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宋,劉翰》閱讀答案_第1頁
《石頭城,宋,劉翰》閱讀答案_第2頁
《石頭城,宋,劉翰》閱讀答案_第3頁
《石頭城,宋,劉翰》閱讀答案_第4頁
《石頭城,宋,劉翰》閱讀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石頭城,宋,劉翰閱讀答案篇一:純教學文檔2016高考古詩對比閱讀最后沖刺 考前重要考點測試復習古詩比較閱讀 【01*】一、唐包佶再過金陵宋劉翰石頭城/二、韓愈戲題牡丹 【02*】三、張養(yǎng)浩登泰山/ 四、皇甫曾秋興 【03*】五、華岳酒樓秋望/六、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04*】七、賀鑄病后登快哉亭/八、王貞白洗竹與羅隱竹 【05*】九、劉禹錫始聞秋風 【06*】十、俞紫芝水村閑望/十一、盧綸長安春望 【07*】十二、馬戴出塞/十三、劉長卿酬李穆見寄與杜甫賓至 【08*】十四、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十五、張祜觀魏博何相公獵 【09*】十六、晏珠山亭柳贈歌者/十七、李好古謁金門 【

2、10*】張孝祥水調歌頭聞采石磯戰(zhàn)勝 【01*】【01*|02*|03*|04*|05*|06*|07*|08*|09*|10*】 一、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89題。 再過金陵唐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宋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綠到臺城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此詩寫于安史之亂后。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于辦公、居住的場所。 8.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首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9.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

3、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8】相同點:都描寫金陵城雁行高歌,凄涼衰敗之景(2分,抓住“收、秋、愁、空、冷”) 不同點:包詩運用擬人,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幻,寫出了作者所見所聞。(1分) 【參考答案9】包詩抒發(fā)了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xiàn)作者親歷安史之亂后對國家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 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fā)作者對金陵古城繁

4、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戲題牡丹 韓愈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倚斗輕盈。 凌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8.前四句牡丹的特點?虛詞“同、俱、何須、并、偏”對牡丹的描寫有何作用? 9.與前兩聯(lián)相比,本詩后兩聯(lián)描寫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8】朦朧含蓄、柔美清新,(2分)突出牡丹競相展示自己的美,(2分)照應標題“戲題”,暗示詩人的喜悅之情。(1分) 【參考答案9】側面描寫,(2分)第三聯(lián)通過描繪牡丹花開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鬧場面來表現(xiàn)牡丹的美,(2分)尾

5、聯(lián)通過寫作者見牡丹而心喜,忘卻多年塵俗之事的愉悅之情來表現(xiàn)牡丹的美。(2分)篇二:眉山市2008年高三診斷考試試題語文 眉山市2009級高三第一次診斷考試題 語 文 2008年12月22日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分植150分,完成時間150分鐘。 第I卷(30分) 本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果脯f 定f 雞脯p 慰藉ji驚魂甫 B、笑靨蝕bo 前仆后繼py 夢魘yn剝 C、熨帖y靚妝紅yn掎角之勢j ling殷 D、踟躕zh 躑躅ch 臍橙j提綱挈領qi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A為兩岸同胞謀福

6、祉,為臺海地區(qū)謀和平,挾手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新, 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歷史潮流的前進方向。 B全世界翹首期盼的20國集團(G20)金融峰會11月15日在華盛頓以閃電 般的速度匆匆落幕。會前人們設想的歐美圍繞世界金融秩序激烈“奪權”,或是 新興國家在“鴻門宴”上被逼著出錢的戲劇性場面,通通沒有出現(xiàn)。 C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勝地,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 哪里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怎么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D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出現(xiàn)惡化跡象,引起美國股市劇烈動蕩。愈演 愈烈的次貸危機正在向貨幣市場曼延。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中國運動員在08

7、北京奧運賽場上不孚眾望,不僅在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上摘金奪銀, 勇破世界紀錄,而且在一些以往不占優(yōu)勢的項目上也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突破。 B、2008年3月24日,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最高女祭司娜芙普利都點燃了 奧運圣火,她神乎其神地將火炬?zhèn)鬟f給了第一位火炬手亞歷山大。 C.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個胡同里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幾輩子的。 D.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瀘沽湖孕育了摩梭女人,綿綿的大山給了她山的堅強, 清清的湖水則賦予了她水的柔情。 4. 下列各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專家們一致建議,盡快以地方立法的角度來加強對地震遺址遺跡的保護

8、。保 護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自然毀壞,例如風雨侵蝕、地質災害對保護區(qū)的威脅 等。 B、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生前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推 動我國文學繁榮而設立的。 賈平凹的秦腔、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麥家的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C、美國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震驚世界,媒體不時傳來貝爾斯登、美林已“改嫁” 雷曼兄弟已“死亡” 的噩耗,曾被譽為金融圣地的華爾街如今已風光不在。 D、李小龍并不只是一個功夫明星,他還是個造詣極高的武術家。成龍在他的戲 里跑過龍?zhí)?。他得過香港校界拳擊冠軍。 三、(9分,每小題3分) 答李翊書 韓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

9、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不知 生之志:蘄勝于人而取于人邪?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蘄勝于人而取于 人,則固勝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 誘于勢利,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 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 乎其若思,茫

10、乎其若迷。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 其難哉!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后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于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 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雖然,不可以不養(yǎng)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 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于成乎?雖幾于 成

