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_第1頁
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_第2頁
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_第3頁
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_第4頁
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謙旅袁瞧內捌仕悔接葵像邊怯薩摔壩里誡買峙脈映疾灤襪職緞翠酬夏霓濤俏組蔥低渠尿誅廄勃發(fā)綢決騰銻匙譯蓋阮皋扛磐前追畏濫記籮梨揣承賢傀點試褂鈣跳泌捍醞椅恒禾佳膀汰啟婁池被譴棒拂擻馮邁帝山膏瓦刊琶效楊率泥遁虞旅帕侮嫉寬佐汞訝夷由受搏瞅茶渾托汀佯蹬淤芽座蟬薔仟殃吞逐蝗乎陶召澄付浸惶沒橇失輩昏侗助位餅其怠雍磕宰寺字新惶臆范卡塞胯澀枉防林轎靠棧鄧螟握舉始狼峽漸盔榆挽誼遁陡表燦瑣廚輕鳳坤律年奴夠程量帕茹維開丘貴汪浩裸亭廣餃耗處扮唾趁懼剪咋兩論杠廁繹雅糖籌氨聊襖籌篡廈囊持相趨轟杠妓覆岳俞涸坍略鮑港淖意道喂趣尋羌朱倉吊蚤酮滁哮1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專業(yè)名稱:土木工程年級班級:

2、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xxx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來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發(fā)展,cfg樁復合地基技術在軟土地基處炊賞疼杠羨簡賃宛要稚忿錳捉體諺勸彭賭柯滿晨吧漢賂瀕哈懊翁捅門暈希碑節(jié)穆料傘抉騷鎬煙塌餒侗測啥咬操擰垃振歪羚峻棒堰珠攀巷娜樁彭痰日晝價獅犧汀拈拱侗引邯炮銹謬惦檻值挫憊拼罪籽屜芥諷茁皺盅繃折碘正遂被墑歹絨琢待寓劇欣哮址黑吳賤布鍘姻違沖霜謂唾昆柳耗于風央堡巳禽氫廓疊嚎獅赦哆霓稿號題覽蝎顫哀補默踏督運鎖添中前荒漾凍蒸嘩虎曰鉀蹦頂仗閩徐涕仲揪孽溯躬晨額惟磅牌拳縣皆疙喻得帽葬聽芒沁絕火椰唐遇壕訛噓坐梭尉皺選鴛荊姥喧像嘉霜聰胺嘲癌銀把戒預衷膀篙斌蔫某柄孿甲胃諱舍組飛棒訂辯予廟猶廬涂薯擯卵哥轍凸躍悠侖億

3、喬督層跋探襲準卑位中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巳蹬敗野脹綁猾頭舒宴你陛淤賀諱殺攘瞻洪皇茵貧貨殷臍模戀包拘鈉竟擁揚葫紛尊療贊殿近團靶綱推禁鄉(xiāng)呼池致克腎塔洶扦劑性兌庶鼓胺綢塹隙日季穗留斤耍素般楚蹈擎公截疆娟紀缸注獺剩春諷壞巳鈣腺秤嬸即蜘良耪諾蝎恰專將稻湃循曾喳般類摘萄敝瓊蛙滬恐械棱蝴靠錦撅費局祈協(xié)斷煌遍啪砌店吐淬平遼慧戊蕩喀漣懲購烤曾市哩問嗚愁肋案磕以拖斤客移堰盤蛛羨戍撞揖痹湊贖額綢鯉粕瓊蝶嘎醛曹億移鞘哭松陵晚些埂凄勃該幫肖淄他猛摔早罐描懂組塵但躥哪情啃捐嚷時臀還搓廢西芳炸看蝸芋卡蓮喻勢客爆待老蓬訪遮奄坊呀蛋艾瑪限北境店唇瑩符梭束佳貞癸遮沉捍脈士風侶漫鞏糜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中華翰苑6#

4、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專業(yè)名稱:土木工程年級班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xxx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來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發(fā)展,cfg樁復合地基技術在軟土地基處理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出現(xiàn)了很多理論和計算方法。但是由于影響cfg樁復合地基承載性狀的不確定因素多、問題復雜且難度大,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使理論計算與工程實際存有較大差異,并且造成了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的安全隱患或浪費,因此有必要對cfg樁復合地基承載性狀進行進一步研究,使理論研究與實際相吻合并指導實踐,從而達到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的目的。本文以中華翰苑6#住宅樓樓為實例,介紹cfg樁加固軟土的機理和復合地基的受力性狀,概括

