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搭接復合材料沉頭螺栓連接孔邊應力分析_第1頁
單搭接復合材料沉頭螺栓連接孔邊應力分析_第2頁
單搭接復合材料沉頭螺栓連接孔邊應力分析_第3頁
單搭接復合材料沉頭螺栓連接孔邊應力分析_第4頁
單搭接復合材料沉頭螺栓連接孔邊應力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復合材料沉頭螺栓連接孔邊應力分析問題描述:(1)螺栓連接方式為沉頭單搭接單釘連接;(2)連接接頭由兩塊完全相同的復合材料層合板通過一個凸頭螺栓搭接而成;(3)對復合材料層合板孔邊徑向及周向應力進行分析。建模模型尺寸如下:復合材料層合板建模采用實體建模,結果如下:A板為與沉頭連接,B板為與螺帽連接螺栓建模 螺栓、螺母和墊片作為整體建模,簡化成圓柱體; 結果如下:屬性E11 /GPaE22/GPaE33/GPaG12/GPaG13/GPaG23 /GPav12v13v231348.388.384.633.24.630.3310.3310.331XT /MPaXC /MPaYT /MPaYC /MP

2、aZT /MPaZC /MPaS12 /MPaS13 /MPaS23 /MPa1549126056.422456.422412012090復合材料單層板為5228/CCF300材料,鋪層情況為-45/90/45/0/45/02/-45/0/-452s,共有四十層,鋪層0/45/90的比例分別為4:5:1。開孔層合板端距/孔徑比(E/D)為3,寬度/孔徑比(W/D)為6。單層板的力學性能見表3-1。螺栓材料為30CrMnSiA,彈性模量為196GPa,泊松比為0.3。單層板力學性能如下表:將屬性賦予復合材料板:1、創(chuàng)建復合材料(藍色圈內)2、定義堆疊方向為三方向(黑色圈內)3、由于層數(shù)過多,可右

3、鍵單擊紅色圈內的鍵,對某一屬性統(tǒng)一編輯4、由于復合材料層合板對稱,也可以選擇黃色圈內的鍵進行對稱的操作裝配分析步1、幾何非線性應為開,但實際操作中設置為開會不收斂2、增量步設置如下,增量步設置過大易不收斂網格 分別對A板、B板及螺栓分區(qū),分區(qū)后結果如下:在對A板分區(qū)時由于倒角的存在,故網格質量不高,無法進行分析,宜先使用如下方法對A板分區(qū)。劃分單元 1、為查看孔邊應力,故在孔邊布24個單元,板厚度方向布10個單元 2、為減小計算量,其他地方少不布置單元 3、螺栓單元與孔邊單元對應,以保證精度 4、層合板孔邊單元類型為C3D8I,其他地方單元類型為C3D8R,網格屬性如下5、螺栓沉頭部網格屬性為

4、結構,其他部分為掃掠,單元類型為C3D8I6、各部件劃分結果如下:A板倒角處網格如下:裝配后分配結果如下:相互作用打開工具-表面-管理器,創(chuàng)建表面,類型為幾何(網格易重畫且不易拾?。┯捎诒砻孢^多,這里只顯示部分。編輯接觸屬性編輯相互作用由于螺帽與螺栓,沉頭與螺栓之間有大角度,故將其分開定義滑移公式選擇小滑移,易于收斂(其他相互作用定義與此類似)載荷載荷加于B板邊界條件邊界條件加于A板提交作業(yè)進行分析 本例中模型較大,故應提高運行內存,使用多個處理器或線程分析結果:后處理 建立柱坐標系,R為徑向,T為切向。結果如下:打開結果-選項-轉換-用戶指定的,選擇剛才建立的坐標系,點擊確定。單獨顯示A板,點擊圖中藍圈位置,選擇S11,此即為徑向應力,選擇S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