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清:從《經濟研究》的水平看刊物級別論的荒謬_第1頁
陳世清:從《經濟研究》的水平看刊物級別論的荒謬_第2頁
陳世清:從《經濟研究》的水平看刊物級別論的荒謬_第3頁
陳世清:從《經濟研究》的水平看刊物級別論的荒謬_第4頁
陳世清:從《經濟研究》的水平看刊物級別論的荒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陳世清:從經濟研究的水平看“刊物級別論”的荒謬一、 常識性錯誤的文章都可以發(fā)表田國強在經濟研究2005.2期發(fā)表的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從方法到內容都充斥了常識性的錯誤。方法常識性錯誤。田國強:“1、一個行為假設 一個行為假設指的是,任何一個社會學科都需對人的行為作出某種假設,將人的行為作為分析的邏輯起點?!薄皩洕说男袨榉绞阶龀黾僭O是經濟學的根基?!笔裁词羌僬f?假說就是未經驗證的學說。假說經過驗證后成為科學事實或科學原理(包括公理),假說被證偽后就成為謬誤。假說只是科學發(fā)展的拐杖、科學真理形成的過渡環(huán)節(jié)之一,不是科學真理形成、科學發(fā)展的必經階段,科學史上許多科學真理是直接從實

2、踐中產生。把假說看成科學真理形成、科學發(fā)展的必要前提是錯誤的,把假說當做科學原理乃至公理更是荒謬的。什么是假設?把假說當做推理的公理或原理前提,假說就成為假設。在科學史上,以假設為“公理”進行推導得出的結論高達95%是錯誤的。假設只是驗證、發(fā)現真理的手段,把假設當“公理”進行推導只是試錯的方式,既不能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也不能作為科學論文論述的出發(fā)點。一門科學的邏輯出發(fā)點是一門科學的公理,經濟學的邏輯出發(fā)點也應該是經濟學的公理。在這篇文章中,田國強不但主張把假設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而且文章本身也是以假設為論述的出發(fā)點。從科學方法論的邏輯和科學史的事實兩方面來看,以假設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論述的出發(fā)點

3、是雙重的常識性的錯誤。內容常識性錯誤。在這篇文章中,田國強不僅以假設為經濟學的邏輯出發(fā)點,而且以“理性的經濟人都是自私的”假設作為經濟學的邏輯出發(fā)點。田國強:“第二個基本原理是承認理性假設。這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理性假設意味著,在經濟活動中,人們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人是非理性的,都大公無私,也就不需要經濟學了。在常規(guī)性的情況下,人們往往表現出來的是利己性、自利性。這個假設無論在什么層面都基本成立,無論考慮國家、單位、家庭及個人之間關系的時候都是如此?!薄耙⒁馊魏我粋€經濟理論、行為假設都有其邊界,不能盲目運用?!薄疤貏e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假設也是有邊界條件的。大公無私與人的自利性往往并不

4、矛盾,它們是不同環(huán)境下的不同行為反應。在天災人禍等非常規(guī)性的條件下,人們往往表現出來的是非理性、大公無私的一面”?!靶袨榧僭O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邊界,有的人大,有的人小,行為經濟學就是要把這個行為邊界找出來,沒有人說理性行為假設總是錯的,我沒有看到過有這樣的人。”“一個經濟理論有沒有說服力和實用價值,一個經濟制度安排或經濟政策能不能讓經濟持續(xù)快速地發(fā)展,關鍵看所假定的個人行為是不是真實地反映了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看制度安排和人們的行為方式是不是激勵相容,即人們對激勵是不是作出了對他人或社會也有利的反應?!痹谶@里,田國強混淆了兩個概念: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和人的自私性。由于這種混淆,使之不能自圓其說

