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轉移技術與方法匯編_第1頁
體位轉移技術與方法匯編_第2頁
體位轉移技術與方法匯編_第3頁
體位轉移技術與方法匯編_第4頁
體位轉移技術與方法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內容: 第一節(jié) 概述概述 第二節(jié) 偏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偏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 第三節(jié) 四肢癱與截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四肢癱與截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 第四節(jié) 腦癱患兒的體位轉移技術腦癱患兒的體位轉移技術 第五節(jié) 被動轉移技術被動轉移技術 1.定義定義 體位轉移是指人體從體位轉移是指人體從一種姿勢一種姿勢轉移到轉移到另一種另一種 姿勢姿勢的過程。的過程。 2. 目的目的 使癱瘓患者能夠使癱瘓患者能夠獨立地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活獨立地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活 動動 。 一、定義與分類一、定義與分類 返回返回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概述概述 獨立轉移:獨立轉移:是指患者獨自完成、不需他人幫助的轉移是指患者獨自完成、

2、不需他人幫助的轉移 方法。方法。 輔助轉移:輔助轉移:是指由治療師或護理人員協(xié)助的轉移方法。是指由治療師或護理人員協(xié)助的轉移方法。 被動轉移:被動轉移:即搬運,是指患者因癱瘓程度較重而不能即搬運,是指患者因癱瘓程度較重而不能 對抗重力完成獨立轉移及輔助轉移時,完全由外力將患對抗重力完成獨立轉移及輔助轉移時,完全由外力將患 者整個抬起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分為者整個抬起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分為人工搬人工搬 運運和和機械搬運機械搬運。 返回返回 3分類分類 1.獨立轉移獨立轉移 水平轉移時,相互轉移的兩個平面之間的水平轉移時,相互轉移的兩個平面之間的高度應盡可能相等高度應盡可能相等。

3、 相互轉移的兩個相互轉移的兩個平面平面的物體應的物體應穩(wěn)定穩(wěn)定。 相互轉移的兩個平面應相互轉移的兩個平面應盡可能靠近盡可能靠近。 床墊和椅面應有一定的床墊和椅面應有一定的硬度硬度。 應當教會患者應當教會患者利用體重轉移利用體重轉移。 轉移時應轉移時應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患者學習獨立轉移的患者學習獨立轉移的時機要適當時機要適當。 有多種轉移方法可供選擇時,以有多種轉移方法可供選擇時,以最安全、最容易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為首選。的方法為首選。 二、基本原則二、基本原則 輔助者與患者之間應輔助者與患者之間應互相信任互相信任。 輔助者應輔助者應熟知患者病情熟知患者病情。 轉移前輔助者必須轉移前輔助者必

4、須準備好必要的設施與空間準備好必要的設施與空間。 輔助者需要相當?shù)妮o助者需要相當?shù)募记杉记啥荒軉为氁揽矿w力不能單獨依靠體力。 輔助者必須穿輔助者必須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腳防滑的鞋子或赤腳。 輔助者的輔助者的指令應簡單、明確指令應簡單、明確。 轉移過程中,轉移過程中,避免意外發(fā)生避免意外發(fā)生。 隨著患者功能的恢復,隨著患者功能的恢復,幫助應逐漸減少幫助應逐漸減少。 2.輔助轉移輔助轉移 患者應患者應放松自己放松自己,對幫助者要有,對幫助者要有信心信心。 搬運時搬運時患者應向前看患者應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向幫助者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向幫助者看。 搬運過程中患者應當搬運過程中患者應當保持轉移開始的

5、姿勢保持轉移開始的姿勢,不再改變。,不再改變。 若搬運過程需要兩個以上幫助者,則每一位都若搬運過程需要兩個以上幫助者,則每一位都必須清楚地了解必須清楚地了解 整個轉移程序及方向整個轉移程序及方向。 利用機械搬運時,轉移前應利用機械搬運時,轉移前應檢查器械檢查器械是否完全完好,并是否完全完好,并保證空保證空 間通暢,沒有障礙間通暢,沒有障礙。 轉移時轉移時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響或加重病情。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響或加重病情。 3.3.被動轉移被動轉移 患者患者能夠獨立能夠獨立轉移時則轉移時則盡量不要幫助盡量不要幫助,能提供少量幫能提供少量幫 助助時則時則不要提供大量幫助不要提供大量幫助

6、,而被動轉移作為最后選擇,而被動轉移作為最后選擇 的轉移方法。的轉移方法。 患者患者殘疾較重殘疾較重或存在或存在認知障礙認知障礙時不要勉強訓練其獨立時不要勉強訓練其獨立 轉移活動。轉移活動。 轉移轉移距離過遠距離過遠時時難以依靠一個人的幫助難以依靠一個人的幫助,轉移頻繁轉移頻繁時時 不便使用升降機不便使用升降機。 三、體位轉移方法的選擇三、體位轉移方法的選擇 一、床上轉移活動一、床上轉移活動 1 1床上翻身床上翻身 (1 1)從仰臥位到患側臥位:)從仰臥位到患側臥位:患者仰臥,雙側髖、膝屈曲,雙上患者仰臥,雙側髖、膝屈曲,雙上 肢肢 Bobath Bobath 握手伸肘,肩上舉約握手伸肘,肩上

7、舉約9090,健上肢帶動患上肢先,健上肢帶動患上肢先 擺向健側,再反方向擺向患側,以借擺動的慣性翻向患側。擺向健側,再反方向擺向患側,以借擺動的慣性翻向患側。 (2 2)從仰臥位到健側臥位:)從仰臥位到健側臥位:患者仰臥,健足置于患足下方。雙患者仰臥,健足置于患足下方。雙 手手BobathBobath握手上舉后向左、右兩側擺動,利用軀干的旋轉和握手上舉后向左、右兩側擺動,利用軀干的旋轉和 上肢擺動的慣性向健側翻身。上肢擺動的慣性向健側翻身。 第二節(jié) 偏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 2 2床上臥位移動床上臥位移動 患者仰臥,健足置于患足下方;患者仰臥,健足置于患足下方; 健手將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

8、將患下肢抬起向一側移動健手將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將患下肢抬起向一側移動 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時將臀部移向同側;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時將臀部移向同側; 臀部側方移動完畢后,再將肩、頭向同方向移動。臀部側方移動完畢后,再將肩、頭向同方向移動。 返回返回 患者健側臥位,患腿跨過健腿?;颊呓扰P位,患腿跨過健腿。 用健側前臂支撐自己的體重,頭、頸和軀干向上用健側前臂支撐自己的體重,頭、頸和軀干向上 方側屈。方側屈。 用健腿將患腿移到床緣下。用健腿將患腿移到床緣下。 改用健手支撐,使軀干直立。改用健手支撐,使軀干直立。 3由臥位到床邊坐位由臥位到床邊坐位 (1)獨立從健側坐起:)獨立從健側坐起

