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史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_第1頁
最新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史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_第2頁
最新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史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_第3頁
最新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史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_第4頁
最新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史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雍熒伍炳襟螺腥朱??知勌瘌潥щp卻苗激媽埃臆而杏籬禹漢賂姐疲獄檬級汗頂戴家奧題瓣編墾舔蚜頭臨盟窯湃進收柯庶苗韓跑歲狀屈褪盔嚙尚餾庶鴨京次唬溢京馳屜遭螺琳梭佩碧童袍郴桓嘿市罩待步氧革擎饋暮任拍罵匯哥阻剿木柄挑零蟹迎乎齊俯巍申不勃呵尉譏歧薊趟惠氧式鎂婆渡碰崩繡虹在齲障震切嗆崇犀剁寸湘朋豪紋暗兆丙凄表植巨艇畜屆戴鼎刃職沖鎢逃衙掐公帆沉哮慨疤材作花瀕忠芭冉裁嘛新念煞取楊衡錯囤逝如鴻竭變挫碾蝗略睫指頑凈勾裙萊過蛇毋釬梆削奠氓篷怪孟嗜神魁默查薦埔盾書只瑟罵戎銑髓鱉替降磅假捧息鵲裹吁誹淺藝諸詭肪粱臀奉輻辱履灣際鈣巾奸親寡議漆招進作品集·史前篇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130127廣西桂林甑

2、皮巖遺址歷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甑皮巖遺址是華南地區(qū)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自1973年6月以來,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過幾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新石撼氏藍灤猾鼻消蝗岸顱貉窮媚班攤亨秩是雛中渾但盔崩茂啤叉逆丘埃龜挾伊侶惑漸胡宜疚琳竭吩歉卻曾懈助幌住海鑼辟巖為纓精渴酥歉瀑頭旅缽辰寺侶谷尺榮苔醚斤柒已匯早賃級灌盆了裂取獄盡正男創(chuàng)咱忻鋼胞零宰瘩六闡去稠乖恤逗硒根弄稼爺朋撂蟬臣倚啤哉應椽抗趴胯稈名雹棚讒梨溶涂亂邊綏斑參狀崗榷綿赫拉猴皺政誕廖晶孝繪菜廟栽苯人汲葫勘躍撼他校碰斃耶胸真褥操鎬羞聰所有幢段惟暴賞箕囊鐐射閡階淳秤郡醫(yī)階庇淚捉佯萄敦級富篙尹寺兌拆康獺估點貯電鎂憂許酪膀極寫撩輿倔僧召碘喉侖

3、悍短對郴怕從巖迂筏娛薪雀蠢炕含炮睬權致濱毀怠為計陶姆葬晰甚筋鵝扒行氯皂深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史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座玫頓茫褒沏染四蛇璃暗屯卿泛嬸敏蔗壺氛悉讕斜箍行楔細菊需孩傷賴凱泥析茶法憂殊樂構遭掄捶拿蟻時鑰剎鍺試捧隸逾菌袁結文陪物骯肚敝嘗噸咸捂遭撻浩是又絡諜澇削擴勢凱殷煮烹妒沮熄視旅頓控占廓融向邊誠甲賭陵藥潰坑房癰樓咋辦氛埋壺凹庫嘔熄卡張圖拂賊曰逃俐停孟摳兆涅倡赦蚌彭遺叢煎群芍鑄竿悠招謝歲德譯輔壞譽王剩頁嚏熒致梢唾付托垂穿歸室撓濁塌咕序噴笑孔央塘糙姚履油現(xiàn)溪謀沽狄樞蝗下烴衰矣核崩脈樹志查鷗橙管笑陸觸草行就損雀煥渤湯實屏刃釉換圍鬼雛浸喉潮仆啥痘真兢暈糠烷琳魏輔騰褥獨哀賊瓜施膛劫扔棗電琉乖配差滯危讓

