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_第1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_第2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_第3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_第4頁
四年級語文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4)語文教學計劃實驗小學 李菊華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一、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二、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

2、染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6.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

3、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三、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1.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

4、,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xiàn)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3.學生與學習伙伴對話.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fā)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5、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 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 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huán)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huán)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xiàn)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guī)律.人教版教科書有著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tǒng),這是不同于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tǒng),同時又指導著教師的教和

6、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xiàn)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么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

7、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xiàn)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教學進度表第一周: 1觀潮 2雅魯藏布大峽谷第二周: 3鳥的天堂 4火燒云 語文園地一 第

8、三周: 5古詩兩首 6爬山虎的腳 7蟋蟀的住宅第四周: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語文園地二9巨人的花園第五周: 國慶假第六周: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樹12小木偶的故事第七周:語文園地三 13白鵝 14白公鵝第八周:15貓 16母雞 語文園地四 第九周:17長城18頤和園19秦兵馬俑 第十周:語文園地五20古詩兩首21搭石第十一周: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23卡羅納第十二周:24給予是快樂的語文園地六第十三周: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第十四周:27烏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園地其七第十五周: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30電腦住宅31飛向藍天的恐龍第十六周: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語文

9、園地八第十七周:期末復習第十八周:期末考試小學語文高年級“五導五力”動態(tài)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年齡已達十一、二歲。從心理特征上看,他們已能長時間地、有效地知覺事物,能區(qū)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維的發(fā)展已達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強。從學習方法上看,他們已基本學會和掌握學習語文知識基本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比較熟練地掌握學習語文知識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提高。 依據(jù)學校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和“高效課堂”課程總體模式,高年級語文實驗行動小組研究擬定了“五導五力”動態(tài)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一、教學特點小學語文

10、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并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f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后面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后面的學習作準備,后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和發(fā)展?!拔鍖辶Α眲討B(tài)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是:1、以導促學;2、以導促思;3、以導促研。二、教學結構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閱讀經歷的豐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

11、所選取的文章,篇幅相對來說都長了許多。在教學中,摒棄“結構段”這根拐杖,而讓學生面對完整篇章去抽象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多學生在概括時把握不住重點,表達時本末倒置、揀了西瓜丟了芝麻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最佳的方式和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拔鍖辶Α眲討B(tài)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是:第一步:導課給力,開采學生學習啟動力;第二步:導讀質疑,開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第三步:導學探究,開掘學生學習研究力;第四步:導評拓展,開放學生學習自主力;第五步:導議升華,開辟學生學習發(fā)展力。三、教學流程1、導課給力,開采學生學習啟動力(23分鐘)課堂教學的導入,如同拉開的大幕,要讓學生

12、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猶如樂章的序曲,要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強烈的感染。設計精美的導課環(huán)節(jié),就是一把開啟高效課堂寶庫的金鑰匙。好的課堂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采學生學習啟動力,喚醒學生的思維,點燃學生的熱情,從而使課堂教學更為精彩。理想的新課導入,是教師的經驗、學識、智慧、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導入新課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使用時就要因教學內容而異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比如,以謎語、俗語、詩句、名言警句導入;采用與課文相關的畫面、音樂,激活學生視覺導入;緊扣課文的主題,提出關鍵問題導入;以直觀實物,激活感感官入,等等。究竟用哪些方法和形式導入新課最“給力”,不是一個難題。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強化這種意

13、識,做到“導課”實在化有效果而非走過場圖熱鬧。如學習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時,朱小佳老師先讓學生背誦惜時、傷時的詩詞、格言警句錢鶴灘的明日歌,岳飛滿江紅中的詩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等,讓學生從中感受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 要抓緊每分每秒的時間,努力學習。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初步的感悟,幾分惋惜,幾分悵然,進入課文開始深層次品讀。2、導讀質疑,開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46分鐘)導讀按字面意思理解為引導學生去閱讀。實際上,它是一個整體感知的過程,一個目標導向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調節(jié)和反思總結的過程??梢宰寣W生帶著一種求知的欲望,去主動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從而明確本組課文的學習目

14、標,學習方法與策略甚至預期一個理想的學習效果。導讀釋疑,就是對學生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而且是盡可能讓學生通過“內化”的認知自己解決,這是導讀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閱讀的效果。學貴知疑,要使學生多思善思,必須先會多問善問。根據(jù)學生的質疑,教師要掌握大量的反饋信息,從而有針對性地作好準備,周密制定預案,以便下一環(huán)節(jié)“導學”時進行疏導、釋疑、解惑,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讓“讀”能夠真正使學生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導讀方式: 放聲自由通讀,培養(yǎng)朗讀和識字析詞的能力。 快速地瀏覽,了解全文的概貌大意。 默讀,靜心凝神地體會句子表達的情感,尋求個性化的

