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案后自首成立重要條件探究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6/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1.gif)
![犯案后自首成立重要條件探究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6/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2.gif)
![犯案后自首成立重要條件探究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6/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3.gif)
![犯案后自首成立重要條件探究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6/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4.gif)
![犯案后自首成立重要條件探究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6/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7ea90928-7609-4044-b33d-692516a6835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犯案后自首成立重要條件探究 摘要:根據刑法總則、分則的規(guī)定,一般自首,其成立要件包括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如何準確的把握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刑,一直是司法實踐中備受爭議的內容,僅對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刑的表現形式進行敘述并對自首的認定進行完善。 關鍵詞: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首 自首制度是我國刑法明確規(guī)定的重要的刑罰裁量制度,是我國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具體化和法律化。根據我國刑法第67條規(guī)定第1款的規(guī)定,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 1自動投案的認定 自動投案,理論上有很多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
2、犯罪嫌疑人沒有被司法機關發(fā)覺,或者雖然被發(fā)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未被群眾扭送時,主動將自己置于公安、檢察、審判機關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公安、檢察、審判機關的審查與裁判的行為。第二種觀點認為,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關機關或個人承認自己實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關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等待進一步交代犯罪事實,并最終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裁判的行為。第三種觀點認為,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自愿置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接受審判的行為。 筆者認為,自首的本質,在于犯罪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將自己交付國家追訴,其
3、與違背犯罪人意志的被動歸案是無法相容的。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被指控的罪行,或為坦白,或為供認,不能認定為自首。何為自動投案?理論上有不同認識,最高法院解釋規(guī)定:“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或者雖然被發(fā)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這是典型的自動投案行為,另外解釋的第3款和第4款還規(guī)定了7種視為自動投案的行為,也可稱之為“準自動投案行為”。解釋所概括列舉的種種自動投案的情形,較好地把握了刑法典設立自首制度,鼓勵犯罪人認罪悔過、節(jié)約司法資源的意旨。根據刑法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以及自首本質的要求,我們對
4、自動投案界定如下: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關機關或個人承認自己實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關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等待進一步交待犯罪事實,并最終接受國家審查和裁判的行為。 根據上述界定,對自動投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1.1投案時間的限定性 自動投案必須發(fā)生在犯罪嫌疑人尚未歸案之前,這是對自動投案的時間限定。自動投案的時間跨度大,既可以在犯罪被發(fā)覺之前投案,也可以在犯罪被發(fā)覺之后投案。但其前提應是在犯罪人尚未歸案之前投案。在下列情形下投案,均可成立自動投案:一是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之前自動投案;二是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
5、,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即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三是犯罪事實己被司法機關發(fā)覺,而司法機關出于種種考慮,暫不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在此情況下投案;四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五是司法機關正要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時,犯罪嫌疑人確已準備去投案或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機關捕獲。這種情況必須符合三個條件才能視為自動投案:其一,犯罪嫌疑人不僅有準備投案的心理活動,而且要有準備投案的行為表現;其二,在去投案途中被捕時,能提供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確實是去司法機關或有關單位投案;其三,犯罪嫌疑人所交代的準備投案的事實,必須經司法機關查證屬實。 1.
