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肇祺答問太極拳60問_第1頁
蔡肇祺答問太極拳60問_第2頁
蔡肇祺答問太極拳60問_第3頁
蔡肇祺答問太極拳60問_第4頁
蔡肇祺答問太極拳60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蔡肇祺答問太極拳 60 問問:對煉太極拳之人而言,可說是占了最多時間的推手,這,你覺得怎么樣? 答:是的,推手,的確占了教太極拳與學(xué)太極拳之人的很多時間,不錯!不過,這,只是成 了一個事實而已,并非教太極拳或?qū)W太極拳,就絕對需要這樣!我覺得,要緊的是,先承認 一個事實: 太極拳, 無論怎么說, 都是一種武功, 而既然是武功, 就終究不應(yīng)敵、 對敵不行, 然而, 推手,卻不是應(yīng)敵、 對敵的功夫! 一個人即使煉了一輩子推手, 卻也無法和人家打架! 如此, 則為甚么要花那么多時間教或?qū)W呢?這, 究竟為甚么?練太極拳推手之人, 乃非先對 這個問題,找出答桉不可!這一點,我覺得最要緊。問:是??!真的和人

2、家打架的時候,人家怎么會和你推手呢?這,煉太極拳之人,應(yīng)該都想得到才對?。】墒?,為甚么還是都花大部分的時間,在推手上呢? 答:會變成這種結(jié)果,我以為其原因有三點:一倘教的人本身沒有太極勁,則學(xué)生們一來, 就叫他們?nèi)ネ剖?,這樣,教的人輕松。二平時,同門相找,有了兩個人以上,那就只有推手 可煉, 或只有推手可煉得較長時間, 于是,就變成都在煉推手的結(jié)果來。三除了拳套與推手 外,不曉得還要煉甚么?而拳套,則整套都會了,就沒甚么可教了,于是,就只主張煉推手 了!問:這,是否因太極拳須藉推手煉成的東西多, 才變成很多人都花很多時間, 來煉推手的呢?答:太極拳,須藉推手煉成的,倘一方具太極勁,則有:雙腳虛

3、實分明,腰為軸,松,沉, 不丟,不頂,掤,聽勁,走,化,發(fā)勁與黏勁等。然而,這,卻一定要一方具太極勁,對方 才能獲益, 否則, 恐怕連直接從太極拳套延伸過來的雙腳虛實分明與腰為軸等,卻也很難做到了!原因是: 雙方都不具太極勁之人一推手, 不到兩分鐘, 就會變成兩牛相斗其狀況所致! 于是,從推手, 就不僅甚么都煉不成, 其身體,且會變成越來越強硬! 因此,練太極拳推手, 倘無緣與具太極勁之人推,則絕對需要有學(xué)吃虧之覺悟,而真的時時在做學(xué)吃虧 , 否則,其人必越推越乖離太極拳!如此,則煉推手,就反而有害無益啦! 問:以你的經(jīng)驗,練太極拳之人,能從推手獲取到的功夫,究竟是甚么呢?答:除了從太極拳套直

4、接延伸過來的步的寬、長,美人手,雙腳虛實分明,腰為軸等,盡都 在推手時,猶能概括在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之中外,實際上,能從練推手而獲取到的功 夫,則可分為兩個部分。頭一個部分,是由一不丟不頂,而煉成二掤,而煉成三聽勁,而最 后煉成四黏勁。第二個部分,是由一不丟不頂,而練成二掤,而煉成三聽勁,而煉成四走, 而煉成五化,而最后煉成六發(fā)勁,此際,倘尚不具太極勁,則只輕輕地推一下對方即可。而 由這兩個部分來看,可知其一、二、三都一樣,而其三,則皆為聽勁 ! 因此,前輩們, 也才會說出:推手煉聽勁 的。這里,所以沒提到 松與沉,乃因煉推手而要獲取 松、 沉,則若非被具太極勁之人推,則不可能所致!問:煉推手

5、, 須做到不丟不頂, 而要煉出聽勁來, 這,我曉得, 可是, 不丟不頂與聽勁之間, 怎么又需要有掤的存在呢?答:你這么說,我就不懂了!一個人沒煉成掤,怎么能有聽勁呢?和對方的身體接觸,來聽對方之狀況的一個人之手,其所賴的功夫,就是掤?。〔挥脪?,而能聽出 對方的狀況, 這,恐怕不是太極拳罷?倘是太極拳, 則推手時一和對方的身體接觸, 便以掤, 來聽其身體狀況了呀!因此,教推手,最先教的,也才會是掤勢的定步單推手啦!問:掤勢的定步單推手,現(xiàn)在,對開始煉推手之人,做老師的,也還在教??!可是,卻都沒 對學(xué)生說起, 掤?qū)挸陕爠胖匾獊?。不曉得怎么會這樣? 對這,你的意見如何?答:我覺得,學(xué)東西,不管

6、是太極拳或其它,要緊的是學(xué)方的熱心、熱誠,再者,就是學(xué)方 的悟性之強、之高。因為,老師沒教,有可能是因?qū)W生沒有熱心、熱誠問所致,當然,也有 可能是老師本身不懂才沒教, 或老師懂而不教啦! 這個時候, 就要靠學(xué)方自己去悟一途罷了 而悟,卻要其人本身的悟性高、悟性強,才有可能悟到、悟出啊!而我所以會有這種想法, 乃因承蒙鄭曼青先生,再三地叫我悟所致啦!問:為甚么煉推手,非煉出黏勁不可呢? 答:前面已提過, 太極拳既然是一種武功, 則終究不應(yīng)敵、 對敵不行; 而太極拳的對敵功夫, 即是散手,這,其它的拳也應(yīng)該一樣。雖然,煉太極拳而能煉成接勁,就可不管甚么散手、 不散手了,但,于其前,無論如何,卻還是

7、需要散手,否則,其人無法應(yīng)敵、對敵,即其人 無法用太極拳,來和人家打架!因此,對煉太極拳之人來說,煉推手,就是為了將來能煉散 手;而煉散手的最基本功夫,即是黏勁 。而黏勁,則即使練太極拳而煉到了懂勁、接 勁之人,他,一應(yīng)敵、對敵,只要他的身體和對方的身體接觸,倘他不具黏勁 ,則他就 不一定贏得了對方!而這,也等于在說,一個人倘不具黏勁 ,則他表現(xiàn)出的接勁,就絕 對不可能是太極拳所說的接勁啦!因為, 接勁的勁 ,說的,雖是對方的力道 ,但, 要能接住對方的力道, 而從守化為攻, 則本身不具太極勁, 怎么有可能呢?對方的力道一著 我身, 接住它的我身那部分,便要立即使出黏勁, 來瞬間黏住對方力道,