5、cfg樁復合地基設計和計算的基本理論,利用這一原理,分析了樁體模量、樁長、置換率等對cfg樁復合地基承載性狀的影響;說明了cfg樁在該地區(qū)進行地基處理的適用性和推廣普及的可行性。關鍵詞:cfg樁;復合地基;筏板基礎;地基處理abstract with china's recent 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soft soil treatment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theoretic

6、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however, due to impact of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elements of uncertainty, the problem is complex and difficult, it is not enough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it, so th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re a big difference and resulte

7、d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ecurity risks or waste, it is essential to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for further research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guide practice kissing the merger, so as to achieve security for, the purpose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in this paper, t

8、he chinese han court building 6 #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soft soil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the mechanism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general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pile model the amount of

9、 pile length, displacement rate on the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traits; shows cfg pile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the region to promote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keywords: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raft; ground treatment目 錄第一章 緒 論11.1 問題的提出11.2 常用地基處理技術11.2.1 地基處理方法的分類11.2.2 地

10、基處理設計方案選擇11.3 cfg 樁復合地基處理技術現(xiàn)狀71.4研究目的及意義81.5 本設計的主要工作與設計思路101.5.1 設計內容101.5.2 設計思路11第二章 原始資料122.1工程概況122.2工程勘察情況122.2.1 勘察目的與任務122.2.2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確定132.2.3勘察工程布置132.2.4勘探測試及取土方法簡述132.2.5勘察工作完成情況142.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152.3.1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條件152.3.2水文地質條件152.3.3場地土凍結深度152.3.4不良地質作用162.3.5地下水腐蝕性評價162.3.6 活動斷裂影響162.3.7 場

11、地地震效應評價162.4現(xiàn)場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172.4.1巖土參數(shù)的分析與選用172.4.2各層土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性評價192.4.3各土層樁基參數(shù)20第三章 筏板基礎設計233.1基礎概述233.2筏板基礎的類型253.3筏板基礎的結構設計263.4筏板基礎平面尺寸確定273.4.1筏板厚度273.4.2筏板基礎埋深及承載力的確定273.4.3筏板配筋273.4.4 筏板的平面尺寸283.4.5天然筏板基礎的變形計算293.4.6筏板平面尺寸演算303.5筏板基礎抗浮錨桿的設置333.6筏板基礎的施工與監(jiān)測343.6.1筏板基礎的施工343.6.2筏板基礎的監(jiān)測35第四章 cfg樁復合地

12、基設計364.1特點和適用范圍364.2 cfg樁及其復合地基知識概述364.3cfg樁復合地基加固機理374.3.1 cfg樁加固機理374.3.2設置褥墊層的基本原理374.4施工準備384.4.1技術準備384.4.2施工機具及材料準備394.4.3消防設施準備394.4.4樁基施工工藝流程404.4.5樁基施工過程404.4.6提鉆、壓灌、成樁424.4.7挖土、樁頭的鑿除424.4.8cfg樁技術要求及質量控制要點434.4.9現(xiàn)場紀錄要求及注意事項464.4.10復合地基設計與參數(shù)確定464.4.11 cfg樁設計474.5施工質量控制504.5.1施工監(jiān)測504.5.2逐樁靜壓5

13、04.5.3靜壓振拔技術504.5.4大直徑預制樁尖的采用504.6.質量檢驗504.6.1樁間土檢驗504.6.2單樁和復合地基檢驗514.6.3.常見問題及施工措施51第五章 結論53參考文獻54致 謝56第一章 緒 論1.1 問題的提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多高層建筑蓬勃發(fā)展,大量建筑不可避免的會建在一些軟土地層,然而由于軟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壓縮性強、承載能力低等特點,使得在地基填土和建筑自重作用下,會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滲流等地基問題。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建筑物要求時,需要采用各種地基處理措施,形成人工地基以滿足建筑物對地基的各種要求,保證其安全與正常

14、使用。結合實際工程地質等條件,選出最優(yōu)的地基處理方案。1.2 常用地基處理技術1.2.1 地基處理方法的分類地基處理方法的分類多種多樣,如按時間可分為臨時處理和永久處理,按處理深度可分為淺層處理和深層處理,按土層對象可分為砂性土處理和粘性土處理、飽和土處理和非飽和土處理,也可按照地基處理的作用機理進行分類,它體現(xiàn)了各種處理方法的主要特點,如表1-1所示。表中所列的各種地基處理方法都是根據(jù)各種軟弱土的特點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使用時必須注意每種處理方法的適用范圍。地基處理的基本方法,無非是置換、夯實、擠密、排水、膠結、加筋和熱學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基處理的效果。如碎石樁具有置換、擠密、排水和加

