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螺紋按工作性質分為: 連接用螺紋的當量摩擦角較大,有利于實現(xiàn)可靠連接,例如 三角螺紋; 傳動用螺紋的當量摩擦角較小,有利于提高傳動的效率,例 如梯形螺紋、矩形螺紋、鋸齒形螺紋。 第十六章 螺紋聯(lián)接 第一節(jié) 螺紋 螺紋的分類螺紋的分類 連接螺紋和傳動螺紋。 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 一.螺栓聯(lián)接: (一).普通螺栓聯(lián)接: 結構: 1.d=(0.30.5)d; 變載荷l1=0.75d; 工藝: 特點: 第二節(jié) 螺紋聯(lián)接 鉆孔 裝拆方便,應用廣泛 l1 1 d d0 (二).鉸制孔螺栓連接(受剪螺栓) 結構: 1.螺栓桿與孔有配合關系(過渡或過盈配合) 2.ds=d0d 3.l1要盡可能小, l1(0.1
2、0.2)d l1 1 d ds (三).雙頭螺柱 (四).螺釘聯(lián)接 (五).緊定螺釘 工藝: 特點: 先鉆后鉸 裝拆不方便,主要承受橫向載荷。 螺紋聯(lián)接的失效形式:螺紋聯(lián)接的失效形式: 普通螺栓聯(lián)接: 鉸制孔用螺栓聯(lián)接: 2、3與普通螺栓同,不考慮。 每種螺栓聯(lián)接用在什么場合每種螺栓聯(lián)接用在什么場合 螺栓: 螺釘、雙頭螺柱: 塑性變形、拉斷 結合面的滑移、離縫 螺桿從中間平面剪斷 螺桿或被聯(lián)接件壓潰 雙頭螺柱: 螺釘: 緊定螺釘: 用于經(jīng)常裝拆。 用于不經(jīng)常裝拆的場合。 用于傳遞不大的力及轉矩,多用于軸及軸上零件的聯(lián)接。 用于兩薄形零件聯(lián)接 用于一件比較厚,不宜制成通孔。 螺紋聯(lián)接的防松螺紋聯(lián)
3、接的防松 放松的根本目的: 方法 防止螺旋副的相對轉動。 彈簧墊片 摩擦防松: 對頂螺母 尼龍圈鎖緊螺母 機械放松 開口銷與六角開槽螺母 圓螺母加止動墊片 串聯(lián)鋼絲 其它方法 沖點防松 粘合法 焊點法 做題步驟做題步驟: 判斷是那種螺紋聯(lián)接形式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螺紋聯(lián)接的強度計算螺紋聯(lián)接的強度計算 普通螺栓聯(lián)接 松螺栓聯(lián)接: 111f =KfF rfF rfF rT 2 1 = d F 校核式 4 緊螺栓聯(lián)接: 1.只受預緊力 (1)受橫向載荷 2 1 4 1.3 =,() F d 1 1.3F 或d不斷裂 4 () fR fF mzK F不滑移 (2)受扭轉力矩 2 1 4 1.3 =,()
4、F d 1 1.3F 或d不斷裂 4 普通螺栓聯(lián)接 1 0 12 =+=+ + C FFFFF CC 重要公式: 2.受軸向工作載荷的緊螺栓聯(lián)接 0 2 1 4 1.3 () F d 0 1 1.3F 或d不斷裂 4 0F 鉸制孔用螺栓聯(lián)接 1.受橫向載荷: 0 s p F d h p 不壓潰 2 0 4 m s F d 不剪斷 2.受扭轉力矩T max max 222 12z Tr rrr F max 0 p F d h p 不壓潰 max 2 0 4 m F d 不剪斷 例(6分)圖示兩個構件采用4個M16的普通螺栓(螺紋小徑 d1=13.835 mm)聯(lián)接,螺栓的許用拉應力=150MPa
5、,防 滑可靠性系數(shù)Kf=1.2,接合面間摩擦系數(shù)f=0.2;試計算該 聯(lián)接允許承受的最大靜載荷FR。 (提示: ; ; ; ) 2 1 /4 F d 2 1 1.3 /4 F d fR KF F Z f m FFF 0 fR KF F Z f m 又 2 1 1.3 /4 F d 4 4 0.2 17345.87 1.15639 10 1.2 R f ZfmF FN K Z = 4 m = 1 解: 2 1 4 1.3 d F 2 13.835150 4 17345.87 1.3 N 例:(6分)圖示一壓力容器螺栓組連接,采用12個M16(d1=13.835 mm)的 普通螺栓,螺栓材料的許用