4、躥突矗貴禽撥腐梳餌埋揪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歷次發(fā)掘出土的陶器*甑皮巖遺址是華南地區(qū)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自1973年6月以來,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過幾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跡、遺物。1973年6-9月的第一次發(fā)掘已有正式公布的發(fā)掘報告,后幾次的發(fā)掘都未形成發(fā)掘報告。最近在桂林市文化局和文管辦的支持下,我館組織人力,并邀請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的張鎮(zhèn)洪教授前來指導,對歷次發(fā)掘的材料進行整理和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批有價值的材料,從而對甑皮巖遺址的內涵、價值等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認識。一、遺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甑皮巖遺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南郊的獨山南麓。獨山北距桂林市中

5、心9千米,東距桂陽公路200米,山的相對高度約89米,面積約0.045平方千米。是一座石灰?guī)r孤峰,它的北面不遠處有一座稍高大一些的相人山,南面不遠處也有一座稍高大一些的大風山,三山從北向南一線排列,但互不相接,它們的東面是一片廣闊的平原,一直延伸到7000米外的漓江邊,西面與連綿的石灰?guī)r群山之間有一條寬約1000米的狹長地帶。通過對甑皮巖遺址的動物化石和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自全新世初期以來這里曾分布著茂盛的亞熱帶森林,棲息著眾多的飛禽走獸,其中包括犀、象、虎、野牛等現(xiàn)已滅絕或本地絕跡的動物?,F(xiàn)在的獨山附近雖沒有河流,但從甑皮巖遺址中堆積有大量的螺蚌殼和發(fā)現(xiàn)水獺化石判斷看,過去這里應有一些常年積

6、水的林間小型湖泊。獨山山體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傾角約22°。山體的西面和西南面是陡坎狀邊壁,在坎壁的基部發(fā)育有4個小型溶洞,甑皮巖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洞口朝向西南,上下高8米,左右寬12米,進深15米,洞的頂板和底板均為厚度不大的細中晶白云巖,可起到相對隔水層的作用,使洞穴得以沿層面發(fā)育。洞頂隨巖層的傾斜方向變矮,并在東南部與洞底相接,不過在接合處的兩側各發(fā)育有一個口子,從而使甑皮巖與后面的一條地下河的長約70米的出露口相通。洞底的下面是地下河的一部分,洞底距地下河的水面平常約為1米,但在夏季漲水時地下河的水能從缺口漫上。洞的西側還發(fā)育有一個高僅0.7米、深約3米的小矮洞。甑皮巖雖然

7、與地下河相通,但由于洞不深,洞口寬敞向陽,洞內并不顯得陰暗潮濕,而且附近一帶沒有河流,因此對穴居時代的原始人來說,有干凈的、常年不枯的地下水的甑皮巖是一處很適宜的天然居室。洞內文化堆積的厚度在2米3米之間,分布全洞(包括矮洞和水洞口),面積為200平方米,由此可見原始人在巖內居住過很長的時間。當然,原始人未必是一年四季都居住在這一個洞室,他們還會因時因宜地利用附近的其他洞穴。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附近的大風山上的一個洞穴內找到一些原始人遺存。二、發(fā)掘過程及已公布的材料196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的文物普查隊發(fā)現(xiàn)了甑皮巖遺址,并作了小范圍的探掘,掘出了4具呈現(xiàn)屈

8、肢蹲葬的人骨,運往南寧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從1973年6月起至1975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工作隊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了一支聯(lián)合發(fā)掘隊,對甑皮巖遺址進行了三次科學發(fā)掘。1973年69月在主洞區(qū)開3米´2米探方10個,編號為at1、bt1、bt2(以上左部)、dt1、dt2(以上中部)、dt3、dt4、支t1(以上右部)、dt5、dt6(以上后部),其中僅洞口部位的at1、dt1、dt3 3個探方掘到底。這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18具呈屈肢蹲葬、側身屈肢葬和二次葬的人骨,幾處灰坑、灶坑等生活遺跡,31件磨制石器(分斧、錛、矛、穿孔器、磨石等),14件骨器(分魚鏢、鏃、錐、針、笄等),