6、2投案行為的自動性 這是自動投案的實質性條件。從兩個方面理解投案的自動性。首先,通常情況下,“自動”可以體現的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基于自由意志選擇而實施的行為歸案;而根據有關的司法解釋,不論是經親友規(guī)勸、陪同投案的,還是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后,或是經親友主動投案后,犯罪嫌疑人被送去歸案,都應當認定為自動投案;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是被親友欺騙或強迫、麻醉一同投案的,不是自動投案,不能認定為自首。其次,“自動”還要求犯罪嫌疑人自愿將自己處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如以信電投案,處于他鄉(xiāng)尚不能立即歸案,還要告知自己的處所,等候司法機關的處理的,才能認定為自愿處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在司法實踐中,
7、有些情形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一是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二是委托他人代為自首或以信電方式自首而本人拒不到案的;三是犯罪嫌疑人匿名將贓物送回司法機關或原處或用信電等匿名向司法機關報案或指出贓物所在地的。此三種情形,因行為人的行為表明其并沒有將自身處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所以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 1.3投案方式的多樣性 (1)親投,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親自直接向司法機關、有關單位、組織或個人投案。 (2)代投,是指犯罪嫌疑人因故不能親自前往投案,而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代投的特點:一是犯罪嫌疑人確有投案自首的意愿;二是犯罪嫌疑人確有暫不能親自前往投案的正當事由;三是犯罪嫌疑人確有托人代投的真
8、實意思表示;四是犯罪嫌疑人不能親自前往投案的事由消失后,必須立即到案,并交代自己的罪行,不能以代投人己代交為由而拒不交代。 (3)陪投,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后,在他人陪同下前往投案。 (4)送投,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后,由其親友將其送去投案。送投的特點:一是犯罪嫌疑人是由其親友送去投案的;二是犯罪嫌疑人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是在其親友的規(guī)勸或精神壓力下才不反對去投案;三是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送到司法機關后,必須自己向司法機關交代自己所實施的犯罪行為,或承認司法機關己發(fā)覺的罪行,或承認其親友所舉報的罪行。 自動投案方式的多樣性,對于發(fā)動社會力量發(fā)現犯罪,教育動員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對于司法機關及時偵破、
9、處理刑事案件都有積極意義。 1.4投案行為的徹底性 自動投案的徹底性表現在犯罪嫌疑人投案后能自愿置于所投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接受審查和裁判。只有犯罪分子自愿置于有關機關的控制之下,才能表明其自動投案的徹底性,才能保證司法機關對其行為的裁判,否則,自動投案甚至交代罪行也就沒有實質意義。雖然解釋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因病、傷等客觀原因不能親自投案,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以信電投案就能成立自動投案,還需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并置于所投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如果犯罪嫌疑人雖然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但其并未自愿置于相關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就不具有投案的徹底性,也就不能成立
10、自動投案。再者,如果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從所投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逃跑,逃避司法機關的審查和裁判,亦表明其投案不徹底,也不能成立自首意義上的自動投案。為此,我國司法解釋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還有犯罪嫌疑人逃跑途中給親友打電話,親友勸其投案自首其沒有拒絕,后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由于其沒有具體的投案行為,其親友也并未送其投案,當然也就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 1.5投案對象的廣泛性 根據解釋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投案的,既可向負有犯罪之偵查、起訴或審判職能的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為之,也可向其所在單位、城鄉(xiāng)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為之。這里的公安機關應該作適當的擴
11、張解釋,不僅包括公安機關,還應包括對特定刑事案件享有偵查權的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wèi)部門以及監(jiān)獄。此外,這里的公、檢、法機關不僅是對犯罪人的案件享有管轄權的,而且應該包括中國境內所有的公、檢、法機關。這里的“所在單位”則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實施犯罪時所在的單位,至于該犯罪嫌疑人是該單位的正式工、臨時工,則在所不問。這里的城鄉(xiāng)基層組織,對于具有城鎮(zhèn)居民身份的犯罪人來說,是指其所在的區(qū)政府、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對于具有農村居民身份的犯罪嫌疑人,則是指其所在的鎮(zhèn)政府、鄉(xiāng)政府或者村民委員會。這里的“其他負責人”應當是指其所在的單位或城鄉(xiāng)基層組織的非在執(zhí)行職務期間的工作人員。 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認定 2.
12、1投案人的供述必須客觀真實 即要求犯罪人在自動投案的基礎上如實供述所犯罪行。所謂真實,是指犯罪人在交代犯罪事實時,不能有意編造、隱瞞情節(jié),其中包括編造對自己不利的情節(jié)和隱瞞對自己有利的情節(jié)。 衡量投案人的交代是否真實,要看其交代與客觀存在的犯罪基本事實是否一致。如果犯罪人能夠供述全部犯罪事實當然反映了犯罪嫌疑人悔罪態(tài)度好,應以自首論處。但如果犯罪嫌疑人只是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實,只要足以使司法機關查明犯罪真相就可以成立自首。 這里的只供述主要犯罪事實,情況是復雜的,概而言之,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有意隱瞞。犯罪分子由于種種顧慮交代不徹底,隱瞞了某些犯罪細節(jié),例如搶劫犯自動投案后交代了搶劫的犯罪事
