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軸壓比2014.7.17、定義:柱(墻)軸壓比指柱(墻)軸壓力設計值與柱(墻)的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比。、計算公式:NfCA三、控制目的:它是影響墻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使柱墻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規(guī)范采取的措施之 一就是限制軸壓比。四、規(guī)范要求: 砼規(guī)11.4.16條、抗規(guī)6.3.6條、高規(guī)6.4.2條同時規(guī)定:1L4.16 一、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各類結構的框架柱、框 支柱,其軸壓比不宜大于表11416規(guī)定的限值口對IV類場地上 較高的高層建筑*柱軸壓比限值應適當減小.a IL4.16柱軸壓比限值結掛俸系抗編等扱級二級三圾四圾框架結枸0. 650,
2、 756 85o.9aAE袈剪力墻結構*簡怵納溝0. 750.85a 900,95冊分據(jù)支剪力尷結構0, 600 70沈:1鈾壓比指柱地靈柞用組舍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與柱的全槪面面觀和程擬土抽心杭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比值;2當混凝土強度尊絞為匚祐、C70時"軸壓比限值宜按表中數(shù)値廈小0.05:混漩土強度等毀為C75* C80時.鈾壓比現(xiàn)值宜按竇中數(shù)值感小003表內隈值適用于翦跨比大于漢觀陽士強度等級不高于C60的柱|剪黔比不犬于2的桂釉壓比限值應降低0.05?剪跨比小于L 5的柱軸壓配限價 應專門研究背來取特殊構造措施匸4沿桂全離采用井字復合握.且経筋間距不犬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
3、mm.直稅不小于12mm.或昭柱全奇采用良合螺旋雅,且贈距不大于100mm,啟距不大于200mm,苴徑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連續(xù)逗 合矩形媒堆霾-且蟀嗾凈距不大于BOmnu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徑不小 于lOem時.軸伍出限值均可按表中數(shù)價增加6 155當柱嚴面中部設置由附加縱向煙筋形成的芯柱,且附抑縱向俸筋的皚掘面直積不少TSS面面機的0- 8%時,釉壓比限価町按袈中數(shù)便增加0.05;此項措施與注4的捕施同時釆用時.軸壓比限值可按表中數(shù)魚增加0-15* 但橋筋的配笹特征值民仍應按軸壓比增加6 10的要求確定匚6調整后的柱軸壓比限値不應大于1,05. 砼規(guī)11.7.16條、高規(guī)7.2
4、.13條同時規(guī)定:抗震設計時,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底部加 強部位,其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墻肢的軸壓比不宜超過下表中限值:表11.7.16剪力墻軸壓比限值抗震等級(設防烈度)一級(9度)一級(6、7、8 度)二、三級軸壓比限值0.40.50.6注:剪力墻肢軸壓比指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墻的軸壓力設計值與墻的全截面積和混凝土軸 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的比值。 砼規(guī)11.7.17條、高規(guī)7.2.14條同時規(guī)定:剪力墻兩端和洞口兩側應設置邊緣構件且應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級抗震等級剪力墻,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當墻肢底截面軸壓比大于表11.7.17規(guī)定時,其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以上一層墻肢應按
5、本規(guī)范第11.7.18條的規(guī)定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當墻肢軸壓比不大于表 11.7.17規(guī)定時,可按本規(guī)范第11.7.19條的規(guī)定設置構造邊緣構件。表11.7.17剪力墻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大軸壓比抗震等級(設防烈度)一級(9度)一級(6、7、8 度)二、三級軸壓比0.10.20.3五、SATW中怎么看:看圖形即可,紅色為超限六、規(guī)律及調整:1抗震等級越高的建筑結構,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對軸壓比的限制也越嚴格。對于框支柱、一字形 剪力墻等情況而言,則要求更嚴格。抗震等級低或非抗震時可適當放松,但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1.05。2. 限制墻柱的軸壓比,通常取底截面 (最大軸力處)進行驗算,若截面尺寸或
