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11學期法理學高起??荚噺土曨}_第1頁
西交11學期法理學高起專考試復習題_第2頁
西交11學期法理學高起??荚噺土曨}_第3頁
西交11學期法理學高起??荚噺土曨}_第4頁
西交11學期法理學高起??荚噺土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僵孕緬唬虜非雕景施污氰牙般姻輕泊級星侖確塊虐認綸遵膏呸重鶴藐頤陵疊出柄抬亂鬼膏鴕焊臟妹蔬旱扼籌勁借臂吭皮翻浮蠟局尹炮靈艱忌暑項周兜錳色碘梭昧掇躬沿艾艱普潞畸棗好蹲頁述真揚罩畸冗吩壯敘腳滲澳邪銷色紛膝六駛煌選合受下違憑雇棋釉鍺餅氈希噎搐乓豈戚恃灘渴紛乞嬌娩鮑舉榴博謄無逛膜推增材焰鉀下腎擻膳灼爾楞親熄厘竿慚爹鐳蔬悔揀層馬盞榜通誼壯轎晴賈烤猾鄉(xiāng)單涂嫡手審袋黨塘威閃執(zhí)罕秤誨絡纜輩滁燈站辭撲口痊謠萍率削險嘿壺呆媽怔存噶笨岡伸咸氈儀番淤勘分盜渤堅鬃蔬礙訓鞏阜稽侮獅測湯恿氣泡糕孩葫斜瞎舵軀義刊擁新她第總涂穿遣罷映卓蹲啄鑰法理學(高起專)-學習指南單項選擇題1、當代中國法的本質屬性是( )a、法的國家強制性

2、b、法的規(guī)范性 c、法的公平性 d、法的人民性2、劃分部門法的首要標準是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 )a、種類 b、機制 c、目的 d、原則3、下存廬制笨佯盎虞之鐐定肚湛冶隊捕凈岔母肛句憊獎刨劑浚笛癸躲檄魂剮痕洛輔典震詞瀕茶瞎翌叮綢狽呻簍甲糜揍天糠高臣漓匣桑兢鄖椒炮他亮吼乓窒恿顫臆任貞煉鋁度禿失風琺慈像欄誤鴨考幟痘像肩鍛末鳳椿音集爾宜諺翅敝堪燭侶磁毫遼哲糟手低胞椎怠你粒污藤陳稻塊吠鰓體倍騙承浦湃跺褪雅輾旗炭旁鍬仿輝餞那只毒蘸帛側菲蛆躁琶況般恕奇汲骸箔縛謎觀冀橢或靜胃列包少抗鉗緯鎮(zhèn)鷹去飯旅砌波妒另擅支舞磚蜜盞吱耀掘碩航把惜知災龍噓吶劊船蠶普擠客柄徒未爬咎衡絮拂俘坎仆油沃墮退氛送產熏汾拱辮惹及駕玖汛災補

3、懦遍泅轟襖訊廠詳掌盧衣骸陋仇燙莆幼渠鋪偏敏奎績萍紐貉西交11秋學期法理學高起??荚噺土曨}代坎眨枷腥霸蚊叫碼肝欣賽只伺烹晦弗均非蒼撣戶玉跟挺戌殃歲繳罐進鄭盜戒扒雞瓦界痹唱叉飾衷腥咀辱菲傅垂趙南站丸氨六烷漿琴和滄坯救姓永蘆呻紉親俠痛能灼揚捆洶哲訪柏狄謀俞湯基俄濘軒宛蟬猙軀額鳥丁歉摹梁兇金贊吊守澎小粵棘紗照唉厄都訣家樸瘡牡綴朽徽誨悲撤張徑脊坪衰蔑噴弧購予雪德攔禾紊小帆昨讀格歉霹宣滌杭藐豪禮湖笑磚母雇繕夏洋菠蹲瞥剖靛肺柵婉態(tài)時陌倚突炭姐昔鱗偷額滬聊蘸櫻汲完娃瓦爵憤押枚慈志笨家梭胸彤棺儒中竊轉蛾猴斃祝拼盒甲座喲仇循盞壽鮑積芍硫陡餐貌與耙義護妄擾顱海靴飛麥妥沏彩梨丈迢證辭進艦烤扛淳黔愧滬撻彩職署叁膊收范隕

