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鮮明引人入勝—— 《林海》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1頁
色彩鮮明引人入勝—— 《林?!方虒W實錄與評析_第2頁
色彩鮮明引人入勝—— 《林?!方虒W實錄與評析_第3頁
色彩鮮明引人入勝—— 《林?!方虒W實錄與評析_第4頁
色彩鮮明引人入勝—— 《林海》教學實錄與評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色彩鮮明 引人入勝 林海教學實錄與評析執(zhí)教:廣東省興寧市師范附一小彭秀清評析:廣東省興寧市教委教研室盧耿平教學設計說明教學實錄與評析執(zhí)教教師簡介 一、教學設計說明 返回本頁頁首 一、教材簡析 林海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七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老舍先生以他細致的觀察,豐富的聯(lián)想和生動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大興安嶺美麗的圖畫。為了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景、物、人,寫出了大興安嶺的山嶺、樹林、花這些景物的特點。寫物,由眼前的林海想到木材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寫人,由林場工人的勞動想到林海的萬古長青和綜合利用。本文無論是寫景、寫

2、物、寫人,都洋溢著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里行間充滿著的真情實感。 本組的讀寫訓練項目是“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林海是本組的第二篇課文,應在前篇課文訓練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學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物來寫,在敘述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學習,找出景物的特點,然后指導學生朗讀,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會興安嶺與祖國建設的關系;為什么說興安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四、教學設計 1教法結構。 (1)以生動簡潔的語言概述課文第一部分內(nèi)容,導入新課。 (2)因“嶺”“林”“花”三部分內(nèi)容寫法相同,采

3、用自學輔導法以“一段”帶“多段”,由“導”“扶”到“放”。重點分析“嶺”這一部分,通過學生品析詞、句,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林”“花”部分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方法進行自學,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3)以極其精練的語言,淺顯易明的引導,讓學生把山和人、國家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把愛林海和愛祖國聯(lián)系起來,體會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法設計。 (1)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大興安嶺的“嶺、林、花”,寫法大致相同,都是抓住景物特點來表達思想感情。根據(jù)教材特點,設計了以下的學習步驟:找出特點品讀句子體會感情。 (2)精讀“嶺”這一部分,讓學生明確、掌握三個學習步驟,并運用此法自學“林”和“花”,充

4、分體現(xiàn)教師導和學生練的結合。 3練習設計。 (1)詞句訓練:抓住重點詞“孤峰突起”“云橫秦嶺”“盛氣凌人”“疾駛”“目之所及”“空洞”“興國安邦”,通過對比、簡筆畫、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朗讀訓練:本文的教學以讀的訓練貫穿全過程,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范讀、配音朗讀,以讀代講,達到教學目的。 二、教學實錄與評析 返回本頁頁首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林海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隨著領略了大興安嶺美麗的風光,并且學習了第一段,知道了進入興安嶺以前,總以為它是高不可攀的。當他進入林中后,他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板書:大興安嶺) 生:進入大興安嶺后感到親切、舒服。

5、(板書:親切舒服) 師:圍繞著這種感受,描寫了大興安嶺哪幾方面的景物呢? 生:圍繞著“親切、舒服”,描寫了大興安嶺的“嶺”“林”“花”三方面的景物。 師:今天,我們隨著深入林中去觀賞大興安嶺美麗的景色?,F(xiàn)在,讓我們先來看看興安嶺的“嶺”。請大家仔細觀察,“嶺”有什么特點? 師:(放“嶺”的錄像) 師:“嶺”有什么特點呢?是怎樣描寫的?下面,請大家翻開課本,看課文第2自然段,帶著老師設置的三個問題來學習“嶺”這一部分。(指名讀自學提綱) ,1234567 【 生:1“嶺”有什么特點?2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3這樣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請大家自由讀第2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在書上做好記號。

