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動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慢動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慢動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慢動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慢動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計算說明書 設計題目慢動卷揚機傳動裝置設計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 設計者 指導教師 2011 年 1 月 11 日 一、設計任務書一、設計任務書.3 3 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4 4 (一)傳動方案擬定(一)傳動方案擬定.4 4 (二)電動機的選擇(二)電動機的選擇.4 4 (三)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的計算和分配(三)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的計算和分配.6 6 三、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三、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8 8 (一)(一)V V 型帶及帶輪的設計計算型帶及帶輪的設計計算 .8 8 (二)高速級斜齒輪副的設計計算(二)高速級斜齒輪副的設

2、計計算.1010 (三)低速級直齒輪的設計計算(三)低速級直齒輪的設計計算.1313 四、軸系零件的設計計算四、軸系零件的設計計算.1717 (一)(一) 、輸入軸的設計計算、輸入軸的設計計算.1717 ( (二二) )、中間軸的設計計算、中間軸的設計計算.2222 (三)、輸出軸的設計計算(三)、輸出軸的設計計算.2525 (四(四)滾動軸承的校核)滾動軸承的校核.2929 1、高速軸上軸承的壽命計算 .29 2、中間軸上軸承的壽命計算 .31 3、低速軸上軸承的壽命計算 .33 (五)聯(lián)軸器和鍵聯(lián)接的選用說明和計算(五)聯(lián)軸器和鍵聯(lián)接的選用說明和計算.3434 五、減速器的潤滑設計五、減速

3、器的潤滑設計.3636 六、箱體、機架及附件的設計六、箱體、機架及附件的設計.3737 (一)(一) 、減速器箱體的結構設計、減速器箱體的結構設計.3737 (二)(二) 、減速器箱體的附件設計、減速器箱體的附件設計.3939 七、設計小結七、設計小結.4242 一、設計任務書一、設計任務書 、原始數(shù)據(jù) 鋼繩拉力 F(kN) 28 鋼繩速度 V(m/min) 20 滾筒直徑 D(mm) 300 、已知條件 1) 鋼繩拉力 F; 2)鋼繩速度 V; 3)滾筒直徑 D; 4)工作情況: 單班制,間歇工作,經(jīng)常正反轉,啟動和制動,載 荷變動??; 5)工作環(huán)境:室內,灰塵較大,環(huán)境最高溫度 35C 左

4、右,三相交 流電; 6)使用折舊期 10 年,3 年大修一次; 7)制造條件及生產(chǎn)批量:專門機械廠制造,小批量生產(chǎn)。 8)提升速度允許誤差5% 。 、參考傳動方案 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一)傳動方案擬定(一)傳動方案擬定 1、由參考方案可知電動機經(jīng)聯(lián)軸器將動力直接傳到高速軸上, 然后通過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減速。考慮到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 傳動比不宜過大,否則會導致減速器尺寸很大。因此在參考方案的 基礎上添加一個帶傳動。 2、將帶傳動布置于高速級 帶傳動的承載能力小,傳遞相同轉矩時結構尺寸較其他傳動形 式大,但傳動平穩(wěn),能緩沖減震,因此宜布置在高速軸。 3、高速級齒輪選

5、用斜齒圓柱齒輪 斜齒輪傳動的平穩(wěn)性較直齒輪傳動好,常用在高速軸和要求傳動 平穩(wěn)的場合。 4、低速級選用直齒圓柱齒輪 考慮到功率較大,低速級受到轉矩很大,所以采用直齒圓柱齒輪 以減小軸向壓力。 綜上所述,本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二)電動機的選擇(二)電動機的選擇 1、選擇電動機類型 按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封閉式結構,電壓 380V,Y 型。 2、選擇電動機的容量 電動機工作功率為kW, kW w d a p p 1000 w FV p 因此 kW 1000 d a FV p 由電動機至運輸帶的傳動效率為 42 12345a 式中:、分別為帶傳動、軸承、齒輪傳動、聯(lián)軸

6、器、 1234 、 5 卷筒的傳動效率。 取,。則 1 0.95 2 0.98 3 0.97 4 0.99 5 0.95 42 0.950.980.970.99 0.960.78 a 所以 28 1000 1/3 11.97 10001000 0.78 d a FV pkW 3、確定電動機轉速 卷筒工作轉速為 10001000 20 21.22 / min 300 v nr D 按指導書上表 1 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取 V 帶傳動的傳動比 ,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比,則總傳動比合理范 1 2 4i 2 8 40i 圍為,故電動機的轉速范圍為 16 160 a i (16 160) 21.22