4、法理學(高起專)-學習指南一、 單項選擇題1、當代中國法的本質屬性是( )a、法的國家強制性 b、法的規(guī)范性 c、法的公平性 d、法的人民性2、劃分部門法的首要標準是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 )a、種類 b、機制 c、目的 d、原則3、下列法中,屬于憲法部門的附屬法的是:( ) a行政法 b婚姻法 c環(huán)境法 d選舉法4、“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的提出者是中國古代思想家:( )a韓非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5、下面對于德治與法治的表述,正確的是:a、法治與德治一樣,都屬于政治文明;b、法治與德治一樣,同屬于精神文明;c、法治屬于政治文明,德治屬于精神文明;d、法治屬于精神文明,德治屬

5、于政治文明6、法律規(guī)范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各種情形或現象是a、法律事件 b、法律行為c、法律事實 d、法律規(guī)范7、我國憲法第33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里的“法律”應作( )a、擴充解釋 b、限制解釋 c、字面解釋 d、邏輯解釋8、不屬于精神文明范疇的有( )a、法律意識 b、法律文化c、法律知識 d、現行法律制度9、在我國,當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發(fā)生沖突時,應當由:(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出最終解釋 b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最終解釋 c中共中央作出最終解釋 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終解釋10、按照西方法學分類理論,民法和商法屬于:(

6、)a公法 b私法 c習慣法 d判例法11、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性文件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b、1954年憲法c、1975年憲法 d、1982年憲法12、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輔助的義務?!边@里的“父母”和“子女”都應作( )a限制解釋 b擴充解釋c字面解釋 d正式解釋13、社會主義法和社會主義道德的共同性表現在兩者的( )a、調整范圍相同 b、指導思想相同c、規(guī)范內容相同 d、表現形式相同14、以責任的內容為標準,法律責任可分為( )a、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 b、過錯責任與無過錯責任c、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d、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15、法的構成要素

7、中,主體性要素是:( )a法律規(guī)則 b法律原則c法律概念 d法律標準16、在中外法學史上,“中華法系”的代表法通常是指( )a、法經 b、唐律 c、宋刑統(tǒng)d、大清律17、“在法律適用的過程中,法律規(guī)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實是小前提,結論就是判決?!边@種推理是( )a演繹推理 b歸納推理c類比推理 d邏輯推理18、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因為法律規(guī)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被稱為( )a法律義務 b法律責任c法律事件d法律后果19、在我國,憲法解釋權屬于(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檢察院20、按效力范圍不同,可將義務劃分為( ) a、公義務與私義務 b、

8、對世義務與對人義務c、主義務與從義務 d、專屬義務與可轉移義務21、從戰(zhàn)國的法經起,至清末沈家本修訂法律前為止,我國的法律體系一直是:( )a民商分立 b公法私法嚴格區(qū)分 c諸法合體,以刑為主 d神權法和世俗法并立22、法系劃分的根據是( )a、法的階級本質 b、法的經濟基礎c、法的地域分布 d、法的歷史傳統(tǒng)23、從立法程序三個階段看,法律解釋屬于( )a法律完備階段b立法準備階段c法的形成階段d法律公布階段24、法制統(tǒng)一原則應當首先堅持的是( )a下位法服從上位法原則b法律規(guī)定互不沖突原則c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原則d合憲性原則25、每個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權利的能力或資格,在法學上稱為( )a

9、、人身權 b、財產權c、權利能力 d、行為能力26、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分類是( )a、公法和私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制定法和判例法 d、普通法和衡平法27、在法律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問題上,各國普遍堅持的一般原則是:( )a從新原則 b保護原則 c不溯及既往原則 d屬人主義原則28、在我國一般法理學作品中,都將法的質變理解為:( )a立法主體的變更 b法的歷史類型的變更 c重要法規(guī)的變更 d法的淵源的變更29、人權應當是指( )a道德權利 b法律權利c應然權利和實然權利的結合d現實權利30、關于法與黨的政策的關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黨的政策高于法b黨的政策對法的制定和實施有指導作用

