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氣候特征_第1頁
安徽氣候特征_第2頁
安徽氣候特征_第3頁
安徽氣候特征_第4頁
安徽氣候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氣候特征及主要氣象災害安徽氣候特征及主要氣象災害2013年4月26日一、安徽省氣候概況一、安徽省氣候概況l 安徽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淮河以北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春暖、夏炎、秋爽、冬寒。與過渡帶氣候相對應的是,我省自然植被自南向北依次是:l 常綠闊葉林;l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l 落葉闊葉林。 農(nóng)作物分布:l 沿江江南:以棉花、水稻、茶葉、油菜為主;l 江淮之間:以蔬菜、水稻、棉花、小麥為主;l 沿淮淮北:以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為主。l 年平均氣溫1417。l 年際變化明顯,1969年最低,為14.8;2007年最高,為16.9。碭肖毫臨

2、界太渦淮利蒙宿靈泗懷固五阜阜潁鳳霍壽長蚌鳳明淮定全來滁天金六霍舒岳桐肥合肥巢廬無含和蕪當馬繁蕪太潛懷宿望東樅青九安太貴石銅南涇宣旌寧黃績廣郎祁黟歙黃休山縣州泉首和陽北辛城縣壁縣遠鎮(zhèn)河南陽上臺邱縣豐埠陽光南遠椒安州長寨安山城西城西肥東湖江為山縣湖涂鞍昌湖湖山寧松江至陽陽華慶平池臺陵陵縣城德國山溪德溪門縣縣山寧山縣市1414.51515.516年平均氣溫空間分布碭肖毫臨界太渦淮利蒙宿靈泗懷固五阜阜潁鳳霍壽長蚌鳳明淮定全來滁天金六霍舒岳桐肥合肥巢廬無含和蕪當馬繁蕪太潛懷宿望東樅青九安太貴石銅南涇宣旌寧黃績廣郎祁黟歙黃休山縣州泉首和陽北辛城縣壁縣遠鎮(zhèn)河南陽上臺邱縣豐埠陽光南遠椒安州長寨安山城西城西肥東

3、湖江為山縣湖涂鞍昌湖湖山寧松江至陽陽華慶平池臺陵陵縣城德國山溪德溪門縣縣山寧山縣市70090011001300150017002100年降水量空間分布l 年降水量7001800毫米。 l 年際差異大,最少1978年,僅685毫米;最多1991年,達1629毫米。l 我省汛期為59月;l 汛期降水量6001100毫米。淮北和江淮之間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75%,沿江江南占5560%。碭肖毫臨界太渦淮利蒙宿靈泗懷固五阜阜潁鳳霍壽長蚌鳳明淮定全來滁天金六霍舒岳桐肥合肥巢廬無含和蕪當馬繁蕪太潛懷宿望東樅青九安太貴石銅南涇宣旌寧黃績廣郎祁黟歙黃休山縣州泉首和陽北辛城縣壁縣遠鎮(zhèn)河南陽上臺邱縣豐埠陽光南遠椒

4、安州長寨安山城西城西肥東湖江為山縣湖涂鞍昌湖湖山寧松江至陽陽華慶平池臺陵陵縣城德國山溪德溪門縣縣山寧山縣市50060070080090010001200汛期降水量空間分布全省各月降水量分布25n30n35n110e120e130e125e115ealtitude()干冷空氣干冷空氣暖濕空氣暖濕空氣l 由于地處過渡帶,南北冷暖氣流常常交匯于江淮地區(qū),天氣氣候復雜,災害頻發(fā),其中旱澇最為常見。二、我省主要氣象災害二、我省主要氣象災害(一)淮河流域旱澇災害(一)淮河流域旱澇災害l 淮河流域旱澇頻繁,旱年23年一遇,澇年大約3年一遇;2000-2009年,淮河流域洪澇頻繁,其中2003年、2007年出

5、現(xiàn)流域性大洪水;l 旱澇在時間上交織、空間上并存也是一個顯著特點,常常會出現(xiàn)旱澇急轉。l 2003年6月21日-7月22日沿淮淮北降水量為500700mm,較常年同期偏多1.7倍,蒙洼、唐垛湖等9個行蓄洪區(qū)先后蓄洪。直接經(jīng)濟損失156.22億元。l 2007年6月19日-7月11日,淮河干流安徽段超過500毫米,最大鳳臺652毫米。受強降水以及上游客水影響,7月11日4時王家壩水位達29.59m,超保證水位0.29m,與1954年最高水位持平。2003年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2007年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二)梅雨期集中強降水(二)梅雨期集中強降水l 我省平均入梅6月16日,出梅7月10日,梅雨期長