6、混凝土強度等級變化時,還驗算該位置的軸壓比。SATWE驗算結果詳,當計算結果與規(guī)范不符時,軸壓比數(shù)值會自動以紅色字符 顯示。3.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墻肢軸壓比的計算時,規(guī)范取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產生的軸壓力設計值(即恒載分項系數(shù)取1.2,活載分項系數(shù)取1.4 )來計算其名義軸壓比,是為了保證地震作用下的墻肢具有足夠 的延性,避免受壓區(qū)過大而出現(xiàn)小偏壓的情況,而對于截面復雜的墻肢來說,計算受壓區(qū)高度非常困難,故作以上簡化計算。4. 試驗證明,混凝土強度等級,箍筋配置的形式與數(shù)量,均與柱的軸壓比有密切的關系,因此,規(guī)范針 對情況的不同,對柱的軸壓比限值作了適當?shù)恼{整。5. 當墻肢的軸壓比雖未超過
7、上表中限值,但又數(shù)值較大時,可在墻肢邊緣應力較大的部位設置邊緣構件,以提高墻肢端部混凝土極限壓應變,改善剪力墻的延性。當為一級抗震(9度)時的墻肢軸壓比大于 0.3,一級(8度)大于0.2,二級大于0.1時,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否則可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程序對底部加強部位 及其上一層所有墻肢端部均按約束邊緣構件考慮。6. 軸壓比不滿足要求,結構的延性要求無法保證;軸壓比過小,則說明構的經(jīng)濟技術指標較差,宜適當 減少相應墻、柱的截面面積。7. 軸壓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增大該墻、柱截面或提高該樓層墻、柱混凝土強度。第二章周期比2014.7.17一、定義:周期比即結構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稱第一
8、扭振周期)Tt與平動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稱第一側振周期)T1的比值。二、計算公式:Tt/ T1三、控制目的:周期比主要控制結構扭轉效應,減小扭轉對結構產生的不利影響,使結構的抗扭剛度不能太弱。因為 當兩者接近時,由于振動藕連的影響,結構的扭轉效應將明顯增大。四、規(guī)范要求: 高規(guī)3.4.5條規(guī)定:J.4.5結構平為布覽應謹少扭特的威啊。在芳蠢個然帽心蛙呎的規(guī)定水平地藤力您用下*彊層豎蘭構理ii大的水平怕移和層閭也移.AiSS度離尺蛙筑石宜玄于諫摟層平均俏的】4侈不應大于滾樓扈平均迺的】.5俺B銀高復離図建SL就過叢級鬲廈的握倉站恂圧本規(guī)程那詢童師指的鬣很髙層窪基不宜大于該幔層平的ta的1倍,不
9、坯大于飲樓里平均值的1.4告.絡椎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冏期T,與平訪為主的第自扳彌期T,之比.At&ffiFf髙屋碑凱不應大于此乩Bififf度高涇建頸,禹過A班高度的混合結構及本址熬期10就聽描厠復雜離理建筑不應大 于 035,注I當樓訊的忌丸毘岡伍移曙不大于奉規(guī)秤第1? 3條就疋的砥值的吧騙時,讓憫尿霍向恂件叫鹹丸朮平仗珥和罷網(wǎng)££萍勺裁電甲平均道的比值哥邏當匾也*但不兄大于1.肩五、SATW中怎么看:wz(文件周期、地震力與振型輸出文件(VSS求解器)考慮扭轉耦聯(lián)時的振動周期(秒)、X,Y方向的平動系數(shù)、扭轉系數(shù)振型號周期轉角平動系數(shù)(X+Y)扭轉系數(shù)10.92
10、76140.661.00 ( 0.60+0.40 )0.0020.895751.470.97 ( 0.38+0.59 )0.0330.808468.830.10 ( 0.02+0.08 )0.90扭轉系數(shù)高的是第-扭轉周期,干動系數(shù)冋的疋第平動周期。陣型號1中平動系數(shù)為1, Y為0.6,應為X方向平動,且1>0.97,故為第一平動周期陣型號2中平動系數(shù)為0.97 , Y為0.59,應為Y方向平動,陣型號3中扭轉系數(shù)為0.9,應為扭轉,故為第一扭轉周期六、超了怎么辦:(1).計算結果詳周期、地震力與振型輸出文件。因SATWE電算結果中并未直接給出周期比,故對于通常的規(guī)則單塔樓結構,需人工按
11、如下步驟驗算周期比:a) 根據(jù)各振型的兩個平動系數(shù)和一個扭轉系數(shù)(三者之和等于1)判別各振型分別是扭轉為主的振型(也稱扭振振型)還是平動為主的振型(也稱側振振型)。一般情況下,當扭轉系數(shù)大于0.5時,可認為該振型是扭振振型,反之應為側振振型。當然,對某些極為復雜的結構還應結合主振型信息來進行判 斷;b) 周期最長的扭振振型對應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Tt,周期最長的側振振型對應的就是第一側振周 期T1 ;c)計算Tt / T1,看是否超過 0.9(0.85)。對于多塔結構周期比,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驗算,這時應該將多塔結構分成多個單塔,按多個結構分別計算、分別驗算(注意不是在同一結構中定義多塔,而是
12、按塔分成多個結構)。(2).對于剛度均勻的結構,在考慮扭轉耦連計算時,一般來說前兩個或幾個振型為其主振型,但對于剛 度不均勻的復雜結構,上述規(guī)律不一定存在??傊诟邔咏Y構設計中,使得扭轉振型不應靠前,以減小震害。SATWE程序中給出了各振型對基底剪力貢獻比例的計算功能,通過參數(shù)Ratio(振型的基底剪力占第三章層間剛度比2014.7.16總基底剪力的百分比 )可以判斷出那個振型是 X 方向或 Y 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以及每個振型對基底 剪力的貢獻大小。(3).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分析計算周期,地震力時,還應注意兩個問題,即計算模型的選擇與振型數(shù)的確 定。一般來說,當全樓作剛性樓板假定后,計算時宜
