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專題4中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人民版必修2_第1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專題4中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人民版必修2_第2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專題4中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人民版必修2_第3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專題4中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人民版必修2_第4頁
2019_2020學年高中歷史專題4中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人民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時間:4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 1895年至1898年,全國出版的中文報刊有112種,其中80%左右是中國人自辦的。這些報刊中,有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的, 有專門報道市場調查的, 此外還有專門為稍通文墨的 人辦的通俗報刊,有為婦女兒童們創(chuàng)辦的婦孺報,也有為各行各業(yè)創(chuàng)辦的行業(yè)報,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政治性報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 “報紙”與“刊物”部分,貼近民眾生活B. 注重輿情監(jiān)督,通達社情民意C. “維新”與“革命”論戰(zhàn),爭取輿論支持D. 提倡民主科學,促進政治進步解析:由“有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的,有專門報道市場調查的,

2、此外還有專門為稍通文墨的人辦的通俗報刊, 有為婦女兒童們創(chuàng)辦的婦孺報,也有為各行各業(yè)創(chuàng)辦的行業(yè)報,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政治性報刊”可以看出這些辦刊與民眾生活緊密相連,故A項正確;B項中“注重輿情監(jiān)督”題干沒有體現(xiàn);C項說法錯誤,1895年至1898年最有可能的是維新派與頑固 派論戰(zhàn);D項是1915年后的,與題干時間不符。答案:A2. 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將同盟會的綱領闡發(fā)為“三民主義”,可見當時民報是()A. 藝術性報刊B.娛樂性報刊C.通俗性報刊D.政論性報刊解析: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創(chuàng)刊于東京,是一個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傳陣地,該報的創(chuàng)辦及其宣傳壯大了革命

3、派的聲勢,也壯大了同盟會的隊伍,成為進步輿論的中心,因此選D項。答案:D3. (2018 福建三明一中期中)1897年11月時務報曾記載:“鄉(xiāng)人某蓄雞鴨甚伙,而得蛋甚少,約計徒食而無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線)驗之,果見所蓄雞鴨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該鄉(xiāng)人購雞鴨,必攜射光機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則售之于市?!边@一記載反映了()A. 西方科技在農(nóng)村得到廣泛應用B. 維新思想推動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C. 大眾媒介關注近代科技的應用D. 西方科學思想在中國得到弘揚解析:題干所述只是“鄉(xiāng)人某”應用西方科技的個例, 無法得出西方科技在農(nóng)村廣泛應 用,故A項錯誤;時務報記載的是國人

4、應用西方科技的情況,與維新思想宣傳無關,故B項錯誤;時務報登載“鄉(xiāng)人某蓄雞鴨必攜射光機器”,意在關注并宣傳推廣這一 技術,故 C項正確;由題干得知,當時能夠應用西方科技的還只是少數(shù),并不普遍,故D項錯誤。答案:C4我國古代常采用信鴿、烽燧、驛站等方式傳遞信息。下列與烽燧傳遞信息的途徑相似的是()交通信號燈 電子郵件 輪船旗語 手機短信A.B.C.D.解析:烽燧就是烽火臺上放的烽火,它屬于無聲的光通信手段,而內容是預先約定的, 現(xiàn)代的交通信號燈和輪船旗語與之類似,故選A項;則與之不符,應排除。答案:A5. (2018 陜西漢中市高三質檢)萬國公報對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 有學者統(tǒng)計了其

5、中發(fā)表的相關文章,如下表:主題與時間18801889 年18901899 年19001907 年禁纏足(篇)31117興女學(篇)5617介紹外國婦女(篇)21922合計103656由此推斷()A. 萬國公報是中國人最早創(chuàng)辦的報刊B. 晚清知識分子通過報刊實現(xiàn)了言論自由C. 知識界的宣傳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習D. 隨社會發(fā)展知識界對婦女問題漸趨重視解析:題干只是說萬國公報 對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并未提到其創(chuàng)辦的時間,無法得出它是中國人最早創(chuàng)辦的報刊的結論,故A項錯誤;圖表只涉及對有關婦女問題的文章數(shù)量的年代變化, 并不能說明晚清知識分子通過報刊實現(xiàn)了言論自由,故B項錯誤;題干沒有清