7、339.52 3395.2 / min da ninr 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 750 、1000 和 1500 /minr/minr 。/minr 根據(jù)容量和轉速,由有關手冊查出有四種適用的電動機型號,因此 有四種傳動比方案 如表: 電動機轉速 r/min 傳動裝置的傳動比方案電動機 型號 額 定 功 率 k ed p W 同步 轉速 滿載 轉速 總傳 動比 V 帶 傳動 比 減速 器 1Y160M2 -2 1530002930138. 08 3.539.4 5 2Y160L- 4 151500146068.8 0 322.9 3 3Y180L- 67 1 2.8

8、16.3 3 4Y200L- 8 1575073034.4 3 2.513.7 6 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重量、噪聲和帶傳動、減速器的傳動 比,可見方案 1 比較適合,因此選定電動機型號為 Y180L-6,其主 要性能見下表: 型號 額定 功率 kW 滿載時 轉速 r/mi n 電流 (380 V 時) A 效率 % 功率 因數(shù) 堵轉電流 額定電流 堵轉轉矩 額定轉矩 最大轉矩 額定轉矩 Y180L -6 15 97031.489.50.816.51.82.0 4、電動機主要外形和安裝尺寸列于下表 中心高 H 外形尺寸 (/2)LACADHD 底腳安 裝尺寸 A B 地腳螺 栓孔直 徑 軸

9、伸尺 寸 DE 裝鍵部 位尺寸 FG 160710 475 430279 2791548 11014 42.5 (三)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的計算和分配(三)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的計算和分配 1、總傳動比 970 45.71 21.22 m a n i n 2、分配傳動裝置傳動比 0a iii 式中分別為帶傳動和減速器的傳動比。 0 ii、 為使 V 帶傳動外廓尺寸不致過大,初步取 (實際的傳動比要 0 2.8i 在設計 V 帶傳動時,由所選大、小帶輪的標準直徑之比計算),則 減速器傳動比為: 0 45.71 16.33 2.8 a i i i 3、分配減速器的各級傳動比 展開式布置。考慮潤滑條件,

10、為使兩級大齒輪直徑相近,可由指導書 圖 12 展開式曲線查得,則。 1 4.80i 2 1 16.33 3.40 4.80 i i i (四)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 1、各軸轉速 軸 0 970 346.43 / min 2.8 m n nr i 軸 1 346.43 72.17 / min 4.80 n nr i 軸 2 72.17 21.22 / min 3.40 n nr i 2、各軸輸入功率 軸 011 11.97 0.9511.37 dd pppkW 軸 1223 11.37 0.98 0.9710.81pppkW 軸 2323 10.81 0.98 0.9710.28ppkW

11、 卷筒軸 3424 10.28 0.98 0.999.97 V pppkW 3、各軸輸出功率 軸 0.9811.37 0.9811.14ppkW 軸 0.9810.81 0.9810.59ppkW 軸 0.9810.28 0.9810.07ppkW 卷筒軸 0.989.97 0.989.77 VV ppkW 4、各軸輸入轉矩 電動機軸輸出轉矩 11.97 95509550117.85 970 d d m p TN m n 軸 00011 117.85 2.8 0.95313.48 dd TTiTiN 軸 111223 313.48 4.80 0.98 0.971430.37TT iT iN m

12、 軸 222323 1430.37 3.40 0.98 0.974623.01TTiTiN m 卷筒軸 24 4623.01 0.98 0.994485.25 V TTN m 5、各軸輸出轉矩 軸 0.98313.48 0.98307.21TTN m 軸 0.981430.37 0.981401.76TTN m 軸 0.984623.01 0.984530.55TTN m 卷筒軸 0.984485.25 0.984395.55 VV TTN m 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結果整理于下表: 效率 P kW 轉矩 T N m 軸名 輸入輸出輸入輸出 轉速 n r/min 傳動比 i 電動機 軸 11.97