9、: (2)獨立從患側坐起:)獨立從患側坐起: 患者患側臥位,用健手將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撐點患者患側臥位,用健手將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撐點 頭、頸和軀干向上方側屈。頭、頸和軀干向上方側屈。 健腿跨過患腿,在健腿幫助下將雙腿置于床緣下。健腿跨過患腿,在健腿幫助下將雙腿置于床緣下。 用健側上肢橫過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撐,側屈起身、坐用健側上肢橫過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撐,側屈起身、坐 直。直。 患者側臥位,兩膝屈曲?;颊邆扰P位,兩膝屈曲。 治療師先將患者雙腿放于床邊,然后一手托著位于下治療師先將患者雙腿放于床邊,然后一手托著位于下 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著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著患者

10、位于上方的骨盆或 兩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側屈頭部。兩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側屈頭部。 治療師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為樞紐轉移成坐位。治療師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為樞紐轉移成坐位。 (3 3)治療師輔助下坐起:)治療師輔助下坐起: (1)獨立從患側躺下:)獨立從患側躺下: 患者坐于床邊,患手放在大腿上。健手從前方橫過身體,置于患者坐于床邊,患手放在大腿上。健手從前方橫過身體,置于 患側髖部旁邊的床面上?;紓润y部旁邊的床面上。 患者將健腿置于患腿下方,并將其上抬到床上?;颊邔⒔⊥戎糜诨纪认路?,并將其上抬到床上。 當雙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漸將患側身體放低,最后躺在床上當雙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漸將患側身

11、體放低,最后躺在床上 返回返回 4由床邊坐位到臥位由床邊坐位到臥位 患者坐于床邊,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颊咦诖策?,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 軀干向健側傾斜,健側肘部支撐于床上,用健腿幫助患腿上抬軀干向健側傾斜,健側肘部支撐于床上,用健腿幫助患腿上抬 到床上。到床上。 當雙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漸將身體放低,最后躺在床上,并當雙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漸將身體放低,最后躺在床上,并 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撐使臀部向后移動到床的中央。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撐使臀部向后移動到床的中央。 返回返回 (2 2)獨立從健側躺下:)獨立從健側躺下: 患者坐于床邊,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治療

12、患者坐于床邊,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治療 師站在其患側(右側),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頸部和肩部。師站在其患側(右側),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頸部和肩部。 治療師微屈雙膝,將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當患者從患側治療師微屈雙膝,將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當患者從患側 躺下時幫助其雙腿抬到床上。躺下時幫助其雙腿抬到床上。 治療師轉到床的另一側,將雙側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治療師轉到床的另一側,將雙側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 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撐床面,同時治療師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撐床面,同時治療師 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髖部。調整好姿勢,取舒適的患側臥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髖部。調整好姿

13、勢,取舒適的患側臥 位。位。 返回返回 (3 3)治療師輔助躺下:)治療師輔助躺下: 返回返回 1 1獨立轉移獨立轉移 (1 1)由坐位到立位:)由坐位到立位: 患者坐于床邊,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足跟落后于兩膝,患者坐于床邊,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足跟落后于兩膝, 患足稍后,以利負重及防止健側代償?;甲闵院?,以利負重及防止健側代償。 雙手雙手BobathBobath握手,雙臂前伸。握手,雙臂前伸。 軀干前傾,使重心前移,患側下肢充分負重。軀干前傾,使重心前移,患側下肢充分負重。 臀部離開床面,雙膝前移,雙腿同時用力慢慢站起,立臀部離開床面,雙膝前移,雙腿同時用力慢慢站起,立 位時雙腿同等負重。位

14、時雙腿同等負重。 二、坐位與立位之間的轉移二、坐位與立位之間的轉移 (2)由立位到坐位:)由立位到坐位: 患者背靠床站立,雙下肢平均負重,雙手患者背靠床站立,雙下肢平均負重,雙手Bobath握手,雙臂握手,雙臂 前伸。前伸。 軀干前傾,同時保持脊柱伸直,兩膝前移,屈膝、屈髖。軀干前傾,同時保持脊柱伸直,兩膝前移,屈膝、屈髖。 慢慢向后、向下移動臀部和髖部,坐于床上。慢慢向后、向下移動臀部和髖部,坐于床上。 返回返回 從椅子或輪椅上站起和坐下的方法同從椅子或輪椅上站起和坐下的方法同 上,但應注意以下幾點:上,但應注意以下幾點: 椅子應結實、牢固、椅面硬,具有一定的高度。椅子應結實、牢固、椅面硬,

15、具有一定的高度。 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開始訓練時,應選擇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開始訓練時,應選擇 高椅子。高椅子。 有扶手的椅子比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時有扶手的椅子比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時 的支撐。的支撐。 輪椅應制動,腳踏板向兩側移開。輪椅應制動,腳踏板向兩側移開。 患者坐于床邊或椅子上,軀干盡量挺直,兩腳平放地上,患患者坐于床邊或椅子上,軀干盡量挺直,兩腳平放地上,患 足稍偏后。足稍偏后。 患者患者BobathBobath握手伸肘,治療師站在患者偏癱側,面向患者,握手伸肘,治療師站在患者偏癱側,面向患者, 指引患者軀干充分前傾,髖關節(jié)盡量屈曲,并注意引導患者指引患者軀干充分前

16、傾,髖關節(jié)盡量屈曲,并注意引導患者 體重向患腿移動。體重向患腿移動。 治療師進一步引導患者將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治療師進一步引導患者將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 患膝上,重心轉移時幫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對側臀患膝上,重心轉移時幫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對側臀 部幫助抬起體重。部幫助抬起體重。 患者伸髖伸膝,抬臀離開床面后挺胸直立?;颊呱祗y伸膝,抬臀離開床面后挺胸直立。 起立后患者雙下肢應對稱負重,治療師可繼續(xù)用膝頂住患膝起立后患者雙下肢應對稱負重,治療師可繼續(xù)用膝頂住患膝 以防以防“打軟打軟”。 2 2輔助轉移輔助轉移 (1 1)由坐位到立位:)由坐位到立位: 與上述順序