6、政府關于革除陋習的事實,故C項錯誤;從圖表中可以看出有關婦女問題的文章隨著時代發(fā)展,其數(shù)量越來越多,這說明隨著社會發(fā)展,知識界對婦女問題漸趨重視, 故D項正確。答案:D6抗戰(zhàn)時期,汪偽政府禁止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行不利于“中日親善、中日提攜 ”和“ 誹謗南京政府 ” 的內容。這是因為 ( )A. 抗日救亡成為時代主題B.眾多大眾傳媒服務于抗戰(zhàn)C.大眾傳媒引領社會思潮D.報刊雜志可引導社會輿論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汪偽政府對出版、文化事業(yè)管制的強化,控制輿論,故D 項正確;汪偽政府控制輿論的行為是不利于抗日救亡,排除A項;B項與材料禁止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行不利于 “中日親善、 中日提攜 ”和“誹謗南京政府

7、” 的內容矛盾, 排除; 材料是禁止大眾傳 媒發(fā)行不利于“中日親善、中日提攜”和“誹謗南京政府”的內容,排除C項。答案: D 7民國時期,國產(chǎn)電影獲得快速發(fā)展,拍攝了許多有名的影片,其中包括( )小城之春漁光曲英雄 小花A.B.C.D.解析: 拍攝于 20世紀二三十年代, 屬于中華民國時期; 拍攝于新中國成立后, 不屬于民國時期,故排除 。應選A項。答案: A& (2019 河北安新一中月考)某制片公司拍攝一部電影, 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的上海 發(fā)生的故事,其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場景是 ()A. 住在西式洋樓里的洋人吃西餐B. 輪船往來于黃浦江上,人力車穿梭在大街上C. 報童在大街上叫喊:“賣報!

8、賣報! ”D. 大街上張貼著松花江上的電影海報反映的是 1931 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影響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卻D。新氣象、救國、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這是五四A項。這一極具幽默感的網(wǎng)絡簽名。解析: 電影松花江上拍攝于 20世紀 30年代,變后侵占中國東北,給東北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史實,故選答案: D9. 近代中國曾出現(xiàn)許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時間較短,反映出時代氣息,例如:曙光、新社會、新中國、進步青年、新生、 新婦女等,這些期刊表達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的主旋律是B.民主科學D.平等進步A.愛國主義C.追求真理解析: 由材料中的 “曙光、新社會、進步青年、救國、自由 運動期間的報刊雜志,而五四運

9、動的主旋律就是愛國主義,故選答案: A10. “凡事百度,我擁有了豐富的知識和狹窄的思路。形象地反映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下列對其理解正確的是A. 網(wǎng)絡極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B.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一把“雙刃劍”C. 國內網(wǎng)站的影響力超過了國際網(wǎng)站D.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是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解析: 據(jù)材料可知凡事依靠百度,確實可以擁有豐富的知識, 也正因為如此,凡事依靠 百度,使人的獨立思維受到限制,故網(wǎng)絡對人的影響是雙面的,故選B項。答案: B11. (2018 江西贛州一中期末)1986年7月中國紡織報登載了一篇題目為北京 流行黃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裝市場的一些情況, 結果幾乎一

10、夜之間,大街小巷不同 年齡段的女性穿起了黃裙子。這則材料說明 ()A服裝的變化反映了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B. 改革開放推動了女性服飾的多樣化C. 大眾傳媒的發(fā)展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D. 大眾傳媒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習俗解析: 題干材料主要陳述了中國紡織報報道北京流行黃裙子,而后大街小巷不同年齡段的女人們都穿起了黃裙子,“ 掀起了穿黃裙子的風潮 ”,體現(xiàn)了大眾傳媒信息的重要影響力,故D符合題意;材料無法體現(xiàn)婦女的地位是否提高,故A錯誤;材料主要說的是媒體對生活習俗的影響,并非改革開放這一主題, 故B錯誤;材料主要說的是大眾傳媒的影響,不是作用,故 C錯誤。答案: D12現(xiàn)在有網(wǎng)友認為, “你的粉絲超過

11、了 100,你就是一本內刊;超過 1 000,你就是 個布告欄;超過 1 萬,你就是一本雜志;超過 10 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 100 萬,你 就是一份全國性報紙;超過 1 000 萬,你就是電視臺。 ” 這從側面反映了互聯(lián)網(wǎng) ()A.受眾面廣,滲透性強B.保存信息的力量強C.信息容量大、時效性強D.受眾選擇的主動性大解析:題干材料反映了粉絲的數(shù)量決定信息傳播的范圍, 體現(xiàn)了信息傳播的平等性, 故 選A項;材料沒有涉及保存信息和時效性問題,排除B、C兩項;受眾選擇不能從材料中反映出來,排除D項。答案: A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 2個小題,每個小題 26分,共 52分)13(26 分)閱

