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脫水制備清潔能源-二甲醚_第1頁
甲醇脫水制備清潔能源-二甲醚_第2頁
甲醇脫水制備清潔能源-二甲醚_第3頁
甲醇脫水制備清潔能源-二甲醚_第4頁
甲醇脫水制備清潔能源-二甲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閩南師范大學 實驗日期2013-11-29 成績 組別 F組同組人 李旭(16)、鐘連英(17)、陳淋(18)、羅誠軍(24)、林其錦(34)、莊文旗(36)、蔡東晉(52)、張日杰(53)甲醇脫水制備清潔能源二甲醚前言二甲醚作為一種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壓縮、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藥、燃料、農藥等化學工業(yè)中有許多獨特的用途。由于石油資源短缺 、煤炭資源豐富及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二甲醚作為從煤轉化成的清潔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視,成為國內外競相開發(fā)的性能優(yōu)越的碳一化工產品。二甲醚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物質,作為清潔的替代燃料已經得到國內外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其替代煤氣、LPG和柴

2、油方面具有的巨大的市場潛力,對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一、實驗目的1、掌握內循環(huán)無梯度反應器、氣相色譜儀的工作原理、工藝結構與操作過程;2、了解甲醇氣相脫水法制二甲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藝。3、了解反應產物定性、定量的分析的方法,學會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二、實驗原理二甲醚(DME),又稱木醚,甲醚,分子量 46.069,是一種無毒、無味、環(huán)境友好的化合物。DME 的性質和液化石油氣(LPG)十分相近,在貯存、運輸、使用上比 LPG安全,燃燒性能好,無殘液,不析炭,是一種潔凈的民用燃料;二甲醚還可用作汽車燃料,其辛烷值比柴油高,尾氣不需要催化轉化處理,能滿足汽車超低排

3、放尾氣標準的要求。因此近幾年提出把 DME 作為環(huán)境友好的燃料,得到了極大的關注。二甲醚的生產方法包括兩步法和一步法,其中甲醇脫水制二甲醚屬兩步法,該法是從傳統(tǒng)的濃硫酸甲醇脫水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基本原理是在催化反應器中將甲醇蒸汽通過固體酸性催化劑(氧化鋁、分子篩、結晶硅酸鋁等),發(fā)生非均相反應,脫水生成二甲醚,脫水后混合物還需進行分離提純。工藝流程如圖 1-1:美國 Mobil 公司 1965 年用氣相脫水法生產二甲醚,就獲得了 80%的轉化率和 98%的選擇性。日本三井東亞化學公司獲得了 74.2%的轉化率和 99%的選擇性28。該法以精甲醇為原料,脫水反應副產物少,三廢少,操作容易,

4、易獲得高純度的二甲醚產品(可達 99.9%)。甲醇脫水制二甲醚反應機理主要取決于其活性中心位,基于此,國內外許多研究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主要有雙活性中心、弱酸中心和強酸中心三種。三、實驗材料與裝置1、主要原料與試劑甲醇(99.5%);催化劑(NKC-2,硅鋁比 15);色譜用高純氫(99.999)催化劑置于 1M 的 H3PO4 溶液中,在 50下浸漬 120min,在 80下浸漬180min,在 120下干燥 10h,然后在馬弗爐中于 550焙燒 24h。2、實驗裝置與流程本實驗采用常壓內循環(huán)無梯度反應器,實物圖和示意流程見圖 1-2 和 1-3。3、色譜分析方法SP-1000 氣相色譜儀

5、(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公司),GDX-401 色譜填充柱(3mm3m,最高使用溫度 250) 以氫氣為載氣。,色譜條件:柱溫100,進樣器 120,熱導池檢測器,檢測器溫度 120,熱絲溫度 140,載氣流速 20mL/min。四、實驗步驟及方法(1)稱取約4g催化劑(稱準至1 mg),裝入反應器中,系統(tǒng)試漏。打開攪拌系統(tǒng)冷卻水(實驗過程中,務必保證冷卻水通暢,若停水,應立即停止攪拌,停止實驗),啟動反應裝置總電源,開各溫度電源和攪拌系統(tǒng)電源。開啟反應裝置軟件。(2)設定反應裝置溫度,包括:設定反應控溫為 235310(對應的反應測溫約為 160220 ,具體可參考測溫與控溫關系表)(這里的反