13、選擇 “側剛模型 ”進行計算。而當結構定義有彈性樓 板時則應選擇 “總剛模型 ”進行計算較為合理。至于振型數(shù)的確定,應按上述高規(guī) 5.1.13 條執(zhí)行, 振型數(shù)是否足夠,應以計算振型數(shù)使振型參與質量不小于總質量的 90% 作為唯一的條件進行判別。(4).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樣,周期比側重控制的是側向剛度與扭轉剛度之間的一種相對關系,而非其絕 對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側力構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結構不致于出現(xiàn)過大(相對于側移) 的扭轉效應。 即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結構足夠結實, 而是在要求結構承載布局的合理性。 考慮周期比 限制以后,以前看來規(guī)整的結構平面,從新規(guī)范的角度來看,可能成為 “平
14、面不規(guī)則結構 ”。一旦出現(xiàn)周 期比不滿足要求的情況, 一般只能通過調整平面布置來改善這一狀況, 這種改變一般是整體性的, 局部 的小調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滿足要求, 說明結構的扭轉剛度相對于側移剛度較小, 總的調整原則 是要加強結構外圈,或者削弱內筒。(5).扭轉周期控制及調整難度較大,要查出問題關鍵所在,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有效解決問題。a)扭轉周期大小與剛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大小無關,只與樓層抗扭剛度有關;b)剪力墻全部按照同一主軸兩向正交布置時,較易滿足;周邊墻與核心筒墻成斜交布置時要注意檢 查是否滿足;c)當不滿足周期限制時,若層位移角控制潛力較大,宜減小結構豎向構件剛度,增大平動周期
15、;d)當不滿足周期限制時,且層位移角控制潛力不大,應檢查是否存在扭轉剛度特別小的層,若存在 應加強該層的抗扭剛度;e)當不滿足扭轉周期限制,且層位移角控制潛力不大,各層抗扭剛度無突變,說明核心筒平面尺度 與結構總高度之比偏小,應加大核心筒平面尺寸或加大核心筒外墻厚,增大核心筒的抗扭剛度。f)當計算中發(fā)現(xiàn)扭轉為第一振型, 應設法在建筑物周圍布置剪力墻, 不應采取只通過加大中部剪力墻 的剛度措施來調整結構的抗扭剛度。周期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1、程序調整: SATWE 程序不能實現(xiàn)。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改變構布置,提高結構的抗扭剛度;總的調整原則是加強構外圍墻、 柱或梁的剛度,適當削弱構
16、中間墻、柱的剛度;利用結構剛度與周期的反比關系,合理布置抗側力構件, 加強需要減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動方向和扭轉方向)的剛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剛度。當結構 的第一或第二振型為扭轉時可按以下方法調整:1)SA TWE 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長短排序的。2)構的第一、第二振型宜為平動,扭轉周期宜出現(xiàn)在第三振型及以后。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 (周期和振型 )宜相近。3)當?shù)谝徽裥蜑榕まD時,說明結構的抗扭剛度相對于其兩個主軸(第二振型轉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轉角方 向,一般都靠近 X 軸和 Y 軸)的抗側移剛度過小,此時宜沿兩主軸適當加強構外圍的剛度,并適當削 弱構內部的剛度。4)當?shù)诙裥蜑?/p>
17、扭轉時,說明構沿兩個主軸方向的抗側移剛度相差較大,構的抗扭剛度相對其中一主軸 (第一振型轉角方向)的抗側移剛度是合理的;但相對于另一主軸(第三振型轉角方向)的抗側移剛度 則過小,此時宜適當削弱構內部沿“第三振型轉角方向”的剛度,并適當加強構外圍(主要是沿第一振 型轉角方向)的剛度。5)在進行上述調整的同時,應注意使周期比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6)當?shù)谝徽裥蜑榕まD時,周期比肯定不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當?shù)诙裥蜑榕まD時,周期比較難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一、定義:剛度比是指結構豎向不同樓層的側向剛度比值。二、計算公式:1、按地震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計算規(guī)范要求:、抗震規(guī)范第 3.4.2和3.4.3條及高規(guī)第 3.5.