5、。任何體系的邏輯出發(fā)點都蘊涵了后來發(fā)展的整個體系的全部要素的萌芽,經濟學體系的邏輯出發(fā)點必須是經濟現象的最高概括,能夠統(tǒng)一解釋所有的經濟現象,由其引申出來的經濟學結論不會被任何經濟現象所證偽;對于人的行為分析必須適合于所有人而不是僅僅適合于大多數人。這說明:“真實地反映了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的自私經濟人“理性假設”不如科學史上的假設。科學史上的假設在被證偽前假定是適合于特定領域的所有現象的,如果不是適合于該領域所有現象即意味著被證偽,該假設就應該被拋棄。而西方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明明知道只適合于大多數人而不是適合于所有人卻仍然抱住不放,照樣將錯就錯作為研究和論述的出發(fā)點。無論是理論上還是

6、現實生活,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等于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人有時無私助人、甚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也并不違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懊總€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公理,公理不需要假設;只適合大多數人的“本性自私”是歪理,歪理不能作為假設。混淆“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經濟人本性自私”這兩個命題、用已經被證偽、明明知道已經被證偽的自私經濟人“理性假設”作為邏輯出發(fā)點是雙重的常識性的錯誤。田國強、楊立巖在經濟研究2006.11期發(fā)表的對“幸福收入之謎”的一個解答一文中,對所謂的“幸福收入之謎”提出了他們的解答方案。所謂的“幸福收入之謎”,就是指當國家變得更富裕時, 平均

7、幸福水平并未隨之提高。而他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構建了一個規(guī)范的經濟學理論模型, 在個人理性選擇和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假定下研究人們的幸福問題, 從而將幸福經濟學整合到主流經濟學中來。該模型同時考慮了收入和非收入因素, 將心理學和經濟學中的攀比理論和忽視變量理論的基本思想統(tǒng)一起來, 在現代經濟學中最為基本的帕累托最優(yōu)標準和個人自利性假設下, 探討了幸福收入悖論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彼麄兊摹把芯勘砻? 存在一個與非物質初始稟賦正相關的臨界收入水平, 當收入尚未達到這個臨界水平之前, 增加收入能夠提高社會的幸福度; 一旦達到或超過這個臨界收入水平, 增加收入反而會降低總體幸福水平, 導致帕累托無

8、效的配置結果。因此, 隨著社會收入水平的提高, 政府應當提高非物質需要方面的公共支出, 以提高整個社會的幸福度。我們的理論結果也表明了重視社會公平、減少貧富差距過大的重要性, 否則人們會由于自己收入相對過少, 導致個體幸福度下降, 從而導致社會福利下降?!毙腋?,就是需要的滿足。需要作為社會發(fā)展的深層動力,本身是一個系統(tǒng),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兩個基本層次。物質生活水平和人的幸福水平不能劃等號、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幸福水平的提高不是成正比是正常的,所謂的“幸福收入之謎”的立論前提本來不成立;“幸福收入之謎”只是一個偽命題。他們之所以會把“當國家變得更富裕時, 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隨之提高”看成是

9、“幸福收入之謎”,是由于他們所屬的價格經濟學范式,即他們所認定的“現代經濟學”、“主流經濟學”的范式缺陷,使他們犯了常識性的錯誤。二、 缺乏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從辦刊到現在,經濟研究幾乎沒有發(fā)表過對經濟學理論進行深層次探討的文章,更談不上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由于主流經濟學大力提倡與西方經濟學研究范式接軌,經濟研究多年來所發(fā)表的能夠稱之為論文的文章全部運用數學模型。數學的邏輯基礎是數理邏輯,數理邏輯的思維定位是知性邏輯,屬于形式邏輯的范疇。知性邏輯只能解釋事物的質,不能解釋事物的本質;只能解釋線性增長,不能解釋非線性發(fā)展。形式邏輯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不是正確思維的充分條件。如果把形式邏輯定位為正

