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術與藝術_第1頁
攝影技術與藝術_第2頁
攝影技術與藝術_第3頁
攝影技術與藝術_第4頁
攝影技術與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攝影技術與藝術邸貴玉第一章 攝影概述 第一節(jié) 怎樣學習攝影 一正確認識數字攝影與傳統(tǒng)攝影((數字攝影與傳統(tǒng)攝影的比較) 傳統(tǒng)攝影 鏡頭 曝光 膠片 暗室 沖洗、印放 屏幕 圖片 形成影像 記錄影像 處理影像 展現(xiàn)影像 數字攝影 鏡頭 曝光 卡 明室 調整、合成 屏幕 圖片 二學攝影的三個階段 入門階段 成熟階段 形成個人風格階段 三攝影的成功之路(一合二握三愛四多) 一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握:掌握技術創(chuàng)作技巧,掌握藝術表現(xiàn)形式 三愛:愛生活愛攝影愛創(chuàng)作 四多:多看多想多拍多參 四教學安排 形式:理論結合實踐 考試:理論成績實踐成績第二節(jié) 認識攝影 一含義:攝影是精確復制客觀對象的技術手段和

2、逼真再現(xiàn)客觀對象的藝術形式 二本質:攝影是技術的 攝影是藝術的 1 攝影是技術的 曝光形成潛影 沖洗形成負片(底片) 印放形成正片(照片) 2攝影是藝術的 造型藝術 選擇藝術 空間藝術第三節(jié) 攝影的特點 一紀實性 二瞬間性 三相通性第四節(jié) 攝影的應用 一新聞及傳播業(yè) 二藝術領域 藝術創(chuàng)作 藝術品的翻拍和出版 畫家寫生的工具 三科學研究 四生活 五修身養(yǎng) 增強體魄第五節(jié) 世界攝影史概述 一攝影術的誕生 1.日光蝕刻法 尼普斯 法 1826 8 小時 2 .負正法 塔爾博特 英 1835 1.5 小時 1839.1.25 1841 3. 銀版法 達蓋爾 法 1837 0.5 小時 1839.1.7

3、 二感光材料的演變歷程 1. 紙 片 2. 玻璃片 (1)蛋白片 法 維克多 1847. 6 (2)火棉膠片 (濕片) 英 阿策爾 1851 . 3 (3)明膠片 (干片) 英 馬多克斯 1871 . 9 3. 軟 片 (1)溴化銀片 美 卡巴特 1888 (2)硝化纖維素片 美 依斯曼 1889 (卷片.膠卷) (3)醋酸纖維素片 1930 4. 電子芯片 CCD 美 貝爾實驗室 1970 第二章 照相機及其使用第一節(jié) 照相機的基本種類 一按用途分為: .專業(yè)照相機:某一專業(yè)專門使用的照相機 .通用照相機:適合大眾使用的照相機 .特殊照相機:實現(xiàn)特殊功能的照相機 (). 即影照相機 ().

4、立體照相機 (). 搖頭照相機 (). 顯微照相機 二按影像的記錄方式分為: (一).銀鹽照相機: 以銀鹽還原出的銀粒子形成影像 (二).數碼照相機: 以數字代碼形成影像 構成: 電荷耦合器(CCD) 模數轉換器(ADC) 存貯器 液晶顯示屏 工作原理: 特點: (1).優(yōu)點: 不用膠片 成像快捷 可隨意刪除 制作加工容易 保存時間長 查找快捷 傳遞快捷 (2).缺點: 清晰度較差 配套設備多,價格昂貴 耗材較多 不適合拍動體 不適合連續(xù)搶拍 耗電 馬賽克現(xiàn)象 紫邊現(xiàn)象 摩爾紋現(xiàn)象 噪點 壞點 三按使用感光片的規(guī)格分為: .座機(大型機): 使用頁片,最大規(guī)格為12英寸 .120型照相機(中型