8、而就在那同一瞬間 的后半段,又要立即消去其黏,而只留下勁,這樣,對方就由他自身的力道,而跌出去、敗 下去啦!這,就是太極拳的接勁實況。問:煉推手,怎么要先會走化后,才能煉發(fā)勁、推人呢?這,究竟為甚么? 答:你這么問, 就奇怪啦! 試想: 連走化都還不會之人, 怎么能攻人呢?何況太極拳的對敵, 是以靜待動、以柔克剛,而最要緊的又是:其攻,必在守中呀!那不就是:一定要會走化了 之后,才可以發(fā)勁、才可以推人?而這,由第三代嫡傳嗣張松溪他老人家的打手歌 ,其 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 三句,不就很明顯?牽動四兩 撥其牽動四兩 ,就是我在或走或化,而撥 ,就是我在攻;同樣, 引進

9、落空 ,就是 我在或走或化,而合即出 ,就是我在攻。由此可知:于太極拳的推手,則攻,必都在走 化之后才對啦!而據(jù)此事實,不就能知道:一個人煉推手,也應(yīng)該先煉成走化,然后才煉發(fā) 勁、推人,這樣,方正確?再者,連走化也還不會之人,不就證明了他的松沉還不夠,或根 本還沒松沉, 如此,則怎么能煉發(fā)勁、 推人?他, 根本不具太極勁啊! 要怎么去發(fā)勁攻人呢? 所以,此間,也才會使我覺得問得奇怪啦! 問:為甚么煉推手來獲取功夫,會分成兩個部分呢!答:一般煉推手能獲取到的功夫, 往往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二個部分為主, 或僅為第二個部分 而已; 然而,因于前問中, 問的是我的經(jīng)驗, 所以, 我也才把我覺得很難得的我

10、自身的體驗, 做為第一個部分地寫出來了。 當年鄭曼青先生的府邸, 在臺北市仁愛路的巷子里, 是日式平 屋,而一進玄關(guān),拐左進入客廳,靠窗,就是他老人家的書桌,它,當人站在客廳之門向內(nèi) 看時, 就是放置在客廳左邊。而門的稍斜右對邊, 就是帶紙門的上下雙層棉被柜。 中間放置 一竹制小茶桌的鄭曼育先生與夫人之各一張竹制沙發(fā), 就斜向著門, 放置在該棉被柜前, 而 較靠近門那一張,通常,都他老人家在坐。其地板,是光滑木板。這客廳,從門進去到他老 人家在坐的沙發(fā),乃頂多只走四步,而到書桌的圓形靠背木頭椅,則走三步就夠。客廳,就 是這么小的矩形房間。而進客廳其門,即為左右拉的木板門,卻只剩下不在拉的一扇罷

11、了, 這也就是說:從玄關(guān)進去的客廳之門,時常開著。當年,這一扇木板門,就是鄭曼青先生門 下,在煉推手時,使被發(fā)之人撞背的墻壁。這個人的臉,乃稍斜右地對著他老人家,而緊接 與他推手之人其左后方處,就坐著他老人家。當年,尼龍襪還在流行,于是,到鄭曼青先生 府邸去時,我都穿尼龍襪,因為,日式平屋,進入,須脫鞋,于是,腳就只穿襪子;而尼龍 襪碰到了光滑的木板地板,則更滑!于是,煉推手,就更不容易,但卻也更會進步!就在: 空間小,難于走化,無后退空間,不管對方使出的是勁或力,都只在被發(fā),又至少每星期有 一次機會, 這種情況下, 我于鄭曼青先生偕夫人赴新加坡之前,推手其兩部分功夫,就都獲 取到了。推手的空

12、間小,都只被對方發(fā),無后退空間,背只在撞壁,地板光滑,穿的是尼龍 襪;須在這種情況下推手,則走,必須能在極短距離之下,如此,則要靠由煉拳套獲取到的 松沉,以及走不了時還絕對肯吃虧地,在維持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其狀況,來撞壁所獲 取到的松,而這,當然,都要在不丟不頂?shù)臓顩r下做到;尚且,又由于能走的距離不可能大 故,也就更容易煉成化了!憑此,于前面所說的由推手能獲取到的兩部分功夫,就除頭一個 部分的黏勁與第二個部分的發(fā)勁外,相信就能明白必能獲取到才對啦!那么,黏勁 與發(fā)勁呢?先說發(fā)勁。一個人煉太極拳到其全身骨骼里都有勁,則他就必能發(fā)勁, 這,我是 只靠打太極拳套,就具如此太極勁的!所以,煉推手時所煉

13、的發(fā)勁,就只煉成聽勁,來獲取 發(fā)勁必能得機得勢其功夫,就可以。而由于在師門,我可說,都只在被對方發(fā),所以,我在 場時, 背在撞鄭曼青先生府邸那一扇客廳之木板門的,幾乎都只是我罷了! 我的推手, 就是 這么煉成的。而只這一點,我就很感謝鄭曼青先生啦!因我相信:此乃鄭曼青先生,為促使 同門們能容納我的措施所致!因為, 當年, 能常到他老人家府邸去受教的同門之中, 只有我 是本省人!至于黏勁的煉成,乃由于在推手的空間小,無后退空間,都在被對方發(fā),其情況 下,要做到必走、必化,不要被推出去,則掤、聽勁,非很會、很行不可,再加上腳穿的是 尼龍襪,站的木板地板光滑, 于是就使我自自然然地獲取到 定之功夫了

14、! 而就是這定, 融合了掤、聽勁,才使我煉成了黏勁的!這,扼要地說,即:因我已由拳套而有勁,又因由 煉推手其情況,而獲取到了定 ,于是,這定與聽勁的聽 ,就融合成為黏勁 , 而使我由煉推手,煉出黏勁來。問:這么說來,煉推手,是在一方之背能撞壁的環(huán)境煉,比無一方之背能撞壁的環(huán)境煉好, 是嗎?答:是的!無論發(fā)那方有勁與否,被發(fā)那方倘始終能保持如在打拳套時的輕靈度、松度,而又盡量不移動雙腳板地,來或走或化, 則即使走化不了,而被發(fā)出去背部撞到了墻壁,卻 也因其撞,而得以使其身體,更加松下去的。所以,煉推手,還是具能 撞背的環(huán)境好。然 而,卻要注意一點,那就是:被發(fā)那方,千萬別撞有彈性的設(shè)備,因具彈性

