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庸書名英譯探討2011年6月第28卷第6期湖北第二師范學(xué)院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onjun.2011v01.28n0.6巾庸書名英譯撓討江曉梅(湖北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武漢430062)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庸英譯本書名的翻譯進行比較分析,探究中庸書名英譯后面的原因,指出典籍英譯活動不可能脫離譯者本人的全面感受而進行,譯者的文化修養(yǎng),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態(tài)度往往會左右對源語文本的解讀與翻譯.關(guān)鍵詞:中庸;書名;英譯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674-344x(2011)06-0101-04作者簡介:江曉梅(1964一),女(彝族),四川美姑人,
2、副教授,湖北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翻譯與文化中庸是中國思想史上一部極為重要的經(jīng)典.中庸原為五經(jīng)之一禮記中的一篇,后被儒學(xué)大師朱熹選作四書中的一篇,并對其精心詮釋,成為最能代表中國儒學(xué)思想的經(jīng)典名作之一.從1828年高大衛(wèi)(davidcollie)將中庸介紹至英語國家以來的180多年時間里,中庸全文或節(jié)選被上十位中外譯者譯為英語文本,成為西方學(xué)術(shù)界研究中國儒學(xué)思想一個重要文本.中庸文本所包含的復(fù)雜和抽象的內(nèi)容對譯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其中中庸書名的翻譯就極富挑戰(zhàn).首先,"中庸"在漢語世界就有其靈活性,并不是只有一個確定涵義,到目前為止,漢語世界并沒有得到&quo
3、t;中庸"的一個或幾個權(quán)威的解釋;二是即便確定了"中庸"在漢語中的涵義,也較難在英語中找到完全對等的語詞.然而,即使這樣,探討中庸書名的不同英譯卻能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中庸文本如何被譯者理解和詮釋,并將其傳遞給英語國家的讀者.本文將首先簡要分析"中庸"在漢語中的涵義,再對理雅格(j.legge),辜鴻銘,休中誠(e.r.hughes),陳榮捷,安樂哲和郝大維(r.t.ames&d.l.hal1)等五部著名中庸英譯本書名的翻譯進行比較分析,試圖探究隱含在中庸書名英譯后面的原因,以促進對中庸英譯的更深入的理解."中庸&
4、quot;一詞源自論語."子日: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楊伯峻在注論語時,釋"中"為"折中,無過,也無不及,調(diào)和"釋"庸"為"平常".程頤在論"中庸"時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如果說,楊伯峻的注釋主要是文字方面的,那么,程頤的解釋則在文字訓(xùn)詁之中有思想的闡明.杜維明則給了"中庸"一個現(xiàn)代詮釋.他認為"中"是指"一個人絕對不受外在力量騷擾的
5、心靈狀態(tài)",它"是一個先天賦予的真實存在",杜維明認為"中""是一種本體論狀態(tài)",是"能夠恰當(dāng)?shù)剡\用于'喜怒哀樂之未發(fā)'的內(nèi)在自我".中庸之"中"有"處中","時中","中和"等不同的涵義."處中"指"喜怒哀樂之未發(fā)"(中庸第1章)的心靈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孟子所講的人生而具有的善端.僅從文字的角度說,"處中"可以理解為處于中的狀態(tài);也可以把"處
6、"理解為"喜怒無處"的"處",因而"處中"就是"定中","常中"."未發(fā)"之"處中"的心靈狀態(tài)是受天命而成的,是人的道德修養(yǎng)的出發(fā)點.這樣的"中"顯然不僅僅是道德倫理范疇,而是具有濃厚形而上學(xué)意蘊的概念."時中"有"因時而中"和"與時而中"."因時而中"比較多地強調(diào)了人順應(yīng)自然的要求這個方面,人能順應(yīng)自然,不違逆自然,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就是"
7、;中".與"因時"之"時"不同,"與時"的"時"則偏于社會歷史時期,時代.因而所謂"與時而中"就更多強調(diào)人主動變革社會,或者隨社會歷史而主動變化."中庸"的"時中"是指人順應(yīng)自然,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其行為既是順應(yīng)自然的結(jié)果,也是學(xué)而時習(xí)之的教化修養(yǎng)的結(jié)果,因而既合天道,又合人道,也就是合于中道或正道.這也是中庸等儒家經(jīng)典論人道往往從天道始的一個根據(jù)."中和"是理想境界,是"天下之大本"(中庸第1章).&quo