6、應測溫即為催化劑中心的反應溫度,由控溫來調節(jié)。由于控溫為加熱溫度,傳給反應物料的過程中存在熱損失,導致測溫值偏離控溫值較大。實驗過程中,通過測溫與控溫的關系表給定控溫初設值,觀察反應溫升情況,給予調整。目的是保證反應測溫值在預定的反應溫度上,偏差盡量控制在2)。設定預熱溫度為 120,保溫系統(tǒng)溫度為 140,閥箱溫度為 120。攪拌速度設定為 1500r/min。溫度設定建議在反應裝置軟件上完成。測溫與控溫的關系表(僅供參考,實驗中會有偏差)控溫測溫(3)微量泵的運行準備工作:將微量泵進料管浸于原料液中(實驗過程中泵進料管的白色吸附頭要保證完全浸沒于液面以下),旋松中間吸液口,用針筒將原料液吸

7、出排氣,旋緊中間吸液口。打開泵電源,設定值調為0.5mL/min,三通閥旋向“排空”位置,將原料瓶移至排空口,按“Run/Stop”,啟動泵抽液,直到排空口出現(xiàn)連續(xù)均勻液滴時。先按Run/Stop”,停泵,再將三通閥旋向“反應器”位置,此時泵的運行準備工作完畢。(4)氣相色譜操作:通載氣、開總電源、溫度達設定值、開檢測器、色譜基線。通色譜載氣,啟動氣相色譜儀,設定柱箱、汽化室和檢測器溫度為100、120、120,色譜溫度穩(wěn)定后,設定熱絲溫度為140。打開色譜工作站和反應裝置軟件,色譜基線平穩(wěn)后方可對產物進行檢測。(5)檢查色譜六通閥處于取樣位置。在冷阱中添加冰水混合物(冰塊自制)。(6)反應測

8、溫值升至給定值后(約需1小時),確定反應裝置溫度和色譜均達到穩(wěn)定,可調整微量泵設定值為相應實驗流量值(mL/min)。按“Run/Stop”,啟動泵,反應液進入反應器,開始反應,計時。(7)待反應約 20 min 后進行色譜在線分析,要進行多次分析,直至同一條件下色譜分析值達到穩(wěn)定。在線分析操作:將六通閥旋向進樣狀態(tài),同時按色譜軟件中“采集”,進行色譜分析;10 s 后,樣品已全部從六通閥流入色譜,可旋回取樣狀態(tài),待測下一組樣品。列表記錄實驗中不變參數(shù):催化劑質量、閥溫、預熱溫度、轉速、色譜條件等;變化參數(shù):記錄序號、記錄時間(min)、進料流量(mL/min)、反應測溫、反應控溫、色譜結果(

9、樣品組成、組分峰面積、組分濃度(wt%))、濕式流量計始末值、冷阱內冷凝液總量(g)等。(8)改變條件,同樣穩(wěn)定20min后進行色譜在線分析。考察溫度和進料流量對該反應行為(甲醇轉化率、反應速率)的影響關系。設定反應溫度變化范圍160220 , 以1020為間隔;反應流量變化范圍為0.050.5 mL/ min,以0.05 0.1mL/min為間隔,重復本實驗步驟進行考察。每個條件均應記錄以上各參數(shù)值。(9)按微量泵“Run/Stop”,停止進料,關泵電源。將攪拌速度設為0,反應裝置各溫度設為室溫以下(通常為20),關閉裝置各溫度電源。關掉攪拌系統(tǒng)冷卻水和反應裝置總電源。同時進行氣相色譜儀關閉

10、操作:關檢測器、溫度達室溫值、關總電源、關載氣。首先將檢測器熱絲溫度設定為30,將柱溫、汽化室溫度和檢測器溫度降至40,關閉色譜儀總電源,關載氣總閥和減壓閥。結束實驗,將原料液和回收液封存,以免污染環(huán)境。斷電清潔實驗設備。另注:實驗過程中要保證通有攪拌系統(tǒng)通有冷卻水。每隔20min記錄反應測溫與控溫,并繪制關系曲線。每隔40min檢查冷阱內冷凝液液面是否升至出氣口,應及時排液稱量,回收。冰水混合物應及時更換,建議每隔2h換一次,以免影響冷凝效果。每次實驗可由兩組成員進行,實驗流程介紹兩組需同時到場,每組改變2個流量,數(shù)據(jù)可共用。交接至少提前半小時,除就餐時間,各組全體成員必須分工觀測實驗數(shù)據(jù)。