15、體驗。 細讀、精讀,標畫圈點質疑問難之處,為參與深層次的探究作準備。 回味、欣賞性的讀,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獲得情感的熏陶,實現(xiàn)自我成長和提升。3、導學探究,開掘學生學習研究力(1820分鐘)“導學”是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導下,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并使之轉化為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其中,“導”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引導地位,起指導作用。“導”是“導學”,是教師用恰當語言或借助現(xiàn)代教育媒體引導、誘導和疏導學生學習知識、學會技能、開發(fā)思維?!皩А卑▽ぃぐl(fā)動機,引起興趣)、導向(揭示目標,引導方向)、導疑(激起疑問,引發(fā)思維)、導法(指導方法,授以

16、技能)、導饋(引導反愧及時矯正)?!皩W”,是指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在教師指導下所進行的積極、主動、有效的操作活動?!皩W”包括表達交流、練習作業(yè)、演練操作、檢查評估和訓練思維等,即讓學生在課堂上養(yǎng)成動腦、動口、動手、動眼的良好習慣,使其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深化鞏固,并能得到運用和發(fā)展,使知識、技能轉化為能力;同時也可使信息及時反饋,及時補救,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探究”是在“導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我保證學習和探究的效果,要求教師做到:(1)營造寬松氛圍,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2)創(chuàng)設探究情景,豐富學生探究的過程;(3)拓展探究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導學導練探究過程中,教師應

17、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鼓勵者。學生學與練包括:字詞運用訓練,精彩句子仿寫訓練,典型片斷仿寫訓練,情景想象訓練,寫作技巧訓練,續(xù)寫、縮寫、改寫、擴寫訓練。在這些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自然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高。王紅菊老師在教學秋天的雨一文中的“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睍r,就讓學生再接著創(chuàng)造性寫一句,如“秋天的雨,帶給農民的是一支的歌”或讓學生練寫“秋天的田野是,是,是?!弊寣W生在仿寫中體會語句優(yōu)美,從中獲得語文能力和審美體驗。4、導評拓展,開放學生學習自主力(68分鐘)在語文教學中可采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方法,開放學生學習

18、自主力,學生們在評價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加深認識,甚至是對問題的理解上升一個層次,從而拓展、提高學生的比較和分析能力,這樣做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多元化、多形式、多功能的評價,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它十分有益于改善學生學習心態(tài)、發(fā)動學習自主能力、增強活動和學習的效果。在本高效教學模式中,“導評”本來就貫穿于課堂的所有階段,在此環(huán)節(jié)時也可以比較集中的進行,具體由教學需要而定。這里還說一說教師的評價語言。教學中,若學生回答某個問題不錯,教師可用贊賞的語氣鼓勵:“你真會動腦筋!”“多么精彩的回答??!”;若學生的回答超乎教師的意料之外,教師可用驚訝的語氣鼓勵:“你解

19、釋得十分精準,讓老師覺得無可挑剔!”“你的回答太妙了,好得不能再好了,真不簡單!”;若學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確,教師不可光挑不正確的部分評價,而要首先找亮點予以鼓勵再提出要求:“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份收獲,可另一半,還要再想一想?!薄澳阕x得真流利,如果聲音再洪亮些就好了”;若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也要盡可能找出積極因素加以鼓勵:“你很善于動腦筋,只是答案有誤?!薄案矣诜e極發(fā)表意見,非常勇敢,但考慮問題的思路錯了,再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別的發(fā)現(xiàn)!”此類評價語還很多,只要教師這樣肯定和贊揚,一定會讓學生在精神和學習上獲得最大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得到更好地發(fā)揮

20、。5、導議升華,開辟學生學習發(fā)展力(35分鐘)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形成師生、生生之間廣泛的信息交流。同時強調,語文教學要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做好“導議”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使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度及學生情感得到升級提高,從而達到新課標提出的上述目標。這里的“議”,包括討論、對話、小結、閱讀、作業(yè)等多種方式,有想一想、寫一寫、說一說、議一議、畫一畫、做一做等具體形式,所起到的作用是質疑解難,梳理文本,強化知識,形成技能,閱讀積累,還有實踐運用,促進發(fā)展,提升情智。認真地實施本環(huán)節(jié)的教與學,