18、2條均規(guī)定:其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于上部相鄰 樓層側向剛度的70 %或其上相鄰三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 高規(guī)第E.0.2條規(guī)定當轉換層設置在第2層以上時,按本規(guī)程式(3.5.2-1 )計算的轉換層與其相鄰上層的側向剛度比不應小于0.6。 抗震規(guī)范第6.1.14-2 條規(guī)定:結構地上一層的側向剛度,不宜大于相關范圍地下一層側向剛度的0.5倍;地下室周邊宜有與其頂板相連的抗震墻。計算公式:,亠V “V . “ h框架:i_一 ;其他(框剪、剪 ):1 L詳見高規(guī)P15«宀 hi 1應用范圍: 抗震規(guī)范第 3.4.2和3.4.3條用來判斷豎向不規(guī)則 高規(guī)第3.5.2條規(guī)定的工程剛度比計
19、算。用來避免豎向不規(guī)則 高規(guī)第E.0.2條用來計算轉換層在二層以上時的側向剛度比 抗震規(guī)范第 6.1.14條規(guī)定的工程的剛度比的計算方法1。用于判斷地下室頂板能否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注:SATWE軟件在進行 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的計算時 地下室信息”中的 回填土對地下室約束相對剛度比”里的值填“0;2、按剪切剛度計算規(guī)范要求: 高規(guī)第E.0.1條規(guī)定:當轉換層設置在1、2層時,可近似采用轉換層與其相鄰上層結構的等效剪切剛度比丫表示轉換層上、下層結構剛度的變化,丫宜接近1,非抗震設計時 丫不應小于0.4,抗震設計時 丫不應小于0.5。 抗震規(guī)范第6.1.14-2 條規(guī)定:結構地上一層的側
20、向剛度,不宜大于相關范圍地下一層側向剛度的0.5倍;地下室周邊宜有與其頂板相連的抗震墻。計算公式:G1A1h?G2A2h1詳見高規(guī)P177應用范圍: 高規(guī)第E.0.1條用來計算轉換層在一二層時的側向剛度比 抗震規(guī)范第6.1.14條規(guī)定的工程的剛度比的計算方法2。用于判斷地下室頂板能否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3、按剪彎剛度計算規(guī)范要求:高規(guī)第 E.0.3條規(guī)定:當轉換層設置在第二層以上時,尚宜采用圖E所示的計算模型按公式(E.0.3)計算轉換層下部結構與上部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Ye 2。丫e2宜接近1,非抗震設計時 ye不應小于0.5 ,抗震設計時 ye不應小于0.8。計算公式: 2已 1 H2詳
21、見高規(guī)P178應用范圍:高規(guī)第E.0.3條規(guī)定的工程的剛度比的計算。用來計算轉換層在二層以上時的側向剛度比三、控制目的:該值主要為了控制高層結構的豎向規(guī)則性,以免豎向剛度突變,形成薄弱層。對于地下室結構頂板能否作為 嵌固端,轉換層上、下結構剛度能否滿足要求,及薄弱層的判斷,均以層剛度比作為依據(jù)。四、規(guī)范要求:(見第二條)五、SATW中怎么看:各層剛心、偏心率、相鄰層側移剛度比等計算信息Floor No:層號Tower No:塔號Xstif , Ystif :剛心的X , Y坐標值Alf:層剛性主軸的方向Xmass , Ymass :質心的X , Y坐標值Gmass:總質量Eex , Eey:
22、X,Y方向的偏心率WMAS文件t各層剛心、偏心率、相鄰層側移剛度比等計算信息tRatx , Raty : X , Y方向本層塔側移剛度與下一層相應塔側移剛度的比值(剪切剛度)Ratxl , Ratyl : X , Y方向本層塔側移剛度與上一層相應塔側移剛度70%勺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側移剛度 80%的比值中之較小者RJX1 , RJY1, RJZ1:結構總體坐標系中塔的側移剛度和扭轉剛度(剪切剛度)RJX3 , RJY3, RJZ3:結構總體坐標系中塔的側移剛度和扭轉剛度(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的比)Floor No. 1 Tower No. 1Xstif= 58.9926(m) Ystif= 7
23、.6376(m) Alf =-0.4660(Degree)Xmass= 55.7612(m) Ymass= 33.6246(m) Gmass(活荷折減)=3325.5215( 2998.5144)(t)Eex = 0.3715Eey =1.4870Ratx =1.0000Raty =1.0000Ratx仁 10.9663Rat y仁 16.4594薄弱層地震剪力放大系數(shù) =1.00RJX1 = 3.5845E+07(kN/m) RJY1 = 4.9779E+06(kN/m) RJZ1 = 0.0000E+00(kN/m)RJX3 = 5.2885E+06(kN/m) RJY3 = 6.5435