17、相反。與上述順序相反。 注意:注意: 無論是站起還是坐下,患者必須學會無論是站起還是坐下,患者必須學會向前傾斜軀干向前傾斜軀干,保持,保持脊柱脊柱 伸直伸直?;颊弑仨殞W會兩側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患者必須學會兩側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 治療師治療師向下壓患者的患膝向下壓患者的患膝(向足跟方向),鼓勵患者站立時兩(向足跟方向),鼓勵患者站立時兩 腿充分負重。腿充分負重。 治療師應教會患者在治療師應教會患者在完全伸膝前將重心充分前移完全伸膝前將重心充分前移。 (2 2)由立位到坐位:)由立位到坐位: 1獨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獨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 患者坐在床邊,雙足平放于地面上。輪椅置于患者健側,患者坐在

18、床邊,雙足平放于地面上。輪椅置于患者健側, 與床成與床成45角,制動,卸下近床側扶手,移開近床側腳踏角,制動,卸下近床側扶手,移開近床側腳踏 板。板。 患者健手支撐于輪椅遠側扶手,患手支撐于床上,患足位患者健手支撐于輪椅遠側扶手,患手支撐于床上,患足位 于健足稍后方。于健足稍后方。 患者向前傾斜軀干,健手用力支撐,抬起臀部,以雙足為患者向前傾斜軀干,健手用力支撐,抬起臀部,以雙足為 支點旋轉身體直至背靠輪椅。支點旋轉身體直至背靠輪椅。 確信雙腿后側貼近輪椅后正對輪椅坐下。確信雙腿后側貼近輪椅后正對輪椅坐下。 三、三、 床與輪椅之間的轉移床與輪椅之間的轉移 2 2輔助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方法輔助下

19、由床到輪椅的轉移方法1 1 同上同上。 治療師面向患者站立,雙膝微屈,腰背挺直,雙足放在患治療師面向患者站立,雙膝微屈,腰背挺直,雙足放在患 足兩邊,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足兩邊,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 側。側。治療師一手從患者腋下穿過置于患者患側肩胛上,治療師一手從患者腋下穿過置于患者患側肩胛上, 并將患側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內緣,另一并將患側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內緣,另一 上肢托住患者健上肢,使其軀干向前傾。然后將患者的重上肢托住患者健上肢,使其軀干向前傾。然后將患者的重 心前移至其腳上,直至患者的臀部離開床面。心前移至其腳上

20、,直至患者的臀部離開床面。治療師引治療師引 導患者轉身坐于輪椅上導患者轉身坐于輪椅上。 返回返回 3輔助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方法輔助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方法2 同上同上。治療師站在患治療師站在患 者癱瘓側,面向患者,用同側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側肘者癱瘓側,面向患者,用同側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側肘 部。部?;颊呋甲阄挥诮∽闵院蠓?,健手支撐于輪椅遠側扶手,同時患手患者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健手支撐于輪椅遠側扶手,同時患手 拉住治療師的手站起。然后以雙足為支點轉動身體直至背靠輪椅。拉住治療師的手站起。然后以雙足為支點轉動身體直至背靠輪椅。治治 療師向前傾斜身體,并半蹲,幫助患者臀部

21、向后、向下移動慢慢坐于輪療師向前傾斜身體,并半蹲,幫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動慢慢坐于輪 椅中。椅中。 返回返回 返回返回 四、輪椅與坐廁之間的轉移四、輪椅與坐廁之間的轉移 1 1獨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獨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 患者驅動輪椅正面接近坐廁,制患者驅動輪椅正面接近坐廁,制 動,移開腳踏板。雙手支撐于輪椅扶手站起。動,移開腳踏板。雙手支撐于輪椅扶手站起。先將健手移到先將健手移到 對側坐廁旁的對角線上的扶欄上,然后健腿向前邁一步,健側對側坐廁旁的對角線上的扶欄上,然后健腿向前邁一步,健側 上下肢同時支撐,向后轉身,背向坐廁。上下肢同時支撐,向后轉身,背向坐廁。將患手置于輪椅另將患手置于輪椅

22、另 一邊扶手上,然后再移到坐廁旁的另一側扶欄上。一邊扶手上,然后再移到坐廁旁的另一側扶欄上。脫下褲子,脫下褲子, 然后坐下。然后坐下。 2輔助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輔助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 患者坐于輪椅中,患者坐于輪椅中, 正面接近坐廁,制動,移開腳踏板。輪椅與坐廁之間留有一正面接近坐廁,制動,移開腳踏板。輪椅與坐廁之間留有一 定空間,以利治療師活動。治療師站在患者癱瘓側,面向患定空間,以利治療師活動。治療師站在患者癱瘓側,面向患 者,同側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側肘部。者,同側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側肘部?;蓟?者健手支撐于輪椅扶手,同時患手拉住治療師的手站起。然者健手支撐于

23、輪椅扶手,同時患手拉住治療師的手站起。然 后患者將健手移到坐廁旁的扶欄上。后患者將健手移到坐廁旁的扶欄上。治療師和患者同時移治療師和患者同時移 動雙足向后轉身,直到患者雙腿的后側貼近坐廁。動雙足向后轉身,直到患者雙腿的后側貼近坐廁。脫下褲脫下褲 子,治療師協(xié)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動坐于坐廁上。子,治療師協(xié)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動坐于坐廁上。 返回返回 1獨立的由坐位進出浴盆獨立的由坐位進出浴盆 患者坐在靠近浴盆邊并與之成患者坐在靠近浴盆邊并與之成 45角的輪椅上,健側鄰近浴盆。輪椅與浴盆之間留有一定角的輪椅上,健側鄰近浴盆。輪椅與浴盆之間留有一定 空間,以便放置浴板。制動輪椅,卸下近浴盆側扶手

24、,移開空間,以便放置浴板。制動輪椅,卸下近浴盆側扶手,移開 腳踏板,雙足平放于地面。浴盆中注滿水,然后脫下衣褲。腳踏板,雙足平放于地面。浴盆中注滿水,然后脫下衣褲。 患者健手支撐于浴板,患手支撐于輪椅扶手,同時用力撐患者健手支撐于浴板,患手支撐于輪椅扶手,同時用力撐 起上身,以下肢為支點轉動身體,直至雙腿后側碰到浴板,起上身,以下肢為支點轉動身體,直至雙腿后側碰到浴板, 先將患手移動浴板一端,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先將患手移動浴板一端,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颊邔苫颊邔?腿先后跨進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腿先后跨進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颊邔⑸砘颊邔⑸?體放入浴盆中。體放入浴