13、117.85970 軸 11.3711.14313.48307.21346.43 軸 10.8110.591430.371401.7672.17 軸 10.2810.074623.014530.5521.22 卷筒軸 9.979.774485.254395.5521.22 2.8 4.80 3.40 1 三、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三、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一)(一)V V 型帶及帶輪的設計計算型帶及帶輪的設計計算 1、確定計算功率 ca p 由書本表 8-7 查得工作情況系數(shù)1.2,故1.1 A K 15 1.1 1.219.8 caA pKPkW 2、選擇 V 帶的帶型 根據(jù),由書本圖 8-11

14、 選用 B 型帶。19.8970 / min cam pkWr、n 3、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實際傳動比并驗算帶速 V d d 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由書本表 8-6 和表 8-8,取小帶輪的 1d d 基準直徑。 1 180 d dmm 2)驗算帶速 V 1 180 970 /9.14/ 60 100060 1000 dm d n vm sm s 因為 5m/sV30m/s,故帶速合適。 3)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 ,圓整為。 021 2.8 180504 dd ddimm 2 500 d dmm 4、確定 V 帶的中心距 和基準長度a d L 1)由得,初定中心距 12012 0.7()2

15、() dddd ddadd 0 4761360a 。 0 800amm 2) 計算帶所需的基準長度 22 21 0012 0 ()3203.14 2()16006802700 2424 800 dd ddd dd Laddmm a 由表 8-2 選帶的基準長度。2800 d Lmm 3)計算實際中心距a 0 0 28002700 (800)850 22 dd LL aammmm 中心距的變化范圍為。808 934mm 5、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 1 121 57.357.3 180()180320158120 850 dd dd a 6、計算帶的根數(shù) Z 1)由,查表 8-4a 得。 1 180,

16、970 / min dm dmm nr 0 3.27pkW 根據(jù)和 B 型帶,查表 8-4b 得。 0 2.8970 / min, m nri 0 0.306pkW 查表 8-5 得,表 8-2 得,于是0.942K1.05 L K 00 ()(3.270.306) 0.942 1.053.54 rL pppKKkW 2)計算 V 帶的根數(shù) Z ,取 6 根。 19.8 5.59 3.54 ca r p Z p 7、計算單根 V 帶的初拉力的最小值 0min ()F 由表 8-3 得 A 型帶的單位長度質量,所以0.18/qkg m 22 0min (2.5)(2.50.942) 19.8 (

17、)5005000.18 9.14 313.6 0.942 6 9.14 ca Kp FqvN K zv 應使帶的實際初拉力。 00min ()FF 8、計算壓軸力 p F 1 min0min 158 ()2 ()sin2 6 313.6 sin3694 22 p Fz FNN 9、帶傳動主要參數(shù)匯總表 帶 型 Ld mm Z dd1 mm dd2 mm a mm F0 N FP N B 280 0 6180500850313.63694 (二)高速級斜齒輪副的設計計算(二)高速級斜齒輪副的設計計算 1、選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1)材料及熱處理 由表 10-1 選得大、小齒輪的材料均為并經(jīng)調質

18、及表面淬火,齒40 r c 面硬度為 48 至 55HRC; (2)精度等級選用 7 級,選取小齒輪比為,則大齒輪 1 18z ,取,螺旋角 211 18 4.8086.4zzi 2 87z 14 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由設計公式進行試算,即 2 11 3 1 1 1( ) 2 HE t d H i t i T kZ Z d (1)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shù)值 1)試選載荷系數(shù)。1.6 tk 2)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 由前面計算可知, 5 1 3.1348 10TN mm 3)由表 10-7 取。0.8 d 4)由表 10-6 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 1 2 189.8 Ea zMP 5)由圖

19、10-21e 按齒面硬度查得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lim1lim2 1100 HH MPa 6)由式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60 h Nn jL 8 1 6060 346.43 18 300 104.989 10 h jL Nn 8 8 2 4.989 10 1.039 10 4.80 N 7)由圖 10-19 查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1 0.94 HNK 2 0.97 HNK 8)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失效概率 1%,安全系數(shù) S=1) 1lim1 1 0.94 11001034 HNH MPa S K 2lim2 2 0.97 11001067 HNH MPa S K 9)許用接觸應力 。 1

20、2 1034 1067 1050.5 22 H HH MPaMPa 10)由圖 10-30 選取區(qū)域系數(shù)。2.433 H z 11)1 由圖 10-26 查得,則 1 0.73 2 0.88 。 12 0.730.881.61 (2)計算 1)試計算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由計算公式得 1t d 3 2 1 5 4.80 12.433 189.8 ()56.65 0.8 1.614.81050.5 2 1.6 3.1348 10 t mmmm d 2)計算齒輪的圓周速度 1 3.14 56.65 346.43 1.028 60 100060 1000 t d n m v s 3)計算齒寬 b 及模