10、確思維的充分條件,把形式邏輯普適性絕對化,把形式邏輯當做思維方式,就會產生悖論。產生悖論的根本原因就是把形式邏輯普適性絕對化,即把形式邏輯當做思維方式。所有悖論都是因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產生,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發(fā)現不了、解釋不了、解決不了的邏輯錯誤。所謂解悖,就是發(fā)現、糾正悖論中的邏輯錯誤。著名的“數學悖論”充分證明了數理邏輯形式邏輯的局限性、數理邏輯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的荒謬性。1874年,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創(chuàng)立了集合論,很快滲透到大部分數學分支,成為它們的基礎。到19世紀末,全部數學幾乎都建立在集合論的基礎上。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法國著名數學家龐加萊興高采烈地宣稱:“借助集合論概念,我們可以

11、建造整個數學大廈我們可以說絕對的嚴格性已經達到了”。 1903年,一個震驚數學界的消息傳出:集合論有漏洞!這就是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的著名的“羅素悖論”。“羅素悖論”使集合論產生危機?!傲_素悖論”就是“理發(fā)師悖論”:在某個城市中有一位理發(fā)師,他的廣告詞:“本人的理發(fā)技藝十分高超,譽滿全城。我將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我也只給這些人刮臉。我對各位表示熱誠歡迎!”來找他刮臉的人絡繹不絕,自然都是那些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墒?,有一天,這位理發(fā)師從鏡子里看見自己的胡子長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們看他能不能給他自己刮臉呢?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他就屬于“不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要給自己刮臉;而如果他

12、給自己刮臉呢?他又屬于“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不該給自己刮臉。要解決這個悖論,只能運用對稱邏輯的主客體對稱的思維方式。理發(fā)師要給“本城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這個廣告語中的對象很明確:就是他可以為之服務并且可以從對方身上盈利的人,所以廣告語中“本城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這個集合顯然不包括他自己。這個悖論之所以會成為悖論是因為混淆了這個廣告語本意所指的對象和這個廣告語本意不包括的對象的區(qū)別,把這個廣告語本意所指的不包括作廣告本人的對象集合,抽象化為也包括作廣告的人本身。而這種主客體對象的混淆、把這種不包括主體在內的對象的集合錯誤地認為也包括主體在內,源于建立在形式邏輯基礎上的數學集合論沒有主客

13、體區(qū)分這個概念, 而這又源于傳統(tǒng)形式邏輯沒有主客體區(qū)分,所以很容易把主客體混為一談造成對象的混淆而陷于悖論?!袄戆l(fā)師悖論”、“羅素悖論”、“集合論悖論”是同義語,都是所謂的“數學悖論”?!皵祵W悖論”說明:數理邏輯形式邏輯必須有限度有條件使用,把數理邏輯形式邏輯抽象化無條件使用會陷于悖論。社會領域是主客體統(tǒng)一的領域,經濟領域是主客體統(tǒng)一的領域,經濟現象是以主客體統(tǒng)一為核心的復雜性現象,運用數理邏輯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無法認識經濟本質、把握經濟規(guī)律、預測經濟趨勢、正確解釋解決經濟問題。以形式邏輯為充分條件推導出來的理論可以符合經濟現象的某一側面,但不可能符合經濟現象的整體,因此也不可能符合經濟現象后面

14、的規(guī)律,揭示經濟現象后面的本質;它可以被經濟現象的某一方面證實,同樣可以被經濟現象的另一方面證偽。這就是為什么“格雷欣法則”與“反格雷欣法則”、“菲利普斯曲線” 與“反菲利普斯曲線”都能得到數學模型的嚴密論證、也都能得到實踐證明的根本原因。用僅僅滿足形式邏輯要求的經濟學理論指導經濟工作,只能對經濟活動產生誤導。在對稱經濟學看來,教育產業(yè)化造成的除了讀教科書以外全民不讀書,全民業(yè)余時間斗地主打游戲機,以致造成圖書館冷清網吧爆滿,造成國民素質下降,與智慧經濟形態(tài)所要求的國民素質不相容,造成經濟發(fā)展不可持續(xù),因此是壞事。但在一般均衡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基礎上的需求供給定律、需求供給定律基礎上的市場原教

