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名家:針灸治療腰痛八法_第1頁
中醫(yī)名家:針灸治療腰痛八法_第2頁
中醫(yī)名家:針灸治療腰痛八法_第3頁
中醫(yī)名家:針灸治療腰痛八法_第4頁
中醫(yī)名家:針灸治療腰痛八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醫(yī)名家:針灸治療腰痛八法導讀:此文介紹的“腰痛八法”全面而周到,詳細介紹了 每一法的腰痛特征、取穴原則以及針灸方法。并在文后附有 詳細醫(yī)案和體會心得, 都是臨床的經(jīng)驗之談, 讀后收獲頗豐, 推薦大家閱讀。 周楣聲針灸治療腰痛八法作者 /魏從建周楣聲 (指導)腰關(guān)節(jié)是人身之樞紐,是上、下部的連接部分,活 動量與活動范圍最大,負荷最重,且無肋骨和髖骨的保護和 支撐,所以極易損傷,而腰痛也就成為常見的臨床癥狀與多 發(fā)病之一,中醫(yī)治療腰痛內(nèi)治外治方法甚多,其中特以針灸 療法最為常用而有效。但在臨床上大多是東鱗西爪,雜亂無 序。筆者從師臨床多年、深深體會到,周師對湯液的理法方 藥與針灸的理法方穴,均能

2、有條不紊,全面周到,特將其平 日治腰痛的方法與驗案,歸納整理,列為八法,作為隨師之 心得,并提供切磋交流。一、天應取穴法腰痛特征:疼痛位 置固定。取穴原則:尋取痛區(qū)中心壓痛明顯處。針灸方法: 針刺或以火針代灸?;疳樋捎么箢^針代替,燒紅后垂直刺入 皮膚約 3mm ,可按壓片刻再去針,一般以一穴為準,在同 一孔穴可重復 1 2 次。二、遠近相呼法腰痛特征:腰痛、 影響下肢運動。取穴原則:在患處就近取穴與遠道取穴相結(jié) 合(循經(jīng)或不循經(jīng),上肢或下肢均可) 。常用就近取穴:阿 是穴或腰夾脊(相應的) ,大腸俞、腎俞等;遠道取穴:委 中、陽陵泉、承山、昆侖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選一組穴, 即遠近各一穴。針

3、灸方法:以針刺為主,在近處進針得氣后 停針不動、再于遠處循經(jīng)取穴(或不循經(jīng)) ,進針,得氣后 即加強手法,令氣直達病所即停,隨即瀉第一針,再下第二 針處催氣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為度,近處 瀉,遠處補,可雙手同時運針。三、從陰引陽法腰痛特征: 腰痛連及下肢內(nèi)側(cè)及下腹者。取穴原則:前病后取為從陽引 陰,后病前取為從陰引陽,正腰痛前取陰交穴,側(cè)腰痛取同 側(cè)天樞,亦可在病痛處腹部對應點取穴。針灸方法:采取灸 架固定薫灸較針刺療效好而持久,如出現(xiàn)灸感,且能自前向 后直達腰部者, 療效最佳。 四、上下交征法腰痛特征: 腰痛, 痛無定處或二便不能用力。取穴原則:取上、下肢應病要穴 以手足同治,

4、 上肢可取腕骨或后溪, 下肢常取足三里、 申脈, 可取同側(cè)上、下肢穴位,亦可交叉取穴,上下任選一組。針 灸方法:以針刺為主,可雙手同時運針,催上、下之氣相接 并直達病所。五、俞募相連法腰痛特征:腰痛范圍較大,延 及脅肋或前后陰部。取穴原則:腹、背部同時取穴、前取募 穴,后取俞穴,如前取石門(或陰交) ,后取三焦俞,或前 取京門后取腎俞, 亦可取大腸俞和天樞。 針灸方法: 灸或針, 可前后同取,亦可輪流選之。六、獨取耳尖法腰痛特征:腰 痛劇烈,病程較短,由急性閃挫傷所致。取穴原則:雙側(cè)耳 尖穴,以右耳尖穴為必取。針灸方法:耳輪水針或點灸,耳輪水針多在耳尖穴注射 5%利多卡因 0.2 0.4ml

5、,以局部皮 膚腫脹色蒼白為度。七、同中求異法腰痛特征:腰痛有多種 兼癥者。取穴原則:隨兼癥不同而取不同的穴位,腰痛不能 舉足取申脈,腰痛不能小便取太沖,腰膝拘攣痛取陰交,腰 痛連髖,脊強不可轉(zhuǎn),取腰俞。針灸方法:針或灸,其他參 見三、四、五法。八、左右開弓法腰痛特征:雙側(cè)腰痛或雙 側(cè)輕重不一。取穴原則:雙側(cè)同時取穴,取穴方法參照二、 三、四、五法。針灸方法: 針、灸,或點灸,具體可參照二、 三、四、五法。病案舉例 1.急性腰扭傷王× ×,男,30 歲, 用力不慎致腰部疼痛半天,不能俯仰轉(zhuǎn)側(cè),咳嗽或腹壓增加 時疼痛更劇, 由他人扶掖來診, 體檢: 患者被動體位, 第 4、 5