21、數(shù) ntm 1 0.8 56.6545.32 dt bdmmmm 1 1 cos 56.65 cos14 3.05 23 t nt d mm z m 2.252.25 3.056.68 nt hmmm 45.32 6.61 6.68 b h 4)計算縱向重合度 1 0.318tan0.318 0.8 18 tan141.142 dZ 5)計算載荷系數(shù) 已知使用系數(shù),根據(jù),8 級精度,由圖 10-8 查得1 AK 1.028mv s 動載荷系數(shù)由表 10-3 查得,從表 10-4 中的硬1.05 vK 1.2 HF KK 齒面欄查得小齒輪相對軸承非對稱布置、6 級精度、,考1.288 HK 慮到

22、齒輪為 7 級精度,取。另由圖 10-13 查得=1.25,故1.298 HK FK 載荷系數(shù) 1 1.05 1.2 1.2981.625 AVHHKK K K K 6)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得的分度圓直徑 3 3 11 1.625 56.6556.94 1.6 t t K mm dd K 7)計算模數(shù) nm 1 1 cos14 56.94 cos14 3.07 18 n mm d m Z 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式 2 1 3 2 1 2cos FaSa n F d KTY Y Y m Z (1)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shù)值 1)計算載荷系數(shù) 1 1.05 1.2 1.251.575 AVFFK

23、K K K K 2)根據(jù)縱向重合度,從圖 10-28 查得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1.142 。0.88Y 3)由圖 10-20d 查得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12 620 FEFE MPa 4)由圖 10-18 查得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 1 0.94 FNK 2 0.97 FNK 5)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 S=1.4 11 1 0.94 620 416.29 1.4 FNFE FMPa S K 22 2 0.97 620 429.57 1.4 FNFE FMPa S K 6)計算當量齒數(shù) 1 1 33 18 19.70 coscos 14 v z z 2 2 33 87 95.29 c

24、oscos 14 v z z 7)查取齒形系數(shù) 由表 10-5 查得 1 2.815 Fa Y 2 2.189 Fa Y 8)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表 10-5 查得 1 1.547 Sa Y 2 1.785 Sa Y 9)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FaSa F Y Y 11 1 2.815 1.547 0.01046 416.29 FaSa F YY 22 2 2.189 1.785 0.00910 429.57 FaSa F YY 經(jīng)比較得小齒輪的數(shù)值大。 (2) 設計計算 2 52 1 3 3 22 1 2cos 2 1.575 3.1348 100.88cos 14 0.010462.7

25、6 1.61 0.8 18 FaSa n F d KTY Y Y mm m Z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得法面模數(shù)與由齒根 nm 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相差不大,取,已可滿足彎曲3 n mm m 強度。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 分度圓直徑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于是由 1 56.94mm d ,取, 1 1 cos56.94cos14 18.4 3 n d Z m 1 19 Z 則,取。 21 19 4.8091.2i ZZ 2 92 Z 4、幾何尺寸計算 (1)計算中心距 12 19923 171.60 2cos2cos14 n m amm ZZ 將中心距圓整

26、后取。172amm (2)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整螺旋角 12 19923 arccosarccos14.53 22 172 n m a ZZ 因值改變不大,所以參數(shù)、等不必修正。 K H Z (3)計算大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1 1 19 3 58.88 coscos14.50 n dmm mZ 2 1 92 3 285.12 coscos14.53 n dmm mZ (4)計算齒輪寬度 1 0.8 58.8847.10 d bmm d 取齒寬 :=50mm, =55mm 2 B 1 B (三)低速級直齒輪的設計計算(三)低速級直齒輪的設計計算 1、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1)材料及熱處理 由表

27、10-1 選得大、小齒輪的材料均為并經(jīng)調質及表面淬火,齒40 r c 面硬度為 48 至 55HRC; (2)精度等級選用 7 級,選取小齒輪比為,則大齒輪 1 20z ,取。 211 20 3.4068zzi 2 68z 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由設計公式進行試算,即 2 22 3 1 2 1 2.32() E t d H i i T kZ d (1)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 數(shù)值 1)試選載荷系數(shù)。1.3 tk 2)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 由前面計算可知, 6 2 1.430 10TN mm 3)取。0.8 d 4)由表 10-6 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 1 2 189.8 Ea zMP 5)由