6、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然后按自學提綱在書上做記號。) 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師:誰來說一說“嶺”有什么特點? 生:“嶺”的特點是多而溫柔。 師:大家同意嗎? 生:(齊)同意。(師板書:多溫柔) 師:誰把寫“嶺”“多”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生: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句。 師:請同學們看這個句子。(出示句子)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這兒的“嶺”很多呢? 生:表示“多”的詞是“的確很多”。 師:還有嗎? 生:(思考片刻后)還有(答不出) 師:(提示)你看“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

7、短點兒的”這是寫嶺的什么呀? 生:寫“嶺”的式樣十分多。 師: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通過你的讀,我確實感受到這兒的嶺很多。從這個“點兒”還說明了什么?(給“點兒”下面加小紅點) 生:從這個“點兒”還說明了這些山的差距并不大。 師:對!如果刪掉“點兒”,你再讀一讀,就不同了。(刪掉句中的“點兒”) 生:讀句子。 師:這樣跟剛才有“點兒”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有這個“點兒”我們還能感受到這兒的嶺非常 生:(齊說)溫柔。 師: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把溫柔讀出來。 生:(讀句子) 師:讀得不錯,下面,你們聽老師讀,注意這個“點兒”。(讀句子)你們現(xiàn)在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

8、:(自由讀) 師:誰再來讀。 生:(讀句子) 對“嶺”這一部分內(nèi)容,教師安排學生齊讀、個別讀、節(jié)選讀、對比讀,形式多樣,訓練面廣,要求逐步提高,顯出了朗讀訓練的層次性。 師:老師從他的讀中不僅感受到這兒的嶺多而溫柔,還能感受到他也很喜歡這兒的嶺。同學們,看到那么多,那么溫柔的嶺,會產(chǎn)生怎樣的感情呢? 生:很喜愛,很激動。 師:(板書:喜愛) 師:還有哪些地方寫“嶺”多而溫柔的呢? 生:還有“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從這里我也看出了嶺的多,因為在疾駛的火車上,他已經(jīng)看了幾個鐘頭了。 師:“疾駛”的意思是什么? 生:“疾駛”的意思就是非??斓匦旭?。 師:哪個字是“快”的意

9、思? 生:“疾”字就是說“快”。 師:對!那看了幾個鐘頭都看不完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這兒的嶺非常多,而且變化多端,看也看不厭。 師:“看不厭”說明這里的嶺非常 生:(齊說)溫柔。 師:還有寫嶺“溫柔”的嗎? 生:還有寫嶺“溫柔”的句子是:“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師:“孤峰突起”的意思是 生:“孤峰突起”的意思是指“單獨的一個山峰高高地聳立”。 師:哪個字是說“單獨的一個”呀? 生:“孤”。 師:同學們,你們看,像這樣的山峰高高地聳立,就是“孤峰突起”。(簡筆畫“山峰”)那“盛氣凌人”呢? 生:“盛氣凌人”的意思是形容驕傲蠻橫,氣勢逼人。 師:“孤峰突起”

10、“盛氣凌人”指的是什么嶺? 生:指的是秦嶺。 ,1234567 【 師:你能從文中找出一個描寫秦嶺的詞嗎? 生:“云橫秦嶺”。 師:“云橫秦嶺”的意思是 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弄清“疾”“孤”“橫”等詞在文中的意思,這種咬文嚼字、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學習習慣。 生:“云橫秦嶺”的意思就是說云橫在秦嶺的半山腰。 師:對!如果說這就是“秦嶺”,云彩就在這。(簡筆畫云彩)這說明秦嶺怎么樣? 生:很險。 師:興安嶺是這樣的嶺嗎? 生:(齊答)不是。 師:對,那里的嶺山勢平緩,線條柔美,給人一種“柔”的感覺。 (簡筆畫“溫柔的嶺”) 簡筆畫,既生動又省時,符合少年兒童的

11、心理特點,有利于教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繪簡筆畫的能力。 師:下面,誰讀第3、4句? 生:(讀第3、4句) 師:同學們,為什么能把“嶺”寫得那么生動、那么具體呢? 生:這是仔細觀察的結果。還有一個就是非常喜愛大興安嶺的“嶺”,所以,他才能把大興安嶺寫得那么生動。 師:(板書:細致觀察)剛才,我們學習“嶺”這一部分,知道通過細致觀察把多而溫柔的嶺寫得那么形象,那么生動,而且我們也能從文中感受到對興安嶺的喜愛。我們來回憶一下,這一段我們是怎樣學習的?首光找出嶺的 生:(齊說)特點。 師:接著理解描寫特點的 生:(齊說)句子。 師:然后我們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表達的感情。(總結學法。電腦出 示:一

