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兩課時_第1頁
(推薦)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兩課時_第2頁
(推薦)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兩課時_第3頁
(推薦)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兩課時_第4頁
(推薦)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兩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課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單位:大橋路中學 主備人:王暖【課標與教材分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42歲時“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的童年生活。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較,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的束縛和損害。【學情分析】本課是學生升入初中第一次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內(nèi)容比較豐富,有的部分還比較含蓄難懂;同時,根據(jù)單元教學的整體目標,從初一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發(fā),教學目的應適中、集中。【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魯迅。了

2、解童年時魯迅愛美麗的自然景物,愛動人的民間傳說,愛讀書學習,恭敬學識淵博的人,愛繪畫,愛一切新鮮活潑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本文依照時間、空間順序有層次的記敘和生動、具體的描寫。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魯迅在永別故鄉(xiāng)和流離顛沛中,追憶童年生活時的一種惆悵的失落感?!窘虒W重點】應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園”。即作家抓住特點寫景和寫景中確切使用形容詞、動詞這一部分。只有深刻體味到在“百草園”這個自由廣闊的天地里能夠享受到無窮樂趣這一點,才能進一步理解“三味書屋”單調(diào)、沉悶、枯燥的生活是怎樣束縛和摧殘著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的?!窘虒W難點】1、弄懂插敘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別是理解插敘

3、后的一段議論的含義。2、正確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tài)度?!窘虒W方法】以啟發(fā)教學為主,配以問答法和講授法輔助教學【學法指導】1 利用已學的默讀技巧默讀課文,仔細品味作者的情感在第一冊第一單元,我們已經(jīng)進行朗讀訓練,隨著學生知識的不斷豐富,應該逐步加重默讀訓練,在默讀過程中要求學生圈點批注,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眼腦作出快速反應,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共同得到鍛煉,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地閱讀習慣。2 學會觀察生活,提煉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要教學生留心生活中的瑣事,并從中挖掘出生活情趣,表情達意,學會以小見大的寫作技巧,為今后的深層寫作做準備?!窘虒W媒體】多媒體教學【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

4、時一、簡介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交流查找的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省紹興市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里。本文寫于1926年,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百草園,紹興城內(nèi)魯迅家房屋后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候(12歲到17歲)在這里讀書。當時我國正處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高潮時期。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軍順利北伐,沖擊著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另一方面,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勢力加緊迫害革命力量,斗爭很尖銳。魯迅先生始終堅定地站在愛國青年學生一邊,站在斗爭的最前列,寫下了紀念劉和珍君

5、等一系列文章,與反動勢力進行了毫不妥協(xié)的戰(zhàn)斗。因而被誣陷,被通緝。為了安全起見,魯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達廈門,經(jīng)林語堂推薦,在廈門大學國文系任教。在廈大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魯迅一方面為革命風暴在南方的興起而歡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魯迅不久就發(fā)現(xiàn),廈門也骨子里和北京沒有什么兩樣,“沉沉如死”。廈大校長兼國學院院長林文慶,是個頑固守舊分子,他使廈大彌散著尊孔復古的空氣,令人窒息。林文慶與跟蹤魯迅而來的“現(xiàn)代評論派”分子串通起來,以種種卑劣手段排擠魯迅。魯迅此時又陷入渴望戰(zhàn)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與苦悶之中,于是,對于往事的回憶便開始在他心中醞釀了,“朝花”,即清晨帶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

6、”的鮮花,指魯迅青少年時的事;“夕拾”,是說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憶中把它們寫出來,借以慰藉“夕時”“離奇和蕪雜”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樣,筆法靈活,抒情之中見諷刺,敘述之中顯深意,嚴肅的內(nèi)蘊常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出之,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二、整體感知,理清寫作思路。從課文題目大家讀出了什么?依此如何理清課文寫作思路?明確: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魯迅用“從到”的標題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帶有比照意味。全文是按空間轉(zhuǎn)移順序?qū)懙?。閱讀時抓住地點的變化可將全文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時間和事情的不同分為幾層。請大家理清寫作思路。第一部分(18段):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