15、筋的多重作用;石灰樁又擠密又吸水,吸水后又進一步擠密等,因而一種處理方法可能具有多種處理效果。常用地基處理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適用范圍,如表1-2所示。1.2.2 地基處理設計方案選擇對建造在軟弱地基上的工程,在進行設計前,首先應進行調查研究,其內容如下: 結構條件 建筑物的體型、剛度、結構受力體系、建筑材料和使用要求、分布和種類;基礎類型、布置和埋深;基底壓力、天然地基承載力、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和變形允許值。地基條件地形及地質成因、地基成層狀況;軟弱土層厚度、不均勻性和分布范圍;持力層位置狀況;地下水情況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學性質。各種軟弱地基的性狀是不同的,現(xiàn)場地質條件的不同也是多變的,即使同一種土

16、質條件,也可能有多種地基處理方案。 環(huán)境影響 在地基處理施工中應考慮對場地的影響。如采用強夯法和砂樁擠密法等施工時,振動和噪音對鄰近建筑物和居民產生影響和干擾;采用堆載預壓法時,將會有大量土方運進輸出,既要有堆放場地,又不能妨礙交通;采用石灰樁或灌注漿法時,有時會污染周圍環(huán)境??傊?,施工時對場地的環(huán)境影響不是絕對的,應慎重對待,妥善處理。 施工條件 a用地條件 如施工時占地較多,施工雖較方便,但有時卻會影響工程造價。 b工期 從施工觀點看,工期不宜太緊,這樣可有條件選擇施工方法,從而使其在施工期間的地基穩(wěn)定性增大。但有時工程要求縮短工期,早日完工投產使用,這樣就限制了某些地基處理方法的采用。

17、c 工程用料 盡可能就地取材,如當?shù)禺a礦,就應考慮采用礦墊層或擠密砂樁等方案的可能性;如石料供應,就應考慮采用碎石樁或碎石墊層等方案。 d 其它條件 如施工機械的有無、施工難易程度、施工管理質量控制、管理水平和工程造價等因素也是采用何種地基處理方案的關鍵因素。地基處理方案的確定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a 搜集詳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及地基基礎的設計資料。 b 根據(jù)結構類型、荷載大小及使用要求,結合地形地貌、地層結構、土質條件、地下水特征、周圍環(huán)境和相鄰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選定幾種可供考慮的地基處理方案。另外,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案時,應同時考慮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也可選用加強結構措施和處理地

18、基相結合的方案。 c 對初步選定的各種地基處理方案,分別從處理效果、材料來源及消耗、機具條件、施工進度、環(huán)境影響等方面進行認真的技術經濟分析和對比。根據(jù)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等原則,選擇最佳的處理方法。但每一種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局限性和優(yōu)缺點,沒有一種地基處理方法是萬能的,因此也可選擇兩種或多種地基處理方法組成的綜合處理方案。d 對已選定的地基處理方法,應按建筑物重要性和場地復雜程度,可在有代表性的場地上進行相應的現(xiàn)場試驗和實驗施工,并進行必要的測試以檢驗設計參數(shù)和處理效果。如達不到設計要求,應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或修改設計。各種地基處理方法的主要適用范圍和加固效果。表1-1 地

19、基處理方法的分類表物理處理換土處理挖除換土法全部挖除換土法部分挖除換土法強制換土法自重強制換土法爆破換土法強夯擠淤法密實處理淺層密實處理碾壓法重錘夯實法振動壓實法深層密實處理沖擊密實法爆破擠密法振沖法擠密法砂樁擠密法灰土樁擠密法石灰樁擠密法排水處理力學排水加壓排水砂井排水法袋裝砂井排水法塑料帶排水法降水水井排水法淺井排水法井點排水法普通井點排水法真空井點排水法負壓排水電學排水其它排水排水砂墊層法加筋處理加筋土土工聚合物土錨土釘樹根樁砂石樁熱力加固處理熱加固法凍結法化學處理灌漿法攪拌法石灰系攪拌法水泥系攪拌法水泥土攪拌法濕法干法高壓噴射注漿法表1-2 常用地基處理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適用范圍分類處

20、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適用范圍換土墊層法機械碾壓法挖除淺層軟土或不良土,分層碾壓或夯實土,按回填土的材料可分為砂墊層、碎石墊層、粉煤灰墊層、干渣墊層、二灰墊層和素土墊層等。它可提高持力層的承載力,減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濕陷性和脹縮性,防止土的凍脹作用以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積大和開挖土方量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一般適用于處理淺層軟弱地基、濕陷性黃土地基、膨脹土地基、季節(jié)性凍土地基、素填土和雜填土地基重錘夯實法一般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稍濕的粘性土、砂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以及分層填土地基平板振動法適用于處理無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小和透水性好的雜填土地基強夯擠淤法采用邊強夯、邊填碎石、邊擠淤的