24、E+06(kN/m) RJZ3 = 0.0000E+00(kN/m)六、超了怎么辦:(1)規(guī)范對結構層剛度比和位移比的控制一樣,也要求在剛性樓板假定條件下計算。對于有彈性板或板厚為 零的工程,應計算兩次,在剛性樓板假定條件下計算層剛度比并找出薄弱層,然后在真實條件下完成其它結 構計算。(2)一般來說,結構的抗側剛度應該是沿高度均勻或沿高度逐漸減少,但對于框支層或抽空墻柱的中間樓層 通常表現(xiàn)為薄弱層,由于薄弱層容易遭受嚴重震害,故程序根據(jù)剛度比的計算結果或層間剪力的大小自動判 定薄弱層,并乘以放大系數(shù),以保證結構安全。當然,薄弱層也可在調整信息中通過人工強制指定。(3)對于上述三種計算層剛度的方
25、法,我們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對于底部大空間為一層時或多層建筑及磚混結構應選擇 剪切剛度”;對于底部大空間為多層時或有支撐的鋼結構應選擇剪彎剛度”;而對于通常工程來說,則可選用第三種規(guī)范建議方法,此法也是SATWE程序的默認方法。剛度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1、 程序調整:如果某樓層剛度比的計算結果不滿足要求,SA TWE自動將該樓層定義為薄弱層, 并按高規(guī)3.5.8 將該樓層地震剪力放大 1.25倍。2、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按以下方法調整:1)適當降低本層層高,或適當提高上部相關樓層的層高。2)適當加強本層墻、柱和梁的剛度,或適當削弱上部相關樓層墻、柱和梁的剛度。第五章剪重比201
26、4.7.17、定義:剛重比是指結構的側向剛度與重力荷載設計值之比。計算公式:1、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筒體結構(整個結構的剛重比)EJd1.4EJd411qH120H :房屋高度;q:倒三角形分布荷載的最大值;卩:在該荷載作用下結構頂點質心的彈性水平位移;EJd:結構一個主軸方向的彈性等效荷載側向剛度,可按倒三角形分布荷載作用下結構頂點位移相等的原 貝嘰將結構的側向剛度折算為豎向懸臂受彎構件的等效側向剛度;Gi :第i層重力荷載設計值,可取1.2倍的永久荷載標準值與 1.4倍的樓面可變荷載標準值的組合值;2、框架結構(每層的剛重比)Di hini i10Gjj iD :第i樓層的彈性等效側向剛
27、度,可取該層剪力與層間位移的比值;hi :第i層高度;n:結構總層數(shù)。三、控制目的:它是影響重力二階效應的主要參數(shù),且重力二階效應隨著結構剛重比的降低呈雙曲線關系增加。主要是 控制在風荷載或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載產生的二階效應不致過大,避免結構的失穩(wěn)倒塌。四、規(guī)范要求:高規(guī)5.4.1條規(guī)定:當高層建筑結構滿足下列規(guī)定時,彈性計算分析時可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的不利影響。1.對于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板柱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EJd2 nH2 Gii 12.72.對于框架結構穩(wěn)定性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Dihi20nGj高規(guī)5.4.4條規(guī)定:1.對于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筒體結構穩(wěn)定性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E
28、Jd1.4: 2 nH2 Gii 12.對于框架結構穩(wěn)定性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Dh 10Gjj i五、SATW中怎么看:WMAS文件t結構整體穩(wěn)定驗算結果tX 向剛重比 EJd/GH*2=6.48Y 向剛重比 EJd/GH*2=6.30該結構剛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夠通過高規(guī)(5.4.4)的整體穩(wěn)定驗算該結構剛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六、超了怎么辦:1. 高層建筑的高寬比滿足限值時,可不進行穩(wěn)定驗算,否則應進行。2. 當高層建筑的穩(wěn)定不滿足上述規(guī)定時,應調整并增大結構的側向剛度。剛重比不滿足要求,說明構的剛度相對于重力荷載過??;但剛重比過分大,則說明結