25、盆中。 五、進出浴盆五、進出浴盆 同上同上。治療師站在患者癱瘓側,面向患者,用同側手穿拇治療師站在患者癱瘓側,面向患者,用同側手穿拇 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側肘部。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側肘部?;颊呓∈种斡谠“澹颊呓∈种斡谠“?,同 時患手拉住治療師的手站起?;颊咭韵轮珵橹c轉動身體,直時患手拉住治療師的手站起?;颊咭韵轮珵橹c轉動身體,直 至雙腿后側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至雙腿后側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颊咦孕袑⒔』颊咦孕袑⒔?腿跨進浴盆,治療師幫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腿跨進浴盆,治療師幫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 上方坐好。上方坐好。 2輔助下由坐

26、位進出浴盆輔助下由坐位進出浴盆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偏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偏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 一、床上轉移活動一、床上轉移活動 1 1床上翻身床上翻身 (1 1)從仰臥位到患側)從仰臥位到患側 臥位臥位 (2 2)從仰臥位到健側)從仰臥位到健側 臥位臥位 2 2床上臥位移動床上臥位移動 3由臥位到床邊坐由臥位到床邊坐 (1)獨立從健側坐起)獨立從健側坐起 (2)獨立從患側坐起)獨立從患側坐起 (3 3)治療師輔助下坐起)治療師輔助下坐起 4由床邊坐位到臥位由床邊坐位到臥位 (1)獨立從患側躺下)獨立從患側躺下 (2)獨立從健側躺下)獨立從健側躺下 (3)治療師輔助下躺下)治療師輔助下躺下 二、坐

27、位與立位之間的轉移二、坐位與立位之間的轉移 1 1獨立轉移獨立轉移 (1 1)由坐位到立位)由坐位到立位 (2 2)由立位到坐位)由立位到坐位 (3 3)利用椅子輪椅進行)利用椅子輪椅進行 坐坐- -立位之間轉移立位之間轉移 2 2輔助轉移輔助轉移 (1 1)由坐位到立位:)由坐位到立位: (2)由立位到坐位:)由立位到坐位: 三、三、 床與輪椅之間的轉移床與輪椅之間的轉移 1獨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獨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 2 2輔助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輔助下由床到輪椅的轉移 四、輪椅與坐廁之間的轉移四、輪椅與坐廁之間的轉移 1 1獨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獨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 2輔助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

28、移輔助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 1 1獨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獨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 2輔助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輔助下由輪椅到坐廁的轉移 五、進出浴盆五、進出浴盆 1獨立的由坐位進出浴盆獨立的由坐位進出浴盆 2輔助下由坐位進出浴盆輔助下由坐位進出浴盆 1獨立的由坐位進出浴盆獨立的由坐位進出浴盆 2輔助下由坐位進出浴盆輔助下由坐位進出浴盆 一、腦癱患兒體位轉移技術一、腦癱患兒體位轉移技術 1 1從臥位坐起從臥位坐起 患兒患兒俯臥俯臥或或仰臥仰臥位,治療師一手扶住其胸部或背部,一手位,治療師一手扶住其胸部或背部,一手 轉動其髖部成轉動其髖部成側臥位側臥位,然后向下向后按髖部,使患兒能用,然后向下向后按髖

29、部,使患兒能用 一側上肢支撐身體一側上肢支撐身體坐起坐起。 第四節(jié) 腦癱患兒的體位轉移技術 返回返回 患兒坐在椅子上,治療師面向患兒,將其雙腳平放于地面上?;純鹤谝巫由希委煄熋嫦蚧純?,將其雙腳平放于地面上。 治療師一手按住患兒治療師一手按住患兒膝部膝部,使其身體向前傾,另一手放在患兒,使其身體向前傾,另一手放在患兒 臀部臀部稍稍向上托起。稍稍向上托起。 當患兒臀部抬離椅面時,治療師扶住患兒當患兒臀部抬離椅面時,治療師扶住患兒肘部肘部,保持其身體向,保持其身體向 前傾,并幫助患兒前傾,并幫助患兒伸直髖部伸直髖部站立。站立。 患兒站起后,治療師扶著患兒患兒站起后,治療師扶著患兒胸部胸部和和膝部

30、膝部,避免其向后傾倒。,避免其向后傾倒。 2 2從坐位站起從坐位站起 患兒先由患兒先由雙膝跪位雙膝跪位變?yōu)樽優(yōu)閱蜗ス蛭粏蜗ス蛭唬褐委煄煿蜃诨純海褐委煄煿蜃诨純荷砗笊砗螅?固定一側下肢,使患兒重心轉向固定的一側下肢,抬起另一固定一側下肢,使患兒重心轉向固定的一側下肢,抬起另一 側下肢使該側足平放于地板上,成單跪位。側下肢使該側足平放于地板上,成單跪位。 治療師幫助患兒身體前傾,并把重心移至前腿。治療師幫助患兒身體前傾,并把重心移至前腿。 治療師一手扶著患兒下胸部幫助站立。治療師一手扶著患兒下胸部幫助站立。 站立后,治療師一手站立后,治療師一手固定雙膝固定雙膝,另一手固定,另一手固定腰骶部腰骶

31、部,保持髖,保持髖 部伸直,并使重心前移,保持平衡。部伸直,并使重心前移,保持平衡。 3 3從跪位站起從跪位站起 1 1基本原則:基本原則: (1 1)懷抱患兒時要注意)懷抱患兒時要注意抑制其異常姿勢、保持良好姿勢抑制其異常姿勢、保持良好姿勢。 (2 2)將患兒從床上抱起和放回床上時應注意)將患兒從床上抱起和放回床上時應注意抑制異常姿勢反射抑制異常姿勢反射, 而不是強化之。而不是強化之。 (3 3)懷抱患兒應使之感覺)懷抱患兒應使之感覺舒適和安全舒適和安全。 二、腦癱患兒的抱法二、腦癱患兒的抱法 (4 4)頭控制差而雙手能抓握的患兒,)頭控制差而雙手能抓握的患兒,可令其雙手抓住抱者的衣服,可令

32、其雙手抓住抱者的衣服, 環(huán)搭抱者的頸、肩部,環(huán)搭抱者的頸、肩部,并且并且不要把這種患兒背在背后不要把這種患兒背在背后,這樣會,這樣會 使他的頭部后仰或傾倒。使他的頭部后仰或傾倒。 (5 5)懷抱患兒時,應盡量)懷抱患兒時,應盡量避免其面部靠近抱者胸前避免其面部靠近抱者胸前,要讓患兒能,要讓患兒能 觀察周圍環(huán)境。觀察周圍環(huán)境。 (6 6)盡量讓患兒)盡量讓患兒學習控制自己身體的方法學習控制自己身體的方法。 (1 1)高張型(痙攣型)高張型(痙攣型) 患兒的抱法:家長一手托住患兒患兒的抱法:家長一手托住患兒臀部臀部, 一手扶住一手扶住肩背部肩背部,將患兒豎直抱在懷里,將患兒豎直抱在懷里, 將其將其