13、實,但卻隱瞞了所用兇器,在這種情況下,仍應視為自首。二是無意疏漏??紤]到犯罪分子由于作案時間、地點、環(huán)境的特殊或者因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例如記憶能力、表達能力、驚慌、恐懼等,往往不能對犯罪事實作出全面準確的供述,因此,只要交代了主要的犯罪事實,就應當認為具備了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條件,以自首論處。 但是以下情況屬于交代不如實,不能構成自首:(l)推誘他人,保全自己,妄圖逃避懲罰。也就是為了使自己逃避懲罰,使得犯罪行為嫁禍于他人,一般發(fā)生在共同犯罪之中。(2)江湖義氣,大包大攬,意圖包庇同伙。這種情況往往是實施了共同犯罪之后,其中有的犯罪嫌疑人出于“哥們義氣”,受“為朋友兩肋插刀”封建思想的驅使
14、,或者是出于“丟卒保車”,掩護同伙的動機,只身向司法機關投案,將幾個人共同實施的犯罪,全部說成是自己一人所為。(3)遮遮掩掩,避重就輕,意圖減輕罪責。這種情況在司法實踐中經常發(fā)生,在經濟犯罪案件中尤為突出,往往是交代少量經濟犯罪事實,隱瞞主要犯罪事實,以求蒙混過關。筆者認為,上述情形都屬于自動投案以后供述不實,因而不具備自首成立的要件,不應以自首論處。 2.2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須是自己的犯罪事實 投案人所供述的犯罪事實必須是由其自己實施,應由其本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罪行。如果投案人供述的是他人的犯罪事實,則不成立自首,但可視情況認定其有立功表現。如果投案人捏造犯罪事實,進行虛假供述或把他人的犯罪事實
15、供述為自己的犯罪事實,都不成立自首。因為這些犯罪事實實際上沒有或并非投案人所實施。投案人所供述的“自己的犯罪事實”可以是一罪,也可以是數罪;可以是投案人個人單獨實施的,也可以是與他人共同實施的。 2.3供述內容必須符合定罪量刑的要求 任何罪的確定要依據該罪的犯罪構成要件進行,因此,供述的內容首先要滿足對定罪的需要,從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具體完整地交待據以確定犯罪性質的犯罪事實。其次,對量刑有意義的犯罪事實,如影響量刑檔次的犯罪事實要進行如實作盡可能充分的陳述。 2.4投案人的供述必須保持一致 我國刑訴法規(guī)定實行兩審終審制,這樣對于如實供述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被告的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
16、了自己的罪行,但是后來有翻供,直到一審判決后,二審程序期間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這種情況下是否可以認定為自首呢?二是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一審判決前未翻供或者雖翻供,但又能如實供述,但在二審期間翻供或者再次翻供的,是否可以認定為自首呢? 筆者認為上述第一種情況不能認定為自首。理由有三:其一,自首的本質是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將自己交付給國家起訴,既然主動把自己交付給國家追訴,那么在國家追訴期間,就應該主動配合追訴活動的進行,而不應該時而供述,時而翻供,如此反復,何以體現其主動交付追訴地本質!其二,解釋中規(guī)定:“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認定為自首?!睆牡珪械谋硎鲋锌梢?/p>
17、看出,對于上述第一種情況,司法上對認定為自首是持否定的態(tài)度的,因為在這里他們把如實供述的時間是界定在一審判決作出之前,這樣方可認定為為自首,行為人既然在一審判決之前拒絕如實供述,這樣即使他后來在二審中如實供述了,也不應該認定為自首。其三,如果上述情形也可認定為自首的話,將使得不法分子帶著僥幸心理,助長其翻供之風,同時對于維護判決所應有的穩(wěn)定性和嚴肅性和敦促、鼓勵犯罪嫌疑人真誠認罪悔過是及其不利的。 筆者認為對于第二種情況亦不能認定為自首。理由是,犯罪人原來的如實供述,已經作為直接證據用來定罪量刑,其二審期間的翻供,是企圖將據以定罪的證據體系遭到破壞,從而達到逃避法律的審查和裁判的目的,若對其認
18、定為自首,有違立法宗旨。因此,對此情形不能認定為自首,應予以改判或發(fā)回重審。 3一般自首成立要件的完善 現行刑法典在自首概念中刪除了“接受審查和裁判”的要件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這一要件已經被自首其他兩要件所涵蓋,也即自首的自動投案要件已經包含了犯罪人在投案后不能逃跑的要求,如實供述罪行要件包含著犯罪人在供述罪行后不能翻供的要求,并且如果將接受審查和裁判,這一要件規(guī)定為獨立要件,容易導致一些司法人員曲解、濫用該要件,牽涉甚至剝奪犯罪嫌疑人行使其合法的辯護權利等,從而不利于自首制度的真正貫徹與落實”。 但是,筆者認為,這些理由不足以成為刪除“接受審查和裁判”這一要件的正當理由。理由如下:(1)從
19、字面含“自動投案”怎么就應該包括有報案后不能逃跑的要求,“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怎么就應該包含有供述后不能翻供的要求,筆者認為“自動投案”的行為在犯罪人把自己交付給司法機關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同樣,“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在犯罪人把自己的作案經過如實地向司法機關供述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至于后面是否逃跑、翻供是不能否定這一個已經存在的、定型的客觀事實的。并且在解釋中也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從上述規(guī)定我們也可以看得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也是不包含著“不能逃跑”和“不能翻供”的要求的。因為如果自動投案是包含“不能逃跑”的含義的話,那么也就不需要專門做如此解釋?!叭鐚嵐┦鲎约旱淖镄小币彩峭瑯拥览?。(2)無論是主張“三要件說”的理論學說,還是司法解釋在闡述這一要件的內涵時,均已明確強調指出,犯罪分子自動投案,如實交代罪行后,為自己辯護,或者提出上訴,或者補充和更正某些事實,都應當允許的,不能因此視為犯罪嫌疑人“不接受審查和裁判”。至于說“容易導致一些司法人員曲解、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現場施工防恐怖襲擊制度
- 現代科技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前景
- 科技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融合策略
- 拆除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
- 個人與單位借款合同模板大全
- 專業(yè)拳擊教練聘任合同
- 產學研合作協(xié)議合同新
- 個人雇傭合同樣本
- 個人購房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個人車輛投資共享合同2025
- 2023年小升初簡歷下載
- 廣府文化的奇葩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解析
- 煉鋼廠增效降本攻關方案
-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卷(人教版)
- 第八節(jié) 元代散曲
- 《自動化專業(yè)導論》課程教學大綱
- 三年級上語文開學第一課
- 消防設施維護與日常檢查培訓講義
- 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完整版本課件
- 典當業(yè)務計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