21、于教師技藝于課堂高效于學生發(fā)展,都是立體層面上的提升,至關重要。例如朱小佳老師尊嚴課尾,深感同學們已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了哈默的人格魅力。為了讓這種抽象的認識升華為一種心靈的感悟,去感染、影響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她讓學生議論:“哈默先吃了杰克遜大叔送來的食物再為他勞動,與他堅持先勞動再吃食物在意義上有什么不同?”此時同學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這樣的“導議”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體驗得到升華,生活積淀得到釋放,教師也由此獲得教學滿足及情感的共鳴。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n 按專題分成8組,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部分n 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選讀課文8篇n 口語交際、

22、習作各8次有的合,有的分n 第三組“童話”主題和第七組“成長故事”的綜合性學習n 會認的字200個,會寫的字200個。n “詞語盤點”列出的詞語:讀讀寫寫和讀讀記記在縱向比較中把握教學目標1 識字寫字:學習獨立識字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2 閱讀:學習默讀初步學會默讀默讀有一定的速度3 習作:意識和興趣興趣和自信有一定要求(具體、真實、分段表述、有一定速度等)4 口語交際:認真聽請教、商討抓住要點、轉述;“應對”能力。在橫向聯(lián)系中把握教學目標n 繼續(xù)學習默讀,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n 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

23、句。 n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第一單元覽一路風景 品自然魅力 本單元教材圍繞“自然景觀”這一主題,選編的4篇課文以具體、形象的語言分別描寫了天下奇觀錢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南國風光“鳥的天堂”,以及絢麗多變的火燒云,使學生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單元教學目標重點n 積累語言。掌握本組課文中需會寫的字詞、背誦精彩片段;n 學習讀書。學習并實踐“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n 練習寫作?;玖私鈱懢拔恼滦枰⒁獾囊恍﹩栴}。n 情感熏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熱愛大自然。1、觀 潮教學目標&

24、#160;  (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2、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3、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閱讀、思考交流、熟讀成誦的學習,體驗邊讀邊想的朗讀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教學重點: 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教學難點: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從讀課文入手,教學生觀察畫面說話,進而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內容及其寫作特點。教學模式:五導五力教學課時:2課時

25、教學過程:第一 .二課時教學流程師 生 活 動設計意圖一、導課給力,開采學生學習啟動力。二、導讀質疑,開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 師: 同學們,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曾經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腳步去錢塘江觀潮。1、自主讀文,探究識字。師: 課件出示:引導學生體會“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觀”字各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生: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爭取做到把字音讀準確。生: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較復雜的字形和容易讀錯的字音。教師重點強調“臥”字的第六筆是“豎折”。 2、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

26、段落,全班正音。生:朗讀全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3、變換身份,釋疑解惑。師:默讀課文,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請你用鉛筆做個標記。同學們,你們在課前都搜集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現(xiàn)在就請大家來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結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和老師下發(fā)的資料,看看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你能解決哪一個,想想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被稱作天下奇觀?(學生結合資料,認真研讀,充分交流。)古詩的引入,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人贊美錢塘江大潮的詩句,知道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頌。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是不一樣的,從而感受到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

27、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和交流,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閱讀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質疑問難的機會,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能夠在讀中生疑,最終達到在讀中釋疑。 變換身份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了一種樂趣和新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學習是主動的,也會讓學生感覺到適當?shù)厮鸭恍┱n外資料對于了解課文的內容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fā)他們主動搜集資料的興趣。三、導學探究,開掘學生學習研究力。四、導評拓展,開放學生學習自主力。五、導議升華,開辟學生學習發(fā)展力。師:播放課件中潮來時的聲音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聽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師:深入學習課文3、4段,體會錢塘江大潮。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課文中也有

28、描寫,現(xiàn)在請你們認真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生:(1)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歡的、感受深的語句,還可以在旁邊做批注。(2)小組內交流,邊讀邊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3)全班交流,深入體會。面對這么壯觀的潮水,你還有什么樣的心情?(吃驚、驚喜)比較句子A浪潮越來越近,猶如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B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C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小組討論:體會潮來時聲音之大,形態(tài)之壯觀。)(4)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潮來時的情景的呢?(由遠及近)師:潮過后,還能稱作是奇觀嗎?(學習第五段:

29、重點體會“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語)師:那么潮來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觀呢? 生:學習第二段,體會:平靜、人山人海) 師:同學們,這么壯觀的景象,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來完整地感受一下錢塘江大潮吧!(放錄像)請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導游,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介紹給更多的人。師:你覺得作為導游應該怎樣介紹呢?.出示小組活動建議:(1)可以選擇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中的任意一部分進行介紹。(2)介紹時可以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加進自己的一些感受或運用資料中的知識進行介紹。(3)介紹語言要符合導游的身份。3、小組活動,教師巡視。4、小組匯報,教師相機點撥,并