8、t;中和"可以看成是"處中"和"時中"的合題.粗略說來,"中和"理想主要通過圣人來實現(xiàn).首先是個人的修養(yǎng),智慧,品性,才能等達到了理想的高度,也收稿日期:2011一o426?l01?可以說是達到了從容沉靜的心靈狀態(tài),雖遭遇千變?nèi)f化的外物的侵擾,仍然從容沉靜.其次是行為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在任何時地,對任何人事,都能做到恰如其分,恰倒好處,自然而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中庸第20章).第三,個人的修養(yǎng)和才識智慧如果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能在任何時地從容中道,就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就可以使差
9、序格局長久維系,從而使家國太平,天下久安.中庸始終把個體的心性修養(yǎng)以及社會對個體的教化作為主要內(nèi)容探討.關(guān)于"庸"的解釋,一般有三種傳統(tǒng)定義.程頤認為:"不易之謂庸"(中庸第l章);鄭玄認為:庸,用也;朱熹定義庸為平常也.很明顯,"用"和"平常"是密切相關(guān)的,或者說是一體的.一方面,能用的,自然是平常的.高深的,玄妙莫測的,如何用?另一方面,用,主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來用,就是平常之用.小到個人的修養(yǎng)心性,和睦家庭,大到圣人的治理幫國,太平天下,都逃不掉人的日常生活.而且中庸所說的"用",就是&q
10、uot;中"的用,就是"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中庸第6章),就是因時,隨時而"中".而"時中",也就是"中"的展開和具體運用.程頤所說的"中散為萬事",就指中庸把一"中"之理運用到具體的無數(shù)的人事之上,做到隨時而"中",隨事而"中".一句話,萬事莫不"中".可見,鄭,朱的"庸"和"中"在思想或者理論的層面上是相通的,甚至就是一理.再看程頤的"不易"之
11、理或者"天下之定理",這個"庸"理,毫無疑問是并且只是"中"理,既是"未發(fā)"之"處中",也是隨時而變的"時中",還是"贊天地之化育"的"天下之大本"的"中".所以"庸"的主要涵義也都包含在"中"了.=本文選取的中庸英譯本分別為理雅格(jameslegge),辜鴻銘,休中誠(ernest.r.hughes),陳榮捷(wingtsitchan),安樂哲(rogert.ames)和郝
12、大維(davidl.hal1)所譯,這五部譯作的譯名如下,thedoctrineofthemean(理雅格),theuniversalorderorconductof(辜鴻銘),themeanin-action(休忠誠),thedoctrineofthemean(陳榮捷),focusingthefamiliaratranslationandphilosophicalinterpretationthez,劭(安樂哲和郝大維).理雅各將中庸譯作thedoctrineofthemean."mean"在英語字典里的定義為"wayofdoingsththatisinthem
13、iddleoftwoextremesandbetterthaneitherofthem"(在兩個極端中問行動,比兩端都好的行動).理雅格認為中庸"之所以叫做中庸,是因為它記錄了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心靈與和的實踐",3】3鼢所以"mean"這個詞能準(zhǔn)確地傳譯中庸的思想.理雅格只翻譯了"中",而沒有翻譯"庸".理雅格指出他沒?102?有嘗試翻譯"庸",因為對于"庸"的理解甚至在中國國內(nèi)評論者和譯者中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庸"既可表示"
14、用",還可表示"不易",還可指"平常,持久",而且還有"和"的意思o(jì)333s2理雅格認為"庸"應(yīng)該有"和"的涵義,和"中"意思近似,因此,他在另一本叢書東方圣書中,就將中庸譯為thestateofequilibriumandharmony(中與和的狀態(tài)).理雅格認為中庸這部著作本身就是關(guān)于人的心靈:"在中的狀態(tài),如其本身;在和的狀態(tài),依據(jù)正確的天性,進行外在表現(xiàn)".j3騶因此他本人認為"庸"有"和"的涵義,
15、和"中"意思近似.所以理雅格認為即使"庸"沒有譯出,但"mean"已經(jīng)包含"庸"的涵義.辜鴻銘最早將中庸譯作theuniversalorderorconductlife(1906),后在譯本被收入東方的智慧叢書時,又譯為theconductoflifeortheuniversalor-ofconfucius(1908).辜鴻銘認為"中"字是指中心的,"因此有正確的,真實的,公正的和恰好的意思""庸"字是"共同的,一般的,平常的因此有普遍的意思&q