12、、找出特點。二、品讀句子。三、體會感情。)下面,就照這樣的方法,帶著老師設置的問題,我們來學習“林”這一部分。(出示自學提綱)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3、4自然段。 生:(根據(jù)自學提綱自學“林”這一部分) 師:“林”有什么特點? 生:“林”的特點是“多”而“綠”。 師:(板書:綠)是怎樣描寫綠顏色多的? 生:“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師:“目之所及”的意思是 生:“目之所及”的意思就是“眼睛所能看到的”。 師:哪個字是說“到”? 生:“及”。 師: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全都是綠的,這就說明這兒的樹非常 生:(齊說)多。 師:多得就像 生:(齊說)海洋。 師:所以“林”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什么? 生:

13、“林”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像海洋。 師:(板書:如海)那是怎樣描寫“林”像大海的呢? 生:是這樣描寫“林”像大海的?!暗拇_是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峙轮挥挟嫾也拍苊璩鲞@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師:剛才,大家認真聽了沒有?她是不是讀了三個句子? 生:(齊說)是。 師:誰有不同意見? 生:我有不同的意見。我覺得描寫林像海的句子只有一句,就是“的確是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師:這一句是描寫什么? 生:描寫“林”的多,“林”像海一樣。 師:她讀的后面兩句是描寫 生:是描寫綠顏色多。 師:描寫“林”像大海的句子,誰還有補充? 生:“是的,這里

14、是落葉松的海洋?!边@里也寫出了森林如海,因為落葉松是這里的主要樹木,既然是落葉松的海洋,那么,大興安嶺也就是一片綠色的大海。 師:這就照應了課題 生:林海。 師:還有句子描寫“林”如海的嗎? 生:“在陽光下,大片古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我覺得這一句也是寫林如海的。 ,1234567 【 師:那在這么多樹中,最多的樹是什么?大家一塊說。 生:(齊說)落葉松。 師:多得就像 生:(齊說)海洋。 師:海邊還有浪花,什么像浪花? 生:(齊說)白樺。 師:誰把寫浪花的句子找出來。 生:“看,海邊上不是還閃動著白色的浪花嗎?”“大片古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

15、嗎?” 師:你能用肯定的語氣來說嗎? 生:能?!翱?,海邊上還閃動著白色的浪花。大片古松的邊沿,閃著白排的銀裙,像海邊的浪花?!?師:意思有沒有變? 生:意思沒有變。 師:但是感情就變得怎樣了? 生:感情就變得平淡了。 師:對!課文中的句子,那種喜愛的感情顯得更加強烈。請你帶著喜愛的感情再讀。 這種句式的變換,雖然意思沒有變,但是感情的濃淡卻不一樣了。教師在這里引導學生作如此深層的理解,是為了領會的思想感情。如若沒有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羈絆,往往會忽視這一點。 生:(讀句子) 師:讀得真好。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把“林”寫成綠色的海洋。下面,誰能展開想象,讀第3自然段。(板書:聯(lián)想) 生:(讀第3自然段

16、) 師:讀得真好。聽得出,你把自己的感情也帶進去了。特別是后兩句,你讀得特別 好。(范讀)“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峙轮挥挟嫾也拍苊璩鲞@么多的綠顏色來呢!”請你再讀一遍。 師:誰讀第4自然段? 生:(讀第4自然段) 師:讀得真好!老師都陶醉了。那剛才我們學習“林”這部分時,我們是按什么步驟學習的呢? 先引導學生領會的思想感情,進而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感情。有鼓勵,有示范,更有學生的實踐,學生成了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訓練成為課堂的主要活動。 生:我們剛才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首先找出“林”的特點是“綠”“如?!?,然后,通過朗讀來品味句子,最后再有感情地讀,體會表達的思想感