6、拉應力=180MPa,要求殘余預緊力F=1.8F, F為 螺栓的軸向工作載荷,容器的內徑D=250mm;試計算該螺栓組聯(lián)接容器內允 許的最大壓強pMAX。 解: 0 2 1 1.3 1 4 F d 0 FF F 而1.82.8FFF 2 1 1 4 1.3 2.8 MAX d F 2 4 F zDp 又 2 12 4 MAX MAX F p D 3 7.4339 10 N 1.8aMP f 0 KT D Z 2 F f 1 1.3F1.3 6400 d8.1389mm /4160/4 例:本題(12分)圖示為一凸緣,4個普通螺栓聯(lián)接,D0=125mm,傳遞的扭 矩T=200NM。聯(lián)軸器結合面的
7、摩擦系數(shù)f=0.15,防滑可靠性系數(shù)Kf=1.2,螺栓材料 的許用應力=160 MPa,試計算螺栓的計算直徑(不需查標準值)。 解: 3 1.2 200 10 6400N 125 0.15 4 2 2 1 1.3 / 4 F d 又 15-5一剛性凸緣聯(lián)軸器用6個M10的鉸制孔用螺栓(螺栓GB/T27-19 88)連接,結構尺寸如圖所示。兩半聯(lián)軸器材料為HT200,螺栓材 料為Q235、性能等級5.6級。試求: 該螺栓組連接允許傳遞的最大轉矩Tmax; 1.2 f K 。) (1)解:先確定許用應力 200 B MPa 300 S MPa HT200的 Q235的 ,由表16-7知: /300
8、/2.5120 s sMPa 111 / ps s 1 1.25s 111 /300/1.25240 ps sMPa ? 11 ? 340 222 / ps s 2 2 2.5s 222 /200/2 2.5(80 100) pB sMPa 2 80a pp MP 取 2 0 24 T dD z max 11632TN S 根據(jù)不剪斷的條件: , 校核: max 0min 333 2 11632 41.47 340 106 11 10 (6035) 10 2 p T D z d h MPa 滿足要求, max 11632TN S 1. 螺栓要翻過來否則沒有裝配空間; 2. 被聯(lián)接件與螺桿之間要
9、有空隙; 3. 螺紋要有預留長。 1. 螺釘用于一被聯(lián)接件較厚,不易制成通孔的情況; 2. 螺釘與薄型被聯(lián)接件有空隙; 3. 厚的被聯(lián)接件要制螺紋孔 4. 螺釘上半部應該是光桿。 1. 薄型被聯(lián)接件與螺桿之間要有空隙, 2. 光桿部分擰不到螺紋里面, 3. 厚的被聯(lián)接件螺紋畫法有誤, 4. 孔中的螺紋不能加工到底。 作業(yè)作業(yè)15-9 1. 另一件配加工錐孔, 2. 緊定螺釘?shù)撞宽斪×硪患?第十章 鍵和花鍵聯(lián)接 注意一些知識點:注意一些知識點: 1.平鍵剖面尺寸bh通常根據(jù) L是根據(jù) B型鍵采用 安裝一對半圓鍵應布置在 兩個楔鍵應布置在切向鍵 鍵B2080GB/T1096-1979中2080是
10、表示 (鍵寬鍵長)。 (安裝鍵處的軸的直徑)從標準 中選取的;(輪轂的長度)選取的。 2.A型鍵加工采用 (指狀)銑刀;(盤狀)銑刀加工。 3.如果需在軸上安裝一對普通平鍵,則它們應布置在 (相隔180); (同一母線上); (90120);(120130 )。 第五章 齒輪傳動 第一節(jié)概述 1. 齒輪常見的失效形式,每種失效形式有哪些避免措施,可 能會出小題。 2. 閉式軟齒面齒輪常見的失效形式: 3. 閉式硬齒面齒輪常見的失效形式: 4. 開式齒輪的失效形式: 設計準則: 強設計,按彎強校核; 點蝕; 輪齒折斷;設計準則: 彎強設計,按接強校核; 磨損、折斷。按彎強設計,把m 擴 大10%