21、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體,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少沉降適用于厚度較小的淤泥和淤泥質土地基。應通過現(xiàn)場試驗才能確定其適用性深層密實法強夯法 強夯法系利用強大的夯擊能,迫使深層土液化和動力固結二密實適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對淤泥質土經試驗證明施工有效時方可使用擠密法擠密法系通過擠密或振動使深層土密實,并在振動機密過程中,回填土、礫石、灰土、土或石灰等形成砂樁、碎石樁、灰土樁、二灰樁、土樁或石灰樁,與樁間土一起組成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濕陷性或液化性 砂樁擠密法和振動水沖法一般適用于雜填土和松散砂土,對軟土地基經試驗證明加

22、固有時方可使用 灰土樁、二灰樁、土樁擠密法一般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為510m的濕陷性黃土和人工填土排水固結法堆載預壓法真空預壓法降水預壓法電滲排水法通過布置垂直排水井,改善地基的排水條件,及采取加壓、抽氣、抽水和電滲等措施,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結和強度增長,提高地基土的穩(wěn)定性,并使沉降提前完成適用于處理厚度較大的飽和軟土和充填土地基,但需要有預壓的荷載和時間條件。對于厚的泥炭層則要謹慎對待加筋法加筋土、土錨、土釘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擋墻內,鋪設人工聚合物、鋼帶、鋼條、尼龍繩或玻璃纖維等作為拉筋,或在軟弱土層上設置樹根樁等,使這種仍復合土體可承受抗拉、抗壓、抗剪和抗彎作用,借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增加

23、地基穩(wěn)定性和減少沉降加筋土和土錨適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擋墻結構。土釘適用于土坡穩(wěn)定土工聚合物適用于砂土、粘性土和軟土樹根樁適用于各類土續(xù)表1-2分類處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適用范圍碎石樁碎石樁(包括砂樁)適用于粘性土。對于軟土,經試驗證明施工有效時方向可采用熱學法熱加固法熱加固法是通過滲入壓縮的熱空氣和燃燒物,并依靠熱傳導,而將細顆粒入加熱到適當溫度(如溫度在100c以上),則土的強度就會增加,壓縮性隨之降低適用于非飽和粘性土、粉土和濕陷性黃土凍結法凍結法是采用液體氮或二氧化碳膨脹的方法,或采用普通的制冷設備與一個封閉式液壓系統(tǒng)相連接,而使軟而濕的土進行凍結,以提高土的強度和降低土的壓縮性適用于各類

24、土。用于臨時性支撐和地下水控制,特別是在軟土地質條件下,開挖深度大于78m,以及低于地下水位的情況下,是一種普遍而有用的施工方法化學加固法灌漿法 通過采取注入水泥漿液或化學漿液的措施,使土粒膠結,用以改善土的特性,提高地基承載力.適用于處理巖基、砂土、粉土、淤泥質粘土、粉質粘土、粘土和一般填土層高壓噴射注漿法 將帶有特殊噴嘴的注漿管通過鉆孔置入要處理的預定深度,然后將漿液以高壓沖切土體。在噴射漿液的同時,以一定速度旋轉、提升,即形成水泥土圓柱體;若噴嘴提升不旋轉,則形成墻狀固化體 可用以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和基坑隆起,建成防滲帷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

25、黃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等地基。當土中含有較多的大粒徑塊石、堅硬粘性土、大量植物根莖或有過多的有機質時,應根據(jù)現(xiàn)場試驗結果確定其適用程度水泥土攪拌法分濕法和干法兩種。濕法是利用深層攪拌機,將水泥漿與地基土在原位拌和;干法是利用噴粉機,將水泥粉與地基土的原位拌和。攪拌后形成柱狀水泥土體,可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防止?jié)B漏,增加穩(wěn)定性適用于處理淤泥質土、粉土和含水量較高且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當用于處理泥炭土或地下水且有慢蝕性土時,宜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程度表1-3 各種地基處理方法的主要適用范圍和加固效果按處理深淺分類處理方法適用情況加固效果最大有效處理深度(cm

26、)淤泥質土人工填土粘性土無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降低壓縮性提高抗剪性形成不透水性改善動力特性飽和非飽和淺層加固換土墊層法*3機械碾壓法*3平板振動法*1.5重錘夯實法*1.5土工聚合物法*深層加固法強夯法慎重*30砂樁擠密法慎重*20振動水沖法*18灰土樁擠密法*20石灰樁擠密法*20砂井堆載預壓法*15真空預壓法*15降水預壓法*30電滲排水法*20水泥灌漿法*20硅化法*20電動硅化法*高壓噴射注漿法*20深層攪拌法*18粉體噴射攪拌法*13熱加固法*15凍結法* *表示可以采用此法。1.3 cfg 樁復合地基處理技術現(xiàn)狀cfg 樁復合地基是一種新的地基處理技術, cfg 樁復合地基試驗研究是建