28、圖由圖 10-21e 按齒面硬度查得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lim1lim2 1100 HH MPa 6)由式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60 h Nn jL 8 2 1 6060 72.17 18 300 101.039 10 h jL Nn 8 7 2 1.039 10 3.057 10 3.4 N 7)由圖 10-19 查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1 0.97 HNK 2 0.98 HNK 8)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失效概率 1%,安全系數(shù) S=1) 1lim1 1 0.97 11001067 HNH H MPa S K 2lim2 2 0.98 11001078 HNH H MPa S K (2)計

29、算 1)試計算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代入中較小的值。 1t d H 3 2 1 6 3.4 1189.8 2.32()105.92 0.83.41067 1.3 1.430 10 t mmmm d 2)計算齒輪的圓周速度 1 3.14 105.92 72.117 0.400 60 100060 1000 t d n m v s 3)計算齒寬 b 1 0.8 105.9284.736 dt bdmmmm 4)計算齒寬與齒高之比b h 1 1 105.92 5.296 20 t t d mm z m 2.252.25 5.29611.916 nt hmmm 84.736 7.11 11.916 b

30、h 5)計算載荷系數(shù) 已知使用系數(shù),根據(jù),7 級精度,由圖 10-8 查得1 AK 0.400mv s 動載荷系數(shù)1.02 vK 直齒輪1 HF KK 從表 10-4 中的硬齒面欄查得小齒輪相對軸承非對稱布置、6 級精度、 ,考慮到齒輪為 7 級精度,取。另由圖 10-131.294 HK 1.304 HK 查得=1.28,故載荷系數(shù) FK 1 1.02 1 1.3041.330 AVHHKK K K K 6)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得的分度圓直徑 3 3 11 1.330 105.92106.73 1.3 t t K mm dd K 7)計算模數(shù)m 1 1 106.73 5.34 20 mm

31、d m Z 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由式 2 3 2 1 2 FaSa F d Y YKT m Z (1)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shù)值 1)計算載荷系數(shù) 1 1.02 1 1.281.306 AVFFKK K K K 2)由圖 10-20d 查得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12 620 FEFE MPa 3)由圖 10-18 查得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 1 0.97 FNK 2 0.98 FNK 4)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 S=1.4 11 1 0.97 620 429.57 1.4 FNFE FMPa S K 22 2 0.98 620 434 1.4 FNFE FMPa S K 5)查取

32、齒形系數(shù) 由表 10-5 查得 1 2.80 Fa Y 2 2.248 Fa Y 6)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表 10-5 查得 1 1.55 Sa Y 2 1.746 Sa Y 7)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FaSa F Y Y 11 1 2.80 1.55 0.01010 429.57 FaSa F YY 22 2 2.248 1.746 0.00904 434 FaSa F YY 經(jīng)比較得小齒輪的數(shù)值大。 (2) 設計計算 6 3 2 2 1.330 1.430 10 0.010104.58 1 20 mm m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得法面模數(shù)大于由齒 m 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

33、模數(shù),取,已可滿足彎曲強度。5mm m 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 直徑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于是由 1 106.73mm d ,取, 1 1 106.73 21.346 5 d Z m 1 22 Z 則,取。 21 22 3.474.8i ZZ 2 75 Z 4、幾何尺寸計算 (1)計算大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1 1 22 5110dmm mZ 2 2 75 5375dmm mZ (2)計算中心距 12 110375 242.5 22 amm dd (3)計算齒輪寬度 1 0.8 11088 d bmm d 取齒寬 :=90mm, =95mm 2 B 1 B 高、低速

34、級齒輪參數(shù) 名稱高速級低速級 中心距 a(mm) 172242.5 法面摸數(shù)(mm) 35 螺旋角()14.53無 齒頂高系數(shù) * a h 11 頂隙系數(shù)c 0.250.25 壓力角 2020 1922 齒 數(shù) 9275 (mm) 58.88110 分度圓 直徑 (mm)285.12375 (mm) 55 95 齒 寬 (mm) 50 90 齒輪等級精度 7 7 材料及熱處理大、小齒輪的材料均 為并經(jīng)調質及表40 r c 面淬火,齒面硬度為 48 至 55HRC 大、小齒輪的材料均 為并經(jīng)調質及表40 r c 面淬火,齒面硬度為 48 至 55HRC 四、軸系零件的設計計算四、軸系零件的設計計