29、構的經(jīng)濟技術指標 較差,宜適當減少墻、柱等豎向構件的截面面積。剛重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1、 程序調整:SATWE程序不能實現(xiàn)。2、人工調整:只能通過人工調整增強豎向構件,加強墻、柱等豎向構件的剛度。、定義:三、計算公式:VekinGjj i控制目的:剪重比即最小地震剪力系數(shù) 入。(查表)Veki:第i層對應于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樓層剪力;Gj :第j層重力荷載代表值。主要為限制各樓層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確保周期較長結構的安全,尤其是對于基本周期大于 3.5S的結構,以及存在薄弱層的結構,出于對結構安全的考慮,規(guī)范增加了對剪重比的要求。四、規(guī)范要求:抗規(guī)5.2.5條規(guī)定:n抗震驗算時,結構任一
30、樓層的水平地震剪力應符合下式要求:vek Gj ,(其余同高規(guī)4.3.12 )j i我說的:入查表 5.2.5,對于豎向不規(guī)則結構的薄弱層的水平地震剪力應增大1.15倍,即樓層最小剪力系數(shù) 入應乘以1.15倍。 高規(guī)4.3.12條規(guī)定:4. 3- 12多遇地猱水平地廉作用計算時,結構各樓層對應于地磁 作用標準值的剪力應符合下式要求:式中:第i層對應于水平/It作用標準值的剪力;A水平地播典力系數(shù)*不應小于表4.3.12規(guī)定的 值;對于豎向不規(guī)則結構的薄弱層,尚應乘以 1-15的堆大系數(shù):G第j層的賣力荷栽代表值;n結構計算總層數(shù)。8 4.3,12樓層最小地翼剪力爵數(shù)值類別7 A9度妞棒敗應明顯
31、或基本 馬期小于3烏的結構0.008a. 016 (0, 024)0* 032 (0.04S |& 064毎本周期大于&倔的結構0.0060.012 |0.018)0.014 0. 0361048注;】基本周期介干3.矗和乩低之間的結構應允杵述性插入取值;2 匚E度肘括號內ES值分別用于設計基本地加速度為仇I血和0*別咖的 地區(qū)我說的:這個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來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達不到規(guī)范的最低要求,就要 人為提高,并按這個最低要求完成后續(xù)的計算。五、SATW中怎么看:WZC文件T周期、地震力與振型輸出文件T各層X方向的作用力(CQC)Floor :層號Tower :
32、塔號Fx : X向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地震反應力Vx : X向地震作用下結構的樓層剪力第六章位移比2014.7.17FloorTower(kN)FxVx ( 分塔剪重比 ) ( 整層剪重比 ) Mx (kN) (kN-m) (kN)注意: 下面分塔輸出的剪重比不適合于上連多塔結構)Static Fx31667.541811.39( 1.53%)( 1.53%)36475.79191.9221504.562093.45( 1.42%)( 1.42%)42587.53137.1111251.762261.43( 1.27%)( 1.27%)49811.7772.27抗震規(guī)范 (5.2.5)條要求的 X
33、 向樓層最小剪重比= 0.80%(X 方向的有效質量系數(shù) : 99.66%Mx : XStatic Fx:向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彎矩 靜力法 X 向的地震力還有丫向,此處省略六、超了怎么辦:1. 對于一般高層建筑而言 , 結構剪重比底層為最小 ,頂層最大 ,故實際工程中 , 結構剪重比由底層控制 ,由下 到上 ,哪層的地震剪力不夠,就放大哪層的設計地震內力.2. 結構各層剪重比及各樓層地震剪力調整系數(shù)自動計算取值,結果詳 SATWE 周期、地震力與振型輸出文件 WZQ.OUT)3. 各層地震內力自動放大與否在調整信息欄設開關;如果用戶考慮自動放大,SATWE 將在 WZQ.OUT中輸出程序內部采用
34、的放大系數(shù) .4. 六度區(qū)剪重比可在 0.7 %1 %取。若剪重比過小,均為構造配筋,說明底部剪力過小,要對構件截面大小、周期折減等進行檢查 ;若剪重比過大,說明底部剪力很大,也應檢查結構模型,參數(shù)設置是否正 確或結構布置是否太剛。剪重比不滿足時的調整方法:1 、程序調整: 在 SA TWE 的“調整信息” 中勾選“按抗震規(guī)范 5.2.5 調整各樓層地震內力” 后, SATWE 按抗規(guī) 5.2.5 自動將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shù)直接乘以該層及以上重力荷載代表值之和,用以調整該樓層 地震剪力,以滿足剪重比要求。2 、人工調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按下列三種情況進行調整:1 )當?shù)卣鸺袅ζ《鴮娱g側移