15、之設(shè)備,會使撞 者受內(nèi)傷!問:據(jù)說,煉推手,主要在練掤履擠按,這說法,你的意見如何?答:是的!確實有人在這 么說。然而,當你聽到人家在這么說的時 候,你可以反問其人:掤外的履、擠、按,究竟 要怎么幫助煉成聽勁呢?而看他怎么回答。這,我相信:他是回答不出來的!人世間里,人 云亦云之事很多,即使對太極拳,卻也不例外!所以,對這種說法,把它當做沒聽到,就可 以。其實,這種說法,我想是把煉推手,主要是要煉掤履擠按推手。 ,聽錯了所導(dǎo)致的結(jié) 果。問:這么說來,煉推手,主要還是煉掤履擠按推手嗎?答:對太極拳推手,其實,不能這么說!掤履擠按推手,無非只是太極拳推手中的一種方式 而已。要注重的,應(yīng)該是目的,而

16、不是方式;于是,只要能練成前面所說的兩個部分之功夫 的推手方式,則都可以采用,方才正確啦!且事實上,在煉太極拳推手之人,可說大部分, 煉的,卻也都是定步散推手為主??!蔡肇祺 答有關(guān)太極拳六十問 3問:在四方空曠的場所煉推手,你覺得怎樣?答:缺點很多! 一很容易忘記是在煉功夫, 而不是在搶生意。 為甚么會變成在搶生意呢?這, 應(yīng)該有很多人有過經(jīng)驗:因怕對方跌倒,以至少互相發(fā),于是,就你推我,我推你地,只在 互相扭來扭去, 如此, 不就像在搶生意地糾纏不清?尚且, 倘那空曠場所是外人也可以到的 地方,則更慘!為要炫耀自己給外人看,兩人就互相拼命地搶著發(fā)對方起來,這么一來,不 就像我讀大學(xué)時候的臺北

17、中央市場,中秋快到時,那競爭著喊賣甘蔗一樣了嗎?這種狀況, 非等于兩人在搶生意,是甚么?二即使一方有勁, 能使對方煉不丟不頂及走化,但,由場所 的空曠狀況,另一方必會較分神,且倘有外人在, 則這種現(xiàn)象就會更加顯著故,會使他只在 緊張而練不出甚么功夫!三當年,我住宿在臺大醫(yī)學(xué)院宿舍的時候,由于我很喜歡看電影, 又買不起黃牛票,于是,就利用星期天,去看早場,而會走過臺北新公園。但,新公園里的 人行道旁,卻有一位同門,在那里教太極拳,他,每看到我走來了,雖還離一段距離,就必 定會走過來和我打招呼。因他怕我走到他在教拳的地方去,而興起,要和他推一下手,這, 會使他在學(xué)生前丟臉,因他不曉得:我并不是那種

18、人!但,像這事實,于四方空曠場所教太 極拳、煉太極拳時,卻有可能發(fā)生。這,倘不是我,而換個別人,則恐怕就會影響到那位同 門的教拳啦!如此,則總是不好!四現(xiàn)在的社會很亂,倘那四方空曠場所是公共場所,而在 煉推手的不是人數(shù)多的整群, 則有可能會被外人以言語中傷, 甚至要和你推推看而變成打架! 這,還是得以避免最好!以上就是:在四方空曠的場所煉推手,其缺點。問:煉推手時,最需要注意之點是甚么? 答:使自己能保持,和在打太極拳套時一樣的狀況。問:這,練太極拳之人恐怕都知道,可是,卻幾乎都做不到!為甚么會這樣呢?答: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不想做、不要做!因為,人一推手,其整個人就失去了存在,而 變成一張臉

19、皮, 于是,其推手,他所顧慮的, 就只剩下:不能丟臉,面子最要緊, 此事而已! 這,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經(jīng)驗。這么一來,則他就只要推對方、發(fā)對方,來顯示自己比對 方強罷了!于是,沒有勁,就出拙力,一推不退、不倒,就加倍用力再推、三推,直到對方 退、對 方倒、對方輸!因而倘推的雙方是同門,則較在推、在發(fā)的一方,就這么地煉成大 大地乖違松沉的膠狀身體,而變成永不沉 氣、不長勁的身體狀況!而若推的雙方是師生, 且其為人之師又不具太極勁, 則其師就會即使把雙手都煉成鐵般地硬也沒關(guān)系地, 必使出渾 身拙力,來推出、推倒對方;因而其師越和學(xué) 生推手,則其雙臂,也就變得越硬、越有力 而猶自喜自己的勁,越來越

20、長。真是可憐!而其學(xué)生,也因沒看過真正的太極勁故,就以為 其師的太極勁越來越大,而越尊敬起其師啦!這,不是在造孽,是甚么呢?于是,其做不到 的原因,為人之師,就除了面子而外,尚有飯碗啦!奈之何! 問:這么說來,為了臉皮、面子甚至飯碗,而沒辦法煉對推手之人,倘仍繼續(xù)練下去,其結(jié) 果,會變成怎樣呢?答:不會怎么樣的;只是他的太極拳,會變成越不是太極拳,如此 而已!問:倘非師生而不具太極勁之兩個人,時常做掤履擠按定步推手,但都不發(fā)對方,這,有用 嗎? 答:你所問的這個問題,雖顯然與我寫在我所認識的太極拳九 十一頁其掤履擠按定 步推手之狀況不同,然而,對要熟悉 掤履擠按推手,則還是有用,但,卻要注意:

21、一推 的速度不要 太快。 二推的時間不要太長, 不要到雙腳會覺得酸! 三雙方都 要站右腳在前的 弓步煉,不要站左腳在前的弓步。四頂多兩人 碰一次面,煉一次,且頂快也三天后再碰一 次面,再煉一次, 這樣,總共煉三到四次,就很夠。定步推手,又怎么不能問:煉掤履擠按定步推手的站步,怎么不能左腳在前?而掤履擠按 常煉呢? 答:倘其站步改為左腳在前,則手也非更改為反式不可,這么一來 ,就變成反常故,不合 理!而對其不能常煉,則如前面所述, 推手并不是用來應(yīng)敵、對敵即打架的功夫故,只要 能煉成前面 所提兩個部分之功夫就可以了; 然而,能這樣, 則依張三豐祖 師與王宗岳第一 代嫡傳嗣的經(jīng)驗,是煉其掤履擠按進

22、步推手 ,而依我的經(jīng)驗,卻是煉當今的定步散推 手。因此,煉 掤履擠按定步推手之目的,可說,就只有要熟悉掤履擠按 推手而已故, 我才那么說的。這里,須注意的是:第三代嫡傳 嗣張松溪的打手歌中說的,乃是張三 豐祖師與第一代嫡傳 嗣王宗岳所煉的掤履擠按進步推手 ,而不是這里說的當今 掤履 擠按定步推手此事。問:你以為:一個人要能做到把太極拳推手煉得正確,是否就把只 顧臉皮或兼顧飯碗的作 為,撤底丟掉就可以呢? 答:是的!但這,卻只是消極的作為罷了!要緊的是:其人,要有 積極的絕對性東西做基 礎(chǔ),才有可能作到:不顧臉皮,或不顧 臉皮兼飯碗,其事!那就是:要立絕對要煉成太極 拳的鐵般堅 定意志, 而于實

23、際上,則要有絕對要探究太極拳之峯極,究竟 在那里, 其熱心 與作為即具體煉正確太極拳之表現(xiàn),以至其人 生,也逐漸向澹泊于名利權(quán)勢方向改變,這 樣,其人就會正確 地煉起太極拳,而不只是推手而已啦! 聽我這么說, 或者有人 就會覺得 很奇怪,而以為:怎么會有人煉太極拳而不想練成、 不要煉成的?這,話雖這么說,但, 會這么覺得之人,倘自己 捫心想一想:從他開始煉太極拳那天起, 他, 真的有一定要煉 成 太極拳的意念過嗎?沒有罷?是的!其實,卻是真的沒有! 此乃呈現(xiàn)在一般人身上的鐵的 事實!然而,可怕的是:存在著 這事實之下,人,卻還以為自己乃是一定要煉成太極拳! 沒有 其事實,卻一直認為有其事實,

24、這就是: 人的極為可怕一面啦 !倘一個人能打破這可 怕一面,而以堅定意志,真的去決心要 練成太極拳,則相信其推手,就必定會展開一個使 他充滿希望 的新局勢出來的!問:具太極勁之為人老師,會藉推手,而給其學(xué)生喂勁,這件事,你覺得怎么樣?答:是的,推手,有這種煉法,不錯!然而,這,可說,一點效果也沒有!原因是:太極勁這個東西,還是由自己從煉太極拳套 獲取到,方為可靠!老師的太極勁, 畢竟是老師的, 進入學(xué)生 體內(nèi),其學(xué)生,還是難以受用!因為,學(xué)生之身體的松沉度, 不夠!試想:倘學(xué) 生之身體的松沉度夠,則他自身就會長出太 極勁來了,怎么還需要其老師喂他呢?所以, 這種推手,是屬 徒勞無功的一種!如此

25、,則或者有人就會想:那么,對已長出 了太極勁, 但卻還不大的學(xué)生,倘被其足夠太極勁的老師喂勁 ,是否就有益此事來。有關(guān)這種狀況, 其結(jié)果,還是一樣!因 為,說穿了,則別人的太極勁,乃絕對成不了自己的太極勁的緣故。公元二00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十七時三十四分于臺北市本會會館 問:練太極拳,據(jù)說有關(guān)吃,有很多須注意之點,是嗎? 答:在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有一天到鄭曼青先生府第去了,他老人家,一個人坐在客廳沙發(fā), 閉著眼好像在思考甚么,而突然睜開了眼睛,對我嚴厲地說: 早餐,要吃白稀飯! 。當時, 我三餐都吃臺大醫(yī)學(xué)院學(xué)生宿舍給外面商人包的伙食, 菜不好, 而快餓肚子, 因而我就回答 他老人家說:這樣,恐怕

26、會營養(yǎng)不夠。 ;我一這么回答, 他老人家就吼起來了: 你懂個屁! 。 于是,我就想: 以后,早餐就只吃白稀飯好了!不要自以為甚么營養(yǎng)不夠,而不這么做, 以至煉不成太極拳,那,不劃算! ,因此,早餐,就吃了數(shù)年白稀飯,而到現(xiàn)在,我還是前 三口,一定是白稀飯。這是很要緊的!至于因他老人家沒在吃,以至我也沒吃的有白蘿卜, 它,至今,我猶沒在吃。問:以你的心境所知,早餐要吃白稀飯, 及都不吃白蘿卜,其與煉成太極拳的關(guān)系怎樣呢? 答:每天的第一餐, 都只吃白稀飯, 則對由臥姿而變成了坐姿、 立姿之人體的 元氣其氣, 能較不帶體中其它雜氣地,聚集到丹田來。這,倘以一般詞句說,則會使人起床后,沉到丹 田來的

27、氣,較清、較純啦!如此,則必能使聚集于丹田的氣,較容易降到涌泉去變成勁。至 于吃白蘿卜的壞處,則它不僅會使人體的元氣其氣稀薄,且會使已聚集在丹田的氣 散掉故,我才一直到現(xiàn)在,都不吃。問:至于打太極拳套所需要知道的!還有其它的嗎?答:倘還有,那都關(guān)系著心的問題啦!譬如說眼神;若我問起打了幾年太極拳套之人:你打 拳套的時候, 眼神注在那里?則不曉得他會怎么回答?回答: 正前方?將對敵、 在對敵的身 體某部分?只茫然地隨頭轉(zhuǎn)視?或者其它?況且,打拳套時,眼神卻又非收斂不可?如此, 則更難答我的問啦!那要怎么辦呢?于是,只說到眼神,也就會立即關(guān)系到心的!因為,打 太極拳套時,眼神,乃在保持神宜內(nèi)斂下,