33、兩腿分開兩腿分開,分別擱置在家長兩側髖,分別擱置在家長兩側髖 部或一側髖部前后側,從而達到牽張下部或一側髖部前后側,從而達到牽張下 肢內收肌痙攣的目的。肢內收肌痙攣的目的。 返回返回 2 2不同類型腦癱患兒扶抱方法不同類型腦癱患兒扶抱方法 (2 2)低張型(軟癱型)低張型(軟癱型) 患兒的抱法:要使患兒患兒的抱法:要使患兒頭、軀干豎頭、軀干豎 直直,家長一手托住患兒,家長一手托住患兒臀部臀部,使其,使其 背部依靠在家長胸前,以防患兒日背部依靠在家長胸前,以防患兒日 后發(fā)生脊柱后突或側彎畸形,也有后發(fā)生脊柱后突或側彎畸形,也有 利于訓練患兒的正確的軀干豎直姿利于訓練患兒的正確的軀干豎直姿 勢。勢

34、。 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被動轉移技術被動轉移技術 返回返回 1 1基本原則基本原則 (1 1)機械搬運適用于患者)機械搬運適用于患者殘疾嚴重殘疾嚴重不能進行獨立的及輔助的轉不能進行獨立的及輔助的轉 移。移。 (2 2)使用前應)使用前應評定評定患者的患者的身體狀況身體狀況及及精神狀況精神狀況,以確定患者是,以確定患者是 否能獨立操作。否能獨立操作。 (3 3)應)應根據(jù)根據(jù)患者的患者的具體臨床條件和殘疾狀況具體臨床條件和殘疾狀況來來選擇選擇最合適的最合適的升升 降機。降機。 (4 4)升降機的操縱必須)升降機的操縱必須簡單簡單。 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被動轉移技術被動轉移技術 (5 5)因升降機最常用于臥室

35、、浴室及衛(wèi)生間的轉移,故這些地)因升降機最常用于臥室、浴室及衛(wèi)生間的轉移,故這些地 方應有適當?shù)姆綉羞m當?shù)拈T寬、進出通道及回旋空間門寬、進出通道及回旋空間。 (6 6)他人幫助操縱升降機時,要求幫助者能)他人幫助操縱升降機時,要求幫助者能正確使用升降機正確使用升降機, 及時發(fā)現(xiàn)故障、危險等情況,并能及時發(fā)現(xiàn)故障、危險等情況,并能判斷患者當時的情況是否判斷患者當時的情況是否 合適采用升降機轉運合適采用升降機轉運。 (7 7)升降機的吊帶、坐套等各部件)升降機的吊帶、坐套等各部件必需適合個別患者的情況必需適合個別患者的情況, 升降機本身也必須盡量可靠并升降機本身也必須盡量可靠并定期維修定期維修,

36、否則有危險。,否則有危險。 (8 8)嚴禁私自修改吊帶、坐套,如有故障應立即與有關工程人)嚴禁私自修改吊帶、坐套,如有故障應立即與有關工程人 員接觸,員接觸,及時維修,以保安全及時維修,以保安全。 (一)人工搬運(一)人工搬運 1 1標準式或椅式搬運法標準式或椅式搬運法 2 2穿臂搬運法穿臂搬運法 (二)機械搬運(二)機械搬運 (1 1)移動式升降機:)移動式升降機: (2 2)落地式固定升降機:)落地式固定升降機: (3 3)上方固定式升降機:)上方固定式升降機: 第三節(jié) 四肢癱與截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技術 內容概要 一、脊髓不同損傷平面的特點 二、床上翻身活動 三、臥位與坐位之間的轉換 四、床

37、上之退坐位移動 五、不同平面之間的轉移動作訓練 一、脊髓不同損傷 平面的特點 1. C41. C4及及C4C4以上脊髓損傷以上脊髓損傷: :借助呼吸機借助呼吸機 2. C52. C5完全性脊髓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 :完全不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3. C63. C6完全性脊髓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 :部分自理部分自理 4. C8T24. C8T2完全性脊髓損傷:基本上能自理完全性脊髓損傷:基本上能自理 5. T35. T3以下完全性脊髓損傷:生活能自理以下完全性脊髓損傷:生活能自理 C6C6完全性損傷患者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完全性損傷患者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 喪失,軀干和下肢完全麻痹。患

38、者只能利用上肢喪失,軀干和下肢完全麻痹?;颊咧荒芾蒙现?甩動引起的慣性,將頭頸、肩胛帶的旋轉力通過甩動引起的慣性,將頭頸、肩胛帶的旋轉力通過 軀干、骨盆傳到下肢完成翻身動作。軀干、骨盆傳到下肢完成翻身動作。 C7C7完全性損傷患者由于肱三頭肌有神經支配,故完全性損傷患者由于肱三頭肌有神經支配,故 較較C6C6損傷患者容易完成翻身動作。損傷患者容易完成翻身動作。 二、床上翻身二、床上翻身 1 1C6C6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從仰臥位到俯臥位翻身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從仰臥位到俯臥位翻身 (向右側翻身)(向右側翻身) 其步驟為:其步驟為: 患者仰臥,頭、肩屈曲,雙上肢伸展上舉、對稱性擺動,產患者仰臥,頭

39、、肩屈曲,雙上肢伸展上舉、對稱性擺動,產 生鐘擺樣運動。向左側甩動,使右上肢越過身體左側,以獲生鐘擺樣運動。向左側甩動,使右上肢越過身體左側,以獲 得下一步向右翻轉所需的動力。得下一步向右翻轉所需的動力。 再屈曲頭、肩,雙上肢迅速從左側甩向右側。再屈曲頭、肩,雙上肢迅速從左側甩向右側。 借助于上肢甩動的慣性使軀干和下肢翻成俯臥位。借助于上肢甩動的慣性使軀干和下肢翻成俯臥位。 將左前臂支撐于床面并承重,右肩進一步后拉,使兩側前臂將左前臂支撐于床面并承重,右肩進一步后拉,使兩側前臂 同等負重。同等負重。 將雙上肢置于身體兩側。將雙上肢置于身體兩側。 2 2胸、腰段脊髓損傷的截癱患者的翻身訓練胸、腰