16、uot;.辜鴻銘認為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正確之真實,公正恰當(dāng)?shù)钠毡闃?biāo)準(zhǔn)",因此"中庸"是"關(guān)于正確的普通常識".l5辜鴻銘并沒有過多地對"中"和"庸"進行語義上的論證和辨析,他更多地是從宏觀的角度,從其篤信的道德觀角度闡述其翻譯中庸為"人生指南"的意圖.辜鴻銘認為"中庸"表現(xiàn)出的中國文明和中國秩序是真正的道德文明和真正的社會秩序,"中庸"弘揚的道德責(zé)任感是使得文明和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可能,所以辜鴻銘認為"中庸"為人類
17、文明樹立了一種人生理想目標(biāo),即在遵守道德,文明的基礎(chǔ)上,維護社會世界的文明與和平.中庸書名的英譯表達出了辜鴻銘的良民宗教觀.向西人傳播中國的道德觀是辜鴻銘英譯中庸的重要目的,正如其在英譯中庸序言中所說,翻譯中庸是為了有助于歐美人民更好地理解"道",形成一種更明白更深刻的道德責(zé)任感.休中誠將中庸書名譯作themean-in-action,他認為將中庸譯作thedoctrineofthemean值得商榷.休中誠認為"中庸"的"中"指"中心"(centrality),"庸"指"普遍地和一般的
18、,能動的"(cotlln1.0d_lyandgenerallyactive).【6r休中誠認為將"中"單純地理解為靜態(tài)的,事物的中心是有局限性的,就好像透過靜止的靶心的形象來想象中心性一樣是有問題的.休中誠認為將"庸"譯作"功能"(functioning)也值得商榷,因為中庸作者是否具有生物學(xué)家關(guān)于功能概念的認識是值得懷疑的.他認為"中庸"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一種動態(tài)的人身理想,中庸的原著者并沒有將"中庸"理解為"處于行動的兩個極端之中的中道"(goldenmeanb
19、etweentwoextremesofactions)o611休中誠將中庸翻譯為themeanin-action,這明顯是在吸取了前人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的翻譯,休中誠的翻譯比理雅各的翻譯更多強調(diào)了隨時隨事而變的"時中"之義.現(xiàn)代哲學(xué)家也嘗試努力把中庸的思想傳達給英語世界.陳榮捷(wingtsitchan)的譯本與理雅格的譯名edoctrineofthemean一致.陳榮捷認為中庸是關(guān)注心理和玄學(xué)的著作,它關(guān)注人的天性,人性,關(guān)注現(xiàn)實世界,同時又富于宗教意義和神秘性.陳榮捷認為中庸宣揚人性由天所賦予,是通過"和"(equilibriumandharmony)來
20、表現(xiàn)的.他認為"中"指中間(centra1),"庸"指普遍的,和諧的(universalandharmonious),"中"還指人性,"庸"亦指人和宇宙的關(guān)系,"中庸"意指人的天性中有"和"的因素,而這個"和"隱含在人類的道德行為中,彌漫于整個宇宙人生,因此具有中心和普遍性(centralityanduniversality).由此,陳榮捷認為"中庸"的基本含義是適中和"不偏".,不偏頗,不偏好任何一方,不走極端,恪
21、守中的普通的規(guī)則,0edoctrineofthemean的書名可以比較準(zhǔn)確地傳遞中庸涵義.安樂哲(rogert.ames)和郝大維(davidl.hal1)將書名翻譯為focusingthefamiliaratranslationandphilosophicalinterpretationofthezhongyong.安樂哲和霍大偉對"中"做了較為詳細地解釋.安和霍認為"中"可用"focus"(集中,焦點),"equilibrium"(均衡),"balance"(平衡)來翻譯,因為中庸里的&qu
22、ot;中"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不斷協(xié)調(diào)"和"并穩(wěn)定由"中"(focus)"產(chǎn)生的"和".安和霍看重"中庸"里的人的作用,認為正是由于人類的積極的活動才將世界引入有意義的中心(focus),而人類的積極貢獻才維護了"和",使得人類和其他力量一道共建自然,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安和霍還認為"中"也是一種平衡(balance),要想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誠"的可能性,"中"(balance)是必要的條件,因為"中"