28、隨臉的方向,平注其前方,但卻不用心看, 因心須甚么時候都在關(guān)心腰際為主的其身四周!這一點,乃是打太極拳套時的最基本用心, 其實際表現(xiàn);而這,也就是打太極拳套時,所以神宜內(nèi)斂的目的。問:打太極拳套時,起勢與合勢的位置,是否非一致不可呢? 答:倘照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打,則不會一致。至于打鄭曼青先生的簡易太極拳或 其它太極拳套,則煉者,最好不必拘束此事!因為,問題,并不是在起勢與合勢的位置是否 一致,而是在:每次于同起勢位置打的結(jié)果,其合勢位置,是否都一樣之點。而這,又任何 太極拳套,在同起勢位置打的結(jié)果,其合勢位置,即使每次都有些出入,卻也沒甚么關(guān)系, 只要步的長、寬正確,路的進、退沒歪,也就可以

29、。問:近來,有人于打太極拳套間,任意地把手震動一下,說是在練發(fā)勁,對這,你的看法如 何? 答:對這種事,我只是莫名其妙!有的人,是于某固定的式里,震動一至數(shù)下手,說是在煉 纏絲勁;有的人,是于不固定的式中,想震動一下手就任意震動一下,說是在煉發(fā)勁。這種 現(xiàn)象,先人在打太極拳套時,都沒發(fā)生過。所以,真的想煉成太極拳之人,最好不要學(xué)它! 此乃我的淺見。問:一個人獨自坐在能打太極拳套之空間的一邊, 而想象自己在那空間打太極拳套, 這方法, 對練成太極拳,有幫助嗎?答:沒有幫助!不僅沒有幫助,我且覺得:那是在浪費心力!其實,類似它,但卻全然不同 的,有在夢中打太極拳套,其現(xiàn)象。 這現(xiàn)象,乃會發(fā)生在一個

30、熱愛太極拳而真的想煉成太極 拳之人身上。 它,于二十幾歲的數(shù)年之間, 我曾經(jīng)驗過數(shù)次, 而每次, 都僅打一套完整的 簡 易太極拳而已,可幸的是:于其中兩次,得蒙鄭曼青先生在傍指導(dǎo),而此事,妙的是連鄭 曼青先生也曉得!問:對反打太極拳套,你的看法如何?答:所謂反打太極拳套, 就是向北起勢后, 身轉(zhuǎn)西而向北踏出右腳成右棚地打啦! 這種打法, 年輕時候,我也想過,但,我卻沒這么打過。因為,我覺得:要這么打的目的,無非只是為 了對敵時,各式、各勢都能左右皆用得出,如此而已;但這,一是倘練得成接勁,則無此必 要,一是不合乎大宇宙之理! 為甚么不合乎大宇宙之理呢?因為, 地球的自轉(zhuǎn)、 公轉(zhuǎn)的方向, 一向不

31、變,而人身的血液循環(huán)的方向,也畢生一樣!所以,倘把太極拳套反打,則必定不僅 練不成太極拳,且會煉壞身體。這,絕對不能做!問:對真的想煉成太極拳之人所打的太極拳套,其最大的收獲,是甚么呢?答:通三關(guān)。此乃:由于即使打太極拳套到得以長出太極勁來,但,要渾身充滿氣、勁,甚 至氣、勁多到能布滿體外空間,則不通三關(guān),是絕對做不到所致。因此,對此問,我才這么 回答;如果單純地只說其最大收獲,則陰陽相濟啦!問:人患了感冒而在咳嗽時,倘在打太極拳套之間又咳了,則要怎么辦?答:這,如果其病狀是于打一套太極拳套的時間之內(nèi)必咳,則那天不要打; 如果其咳的間隔 時間,比打一套太極拳套的時間長,則打時逢到咳,就停下來,

32、而等咳嗽停了,才重打。問:你覺得一個人吃葷或吃素,對打太極拳套而言,其收效,會有差別嗎? 答:應(yīng)該不會罷!我于踏進心的世界之前,也曾在不算短的一段歲月里,不僅吃過素,且還 持過午?。?問:你曾說,倘一開始就有緣煉到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 ,則當今的太極拳功夫,絕不僅 如此而已,其所含內(nèi)容,除拳套較短之點外,是否還有其它呢?答:有!一一個人煉太極拳套的目的,既然為了松肌肉、筋絡(luò),來使氣能沉丹田,而下到涌 泉來變換為勁, 以及氣經(jīng)尾閭而上督脈通三關(guān)后, 下任脈復(fù)沉丹田,來供所需,則其必要做 到的,應(yīng)是雙腳的虛實分明,及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兩者,最為要緊啦! 如果,人而能承認此事,則太極拳

33、套里,怎么可以存在須俯身之式,須起腳之式?因起腳,定會使全身的松沉、輕靈打上折扣,而俯身,則必失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 懸。??!于是,這么一來,不就也等于在違背張三豐祖師的太極拳論首句其一舉動 周身俱要輕靈 ,及王宗岳第一代嫡傳嗣的十三勢歌其上舉二句?這,怎么可以?二太 極拳套的式,乃是應(yīng)敵、對敵之招,不錯!然而,太極拳之所以能以靜待動、以柔克剛,卻 因具太極勁 !而太極拳其應(yīng)敵、對敵之用,且又以接勁為主。如此,則煉太極拳,倘煉 到能接勁,則也就可以不靠招式啦!而這也就是說:太極拳套的式,其主要功用,并非為了 應(yīng)敵、對敵,而是為了長出勁,之后,才藉兼煉推手,來成各種勁到都能使用出。因此,

34、打 太極拳套,乃仍以能長出太極勁為主故,實際上用不著,且又會影響到腰肌之松之式, 就不該存在于拳套之中,方正確啦!這種式,就是玉女穿梭 !然而,張三豐祖師太極拳 譜中,卻沒有俯身之式、起腳之式與玉女穿梭式,且又不長!面對這事實,怎么能不使我 再三地起此問的感慨?我,真的也枉費了不少心血與時間了?。?問:打太極拳套時,倘其每一式,都想象在對敵,你覺得怎么樣?答:這, 不能做! 為甚么呢?頭一點, 要這么做之人, 他,必須對每一式的用法, 都很清楚, 否則,他,做不到,但,真對每一式的用法都很清楚之人,卻不可能這么做,因他已懂太極 拳故,會覺得這么做,不僅無聊,且又在亂心,對其太極拳的進步,有害無