11、20%。 按接 按 1 1 2 FFasaFP KT Y Y bd m 校核式 1 3 2 1 2 FS dFP YKT m z 設計式 第二節(jié) 強度計算 兩個公式會熟練運用兩個公式會熟練運用 彎強公式: 四點討論 1、齒形系數(shù)YFa (YSa )與m無關,只與齒數(shù) z及變位系數(shù)x有關, 反映輪齒幾何形狀對彎曲應力的影響; Fa SFF Sa Yz SY xY 強度 12FF , 1122FFFF ; 12FF 2、一般Z1Z2,YFa1YFa2, YSa1YSa2, 應分別校核 3、一般,應用設計公式時,應將 中的較大值代入計算m; 4、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主要取決于m(b、z、x、材料一定)
12、; 22 21 11 FaSa FF FaSa YY YY , 2211 21 FaSaFaSa FF YYYY 、 1 1 2 FFasaF KT Y Y bd m 校核式 1 3 2 1 2 FS dF YKT m z 設計式 1.一對嚙合齒輪,H1=H2=H,但一般 H1H2,因兩齒輪材料、 硬度、齒面工作次數(shù)可能不同, 因此,一般在設計計算時應將H1 和H2中的較小值代入設計公式中,我們?yōu)榱吮苊饽z合,軟齒面 齒輪一般要求 1 2 1 1 112() HEH kTu z bdu 校核式 2 1 3 1 112(1) () E Hd zKT u d u 設計式 12 3050HBSHBS
13、2HP 接強公式: ,而小齒輪易先失效,所以一般小 2.齒面接觸疲勞強度主要取決于齒輪直徑d1和d2 (或中心距a)(b、 u、x、材料一定),當d1或a值確定后,不論齒數(shù)和模數(shù)如何組 合,接觸應力不變; 計算。 齒輪硬度高,因此一般按 3.接觸強度=H/ H,而H1=H2=H,要比較兩齒輪的接觸強 度,應比較H1和H2的大小,因此兩齒輪等接觸強度的條件 是H1=H2。 例題:1: 甲乙兩人分別設計閉式軟齒面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其工作條件、材料、硬度、齒寬等均相同,甲的參數(shù)為: m=3mm,z1=20,z2=80,乙的參數(shù)為:m=2.5mm ,z1=24, z2=96,現(xiàn)經(jīng)校核,乙方案完全符
14、合強度要求,試問: 1、甲方案是否可用?為什么? 2、相對來說,哪個方案更合理?為什么? 解解1、 mmmzd60203 11 甲 mmzmd60245 . 2 11 乙 接觸強度相同。 而mm,甲的彎曲強度大于乙。 甲方案可用。 乙甲11 dd 2、 方案一與方案二相比較,應采用方案二更合理,因為在不變 的條件下, 1、z ,重合度,傳動平穩(wěn); 2、m (1)齒高h,滑動系數(shù),磨損; (2)、da, 節(jié)省材料 (3)齒形小 齒輪重量,切削量。 11-4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強度計算 例2:有一對閉式軟齒面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已知: m=10mm、Z1=20、Z2=40, 齒寬B1=165mm,
15、B2=160mm, H1=520MPa H2=400MPa。問: 1、兩齒輪的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哪個大?為什么? 2、若參數(shù)改為:m=5mm、Z1=40、Z2=80,假設改進后其工 作條件、載荷系數(shù)K、材料、熱處理硬度、齒寬等條件都不變, 該對齒輪的接觸強度和彎曲強度是否有變化?如何變化?為什 么? 3、如果參數(shù)改變前后兩個齒輪的接觸強度和彎曲強度均滿足 要求,試分析應該選用哪套參數(shù)?為什么? 解: 1、 21HH 21HH 且 齒輪1的接觸疲勞強度大。 3:有一對閉式軟齒面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已知:m=10mm、 Z1=20、Z2=40, 齒寬B1=165mm,B2=160mm,H1=520