5、機): 使用120型膠片的照相機 60 × 45 mm 16張/卷 60 × 60 mm 12張/卷 60 × 90 mm 8張/卷 .135型照相機(小型機): 使用135型膠片的照相機 24 × 36 mm 36張/卷 18張/卷 24張/卷 .126型照相機(小型機): 使用126型膠片的照相機 26 × 26 mm 20張/卷 12張/卷 5.110型照相機(袖珍機): 使用110型膠片的照相機 13 × 17 mm 20張/卷 12張/卷 6.全畫幅照相機(數碼): 使用24 × 36 mm規(guī)格芯片的照相機 7.A

6、PS照相機(數碼): 使用APS規(guī)格芯片的照相機,常見的有: APS-H:約(30.3×16.6mm) 、 APS-C:約(24.0 x 16.0mm) 8.其它畫幅照相機(數碼): 使用其它規(guī)格芯片的照相機,常見的有: 4/3英寸、 2/3英寸、 1/1.8英寸、1/2.5英寸 四.按取景方式分為: (一).旁軸取景式照相機:取景器為獨立的光學系統(tǒng)且位于鏡頭光軸旁邊的照相機 .結構: 2.特點: (1).優(yōu)點: 結構簡單、體小便攜 光線損失少、取景器內明亮 拍攝時震動小、聲音小 (2).缺點: 存在視差 不能更換鏡頭 快門速度較低 (二)、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用單獨的一支鏡頭既實現(xiàn)

7、取景功能又完成成像 功能的照相機 .結構: 2 .特點: (1).優(yōu)點: 沒有視差 可以更換鏡頭 可以提供高速度 (2).缺點:結構復雜、體積較大 光線損失較多、取景器內較暗 拍攝時震動較大、聲音較大 拍攝時看不到被攝體的變化 五.按曝光控制方式分為: (一).手控曝光式照相機(M):光圈、速度完全由使用者手動調整, 從而控制曝光量的照相機 (二).自動曝光式照相機:由相機內的測光系統(tǒng)調整控制曝光量的照相機 1.半自動曝光式照相機:(1).光圈優(yōu)先式自動曝光(A) (2).速度優(yōu)先式自動曝光(S) 2.全自動曝光式照相機: 程序式自動曝光(P)第二節(jié) 照相機的結構 一.機身 1. 傳統(tǒng)相機機身

8、常見裝置暗箱: 儲存感光材料倒片旋鈕: (1).倒回膠片 (2).開啟后蓋 熱靴: 固定、連接閃光燈 快門釋放按鈕: 釋放快門 卷片扳手: (1).輸片 (2).上弦 (3).計數 計數器: 顯示膠片的拍攝序號 自拍器: 延時曝光的裝置 景深預測按鈕: 顯示景深的大小 多次曝光按鈕: 在同一張底片上實現(xiàn)兩次以上的曝光. 數碼相機機身常見裝置電源開關四方向導航按鈕 熱靴 快門釋放按鈕: 釋放快門 菜單按鈕 變焦按鈕(環(huán)) 數據傳輸接口 回放按鈕 顯示屏二.鏡頭 (一).鏡頭的基本特征 1.作用:結像 2.構成: 若干個透鏡片、透鏡片組構成的光學系統(tǒng) 3.鍍膜: 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質量 4.焦

9、距: 鏡頭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用“f”表示;單位:mm 5.成像特點: (1).位置與被攝體相反 (2).保持共軛關系:物距與像距相互制約(二).鏡頭的口徑 1.口徑: 鏡頭的通光口徑 2.光圈: 在鏡頭內可以改變其開口大小的光闌 3.相對口徑: 經光圈裝置調節(jié)后鏡頭的實際通光口徑 (1).相對口徑的標識: 光圈系數 鏡頭焦距 (f) .光圈系數 (F) 通光口徑直徑(d) .光圈系數(F)與鏡頭口徑大小成反比 .國際通用的光圈系數系列: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2).相對口徑的表示方法: F值 如: F2 、F4等 .一個F值對應一個口徑 .把 F值