23、能調(diào)節(jié)"和"使其與變化的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安和霍沒有給"庸"以具體詳細的解釋,他們將"中"和"庸"聯(lián)系為一體來解釋.安和霍認為"庸"是日常事務(wù)"thefamiliar",是實現(xiàn)"和"與"中"的基礎(chǔ)平臺.安和霍認為"中庸"將人類體驗儀式化,歌頌普通,日常,具體,即刻發(fā)生的行動(immediate),這就要求持續(xù)不斷地關(guān)注人的日常體驗,此外,"中庸"具有時間性,是動態(tài)的概念,所以他們將"中庸&qu
24、ot;譯為"focusingthefamiliar".四縱觀以上五種關(guān)于中庸書名的翻譯,可以發(fā)現(xiàn)中庸書名英譯各具特色,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從字面上看,理雅格的翻譯(edoctrineofthemean)譯了"中",沒有譯"庸".前文說過,從思想或理論的層面上說,"庸"已包含在"中"中,但從文字上說,"中"與"庸"是不同的,因而,譯"中"而棄"庸"在整體上有遺失中庸之道的理論意義的缺憾.而且從細微處著想,用兩個意義不同
25、而又相關(guān),相通,相慣的字表達一理與用一個字表達一理是有差異的.前者表述的理要豐富豐滿得多,給人的暗示,想象或聯(lián)想要豐富得多.理譯存在的問題在辜鴻銘的翻譯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理譯中的"doctrine"一詞所具有的神學(xué)意蘊多少暗示了中庸之道的形而上學(xué)性,而這一點暗示性的氣味在辜譯中被堅決摒棄了.如果將辜鴻銘所譯書名theuniversalorderorconductoflife回譯,書名即是宇宙秩序或人生指南,這是大膽的,通俗化的意譯,滲透了譯者本人對源語文本的深刻感受.辜譯的特點是脫離了原文抽象,晦澀,形而上的約束,用通俗的語言將自己關(guān)于中庸的認識和理解融入翻譯中,以幫
26、助西方讀者理解中庸的思想.當(dāng)然這種譯意的后果就如王國維所指出"古人之說之特質(zhì)漸不可見,所存者其膚廓耳"_9j.誠然王國維的評論是否得當(dāng),還有待商榷,但辜譯的書名的確有這個問題,辜鴻銘關(guān)于中庸書名的英譯較理雅格更具個人特點,闡釋的成分較多.休中誠的翻譯(themeanin-action)相對于理譯和辜譯而言,突出了"中"的時間性和實踐性,也就是說,較為準(zhǔn)確地將"時中"的涵義傳譯出來,但"中"的其他涵義仍然沒有完整表達出來.此外,關(guān)于"action"的意義的界定存在模糊性,特別是由于行為主義者和實用
27、主義者對"action"的廣泛使用,"action"這個詞更多指生物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行為,如此翻譯也使得該書名的翻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陳榮捷的翻譯(thedoctrineofthemean)與理譯一致,似乎經(jīng)歷了近110年的漫長時段,又回到了起點.這從一個側(cè)面也說明了在英語世界中尋找與"中庸"完全對等的語詞的艱難程度.陳榮捷認為中庸之道是儒學(xué)傳統(tǒng)的最重要的價值觀,適中和不偏頗是中庸思想的精髓,而英文單詞"mean"的字面意義"在兩個極端中間行動",正好表達出了"中庸"思想中的&q
28、uot;無偏倚,無過之不及和適中"核心概念.-1.'陳譯存在的問題同樣是如何傳譯"庸"的問題,即使"中"中有"庸","庸"中有"中",目前譯名顯然還是未能完整表達中庸的涵義,如何使用更合適和準(zhǔn)確的文字翻譯中庸書名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安樂哲和郝大偉從動態(tài)的世界觀出發(fā)將中庸譯作focusingthefamiliaratranslationandphilo.sophicalinterpretationofthezhongyong,顯然,安和郝的翻譯改變了語詞的結(jié)構(gòu),"中庸
29、"是一個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而"focusingthefamiliar"是一個動名詞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的改變可能帶來意義的改變."focus"指"專注于某事或某物",有專注一點,不顧其余的意義,而中庸的"中"要求人們"博學(xué),知天,致廣大而盡精微,有廣大的視野才能知何者為中,何者不為中",h¨因此譯作"focus"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歧義.此外,書名的.】03.英譯能否將"中"的多方面的涵義:倫理學(xué)的涵義,形而上學(xué)的涵義清晰傳達出來也是值得商榷的.中庸書