17、情。 師:我們學習“嶺”和“林”這兩部分時,都是按這種方法去學習的,老師分別給大家設置了三個問題,請同學們按老師設置問題的方法,自己設置問題,學習“花”這一部分,也可以自己設置不同的問題。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 (生自學) 師:讀過了“花”這一部分,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想問彭老師一個問題:“花”的特點是什么? 師:他問的這個問題,誰能幫他解決? 生:我覺得“花”的特點有兩個:第一個是“多”,第二個是“美麗”。 師:(板書:多美麗)還有什么問題? 生:我的問題就是,“還穿著繡花鞋”,這里的繡花鞋是指什么? 師:(電腦出示句子)“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18、。”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他問的這個“繡花鞋”指的是什么? 生:我覺得“繡花鞋”指的就是興安嶺的“花”。 師:對!下面你們聽老師讀這個句子,邊聽邊想象,把興安嶺當作怎樣的人來 寫? 生:把大興安嶺看作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來寫的。 師: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呢? 生:從“打扮”“衫”“裙”“穿著”“繡花鞋”(電腦顯示)。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位少女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生:我覺得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穿著綠色的襯衫,白色的裙子,還穿著一雙綠底彩花的繡花鞋。 師:聽了你的描述,這位姑娘真是太美啦!你喜愛她嗎? 生:喜愛。 師:大家喜愛嗎? 生:(齊)喜愛! ,123456

19、7 【 師:這么優(yōu)美的句子,我們把它背下來好嗎?請同學們抓住重點詞,同桌練習一下。 生:(練背) 師:誰來試一試? 生:(背句子) 師:你背得正確、流利,但老師覺得“喜愛”的感情還不夠。誰能背得更好? (對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段落,在課堂上背誦,應該大力提倡。) 師:背得太優(yōu)美了,感情真深。大家一起來背,好不好?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他這里寫花,為什么還要寫珊瑚珠似的小紅豆呢? 師:誰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 生:因為這些小紅豆是花的果子。 師:對,這些小果子除了可以裝扮大興安嶺以外,還能為我們?nèi)祟愒趺礃樱?生:為人類創(chuàng)造財富。 師:剛才那位同學說,寫興安嶺的“花”,為什么還要寫“小紅豆

20、”,這個問題還沒解決。誰來說說? 生:因為這些小紅豆不僅裝扮了興安嶺,還可以釀酒,為人類作貢獻,所以還寫了小紅豆。 師:從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非常 生:喜愛興安嶺。 師:這里也可以看出觀察大興安嶺時非常細致。連一花一草一豆都觀察到了。所以能把林海寫得那么優(yōu)美。 讓學生提問題,再引導學生理解那些與中心有關的問題,這種教學形式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好處。 師: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的問題是:為什么說興安嶺會打扮自己? 師:這個問題剛才已經(jīng)解決了,看來你還沒弄懂。哪位同學再幫幫他? 生:因為興安嶺有許多綠樹、白樺、花。它把綠樹當作一位姑娘的襯衫,把白樺當作姑娘的裙子,然

21、后把這些小花當作成姑娘腳下穿的鞋。所以說興安嶺會打扮自己。 師:現(xiàn)在你(指提出問題的學生)懂了嗎? 生:懂了。 生:我還想問彭老師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我是愛花的人,到這里卻說不出那些花的名兒來? 師:這個問題我相信你能自己解決。這說明什么? 生:說明這兒的花很多。 師:對啦!你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也是讀書的一個好方法。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學,了解了“花”多而美的特點?,F(xiàn)在,我們就進入林中去看看興安嶺那美麗的花。(看錄像) 師:興安嶺美嗎? 生:美。 師:通過細致的觀察,加上豐富的聯(lián)想,寫出興安嶺溫柔的“嶺”,如海的“林”,還有美麗的“花”,但這些都是它外表的美。(板書:美)看到這么美麗的