10、標示在光圈調節(jié)環(huán)上 .相鄰兩個口徑曝光的級差: 1倍 4.有效口徑:鏡頭最大的通光口徑 (1).鏡頭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 (2).表示方法: 如有效口徑為2,表示為:1:2 (三).鏡頭的種類 1、按焦距與所拍畫面對角線長度的比較分為: (1).標準鏡頭 .含義:鏡頭的焦距等于或接近等于所拍畫面對角線的長度(40<f<60 mm) . 特點及應用 a.形成正常透視關系的影像 b.有效口徑較大 c.成像質量較好(2). 短焦鏡頭(廣角鏡頭) .含義:鏡頭的焦距小于或遠遠小于所拍畫面對角線的長度(f<40 mm) .特點及應用 a.視角大 b.強化透視關系 c.景深大 (3).長焦

11、鏡頭(望遠鏡頭) .含義:鏡頭的焦距大于或遠遠大于所拍畫面對角線的長度(f>60 mm) .特點及應用 a.視角小 b.弱化透視關系 c.景深小2.按焦距的可變性分為: (1).定焦鏡頭 .含義:焦距固定不變的鏡頭 .特點: a.優(yōu)點:有效口徑較大、成像質量較好 b.缺點:使用不便、構圖不便 (2).變焦鏡頭 .含義:焦距在一定范圍內可以隨意改變的鏡頭 .特點:a.優(yōu)點:使用方便、構圖方便 b.缺點:有效口徑較小、成像質量不如定焦 .變焦范圍:該鏡頭最長焦與最短焦的范圍 .變焦比:最長焦/最短焦 .變焦方式:a.手動變焦、電動變焦 b.單環(huán)變焦、雙環(huán)變焦第三節(jié) 快門 一.含義:照相機內用

12、于控制光線進入時間長短的裝置 二.快門的作用 1.控制進光時間 2.影響成像清晰度 3.相機檔次的標識 三.快門的標識 1.快門速度: (1).含義:快門開啟時間的長短 (2).單位: 秒 2.常見的快門速度: 8,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 3.相鄰兩級速度曝光的級差:1倍 4.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 (1).慢于1秒的:用實際值表示 如 2、4、8 等 (2).快于1秒的:用實際值的倒數表示 如 2、4、8等 5.慢速快門的標識: (1).慢速快門:用于長時間曝光的快門速度 .

13、B門: a.標識: 用字母“B”表示 b.使用:按一次快門釋放銨鈕 . T門: a.標識: 用字母“T”表示 b.使用:按兩次快門釋放銨鈕 6.快門速度的控制裝置:標有各級快門速度的調節(jié)盤(環(huán)) 四.快門的種類 (一).按結構分為: 1.葉片式快門(中心式快門) (1).含義:由若干片金屬薄片閉合而成的快門 (2).工作過程:由中心開始,從里向外打開;由外向里關閉,止于中心。 (3).位置:在鏡頭上 (4).類型:.鏡間快門:快門位于鏡頭中間 .鏡后快門:快門位于鏡頭后面 (5).特點: .優(yōu)點:a.體積小,重量輕 b.震動小,聲音小 .缺點:a.容易造成影像感光不均 b.不能使用高速度 2.

14、簾幕式快門(焦點平面快門) (1).含義:由兩個簾幕前后疊合而成的快門 (2).工作過程:一個簾幕沿某一方向移開,讓出光路,開始曝光;另一簾幕隨后 同向移動,切斷光路,終止曝光。 (3).位置:在機身上,位于焦點平面之前,接近焦點平面。 (4).類型:.橫走式快門:兩個簾幕沿水平方向運動 .縱走式快門:兩個簾幕沿垂直方向運動 (5).特點: .優(yōu)點:a.能夠確保照相機隨時更換鏡頭 b.能夠提供高速度 .缺點:a.體積較大,震動較大,聲音較大 b.容易使動體的影像發(fā)生形變(二).按控時方式分為: 1.機械快門 (1).含義:由齒輪傳動形成的機械阻尼裝置控制開啟時間的快門 (2).特點:.優(yōu)點:a