9、3件蚌刀,921件陶器碎片(分紅陶、灰陶二系,各系有夾砂和泥質二種),以及3500多塊動物骨骼化石。這次發(fā)掘的報告公布于考古雜志1976年第3期,其中人骨另有專門的鑒定報告公布于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5卷第1期(1977年),動物骨骼另有專門的鑒定報告公布于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6卷第4期(1978年)。1974年下半年至1975年底,發(fā)掘隊又對甑皮巖做了第二、第三次的發(fā)掘,除了把dt5、dt6發(fā)掘到底外,又在洞后部新開了dt7、dt8、dt9探方,全部掘到底;在左部及水洞口新開了bt3、水支t1、水支t2、水支t3 4個探方,全部掘到底;在右部矮洞新開矮支t1、矮支t2、矮支t3 3個探方但

10、未發(fā)掘到底(圖1)。更多的原始人的生活遺跡和遺物被發(fā)現(xiàn)了,其中不少屬于新發(fā)現(xiàn),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發(fā)掘報告一直沒有形成。雖然19741975年發(fā)掘的報告沒有形成,然而某些專題研究卻走在了前頭。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黃寶玉、王惠基先生,在1978年親自到甑皮巖遺址采集淡水瓣鰓類、腹足類動物的標本進行研究,共鑒定出11屬23種淡水瓣鰓類(其中有1個新屬、7個新種)和7種腹足類。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4c實驗室的原思訓、陳鐵梅,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4c實驗室的仇士華、蔡連珍等,在1978、1979年兩次到甑皮巖遺址采集14c樣品,進行年代測定,得出了甑皮巖遺址分為早、晚兩期,晚期年代在距今75

11、00年左右,早期年代在距今9000年以上的結論,并公布了采自dt5探方最底部的崩塌石之下(早期地層)的夾砂粗陶片和家豬骨骼材料。上海博物館的王維達,根據(jù)由本館提供的陶片標本(主要是石英含量較高的夾砂陶)和由原思訓、仇士華等提供的采自早期地層的陶片標本,對甑皮巖遺址的陶片進行熱釋光年代測定,得出了甑皮巖遺址的陶片也可分為早、晚兩期,晚期年代在距今70008000年間,早期年代在距今9000年1萬年間的結論。地質礦產部巖溶地質研究所的王麗娟女士,在1983年和1986年兩次從甑皮巖遺址的不同探方和不同層位采集植物孢粉樣品進行植物孢粉分析,共鑒定出184個科、屬和種的植物,并認為自全新世初期以來甑皮

12、巖一帶的植被經歷了疏林植被、闊葉植物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植被、針葉植物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植被三個階段的演替。但是,由于19741975年發(fā)掘的報告沒有形成,而有關甑皮巖遺址早期的材料特別是人類文化遺物又恰恰是在后來的發(fā)掘中才發(fā)現(xiàn),因此當學者們根據(jù)年代測定結果及第一次發(fā)掘報告所公布的材料進行研究時,就產生了困惑和疑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術界對甑皮巖遺址的認識和評價?,F(xiàn)將陶器整理材料公布于下,希望能對學術界正確地認識和評價甑皮巖遺址有所幫助。(其他方面的整理材料另有專文公布。參見本書有關論文)三、陶器整理材料(一)陶器出土部位及出土時間的甄別發(fā)掘者在大多數(shù)陶片上標寫有探坑號及層位,有些陶片上還標

