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射線的吸收與物質吸收系數(shù)μ的測定_第1頁
γ射線的吸收與物質吸收系數(shù)μ的測定_第2頁
γ射線的吸收與物質吸收系數(shù)μ的測定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Y射線的吸收與物質吸收系數(shù)u的測定【摘要】我們知道原子核的能級躍遷可以產生伽馬射線,而通過測量Y射線的能量 分布,可確定原子核激發(fā)態(tài)的能級,這對于放射性分析,同位素應用及鑒定核素 等都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學習了解伽馬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特性,測定窄束 Y射線在不同物質中的吸收系數(shù)“。因此本實驗通過使用伽馬閃爍譜儀測定不同 的放射源的Y射線能譜;根據(jù)當Y光子穿過吸收物質時,通過與物質原子發(fā)生光 電效應、康普頓效應和電子對效應損失能量。閃爍體分子電離和激發(fā),退激時發(fā) 岀大量光子,閃爍光子入射到光陰極上,光電效應產主光電子,電子會在陽極負 載上建立起電信號等原理,對Y射線進行研究?!娟P鍵詞】伽馬射線

2、 吸收系數(shù) 60c。、137Cs放射源 能譜丫閃爍譜儀【引言】提出問題某些物質的原子核能發(fā)生衰變,會放出射線,核輻射主要有Q、0、丫三種 射線。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實驗儀器能夠探測到這些肉眼無法看見的射線。同時 山于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導致射線通過一定厚度物質后,能量或強度有一定的 減弱,稱為物質對射線的吸收。而這在防護核輻射、核技術應用和材料科學等許 多領域都有重要意義。核輻射主要是a、B、Y三種射線,人工輻射源包括放射 性診斷和放射性治療輻射源、放射性藥物、放射性廢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 塵以及核反應堆和加速器產生的照射等,輻射時處于激發(fā)態(tài)原子核損失能量的最 顯著方式。Y躍遷可定義為一個核山

3、激發(fā)態(tài)到較低的激發(fā)態(tài)、而原子序數(shù)Z和質 數(shù)A均保持不變的退激發(fā)過程。我們使用何種儀器來探測伽馬射線,乂如何測量 物質對射線的吸收規(guī)律,不同物質的吸收性能等。這是都是本次實驗需要去解決 的問題。解決問題本實驗使用的是Y閃爍譜儀。Y閃爍譜儀內部含有閃爍體,可以把射線的能 量轉變成光能。實驗中采用含TI (鎧)的Nal晶體作丫射線的探測器。利用此來 研究窄束Y射線在物質中的吸收規(guī)律?!菊摹客ㄟ^查閱相關資料,我了解了伽馬閃爍譜儀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整個的工作 過程。Nal仃I)閃爍探測器的結構如下圖所示。整個譜儀山探頭(包括閃爍體,光 電倍增管,射極跟隨器),高壓電源,線性放大器,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器等

4、組成。閃爍探測器山閃爍體、光電倍增管和相應的電子放大器件三個主要部分組成。(1)閃爍體:閃爍體是用來把射線的能量轉變成光能的。本實驗中釆用含TI (鎧)的Nal晶體作$射線的探測器。(2)光電倍增管:光電倍增管的結構如圖2。它由光陰極K、收集電子的陽極A 和在光陰極與陽極之間十個左右能發(fā)射二次電子的次陰極D (乂稱倍增極、打拿 極或聯(lián)極)構成。在每個電極上加上正電壓,相鄰的兩個電極之間的電位差一般 在100V左右。當閃爍體放出的光子打到光陰極上時,發(fā)生光電效應,打出的光 電子被加速聚集到第一倍增極D1 ±,平均每個光電子在D1上打出36個次電 子,增值后的電子乂為D1和D2之間的電場

5、加速,打到第二倍增極D2上,平均 每個電子乂打出36個次級電子,這樣經過n級倍增以后,在陽極上就收 集到大量的電子,在負載上形成一個電壓脈沖。圖2百葉窗式光電倍增管示意圖(3)射極跟隨器:光電倍增管輸出負脈沖的幅度較小,內阻較高。一般在探頭 內部安置一級射極跟隨器以減少外界干擾的影響,同時使之與線性放大器輸入端 實現(xiàn)阻抗匹配。(4)線性放大器:山于入射粒子的能量變化范圉很大,線性放大器的放大倍數(shù) 能在10-1000倍范圍內變化,對它的要求是穩(wěn)定性高、線性好和噪聲小。開啟實驗儀器工作時射線通過閃爍體,閃爍體的發(fā)光強度與射線在閃爍體內損失 的能量成正比,即入射線的能量越大,在閃爍體內損失能量越多,