35、算 (一)(一) 、輸入軸的設計計算、輸入軸的設計計算 1、輸入軸上的功率、轉速、轉矩及帶傳動的軸壓 1 p 1n1TpF 11 1 11.37,346.43 / min,313.48,3694 p KWrN mN p nTF 2、求作用在齒輪 1 上的力 因已知齒輪分度圓直徑 1 =58.88mm d 3 1 1 1 2 2 313.48 10 = =10648.1N 58.88 T d tF 1 tan 10648.1 tan20 =3994.2N coscos14.53 Ftn rF 1 = tg =10648.114.53 =2654.9N Fat tg F 3、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36、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 40Cr, 調質處理。根據(jù)表 153,取,于是得: 0=110A 1 3 3 omin 1 11.37 =110=35.2mm 346.43 dA P n 高速軸的最小直徑顯然是裝帶輪處的直徑,即大帶輪的軸孔直徑, 因為帶輪上有鍵槽,故將最小直徑增加 7%,又因為裝 min 37.7dmm 小帶輪的電動機軸徑 d=48mm, 因此高速軸裝大帶輪處的直徑 ,故取。(0.8 1.2) 48dmm 1 2 42dmm 4、軸的結構設計 (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如下所示 (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1)根據(jù)計算的最小直徑

37、取軸的直徑=42mm。為了滿足帶輪得軸 1 2d 向定位要求,1-2 軸右端需制出一軸肩,故 2-3 段得直徑。 2 3 48dmm 由帶輪寬度確定。 1 99mm L 2)初步選擇滾動軸承。 因軸承同時受到徑向力和軸向力的作用,故選用單列圓錐滾子軸承, 參照工作要求,并根據(jù),由軸承產(chǎn)品目錄中初步選取單列 2 3 48dmm 圓錐滾子軸承,其型號為 30310,其尺寸為 ,查得 a=23.0mm.故,5011029.25dD Tmmmmmm 3 47 8 50mm dd 而 7 8 29.25mm l 左邊軸承采用套筒定位,右端滾動軸承采用軸肩進行定位。由手冊 查得 30310 型軸承的定位高

38、度 h=5mm,因此取。 6 7 60dmm 3)取安裝齒輪處的軸段 4-5 的直徑,根據(jù)齒輪的輪轂 4 5 58.88mm d 寬度,取。 4 5 55mm l 取。 5 6 50mm d 4)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 20mm,根據(jù)軸承端蓋的裝拆,及便于對軸 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與帶輪右端面間的距離, L=30 故取。 2 3 50mm l 5)取齒輪距箱體內壁之間的距離,考慮到箱體的鑄造誤差,16amm 在確定滾動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內壁一段距離 s,取是。8smm 已知滾動軸承寬度 T=29.25mm,則 3 4 29.258 1653.25Tsamm l 。 6 7 1682

39、4samm l 中間軸兩齒輪間的距離取 20mm,第二對齒輪的主動輪齒寬為 95mm, 則 5 6 110mm l 致此已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3)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帶輪與軸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連接。按,由教材表 6 1 2 42mm d 1 查得平鍵截面,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長為 70mm mmmmhb812 ,齒輪輪轂與軸的配合配合采用。帶輪與軸的配合采用。 7 6 H n 7 6 H k 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是由過度配合來保證的,此處選軸的直徑 尺寸公差為 m6。 (4)確定軸上的圓角和倒角尺寸 參考表 15-2,取左軸端與 2 處倒角為,2,3 處圓角 R=1.6mm,

40、其1.6 45 余圓角 R=2mm。 (5)求軸上的載荷 首先根據(jù)軸的結構圖做出軸的計算簡圖,從上已經(jīng)知道,對于圓錐滾 子軸承 30310,由手冊中可查得 a=23.0mm,作為簡支梁的軸的支承跨 距 。對軸進行計算并做出彎矩圖和扭 23 57.75 167.75225.5mm ll 矩圖。如下: 對水平面進行計算: 121 21 232 10648.1 () NHNHt NHt FFFN FF lll 1 2 7921 2727 NH NH FN FN 12 457446 HNH N mm lMF 對垂直面進行計算: 121 21 1232 7688.2 () NVNVrp NVr a FF