35、角又偏大時,說明結構過柔,宜適當加大墻、柱截面,提高剛度。2) 當?shù)卣鸺袅ζ蠖鴮娱g側移角又偏小時,說明結構過剛,宜適當減小墻、柱截面,降低剛度以取得 合適的經(jīng)濟技術指標。3) 當?shù)卣鸺袅ζ《鴮娱g側移角又恰當時,可在SA TWE 的“調整信息”中的“全樓地震作用放大 系數(shù)”中輸入大于 1 的系數(shù)增大地震作用,以滿足剪重比要求。一、定義:(1) 位移比:即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與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2) 層間位移比:即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層間位移角與平均層間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墻頂、柱頂節(jié)點的最大水平位移。平均水平位移:墻頂、柱頂節(jié)點的最大水平位移與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層
36、間位移角:墻、柱層間位移與層高的比值。最大層間位移角:墻、柱層間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層間位移角:墻、柱層間位移角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和除2。二、計算公式: a /h三、控制目的:主要為限制構平面布置的不規(guī)則性,以避免產生過大的偏心而導致構產生較大的扭轉效應。高層建筑層 數(shù)多,高度大,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結構具有必要的剛度,應對其最大位移和層間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 有以下幾點:1. 保證主體結構基本處于彈性受力狀態(tài),避免混凝土墻柱出現(xiàn)裂縫,控制樓面梁板的裂縫數(shù)量,寬度。 2保證填充墻,隔墻,幕墻等非結構構件的完好,避免產生明顯的損壞。3. 控制結構平面規(guī)則性,以免形成扭轉,對結構產生不利影響。四、
37、規(guī)范要求:抗規(guī)3.4.3條規(guī)定:343建茨形體及其構件布置的平面,豎向不規(guī)則性.應按下 列要求劃分I混凝土房屋*鋼結構房屋和鋼混擬土混合結構房屋存在 表X4.3 I聽列舉的某項平面不規(guī)則類型或表3.4. 3-2所列舉的 某項豎向不規(guī)則類型以及類個的不規(guī)則類理h應屬于不規(guī)則的 建筑.表3.4.3-1平面不規(guī)則的主要類型不規(guī)則類整定罠和??疾俗マD不規(guī)則在規(guī)生的水平力作用下.陵層的蚪大弾性水平位移或 位移人大于俊樓蜃兩瑞弾ft水平忖稱(草層閭代移)平均值的 倍 抗規(guī)3.4.4條規(guī)定:£4.4建筑形休及其拘件布置不規(guī)則時,應按下列要求進行地 靈柞用計算和內力調整.并應對薄弱部位采取冇效的抗
38、籐構造 措施:1平面不規(guī)則而豎向規(guī)則的建紋,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按 型,并施符合下列要求;1)扭特不規(guī)則時.應計人扭轉彫響,且樓層豎向構件最 大的棘性水平位移和層闔位移分別不直大于密層幣端 彈性水平位移利層何位移平均值的1.5梧,當最大G間位移遠小于規(guī)范限值時,可適當放寬; 高規(guī)3.4.5條規(guī)定:X 4*5結構平面布置應減少扭轉的影響.在考慮偶然備心影響 的規(guī)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樓層豎向構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層間 位移,A級髙度高層建筑不宜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2倍*不應 大亍該樓層平均值的15倍;B級高度高層建筑,超過A級高 度的混合結構及本規(guī)程第10章所指的復雜高層建筑不宜大于該 樓層平均值的