16、MPa H2=400MPa。問: 2、若參數(shù)改為:m=5mm、Z1=40、Z2=80,假設改進后其工作 條件、載荷系數(shù)K、材料、熱處理硬度、齒寬等條件都不變,該 對齒輪的接觸強度和彎曲強度是否有變化?如何變化?為什么? 3、如果參數(shù)改變前后兩個齒輪的接觸強度和彎曲強度均滿足要 求,試分析應該選用哪套參數(shù)?為什么? 11-4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強度計算 mm 解:2、 改進前后接觸疲勞強度不變。 3、 11 10 205 40d d 改進后彎曲疲勞強度降低。 應選用第2套參數(shù)。 因為:1、2、3 4:有一對閉式鋼制齒輪傳動,已知T1=120103Nmm, 彈性系數(shù) ZE=189.8,載荷系數(shù)K=1
17、.2; 齒輪 編號齒數(shù) 模數(shù) (mm) 齒寬 (mm) 齒形 系數(shù) 應力修正 系數(shù) 許用接觸 應力 (N/mm2) 許用彎曲 應力 (N/mm2) 1Z1=20 4 b1=85YFa1=2.8Ysa1=1.55H1=550F1=420 2Z2=40b2=80YFa2=2.4Ysa2=1.67H2=450F2=380 u u bd KT Z EH 12 5 . 2 2 1 1 saFaF YY bmd KT 1 1 2 、試分析該對齒輪傳動,哪個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較低?哪個 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較低?為什么? 、預測當出現(xiàn)失效時,將是齒面疲勞點蝕還是齒根疲勞折斷? 為什么? 提示: 11-4 直齒
18、圓柱齒輪傳動強度計算 4:有一對閉式鋼制齒輪傳動,已知T1=120103Nmm, 彈性系數(shù) ZE=189.8,載荷系數(shù)K=1.2; 齒輪 編號齒數(shù) 模數(shù) (mm) 齒寬 (mm) 齒形 系數(shù) 應力修正 系數(shù) 許用接觸 應力 (N/mm2) 許用彎曲 應力 (N/mm2) 1Z1=20 4 b1=85YFa1=2.8Ysa1=1.55H1=550F1=420 2Z2=40b2=80YFa2=2.4Ysa2=1.67H2=450F2=380 解: 21HH 21HH 且1、齒輪2的接觸疲勞強度較低。 11 1 1 1 2 saFaF YY bmd KT 55. 18 . 2 204480 1012
19、02 . 12 3 MPa49 11 22 12 saFa saFa FF YY YY MPa45 55. 18 . 2 67. 14 . 2 49 57. 8 49 420 1 1 F F 44. 8 45 380 2 2 F F 齒輪2的彎曲疲勞強度較低。 4:有一對閉式鋼制齒輪傳動,已知T1=120103Nmm, 彈性系數(shù) ZE=189.8,載荷系數(shù)K=1.2; 11-4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強度計算 u u bd KT Z EH 12 5 . 2 2 1 1 2 12 20480 101202 . 12 8 .1895 . 2 22 3 MPa436 齒輪 編號齒數(shù) 模數(shù) (mm) 齒寬