41、FFN FF lllM 1 2 6318 1370 NV NV FN FN 1 12 1 )73376 ( a vP NV MN mm F lMF 1 223 307978 a vNV MN mm lMF 1 3694 122.5452515 P P FLN mm M 求總的彎矩,即合成彎矩: 1 452515N mm M 2222 1 2 (457446)(73376)463294 HV MMN mm M 2222 2 3 (457446)(307978)551459 HV MMN mm M 將計算結果列于下表: 載 荷 水平面 H垂直面 V 支 反 力 F 12 7921 ,2727 NH

42、NH FN FN 12 6318,1370 NVNV FN FN 彎 矩 M 457446 H MN mm 1 2 452515,73376 307978 pV V MN mm MN mm MN mm 總 彎 矩 M 23 1 452515,463294,551459N mm MN mm MN mm M 扭 矩 T 313480TN mm (6)按彎曲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進行校核時,通常只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強度, 由上表的數(shù)據(jù),以及軸單向旋轉,扭轉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 取=0.6 則: 222 2 3 3 5514590.6 313480 66.1 20.1 58.88

43、caa T MP W M 222 2 1 3 2 3 5514590.6 313480 28.5 20.1 58.88 caa T MP W M 前以選定軸的材料為 40Cr 鋼,調質處理,查表的70Mpa,因 1 此均小于,故安全。 12 , caca 1 ( (二二) )、中間軸的設計計算、中間軸的設計計算 1、中間軸上的功率、轉速及轉矩 2 p 2n2T 12 2 10.81,72.17 / min,1430.37KWrN m p nT 2、求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21 =10648.1 tt N FF 21 =3994.2 rr N FF 21 =2654.9 aa N FF 因已知齒輪分

44、度圓直徑 3 =110mm d 3 2 3 3 22 1430.37 = =26006.7N 110 T10 d tF 33 =tan=26006.7tan20 =9465.7N FrtnF 3、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 40Cr, 調質處理。根據(jù)表 153,取,于是得: 0=110A 2 3 3 omin 2 10.81 =110=58.4mm 72.17 dA P n 中間軸的最小直徑顯然是軸承處直徑(圖 4) 。為了使所選 dd, 的軸直徑與軸承的孔徑相適應,故需同時選取軸承型號。 dd, 選取型號為 30312 單列圓錐滾子軸承,0 基

45、本游隙組、標準精度級, 其尺寸為。查得 a=26.6mm,所以mmmmmmTDd 5 . 3313060 。 1 25 6 60ddmm 4、軸的結構設計 (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如下圖 (2)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各段的直徑和長度 1) 取安裝圓錐齒輪處的軸段 23 的直徑;齒輪的左端mmd65 32 與左軸承之間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輪轂的長度為 50mm,為了使 套筒端面可靠地壓緊大齒輪,此軸段應略短于輪轂長度,故取 =48mm。齒輪右端采用軸肩定位,軸肩高度,故取 32 l0.07hd ,則軸環(huán)處的直徑。取。mmh5mmd75 43 mml20 43 2) 5 處為非定位軸肩,則

46、取,由于小直齒輪的齒寬mmd65 54 ,所以除去軸向緊固空隙,。mmB95mml93 54 3)確定兩端軸承處的軸段長度 取齒輪距箱體內壁之距離??紤]到箱體的制造誤差,在確定mma16 滾動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內壁一段距離 S,取 S 值為 8mm。已知軸承 寬度 T=33.5mm ,則 1 2 LmmasT 5 . 592168 5 . 33)4850( mmasTl 5 . 592816 5 . 33)9395( 65 (3)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齒輪與軸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鍵連接,按截面,查表查得 2 3 65mm d 平鍵截面,鍵長為 46mm;按截面,查表查18 11b hmm 4 5 6

47、5mm d 得平鍵截面,鍵長為 80mm。齒輪輪轂與軸的配合配合18 11b hmm 采用。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是由過渡配合來保證的,此處 7 6 H n 選軸的直徑尺寸公差為 m6. (4)確定軸上的圓角和倒角尺寸 參考表 15-2,取軸端倒角為,其余各處取圓角為 R=2mm。2 45 mm (5)求軸上的載荷 首先根據(jù)軸的結構圖做出軸的計算簡圖,從上已經(jīng)知道,對于圓錐滾 子軸承 30211,由手冊中可查得 a=21mm,作為簡支梁的軸的支承跨距 。對軸進行計算并做出彎矩圖和扭 123 55.992.578.4226.8mm l ll 矩圖。如下圖: 對水平面進行計算: 12 23 12