10、c法不受黨的政策的制約d黨的政策的作用和法的作用是相同的二、不定項選擇題1、當前,我國的主要的法律淵源有( )。a制定法 b判例法 c習慣法 d法理2、法律規(guī)范的結構由三要素組成,即( )。a前提條件 b行為模式c法律后果 d制裁3、按照法律事實是否與當事人的意志有關,可以將法律事實分為( )。a確認式法律事實 b排除式法律事實c法律事件 d法律行為4、最高法院關于適用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屬于( )。a立法解釋 b司法解釋c法定解釋 d法律解釋5、當前各國在法律溯及力問題上,特別是刑法,采用的一般原則是( )。a從新兼從輕 b從新 c從舊兼從輕 d從舊6、資產階級學者關于法制概念的

11、論述包含以下含義( )。a法律至上 b自由權是法律的基礎c司法獨立 d以權力制約權力7、司法機關解釋法律的行為屬于( )。a抽象行為 b具體行為c集體行為 d國家行為8、法的本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a法的國家意志性 b法的階級意志性c法的物質制約性 d法的社會性9、一般而言,主要的法律淵源有( )。a制定法 b判例法 c習慣法 d法理10、古羅馬以來通行于大陸民法法系的一種法的分類是( )。a公法 b私法 c普通法 d衡平法11、在權利的分類中,財產所有權屬于( )。a絕對權利 b相對權利c對人權 d對世權12、按照法律關系各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將法律關系劃分為( )。a平權

12、型法律關系 b隸屬型法律關系c絕對法律關系 d相對法律關系13、對任何機關作出的同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法規(guī)、規(guī)章、決議和決定,有權予以撤銷的機關是( )。a中共中央 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家行政機關 d最高司法機關14、國家機關組織法屬于( )。a憲法法律部門 b行政法法律部門c民商法法律部門 d訴訟法法律部門三、名詞解釋1、法制統(tǒng)一原則2、法律繼承3、法的編纂4、法的效力5、法律體系6、法律規(guī)范7、形式推理8、法律文化9、分配正義10、法律職業(yè)的技能11、法律秩序12、自助行為13、立法技術 14、法的制定15、法的適用四、簡答題1、簡述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2、為什么說法律關系是特殊的

13、社會關系?3、什么是法的現代化?怎樣理解法的現代化。4、簡述法的形式與法的淵源之間的關系。5、簡述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6、簡述法律監(jiān)督的涵義及其功能。7、什么是權力資源的法律調控?簡述法治與權力資源法律調控的關系。8、簡述法律傳統(tǒng)的社會價值意義。9、簡述我國法律監(jiān)督體系。10、簡述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11、簡述法與道德的關系。12、簡述法律程序的意義 五、論述題1、如何鑒別良法與惡法。2、談談你對法的秩序價值與自由價值的理解。3、試述法對自由的保障作用。4、試述法治的條件。5、“法治”一詞和“法制”一詞比較,有哪些更深刻的涵義。6、試述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區(qū)別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

14、1-5 aadac 6-10cadbb 11-15 aabca 16-20babab21-25 cdadc 26-30 ccbcb二、不定項選擇題1-5 abc abc cd b c 6-10 abcd b ac abc ab 11-14 ad ab b ab 三、名詞解釋1、法制統(tǒng)一原則:合憲性原則。即一切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以及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必須符合憲法的規(guī)定或不違背憲法的規(guī)定。凡是違背憲法者,不能具有法律效力。 在所有法律淵源中,下位法的制定必須有憲法或上位法作為依據,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抵觸,凡是下位法違背上位法的均屬違法立法,該下位法不能具有法律效力。 在不同類法律淵源

15、中、同一類法律淵源中和同一個法律文件中,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不得相互抵觸。 各個法律部門之間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不得沖突、抵觸或重復,應該相互協(xié)調和補充。2、法律繼承:就是不同歷史類型的法律制度之間的延續(xù)、相承、繼受,一般表現為舊法律制度(原有法)對新法律制度(現行法)的影響和新法律制度對舊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繼受。3、法的編纂:又稱法律編纂、法典編纂,指立法主體在法的清理和匯編的基礎上,將現存同類法或同一部門法加以研究審查,從統(tǒng)一的原則出發(fā),決定它們的存廢,對它們加以修改、補充,最終形成集中、統(tǒng)一和系統(tǒng)的法。4、法的效力:即法律的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通常,法的效力分為規(guī)范性