35、益!第二點,這 么做,就做不到前答中,所以神宜內(nèi)斂其目的故,違背了張三豐祖師的太極拳論!第三點,前答中之打太極拳套時的所以需要神宜內(nèi)斂 ,目的,其實,乃是為了打好聽 勁的基礎(chǔ)故,這么做了,則他就非只藉推手來煉成聽勁不可,這,很不容易!所以,絕對 不能這么做! 問:你打太極拳套時,最需要用心打的,是那一式呢? 答:這,無論是鄭曼青先生的簡易太極拳也好, 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也好,長年來, 我都覺得,那是從左摟膝抝步接下去的進步搬攔捶 !而打從左摟膝抝步接下去 的進步搬攔捶這一式,其所以需要特別用心的原因、是由于從左摟膝抝步而開始打 進步搬攔捶 時, 渾身的勁, 就會很快地密布于全體表故, 我就自然

36、地會特別用心來感知 勁那動態(tài)所致。這現(xiàn)象,從彎弓射虎接下去的進步搬攔捶 ,并不發(fā)生。問:這么說來,倘煉太極拳套而還沒有勁之人,則打從左摟膝抝步接下去的進步搬攔 捶時,要留意甚么呢?答:不必特別留意甚么,只要能更輕松地打,就可以;尤其是打從左摟膝抝步上右腳而 進左腳其先上的右腳時,要注意絕對不能存有絲毫的矯揉造作 !問:你打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 ,是否覺得:和打鄭曼青先生的簡易太極拳 ,有不一樣 的地方呢?答:有!這,除了上述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中,不具須俯身、須起腳與玉女穿梭等式所 導(dǎo)致的不一樣感覺外,使我覺得最不一樣的,有兩項:一打從第六式按連接第七式單 鞭其過程,及第十六式十字手兩處時,比打其

37、它諸式、諸勢時威力大;所謂威力大, 即是:彌漫在我身外空氣中的氣與勁的動態(tài),較激烈。二打從第十八式單鞭連接第十九 式肘底看捶 其過程時, 雙腳踝筋絡(luò), 每次都還繼續(xù)地在松。 這現(xiàn)象, 使我知道了一件事: 人體筋絡(luò)能松之程度,比肌肉能松之程度大!而這兩項,乃我打簡易太極拳時,從未發(fā) 生過。問:對一打起來全身就會震動, 或就會自動地照順序打, 這兩種太極拳套, 你覺得怎么樣? 答:前者, 怎么會是在打太極拳套呢?那等于受地獄靈或動物靈憑依,而在做法騙人的乩童了啊!所以,那不值得說!至于后者,倘他自動地照順序打,是因為他的勁,或他的勁與肉 身周圍的空氣一起, 在引導(dǎo)著拳套各式其順序地打,則他怎么不照

38、實說,而要說成 自動地 打呢?由此也曉得:他的自動地打 ,絕非已具在身勁或能發(fā)凌空勁所致啦!這么一來, 其自動地打 ,就必定為:被在其生前練過太極拳套,而死后變成混聚界魔王、大魔王之 人,操縱著其肉身打的啦!這,倘不即時中止其打拳套行為,則盡其馀生,都會被那魔王、 大魔王操縱、控制,死后,又必展開迷離界生活,而變成其魔子、魔孫的!堪悲!問:有的人,在教太極拳或?qū)W太極拳,好像都很不注重甚至?xí)p視太極拳套,對這種現(xiàn)象, 你的意見如何? 答:會這么做之人, 一定是不具 太極勁之人!而這種現(xiàn)象,我知道, 現(xiàn)在很普徧! 試想: 一個人,既然從太極拳套,根本沒在在乎太極拳之體 ,也得不到對太極拳之用的好

39、處了,則他,怎么會注重起太極拳套呢?當然不會罷?于是, 這種人, 就必注重起他從無關(guān) 太極拳處學(xué)來, 或他自己亂創(chuàng)造出的甚么 站功、呼吸法 甚至 手印 等,來自欺欺人, 說那是在奠練成太極拳之基,或胡說煉成太極拳,最重要的,是推手啦!這種人,其實,都 還不曉得甚么才是太極拳! 于是, 等他真的曉得甚么才是太極拳了, 則他也就定會很注重起 太極拳套的! 因為, 只有打太極拳套, 一個人的肌肉、 筋絡(luò)才會松, 氣才會自動地沉到丹田, 且靠雙腳的分明虛實,才又會使沉到涌泉的氣,變換為勁來長勁,另一方面,丹田的氣,也 才會經(jīng)尾閭來通三關(guān), 以至使渾身得以充滿氣與勁, 來煉成太極拳的極致其最高級陰陽相濟

40、! 這,等于就是太極拳的體的全部與用的絕大部分了呀!因此,無論是教的人或?qū)W的 人,怎么有可能不很注重它呢?怎么會有這種事?而這種事, 又怎么有可能發(fā)生?所以, 我 也才說:這種人,都還不曉得甚么才是太極拳啦! 問:打了太極拳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卻都煉不出勁來,這,究竟是為甚么呢?答:這個問題,乃是煉太極拳的大部分之人,發(fā)生在其身上的問題!而有關(guān)這個問題,頭一 點需要檢討的是: 其人所打的太極拳套正確與否?第二點: 倘所打的太極拳套無誤, 則需要 檢討:其人在打的方法,正確與否?第三點:倘第一、二點都沒問題,則需要檢討:其人煉 太極拳, 注重的, 是否是推手, 或推手與上舉那奠基功夫, 而不是太

41、極拳套?但, 這三點中, 我相信這個問題其所以會發(fā)生, 可說是由第三點引起的為多! 因此,倘真的想煉出勁, 則一 不要再練基么 站功、呼吸法 與手印 等與煉成太極拳甚至根本與太極拳無關(guān)的東西, 而干凈利落地把那些丟掉!二煉推手,則只和真的有勁之人煉;倘沒這機會,就于絕對不發(fā) 對方,又盡量不移動雙腳板的原則下,來與對方推手,而專煉不丟不頂與走化 !今 世,我所以煉得成太極拳,其最大原因,即為:有緣受教于鄭曼青先生的十幾年當中,可以 說,與同門推手,我都只在被對方發(fā),那,絕對不僅千次!但,其間,我卻只發(fā)過兩位同門 各一次而已,且這,又是在我有了勁之后!因為,我謹守著鄭曼青先生所教誨的學(xué)吃虧 ! 其