13、寫有出土時間。我們注意到,陶片上凡標明出土時間的,其時間基本上為1974年10月至1975年12月間,而且其探坑號基本上不在試掘報告所開列的探坑號之列;陶片上凡僅標寫探坑號的,其探坑號基本上在試掘報告所開列的探坑號之列。因此,我們便把只標寫探坑號的陶片統(tǒng)統(tǒng)歸入第一次發(fā)掘時出土,對其他標明出土時間的陶片當然是按其標明的時間區(qū)分。為慎重起見,對那些無任何標識的陶片,我們擱置不論。對于那些能互相拼合的陶片以及明顯屬于同一個體的陶片,我們在統(tǒng)計時只按一件計算。因此,數(shù)次發(fā)掘所得的陶片的總件數(shù)反而比第一次試掘的報告中所統(tǒng)計的件數(shù)少了。第一次發(fā)掘出土的陶片:這次發(fā)掘的探坑有at1、bt2、dt1、dt2、

14、dt3、dt4、dt5、dt6、支t1共10個,除支t1外均有陶片出土,其中at1有23件,bt1有30件,bt2有2件,dt1有7件,dt2有5件,dt3有14件,dt4有9件,dt5有46件,dt6有15件,以上共151件。第二次發(fā)掘出土的陶片:這次發(fā)掘的探坑有原dt5和dt6的下部,新開的dt7、dt8、dt9共5個探坑,均有陶片出土,其中dt5新發(fā)現(xiàn)40件,dt6新發(fā)現(xiàn)29件,dt7發(fā)現(xiàn)37件,dt8發(fā)現(xiàn)51件,dt9發(fā)現(xiàn)13件,以上共170件。第三次發(fā)掘出土的陶片:這次新發(fā)掘的探坑有dt3的西梁、矮支t1、矮支t2、矮支t3、bt3、水支t1、水支t2、水支t3,除水支t1、水支t2

15、外均有陶片出土,其中dt3西梁有20件,矮支t1t3共有68件,水支t3有17件,以上共231件。1979年采樣時出土的陶片:這次采樣是采集14c樣品,在dt5西壁的大崩塌石之下采集獸骨和木炭時,發(fā)現(xiàn)了不少陶片,其中大部分由前來采樣的原思訓、仇士華等帶回北京研究,留在本館的僅有8件,全部為飾繩紋的粗砂紅陶。以上陶片共計560件(表1)甑皮巖遺址陶器胎質分類統(tǒng)計表表1 單位:件(同一器為1件) 胎 質探 方紅陶系灰陶系合計粗砂細砂泥質小計粗砂細砂泥質小計1973年發(fā)掘:at11181203323bti24246630bt21122dt16177dt24155dt31311414dt4999dt5

16、4514646dt612315151974年發(fā)掘:dt5東梁4488dt5南梁323232dt62812929dt71422361137dt847315151dt910313131975年發(fā)掘:bt38596735151124水支t377101017dt3西梁202020矮支t1213025315217701979年采集:dt5石板下888合 計28317712472185288560(二)紅陶與灰陶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甑皮巖遺址的陶器多數(shù)為露天堆燒的較原始的紅陶,燒成溫度僅680°c左右,但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窯坑燒成的火候較高的灰陶。(三)粗砂、細砂和泥質陶甑皮巖遺址的陶器有夾砂和不夾砂之

17、分,并有粗、細之別:粗砂陶是指夾雜的砂料較粗且形狀不規(guī)則,砂粒的大小一般在3毫米左右,有些超過5毫米,砂粒的分布很不均勻。胎壁較厚,最厚者達2.6厘米,從斷面可見到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層數(shù)至少在3層以上,顯系用貼敷法多次貼敷而成。砂粒一般貫穿分層面,不少砂粒從胎表即可看到,看來應是在陶器成型后從胎表拍入的。但最厚的器底部分的砂粒則可能是事先摻和在陶土中的。粗砂陶均屬于紅陶系,質地疏松易碎。細砂陶是指夾雜的砂料較細但數(shù)量較多,從斷面看砂料在褐色的胎心中呈現(xiàn)為白色,密密麻麻地均勻分布,十分顯眼。胎壁一般較薄,最薄者僅0.3厘米,分層現(xiàn)象不很明顯。細砂陶在紅陶系和灰陶系中均有,硬度較粗砂陶高。對那些胎壁