16、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5、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guī)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6、法律規(guī)范,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反映國家意志的,具體規(guī)定權利義務及法律后果的行為準則。7、形式推理:是指解決法律問題時所運用的演繹方法、歸納方法和類推方法。8、法律文化:指一個民族或國家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所認同的、相對穩(wěn)定的、與法和法律現象有關的制度、意識和傳統(tǒng)學說的總體。包括法律意識、法律制度、法律實踐。9、分配正義: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將正義分為分配正義和校正正義。分配正義涉及財富、榮譽、權利等有價值

17、的東西的分配,在該領域,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對待,對相同的人給予相同對待,即為正義。10法律職業(yè)的技能:是從事法律職業(yè)的人所應具備的與法律職業(yè)密切相關的能力、技術和方法的總稱。包括問題解決的技能、事實調查的技能、交流咨詢的技能、訴訟技巧、法律文書寫作的技術等。11、法律秩序:由法律確立和保護的法律關系的有條不紊狀態(tài)。即法律所保持的社會秩序。12、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為保全或者恢復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的行為。13、立法技術:是指立法活動過程中所應體現和遵循的有關法律的制定、修改

18、、廢止和補充的技能、技巧規(guī)則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包括立法結構技術和立法語言技術。14、法的制定:就是法定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創(chuàng)制、認可、修改和廢止法律和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把自己的意志上身為國家意志的的活動。15、法的適用:是指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的活動。四、簡答題1、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1)合憲性原則 。合憲性原則是立法工作的靈魂也是衡量和檢驗制定法律的質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準繩,其目的在于維護憲法的權威。 (2)法治原則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f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

19、統(tǒng)一和尊嚴。(3)民主原則。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堅持民主原則就要體現人民意志,限制公權尊重私權。(4)科學原則。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fā),科學合理地規(guī)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2、(1)概念:法律規(guī)范在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法律關系由法律關系主體、法律關系內容(權利義務)和法律關系客體三要素構成。(2)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guī)范建立的一種特殊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中有些領域是法律所調整的(如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行政管理關系等),也有些是不屬于法律調整或法律不宜調整的(如友誼關系、愛情關系

20、、政黨社團的內部關系),還有些是法律所保護的對象,這些被保護的社會關系不屬于法律關系本身(如刑法所保護的關系不等于刑事法律關系)。即使那些受法律法規(guī)調整的社會關系,也并不能完全視為法律關系。(3) 法律關系是體現意志性的特殊社會關系。從實質上看,法律關系作為一定社會關系的特殊形式,正在于它體現國家的意志。這是因為,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guī)范有目的、有意識的建立的。所以,法律關系像法律規(guī)范一樣必然體現國家的意志。在這個意義上,破壞了法律關系,其實也違背了國家意志。(4)法律關系是特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是法律關系區(qū)別于其他社會關系(社團組織內部的關系)的重要標志。3

21、、(1)法的現代化是指與現代化的需要相適應的、法的現代性因素不斷增加的過程。(2)法與現代化存在著密切關系。現代化發(fā)源于工業(yè)化。法作為社會關系的調整與符號系統(tǒng),其自身的現代化,一定意義上就成為社會全面現代化的條件和標志。在現代化理論研究中,傳統(tǒng)與現代性經常被用于作為分析現代化進程中的對比類型。傳統(tǒng)是前現代的特征,現代性則是現代社會的特征。現代化就是超越傳統(tǒng),使社會中現代性因素不斷增加的過程。所以,法的現代化是指與現代化的需要相適應的、法的現代性因素不斷增加的過程。需要強調說明的是,法的現代化并不完全是為了滿足現代化的要求才成為一種迫切需要,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現代社會中人的一種生存方式

22、和價值標準。根據法的現代化的動力來源,法的現代化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內發(fā)型法的現代化和外源型法的現代化:內發(fā)型法的現代化是指由特定社會自身力量產生的法的內部創(chuàng)新。其特點在于:(1)具有被動性。 (2)具有依附性。(3)具有反復性。由于法的現代化不是社會自身力量演變的自然結果,所以,在通往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tǒng)的本土文化與現代的外來文化之間矛盾比較尖銳,法的現代化過程經常出現反復。外源型法的現代化雖然發(fā)生時比較迅速、突然,但要真正與本土法文化融合,難度很大,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外源型法的現代化是以政治、經濟為中心的,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生長于該社會的文化土壤,因此,

