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_第1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_第2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_第3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_第4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一、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1、唐雎( ) 2、韓傀( ) 3、免冠徒跣( )( )4、 以頭搶地( ) 5、 彗星襲月( ) 6、天下縞素( )7、 寡人諭矣( )二、解釋下邊各組介詞的意義。1、受地于先王_ 2、倉鷹擊于殿上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5、以頭搶地爾_三、翻譯下列句子。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長跪而謝之_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_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_否,非若是也_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故不錯意也_通_意思_2.倉鷹擊于殿上_通_意思_五、閱讀分析。秦王謂唐雎曰:“寡人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1.解釋加點的詞。故不錯意也_ 輕寡人與_雖千里不敢易,豈直五百里哉_ 請廣于君_2.選擇譯文正確的一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A.以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放在心里。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C.認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注意他。D.拿安陵君當作忠厚的人,這是不打他主意的緣故。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A.現(xiàn)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

3、請求安陵君擴大我的國土。B.現(xiàn)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給安陵君擴大領土。C.現(xiàn)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影響。D.現(xiàn)在我認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請求擴大安陵君的領土。3.段中表現(xiàn)秦王玩弄詐騙伎倆,裝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 _。4.段中表現(xiàn)秦王驕橫無理、盛氣凌人的句子是: _。5.唐雎維護領土立場堅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_。6.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_參考答案一、1、ju 2、wei 3、guan xian 4、qiang 5、xi 6、gao 7、yu二、1、從2、到3、到4、用5、用三、但是安陵君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直身而跪并向唐雎道歉安陵君不聽從我的意見,為什么呢?安陵君從

4、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交換五百里嗎?大王您曾經(jīng)聽說過平民發(fā)怒嗎?不,不是像這樣的。四、1、錯 措 放、置2、倉 蒼 青五、1、所以 通歟,嗎 即使 擴充、擴大2、BB 3、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4、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6、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唐雎不辱使命自學評估      達標訓練      1請為下列句子中的“使”選擇正確的義項。   A使命 B聽、講 C派、遣 D出使 E使臣

5、0;  (1)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 (2)唐雎不辱使命( )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   2請為下列句中加粗字選出正確的讀音或義項。   (1)秦王色撓( ) A騷撓 B屈服   (2)長跪而謝之曰( ) A道歉 B謝意   (3)天下縞素( ) Ago Bko   (4)弗敢易( ) A交換 B交易   3下列各句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稱。

6、60;  B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豈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現(xiàn)代漢語“嗎”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舉了四個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發(fā)怒。   4找出下列譯文沒有錯誤的一項   (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譯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譯文:可安陵君卻違抗我,這難道不是輕視我嗎?   C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7、160;  譯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因此沒有錯認為是其他意思。   D安陵君其許寡人。   譯文:安陵君能夠答應我嗎?   5下列句子分別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態(tài)度,將備選答案的序號填在句后的括號里。   A前倨后恭 B以勢壓人 C恐嚇威脅 D不可一世 E虛偽狡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保?)   (2)“安陵君其許寡人?!保?)   (3)“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   (4)“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8、 )   (5)“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保?)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

9、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1解釋下列句子加粗的詞。   (1)倉鷹擊于殿上( ) (2)秦王色撓( )   2唐雎面對秦王以_相威脅時,他以_作答,列舉_、_、_的壯舉,從氣勢上壓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_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則是一個_、_、_的君王形象。   3翻譯下列句子大意。   (1)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譯文:_   (2)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   譯文:_

10、60;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類的是( )   A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5你認為唐雎能夠永遠保住安陵嗎?為什么?   _      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的一則短文,回答問題。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

11、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師曠論學)   1解釋下面加粗詞的活用現(xiàn)象。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_   2識別下面句子的修辭方法,并領悟其作用。   (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_   _   (2)如炳燭之明。炳

12、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_   _   3根據(jù)這則短文,能概括出一個成語:_。   4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發(fā)?   _   參考答案   【達標訓練】   1(1)C (2)D (3)C D   2(1)B (2)A (3)A (4)A   3C 4B   5(1)E (2)D (3)B (4)C (5)A      【能力提高】

13、60;  1(1)通“蒼”,青灰色。(2)屈服。   2天子之怒 布衣之士之怒 專諸 聶政 要離 有膽有識,正義凜然 驕橫狂暴、陰險、狡詐   3(1)摘掉帽子,脫光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2)他們胸懷憤怒,還沒有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下征兆。   4D   5不能。秦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是當時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弱小的安陵,最終還是抵擋不住秦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步伐。      【開放探究】   1炳,點燃。炳燭,這里是使動用法,把蠟燭