15、旨主義者看來,圖書館冷清說明社會對圖書館這一類公共品需求減少,國家可以減少對圖書館這一類公共品投資,國家減少對公共品投資不會造成GDP增長率下降,而且可以節(jié)約資源用于社會需求旺盛的GDP部門;網吧爆滿說明社會對網吧需求旺盛,大力發(fā)展網吧可以增加就業(yè)增加稅收增加GDP,因此圖書館冷清網吧爆滿是需求供給定律自發(fā)調節(jié)市場實現社會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好事。西方標準的新古典邊際分析方法在形式邏輯上是嚴密的,也得到了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積累了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巨大成就”的證明,因此在形式邏輯這個層面而言,西方標準的新古典邊際分析方法是真理。但就我國的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目前遇到的由于美國金融

16、危機使美元不斷貶值而我國卻無可奈何的困境、國家為對沖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而增發(fā)與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相當的人民幣基礎貨幣使國內通貨膨脹的困境、因通貨膨脹使人民不敢消費而使國內市場低迷、內需企業(yè)前景暗淡、失業(yè)率提升、資源枯竭、技術水平與產業(yè)結構提升速度緩慢、發(fā)展缺乏后勁等等現象來看,我國積累的近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不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成功的標志而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失誤的證明。形式邏輯用邊際分析方法,對稱邏輯用規(guī)模分析方法,只有規(guī)模分析方法才是對經濟現象的整體分析,邊際分析只能作為規(guī)模分析的環(huán)節(jié)而被包容在規(guī)模分析之中。用邊際分析方法,符合形式邏輯要求的西方標準的新古典方法是真理;用規(guī)模分析方法,符合

17、形式邏輯要求的西方標準的新古典方法是謬誤,并給我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造成重大誤導,給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造成重大損失。既然經濟現象是復雜性現象,對經濟現象的整體分析只能用規(guī)模分析,所以符合形式邏輯要求只能是經濟學真理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僅僅符合形式邏輯要求的經濟學理論既可以被證實也可以被證偽。規(guī)模分析方法是對稱的、五維空間的、復雜系統(tǒng)論的方法在經濟領域的具體運用,而對稱的、五維空間的、復雜系統(tǒng)論的方法是對稱邏輯的方法,所以只有不但符合形式邏輯、而且符合對稱邏輯的經濟學理論才是真理。這樣的真理只能被證實不能被證偽。所以形式邏輯是經濟學研究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西方經濟學通行的數學模型方法是體現形式邏輯

18、思維方式的片面抽象的方法。在對稱邏輯看來,所謂抽象方法,就是在典型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使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思維的抽象,又通過綜合使思維的抽象上升到思維的具體。這其間,思維的抽象只是過程或過渡環(huán)節(jié)而非全部。而西方經濟學家的抽象方法卻是把思維的抽象看成經濟學思維的全部內容,以數理統(tǒng)計為根本方法,這樣建立起來的模型只有或然性,而無普遍必然性;雖然有時會因碰運氣發(fā)生作用,但極易因為外界條件的變化而失效。同時,抽象的前提是明確的、特定的參照系,如果參照系模糊或者參照系混淆,這個抽象就是無效。歷史辯證法是對稱辯證法的展開,社會是放大了的自然;社會宏觀主體的自覺活動,相當于自然界微觀粒子的自發(fā)運動;宏觀層面

19、的自然觀,相當于社會宇觀整體的歷史觀。“無磨擦系統(tǒng)下的力學定律”、“沒有空氣阻力的自由落體運動”、“分子不發(fā)生碰撞的理想氣體”、“不可壓縮非粘性的理想流體”等是對自然界宏觀層面現象的合理抽象,把其機械地套到相當于自然界微觀領域的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領域,就會成為一種空洞的、片面的抽象。抽象有一個“度”,這個“度”的界線,不同層次的對象有不同的標準。就好像量子運動中的“波粒二象性”,“波”和“?!本筒荒芊謩e抽象,如果分別對它們進行抽象,得出“量子”是“波”或者“量子”是“?!本褪且环N偏見,而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無論是以“量子”是“波”還是以“量子”是“粒”的“假設”為出發(fā)點通過數學模型建構量子力學

