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優(yōu)勢和應用探究_第1頁
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優(yōu)勢和應用探究_第2頁
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優(yōu)勢和應用探究_第3頁
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優(yōu)勢和應用探究_第4頁
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優(yōu)勢和應用探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優(yōu)勢和應用探究doi: 10. 3969/j. issn. 1007-614x. 2013. 20. 61摘要目的:探討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優(yōu) 勢及應用研究情況。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 行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結果: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 柱凝膠法進行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 陽性55例,交叉配血試驗發(fā)生配血不相合50例。結論:微 柱凝膠技術做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具有檢測影響因 素少、結果準確、特異性強、敏感性高、易于觀察等特點, 可以作為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的首選方法。關鍵詞臨床輸血卡式微柱凝膠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交 叉配血

2、臨床輸血是救治大失血患者的重要途徑,及時正確的輸 血可以挽救人的生命14,因此,交叉配血 (cross-matching of blood)就顯得十分重要,過去用鹽 水介質(saline medium)進行配血,存在著較多的風險, 隨著交叉配血實驗的研究深入,隨著微柱凝膠技術的應用和 發(fā)展,該及時被廣泛應用,為探討微柱凝膠技術在臨床輸血 檢驗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研究情況,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2 年11月交叉配血情況,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需要配血的患者24557 例,男15778例,女8779例,年齡783歲,平均58.1歲, 所用血液均由本市中心血站提供。方

3、法:卡氏微柱凝膠法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操作步驟: 取凝膠卡1個,在卡上標記患者姓名,在微柱對應空白位置 上寫上01、02、03、自身,撕開凝膠卡鋁片封條。在01、 02、03、自身孔分別加入對應的1%細胞懸液50u1,患者血 清25ulo37£孵育15分鐘。專用離心機離心9分鐘, 卡氏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操作步驟:供血者、受血者紅 細胞用生理鹽水配成1%的細胞懸液;取凝膠卡一個,在卡 上標記患者姓名,在微柱對應空白位置上寫上主側、次側、 自身,撕開凝膠卡鋁片封條。在主側孔加入供血者1%的細 胞懸液50 ul,患者血清25111。在次側孔加入患者1%的 細胞懸液50 h1,供血者血清25卩1。

4、在自身對照孔加入 患者1%的細胞懸液50ul,患者血清25 111。37°c孵育15 分鐘。專用離心機離心9分鐘。結果判斷:陰性:100% 的紅細胞在凝膠卡的底部。+/-: 10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 下1/3。+: 8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下2/3。+: 80%的紅 細胞在凝膠卡上2/3。卄+: 80%的紅細胞在凝膠卡上1/3。 +:所有的紅細胞在凝膠卡的頂部。©dp:混合凝集外 觀,部分紅細胞凝集在凝膠管頂部,部分紅細胞沉在凝膠管 底部;ph:部分溶血,凝膠管中液體呈清澈透明紅色,凝膠 中有部分殘留紅細胞。h:全部溶血,凝膠管中液體呈清澈 透明紅色,凝膠中無殘留紅細胞。結果

5、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行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 交叉配血,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陽性55例,交叉配血試驗發(fā)生 配血不相合50例。討論微柱凝膠技術基本原理是微柱凝膠的微孔過濾功能,免 疫化學抗體特異性反應可通過離心技術,把已經(jīng)發(fā)生凝集反 應的紅細胞阻滯于凝膠內,未發(fā)生凝集的單個紅細胞可穿過 微孔而到達柱底,因此,微柱凝膠技術具有區(qū)分凝集的功能 5。這種技術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無須洗滌、 操作簡便、試驗所需時間短;試驗結果清晰穩(wěn)定、易于判讀 結果、易于保存;試驗經(jīng)歷的步驟經(jīng)過標準化,其自動化程 度較高,且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能夠減少標記 以避免錯誤,試驗所需標本的量少6, 7o本組試驗

6、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膠法進行 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陽性55例, 交叉配血試驗發(fā)生配血不相合50例。在配血不相合50例中, 除6例由患者自身抗體引起的,其余都是由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 引起。由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引起的44例配血不相合,用微柱 凝膠卡選擇沒有對應抗原的血液輸注,患者沒有輸血反應。 微柱凝膠技術具有檢測影響因素少、結果準確、特異性強、 敏感性高、易于觀察等特點,可以作為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和交 叉配血的首選方法。參考文獻1周益強,肖倩微柱凝膠技術在交叉配血中的應用研 究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9, 6 (12): 37.2 langston mm , proct

7、er jl , cipolone km ,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gelsystem for abo grouping and d typing. transfusion, 2009, 39: 300.3 titlestd k, georgsen j, andersen h, et al. detection of irregularred cell anti bodies : more t han 3 years of experience witll a seitechnique and pooled screening cells.vox sang, 2007

8、, 73: 246.4 cate jc, reilly n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l test for indirect antiglobulintesting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laboratory. arch pathoi lab med, 2009, 123: 693.5 lapiere y. rigal d adam j et al. the gel test: a new way to detectred cell antigen-anti body reaction transfusion, 2010, 30: 109-113.6陳燕萍,王長奇,朱芳,等微柱凝膠技術鑒定血型 和篩檢不規(guī)則抗體的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8, 26 (6): 719.7 titlestd k, georgsen j, andersen h, et al. detection of ir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