39、12倍,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倍,結構扭 轉為主的笫一自振周期£與平動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之比丫 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庖大于6乩B級高度高層建筑、超過A級 高攬的混合結構及凈規(guī)程第W童所皓的復雜高層建筑不應兀 于 0. 85*注:當犠層的最大層間位移角不大于本規(guī)程第3.7. 3條規(guī)定的限值的 也歸時、該樓層鑒向構杵的耀去水平他移和層間位移與該樓僂平 均價的比值可適當放松.但不應大于匕筑 高規(guī)3.7.3條規(guī)定:3-7.3按曲性方法計算的風荷載或多遇地靈標準值作用下的摟 層層間最大水平位移與層髙之比u/h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髙度不大于150口的高層建筑,其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 層高之比Au/
40、A不宜犬于表3.1, 3的限值.M 3- 7. 3樓層懇閭量大也移與辰高之比的眼值結構體系4*h眼侑1/550框集沏力ML JK孫核心饑 鞍柱剪力堵1/800簡中筒.剪力增1/1000曜框塑結構外的轉攥層11/10OT2高度不小于250m的高層建筑其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 環(huán) 不宜大于1/500.3高度在150m250m之間的髙層建筑,其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島之比iu/A的限值可按本條第1款和第2款的限值線 性插入取用。注主摟層層間最大位移iu以榛層豎向構件垠大的水平位移差計算* 不扣除整體彎曲變慰抗震設計時,本條規(guī)定的樓層垃移計算可 不希感假然編心的略響*五、SATW中怎么看:WDISP
41、.OUT文件六、超了怎么辦:PKPM軟件中的SATWE程序對每一樓層計算并輸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 層間位移角及相應的比值,詳位移輸出文件 WDISP.OUT。但對于計算結果的判讀,應注意以下幾點:(1) 若位移比(層間位移比)超過1.2,則需要在總信息參數(shù)設置中考慮雙向地震作用;(2)驗算位移比需要考慮偶然偏心作用,驗算層間位移角則不需要考慮偶然偏心(3)驗算位移比應選擇強制剛性樓板假定,但當凸凹不規(guī)則或樓板局部不連續(xù)時,應采用符合樓板平面內實 際剛度變化的計算模型,當平面不對稱時尚應計及扭轉影響(4)最大層間位移、位移比是在剛性樓板假設下的控制參數(shù)。構件設計與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條件下的結果 (即構件設計可以采用彈性樓板計算,而位移計算必須在剛性樓板假設下獲得),故可先采用剛性樓板算出位移,而后采用彈性樓板進行構件分析。(5)因為高層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幾乎都會產生扭轉,故樓層最大位移一般都發(fā)生在結構單元的邊角部位由于位移比是在 全樓剛性樓板”的假定下計算的,這時的每層樓板在樓層平面內被假定為剛體,因為考慮偶然偏心,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即使是規(guī)則對稱的結構也不可能是純粹的平動,其最大水平位移與層間位移一 定是發(fā)生在樓層邊角部位的某處。所以一般情況下位移比是由結構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跌落測試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立式熱收縮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碘酸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寶石精英珠寶店員工晉升機制與薪酬調整合同
- 房屋抵押貸款合同范本
- 沈陽商品房買賣合同范本
- 大門制作安裝合同范本
- 住宅精裝修定金合同
- 養(yǎng)老院職業(yè)暴露應急預案及處置流程
- 風電場建設施工進度保障措施
- 2025年中國國投高新產業(yè)投資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年產10噸功能益生菌凍干粉的工廠設計改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財務管理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導學案全冊
- 臺球俱樂部助教制度及待遇
- 醫(yī)師聘用證明.doc
- 核物理實驗方法全冊配套最完整精品課件
- 理論力學課件00796
- 學習疊層母排必須知道的電力知識
- 微波與天線矩形波導
- 19+張愛玲經(jīng)典《金鎖記》英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