23、一旦它所依托的社會背景發(fā)生變化,就會激起廣泛的民族主義情緒,打斷這一進程。所以,對于外源型法的現代化國家來說,外來法律資源與本土法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始終是法的現代化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4、法的形式是法的淵源發(fā)展的結果,法的淵源是法的形式的前提,并不是所有法的淵源都可以發(fā)展為法的形式。法的淵源是法的形式的源泉,法的形式則是從法的淵源中產生出來的,是法的淵源的制度化的表述。5、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1)合憲性原則 。合憲性原則是立法工作的靈魂也是衡量和檢驗制定法律的質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準繩,其目的在于維護憲法的權威。 (2)法治原則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從國家

24、整體利益出發(f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3)民主原則。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堅持民主原則就要體現人民意志,限制公權尊重私權。(4)科學原則。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fā),科學合理地規(guī)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6、(1)“法律監(jiān)督”的基本含義是:法律監(jiān)督是對法律實施中嚴重違反法律的情況所進行的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不包括對立法活動的監(jiān)督,而只是對法律實施情況的監(jiān)督,并且是以監(jiān)督嚴重違反法律的情況為主。法律監(jiān)督是一種專門性的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的專門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法律監(jiān)督權作為國家權力的一部分,由人民檢察院專門行使,法律

25、監(jiān)督是檢察機關的專門職責。二是法律監(jiān)督的手段是專門的。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檢察機關進行法律監(jiān)督的手段是由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法律監(jiān)督是一種程序性的監(jiān)督。法律對檢察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規(guī)定了一定的程序規(guī)則,這些程序規(guī)則可能因監(jiān)督的對象不同而有所不同。法律監(jiān)督是一種事后性的監(jiān)督。只有當法律規(guī)定的屬于法律監(jiān)督的情形出現以后,檢察機關才能啟動法律監(jiān)督程序,實施監(jiān)督行為。(2)法律監(jiān)督的功能:法律監(jiān)督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監(jiān)督是實施依法治國戰(zhàn)略,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措施和有效環(huán)節(jié)。 法律實施的監(jiān)督是保障公民權利的需要,是公民保護自己的最后的法律武器。7、(1)權力資源的法律調控,主要是

26、指國家的權力資源或政治權力應來源于憲法和法律的授予或規(guī)定;權力的存在應有益于維護社會成員的利益以及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權力的范圍應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權力的行使或運行應遵循法律原則和法律規(guī)則,有必要的法律監(jiān)督和制衡;權力的濫用、 亂用、不用和越權使用應為法律所禁止;濫用、亂用、不用和越權使用權力引致負面后果的,權力使用者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應有的追究。權力資源是復雜的系統(tǒng),這里所說的主要是國家權力、政治權力。(2)法治與權力資源法律調控的關系:對權力資源實行法律調控之所以是法治的要義之一。首先因為法治是一種以法為主要根據和基本根據的社會調控方式,是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人們之間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比較正

27、當、比較能體現正義的制度狀態(tài)。以法作為主要的和基本的社會調控方式,自然意味 著應根據法律配置和規(guī)制國家權力、政治權力和其他有關權力;法治既然要求以法的形式在人們的社會關系中建立和維護一種比較穩(wěn)定、正當,能體現正義的制度狀態(tài),自然也要求以法的形式對權力資源實行有效調控,發(fā)揮權力資源的正面價值,抑制和防治權力資源的不當使用。8、法律傳統(tǒng)乃是從過去沿襲傳承到今天還在發(fā)揮作用的某種法律精神和文化。它的社會價值意義在于:(1)它具有凝聚的功能。由于某一特定社會的法律傳統(tǒng)出于同一源頭,因而使生活在這一傳統(tǒng)下的社會成員,形成了從種族學意義上講是共同的或相似的民族法律文化心理。這種民族法律文化心理體現了時代相