14、點燃的意思。   2(1)此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作用:敘事透辟,講出一個人應終身向?qū)W,并且條分縷析;內(nèi)容集中,不枝不蔓,增強氣勢;節(jié)奏鮮明,長于抒情,富有感染力,不能不打動晉平公。   (2)此兩句運用了頂針和反問的修辭方法。前一句的句末短語“炳燭之明”作下句的開頭,構成頂針辭格,具有蟬聯(lián)續(xù)接的特點。增強了語氣語勢,更加有說服力。后一句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方法,表示確定的意思,加強了語氣,對說服、打動晉平公更具有作用,更顯得情真辭切。   3“炳燭之明”“舉燭之明”。   4劉向的這篇文章,勉勵人們要終身向?qū)W,活到

15、老學到老。這則故事概括為成語“炳燭之明”或“舉燭之明”,告誡人們即使到了老年,也要努力學習?,F(xiàn)在用此成語形容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或用于自謙。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訓練      1給加粗字注音。   (1)秦王怫然怒( ) (2)以頭搶地耳( )   (3)亦免冠徒跣( ) (4)聶政之刺韓傀( )   (5)休祲降于天( ) (6)天下縞素( )   2解釋加粗詞語。   (1)請廣于

16、君( ) (2)非士之怒也( )   (3)豈直五百里哉?( ) (4)弗敢易( )   (5)休祲降于天( ) (6)長跪而謝之( )   (7)秦王色撓( ) (8)寡人諭矣( )   3翻譯下列句子。   (1)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_   (3)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_   (4)聶政之刺韓傀,

17、白虹貫日。   _   (5)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   _   (6)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_   (一)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其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

18、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感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

19、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60;     4唐雎出使秦國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為什么不答應?   _   _   5秦王初見唐雎時,是以一種什么樣的語氣對唐雎說話的?唐雎又是怎樣勸說秦王的?   _   6秦王開始接受了唐雎的勸告嗎?他有什么反應?  

20、_   _   7面對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嗎?他是如何進行反擊的?   _   _   8秦王最后是長跪而謝之,說明了什么?這是從什么角度來表現(xiàn)唐雎的?   _   _   9古往今來,有許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樣,為國家為正義不惜生命。請列舉出幾例。   _   _   _      (二)課外閱讀    

21、;  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本腹蛞娭?。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本唬骸巴觯灾??!睂υ唬骸熬宦劥篝~乎?網(wǎng)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奚以薛為?夫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      10“海大魚”有何喻義?   _   _   11請你說一下對“諫止三言”的理解。

22、60;  _   _   12“靖郭亦納諫,乃輟城薛”,反映了什么問題?   _   _   參考答案   1(1)fú(2)qing(3)xin(4)gu(5)jìn(6)go 2(1)擴充(2)有才能有膽識的人(3)只,僅僅(4)交換(5)吉祥(6)道歉(7)屈服(8)明白,懂得3(1)即使千里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是五百里嗎?(2)平民發(fā)怒,也不過是摘了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3)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4)聶政刺殺

23、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5)心理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征兆。(6)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      4是因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圖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應,秦王不高興,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國。5秦王顯得很驕橫,以一種指責的語氣對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義正詞嚴地反駁了秦王,有理也有禮。6秦王開始沒有接受唐雎的勸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來威脅唐雎。7唐雎威然不懼。他以布衣之怒針鋒相對地駁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8說明秦王害怕了。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唐雎不畏強暴的精神 9屈原直言敢諫,流浪之后憤而作離騷,抒發(fā)志向。

24、最終投江而死,以身殉國。聞一多在敵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敵人的卑鄙罪惡行徑,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千古絕唱最后一次演講。10“海大魚”,以海喻齊國,實以海水喻齊民,以大魚喻靖郭君,大魚在海中最為得意,鉤網(wǎng)對它無能為力。11“諫止三言”,妙在客進“三言”之前的請諫,故作十三字的危言,又復進八言“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加上最后的注釋詞共五十六言。12反映了統(tǒng)治者對人民力量和作用的認識。         綜合能力測試題      一、給下列詞語中加粗字注音   唐雎( ) 怫然( ) 休祲(

25、 )   縞素( ) 徒跣( ) 色撓( )   二、下面是對秦王的三句話的不同理解,從中分別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1“不錯意”      (1)因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2)不是不能用武力奪取,只是暫時不打算使用武力。   2“輕寡人”      (1)希望你們看清形勢,不要誤認為我們不能用武力奪取。   (2)希望你們尊重我的建議,不要采取頑固的態(tài)度。  

26、; 3“先生坐!何至于此!”      (1)請您坐下來談判!何必用動武的方式來解決這么一個小問題呢!   (2)請您坐下來!你們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動武呢!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義   1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 )   2唐雎不辱使命。( )   3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 )   4長跪而謝之。( )   5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 