30、名英譯研究表明,漢語典籍英譯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字交換活動,它既是一種文化交流互動,更是一種文化延續(xù),是譯者與原作者及讀者的對話行為,翻譯活動不可能脫離譯者本人的全面感受而進行,譯者的文化修養(yǎng),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態(tài)度往往會左右對源語文本的解讀與翻譯.漢語典籍英譯是一項復(fù)雜而艱巨的事業(yè),如何在目標(biāo)語言中沒有與源語表達相對等的符號的情況下進行翻譯,如何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讀者讀懂中國經(jīng)典,如何傳譯中國典籍的思想精髓,是亟待我們解決的問題.參考文獻:1朱熹.四書章旬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17.2杜維明.中庸>洞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3legge.j.thech
31、ineseclassics(v1)m.taipei:smcpublishinginc.1991.4辜鴻銘.theconductoflifeortheuniversalorderofconfu-ciusm.london:johnmurrray,albermarlestreet,1908.5黃興濤.辜鴻銘文集m.???海南出版社.1996.6hughes,e.r.thegreatlearning&themean-in-actionm.london:j.m.dentandsonslid,1942.7chan,w.t(陳榮捷).asourcebookinchinesephilosoph
32、y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哪8,1969:96.8ames,r.t&d.l.hal1.focusingthefamiliaratranala-lionandphilosophicalinterpretation0fthezhongyong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1:8687.9王國維.書辜氏湯生英譯中庸后c/羅新璋,陳應(yīng)年.翻譯論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oo9:262.10崔玉軍.陳榮捷與美國的中國哲學(xué)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0:345346.11倪培民.從功夫論的角度解讀中庸評安樂哲與郝大維的中庸英譯j.求是學(xué)刊,2005,(2):8.責(zé)任編輯:王偉astudyonthetranslationsofzhongyongjiangxiao.mei(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altract:thispaperfocusesonacomparativestudyontranslationsofthetitleofzhongyongaimingatdelvingintothecausesforthesedifferenttrans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民間借貸合同模板月息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教案-5.2 數(shù)與代數(shù) ︳西師大版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教案-4.4勤勞工作-筆算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一次進位、退位) 青島版
- 2025年城鄉(xiāng)結(jié)對共建協(xié)議書范
- 2025年河北旅游職業(yè)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化學(xué)-云南省三校2025屆高三2月高考備考聯(lián)考卷(六)試題和答案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鶴崗師范高等??茖W(xué)校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2025年度個人股份轉(zhuǎn)讓與員工分紅權(quán)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技術(shù)顧問合作協(xié)議
- 腦卒中患者護理查房
- 智能機器人與傳感器PPT完整全套教學(xué)課件
- 高效空調(diào)制冷機房智能控制系統(tǒng)技術(shù)規(guī)程
- 《動物王國開大會》說課PPT
- GB/T 42595-2023承壓設(shè)備修理基本要求
- 春玉米套種秋黃瓜技術(shù)
- 四年級下冊勞動技術(shù)教案
- 城市軌道交通服務(wù)禮儀和意識基本知識
- 科幻小說賞讀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杭州師范大學(xué)
- 公司設(shè)備日點檢表模板
- (新版)金屬冶煉(鉛、鋅冶煉)主要負責(zé)人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