6、閃爍體的發(fā)光 強度也越大。當射線(如Y、B)進入閃爍體時,在某一地點產生次級電子,它 使閃爍體分子電離和激發(fā),退激時發(fā)出大量光子(一般光譜范圍從可見光到紫外 光,并且光子向四面八方發(fā)射岀去)。在閃爍體周圍包以反射物質,使光子集中向光電倍增管方向射出去,當閃爍光子入射到光陰極上,就會產生光電子,這些 光電子受極間電場加速和聚集,在各級打拿極上發(fā)生倍增(一個光電子最終可產 生104-109個電子),最后被陽級收集。大量電子會在陽極負載上建立起電信 號,通常為電流脈沖或電壓脈沖,然后通過起阻抗匹配作用的射極跟隨器,山電 纜將信號傳輸?shù)诫娮訉W儀器中去。山原子物理學中可知丁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光電

7、效應、康普頓散射和 正、負電子對產生這三種過程,如圖3所示。圖3 丫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示意圖最終實現(xiàn)了能譜圖樣的輸出如下:圖中的橫坐標CH表示道數(shù),與能量成正比,縱坐標表示強度,也就是射線的密 集程度,與計數(shù)成正比。而Y躍遷可定義為一個核由激發(fā)態(tài)到較低的激發(fā)態(tài)、而原子序數(shù)Z和質數(shù)A 均保持不變的退激發(fā)過程。所謂窄束丫射線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線束,通過 吸收片后的丫光子,僅山未經相互作用或稱為未經碰撞的光子所組成。“窄束” 一詞是實驗上通過準直器得到細小的束而取名。這里所說的“窄束”并不是指兒何 學上的細小,而是指物理意義上的“窄束”。即使射線束有一定寬度,只要其中沒 有散射光子,就可稱之為“

8、窄束”。窄束丫射線在穿過物質時,山于上述三種效應,其強度就會減弱,這種現(xiàn)象 稱為Y射線的吸收。Y射線強度隨物質厚度的衰減服從指數(shù)規(guī)律,即I = JNx = 嚴(1)其中,Io、I分別是穿過物質前、后的丫射線強度,x是Y射線穿過的物質的 厚度(單位cm), 6是光電、康普頓、電子對三種效應截面之和,N是吸收物質 單位體積中的原子數(shù),p是物質的線性吸收系數(shù)(p=orN,單位為cm)。顯然口的 大小反映了物質吸收Y射線能力的大小。需要說明的是,吸收系數(shù)u是物質的原子序數(shù)Z和Y射線能量的函數(shù),且:式中“卅、冷、“分別為光電、康普頓、電子對效應的線性吸收系數(shù);其中: (Lph(X Z5 s仏(XZ、fL

9、PcxZ2 (Z為物質的原子序數(shù))。丫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三種效應的截面都是隨入射Y射線的能量E和吸收物質的原子序數(shù)Z而改變。Y 射線的線性吸收系數(shù)u是三種效應的線性吸收系數(shù)之和。下圖給出了鉛對Y射線 的線性吸收系數(shù)與Y射線能量的線性關系。鉛對?射線的吸收系數(shù)和能量的關系曲線實際工作中常用質量厚度Rm (g/cm2)來表示吸收體厚度,以消除密度的影 響。因此(3-1)式可表達為心) = /(嚴"(2)山于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某一時刻的計數(shù)率N總與該時刻的射線強度I成 正比,乂對(2)式取對數(shù)得:山此可見,如果將吸收曲線在半對數(shù)坐標紙上作圖,將得出一條直線,如右 圖所示。"

10、加可以從這條直線的斜率求出,即物質對 射線的吸收能力也經常用半吸收厚度表示。所謂半吸收厚度就是使 入射的 射線強度減弱到一半時的吸收物質的厚度,記作:ln2 0693(5)下圖為伽馬射線與吸收質量密度關系曲線:實驗操作程序1閱讀儀器使用說明,掌握儀器及多道分析軟件的使用方法。調整實驗裝置,使 放射源、準直孔、閃爍探測器的中心位于一條直線上。2儀器開機并調整好工作電壓(700-750V)和放大倍數(shù)后,預熱30分鐘左右。3、把卩放射源心或叫力放在探測器前,調節(jié)放大倍數(shù)為03,在600V-850V 之間,調節(jié)高壓使或"Co能譜的最大脈沖幅度盡量大而乂不超過多道脈沖 分析器的分析范圍。4、用