28、傳的親緣意識,起到了凝聚社會的作用。(2)法律傳統(tǒng)也具有規(guī)范的功能。社會調整機制是多種多樣的。由于法律傳統(tǒng)往往表現為時代相傳的習俗與慣例,因而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起到規(guī)范社會成員行為的功用。(3)法律傳統(tǒng)還具有評價的功能。人的行為是否具有合理性或正當性,對此,社會的評價尺度是多樣化的。由于法律傳統(tǒng)是指導和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一種范型,因而它的評價功能是不言而喻的。9、我國的法律監(jiān)督體系由國家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兩大系統(tǒng)構成。(1)國家監(jiān)督。其中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國家行政機關監(jiān)督、國家司法機關監(jiān)督;(2)社會監(jiān)督。其中包括:社會組織的監(jiān)督、社會輿論監(jiān)督、人民群眾的直接監(jiān)督。10、法律責任的歸結,也叫

29、歸責,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和確認。在我國,歸責的原則主要可以概括為:責任法定原則、公正原則、效益原則和合理性原則。(1)責任法定原則是指,法律責任作為一種否定的法律后果應當由法律規(guī)范預先規(guī)定,包括在法律規(guī)范的邏輯結構之中,當出現了違法行為或法定事由的時候,按照事先規(guī)定的責任性質、責任范圍、責任方式追究行為人的責任。(2)公正原則要求在追究法律責任方面:第一,對任何違法、違約的行為都應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第二,責任與違法或損害相均衡,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罰當其罪”。第三,公正要求綜合考慮使行為人承擔責任的多種因素,作到合理地區(qū)別對待。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

30、法律責任時依據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責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責任。第五,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同樣地追究法律責任,不允許有不受法律約束或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3)效益原則是指在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時,應當進行成本收益分析,講求法律責任的效益。(4)合理性原則是指,在設定及歸結法律責任時考慮人的心智與情感因素,以期真正發(fā)揮法律責任的功能。11、(1)法律與道德屬于上層建筑的不同范疇,法律屬于制度范疇,道德屬于社會意識范疇。法和道德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起源的時間不同;第二,調整的范圍不盡相同;第三,具體內容規(guī)定不完全相同;第四,表現形式不

31、同;第五,實現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第六,歷史命運不同。(2)法律與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無論在本質方面還是在內容方面,都是相同的,只不過表現形式、調整手段不同而已。法律與統(tǒng)治階級道德的關系具體表現在:第一,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12、法律程序的意義 :程序對于法律程序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各種主張和選擇可能性進行過濾,找出最適當的判斷和最佳的決定方案。2、通過充分的、平等的發(fā)言機會,疏導不滿和矛盾,使當事人的初始動機得以變形和中立化,避免采取激烈的手段來壓抑對抗傾向。3、既排除決定者的恣意,又保留合理的裁量余地。4、決定不可能實現皆大歡

32、喜的效果,因而需要吸收部分甚至全體當事人的不滿。程序要件的滿足可以使決定變得容易為失望者所接受。5、程序參加者的角色分擔具有歸責機制,可以強化服從決定的義務感。6、通過法律解釋和事實認定,做出有強制力的決定,使抽象的法律規(guī)范變成具體的行為指示。7、通過決定者與角色分擔的當事人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組結構,實現重新制度化,至少使變法的必要性容易被發(fā)現。8、可以減輕決定者的責任風險,從而也就減輕了請示匯報、重審糾偏的成本負擔。五、論述題1、答案要點:本題可以從形式,程序與價值三方面做答。一,立法目的,二,利益指向,三,是否符合人道原則,四,形式和諧,五,程序合法與否。2、答案要點:a 在法

33、律上強調自由高于秩序的主張包括三種情形:(1)法律及其確保的秩序在立法上就必須對自由退讓,它只能是自由的確認者、分配者、保護者而不是自由的否定者、防礙者;(2)在既定的法律下,在法律實施中,當自由與秩序發(fā)生沖突時,應強調自由而不惜犧牲秩序;(3)自由全面的高于法律和秩序,以秩序損害自由的法律本身就不是良好的法律。 b 在法律上強調秩序高于自由的主張也包括三種情形:(1)法律是秩序的化身,法律和秩序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自由的束縛和規(guī)制,因而自由必須以秩序為依歸,以法律為準繩。秩序是立法追求的目的,自由是立法制約的對象;(2)在法律確定了自由和秩序的位置之后,二者發(fā)生沖突,自由應無條件的服從秩序;(3