42、實,推手這個東西,乃不必發(fā)對方,而只讓對方發(fā),就煉得成的!因為,當對方發(fā)你 不動了,則你就必定能發(fā)得動對方,如此,則同時,你也就已煉成太極十三勢的定所致 啦!然而,一個人倘真的想煉成太極拳,則還是以打太極拳套為主,方正確!因為,太極拳 套能一個人天天打,但,推手,卻與同門,頂多也一星期推一次而已??! 問:太極拳套, 自張三豐祖師而來, 傳到現(xiàn)在, 怎么會有違背拳論、 行功心解、 歌訣等之式, 雜在其中呢? 答:其實,太極拳套于前七代,乃還保持著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其原態(tài)的,直到第七代 嫡傳嗣樊斯一前輩那時候開始, 才逐漸地被加進了玉女穿梭、 須起腳之式, 以及須俯身之式 等上去的!其所以會被加此

43、等違背拳經(jīng)、行功心解、歌訣之式上去,用意,一想就曉得,其 人,把太極拳套之式,當做與少林拳套等的拳套之式一樣地, 只為了應(yīng)敵、 對敵之用罷了所 致!人,一把太極拳套之式的功用想成這樣,則當然地,就會以為加進多方面的應(yīng)敵、對敵 之式,則必對煉太極拳之人更有利啦!然而,問題,卻也出在這里!他,為甚么會這么想? 這,答桉很簡單:他沒從打太極拳套,得到太極拳之用的好處 ! 所以,他也就沒心情去 悟,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 ,為甚么其式,只那些而已!而到太極拳套傳到愈后來,也就更 沒有人會去關(guān)心:是否有被后人加進了式之事啦!雖如此,卻還是有人煉得成!這,又為甚 么?于是, 由這事實而曉得:太極拳套, 雖傳到

44、后來逐漸地被加進了違背拳論、行功心解與 歌訣之式, 但,悟到了甚么是太極拳之人, 卻始終還是把握著太極拳之所以成為太極拳的重 點,而沒走歪了煉太極拳之路! 這也就是說, 太極拳套傳到現(xiàn)在, 只是變成比較難獲取到其 體、用的好處而已,并沒有完全失掉其效力!因此,當年鄭曼青先生,也才會一再地 要我悟啦! 問:依你的經(jīng)驗,則打太極拳套最困難之點,是甚么呢?答:整套打得使自己滿意。這,實在太困難!從學(xué)會了打整套開始,到今天,太極拳套,我 也打四十九年之久了,然而,其間,打完了它后,會使我覺得滿意的,卻不到十次!若不是 那一勢打得不理想,就是打那一勢時那里的松度不夠;或那一式的勁,應(yīng)該到那里才對的, 卻

45、沒到那里; 或那一勢經(jīng)通那里的勁的密度不夠; 或那一式的雙腳的虛實變換得不夠理想故, 經(jīng)那一腳上來的勁之量不夠;或打那一式時虛靈得不澈底,以至其神宜內(nèi)斂 ,沒做好; 或打那一式的倒攆猴時, 尾閭的穿通度不夠; 或打靠式時待發(fā)的應(yīng)該是分勁, 但卻打成寸勁; 或打那一式時, 腹內(nèi)松凈氣騰然的程度不夠;或打到那里時,心被周遭的東西引去;或 打完整套所斂入骨髓中之鼓蕩著勁之氣, 其量不夠等, 每打完了一套太極拳套, 都曾因上舉 種種缺陷, 而令我覺得不滿意過!像今天起床后不久打的一套,還是令我不滿意! 因斂入骨 髓中之鼓蕩著勁之氣,量不夠!太極拳套,就是這么地難!所以,我也才費解:當今在煉太 極拳人士

46、,怎么會不注重太極拳套啦!想煉成太極拳,卻不注重太極拳套,世界上,還有比 這種人更愚蠢的嗎?可憐!蔡肇祺 答有關(guān)太極拳六十問 5 問:煉太極拳,最該注意的是甚么?答: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不要出拙力。問:煉太極拳,為甚么不能煉到流汗?答:沒那么一回事,那頂多也只說打太極拳套時而已,其用意,乃 在于警告后來者:拳套, 不要打得太長、太多。問:太極拳套,不能打得太長、太多,其具體內(nèi)容如何?答:有關(guān)太長, 則最長也打鄭曼青先生所編的 簡易太極拳 就夠,而最好,是打我寫在 我 所認識的太極拳中的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 ;現(xiàn)在,我本人,也只按照張三豐祖師太 極拳譜打而已,尚且,我還覺得:倘一開始,我就有緣煉到

47、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 ,則 我當今的太極拳功夫,決不僅如此而已!至于太多,則每天起床后煉一套,一天一次,就很 夠;而要注意的是:身體病了,或覺得很不舒服了,則那一天就不要煉,因為,身體病了, 或覺得很不舒服了,則無法把拳套打得正確所致。這一點,很要緊!問:那么,打太極拳套,最要緊的是甚么?答:當然就是打得正確。然而,除了每勢、每式的正確外,還要注意到速度的正確;這,倘 打的是鄭曼青先生編的簡易太極拳 ,則約七分鐘, 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譜 ,則三分鐘到 三分鐘多一點。當今,很多人把拳套打得太慢啦!太慢,則必會產(chǎn)生滯的大毛病來,以 至愈打愈松沉不了,真是枉費功夫貽嘆息 !問:有關(guān)打太極拳套的摸黑 ,你

48、覺得怎樣?答:它,對很會亂心的人而言,的確有用,但卻需要很熟悉拳套到步的長、寬絕對不走樣, 才可以那么做。問:有關(guān)打太極拳套,你認為:還需要注意甚么?答:我看過有人因多打了倒攆猴式幾式后, 就把斜飛勢后的云手, 也為了補倒攆猴式所增路 程地,多打了幾式,這,要不得!因多打云手式,對人有害無益,只會煉壞膝蓋;這一點, 要特別注意!也因此,云手式,才不能單煉。問:這么說來,有關(guān)太極拳套中諸式的單煉,你的意見如何?答:太極拳套中諸式的單煉,除了提手式與倒攆猴式另有其目的外,其它諸式,則無非只為 熟悉于對敵之用罷了,這,并非絕對必要,因煉得成接勁,則已不需要任何招式所致。至于 單鞭, 我曉得很多人把它