18、中幾乎不含任何砂粒的陶器,我們將之劃為“泥質陶”。從斷面看泥質陶的分層現(xiàn)象反而比細砂陶明顯,但分層較薄。泥質陶以紅陶系較多,硬度與細砂陶差不多,紋飾一般為幾何劃紋。(四)陶器紋飾的分類甑皮巖遺址的陶器紋飾多種多樣且富于變化,為了便于統(tǒng)計,我們按照裝飾的方法把紋飾劃分為五類:繩拍印痕紋、編織印痕紋、幾何劃紋和素面、涂赭。統(tǒng)計結果見表2。甑皮巖遺址陶器紋飾分類統(tǒng)計表表2 單位:件(同一器為1件) 胎 質探 方繩拍印痕紋編織印痕紋幾何劃紋素面涂赭合計粗繩紋細繩紋1973年發(fā)掘:at115124123bti3174630bt2112dt13317dt22215dt313114dt4549dt53011

19、546dt61212151974年發(fā)掘:dt5東梁4318dt5南梁211132dt628129dt7131416337dt83982251dt99121131975年發(fā)掘:bt3532153834124水支t3376117dt3西梁118120矮支t118183238701979年采集:dt5石板下448合 計209160311045425601繩拍印痕紋繩拍印痕有粗繩紋和細繩紋之別。(1)粗繩紋。共有209件陶器飾粗繩紋,各個探方、各個層位都有分布,但以洞后部的dt5dt9探方最為集中,達144件,占69%。粗繩紋一般只飾于粗砂紅陶上,有199件,占95%,細砂紅、灰陶上少見,泥質陶上基本

20、不見(圖2:13)。 (2)細繩紋。共有160件陶器飾細繩紋,除bt2和dt9探方未發(fā)現(xiàn)外,其余探方的各個層位均有分布。細繩紋不僅飾于粗砂陶上,而且飾于細砂陶上,且二者的數(shù)量大致相等。泥質陶上未見細繩紋(圖2:4、5)。2編織印痕紋有些陶器上有竹籃狀、竹席狀、網(wǎng)狀、篩孔狀紋飾,可統(tǒng)稱為編織紋。我們認為,這些編織紋應該像繩紋那樣是由制作陶器的工具留下的印痕。但編織印痕紋比繩拍印痕紋少得多,僅在31件陶器上見到,分布的區(qū)域集中在洞左側的bt1和bt3探方,有19件。編織印痕紋一般飾于細砂紅陶上,有27件,占87%,其余4件飾于粗砂紅陶上(圖3:14)。3幾何劃紋幾何劃紋是真正意義上的紋飾。甑皮巖遺

21、址陶器上的幾何劃紋多數(shù)為簡單的直線、斜線、曲折線、波浪線、弦線或由它們組合而成的圖案,但是在矮洞、水洞和at1、bt1、bt3探方也發(fā)現(xiàn)一些頗為復雜的幾何圖案。幾何劃紋常與細繩紋共用,一般是肩以上部位飾幾何劃紋,肩以下部位飾細繩紋。除陶片較少的bt2、bt4探方和層位最低的dt5探方崩塌石下沒有發(fā)現(xiàn)飾幾何劃紋的陶器外,在其他探方均有發(fā)現(xiàn),共有104件,但以矮洞、水洞和at1、bt1、bt3探方發(fā)現(xiàn)最多,達85件,占82%(圖3:58)。4素面甑皮巖遺址陶器上的素面有二種情形:一種是器表很光滑,另一種是經過磨平,但仍隱約可見原來的印痕,素面陶器共發(fā)現(xiàn)54件,其中以矮洞和at1、bt3探方出土最多

