紅素(換血、 光療)2.藥物(白蛋白、酶 誘導劑、碳酸氫鈉 ) 臨床 表現(xiàn) 實 驗 室 檢 查 治 療 28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29 四、診斷 本病癥狀缺乏特異性,早期診斷有一定困難: 凡遇有母親孕期,小兒產時,產后有感染病史都應提高 警惕 一旦出現(xiàn)精神、食欲、體溫改變即應考慮本病 如出現(xiàn)黃疸、淤點、肝脾腫大則敗血癥更有可能 應作血培養(yǎng),確診有賴于病原菌或病原菌抗原的檢出 2021-6-1629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30 五、治療 (一)抗菌治療 :治療的關鍵; 病原菌未明確 :青霉素+第三代頭孢菌素,具 體方案可結合流行病特點和耐藥菌株情況決定( 可參考表5-5) 生兒溶血癥及第十二節(jié)新生兒敗血癥31 新生兒使用抗菌藥物的原則 : 1.早用藥 2.盡量靜脈給藥 3.給藥次數(shù)宜減少(肝腎功能不全)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