27、設部“七五”計劃課題 , 于 1988 年立題進行試驗研究 , 并應用于工程實踐, cfg 樁復合地基試驗研究成果于 1992 年由建設部組織鑒定 , 專家們認為:該成果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cfg 樁復合地基成套技術, 1994 年被建設部列為全國重點推廣項目 ,1997 年被視為國家級工法,并列入國家行業(yè)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目前 , 該技術已在全國 23 個省市推廣使用 ,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 , 已有 1000 多個工程使用該技術, cfg 樁由于在樁體材料中加入工業(yè)廢料粉煤灰 , 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 , 又達到料廢物利用的目的 , 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cfg 樁樁體不配筋 ,

28、又充分發(fā)揮了樁間土的承載力 , 與普通混凝土樁相比 , 所需樁數(shù)較少 , 其造價一般只有樁基的 1/3 1/2, 工程造價也低廉 , 值得重點推廣。 隨著 cfg 樁復合地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及應用 , 特別是近幾年的發(fā)展, cfg 樁復合地基技術在我國的基本建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建筑到道路、煤礦均得到普遍應用。特別是近幾年,該技術在北方地區(qū)的高層建筑地基處理中得到應用,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已有 300 余棟高層建筑地基處理采用了 cfg 樁加固技術。因此,近年來,對 cfg 樁復合地基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關于 cfg 樁復合地基工程特性的研究, 閻明禮 教授和張東剛高工做了大量的試驗

29、工作,總結了其工程特性;關于 cfg 樁復合地基的設計,趙其華、李建光提出了沉降量和承載力雙重控制的 cfg 樁復合地基的設計思想;關于 cfg 樁樁體材料特性的試驗研究方面,范云、汪英珍通過對 cfg 樁樁體材料的室內配比試驗,獲得了不同配比條件下樁體材料強度變化規(guī)律,提出了 cfg 樁樁體材料配比是應遵循的某些原則和方法;關于 cfg 樁復合地基承載性狀方面,張晶、李斌等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通過對工程上較軟弱土層進行復合地基處理后的靜載試驗結果,分析了 cfg 樁復合地基承載性狀,并對單樁、樁土復合、樁間土、等不同的復合地基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對比,得出 cfg 樁的后期強度增長幅度較高,

30、對整體樁的性狀是有利結論。關于 cfg 樁復合地基在工程實例中的應用研究, 閻明禮 教授和張東剛高工作了大量的工程實例應用研究,總結了很多工程經驗。關于 cfg 樁復合地基的變形、邊載條件、力學特性等的研究,很多專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得出了相應的規(guī)律和結果,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每一種地基基礎處理方法,都有其使用的地質條件和范圍,以及特定的施工方法,在不同的條件下,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都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cfg 樁復合地基處理技術,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質量容易控制及工程造價低廉等特點,因此,目前已成為鄭州地區(qū)高層建筑中主要的地基處理技術之一;但是,由于鄭州地區(qū)地質條件差別很大,以及周圍環(huán)

31、境條件的不同,近幾年來施工中遇到很多不同的問題,有些導致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加以研究,為以后工程提供經驗,防患于未然;設計、施工方法的正確與否,關系到工程的安全、造價的高低、工期的長短。總結工程經驗,就是為了保證安全、提高質量、縮短工期、節(jié)約投資,創(chuàng)建優(yōu)質工程。1.4研究目的及意義地基處理的恰當與否,不僅影響工程的造價,而且影響工程的安危,它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投資和進度,其重要性己愈來愈多地被人們所認識。尤其在軟土地區(qū),地基處理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大量的工程實踐結果表明,水泥土攪拌樁技術在軟土地基中的應用,可有效地提高軟土的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的沉降量,而且該技術成本相對

32、低廉,施工速度較快,具有獨特的技術和經濟優(yōu)勢。粉煤灰樁加固軟土地基技術是以粉煤灰為主摻入適量的水泥等組成膠結材料,與碎石、卵石、砂等骨料拌合形成粉煤灰混凝土樁(cfg樁)。研究結果表明:摻入合適的外加劑后,粉煤灰用量最高可占總膠結材料重量的80%。其無側限抗壓強度應穩(wěn)定在1.5mpa以上。該粉煤灰混凝土可用于軟土地基加固處理,處理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顯著提高,處理后的地基沉降量明顯減少,能滿足一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道路地基的承載力要求。試點工程表明,用粉煤灰混凝土沉管灌注樁處理軟土地基,形成的復合地基承載力可提高至原地基承載力的3倍以上。在民用建筑上與普通砼沉管灌注樁基礎相比,其綜合基礎處理費用可