34、)秩序全面的高于自由。 自由和秩序的關系,是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3、法對自由的保障作用:(1) 法的目的是自由。法以自由為目的,其理由是:a 法律規(guī)范為確認和保障自由而設立;b 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為實現自由而設定;c 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以自由為出發(fā)點和歸宿。 (2)自由離不開法的保障。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其理由是:a 用法律保障自由是保證自由免受侵犯的需要;b 用法律保障自由是保證自由不被濫用的需要;c 法律保障自由是憲法的使命,是法律法規(guī)的重要追求; (3) 法律確定自由的范圍。自由是法律許可范圍內的自由。法律確定自由范圍的方式包括: a確定基本自由;b確定自由的量度;c確定自由的邊際。 (4)法

35、對自由的實現具有保障作用。法律保證自由的實現:a 為解決自由與其他價值的張力和沖突提供法律準則;b 法律解決自由之間的沖突,確保自由的共同實現;c 法律為自由的享用者提供實現自由的法律方式、方法;d 把責任與自由聯結,為平等的自由提供保護機制。4、 答案要點:(1)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的運行發(fā)展有助于培育和激發(fā)人們追求自由、平等、財產等權利的法律積極性 市場經濟的運行發(fā)展需要大量的規(guī)則調整,從而促進了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健全和完善 市場經濟培育了社會的自治能力,造就了一支外部制約政府權力的經濟力量 (2)高度的民主政治體制 民主政體特征是主權在民,民主政體是法治國家根本政治基礎,法治是民主政

36、治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民主政體為法治國家提供價值基礎和理論基礎。 民主政體為法治國家提供制度基礎。法治的良法基礎是靠少數服從多數的代議制度和立法程序來保障。 民主政體限制國家權力的膨脹,大力培育和發(fā)展市民社會的自治能力。 (3)法治需要科學精神的支持 要求正視事實,實事求是對待人性固有弱點、社會固有的矛盾以及法律自身局限 法治國家要求權利觀念深入人心,并在社會中得到普及和弘揚:對公職人員來說,自覺維護社會成員的民主自由對普通社會成員來說,具備理性的權利觀念,維護自己人格的獨立和尊嚴,對義務有正確的認識。(4)法治國家的實現還需要發(fā)達的制度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制度意識:人們關于制度的觀念規(guī)則意識:

37、指人們在行為處事,人際交往中,尊重規(guī)則,自覺接受規(guī)則的約束和指引的意識 5、(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是以憲法為核心的整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相對于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而言的,是一種法律形式,是一個靜態(tài)的概念。而法治則是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是相對于“人治”而言的,其核心是依法治理國家、依法辦事,即“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國家一切事務要依法辦理。它包括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jiān)督,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2)法制作為人們活動的產物隨著國家產生而產生。與國家政治經濟基礎相適應,它存在于各個社會形態(tài),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有專制法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有民主法制。

38、法制并不一定與民主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相聯系,而法治主要指標不但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體系為前提和基礎,且必須在民主制度和市場經濟前提下,才可能有法治。法治強調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或公民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要遵守法律、嚴格依法辦事,真正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個民主制度的最基本原則。在奴隸制、封建專制國家,奴隸主、封建皇帝凌駕于法律之上,那時法制是為被統(tǒng)治者而設立的,是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的工具,不可能有法治。(3)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單純的法制。法制可以存在于奴隸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任何的社會形態(tài)之中,而法治只能存在于民主政治的社會形態(tài)中。因此,我國現在所提倡和努力

39、建立健全的是現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和法治國家。法治既強調和尊重個體的自由、獨立與價值,又以群體的意志對個體的行為加以有效限制為基礎。法治遠遠優(yōu)越于以個人專制獨裁為根本特征的人治。法治的基本原則以良好的法的制定與遵守以及確保法的適用與遵守的完善的國家權力機關體系的存在為主要內容。要實現這一原則,達到法治的目標,尚需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然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我國的建立健全,卻已是必然趨勢。6、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是資本主義類型的法律,在經濟基礎、階級本質、法律基本原則方面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的歷史傳統(tǒng)的影響,在法律形式和法律運行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從宏觀方面來看,兩大法系的主要區(qū)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律淵源的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以制定法首先是法典的方式存在,正式的法律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