40、段脊髓損傷的截癱患者的翻身訓練 同上翻身方法同上翻身方法 或直接利用肘部和手的支撐向一側翻身?;蛑苯永弥獠亢褪值闹蜗蛞粋确?。 3 3四肢癱患者輔助下從仰臥位到側臥位的翻身動作(向右側四肢癱患者輔助下從仰臥位到側臥位的翻身動作(向右側 翻身)翻身) 患者仰臥,治療師立于患者的左側,幫助患者將患者仰臥,治療師立于患者的左側,幫助患者將 左上肢橫過胸前,將左上肢橫過胸前,將左下肢跨過右下肢左下肢跨過右下肢,左足置于右側床,左足置于右側床 面。治療師一只手置于患者左側腰下,另一只手置于患者面。治療師一只手置于患者左側腰下,另一只手置于患者 左側髖部下方,腹部抵住床沿作為支撐點,用力推動患者左側髖

41、部下方,腹部抵住床沿作為支撐點,用力推動患者 髖部向上,使患者右側臥。最后幫助患者調整好臥姿。髖部向上,使患者右側臥。最后幫助患者調整好臥姿。 (1 1)C6C6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由仰臥位坐起: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由仰臥位坐起:患者仰臥,上舉患者仰臥,上舉 雙臂,用力左右擺動軀干,利用慣性將右上肢甩過身體左側,雙臂,用力左右擺動軀干,利用慣性將右上肢甩過身體左側, 翻向左側。翻向左側。先用左肘支撐床面,然后變成雙肘支撐,抬起先用左肘支撐床面,然后變成雙肘支撐,抬起 上身。上身。將體重移到右肘上,然后將左肘移近軀干。將體重移到右肘上,然后將左肘移近軀干。保持保持 頭、肩前屈,將右上肢撤回身體右側,

42、并用雙肘支撐保持平頭、肩前屈,將右上肢撤回身體右側,并用雙肘支撐保持平 衡。衡。再將身體轉向左肘支撐,同時外旋右上肢,在身體后再將身體轉向左肘支撐,同時外旋右上肢,在身體后 伸展,右手支撐床面。伸展,右手支撐床面。調整身體位置使重心向右上肢轉移,調整身體位置使重心向右上肢轉移, 同樣外旋左上肢,在身體后伸展,用左手支撐床面。同樣外旋左上肢,在身體后伸展,用左手支撐床面。慢慢慢慢 交替將雙手向前移動,直至體重移到雙下肢上,完成坐起動交替將雙手向前移動,直至體重移到雙下肢上,完成坐起動 作。作。 三、臥位與坐位之間的轉換三、臥位與坐位之間的轉換 1 1由仰臥位坐起由仰臥位坐起 (2 2)胸、腰段脊

43、髓損傷的截癱患者獨立由仰臥位坐起:)胸、腰段脊髓損傷的截癱患者獨立由仰臥位坐起: 患者利用向兩側翻身,完成雙肘支撐,再將身體重心左右患者利用向兩側翻身,完成雙肘支撐,再將身體重心左右 交替變換,同時變成手支撐,完成坐起動作。交替變換,同時變成手支撐,完成坐起動作。 患者仰臥,用右腕勾住上方吊環(huán)?;颊哐雠P,用右腕勾住上方吊環(huán)。向向 吊環(huán)方向拉動身體,并依靠左肘支撐體吊環(huán)方向拉動身體,并依靠左肘支撐體 重。重。在吊環(huán)內屈曲右肘關節(jié),并承重,在吊環(huán)內屈曲右肘關節(jié),并承重, 同時將左肘移近軀干。同時將左肘移近軀干。用左肘支撐體用左肘支撐體 重,右上肢在外旋上舉位屈曲,右腕抵重,右上肢在外旋上舉位屈曲,

44、右腕抵 住吊環(huán)鏈條。住吊環(huán)鏈條。用右上肢承重,左上肢用右上肢承重,左上肢 在身體后側外旋并伸肘支撐床面。在身體后側外旋并伸肘支撐床面。體體 重移至左上肢,右上肢從吊環(huán)中取下,重移至左上肢,右上肢從吊環(huán)中取下, 在身體后方外旋伸肘支撐于床面。在身體后方外旋伸肘支撐于床面。交交 替向前移動雙手,直到軀干直立、上下替向前移動雙手,直到軀干直立、上下 肢承重。肢承重。 (3 3)C6C6完全性損傷患者利用上方吊環(huán)由仰臥位坐起:完全性損傷患者利用上方吊環(huán)由仰臥位坐起: (1)C6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由坐位躺下:完全性損傷患者獨立由坐位躺下: 患者在床上取長坐位,雙手在髖后支撐,保持頭、患者在床上取長坐位,

45、雙手在髖后支撐,保持頭、 肩向前屈曲。肩向前屈曲。 身體向右后側傾倒,用右肘承重。身體向右后側傾倒,用右肘承重。 屈曲左上肢,將一半體重轉移至左肘。屈曲左上肢,將一半體重轉移至左肘。 仍然保持頭、肩屈曲,交替伸直上肢直到躺平。仍然保持頭、肩屈曲,交替伸直上肢直到躺平。 (2 2)胸、腰段脊髓損傷的截癱:)胸、腰段脊髓損傷的截癱: 患者獨立由坐位躺下:與由仰臥位坐起的方法順序患者獨立由坐位躺下:與由仰臥位坐起的方法順序 相反。相反。 2 2由坐位躺下由坐位躺下 床上直腿坐位(長坐位):床上直腿坐位(長坐位):是指脊髓損傷患者在是指脊髓損傷患者在 床上取屈髖、伸膝的坐位方式。床上取屈髖、伸膝的坐位

46、方式。 以以C6C6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直腿坐位移動為例,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直腿坐位移動為例, 因該類患者肱三頭肌癱瘓,缺乏伸肘能力,轉移因該類患者肱三頭肌癱瘓,缺乏伸肘能力,轉移 較為困難。而截癱患者雙上肢功能正常,較易較為困難。而截癱患者雙上肢功能正常,較易 完成床上長坐位移動。完成床上長坐位移動。 四、床上直腿坐位(即長坐位)移動四、床上直腿坐位(即長坐位)移動 患者取長坐位,雙下肢外旋,膝關節(jié)放松。頭、肩、軀患者取長坐位,雙下肢外旋,膝關節(jié)放松。頭、肩、軀 干充分向前屈曲,頭超過膝關節(jié),使重心線落在髖關節(jié)前干充分向前屈曲,頭超過膝關節(jié),使重心線落在髖關節(jié)前 方,以維持長坐位平衡。雙手靠近