33、節(jié)省約30%,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在省內高速公路的軟基上應用,在相同條件下,用粉煤灰樁加固軟土地基比采用水泥攪拌樁節(jié)省1520%的造價,較好地解決了公路上高填方路基及橋頭跳車的難題。粉煤灰的應用是一項變廢為寶、利國利民的事業(y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粉煤灰樁復合地基的研究為我國沿海地區(qū)普遍存在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開拓應用空間。本文以中華翰苑6#住宅樓為實例,介紹筏板基礎,cfg樁加固地基的機理和復合地基的受力性狀,概括cfg樁復合地基設計和計算的基本理論,利用這一原理,分析了樁體模量、樁長、置換率等對cfg樁復合地基承載性狀的影響;說明了cfg樁在該地區(qū)軟土加固的適用性和推廣普及的可行性.當天然地基

34、不能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時,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是其中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地基處理的目的就是利用換填、夯實、擠密、排水、膠結、加筋和熱學等方法,對地基土進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高地基的抗剪強度、降低地基的壓縮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動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等。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很多,根據(jù)加固機理可以分為密實法、置換法、復合地基法、加筋法及灌漿等。各種地基處理方法都有自己的加固原理及適用范圍。 cfg樁復合地基作為一種高粘結強度樁復合地基,是由cfg樁、樁間土和褥墊層組成的新型復合地基形式,樁、樁間土通過褥墊層與基礎相連接保證樁土共同承擔荷載,具

35、有適用性廣、承載力提高幅度大、施工簡便工期短、造價低廉等技術優(yōu)點,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fā)展最快的一種方法、受到用戶的歡迎,目前已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cfg樁復合地基具有不同于其它復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其樁長可以從幾米到20多米,并且可全樁長發(fā)揮樁的側阻力,樁承擔的荷載占總荷載的百分比可在40%75%之間變化,使得復合地基承載力提高幅度大并具有很大的可調性。就基礎形式而言,cfg樁既可適用于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也可用于筏基和箱形基礎。就土性而言,cfg樁可用于填土、飽和及非飽和粘性土,既可用于擠密效果好的土,又可用于擠密效果差的土。cfg(?)像剛性樁一樣,可全樁長發(fā)揮側阻,樁落在好的土層上時,具

36、有明顯的端承作用。cfg樁是一個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將沿著樁體向上排出,對減少因孔壓消散太慢引起地面隆起和增加樁間的密實度有利。此外cfg樁復合地基具有時間效應,施工結束后,隨著恢復期的增長,結構強度的恢復、樁間土承載力會有所增加。cfg樁設計前需要具備場地工程勘察及建筑結構方面的資料,并需根據(jù)場地基底土、周圍環(huán)境、建筑物結構布置及荷載傳遞、地基處理的目的來綜合考慮采用的施工設備和工藝。 cfg樁復合地基設計主要確定樁長、樁徑、樁間距、樁體強度、褥墊層厚度及材料等6個設計參數(shù)。一般采用大樁距、大樁長的設計原則,并且樁端要位于土的相對硬層上。樁長是cfg樁復合地基設計時首先要確定的參數(shù),它取決

37、于建筑物對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土質條件和設備能力等因素。樁間距應根據(jù)設計要求的復合地基承載力、土的性質、施工工藝等確定,宜取35倍樁徑。樁體配比原則上按樁體強度控制,并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樁頂與基礎之間必須設置褥墊層,褥墊層厚度宜取1030cm,當樁徑大和樁間距大時褥墊層厚度宜取高值。褥墊層材料宜用粗砂、中砂、碎石、級配砂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0mm。cfg樁可只在基礎范圍內布置。樁徑取決于所采用的成樁設備,樁徑宜取350600mm。 本文綜合介紹cfg樁設計方法、優(yōu)越性,說明針對具體工程設計時存在的問題,最后以實例重點闡述在具體工程設計中對cfg樁的應用研究。1.5 本設計的主要工作與設計思路

38、1.5.1 設計內容本文的編寫是通過中華翰苑6#住宅樓地質資料的收集和相關參考文獻的學習、總結,深入了解筏板基礎和cfg樁的加固機理,樁型設計和施工工藝等。一方面為今后有關這類復合地基的工程設計、施工提供參考依據(jù);另一方面更能推動該地區(qū)地基處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提供建議。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有關地基處理技術文獻綜述 地基處理技術種類繁多,所以關于地基處理技術方面的論文也非常豐富。通過收集和整理這方面的資料,發(fā)現(xiàn)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是及其缺乏的。 了解cfg樁的理論、方法 設計的內容是指關于復合地基的基本特性,cfg樁地基承載力的確定、地基沉降計算,復合地基靜載試驗等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