49、當做站功而單煉著, 但卻不知所謂開展站功的單鞭,乃只是: 為人 老師,在試其學(xué)生,是否有恒心、毅力練下去的一種手段罷了,它,并非為了增進甚么功力 所需者;這一點,要搞清楚,千萬不要知道了人家在煉甚么,你也就去煉甚么!問:在煉太極拳套的時候,究竟是穿布鞋好呢?或者皮鞋?或者裸腳?答:我的經(jīng)驗,乃只穿過布底的布鞋故,我還是主張:穿布底的布鞋。問:聽說,煉太極拳套,最好是在泥土地上,有沒有這回事?答:這,我沒有聽說過;但,我在打太極拳套,則泥土地、水泥地或巖石上,都打。問:太極拳套的起勢,有的人,隨著雙手的垂下,身體也彎曲膝蓋而低沉下去,這樣,正確嗎?答:別家的太極拳套, 我不曉得, 倘是楊家的,

50、則我所學(xué)的, 并不是這樣, 即并不彎曲膝蓋, 而把身體低沉下去,我學(xué)的,乃只雙手垂下去而已。問:有人說,鄭曼青先生所傳的 美人手,是傳錯了, 因為, 楊澄甫先生所傳的,并非 美 人手?有關(guān)這一點,你覺得怎么 -樣?答:我學(xué)的,也是美人手 ,尚且我的往世楊露禪前輩所學(xué)的,也是美人手 ,于是,我 相信楊澄甫先生所學(xué)的,也是美人手才對,只是他老人家過世后才出版的太極拳體用 全書里的打太極拳套玉照,不是美人手 ,如此而已!有關(guān)這一點,具一個事實,這事 實,我是從鄭曼青先生直接聽到的: 楊澄甫先生的 太極拳體用全書 ,乃楊澄甫先生口述, 而由鄭曼青先生寫成的; 并且, 楊澄甫先生還交待鄭曼青先生說, 要

51、等他老人家過世后,才 可以出版它。這事實的后段,當然是楊澄甫先生, 不希望人家于他老人家在世,就批評他老 人家傳得不真所致啦! 其實, 此乃從前的武林人物, 很怕傳非其人的一種措施罷了, 我覺得, 并沒甚么! 問題是: 會說這種話之人,即使是楊澄甫先生的后裔,恐怕也因不曉得鄭曼青先生告訴過我的那段事實,才會那么說的,否則怎么會呢?掀了底,則他反而好受?。枺捍蛱珮O拳套, 聽說對身體很好, 連罹了肺病之人, 錬了也會痊愈, 如此, 則你怎么會說, 身體病了或很不舒服的時候,不要打呢?這,究竟為甚么?答:你我所說的,是兩碼事!是的,有慢性病之人打了太極拳套,其病,的確會有起色或痊 愈的可能,但,那

52、也要其人至少能站得住、站得穩(wěn),才能夠去打太極拳套??!否則怎么有可 能?但, 這,卻是為了使病好起來才打的太極拳套罷了, 并不是我說的為了煉成太極拳而打 的太極拳套啊!打太極拳套的目的既然不一樣,則其很多狀況,當然地,也就會不一樣的。 因為,打只注重身體能好起來的太極拳套,不必關(guān)心到其太極拳之體 ,是否會影響到其 用,然而, 真的想煉成太極拳之人所打的太極拳套, 則其體,乃時時都關(guān)系看其 用 故,于前面,我才那么說的。問:這么說來,倘一個人為了身體能好起來,或為了病能有起色,且又為了能煉成太極拳, 則他要怎么打太極拳套呢?答:這,不困難; 只要于其身體狀況能打太極拳套, 且又不覺得很不舒服的日子

53、打, 就可以。問:于一天里,多打幾套太極拳套,有甚么不好之處呢?問:于一天里,多打幾套太極拳套,有甚么不好之處呢? 答:若其人剛學(xué)太極拳套不久,只為了更熟悉它,則沒關(guān)系;倘不是這樣,而是已很熟悉太 極拳套了,卻還要多打幾套,則必有害無益,因為,那必會阻礙其肌肉、筋絡(luò)之松!不要忘 記:太極拳,乃為了使全身的肌肉、筋絡(luò)松下來才打拳套的,絕不是為了使全身的肌肉、筋 絡(luò)堅硬下去才打;所以, 能真的承認這一點, 而想獲取其結(jié)果之人,則怎么還會想每天多打 幾套呢?那不是不想煉成太極拳了嗎?而這又因為: 肌肉、 筋絡(luò), 其由于身體的一次任何運 動所導(dǎo)致的緊張, 乃一定要經(jīng)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才會恢復(fù)其原有松

54、度所致; 就是因為這樣, 太極拳套,也才會那么地要求各方面之正確度啦!設(shè)若不理這事實,而只一味地勤煉拳套, 即每天多打幾套,則由于前一套的肌肉、 筋絡(luò)那或多或少的緊張, 尚未恢復(fù)原有松度, 就又 打了另一套 -,而以此類推下去,則其肌肉、筋絡(luò),怎么會有:不僅要恢復(fù)其原有松度而已, 且要更松下來的可能呢?煉太極拳而不長勁, 這一點, 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即拳套打得太 多,以至其肌肉、筋絡(luò),松不下來! 問:你對太極拳的認識,已有五十年之久了,所以,是否可說出:你五十年來,打太極拳套 的經(jīng)驗?zāi)兀?答:當然可以。五十年來,我打太極拳套的經(jīng)驗,可分為五段:第一段,是我還沒有太極勁 的時候,這個時候,乃我的心,在意識著拳套各式其順序地打;第二段,是我已有了太極在 身勁的時候,這個時候,乃我的勁,在引導(dǎo)著拳套各式其順序地打;第三段,是我能發(fā)出太 極凌空勁的時候, 這個時候, 乃我的勁與肉身周圍的空氣, 一起在引導(dǎo)著拳套各式其順序地 打;第四段,是我踏進心的世界之后,這個時候,乃我的光子體人與我的肉身里外的勁,在 引導(dǎo)著拳套各式其順序地打;第五段,是最近這段日子, 這個時候,乃只有彌漫在我這個人 里外的勁,在引導(dǎo)著拳套各式其順序地打。問:既然太極拳套一天打一套就可以,則為甚么要起床后就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