20、體系都是荒謬可笑的。社會經濟系統(tǒng)是放大的量子世界;不同的個人其本質、秉性、人生觀、世界觀不同,因而其行為準則、行為方式不同,有的人自私、有的人樂善好施,有的人看重物質利益、有的人追求精神利益與生前生后名,有的人追求眼前利益、有的人更看重長遠利益。對其中某部分自私的、更看重眼前物質利益的個人行為的假設和無磨擦系統(tǒng)下的力學定律不屬于同一層次,而只能與量子運動中“波粒二象性”中的“波”或者“?!毕喈敚蚨且环N過度的抽象;過度抽象形成的,就是空洞的、片面的抽象。用牛頓力學層面的思維方式來定位作為經濟學出發(fā)點的公理、定理只能是空洞的、片面的抽象;用量子力學層面、與人類經濟活動相對稱層面的思維方式來定位

21、作為經濟學出發(fā)點的公理、定理才是具體的、合理的抽象。以具體的公理、定理作為經濟學的出發(fā)點,經濟學的科學性與主體性是統(tǒng)一的,其邏輯體系是自洽的,結論是普適的、不可證偽的,沒有各種各樣的“外在性”、偶然性、非常規(guī)性,不需要用各種限制條件進行“修補”,因此不需要假設。把脫離具體的、還原論意義上的過度抽象、片面抽象的假設作為經濟學的出發(fā)點,經濟學的科學性與主體性是對立的,其結論很容易被證偽。西方現代經濟學之所以把這些“抽象”定位為假設,而不敢明目張膽宣示為公理, 就是因為他們底氣不足。西方現代經濟學用認識宏觀自然現象的方法來認識社會,是用牛頓力學的方法來認識量子世界,用數學模型方法對復雜經濟現象進行片

22、面的空洞的抽象是方法的錯位。把建立在數理邏輯基礎上的數學抽象化無條件運用到經濟與經濟學領域、特別是經濟學基礎理論只能陷于悖論。如果說形式邏輯是經濟學研究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那么建立在片面空洞抽象基礎上的數學模型就連經濟學研究的必要條件都不是。計量經濟學可以成立,但計量經濟學是低層次的經濟學,是對經濟過程某些局部現象的量化分析,和經濟學不能劃等號,用計量經濟學證明經濟學可以數學化是錯誤的。經濟學理論的層次性和運用數學的可能性與必要性是對稱的,經濟學理論的層次和運用數學的可能性與必要性成反比,這是一條定理。不能從經濟學研究運用形式邏輯的必要性推出經濟學研究運用數理邏輯的必要性,不能從某些層次經

23、濟學研究運用數學模型的可能性推出任何層次經濟學研究片面空洞抽象運用數學模型的可能性,不能從某些層次的經濟學研究運用數學模型的有益性推出所有層次的經濟學研究運用數學的必然性。對稱關系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guī)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guī)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研究經濟本質與經濟規(guī)律需要理性邏輯對稱邏輯,知性邏輯數理邏輯形式邏輯只能描述經濟現象。數學模型只能在一般均衡論基礎上解釋增長,不能在對稱平衡論基礎上解釋發(fā)展在對稱平衡論基礎上解釋發(fā)展靠理性邏輯而不是靠知性邏輯,以建構數學模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研究范式迄今無法真正解釋發(fā)展。由經濟學基礎理論的思辨性質決定,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既無可能也無必要運用數