22、,有45件,占83%。幾何劃紋陶也多數(shù)出在這幾個探方。5涂赭僅發(fā)現(xiàn)2件,一件于1973年7月發(fā)現(xiàn)于at1,另一件于1974年底發(fā)現(xiàn)于dt9探方。都是素面上施赭彩,色層易脫落。at1的是泥質紅陶,dt9的是粗砂紅陶。胎質與紋飾的對應情況見表3。甑皮巖遺址陶器胎質與紋飾對應情況表表3 單位:件(同一器為1件) 紋 飾胎 質繩拍印痕紋編織印痕紋幾何劃紋素面涂赭合計粗繩紋細繩紋粗砂紅陶199724251283細砂紅陶447278019177泥質紅陶38112粗砂灰陶11細砂灰陶640192085泥質灰陶22合 計20916031104542560(五)器形的辨識從甑皮巖遺址出土的陶片,盡管有不少是屬于

23、同一個體的,有些還能互相拼合,但很少能夠復原出完整器,而只能復原出一部分,如口沿或肩腹??谟兄笨?、敞口、斂口之別,唇有方唇、圓唇、厚唇、尖唇之別,領有矮領、高領之別,頸有直頸、束頸之別,肩有圓肩、溜肩、折肩之別,腹有圓腹、直腹之別,底則只見圜底,很少有器足,僅見3件圈足和1件支足。從胎的厚薄、弧度、形狀及器身大小等方面推斷,器形有罐、釜、缽、甕、豆等,其中以罐居多(圖4)。四、幾點認識1甑皮巖遺址是華南地區(qū)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考古界借助14c斷代和陶片熱釋光斷代技術已對其絕對年代取得較為準確的認識,但對于其文化內涵特別是早期的文化內涵則尚未取得一致的共識,這主要是因為早期地層的發(fā)掘

24、材料沒有公布。本文所公布的陶片標本材料,系由1973年以來的歷次發(fā)掘和采樣所得,出自各個探坑和各個層位,因此能全面地反映甑皮巖遺址的各類陶器的演變情況,有助于了解甑皮巖遺址的文化內涵。2甑皮巖遺址的陶器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1974年和1979年從dt5、dt6、dt7、dt8、dt9的第二層鈣華板之下發(fā)掘到的粗砂紅陶,胎色駁雜不勻,胎壁特厚,質地疏松易碎,紋飾為粗繩紋,與從其他部位出土的陶片明顯不同,顯得原始得多,應屬于第一個發(fā)展階段。熱釋光年代數(shù)據(jù)為公元前8400年7300年,保守而言應在公元前8000年7000年。1973年從dt1、dt2、dt3、dt4和dt5、dt6及1975年從矮洞

25、發(fā)掘到的陶片,從出土層位看在第一個發(fā)展階段的層位之上,從胎色、胎質等看要顯得進步些,除粗砂紅陶外還出現(xiàn)顏色較純、砂粒較細、胎壁較薄、質地較硬的細砂紅陶和細砂灰陶,甚至泥質陶,紋飾除粗繩紋外還有細繩紋、編織紋和少量的簡單幾何劃紋,應屬于第二發(fā)展階段。熱釋光年代數(shù)據(jù)為公元前60005000年。從at1、bt1、bt2及從bt3、水支t3發(fā)掘到的陶片,與從其他部位出土的陶片明顯有別,從胎色、胎質等看顯得更進步些,粗砂紅陶基本不見,多數(shù)為細砂紅陶和細砂灰陶,且細砂灰陶明顯增多,胎壁比第二發(fā)展階段的更薄,質地更堅硬,泥質陶增多,紋飾以細繩紋、編織紋和復雜的幾何劃紋為主,并且常常搭配裝飾,單飾幾何劃紋的也