22、興安嶺,他又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6、7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生:(自學6、7自然段) 師:誰來說說,聯(lián)想到了什么? 生:聯(lián)想到了,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大至礦井、鐵路,小至椽柱、桌椅。 教師從頭至尾,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和說,把整堂課變成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課,這與通常見到的那種“重內(nèi)容分析,輕讀說訓練”的課相比,讓人耳目一新。 師:這些都是說木材為什么服務呀? 生:為祖國的建設服務。 師:說得好?。ò鍟航ㄔO)請你在文中找出一個句子,說它的美與建設有關。 生:這個句子是:“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師:(電腦顯示句子)那“空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生:

23、指沒有內(nèi)容。 師:“不空洞”呢? 生:有實實在在內(nèi)涵的美。 師:是呀!大興安嶺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我們的國家興盛安定。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個詞說明。 生:這個詞是“興國安邦”。 師:(板書:興國安邦) 生:“興國安邦”就是使國家興盛安定。 師:“邦”這里是什么意思? 生:“邦”在這里是“國”的意思。 ,1234567 【 師:“邦”和“國”是 生:(齊)同義詞。 師:我們怎樣做才能興國安邦呢?是不是這里有很多的木材我們就只砍伐呢? 生:要合理利用大興安嶺的自然資源,要一手砍一手栽。 師:請你把文中的句子完整地談一談。 生:我們伐木取材,也要造林護苗,一手砍,一手栽。 師:對,我們這樣

24、做,就能保護生態(tài)平衡,使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心中再次感到親切、舒服,對興安嶺更是喜愛。同學們,今天,我們隨著觀賞了大興安嶺美麗的景色,你們喜愛大興安嶺嗎? 生:(齊)喜愛。 師:請你用一兩句話來表達你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生:我為我們國家有興安嶺這座森林的寶庫而感到自豪。 生:我向往美麗而富饒的大興安嶺。 生:我愛大興安嶺的嶺、林、花。 師:誰能用反問的語氣來說說。 生:我們國家有大興安嶺這樣的大寶盆,我能不感到驕傲嗎? 師:他說得多好??!感情多深??! 生:我能不為祖國有興安嶺這樣一個資源豐富的寶庫而感到自豪嗎? 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學了這一

25、課的感情。有學生的說,有教師的導,生動活潑,真實自然,要比過去那種教師的“總結談話”實際得多,新鮮得多。 生:大興安嶺真是一個資源寶庫??! 師:誰還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表達嗎? 生:看到這么美麗的興安嶺,你能不喜歡它嗎? 生:大興安嶺真是美不勝收,讓我感到親切、舒服。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到這里,剩下的時間,我們有感情地把全篇課文讀一讀,再體會體會。 總評: 彭秀清老師執(zhí)教的林海有如下幾個特色。 一、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雖早已為老師們摒棄,但能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課仍不多見。林海這一課能自始至終讓學生當主角,這是可貴的。對大興安嶺的認識,對思

26、想感情的領會,對詞語的理解,彭老師都沒有為學生設下框框,而是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自由發(fā)揮,相互補充,老師只站在點撥、引導的位置,把學習的機會和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上學生紛紛舉手,競相回答問題,爭取參于各種讀和說的訓練,主動性、積極性很高,學生“讀、思、議、說”的時間占了課堂教學時間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二、突出了語文訓練的層次性 語文訓練貴在一步一個腳印,練而有得。有些課采取“人海戰(zhàn)術”,聲勢固然大,效果未必佳;有些課反復朗讀,機械重復,學生原地踏步未見長進。彭老師的這堂課,避免了上述的缺點,突出了訓練的層次,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她指導“嶺”這部分內(nèi)容的朗讀訓練是精彩的。學生在開始朗讀的時候,未能讀出溫柔的語氣,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詞語對比,使學生從“高的,矮的”與“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這組詞語的對比中,明白山與山的差別不大,彼此和平相處,沒有哪座山會“盛氣凌人”,從而改變了讀的語氣,讀出了溫柔的境界??墒?,喜愛的感情仍然不夠,教師又進一步點撥,使學生每一次朗讀訓練都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