11、五、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1 原始數(shù)據(jù)實驗項目實驗數(shù)據(jù)進料流量(mL/min)0.1N2 流量(mL/min)40轉速(r/min) 1500反應控溫() 296.9反應測溫()214反應時間(min)10催化劑質量(g)4二甲醚質量(%)43.20甲醇質量(%)39.92水質量(%)16.412 數(shù)據(jù)處理過程以流量0.15mL/min的樣品為例(M1=4.4764g)(1)m 冷阱液=m 開始-m 結束=61.037-58.345=2.692g(2)W二甲醚=(W二甲醚1+W二甲醚2)/2=(40.88%+43.07%)/2=41.98% W甲醇=(W甲醇1+W甲醇2)/2=(40.78%+41.78

12、%)/2=41.28% W水=(W水1+W水2)/2=(17.64%+16.99%)/2=17.32%(3)n二甲醚%=(M1W二甲醚/46.07)/M1*(46.07/W二甲醚+18.02/W水+32.04/W甲醇) =(W二甲醚/46.07)/(W二甲醚/46.07+W水/18.02+W甲醇/32.04) =(0.4198/46.07)/(0.4198/46.07+0.1732/18.02+0.4128/32.04)=29.22% (4)n水%=W水/18.02/(W二甲醚/46.07+W水/18.02+W甲醇/32.04) =(0.1732/18.02)/(0.4198/46.07+0.

13、1732/18.02+0.4128/32.04)=30.82% (5) n甲醇%=W甲醇/32.04/(W二甲醚/46.07+W水/18.02+W甲醇/32.04) =0.4128/32.04/(46.07*0.4198+18.02*0.1732+0.4128*32.04) =28.35%= n出甲醇% n進甲醇%= 100% (6)X甲醇轉化率=n耗甲醇%/n進甲醇% *100% =(1-28.35%)/100%*100%=71.65%(7)n甲醇 =q進甲醇t甲醇/M甲醇=0.1*10*0.791/32.04=0.03703 -rA =(V0*(CA-CAF)/W=(n進甲醇%-n出甲醇%

14、) n甲醇/W/t =(1-0.2835)*0.03703/4/(10/60)=0.0398(mol.g-1.h-1)同理可得,其他組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匯總如下:甲醇流量(mL/min)0.10.150.2w 二甲醚%43.20 41.98 33.68 w 甲醇%39.92 41.2843.69w 水%16.4117.3222.19 n 二甲醚%30.30 29.22 21.98n 甲醇%28.00 28.3528.51n 水%29.43 30.8237.02 n 進甲醇/mol0.02469 0.03703 0.04938 X 甲醇72.00 71.6571.49 (-r 甲醇)/mol.g-1.

15、h-10.0267 0.0398 0.0529 4 結果分析與討論4.1反應過程中各溫度的變化情況 由圖可知,在反應的過程中測溫與控溫是一條直線,沒有變化。4.2不同的甲醇進料流量下影響的變化規(guī)律不同的甲醇進料流量對生成物的影響由圖可知,在隨著甲醇進料流量的增加,二甲醚的組成越來越低,甲醇和水的組成在增加。不同的甲醇進料流量對轉化率的影響 由圖可知,在隨著甲醇進料流量的增加,甲醇的轉化率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不同的甲醇進料流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由圖可知,在隨著甲醇進料流量的增加,甲醇的反應速率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 對本實驗的意見: 盡量增加不同流量的對比實驗,也可在增加觀察壓力對于反應的影響,從而更好的為工業(yè)制備提供更多的參數(shù)。實驗中雖然采用了平行實驗來減少誤差,但是對于數(shù)據(jù)的結果還是不夠理想的,而且實驗返祖的人數(shù)過多,分工不夠明確,使得實驗的數(shù)據(jù)誤差更大。實驗過程中的副反應較多,會影響轉化率,收率等指標,應該盡可能選擇較理想的條件。六、思考題(選二)1、本征動力學與宏觀動力學有何區(qū)別?答:若只涉及化學反應本身的速率與反應組分濃度、溫度、催化劑和溶劑種類的影響,則稱為本征動力學。宏觀動力學則是涉及化學反應本身的速率與反應組分濃度、溫度、催化劑和溶劑的具體量有關。2、無梯度反應器屬于微分反應器還是積分反應器?為什么?答:無梯度反應器屬于微分反應器。因為當循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