20、(mm) 齒形 系數(shù) 應力修正 系數(shù) 許用接觸 應力 (N/mm2) 許用彎曲 應力 (N/mm2) 1Z1=20 4 b1=85YFa1=2.8Ysa1=1.55H1=550F1=420 2Z2=40b2=80YFa2=2.4Ysa2=1.67H2=450F2=380 解: 57. 8 49 420 1 1 F F 44. 8 45 380 2 2 F F 2、 032. 1 436 450 2 2 H H 先發(fā)生齒面疲勞點蝕。 ,承載能力反而會下降。 ,但齒寬b ,齒面上沿齒寬載 的選擇2.齒寬系數(shù) 1 z a h m d 齒高滑動系數(shù)磨損 齒形小齒輪重量切削量 節(jié)省材料 d d b k
21、齒輪傳動設計參數(shù)的選擇齒輪傳動設計參數(shù)的選擇 1.齒數(shù)的選擇 ,承載能力 傳動平穩(wěn)性 荷分布不均勻, 我們在進行齒輪強度計算時,用到齒寬,是指齒輪1的齒寬 還是齒輪2的齒寬?這兩個齒寬相等還是不等? 查表; r 1.z,同時承載的 多,應力,強度 2., v zz d由赫茲公式知強度 接觸應力和彎曲應力比直齒輪低,調整系數(shù) 第三節(jié) 斜齒圓柱齒輪強度計算 第四節(jié) 直齒圓錐齒輪強度計算 FS 1.Y v Z齒形系數(shù),用當量齒數(shù) 2.b沿齒寬受力不均,小端作用不大,且不易加工;取R= 0.25-0.3; 3.錐齒輪的安裝精度要求較高,必須要求錐頂重合,所以齒寬要 做成一樣。 為什么系數(shù)降低?斜齒輪與
22、直齒輪比: 例:如圖所示傳動系統(tǒng),已知電機轉動方向。 1、說明為什么帶傳動布置在高速級,而鏈傳動布置在低速級? 2、說明為什么斜齒圓柱齒輪3、4的齒寬不相等? 3、使軸向力抵消一部分,在圖中標出斜齒輪3、4螺旋線方向; 4、在圖中標出所有齒輪軸向力的方向。 Fa2 Fa3 Fa1 Fa4 練習題 1 :說明為什么帶傳動布置在高速級,而鏈傳動布置在 低速級? 帶傳動要用在高速級,因為: (1):因為P=FeV,V, Fe,不易打滑; (2):帶有過載保護的功能,過載時,可對后面的 傳動零件起到保護的作用。 (3):帶傳動有緩沖吸振的功能,高速振動大。 鏈傳動要用在低速級,因為: 鏈傳動有多邊形效
23、應,鏈速越高動載荷越大。 2: 說明為什么斜齒圓柱齒輪3、4的齒寬不相等? 由于存在制造和安裝誤差,為了保證有效接觸寬度, 齒寬不相等,為了節(jié)省材料小齒輪的齒寬大。 總復習 例:圖示為一二級展開式標準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已知,高速級齒數(shù) z1=44, z2=94,模數(shù) m12=2.5 mm,中心距a 12 = 175 mm,齒寬b2= 90mm ; 低速級齒數(shù)z3=40,z4=75,模數(shù)m34= 3 mm,中心距a34 =175 mm,齒寬 b4=100 mm;四個齒輪的材料相同,許用接觸應力分別為: H1H3= 550 MPa,H2H4=420MPa;傳動的摩擦損耗可忽略不 計,假設兩對齒輪
24、傳動的載荷系數(shù)K相同。試: (1)標出齒輪2輪齒螺旋線的旋向,以使 II軸軸承上所受軸向力小些; (2)畫出各齒輪的受力圖(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3)判斷哪個齒輪的接觸強度最弱 1 2 3 4 4 n 2a F 1a F 2r F 1r F 2t F 4a F 3a F 3t F 4r F 3r F 4t F n n 1t F 112 12 2 112 21 HHHE KTu Z Z bdu 解:(3) 334 34 2 4334 21 HHHE KTu Z Z b du 1 0.00116 2 HE KTZ Z 1 2 294 44 1 90 (2.5 44)94 44 HE KT Z Z