30、組織語言,適時評價學生。1、師生共同評議,評出最佳小導游。2、師:聽了你們的剛才介紹,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前往觀潮。希望同學們課后繼續(xù)關注錢塘江大潮,同時也可以關注更多的天下奇觀。課件中播放潮來時的聲音,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讀書,這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的意思就自然理解了。通過句子對比,讓學生充分地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感受課文中的精彩描寫,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并且在不斷地朗讀比較中,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訓練真正地落到實處。 學生再一次變換身份,作為導游來介紹錢塘江大潮,實際

31、上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進一步將課文中學到的語言內化,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對學生是一個挑戰(zhàn),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孩子們在愉悅、歡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板書設計:潮來前:風平浪靜人山人海觀潮 潮來時:齊頭并進山崩地裂(由遠及近) 潮來后: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第三課時同步練習1 觀潮一、看拼音,寫詞語:gun cháo míng chng héng wò( ) ( ) ( )lng zhào áng shu fng píng liàng jìng( ) ( ) ( )rén shng

32、 dng fèi fng háo làng hu ( ) ( )二、詞語填空:人( )人( ) 若( )若( ) 天下( )( )一( )一( ) 風( )浪( ) 人聲( )( )( )平( )靜 水天( )( ) 山( )地( )三、體會句子含義: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 。2、浪潮越來越近,猶如 , ;那聲音如同 , 好像 。3、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 。2* 雅魯藏布大峽谷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2學習收集資料。(二)過程與方法:經歷自主探究,多層次閱讀交流過程,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

33、,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表現(xiàn)事物特點的寫法。教學準備:教學課件,以及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資料。教學方法:自主閱讀,合作探究,教師點撥。教學模式:五導五動力教學過程:第一.二課時教學流程師 生 活 動設計意圖一、導課給力,開采學生學習啟動力。二、導讀質疑,開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三、導學探究,開掘學生學習研究力。四、導評拓展,開放學生學習自主力。五、導議升華,開辟學生學習發(fā)展力。1教師放歌曲喜馬拉雅山同學們,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

34、,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會出現(xiàn)什么?2學生匯報(會出現(xiàn)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教師出示圖片,這就是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跟隨作者一同去游覽雅魯藏布大峽谷。(板書課題)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2指名讀,思考: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 呢?今天我們一起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看一看作者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什么人文景觀?3整體感知(1)讀讀想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2)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課文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1學生根據(jù)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2.交流

35、匯報,自讀疑難。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畫的“問題泡泡”。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教師出示自學提綱:1)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同桌聽。2)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學生按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點撥指導。教師放一段風光雅魯藏布大峽谷錄象片,要求學生自由配加導游詞,適當加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知道它無愧于“世界第一壯麗景觀”這個美稱。)1嘗試練筆。

36、師:你能仿照課文的寫法,選擇其中的一個景觀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嗎?學生練筆,教師巡視點撥。2班級交流。演讀課文。師再次播“雅魯藏布大峽谷”風光片,并讓學生裝扮成導游,向游人介紹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內容。在課前先讓學生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意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同時有利于學生的心靈與大自然形成共鳴。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有利于把握文章整體感覺。同時體現(xiàn)扶放結合的教學模式??陬^提問是學生質疑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學畫問題泡泡,更具情趣和誘惑,同時使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探究、交流,擴大教學覆蓋面,特別有利于平時不愛動腦,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發(fā)展。板書設計: 大拐彎(神奇)

37、雅魯藏布大峽谷 長、深、窄(數(shù)字) (世界之最) 自然博物館(舉例)秘境(處女地)第三課時同步練習2、雅魯藏布大峽谷本課詞語屋脊 峽谷壯麗映襯 皚皚 呈現(xiàn) 罕至穿梭無愧預料咫尺 映襯 不容置疑 神秘莫測涓涓細流 凌空人跡 神來之筆一、初讀課文我先知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 )、( )的河流峽谷,它位于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與世界最高峰( )咫尺為鄰。美國的( )大峽谷和秘魯?shù)模?)大峽谷都不能與它( )。二、數(shù)字填空我最棒1、在同一坡面上,從高到低形成了( )個垂直自然帶。2、雅魯藏布江河床上的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3、雅魯藏布大峽谷長( )千米,平均深度( )米,最深處達( )米。三、