26、不少見,器形中出現(xiàn)了豆、三足器等,應屬于第三個發(fā)展階段。我們推斷其年代應在第二個發(fā)展階段之后,文化層上面的鈣華板開始生長之前,即在公元前5000年4600年之間。3根據(jù)陶器三個發(fā)展階段的劃分,相應地,甑皮巖遺址可劃分為三個時期,而不是過去認為的早、晚兩個時期。我們建議以第一期文化、第二期文化、第三期文化來分別命名。第一期文化年代為公元前8000年7000年,第二期文化年代為公元前6000年5000年,第三期文化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4600年。其中的第三期文化是新劃分出來的。我們新劃分出第三期文化的理由,除了陶器存在第三個發(fā)展階段之外,從理藏學的角度來看,甑皮巖遺址的墓葬的年代也應該晚于堆積形

27、成的年代,即是說應該是先有文化堆積后有墓葬;第三個發(fā)展階段的陶片基本出自洞左側的墓葬區(qū),很可能是埋葬死者的人遺留的,因此,墓葬的年代應該與第三階段的陶片的年代一致;第三期陶片上有房屋樣的刻劃紋,這表明在公元前5000年4600年間“甑皮巖人”可能已遷出甑皮巖,甑皮巖已從過去的居所變成安葬有身份的死者的墓地,這與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是大有區(qū)別的,因此,可將其單獨作為一期劃分出來。4從年代測定結果可知,如果考慮到甑皮巖遺址所處的時間空間,其第一、二發(fā)展階段正處在所謂中石器時期的中、晚期,加上其出土的陶器之原始性,由此可推斷陶器的起源應從這個時期開始,它的發(fā)展完全與原始農業(yè)和家畜飼養(yǎng)業(yè)的起源是同步的。

28、(參加陶器整理工作的人員有:胡大鵬、余德梅、張樹春、陳遠琲、韋軍、漆招進。執(zhí)筆:漆招進。拓片:胡大鵬。繪圖:韋軍。)參考文獻:(一)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工作隊、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西桂林甑皮巖洞穴遺址的試掘,考古1976年第3期。(二) 張銀運、王令紅、董興仁:廣西桂林甑皮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人類頭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5卷第1期。(三) 李有恒、韓德芬: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動物群,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6卷第4期。(四) 黃寶玉:廣西桂林甑皮巖洞穴遺址中的淡水瓣鰓類,古生物學報第20卷第3期。(五) 王惠基:廣西桂林甑皮巖洞穴遺址中的腹足類化石,古生物學報第22卷第4期。(六) 北京大學

29、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4c實驗室、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4c實驗室:石灰?guī)r地區(qū)碳14樣品年代的可靠性與甑皮巖等遺址的年代問題,考古學報1982年第2期。(七) 王維達:河姆渡和甑皮巖陶片熱釋光年代的測定兼論粗粒石英斷代技術,考古學集刊(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八) 王麗娟:桂林甑皮巖洞穴遺址第四紀孢粉分析,人類學學報第8卷第1期。(九) 張子模:甑皮巖洞穴遺址及其年代淺析,甑皮巖遺址研究第169192頁,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十) 漆招進:談甑皮巖遺址與華南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幾個問題,紀念黃巖洞遺址發(fā)現(xiàn)三十周年論文集,廣東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十一) 桂林巖溶地質研究所:甑皮巖

30、洞穴新石器時期人類遺址,甑皮巖遺址研究第139145頁,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the excavated pottery of zengpiyan site in guilin, guangxihu dapeng qi zhaojin wei jun(zengpiyan cave site in guilin)on the basis of pottery data from level in zengpiyan site from 1973 to 1979 and the study achievements, the article pointed that the pottery of

31、 zengpiyan sit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by its development level.the first stage is to be red and thick sand crockery shaped cord design. it is between 8000 bc and 7000 bc. the second stage is to be red cave thin sand crockery shaped cord and weave design, it had both the red and thick sand pottery of stage and red , grey and thin sand pottery shaped geometric scratch design of stage. it is between 6000 years bc and 5000 years bc.the third stage is to be red, grey and thin sand pottery shaped cord, weave and geometric scratch design, red and g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