47、身體,在髖關節(jié)稍前一方,以維持長坐位平衡。雙手靠近身體,在髖關節(jié)稍前一 點的位置支撐。因肱三頭肌麻痹,應外旋肩關節(jié),前臂旋點的位置支撐。因肱三頭肌麻痹,應外旋肩關節(jié),前臂旋 后,以保持肘關節(jié)穩(wěn)定伸展。后,以保持肘關節(jié)穩(wěn)定伸展。雙手用力支撐上抬臀部。雙手用力支撐上抬臀部。 保持頭、軀干向前屈曲,使臀部向前移動。保持頭、軀干向前屈曲,使臀部向前移動。 1 1支撐向前方移動支撐向前方移動 患者取長坐位,右手半握拳置于床面,緊靠臀部。左手放在與患者取長坐位,右手半握拳置于床面,緊靠臀部。左手放在與 右手同一水平而離臀部約右手同一水平而離臀部約30cm的地方,肘伸展,前臂旋后或中的地方,肘伸展,前臂旋后

48、或中 立位。立位。軀干前屈使頭超過膝部,上抬臀部,同時頭和肩轉向軀干前屈使頭超過膝部,上抬臀部,同時頭和肩轉向 右側,帶動左肩向前移動、右肩向后移動。因背闊肌有神經支右側,帶動左肩向前移動、右肩向后移動。因背闊肌有神經支 配,可拉動骨盆移向左手處。配,可拉動骨盆移向左手處。用上肢將雙腿位置擺正。用上肢將雙腿位置擺正。 2支撐向側方移動(向左移動)支撐向側方移動(向左移動) (1 1)獨立轉移)獨立轉移 從輪椅到床的側方成角轉移(從右側轉移):從輪椅到床的側方成角轉移(從右側轉移): 輪椅右側靠近床,與床成輪椅右側靠近床,與床成20203030角,制動,移開角,制動,移開 右側腳踏板?;颊咴谳喴?/p>

49、中先將臀部向前移動,右右側腳踏板。患者在輪椅中先將臀部向前移動,右 手支撐床面,左手支撐輪椅扶手,同時撐起臀部并手支撐床面,左手支撐輪椅扶手,同時撐起臀部并 向前、向右側方移動到床上。向前、向右側方移動到床上。 五、不同平面之間轉移動作訓練五、不同平面之間轉移動作訓練 1 1床與輪椅之間的轉移床與輪椅之間的轉移 從床到輪椅的側方成角轉移(從右側轉移):從床到輪椅的側方成角轉移(從右側轉移): 患者坐于床邊,輪椅置于床右側,與床成患者坐于床邊,輪椅置于床右側,與床成20203030角,角, 制動,卸下靠床側扶手,移開靠床側腳踏板?;颊哂沂址鲋苿?,卸下靠床側扶手,移開靠床側腳踏板。患者右手扶 輪椅

50、遠側扶手,左手支撐床面,同時撐起軀干并向前、向輪椅遠側扶手,左手支撐床面,同時撐起軀干并向前、向 右側方移動到輪椅上。右側方移動到輪椅上。 從輪椅到床的側方平行轉移(左側身體靠床):從輪椅到床的側方平行轉移(左側身體靠床): 輪椅與床平行,制動;卸下近床側扶手,患者將雙輪椅與床平行,制動;卸下近床側扶手,患者將雙 腿抬上床;軀干向床緣方向前傾,將右腿交叉置于腿抬上床;軀干向床緣方向前傾,將右腿交叉置于 左腿上,應用側方支撐移動的方法,左手支撐于床左腿上,應用側方支撐移動的方法,左手支撐于床 上,右手支撐于輪椅扶手上,頭和軀干前屈,雙手上,右手支撐于輪椅扶手上,頭和軀干前屈,雙手 支撐抬起臀部并

51、向床移動。支撐抬起臀部并向床移動。 輪椅正面靠近床,其間距離約為輪椅正面靠近床,其間距離約為30cm30cm,以供抬腿之用,然后制,以供抬腿之用,然后制 動。四肢癱患者軀干控制能力差,需用右前臂勾住輪椅把手以動。四肢癱患者軀干控制能力差,需用右前臂勾住輪椅把手以 保持平衡。將左腕置于右膝下,通過屈肘動作,將右下肢抬起,保持平衡。將左腕置于右膝下,通過屈肘動作,將右下肢抬起, 放到床上。用同樣方法將左下肢放到床上。打開輪椅手閘,向放到床上。用同樣方法將左下肢放到床上。打開輪椅手閘,向 前推動輪椅緊貼床緣,再關閉手閘。雙手扶住輪椅扶手向上撐前推動輪椅緊貼床緣,再關閉手閘。雙手扶住輪椅扶手向上撐 起

52、,同時向前移動坐于床上,此過程中要保持頭和軀干屈曲。起,同時向前移動坐于床上,此過程中要保持頭和軀干屈曲。 從輪椅到床的正面轉移:從輪椅到床的正面轉移: 輪椅與床平行靠近,制動,卸下靠床側扶手,將雙下肢抬輪椅與床平行靠近,制動,卸下靠床側扶手,將雙下肢抬 到床上;將滑板架在輪椅和床之間,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到床上;將滑板架在輪椅和床之間,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 臀下;患者一手支撐于置于輪椅坐墊上的滑板一端,另一臀下;患者一手支撐于置于輪椅坐墊上的滑板一端,另一 手支撐于置于床墊上的滑板一端,抬起上身,將臀部通過手支撐于置于床墊上的滑板一端,抬起上身,將臀部通過 滑板移至床上;然后撤去滑板?;逡浦链?/p>

53、上;然后撤去滑板。 利用滑板由輪椅向床的側方平行轉移:利用滑板由輪椅向床的側方平行轉移: 輪椅從后方靠近床沿,制動,拉下輪椅靠背上的拉練或卸輪椅從后方靠近床沿,制動,拉下輪椅靠背上的拉練或卸 下靠背;在輪椅與床之間架上滑板,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下靠背;在輪椅與床之間架上滑板,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 臀下并固定好;患者用雙手支撐于床面將身體抬起,向后臀下并固定好;患者用雙手支撐于床面將身體抬起,向后 移動坐于床上;再用雙手將下肢抬起移至床上并擺正;最移動坐于床上;再用雙手將下肢抬起移至床上并擺正;最 后撤除滑板。后撤除滑板。 利用滑板由輪椅向床的后方轉移:利用滑板由輪椅向床的后方轉移: 輪椅從左側平行