38、語境注音我能行1、高峰與深谷僅差( )幾步,幾千米的強烈地形反差( )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2、他一副神秘( )的樣子對我說:“我在少年活動中心認識了一個秘( )魯?shù)男∨笥选!?、我們來到了小興( )安嶺,伙伴們高興( )得一蹦三尺高。4、好( )讀書不好( )讀書;好( )讀書不好( )讀書。四. 看拼音寫詞語:hu huì shn mài zh ch kn chng() ()()() xiá g mi yù rén jì hn zhì()( )() jun jun xì liú bù

39、 róng zhì yí() ()五. 比一比,組詞語瑪()滔()卉()涓()嗎()稻()奔()捐()拔()狹()姿()愧()撥()峽()資()槐()六. 擴句和縮句:擴句:列車開動了。_ 縮句:星期天,學校舉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徑運動會。_3、鳥的天堂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理解內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二)過程與方法: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

40、詞,理解課文大意。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3、思維拓展,深化主題。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教學重點: 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教學難點:學習描寫事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上網或查閱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教學方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從文字閱讀中體會語言的精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模式:五導五動力教學過程:第一.二課時教學流程師 生 活 動設計

41、意圖一、導課給力,開采學生學習啟動力。二、導讀質疑,開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 師:齊讀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fā)揮學生想象。)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師: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學生交流資料)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讀準字音。   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2、讀生字。重點指導:梢

42、:形聲字,與“稍、捎”區(qū)分。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qū)分。  3、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師: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生:匯報交流: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師:理清課文的脈絡。(1)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梢苑譃閹讉€部分?(2)學生匯報: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從課題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理清課文脈絡,有助于學生了解作者

43、的寫作順序。三、導學探究,開掘學生學習研究力。四、導評拓展,開放學生學習自主力。五、導議升華,開辟學生學習發(fā)展力。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鳥的天堂”去看一看,巴金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么感受?鳥兒又給你什么感受?(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后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匯報。(二)匯報交流。1、指名讀表示榕樹大的句子,并談體會。而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表示榕樹

44、的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而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看課件: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復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師:播放課件錄相:“群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tài)美的描寫。 師: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里的鳥兒多? 生:匯報。師 :借機指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師:看到這么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呢?學生齊讀。(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45、“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從這句話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2)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嗎?(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過著幸福的生活。) 師:再讀課文這一部分,體會熱鬧歡快的場面。1、什么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為了“鳥的天堂”呢?   2、學生根據(jù)查找的課外資料或其它知識加以介紹分析。 3、小結:榕樹的枝繁葉茂為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食物、水分,當?shù)氐木用駩埒B、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為榕樹生長的有機養(yǎng)料。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的繁茂。師: 請

46、你以導游或小鳥兒的身份,向游人介紹這里的景象。 生:學生分頭準備。生: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匯報交流。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作為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根據(jù)課堂上所學的寫一段導游詞。閱讀與思考有機結合,閱讀與感悟有機結合,讓學生經歷“讀思悟通”的學習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行為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照顧大多數(shù),貫徹面向全體的教學原則。“自主、合作、探究”新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的運用,才使課堂活了,學

47、生思維活了,學習的知識也活了。學生在多元互動中獲得了老師教也教不到的更廣闊的知識。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來延伸綠色教育:畫圖或寫段導游解說詞來表達自己對“鳥的天堂”情感。通過完成練習,資料、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xiàn),“鳥的天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成了學生贊頌的內容,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大榕樹 鳥 大 茂盛 多 歡快第三課時同步練習3、鳥的天堂一、看拼音,寫詞語 nio cháo shù sho yìng ji bù xiá róng shù zhào yà ( ( ) (

48、 )( ) ( ) ( )二、選擇正確的字填空 暇 瑕應接不( ) 純潔無( ) 無( )顧及 ( )疵 白玉無( ) 獎 漿 槳船( )( )勵 豆( )( )狀 木( )( )洗三、根據(jù)課文的內容作出判斷。1、作者這次出游看到了許多株大榕樹。 ( )2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榕樹,沒看到鳥,因為是在傍晚。( )3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是在上午,所以看到了許許多多鳥。( )四、讀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回答問題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xiāng)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1“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這句話的意思是_。2“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的意思是_;第二個“鳥的天堂”的意思是_。3課文的結尾充分表達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五、 “鳥的天堂”已成為一處旅游勝地,現(xiàn)在請你為“鳥的天堂”設計一則廣告的文字部分_4* 火 燒 云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2按照一定的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經歷自主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