6、度24天。l 入梅最早的是1991年5月18日,最晚的是1982年7月9日,兩者相差52天。梅雨結束最早的是1961年6月15日,最晚的是1954年和1987年,均為7月31日,早晚相差46天。l 長梅年或豐梅年往往導致我省形成洪澇災害,如1954、1991年。而空梅年或少梅年往往又會造成旱災,如1958、1978年。l 1954年6月4日入梅,7月31日出梅,梅雨期長達57天之久,且梅雨量又特大。大別山區(qū)和沿江江南5-7月降水量普遍為13002000毫米,江淮之間9001300毫米,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出現(xiàn)百年罕見的大水。l 2009年梅雨期略短于常年,但降水集中程度大,6月29日20

7、時-30日20時,合肥以南共有23個市縣出現(xiàn)10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大暴雨范圍僅次于1984年6月13日(25個市縣),沿江城市普遍出現(xiàn)內(nèi)澇。(三)臺風(三)臺風l 臺風影響以7-9月為主,8月最多。l 年影響為1.7個,持續(xù)24天。l 臺風的影響以強降水為主;影響程度南部重于北部、東部重于西部、山區(qū)重于平原。l 影響我省的臺風登陸點主要在福建中部至浙江中部。l 近年來影響我省的典型臺風個例為2005年“泰利”、2008年“鳳凰”以及2012年“???。l 2005年受13號臺風“泰利”影響,大別山區(qū)和江淮地區(qū)出現(xiàn)歷史上罕見的強降水,9月3日沿江到沿淮有36個縣市暴雨,其中13個縣市大暴雨,最

8、大岳西493.1毫米,為全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日降水量最大值。全省受災人口693.95萬人,因災死亡81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56.33億元。l 2008年受第8號臺風“鳳凰”影響,7月28日-8月3日滁州、巢湖等地出現(xiàn)了歷史罕見強降水,累計降水量普遍在200毫米以上,其中滁州428.5毫米、全椒423.4毫米、含山410.0毫米,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滁河流域發(fā)生了僅次于1991年的大洪水。因災死亡11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41.93億元。(四)旱澇急轉(四)旱澇急轉l 受典型季風氣候的影響,全省降水量不僅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年內(nèi)分布也極不均勻,往往出現(xiàn)“前澇后旱”、“前旱后澇”,甚至導致“旱澇急轉”現(xiàn)象。

9、l 例如1991年全省夏季大澇之后,912月出現(xiàn)連續(xù)3個月的秋冬連旱,造成“前澇后旱”;1982年6月中旬之前,全省持續(xù)干旱少雨,6月下旬開始降水迅速增多,并且78月降水異常偏多,導致嚴重洪澇,出現(xiàn)“旱澇急轉”。l 我省以旱轉澇較為常見,多出現(xiàn)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l 1961年以來,我省發(fā)生由旱轉澇的典型年份共有9年,平均約為6年一遇 。l 旱轉澇具有年代際變化特征,上世紀60年代出現(xiàn)了3年,7090年代只出現(xiàn)過1年,而2000年以來又趨頻繁,共出現(xiàn)了5年。我省3個自然區(qū)域旱轉澇的典型年份分區(qū)年份轉折時段沿淮淮北19656月下旬后期19686月下旬后期19697月上旬前期20006月上旬前期

10、20036月下旬前期20066月下旬前期20076月下旬前期江淮之間19697月上旬前期19827月上旬后期20005月下旬中期20067月上旬前期沿江江南19696月下旬中期19826月中旬后期20116月上旬中期(五)強降雨引發(fā)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五)強降雨引發(fā)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l 我省集中強降雨往往引發(fā)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質災害,同時威脅中小水庫安全運行。單 位 : 頻次 安 徽 省 氣 象 臺 制 碭蕭毫臨界太渦淮利蒙宿靈泗懷固五阜阜潁鳳霍壽長蚌鳳明淮定全來滁天金六霍舒岳桐肥合肥巢廬無含和蕪當馬繁蕪太潛懷宿望東樅青九安太貴石銅南涇宣旌寧黃績廣郎祁黟歙黃休山縣州泉首