54、靠近床,制動,卸下靠床側扶手;輪椅從左側平行靠近床,制動,卸下靠床側扶手; 先將雙腿移到床上,再將左手伸入上方吊環(huán),右手先將雙腿移到床上,再將左手伸入上方吊環(huán),右手 支撐于輪椅扶手;在右手用力撐起的同時,左手腕支撐于輪椅扶手;在右手用力撐起的同時,左手腕 或前臂向下拉住吊環(huán),臀部提起,向床上轉移?;蚯氨巯蛳吕〉醐h(huán),臀部提起,向床上轉移。 利用上方吊環(huán)由輪椅向床的轉移利用上方吊環(huán)由輪椅向床的轉移 (左側身體靠床):(左側身體靠床): 患者坐在輪椅中,雙足平放于地面上。治療師面向患者,采患者坐在輪椅中,雙足平放于地面上。治療師面向患者,采 用髖膝屈曲、腰背伸直的半蹲位,用自己的雙腳和雙膝抵住用髖

55、膝屈曲、腰背伸直的半蹲位,用自己的雙腳和雙膝抵住 患者的雙腳和雙膝的外側,雙手抱住患者的臀部,同時患者患者的雙腳和雙膝的外側,雙手抱住患者的臀部,同時患者 軀干向前傾,將下頦抵在治療師的一側肩部。然后治療師用軀干向前傾,將下頦抵在治療師的一側肩部。然后治療師用 力將患者向上提起,呈站立位后,再向床邊轉動。治療師左力將患者向上提起,呈站立位后,再向床邊轉動。治療師左 手仍扶住患者臀部,右手向上移動至其肩胛骨部位以穩(wěn)定軀手仍扶住患者臀部,右手向上移動至其肩胛骨部位以穩(wěn)定軀 干,同時控制住患者的膝關節(jié),屈曲其髖關節(jié),將其臀部輕干,同時控制住患者的膝關節(jié),屈曲其髖關節(jié),將其臀部輕 輕放到床上。輕放到床

56、上。 (2 2)一人轉移四肢癱患者:)一人轉移四肢癱患者: C7C7及以下脊髓損傷患者可獨立完成由輪椅向椅的轉移。及以下脊髓損傷患者可獨立完成由輪椅向椅的轉移。 (1 1)獨立的由輪椅向椅的成角轉移:)獨立的由輪椅向椅的成角轉移: 首先制動輪椅,椅子固定牢靠,兩椅互成首先制動輪椅,椅子固定牢靠,兩椅互成6060角,卸下角,卸下 輪椅近椅子一側扶手?;颊弑M量坐于輪椅的前沿,將雙輪椅近椅子一側扶手?;颊弑M量坐于輪椅的前沿,將雙 足平放于地面上。患者一手扶于椅子的遠側角,另一手足平放于地面上?;颊咭皇址鲇谝巫拥倪h側角,另一手 扶于輪椅的扶手上,手足同時用力將臀部抬起并向側方扶于輪椅的扶手上,手足同時

57、用力將臀部抬起并向側方 移至椅子上。最后調整好坐姿。移至椅子上。最后調整好坐姿。 2 2輪椅與椅之間的轉移輪椅與椅之間的轉移 (2 2)獨立的由并列的輪椅到椅的轉移:)獨立的由并列的輪椅到椅的轉移:除將兩椅并列放置除將兩椅并列放置 外,其余與上同。外,其余與上同。 (3 3)獨立的利用滑板由輪椅到椅的側方轉移:)獨立的利用滑板由輪椅到椅的側方轉移:輪椅與椅子輪椅與椅子 盡可能靠近并列,兩椅的前沿平齊。卸下輪椅近椅子一側盡可能靠近并列,兩椅的前沿平齊。卸下輪椅近椅子一側 扶手,在兩椅間架上滑板。先將雙足移向椅子,然后一手扶手,在兩椅間架上滑板。先將雙足移向椅子,然后一手 支撐于輪椅的椅座,另一手

58、支撐在椅子的遠側。雙手及雙支撐于輪椅的椅座,另一手支撐在椅子的遠側。雙手及雙 足同時用力,通過支撐動作將軀干抬起移于椅子并坐下。足同時用力,通過支撐動作將軀干抬起移于椅子并坐下。 最后擺正雙腿位置并抽去滑板。最后擺正雙腿位置并抽去滑板。 (4 4)獨立由輪椅到椅的正面轉移:)獨立由輪椅到椅的正面轉移: 將輪椅與椅子正面對置,使兩椅前沿平齊。輪椅制動,椅將輪椅與椅子正面對置,使兩椅前沿平齊。輪椅制動,椅 子穩(wěn)定放置,使雙足平放于地面上。患者一手支撐于椅子子穩(wěn)定放置,使雙足平放于地面上?;颊咭皇种斡谝巫?坐板的遠側,另一手支撐于輪椅坐板的近側,軀干略前傾,坐板的遠側,另一手支撐于輪椅坐板的近側,

59、軀干略前傾, 手足同時用力將臀部抬起移向椅子,轉身坐于椅子上。將手足同時用力將臀部抬起移向椅子,轉身坐于椅子上。將 雙腿移至椅子正前面,擺正體位。雙腿移至椅子正前面,擺正體位。 (5 5)由輪椅到椅的輔助轉移:)由輪椅到椅的輔助轉移: 多用于四肢癱患者的轉移。首先幫助患者站立,然多用于四肢癱患者的轉移。首先幫助患者站立,然 后幫助患者轉移。其具體步驟基本同前述的由一人后幫助患者轉移。其具體步驟基本同前述的由一人 從輪椅到床轉移四肢癱患者方法。從輪椅到床轉移四肢癱患者方法。 返回返回 基本條件:基本條件: 衛(wèi)生間的門應衛(wèi)生間的門應足夠寬,沒有門檻足夠寬,沒有門檻,以方便輪椅出入;,以方便輪椅出入

60、; 衛(wèi)生間應衛(wèi)生間應較大,較大,能允許輪椅有一些活動空間;能允許輪椅有一些活動空間; 坐廁應坐廁應穩(wěn)定穩(wěn)定,旁邊的墻上應安裝有安全,旁邊的墻上應安裝有安全扶手扶手; 僅僅C7C7及以下脊髓損傷患者及以下脊髓損傷患者可獨立完成此種轉移可獨立完成此種轉移。 3 3輪椅與坐廁之間的轉移輪椅與坐廁之間的轉移 (1 1)獨立的由輪椅到坐廁的側方轉移(從右側轉移):)獨立的由輪椅到坐廁的側方轉移(從右側轉移):轉移轉移 前應先脫褲子。步驟:前應先脫褲子。步驟: 輪椅與坐廁成輪椅與坐廁成4545角,雙足平放于地面上。卸下輪椅右側扶手。角,雙足平放于地面上。卸下輪椅右側扶手。 將將左手置于輪椅左側扶手左手置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