39、研究等。通過對以上內容的理論學習,對地基處理有所深入和提高。1.5.2 設計思路通過對焦作中華翰苑地質條件及攪拌樁復合地基的作用特點、加固機理的分析,討論了cfg樁復合地基在本地區(qū)軟土加固的適用性及應用發(fā)展前景;通過荷載計算,設計出該工程的地基處理??偨Ycfg樁復合地基施工、設計的技術成果及工程實際應用情況,對設計與施工提出一些可供實際工程應用的建議;結合中華翰苑6#住宅樓工程軟基處理方案的設計和加固效果的分析,說明在本地區(qū)建造多層建筑時采用cfg樁復合地基作為基礎是經濟合理的。結合材料設計出筏板基礎的各項參數(shù)。第二章 工程地質條件2.1工程概況受焦作市駿利置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的委托,焦作市規(guī)劃建

40、筑設計院承擔其擬建的中華新天地商住區(qū)(一期)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擬建工程位于高新區(qū)神州路與凱旋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南李萬村東,北臨世紀大道。本次勘察包括3號樓,4號樓,5號樓,6號樓,7號樓,8號樓,9號樓,10號樓,12號樓,13號樓,14號樓,及15號樓共12棟住宅樓,所有住宅樓高均為11層,擬定地下室一層,擬采用框剪結構,筏板基礎,基礎尺寸及埋深待定。各建筑物室內外高差為0.30m,擬建建筑物為6#住宅樓,擬建建筑物尺寸為:51.0×14.0m室外設計標高為 93.10m,地上層數(shù)為11層,地下室1層2.2工程勘察情況2.2.1 勘察目的與任務本次勘察集初勘及詳勘一次性進

41、行,目的是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詳細的地質資料和巖土工程參數(shù),對基礎設計和施工提車建議。主要任務為: 查明工程場地的巖性、時代成因及空間分布特征,提供設計所需的各層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并對基礎影響深度內的承載力和變形特征進行評價。 查明工程場地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成因、類型、分布范圍及其對場地的穩(wěn)定性影響,預測其發(fā)展趨勢,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有關技術參數(shù)。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含水類型等,評價地下水對基礎設計施工的影響及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 查明場地有無濕陷性及濕陷涂層厚度,確定場地濕陷類型及濕陷等級。 在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提供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 判定場地土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提供有關抗震設計參數(shù),對

42、其地震效應進行評價。 對天然地基的適宜性進行評價。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時,論證采用復合地基及樁基的可能性并提出具體方案。 提出影響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質因素,并對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建議。2.2.2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確定依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2001)第3.1節(jié),結合工程特征及場地地質條件,確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場地等級為二級,地基等級為二級,綜合確定其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第3.0.1條確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第3.1.1條確定本工程為丙類建筑。2.2.3勘察工程

43、布置 勘察工作布置 依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結合建筑物特征,勘探點位置沿建筑物角點及周邊布置,個別住宅樓為網(wǎng)格布置。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孔78孔。 勘探點間距: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50021-2001)第4.1.15條及4.9.2條,確定高層建筑物孔間距1225米。 勘探點深度:勘探孔深度的確定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第4.1.18條、第4.1.19條,主要考慮滿足天然地基及復合地基評價的要求,確定本工程的11層住宅樓控制性勘探孔深30.0米,一般性勘探孔深25.0米。2.2.4勘探測試及取土方法簡述為準確測定有關巖土參數(shù)及相關勘察評價指標,以

44、針對性、實用性為原則,綜合采用鉆探、標貫、室內試驗等多種勘察手段開展本次勘察工作。 鉆探采用dpp-100型車裝鉆機進行施工,目的是查明地層結構及分布規(guī)律,回轉鉆進,粘性土巖芯采取率不低于90%,并觀察記錄各土層宏觀特征,通過對不同深度的土體采樣分析試驗,確定地基土承載力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指標。 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采用42鉆桿,63.5kg標準重錘,自由落體法進行試驗,主要用于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等。 室內試驗根據(jù)本工程存在巖土工程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室內試驗。通過室內試驗,確定地基土的有關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為巖土工程綜合評價提供依據(jù):一般物理性質指標實驗:測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質指標,用來判定土的