6、 腰椎右側(cè)腰肌壓痛明顯,直腿抬高試驗、拇趾背伸試驗均 為陰性。診斷為:急性腰扭傷。取穴:用獨取耳尖法,取雙 側(cè)耳尖穴,用利多卡因進行穴位注射,每穴0.3 0.4ml ,以皮膚隆起、蒼白為度。治療后即見減輕,第二天有反復,再 予前治療, 3 次痊愈。 2. 腰椎骨質(zhì)增生喬× ×,女5,0 歲,腰 痛 3 年余,加重 1 個月,腰部活動不利,放射至左下肢,伴 麻木,行走 10 米遠左右即需休息片刻,體檢:腰 4 、5 左邊 壓痛,且向左下肢放射,患側(cè)殷門、委中、承山均有壓痛, X 片示:腰椎變直,第 4 、5 腰椎骨質(zhì)增生。診斷:腰椎病。 取穴:天應取穴與遠近相呼法合用,取腰4

7、、 5 左邊壓痛點和承山,先針腰 4、5 壓痛穴,如此反復三次,腰痛大減。遂取灸架固定熏灸腰 4 、5 壓痛穴,共治 10 次,患者腰痛緩解,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3.風濕性腰肌筋膜炎張××,女5,2歲,患者腰痛 7 年余,勞累或天氣變化時疼痛加劇,得溫則 舒,疼痛部位不定, 或在左, 或在右,或伴右下肢疼痛酸脹, 或移于左下肢。 體檢:兩側(cè)腰肌廣泛性腰痛, 血檢抗“ o” 800, 血沉 25mm h,類風濕因子陰性。診斷:風濕性腰肌筋膜 炎。取穴:以上下交征與俞募相連法為主加減,每日治療 2 次,上午取風池、手足三里、后溪、申脈(均雙側(cè)) ,平補 平瀉,上、下同時運針, 使

8、氣至病所, 下午取三焦俞 (雙側(cè)), 陰交穴、熏灸, 5 次顯效, 9 次疼痛消失,后以熏灸陰交 20 天鞏固療效, 2 年后隨訪,未再疼痛。 4. 隱性脊柱裂王× ×, 女, 35 歲,腰痛多年、疾病綿綿,近因受涼而腰痛加劇,腰 正中疼痛,不能俯仰,體檢:第 5 腰椎壓痛明顯, X 片:腰 5 骶 1隱性脊柱裂。取穴:從陰引陽法,選用:陰交,灸架 固定熏灸 20 分鐘后。 熱流直向痛處透去, 1 小時后熱流消失 而停灸。康復治療 7 次,患者腰痛及局部壓痛皆停消失而停 止治療。體會與心得一、用針與灸治療腰痛,以灸法的效果 較為持續(xù)穩(wěn)定,反復者少,針刺則相對遜色,而火針代灸

9、, 由火針所致的針孔與直接灸的灸瘡基本相同,故具針與灸的 雙重作用,對于腰椎骨質(zhì)增生等所致之慢性腰痛。在其壓痛 明顯處進針,癥狀能得到較長時間的緩解與保持穩(wěn)定,用灸 架固定熏灸,很多人出現(xiàn)灸感直達病所的理象。這說明穴病相連,出現(xiàn)這種感覺的常收事半功倍之效。這是手持艾灸法 無可比擬的。二、臨床實例證明,隱性脊柱裂或腰椎骨質(zhì)增 生之類患者,用針、灸或火針代灸治療后,脊柱裂未閉。骨 質(zhì)增生未見消退,但癥狀則能緩解。其機理尚待探討,有人 認為脊柱裂與骨質(zhì)增生之類病理結(jié)構(gòu)與鄰近組織之間能產(chǎn) 生某種致癌物質(zhì),當這些部位接受火針或他種療法作用后, 改變了其互相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組織間的平衡,故而脊 柱裂未

10、閉合,增生骨質(zhì)未消退而疼病卻大大減輕或消失,這 種關(guān)系有待進一步探討與證實。三、腰痛是流行性出血熱的 主要體征之一,貫穿在流行性出血熱的全部病理過程之中, 吾師采用陰交四針(陰交、命門、左右腎俞) ,能使腰痛立 即緩解與消失,而對其他原因所致之腰痛應用本組穴位也可 有效,但不能如流行性出血熱之腰痛神奇,而陰交四針也有 俞募相連,從陰引陽之意在內(nèi)。可見八法適應癥既是各有偏 重。而八法本身也隨時在變通。四、腰痛由軟組織損傷或腰 肌勞損所致者,收效快,恢復后癥狀亦不易回彈,風濕性腰 痛,收效較慢,且常反復。兩者均以2、 4、6 法為常用,痛無定處以 2 、5、8 法為常用,腰痛延及下肢者,可以 2、5、 6、 7、8 法參而用之,治療腰痛和其他病癥一樣,不能為一 方一法所拘,針灸的最大特點就是異病同治,立法只是便于 心中有數(shù),而免臨癥下手猶疑,而且各法之間也是由于各人 應用的體會不同,而效果也有所差異,這也是我隨師的粗淺 體會。五、臨床上運用異病同治的針灸方法。 就可以少勝多, 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