15、.結構簡單,維修簡單 b.不需電力支持,抗寒性較好 .缺點:a.速度的精度不高 b.不能實現(xiàn)自動曝光 2.電子快門 (1).含義:由電子元件組成的延時電路系統(tǒng)控制開啟時間的快門 (2).特點: .優(yōu)點:a.速度的精度較高 b.可以實現(xiàn)無級變速,能實現(xiàn)自動曝光 .缺點:a.結構復雜,維修繁瑣 b.需要電力支持,抗寒性較差 五.快門的應用 1、高速的凝固 2、低速的動感與飄逸第四節(jié) 感光芯片及其選用 一.感光材料的變革 二.感光芯片的種類 1.CCD(電荷藕合器):1969年由美國的貝爾研究室研發(fā) 優(yōu)點:生產技術比較成熟、成像質量好; 缺點:制造技術復雜,制造成本高;放大需外加電壓,耗電量大 2.

16、CMOS(互補性金屬半導體氧化物) 優(yōu)點:成本較低,比CCD便宜;信號直接放大,耗電量小 缺點:噪點較多、圖像質量較低;CMOS芯片已經有取代CCD芯片的趨勢!三.影響感光芯片成像的要素 1.感光芯片的面積 2.感光芯片的色深 色深:即色彩深度,也就是色彩位數 :用多少位的二進制數字來記錄景物的明暗 信息和三種原色信息 24位:每個信息通道8位 感光芯片能記錄的明暗信息:28=256級, 感光芯片能記錄的色彩信息:256x256x256 約16,77萬種 36位:每個信息通道12位 感光芯片能記錄的明暗信息: 212=4096級, 感光芯片能記錄的色彩信息: 4096x4096x4096 約6

17、8.7億 種四. 感光芯片的主要性能 1.感光度:感光芯片“感光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 (1).標識: ISO制 (2).表示方法: ISO 100、 ISO 200 等 .數值的選用: 表示感光度的數值:25 50 100 200 400 800 等 .大小的比較: a:數值越大,感光度越高 如:ISO 100 < ISO 200 b: 數值相差多少倍,感光度就相差多少倍 2.寬容度 (1).含義:感光片記錄被攝景物的反差范圍的能力 (2).實用價值:感光片允許曝光誤差的能力五、感光芯片的使用 1. 對于芯片像素的選擇 像素與影像質量成正比嗎? 像素不是影像質量的唯一因素, 也不是主要因素

18、要注意區(qū)分總像素與有效像素 不考慮插值 “像素” 選擇參考:像素夠用就行 多少像素夠用?2. 對于芯片類型及大小的選擇 正確認識CCD與CMOS的優(yōu)劣 要看重芯片感光單元的大?。河跋裥盘柕臏蚀_性、噪點的大小和動態(tài)范圍 選擇參考:感光芯片越大越好! 2/3英寸和1/2.5英寸的芯片選哪個?3.對于芯片感光度的選擇 數字相機的感光度是可調的 是感光芯片感光能力的體現(xiàn) 標識: ISO 如:ISO100 、ISO200等 感光能力:數字越大, 感光能力越強 少用高感光度: 感光度高, 噪點大 要注意數字相機降噪功能的使用 選擇參考:看重最低的感光度第五節(jié) 調焦與調焦操作 一.調焦(對焦、聚焦) 1.含

19、義:不斷調整像平面的位置,使像平面與相機的焦點平面重合,從而形成清晰影像的過程。 2.調焦的原理: 1/f = 1/U + 1/V 3.調焦的方法 (1).大型相機:用可伸縮的皮腔 (2).小型相機:用調焦距離標尺4.調焦的方式: 手動對焦 ( M F ) 自動對焦 ( A F ) 5.正確認識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不是萬能的, 總有失誤和難以勝任的時候 A. 主動式自動對焦:根據被攝體反射回來的射線信號確定被攝體的距離 進行自動對焦 當被攝體反射的信號微弱時難以自動對焦,當被攝體前有玻璃等反射 體時無法自動對焦 B. 被動式對焦:直接接收、分析來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進 行自動對焦 在