7、層。一層(1段):總的介紹百草園情況。點出是“我的樂園”,充滿留戀之情。二層(2段):寫熱天百草園充滿無限樂趣。三層(36段):寫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四層(78段):寫冬天百草園雪地捕鳥的樂趣。第二部分(9段結(jié)束):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jīng)歷??煞治鍖印R粚樱?段):是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去書塾讀書。二層(1011段):寫入學的情形。介紹了書屋和先生。三層(1216段)寫不準提課外的問題。四層(1720段):寫不準去后園玩。五層(2124段):寫師生讀書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讀書入神時畫畫兒。第二課時三、學習寫景方法,體會作者情感。1、朗讀第一段,找出關鍵句。作者寫道:“連那最末次

8、的相見也已經(jīng)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里稱百草園是“我的樂園”,請認真閱讀下文,說說百草園哪里體現(xiàn)出是“樂園”的特點?活動形式:學生速讀,小組交流明確。(1) 百草園的景物好看,好玩的多。(2) 百草園有神秘的傳說。(3) 百草園冬天可以捕鳥。2、學習寫景手法?;顒有问剑簩W生邊讀邊勾畫第二段,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描寫景物。總結(jié)寫景方法:(1)抓住事物特點,符合兒童心理石井欄“光滑”表明長年累月摸,寫出少年魯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竄”寫出鳥兒的機靈輕捷和兒童羨慕不已的心理。(2)多角度寫景,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齊備。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蟬鳴在盛夏

9、,蟋蟀到秋后才叫,與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圖,構思極精巧。(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現(xiàn)兒童好奇好知熱愛大自然的性格特點。(4)寫景有序,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本文采取了由整體到局部,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后冬的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鳴蟬,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先寫靜止的,如石井欄,再寫動態(tài)的,如叫天子;先寫生機勃勃的夏季,再寫別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用“單是就”突出后者3、朗讀美女蛇一段,學生復述,分析作用。運用了聯(lián)想手法,增添神秘氣氛,豐富了百

10、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樂趣。4、冬天的百草園有哪些趣味?拍雪人和塑雪羅漢,人跡罕至,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費字不多,寫出兒童愛玩心理。劃出捕鳥動詞,分析作用。作者對捕鳥經(jīng)過的記敘,雖然僅僅用了兩個句子共100個字,但寫得很細致,很有層次。第一句,簡潔交代了冬季捕鳥的條件。第二句,著重寫捕鳥經(jīng)過。這之中,又是先寫捕前必要的準備,創(chuàng)造招鳥環(huán)境和確保來鳥落網(wǎng)的可能,強調(diào)要先露出一塊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篩大而多孔,繩長,人遠遠牽著,看鳥雀下來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說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領,罩住鳥是不成問題的。這一小段記敘,語序順正而嚴格,絕不能任意調(diào)換?!皰?,露,支,撒,系,牽,看,拉,罩”,準確、生動

11、、真切寫出捕鳥地全過程,也從捕鳥活動寫出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不點樂園,卻樂在其中。對比閏土父親的描寫,則寫出閏土父親的善良,沉靜,捕鳥經(jīng)驗豐富??偨Y(jié):通過描寫百草園是一個絢麗明快、充滿生氣的樂園,充分表達了“我”對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好奇、求知的性格特點。四、分析三味書屋的生活,探討主題。1、你認為三味書屋有趣嗎?活動形式:學生各抒己見,從文中充分找依據(jù)。2、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寫出我對先生的敬意。三味書屋的先生是一位學問淵博的宿儒,但他對“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卻不作回答,而且臉上還帶怒色。先生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罰跪的規(guī)則,也不常用。你怎樣評價這位先生呢?引導學生認識:提問本是魯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應,是當時私塾制度所規(guī)定的。只要學生讀自己的書,不應多問不必要的問題,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這種教育制度不可取,會大大挫傷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壽鏡吾先生學識淵博,對學生要求嚴格,但他,仍有和藹,開明的一面,對罰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態(tài)度,因面魯迅一直對他保持深深的敬意。3、三味書屋的生活也是比較有意思的:可以折花、尋蟬蛻,做戲,畫畫兒,喂螞蟻。還可以偷偷描繡像。五、揣摩·運用1、文章描繪百草園,用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把這些詞語去掉讀一讀,跟原文對比,體會作者為什么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