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_第1頁
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_第2頁
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_第3頁
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_第4頁
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柴半湯_引經(jīng)證醫(yī)_減法方劑樹11.原方51.1.組成:柴胡、半夏、甘草、陳皮、黃芩、姜皮、薄荷。51.2.功效:瘧疾寒熱不清。51.3.來源:引經(jīng)證醫(yī)。52.小柴胡湯52.1.減:姜皮、薄荷52.2.組成:柴胡1錢,黃芩1錢,半夏1錢,陳皮5分,甘草1錢。52.3.功效:咳嗽頭痛、眼目痛、口舌生瘡等輕證。52.4.來源:石室秘錄卷一53.小抱龍丸53.1.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53.2.組成:半夏(醋浸1宿、銀石器中煮醋盡,焙)、甘草(炙,銼)各等分。53.3.功效:伏暑頭痛,心胸煩悶,眩暈惡心,不思飲食。53.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四54.雙和散54.

2、1.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54.2.組成:柴胡4兩,甘草1兩。54.3.功效:邪入經(jīng)絡(luò),體瘦肌熱;傷寒,時疾,伏暑。54.4.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五65.殊勝湯65.1.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65.2.組成:半夏7枚(湯泡7次),甘草1寸(銼)。65.3.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二引夏三議方66.芩半丸66.1.減:柴胡、甘草、陳皮、姜皮、薄荷66.2.組成:黃芩1兩,半夏1兩。66.3.功效:熱嗽生痰。66.4.來源:醫(yī)學入門卷七67.茅煎湯67.1.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67.2.組成:柴胡(去苗,凈洗,焙干)1兩,甘草1分。67.3.功效:小兒黃疸病。67.4.來源:

3、衛(wèi)生總微卷十五68.橘皮半夏湯68.1.減:柴胡、甘草、黃芩、姜皮、薄荷68.2.組成:陳皮(去白)7兩,半夏(煮)7兩。68.3.功效: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涎唾稠粘;或積吐,粥藥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傷寒時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憒悶亂;或飲酒過多,中寒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78.4.來源:局方卷四(吳直閣增諸家名方)79.黃龍丸79.1.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79.2.組成:半夏半斤(釅醋1斗浸3日,入銀器中慢火熬醋盡,取出,新汲水洗,曬干),甘草1兩。79.3.功效:中暑。79.4.來源:百一卷七710.陳皮半夏湯710.1.減:柴胡、甘草、黃

4、芩、姜皮、薄荷710.2.組成:陳皮(去白)、半夏(湯泡7次)各等分。710.3.功效:瘴瘧;惡心干嘔無物。710.4.來源:瘴瘧指南卷下711.陳甘飲711.1.減:柴胡、半夏、黃芩、姜皮、薄荷711.2.組成:陳皮(去白)5錢,甘草1錢。711.3.功效:乳癰初起。711.4.來源:仙拈集卷三引要覽812.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六十。)812.1.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812.2.組成:柴胡(去苗)半兩,甘草(炙)1分。812.3.功效:黃疸。熱疸。812.4.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813.柴胡散813.1.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813.2.組成:柴胡4兩(洗,去苗),甘草1

5、兩(炙)。813.3.功效:傷寒時疾,中暍伏暑,邪入經(jīng)絡(luò),體瘦肌熱,發(fā)熱不解,有類傷寒,欲作勞瘵。813.4.來源:本事卷四814.半夏丸814.1.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814.2.組成:半夏4兩(以醋1升煮,候醋干為度),甘草1兩。814.3.功效:頭風吐痰。814.4.來源:普濟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881. 原方1.1. 組成:柴胡、半夏、甘草、陳皮、黃芩、姜皮、薄荷。1.2. 功效:瘧疾寒熱不清。1.3. 來源:引經(jīng)證醫(yī)。2. 小柴胡湯2.1. 減:姜皮、薄荷2.2. 組成:柴胡1錢,黃芩1錢,半夏1錢,陳皮5分,甘草1錢。2.3. 功效:咳嗽頭痛、眼目痛、口舌生瘡等輕證。2

6、.4. 來源:石室秘錄卷一3. 小抱龍丸3.1. 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3.2. 組成:半夏(醋浸1宿、銀石器中煮醋盡,焙)、甘草(炙,銼)各等分。3.3. 功效:伏暑頭痛,心胸煩悶,眩暈惡心,不思飲食。3.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四4. 雙和散4.1. 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4.2. 組成:柴胡4兩,甘草1兩。4.3. 功效:邪入經(jīng)絡(luò),體瘦肌熱;傷寒,時疾,伏暑。4.4. 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五5. 殊勝湯5.1. 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5.2. 組成:半夏7枚(湯泡7次),甘草1寸(銼)。5.3.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二引夏三議方6. 芩半丸6.1. 減:柴胡、甘

7、草、陳皮、姜皮、薄荷6.2. 組成:黃芩1兩,半夏1兩。6.3. 功效:熱嗽生痰。6.4. 來源:醫(yī)學入門卷七7. 茅煎湯7.1. 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7.2. 組成:柴胡(去苗,凈洗,焙干)1兩,甘草1分。7.3. 功效:小兒黃疸病。7.4.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五8. 橘皮半夏湯8.1. 減:柴胡、甘草、黃芩、姜皮、薄荷8.2. 組成:陳皮(去白)7兩,半夏(煮)7兩。8.3. 功效: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涎唾稠粘;或積吐,粥藥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傷寒時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憒悶亂;或飲酒過多,中寒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8.4. 來源:局方卷四

8、(吳直閣增諸家名方)9. 黃龍丸9.1. 減:柴胡、陳皮、黃芩、姜皮、薄荷9.2. 組成:半夏半斤(釅醋1斗浸3日,入銀器中慢火熬醋盡,取出,新汲水洗,曬干),甘草1兩。9.3. 功效:中暑。9.4. 來源:百一卷七10. 陳皮半夏湯10.1. 減:柴胡、甘草、黃芩、姜皮、薄荷10.2. 組成:陳皮(去白)、半夏(湯泡7次)各等分。10.3. 功效:瘴瘧;惡心干嘔無物。10.4. 來源:瘴瘧指南卷下11. 陳甘飲11.1. 減:柴胡、半夏、黃芩、姜皮、薄荷11.2. 組成:陳皮(去白)5錢,甘草1錢。11.3. 功效:乳癰初起。11.4. 來源:仙拈集卷三引要覽12.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六十。)12.1. 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12.2. 組成:柴胡(去苗)半兩,甘草(炙)1分。12.3. 功效:黃疸。熱疸。12.4. 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13. 柴胡散13.1. 減:半夏、陳皮、黃芩、姜皮、薄荷13.2. 組成:柴胡4兩(洗,去苗),甘草1兩(炙)。13.3. 功效:傷寒時疾,中暍伏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