24、學模型。把建構數學模型看成經濟學研究范式的經濟研究所發(fā)表的論文沒有一篇是真正研究經濟學基礎理論的。人類科學發(fā)展史,就是原創(chuàng)理論的發(fā)展史。經濟學如果是一門科學,也應該是原創(chuàng)理論的發(fā)展史,而不是經濟模型發(fā)展史、經濟案例分析史。即使對稱經濟學產生以前的經濟學不是一門科學,那么作為科學經濟學史前史的經濟學說發(fā)展史,也是經濟學原創(chuàng)理論的發(fā)展史。為什么量子時代真正的經濟學家必須有原創(chuàng)基礎理論?僅僅有經濟學原創(chuàng)理論不行嗎?這是因為當今時代經濟現象是與量子層面相當的復雜性現象,對任何經濟現象的研究都可以形成原創(chuàng)理論,這種與盲人摸象層次相當的“原創(chuàng)理論”不管用多么精致的數學模型包裝,絕大部分沒有科學價值。與量子

25、物理層次相當的經濟學原創(chuàng)基礎理論,相當于牛頓力學層面自然科學的原創(chuàng)理論。所以,如果說自然科學只要原創(chuàng)理論就可以發(fā)展,量子時代經濟學要真正發(fā)展必須靠原創(chuàng)基礎理論。真正的經濟學學術刊物發(fā)表的文章,可以沒有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突破,但不能沒有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研究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研究是經濟學基礎理論突破的基礎,經濟學基礎理論突破是經濟學發(fā)展的前提。經濟研究不發(fā)表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文章,只發(fā)表基于特定經濟學范式的數學模型對某類經濟現象“精準”、“規(guī)范”分析的案例,表面上是突出了經濟研究的實證性,實際上是否認了科學經濟學的可能性與經濟學發(fā)展的可能性。如果說0無論是加以還是乘以10000個0都是0,那么量子時

26、代沒有原創(chuàng)基礎理論的發(fā)展就沒有經濟學的真正發(fā)展,經濟研究的研究范式、選題取向所決定的研究層次決定了經濟研究不可能對經濟學的發(fā)展作出實質性的貢獻。三、 學科范式自我設限,排斥公平競爭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往往會動搖原有經濟學范式的合理性基礎。經濟研究之所以不發(fā)表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的論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局限于自身范式定位的一畝三分地。如果說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研究的范式定位是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那么,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研究的范式定位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如果說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研究不容許對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剩余價值理論進行質疑和探討,那么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研究不容許對西方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一般均衡理

27、論進行質疑和探討。經濟研究2012年01期發(fā)表過一篇“一般均衡理論的價值基礎”,也只是質疑一般均衡理論的特殊形態(tài),而不是質疑一般均衡理論本身,這篇文章甚至搜腸刮肚要把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也納入一般均衡理論的框架中。可以說經濟研究迄今發(fā)表過的經濟學論文都是直接間接在運用或論證一般均衡理論;經濟研究和西方經濟學一樣把一般均衡理論作為自己的“研究綱領”,成為衡量經濟學論文水平高低的標準。經濟研究所謂中國經濟學研究范式與國際接軌實際上就是與以一般均衡理論為內核的西方經濟學研究范式接軌。一份學術刊物有范式定位無異于有范式偏見,而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所以他們只知一般均衡論不知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在他們心

28、目中無異于奇談怪論。有范式偏見的學術刊物不可能從純學術的角度公開公平公正對稿件進行評估取舍,鄙人的對稱經濟學論文真正可以稱得上是經濟學原創(chuàng)基礎理論研究的論文稿件寫得再好,經濟研究編輯人員連看都不會看,不是直接仍到廢紙簍就是直接送進垃圾桶。在他們看來,一般均衡論是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經濟學顛撲不破的終極真理;經濟學研究所要做的,就是運用一般均衡論對經濟現象進行案例分析;而運用數學模型,就是為了使這種分析更精準。全球性金融危機說明,包括新自由主義在內的整個西方經濟學范式已經落后于全球經濟發(fā)展與人類經濟實踐;我國產能過剩及引起的經濟增速下滑危機的原因、走出危機的出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明,GDP增長方式已經失敗,G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