11、和陽北辛城州壁縣遠鎮(zhèn)河南陽上臺邱縣豐埠陽光南遠椒安州長寨安山城西城西肥東湖江為山縣湖涂鞍昌湖湖山寧松江至陽陽華慶平池臺陵陵縣城德國山溪德溪門縣縣山寧山縣市30630302718666666303066666221781513601460256060606637101060108760606060921525354555單 位 : 毫 米 安 徽 省 氣 象 臺 制 碭蕭毫臨界太渦淮利蒙宿靈泗懷固五阜阜潁鳳霍壽長蚌鳳明淮定全來滁天金六霍舒岳桐肥合肥巢廬無含和蕪當馬繁蕪太潛懷宿望東樅青九安太貴石銅南涇宣旌寧黃績廣郎祁黟歙黃休山縣州泉首和陽北辛城州壁縣遠鎮(zhèn)河南陽上臺邱縣豐埠陽光南遠椒安州長寨安山城西

12、城西肥東湖江為山縣湖涂鞍昌湖湖山寧松江至陽陽華慶平池臺陵陵縣城德國山溪德溪門縣縣山寧山縣市998288729411678747390979583878390868986103969971737678718275787771697366696499726359878679818050708090100地質災害發(fā)生的頻次地質災害發(fā)生的24小時臨界雨量(六)強對流天氣(六)強對流天氣l 強對流天氣指的是發(fā)生突然、天氣劇烈 、破壞力極強,常伴有雷雨大風、冰雹、龍卷風、局部強降雨等強烈對流性災害天氣,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冬季很少。l 雷暴日數(shù)南部多于北部,山區(qū)多于平原。l 大風和龍卷多發(fā)區(qū)位于淮北地

13、區(qū)東部和北部、江淮之間東部、大別山區(qū)、沿江東部和西部,黃山光明頂平均每三天出現(xiàn)一次大風。l 冰雹多發(fā)區(qū)位于淮北地區(qū)和江淮之間東部、大別山區(qū)南部、黃山和九華山區(qū),少雹區(qū)位于江淮之間中南部、大別山北側和沿淮西部。我省年雷暴日數(shù)(左,天)、年大風日數(shù)(中,天)和冰雹累計發(fā)生日數(shù)(右,天)2009年6月5日定遠縣遭受大風襲擊2007年7月3日天長市遭罕見龍卷襲擊l 2009年6月我省先后出現(xiàn)三次強對流過程。6月3-5日,全省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大風、冰雹和雷暴天氣。其中5日最強,有43個縣市、228個鄉(xiāng)鎮(zhèn)出現(xiàn)8級以上的大風,最大淮南潘集35.9米/秒,打破全省氣象臺站的歷史記錄。大風影響范圍之廣、風力之大為有

14、觀測記錄以來所罕見。全省受災人口482萬人,因災死亡25人,失蹤3人,受傷215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10.77億元。l 2007年7月3日,天長市秦欄鎮(zhèn)出現(xiàn)近年來罕見強龍卷,導致5318人受災,因災死亡7人,受傷98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2899萬元。三、氣候變化對我省的影響三、氣候變化對我省的影響溫度變化溫度變化:l年平均氣溫明顯升高,增暖速率為0.22/10年。l四季氣溫:冬、春、秋季均為增暖趨勢,冬季增暖最顯著。l季節(jié)更替出現(xiàn)變化:入冬推遲、冬季變短,入春提前、春夏季變長。安徽省逐年平均氣溫變化降水變化降水變化:l年降水量沿江減少,10毫米/10年左右;淮北增加,4065毫米/10年。l年降水日數(shù)

15、呈減少趨勢,減少率2天/10年;降雨強度增加。碭肖毫臨界太渦淮利蒙宿靈泗懷固五阜阜潁鳳霍壽長蚌鳳明淮定全來滁天金六霍舒岳桐肥合肥巢廬無含和蕪當馬繁蕪太潛懷宿望東樅青九安太貴石銅南涇宣旌寧黃績廣郎祁黟歙黃休山縣州泉首和陽北辛城縣壁縣遠鎮(zhèn)河南陽上臺邱縣豐埠陽光南遠椒安州長寨安山城西城西肥東湖江為山縣湖涂鞍昌湖湖山寧松江至陽陽華慶平池臺陵陵縣城德國山溪德溪門縣縣山寧山縣市-20-10010204060安徽省各地年降水量變化趨勢極端氣候事件變化極端氣候事件變化:l 冬季低溫日數(shù)減少,極端最低氣溫升高,全年無霜期變長;近10年來高溫日數(shù)增多、極端最高氣溫升高;l 倒春寒、寒露風明顯減少;l 小雨日數(shù)減少,暴雨日數(shù)增多,極端強降水概率增加;l 霧霾日數(shù)增多。四、我省氣象監(jiān)測能力建設四、我省氣象監(jiān)測能力建設l自動氣象站2044個,平均間距8.3km;l降水要素空間密度8.3km;l氣溫、風向風速要素空間密度16.5km;l氣壓、濕度空間密度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