12、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夫西人設立新聞紙館, 上以議國家之得失,下以評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 物價, 可以悉外國之情形, 原為有益之舉。 今宜仿而行之, 惟不準議朝廷得失。 凡外國物價, 外國情形,及中國人而被外國人欺凌者,或傳教不公道者,皆可寫入新聞紙,布告各國,咸 使聞知, 使歸曲于彼; 且以見中國百姓痛恨洋人, 必將激而生變。 庶彼君臣聞之, 惕然知懼, 必飭令彼國公使領事,自行約束。 李鴻章附呈藩司丁日昌條說 (1867 年) 材料二: 19 世紀 70 年代后,維新派開始辦報。他們在辦報實踐中提出,報紙必須 “宗 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 ”“ 材料富而當 ”“報事確而速 ”

13、。嚴復強調辦報須 “一舉足不能 無方向,一著論則不能無宗旨 ” 。有維新人士倡言: “ 無古今中外,變法必自空談始。故今 日中國將變未變之際,以擴張報務為第一義。 閱報之多寡,與愛力之多寡有正比例;與阻力 之多寡有反比例。 ”梁啟超提出: “所貴乎報館之著述者, 能以語言文字開將來之世界也。 ” 并說:“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報館其導端也閱報愈多者,其人愈智;報館愈多者,其國愈強。 ” 摘編自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1) 比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務派與維新派在辦報宗旨、任務、目的方面的認識有 何不同。 (16 分 )(2) 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戊戌變法前報紙在推動近代中國民主進程

14、中 的作用。 (10 分 )解析: 第(1) 問,洋務派宗旨:據(jù)材料 “今宜仿而行之 ” 可知。維新派宗旨:據(jù)材料, 報紙必須 “閱報之多寡, 與愛力之多寡有正比例; 與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可知; 洋務派任 務:據(jù)材料 “ 凡外國物價,外國情形,及中國人而被外國人欺凌者,或傳教不公道者,皆可 寫入新聞紙,布告各國 ”可知;維新派任務:據(jù)材料 “ 無古今中外,變法必自空談始。故今 日中國將變未變之際, 以擴張報務為第一義 ”可知; 洋務派目的: 據(jù)材料 “惟不準議朝廷得 失,必飭令彼國公使領事, 自行約束 ”可知; 維新派目的: 材料二 “閱報愈多者, 其人愈智; 報館愈多者,其國愈強 ” 可

15、知。第 (2) 問,據(jù)材料分析及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雖 然戊戌變法失敗了, 但從制度層面開始學習西方, 探索救國道路, 啟迪了民智,一定時期推 動了中國的進步,思想解放是主要影響。答案: (1) 宗旨:洋務派注重對外宣傳,維新派強調政治屬性。任務:洋務派強調披露 洋人之事務,維新派倡導為維新變法服務。目的: 洋務派意在維護朝廷并警示洋人,維新派 強調利用報紙傳播新思想,改變國人的精神面貌。(2) 作用:逐步?jīng)_破封建專制的言禁,拓展了國人視野;進行了救國圖存和啟蒙思想的 宣傳,有助于開啟民智;為社會變革作了輿論準備。14(26 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6、:互聯(lián)網(wǎng)誕生于 20 世紀 60 年代末, 90 年代以后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而風靡全 球。自從 1995 年全面開展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以來,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僅僅過了幾年,中國上 網(wǎng)用戶急劇增加,據(jù)統(tǒng)計,到 2006 年 6月底,中國網(wǎng)民人數(shù)已達 1.23 億。材料二: 互聯(lián)網(wǎng)是魔幻的第七大洲, 在這里, 每個人只需敲幾下鍵盤就可以了解到世界 上的所有知識。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肖恩 馬洛尼材料三:互聯(lián)網(wǎng)同報紙、廣播和電視等媒介一樣,具有迅速傳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 稱為“第四媒介 ” 。網(wǎng)絡媒介可以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還能模擬三維動態(tài)效果,具 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ヂ?lián)網(wǎng)可以高度互動, 雙向傳受, 傳者與受者之間可以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