25、 3 2 275 40 1 100 (3 40)75 40 HE KT Z Z 2 1 1 2 2 75 40 1 100 (3 40)75 40 HE z KT z Z Z 1 0.001508 2 HE KTZ Z 1234HHHH 1324HHHH 而, 4齒輪 的接觸疲勞強度最低 總復習 第八章 帶傳動 第一節(jié) 概述 帶傳動的特點:帶傳動的特點: 1. 結構簡單,造價低廉; 2. 傳動平穩(wěn)、緩沖吸振; 3. 過載保護; 4. 適用于大中心距; 5. 有彈性滑動和打滑現(xiàn)象; 6. 需較大的張緊力,壽命短; 平帶與平帶與V帶的比較帶的比較 1. V帶因有楔形增壓作用,較平帶承載能力強; 2
26、. 傳遞同樣載荷時,V帶的張緊力較?。?3. 傳動比相同時,V帶中心距可以比較小,傳動裝置尺寸??; 4. V帶無接頭,運行較平穩(wěn); 5. V帶一般是多根帶同時工作,其中一根帶破壞,機器不致立 即停車; 6. V帶價格較平帶高 (摩擦面積最大)最大有效拉力 12e FFF,1 0 2 e F FF, 20 2 e F FF, 2 1 2 2 F f qv e Fqv (極限時才滿足) 1 1 0 1 2 1 f ec f e FF e (代表了帶的工作能力)。 帶傳動的幾個公式熟練運用帶傳動的幾個公式熟練運用 , 第二節(jié) 帶傳動的基本理論 0 F ec F 0111 /FFFA壽命 0ec0 F
27、FF打滑,要適當 1 ec F (1)預緊力 最大有效拉力 但 (2)包角 增大包角的方法: 工作能力其和哪些參數(shù)有關?工作能力其和哪些參數(shù)有關? 1.增大中心距; 2.減小傳動比(所以我們前面說帶傳動的傳動比7i 3.松邊在上; 4.注意張緊輪的位置。 ); (3)摩擦系數(shù) f最大有效拉力 ec F 彈性滑動: 運動分析:運動分析: 說明: (1)一般不是在全部接觸弧上發(fā)生滑動,接觸弧分為兩部分: 靜弧、滑動弧。實踐證明:彈性滑動只發(fā)生在帶離開帶輪前,稱 為滑動弧的那部分接觸?。?(2)彈性滑動與載荷Fe有關, Fe =0,兩邊拉力相等,沒有彈性滑 動, Fe越大,彈性滑動的范圍越大,當Fe
28、 =Fec時,滑動弧擴展 到整個接觸弧,發(fā)生打滑現(xiàn)象,(彈性滑動和打滑是從量變到質 變)傳動失效。打滑使帶嚴重磨損和發(fā)熱,傳動失效,必須避免, 但可過載保護。 (3)帶傳動工作時,F(xiàn)1、F2總是不等的,所以彈性滑動不可避 免。 彈性滑動和打滑的區(qū)別 彈性滑動打 滑 現(xiàn)象 原因 存在 后果 接觸弧上局部滑動接觸弧上全部滑動 帶兩邊拉力差 帶的彈性 過載 不可避免可避免(P) i12常數(shù) ,磨損,溫升 傳動失效 帶傳動的應力分析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最大應力發(fā)生在帶的緊邊開始繞上小帶輪處。 例:某帶傳動由變速電動機驅動,大帶輪的輸出轉速的變化范圍 為5001000r/min。若大帶輪上的負載為恒功率負
29、載,應該按哪一 種轉速設計帶傳動?若大帶輪上的負載為恒轉矩負載,應該按哪 一種轉速設計帶傳動?為什么? 1000 Fv P 解: P一定,v,F(xiàn)e 按轉速500r/min來設計帶傳動。 Fe一定,v,P 按轉速1000r/min來設計帶傳動。 帶傳動的參數(shù)確定帶傳動的參數(shù)確定 帶輪直徑的確定 第三節(jié) 帶傳動的設計 1 d d d1d2 dd尺寸 帶速的確定 e e e FV FP= 1000 v P;F z 一定; 打滑 一定 e e FV FP= 1000 一定; 1b 壽命 v e P;F z 打滑 一定 v 525/vm s v25m/s1 d。 普通V帶: 如果設計的 ,怎么辦? 如果