20、低照度低反差條件下難以準確聚焦,而且對細線條的被攝體也難以 對焦 手動對焦也有突出的優(yōu)勢, 是否具備手動對焦功能,是衡量一臺數字相機功能完善與否的重要標準 A.彌補自動對焦的不足 B.能提高數碼相機的反應速度, 便于抓拍動態(tài)景物二.調焦操作 1.手動調焦:毛玻璃式、裂像式、雙影重疊式、微棱鏡式 2.自動調焦: 了解你的相機采用了哪些自動對焦技術? 選擇對焦區(qū)域 一個對焦區(qū) 多個對焦區(qū)域: 用四向選擇按鍵選擇, 選中的變色 對焦操作 將對焦區(qū)域放在主體上的某一位置上, 半按快門按鈕進行對焦, 對焦區(qū)域變色即為對焦準確 鎖定對焦點(AFL): 使用對焦鎖按鍵(AFL)或保持半按快門按鈕 移動相機、

21、構圖、拍攝(全按快門按鈕)第六節(jié) 景深 一、含義:被攝景物能夠形成清晰影像的最大的縱深范圍 二、景深的形成:人眼分辯力的不足導致了景深的形成 三、景深的應用 1.大景深:可以把較近至無窮遠內的景物都清晰地展現(xiàn)給讀者 (1).清晰地再現(xiàn)宏大的場景 (2).實化主體的前后景物,襯托說明主體 2.小景深:虛化主體的前后景物,突出強化主體 四、景深的控制 (1).控制景深的要素:.光圈 .焦距 .物距 (2).景深的變化規(guī)律 .景深與光圈(開口大小)成反比 .景深與焦距成反比 .景深與物距成正比 (3).控制景深要同時調控光圈、焦距、物距 五、景深的確定 (1).景深標尺:位于定焦鏡頭的外筒上,由調焦

22、距離標尺和以調焦基線為中心,右對稱的兩組光圈系數構成 (2).景深表:針對某一焦距的鏡頭而繪制的在使用不同的光圈和物距時顯示相應景深大小的表格第七節(jié) 照相機的使用 一、選擇:要考慮三個方面 1.用途 2.經濟狀況 3.售后服務 二、維護 1.防震 2.防潮 3.防塵 4.防高溫 三、拍攝前對數碼相機的設置1、設置圖片格式:JPEG格式與RAW2、設置圖片大小:L(大)、M(中)、S(?。?、設置感光度:取小優(yōu)先4、設置曝光模式:全自動、 TV模式即快門優(yōu)先、AV模式即光圈優(yōu)先、P模式、M模式即手動模式、包圍曝光5、設置測光方式: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評價測光 、點測光6、設定對焦方式: AF

23、 、MF7、驅動模式設定:單幅驅動、連拍、包圍驅動、延時驅動8、設置白平衡:自動白平衡、定制白平衡 、色溫數值、自定義、白平衡 、包圍白平衡四、持握相機的方法 1.基本操作方法 (1).左手:手掌托住相機的底部,拇指、食指放在調焦環(huán)上,轉動調焦 (2).右手:握住照相機機身,食指放在快門釋放按鈕上,用拇指扳動主撥輪 2.基本要求:做到 “三要” (1).持握相機要平要穩(wěn) (2).調對焦距要細要準 (3).按動快門要靜要輕 第三章 攝影用光第一節(jié) 光的屬性及應用 一、光的屬性 (一). 光的強度:光源發(fā)出光的強弱程度 1.自然光的強度:隨季節(jié)、時間、天氣、地理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2.人造光的強度:

24、隨光源數量、功率大小、至被攝體距離的變化而變化 (二) . 光的方向性:在同一介質中,光總是沿一個方向直線傳播的屬性 1.直射光:在傳播過程中,方向性很強的光 2.散射光:因散射而失去了傳播方向的光 二、光的應用 (一).直射光 1.光位:相對于拍攝方向而言,光的方向位置 2.常見的光位、特點及應用 (1).順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與拍攝方向一致 .特點:a.優(yōu)點:照射面積大、照射均勻、反差小 b.缺點:缺乏立體感、缺少層次 . 應用:a.高調黑白照 b.多人集體照 (2).側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與拍攝方向成90°或270°的夾角 .特點:照射面積

25、小、反差大、使被攝體形成明顯的亮面和暗面,形成陰影,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應用:a.拍攝風光 b.拍攝高反差的影像(3).逆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與拍攝方向成180°的夾角 .特點:使被攝體形成明亮的輪廓線、淡化背景、突出主體、產生立體感、空間感 .應用:a.拍攝剪影 b.拍攝非剪影 c.拍攝風光(4).前側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在水平面上與拍攝方向成0°90°或270°360°的夾角 .特點:介于順光與側光之間,靠近哪種光,就趨于哪種光的特點 .應用:a.拍攝人物肖像 b.拍攝風光 (5). 側逆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在水平面上

26、與拍攝方向成90°180°或180°270°的夾角 .特點:介于側光與逆光之間,靠近哪種光,就趨于哪種光的特點 .應用:a.拍攝人物藝術照 b.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景物 c.拍攝風光 (6). 頂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由上至下與水平面成90°的夾角 .特點:在被攝體突起處下面形成陰影 .應用:a.拍攝風光 b.廣告拍攝 (7). 腳光 .含義:光的照射方向由下至上與水平面成90°的夾角 .特點:在被攝體突起處上面形成陰影 .應用:a.舞臺拍攝(反面人物) b.廣告拍攝(二).散射光 1.含義:沒有明顯照射方向的光 2.特點:光線柔和,

27、照射均勻、反差小、影調平淡,缺乏立體感 3.應用:a.拍攝反差大的景物 b.翻拍表面反光強的物品 c.拍攝影調柔和的影像第二節(jié) 曝光 一、含義:使感光片感受準確受光量的過程 二、曝光對影像質量的影響 1.層次:影像的亮度級別 曝光過度照片影調偏淡亮部層次損失 曝光不足照片影調偏深暗部層次損失 2.清晰度:影像的清晰程度 曝光過度:影像的清晰度下降 曝光不足:缺乏構成影像必要的元素,無法形成清晰的影像,甚至無法形成 影像 3.色彩: 曝光過度:影像色彩淺淡 曝光不足:影像色彩灰暗三、影響曝光的主要因素 1.光線的強弱 2.感光片的感光度 3.被攝體的受光情況 四、確定曝光的方法 1.自動曝光(測

28、光法) (1). 測光表類型 內藏式測光表 獨立式測光表 A.入射式測光表 B.反射式測光表 (2).測光原理: 將被測景物表現(xiàn)為18%的中性灰 (3).內藏式測光表測光方式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CW ):大多數相機默認的測光方式 .多分區(qū)綜合測光( MS ):將對焦點、主體的大小及亮度、對焦的距離、背景的光線及顏色等信息數據進行運算,計算出總體的曝光量 .點測光( SP ): 對整個畫面很小的區(qū)域(3.5 % )測光, 最精確的測光方式 (4).實踐中自動曝光的操作 正確測光 選擇合適的測光方式 用鏡頭的長焦端測光 矯正測光誤差 A.曝光補償:±EV B.利用灰板測光 正確使用曝

29、光補償 .補償步長: 1/3EV或者1/2EV .補償量:±EV -2.0、-1.7、-1、-1.0、-0.7、-0.3 +0.3、+0.7、+1.0、+1.3、+1.7、+2.0 補償原則: A. 當拍攝場景亮部的區(qū)域較多時, 使用+ EV, 如逆光、強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場景等 B. 當拍攝場景暗部的區(qū)域較多時,使用-EV, 如密林、陰影中物體、黑色物體的特寫等,簡言之: “亮加暗減” 2.手動曝光 (估算法、基本數值推定法) (適用于在自然光下,在順光光位、春秋兩季的曝光確定) (1).感光度決定速度:用國際值的倒數決定速度 (2).光線強度決定光圈 .晴天朗日:16 .