11、多道分析器觀察H7Cs的丫能譜的形狀,識別其光電峰、反散射峰、X射線 峰及康普頓邊界等;記錄光電峰、反散射峰的峰位(道數(shù));打印能譜圖。5、測量 牝。的丫能譜,繪制能譜圖,記錄光電峰位(兩個光電峰,能量分別為 1.33MeV和1.17MeV),結合137Cs的y能譜的光電峰(0.662MeV)和反散射(0.184MeV)位來標定譜儀的能量刻度,打印能量刻度曲線。6、用一組鋁吸收片測量對Cs的丫射線(取0.662MeV光電峰)的吸收曲 線,并用最小二法原理擬合求質量吸收系數(shù)。根據(jù)鋁的密度(r = 2.7g/cm 3)求線性吸收系數(shù),與理論值(0.194 cm-1)比較,求相對不確定度。計算半吸收

12、厚度。7、重復上述步驟,用一組鉛吸收片測量對wcs的丫射線(取0.662MeV光電峰) 的吸收曲線,并用最小二法原理擬合求質量吸收系數(shù)。根據(jù)鉛的密度(r = 11.34 g/cm3)求線性吸收系數(shù),與理論值(1.213 cw1)比較,求相對不 確定度。計算半吸收厚度。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1. Cs的能譜圖測量參數(shù)設置,預置時間300s,高壓電源667V,放大倍數(shù)0.3倍,全譜道數(shù)512道, 擴展道數(shù)128道,道數(shù)160道137CS刻度(cm)總計數(shù) 率峰位半高寬凈面積分辨率位置一40.518232th=157.53chn14.90ch n335829.46%位置二40.718642th=157.44

13、chn15.17ch n486449.63%位置三40.317512th=157 .44chn14.95ch n397149.5%2.Co的能譜圖測量參數(shù)設置,預置時間500s,高壓電源668V,放大倍數(shù)0.3倍,全譜道數(shù)512道, 擴展道數(shù)128道,道數(shù)320道60Co度mc 刻總計數(shù) 率峰位半髙寬凈面積分辨率位置一40.54125th=318.24chn15.69ch n17584.93%位置二40.74244th=314.68chn1&20chn12985.78%位置三40.33825th=323.77chn16.56ch n12645.12%能譜圖見附頁3 利用鋁塊測量吸收系數(shù)

14、參數(shù)設置,預置時間300s,高壓電源667V,放大倍數(shù)0.3倍,全譜道數(shù)512道,擴展道數(shù)128道,位置40.5cm鋁塊數(shù) 量R(g/c m*)計數(shù)總計數(shù) 率峰位半高寬凈面積分辨率一塊2.4017698325th=163.251.73chn1632251.06%兩塊2.40+2 441460770163.271.59ch n-1369400.97%三塊2.40+2 44+2.421230723163.111.34ch n-1215110.82%四塊2.40+2 44+2.42+2.43987687163.101.11ch n-977930.68%g _1譏 _lnN根據(jù)吸收系數(shù)計算公式p RZ

15、十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0.078 相對誤差59.8%4利用鉛塊測量吸收系數(shù) 上下兩邊參數(shù)一樣鉛塊數(shù)量R(g/c m*)計數(shù)總計數(shù)率峰位半高寬凈面積分辨率一塊2.4016326834th=163.423.14chn-1501681.92%兩塊2.40+2 4413605654th=162.902.30chn-1298371.41%三塊2.40+2 44+2.4210634673th=163.012.68chn-1013291.64%四塊2.40+2 44+2.42+2.438763914th=163.112.34chn-804931.43%根據(jù)吸收系數(shù)訃算公式十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0.8697 相對誤差

16、為28.3%誤差分析從誤差結果不難看出,本實驗中的誤差較大,特別是AI對Y射線的吸收系 數(shù)相對誤差達到了 59.8%在實驗中是不允許的,下面對可能導致實驗誤差的原因 進行分析。山于每次試驗中探測器與放射源的距離都相等,這樣導致每次試驗過 程中探測器與放射源之間的空氣厚度不一樣,山于空氣對Y射線也具有吸收能 力,這樣增加了實驗的誤差。在試驗中AI片與Pb片的放置位置不是很規(guī)則,它 們之間存在一定間隙,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山于試驗次數(shù)太少,導致偶然誤差 較大。Nal仃I)閃爍晶體的發(fā)光效率受溫度的影響,在不同的溫度下,同樣能量的 Y射線打出的光子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其結果必然會影響實驗的準確性。實驗結果也 會受到Nal仃I)閃爍晶體制造工藝的影響,晶體的透明度不好,使晶體發(fā)射的部 分熒光光子被其本體吸收,或者閃爍體與光陰極的光學接觸不好,致使熒光光子 的收集不完全,從而導致數(shù)據(jù)的偏差。實驗結論1、Co、Cs的能譜(道數(shù)sE、計數(shù)*l)比較C。、Cs的能譜圖可以看出,Co的能量大強度小,Cs的能量小強度大。(2)在實驗的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