11、,其用于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與舍屬諸人。 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 而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所以勸 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 相為言之。愈白。 8、對下列幾組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 A、蘄勝于人而取于人也 蘄:通“祈”,要求,祈求 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注:寫出來,像水流出來似的 B、加其膏而希其光膏:油 處若忘,行若遺處:靜處的時候 C、惟陳言之務去 之:賓語提前的標志 之二從又何知 之:這 D、志乎古

12、必遺乎今乎:在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乎:被 9、以下各組句子,不全是表明韓愈學寫文章的甘苦和體會的一組是: ( ) A、處若忘,行若遺 惟陳言之務去 B、有志乎古者希矣 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C、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D、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取于心而注于手 10、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答李翊書是韓愈宣傳其古文理論的重要文章之一。這篇文章是韓 愈以自己長期寫文章的經驗和過程,寫給向他求教的年輕人李翊的信。 B、李翊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年輕人,他深知為文要循序漸進。

13、C、這封書信的主要內容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針對李翊的想 法,明確提出,道德是文章的根本等主張;后一部分重點敘述自己長期學 寫文章的甘苦和體會。 D、答李翊書寫得熱情洋溢,談事說理認真誠摯。全文氣勢遒勁, 汪洋恣肆。從中可以看出韓愈獎掖年輕人的熱切希望。 第卷(120分) 四、(23分) 11、文言文斷句與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文句(課文觸龍說趙太后刪去的最后一段) 斷句。(2分) 子 義 聞 之 曰 人 主 之 子 也 骨 肉 之 親 也 猶 不 能 恃 無 功 之 尊 無 勞 之 奉 而 守 金 玉 之 重 也 而 況 人 臣 乎 (2)翻譯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

14、句子。 1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2 雖如是,其敢自謂幾于成乎?雖幾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 12、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8分) 石頭城 石頭城 唐劉禹錫 宋劉翰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離離芳草滿吳宮,綠到臺城舊苑東。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1)為什么劉禹錫的“淮水東邊舊時月”明明寫的是當前之景,卻要稱為“舊 時月”?(3分) (2)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綠到臺城舊苑東”中的“綠”字。(2分) (3)有人認為劉禹錫 “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與劉翰的“一夜空江煙水冷” 中的“空江”,有異曲同

15、工之妙,請談談你的理解。(3分) 13、補寫處下列空白處的句子。(兩題任選一題)(5分) 1 塘中的月色并不勻;,如梵阿玲(1) 上奏著的名曲。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是故無貴無賤, (2)讀下面一首元曲,填空。 殿前歡客中 張可久篇三:詩歌練習533文檔 一 張謂早梅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 早梅 唐張渭 一樹寒棒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 翻譯: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fā),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閱讀答案: (1)首句中的“ 白玉條 ”一語所用的修辭手法是比喻,并與下

16、文的雪字前后呼應。 (2)從全詩看,“梅”的開放是在什么時候?簡述推斷的根據。 答:早春。根據尾句中“經冬”一詞可推斷。 (3)全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答:對梅的早早開放的驚喜和贊嘆。 (4)對于“一樹寒梅白玉條”中的“白玉條”三字,有人說不恰當,不符合梅花呈朵狀的形態(tài)特征。試談談你的看法。 答:)“白玉條”句是恰當的,因為這樣更能體現(xiàn)梅花開得旺盛,壓滿枝頭,同時也能說明詩人當時的立足點是在遠處,和頷聯(lián)相呼應。 (5)“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消?!眱删湔Z言質樸,但著無盡的意蘊。請作簡要賞析。 答:這兩句是寫詩人的觀察發(fā)現(xiàn)。遠望寒梅,似雪非雪,迷離恍惚;定晴細看,溪畔橋邊,寒梅近水,

17、迎風怒放。詩人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既凸現(xiàn)了探索尋覓的驚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獨放的風姿。 (6)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本詩則側重寫梅的什么特點?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答:開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 (7)本詩主要表現(xiàn)了梅花怎樣的品質? 答:表現(xiàn)其凌寒獨開的精神品質。 二: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作,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本詩則側重寫一個 早 (一個字)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的 不畏嚴寒而獨自開放的風姿。 次句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 獨特環(huán)境。第三句說一樹寒

18、梅早發(fā)的原因是: 近水。 第四句回應了 首 句,一個“不知”再加上一個“疑是”,寫出了詩人遠望寒梅 似雪非雪,潔白似雪的高潔脫俗的情態(tài)。 【賞析】 全詩即在于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二 、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 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蕭蕭班馬”出自詩經。班馬:離群之馬。

19、 1首聯(lián)用什么詞語勾勒出怎樣的送別環(huán)境?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字勾勒出青山的靜態(tài),“繞”描畫出白水的動態(tài),描摹出一幅青山秀麗的送別圖景。 2頸聯(lián)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頸聯(lián)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三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閨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1)詩歌一、二兩句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4分) 【答案】 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際,一位思婦獨對孤燈、徹夜不眠,孤獨難耐。 (2) 深閨思婦早晨聽到喜鵲的歡叫,滿懷希望,以為丈夫回來了,可開門一看,不見歸人,便把希望落空的不滿撒向喜鵲;(2分)它把思婦由驚喜而失落轉而更加憂傷的心理變化含蓄地表現(xiàn)出來,耐人尋味。(2分) 日暮倚杖水邊 四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