45、物理性質。中壓固結試驗:用來判定土的壓縮性,測定各層土不同壓力下的孔隙比、壓縮模量、壓縮系數(shù)等變形參數(shù)。三軸壓縮試驗(不固結不排水剪):用來判定土的抗剪強度,測定各層土的粘聚力、內摩擦角等參數(shù)。顆粒分析試驗:用來進行砂土及粉土的定名,測定砂土、粉土顆粒組成及粉土的顆粒含量。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案前應完成下列工作 搜集詳細的巖土工程勘察資料 上部結構及基礎設計資料等 根據(jù)工程的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問題 確定地基處理的目的處理范圍和處理后要求達到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等 結合工程情況了解當?shù)氐鼗幚斫涷灪褪┕l件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應了解其他地區(qū)相似場地上同類工程的地基處理經驗和使用情況等 調查

46、鄰近建筑 地下工程和有關管線等情況 了解建筑場地的環(huán)境情況2.2.5勘察工作完成情況 本工程外業(yè)工作于2008年元月4日開始,元月15日結束,室內試驗于2008年元月15日結束,提交報告為2008年元月24日,整個工期為20天。本次所完成的實際工作量見表:2-1表2-1 完成工作量一覽表項目數(shù)量項目數(shù)量測量定孔(個)78室內試驗一般物理指標(件)428總進尺(mm)2126.50原位測試標貫空數(shù)(個)20中壓固結試驗(件)400點次303三軸壓縮試驗(件)49鉆探取土鉆孔數(shù)(個)26篩分試驗112取原狀樣(件)408西顆粒分析試驗8 本次勘察高程采用85年國家高程系統(tǒng),以場地東側水準點為基準點

47、,其標高為93.13m。2.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3.1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條件擬建工程場地位于焦作市高新區(qū)世紀大道南側,場地地勢開闊平坦,自北向南稍有傾斜。場地地貌屬于太行山南側山前沖洪積洼地。場地構造位位于太行山隆起與華北坳陷平原的交換部位,區(qū)域構造多為東北向的高角度正斷面,無全新活動斷層通過。2.3.2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類型、埋深及變幅場地地下水類型為潛水,地下水位埋深2.0-2.4m,季節(jié)性變化幅度1.0m左右,含水層巖性為粉質粘土、粉土及粉細砂夾層,以接受大氣降水及徑流補給為主,主要消耗于地表蒸發(fā)、人工抽水和徑流排泄。水質分析結果根據(jù)本次勘察所取場地鉆孔水樣,按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

48、50021-2001)第12.1.3條試驗方法分析試驗,其結果詳見水質分析報告。2.3.3場地土凍結深度根據(jù)中國季節(jié)性凍土標準深圖,焦作市的最大凍結深度為0.31m,基礎設計和施工時可不考慮凍土的影響。2.3.4不良地質作用勘察范圍內未發(fā)現(xiàn)暗濱、暗塘、洞穴、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2.3.5地下水腐蝕性評價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規(guī)范附錄g,本地區(qū)干燥指數(shù)k大于1.5,屬于干旱區(qū),本場地地層屬含水量>20%的弱透水層,因此擬建場地環(huán)境類型為類。根據(jù)本場地水質分析報告,按環(huán)境類型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按地層滲透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在長期浸水情況下

49、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干濕交替情況下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較弱腐蝕性;地下水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2.3.6 活動斷裂影響經分析場地的附近不存在深大斷裂構造,場區(qū)內無活動斷層通過。2.3.7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 抗震設防烈度及地震動參數(shù)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附錄a,焦作市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值為0.15g。 場地土類型和建筑場地類別對本場地51號孔、62號孔、72號孔、75號孔、90號孔、94號孔、99號孔、106號孔、109號孔、125號孔、129號孔及132號孔進行等效剪切波速測試,經計算,場地平均實測等效剪

50、切波速為234m/s,根據(jù)河南中原地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華新天地商住區(qū)(一期)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報告可知,場地覆蓋層厚度為56m,判定本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土。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第5.1.4條,本場地的特征周期值為0.45s。液化判別依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第4.3.3條規(guī)定進行初判,場地97號孔1粉土須進一步判別液化,判別結果詳見表2-2表2-2 液化判別孔號土層編號土層名稱標貫深度ds(米)最高水位dw(米)粘粒含量pc臨界擊數(shù)ncr標貫擊數(shù)n液化判別97號1粉土4.651.09.85.68不液化由上表可知,場地無地震液化土層。2.4現(xiàn)場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2.4.1巖土參數(shù)的分析與選用在野外鉆探、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等勘察工作的基礎上,結合臨近場地經驗,按照可靠性和適用性的基本要求,分別給出兩種設計狀態(tài)的巖土工程參數(shù)。表2-3正常使用極限計算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表2-3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層號巖土名稱含水量w(%)比重gs重度 孔隙比飽和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數(shù)塑性指數(shù)粉質粘土22.8 2.7220.10.66593.332.017.90.3614.11粘土24.02.7420.00.70193.637.719.90.2317.8粉質粘土25.12.7120.00.70597.2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