30、設計的 ,怎么辦? 中心距a的確定 a a 選大一點的 選小一點的 單位時間繞過的次數(shù)相對壽命 2 e F c qv A 打滑,且壽命 由于載荷變化,帶的松邊抖動,動載荷 尺寸 v帶長度短, 一定時,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相對壽命 1 傳動能力 張緊輪張緊的原則張緊輪張緊的原則 V:松邊內側靠近大帶輪處; 平:松邊外側靠近小帶輪處。 第九章 鏈傳動 特點特點 1. 鏈傳動沒有彈性滑動和打滑,能保持準確的平均傳動比,傳 動效率較高,徑向壓軸力小。適于低速情況下工作。 2. 鏈傳動安裝精度要求較低,成本低廉,可遠距離傳動。 3. 鏈傳動結構緊湊,能在高溫、高濕、粉塵等惡劣條件下工作。 4. 鏈傳動的主要缺
31、點是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時傳動比,又不能緩 沖吸振。 5. 在兩根平行軸間只能用于同向回轉,磨損后易發(fā)生跳齒,工 作時有噪聲,不適用于急速反向和頻繁啟動的場合,無過載 保護作用。 思考思考 傳動系統(tǒng)有帶、鏈、齒輪、應如何布置? 帶應該放在高速級,齒輪放在中間,鏈放在最后。 帶為什么放在高速級?帶為什么放在高速級? V大,F(xiàn)e小,不會打滑; 高速級,v大,帶有緩沖吸振的作用; 帶過載保護,不讓其它傳動件破壞。 第二節(jié) 鏈傳動的運動分析 滾子鏈傳動的設計方法和步驟滾子鏈傳動的設計方法和步驟 1 z 2 1 z z 尺寸 1. Z1、Z2的選擇 選擇奇數(shù)使磨損均勻 1 dpvF, 一定時,疲勞 傳動的不
32、均勻性和動載荷 鏈節(jié)相對轉角磨損 2 p zpdd 180 sin z ,一定時,易發(fā)生跳齒和脫齒(=) 2. i的選擇 i 包角嚙合齒數(shù) (雖不像帶要求的高)磨損 (跳齒) 3.節(jié)距P的選擇 原則: 一般:高速重載, a a 鏈節(jié)數(shù)最好取偶數(shù),避免使用過渡鏈節(jié)。 松邊抖動沖擊 單位時間內鏈條繞轉次數(shù)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磨損 包角每個輪齒受載易出現(xiàn)跳齒和脫鏈現(xiàn)象 滿足承載能力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較小的節(jié)距。 選小節(jié)距多排鏈; 節(jié)距 p可根據(jù)功率P0和小鏈輪轉速 n1由額定功率曲線選取。 4.鏈傳動的中心距和鏈節(jié)數(shù) 低速重載, 選大節(jié)距單排鏈。 第十二章 軸 第一節(jié) 概述 軸的分類軸的分類 轉軸 固定心軸 按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JJF 2199-2025數(shù)字式時鐘校準規(guī)范
- 前期策劃合同范本
- 養(yǎng)牛設備出售合同范本
- 保障性住房購房合同范本
- 加油卡租車合同范本
- 協(xié)議單位優(yōu)惠合同范例
- 醫(yī)藥物流合同范本
- 修叉車合同范本
- 勞務分包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已填
- 脫硫自動化控制-洞察分析
- 醫(yī)務人員醫(yī)德醫(yī)風培訓
- 人教版初中歷史八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 2024湖北省金口電排站管理處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油井供水合同范例
- 2025年人教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試題及答案(5套)
- 銀河證券-科創(chuàng)板認知測評題目及答案
- 產(chǎn)品方案設計模板
- 部隊通訊員培訓
- 物業(yè)公司水浸、水管爆裂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