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理解_第1頁
馬說閱讀理解_第2頁
馬說閱讀理解_第3頁
馬說閱讀理解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二)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11 14 題( 13 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 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乙)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 “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馬焉。

2、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弊ⅲ厚R多天下: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不為虛語矣:不算是虛夸之語了。節(jié)選自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4 分)( 1)或: _(2)食: _( 3)策:(4)野: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4 分)( 1)駢死于槽櫪之間。翻譯: _( 2)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翻譯: _13、讀甲文,說說造成千里馬被埋沒和被摧殘的原因有哪些?(2 分)_14、甲乙兩文都有人說“無馬”,你是怎么看的?(3 分)1(二) 13 分 11答案:( 1)有時( 2)喂( 3)郊野。(共 2 分。每小題1 分)12答案:(1)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

3、馬廄里)(2)我所說的空,不是沒有馬,是沒有好(千里)馬。(共 4 分。每小題2 分)13答案:伯樂不常有;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共 3 分。三個原因,每個1 分)14、此題具有開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甲文看法略;乙文提供參考意見:例如:同意,沒有好馬即謂無馬, “得人才者得天下” ,領(lǐng)導(dǎo)者要招攬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不同意,沒有好馬還有普通馬,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人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其他人的能力。(三)閱讀韓愈馬說,完成 15 17 題。(共 8 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4、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 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 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5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加點詞或短語的意思。(3 分)食馬者()策 之不以其道()才美不外 見()執(zhí)策 而臨之()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段中畫線句的意思。( 3 分)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馬“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2 分)(四)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 19 題。(共 5 分)及(接觸)之而后知

5、,履(實行)之而后艱(知道艱難),烏有 (哪有)不行而知者2乎?披 (閱)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攀登);談滄溟 (海洋)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商販)之一瞥;觀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吃)。(魏源海國圖志 )18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短文闡述的道理。( 2 分)19“知山”“知?!薄爸丁钡母就緩绞鞘裁矗空埜饔迷闹械? 個字回答。( 3 分)( 1)“知山”在于();( 2)“知?!痹谟冢ǎ?;( 3)“知味”在于()。(三)(共 8 分)15喂養(yǎng)馬的人驅(qū)使, 驅(qū)趕不能顯現(xiàn)出來鞭子(共 3 分,對 1 個得 1 分,得滿 3 分為止)16只是辱沒在馬夫的手里,(和普通

6、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把它稱為千里馬。( 3 分。意對即可,個別字詞不到位的可以不扣分)17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 分。答“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的也算對)(四)(共 5 分)18不設(shè)統(tǒng)一答案。參考:闡明“只有親自接觸事物才能了解事物”的道理。 ( 2 分,意對即可)19依次是“足” 、“瞥”、“啜”。( 3 分, 1 字 1 分)( 06年泰州 A)(一)( 10 分)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馬也, 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節(jié)選自韓愈馬說 )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數(shù)

7、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介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 介:披上戰(zhàn)甲。 褫( ch ):解除。(節(jié)選自岳飛論馬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 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2)比行百余里()314翻譯下列句子。 ( 4 分)( 1 )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馳,其初若不甚疾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寫作者的馬“才美”“外見”的句子是。(2 分)16這兩段文字表面談馬,實則議論如何對待人才。它們都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2 分)答案:13( 1

8、)等同,一樣(2)及,等到(本題2 分。每小題1 分)14(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披上戰(zhàn)甲奔馳, 開始時它 (們)好像并不很快(本題 4 分。每小題2 分,譯錯1 處扣 1 分,扣完為止)15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1 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 1 分)16要善待人才,要給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條件。( 2 分, 只答第一句給1 分,答第二句給2 分)68、(舟山)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9 25 題。(一)( 11 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

9、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 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 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19.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 4 分)食 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20.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 3 分)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21. 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 分)22.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 ,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2 分)(二)(

10、 9 分)閡縣林琴南孝廉紓 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 歸,以襪實米,滿之,負(fù)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 之禮?”即呼備,赍 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注 林琴南孝廉紓 (sh ) :林紓,字琴南,福建閡縣(今福州人) 。近代文學(xué)家,尤以翻譯外國小說名世。孝廉,明清時對舉人的稱呼。亟:急忙。束修:本指十條干肉,后來通常指學(xué)生拜師或親友之間贈送的禮物。呼備:叫人準(zhǔn)備。赍(j ): 攜帶。23.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3 分) 從師讀()以襪 實米() 負(fù)以致師()24.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 3 分)若心固

11、善,然此豈束修之禮?25. 林琴南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給老師?從中看出林琴南是一個怎樣的人?(3 分)答案:19. 通“飼” ,喂養(yǎng)(喂)鞭打(駕馭)通曉(知道、明白、懂得)到(它)跟前20. 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 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或“對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22.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態(tài)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二)( 9 分)23. 跟從(跟)裝滿(裝)背(背著)24. 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這能作為送給老師的禮物嗎?(或“你的想法本來是好的

12、,但這能作為學(xué)生拜師的禮物嗎?” )25. 因為他得知老師沒有米煮飯, 想幫助老師。(或“因為他得知老師家很窮, 沒有米煮飯” 。)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七)馬說5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嗎邪?其真不知馬也。1.閱讀理解。(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 把_ 比作千

13、里馬, 把_比作食馬者,反映了古代統(tǒng)治者_ 、 _ 的社會現(xiàn)象,表達了作者_ 的憤懣之情。( 2)開頭點明千里馬與伯樂的依賴關(guān)系的句子是_, _ 。( 3)段中的 _ 、_ 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段中的“_ , _ ”指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4)段中的食馬者 _ ,_ ,_ ,并揚言 _ ,生動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_ 。( 5)凸現(xiàn)(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 。2. 當(dāng)今社會怎樣做才能多出人才、人盡其才?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愕目捶ā?.文中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伯樂和千里馬二者中,你認(rèn)為哪個更重要?結(jié)合現(xiàn)實說說你的理由?4.文中的“伯樂”和“千里馬”各喻指什么5.本文借千里馬說明了伯樂的重要性,三國演義 中能稱得上是千里馬的是哪兩匹馬,其最終主人分別是誰?答案1. ( 1)人才愚妄無知的統(tǒng)治者埋沒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