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2)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2)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2)_第3頁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2)_第4頁
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是一首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描寫的是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時也寫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動態(tài)的自然景物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卻余味無窮。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發(fā)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相關文字

2、材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們學過很多古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讓我們動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詩句令我們落淚,“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詩句催我們奮起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來體會李白的心路歷程。 二、淺嘗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引出課題: 過渡:唐代詩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詩仙”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顆,他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令后人望塵莫及。他詩篇的內容豐富多樣,一些佳句名篇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一首送別詩。(課件出示課題) 背景材料:詩人李

3、白所在的唐朝,歷史上地域遼闊,交通極不便利,親人朋友一旦分別,再相見,極為困難。李白有一位摯友叫孟浩然。孟浩然是何許人也?“詩仙”李白對他的贊美是“吾愛孟夫子”;“詩圣”杜甫對他的贊美是“清詩句句盡堪傳”。由此可見孟浩然的人品和才華確實天下聞名,令人敬仰。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李白望著孟浩然漸行漸遠的船只,不禁動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相信同學們了解了這樣的一段背景資料,再來品讀詩句就會有更真切的感受。 2、出示詩句: 指名讀古詩,糾正讀音。

4、題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解題) 廣陵是指揚州。古代的別稱。 之:到,去。 試著連起來解釋題目的意思。 全班齊讀古詩。 3、學習前兩句。 學生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 理解“故人”、“西辭”、“煙花三月”、“下” 地名:揚州 4.學生質疑:為什么是“西辭”呢?(點名答) A、孟浩然向東而去,與地處西方的黃鶴樓漸行漸遠,是向西辭行的意思。 B、詩中還有這樣的詞語,注意到了嗎?下:順流而下(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煙花:煙霧迷蒙,繁花似錦。 5、讓學生根據(jù)這些重點詞,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6、指名答,看書上配圖。 三、品讀古詩。 1、自由讀詩,讀完之后讓學生用一個詞概括這首詩。(依依惜別、難舍難分、依

5、依不舍) 過渡:面對離別,李白和孟浩然在黃鶴樓上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背景材料:讓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推5年,那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 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游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贊,兩人很快成了摯友。 過渡:如今又將面臨分別,這時候的李白,面對孟浩然這位朋友,兄長,老師,會說什么?相見時難別亦難,不忍別,終須別。孟浩然還是坐著小船走了,李白這時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沒有走,站在江邊,目送孟浩然離去。) (出示課件) 齊讀最后兩句。讓學生試著理解后兩句是什么意思。

6、 解釋“盡:窮盡,消失”“天際:天邊”的意思。 2、學生質疑: a、.長江之上,過境千帆,為什么李白卻說是孤帆呢? b、為什么又唯見呢?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再自由讀詩。 指名回答問題a和b。 3、師總結。 雖然是過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見孟浩然?!斑^境千帆皆不見,心中只有孟浩然” 4、(欣賞課件“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痹賱?chuàng)情境。) 深情朗誦全詩。 ( 師生同讀) 女同學,我們站起來送送孟浩然; 男同學,我們站起來送送孟浩然; 老師也來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學,我們一起送送孟浩然。 四:精彩回顧 滾滾長江東逝水,不思量,自難忘。名樓,名城,名士,成就了這首千古名詩?!肮嗜艘殉它S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兩個人李白和孟浩然;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一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吟誦,讀出這對好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全班配樂誦讀。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與詩人對話,得到了語言的滋養(yǎng),情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