30、一般晴天:11 .薄云遮日:8 .陰天:5.6 .雨天:4 (3).考慮其它因素推定準確曝光 .被攝體的受光情況 .季節(jié) .被攝體的反光率 .海拔高度五、曝光量的檢驗:直方圖六、曝光實用原則 1.“寧多勿少”原則:不溢優(yōu)先,寧多勿少 2.“梯級曝光”原則(包圍曝光)七、互易律 1.含義:鏡頭的相對口徑和快門速度按正比等級互換,曝光量保持不變 2.應用:要注意互易律的失效 (1).互易律的失效:當經互換得到的曝光時間太長或太短時, 確定的曝光量將是 不準的 (2).失效的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第四章 閃光燈第一節(jié) 閃光燈的演變歷程 一、鎂粉閃光燈:靠燃燒金屬鎂而發(fā)光的閃光燈 二、一次閃光燈:靠點燃

31、閃光泡而發(fā)光的閃光燈 三、電子閃光燈:靠電容器放電而發(fā)光的閃光燈第二節(jié) 電子閃光燈的工作原理及發(fā)光性能 一、工作原理 1.結構 電源、升壓電路、整流電路、電容器、指示燈、觸發(fā)電路、閃光管 2.工作流程 觸發(fā)電路 電源 升壓電路 整流電路 電容器 閃光管 指示燈二、發(fā)光性能 1. 發(fā)光強度 (1). 含義:閃光燈在瞬間內所發(fā)出的光量程度 (2). 特點:閃光燈的發(fā)光強度極強 (3). 表示:用“指數”表示 ,用符號記為:GN 2. 發(fā)光持續(xù)時間 (1). 含義:閃光燈從閃亮到熄滅的時間 (2). 特點:閃光燈的發(fā)光持續(xù)時間極為短暫 3. 發(fā)光色溫 (1). 含義:指閃光燈所發(fā)出的光中色光成分含量

32、的多少 (2). 特點:發(fā)光色溫與日光的色溫接近第三節(jié) 電子閃光燈的種類 一、按存在形式分為: 1. 內藏式閃光燈 (1). 含義:位于相機內,與相機合為一體的閃光燈 (2). 特點: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指數較小 2. 獨立式閃光燈 (1). 含義:獨立存在、單為一體的閃光燈 (2). 特點:指數較大、功能較多;使用不便 二、按指數大小分為: 1. 小型閃光燈:指數小于18的閃光燈 2. 中型閃光燈:指數在18與30之間的閃光燈 3.大型閃光燈: 指數大于30的閃光燈 三、按曝光方式分為: 1. 手控曝光閃光燈:需要使用者手動調整曝光量的閃光燈 2. 自動曝光閃光燈:由自身上的測光系統(tǒng)自動確定曝光量的閃光燈 四、按燈頭的方向分為: 1. 單向燈:燈頭固定、只有一個方向的閃光燈 2. 多向燈:燈頭可以旋轉、有多個方向的閃光燈 五、按輸出光角的可變性分為: 1. 光角固定式閃光燈:輸出的光角固定不變的閃光燈 2. 光角可變式閃光燈:輸出的光角可以變化的閃光燈第四節(jié) 電子閃光燈的使用 一、確保同步、確定同步速度 1. 同步:閃光燈恰好在快門完全開啟的瞬間閃亮 2. 同步速度 (1).含義:在閃光拍攝中, 能夠確保同步的速度 (2).確定:結構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