48、3123233 0 ()()0 NHNH tt NHt t FFN FFN FF l lllllF 1 2 17014 19641 NH NH FN FN 111 951083 HNH N mm lMF 223 1539854 HNH N mm lMF 對垂直面進行計算: 123 2 33 2 31231 2 ()() NVNVr r ar r FFF o NV F FFl llMFlll 1 2 1409 6878 NV NV FN FN 111 457078 vNVa N mm lMFM 111 299888 vNVa N mm lMFM 223 539235 vNV N mm lMF 求

49、總的彎矩,即合成彎矩: 2222 11 1 (951083)(457078)1055215 HV MMN mm M 2222 11 1 (951083)(299888)997242 HV MMN mm M 2222 22 2 (1539854)(539235)1631541 HV MMN mm M 將各計算結果列于下表: 載 荷 水平面 H垂直面 V 支 反 力 F 12 17014,19641 NHNH FN FN 12 1406,6878 NVNV FN FN 彎 矩 M 1 2 951083 1539854 H H MN mm MN mm 1 1 2 457078 299888 5392

50、35 V V V MN mm MN mm MN mm 總 彎 矩 M 11 1055215997242,1631541MN mmMN mm MN mm 2 , 扭 矩 T 1430370TN mm 6)按彎曲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進行校核時,通常只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強度, 由上表的數(shù)據(jù),以及軸單向旋轉,扭轉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 取=0.6 則: 222 2 2 1 3 1631540.6 1430370 67.1 0.1 65 caa T MP W M 前以選定軸的材料為 40Cr,調質處理,查表的70Mpa,因此 1 0.07d,故取 h=8mm,則取直徑 。 4 5 1

51、16mm d 左端軸承用套筒定位。 4)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 20mm,根據(jù)軸承端蓋的裝拆,及便于對軸 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與半聯(lián)軸器的右端面間的距 離,,故取,30mm l 2 3 50mm l 取齒輪距箱體內壁之距離??紤]到箱體的制造誤差,在確定mma16 滾動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內壁一段距離 S,取 S 值為 8mm。已知軸承 寬度 T=32mm ,則 6 7 (9088)32 168258Tasmm l 3 4 3216856Tsamm l 由于跟中間軸在同一水平面上右一對齒輪嚙合,故取 4 5 75mm l 致此已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3) 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52、聯(lián)軸器、齒輪與軸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鍵連接,按截面, 1 2 85mm d 查表查得平鍵截面,鍵長為 88mm;按截面2214b hmmmm ,查表查得平鍵截面,鍵長為 75mm, 5 6 100mm d 2816b hmmmm 齒輪輪轂與軸的配合配合采用。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配合采用。 7 6 H n 7 6 H k 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是由過渡配合來保證的,此處選軸的直徑 尺寸公差為 m6. (4) 確定軸上的圓角和倒角尺寸 參考表 15-2,取軸端倒角為,3 處圓角半徑 R=1.5mm,其2.5 45 mm 余圓角半徑 R=2.5mm。 (5)求軸上的載荷 首先根據(jù)軸的結構圖做出軸的計算簡圖,作

53、為簡支梁的軸的支承跨距 。對軸進行計算并做出彎矩圖和扭矩圖。如 23 16085245mm ll 下圖: 對水平面進行計算: 124 14 233 () NHNHt NHt FFF FF lll 1 2 9023 16984 NH NH FN FN 12 1443680 HNH N mm lMF 對垂直面進行計算: 124 14 233 0 ()0 NVNVr NVr FFF FF lll 1 2 3284 6182 NV NV FN FN 12 525440 vNV N mm lMF 求總的彎矩,即合成彎矩: 2222 (1443680)(525440)1536327 HV MMN mm M 扭矩3847720TN mm 載 荷 水平面 H垂直面 V 支 反 力 F 12 9023 ,16984 NHNH FN FN 12 3284,6182 NVNV FN FN 彎 矩 M 1443680 H MN mm525440 V MN mm 總 彎 矩 M 1536327MN mm 扭 矩 T 4623010TN mm (6)按彎曲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進行校核時,通常只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強度, 由上表的數(shù)據(jù),以及軸單向旋轉,扭轉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 取=0.6 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