27、60; 6豈直五百里哉。( )   7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   8否,非若是也( )   四、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義   1受地于先王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請廣于君   4倉鷹擊于殿上   5休祲降于天   6何至于此   五、選擇下列句子的恰當譯文,把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1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8、; A秦王不說話,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秦國。   B秦王不高興,因為安陵君派了唐雎去秦國。   C秦王不愉快,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去。   D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2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A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表示感謝。   B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   C秦王變了臉色,長時間跪著向唐雎道歉。   D秦王的臉色表現(xiàn)屈服,長跪著向唐雎表示感謝。  

29、六、下面幾句中的“之”與“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句子有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天子之怒,伏尸百萬。   D肉食者謀之。   E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參考答案】   一、略   二、1(2)正確。秦王說這話的目的是進行恫嚇,從上文“且秦滅韓亡魏”一句來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表現(xiàn)了秦王的驕橫。如按(1)說,則沒有“武力吞并”的意思,只剩

30、下輕視,不符合秦王在軍事節(jié)節(jié)勝利情況下的驕橫心理狀態(tài)。 2(1)正確。關鍵是一個“輕”字,“輕”什么呢?不是輕視秦王的建議,而是輕視他的軍事勢力。這是秦王故作反問,意思是“諒你們也不敢”,也是驕橫的表現(xiàn)。如按(2)說,則是奉勸對方接受建議的意思,跟上文恫嚇的口氣不協(xié)調(diào)。 3(1)正確。這是秦王的權宜之計,表現(xiàn)出他的狡詐。他請?zhí)砌隆白?,是坐下來談,不是放棄吞并安陵的意圖。下文所說,也只是恭維唐雎的話,承認自己的“外交”伎倆的失敗;從當時秦在軍事上占壓倒優(yōu)勢這一點來看,秦王是決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三、1“甚”:副詞,很。 “甚善”,很好。 “雖然”,在文言文中常作條件或

31、轉(zhuǎn)折復句中的從句用,這里可譯作“雖然如此”或“即使這樣”,亦通。 2“辱”,辱沒?!安蝗琛?,意即完成。 3“逆”違抗?!拜p”,小看。 4“謝”,道歉。 5“聽”,聽從。 6“豈直”,何況只是。豈,語氣副詞,何況,況且。 7“嘗”,副詞,曾經(jīng)。 8“若是”,像(您說的)這樣。   四、1相當于“從”。 2表示動作的趨向,在現(xiàn)代漢語中可以省譯,“使于秦”就是“出使秦國”。 3表示動作的對象,“廣于君”就是“給您擴大領土”。 4表示動作發(fā)出的地點,相當于“在”。 5表示動作的來源,相當于“從”。 6跟“至”連用,表示動作發(fā)展的趨向,“至于此”就是“到這地步”。 

32、0; 五、1D。 2B。   六、A、C、E。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1   一、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1、唐雎( ) 2、韓傀( ) 3、免冠徒跣( )( )4、 以頭搶地( )5、 彗星襲月( ) 6、天下縞素( )7、 寡人諭矣( )二、解釋下邊各組介詞的意義。 1、受地于先王_ 2、倉鷹擊于殿上_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_ 三、翻譯下列句子。 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_ 唐雎不辱使命_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 長跪而謝之_ 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 豈直五百里哉_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

33、乎_ 否,非若是也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故不錯意也_通_意思_2.倉鷹擊于殿上_通_意思_ 五、閱讀分析。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1.解釋加點的詞。 故不錯意也_ 輕寡人與_ 雖千里不敢易,豈直五百里哉_ 請廣于君_ 2.選擇譯文正確的一項。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 A.以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

34、以不打他的主意。 C.認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當作忠厚的人,這是不打他主意的緣故。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 A.現(xiàn)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我的國土。 B.現(xiàn)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給安陵君擴大領土。 C.現(xiàn)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影響。 D.現(xiàn)在我認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請求擴大安陵君的領土。 3.下列句子里加點的詞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詞,表示什么語氣。 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 _ 豈直五百里哉?_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_4.段中表現(xiàn)秦王玩弄詐騙伎倆,裝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 _。 5.段中表現(xiàn)秦王驕橫無理、盛氣凌人的句子是: _。

35、 6.唐雎維護領土立場堅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_。 7.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_  參考答案 一、1、j 2、gi 3、 gun xin4、 qing5、 xí 6、go 7、 yù二、1、從 2、在_ 3、到4、用 5、用 三、以大換小,這非常好。但是我從先王那里繼承了這塊土地,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使命但是他卻違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實力嗎?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說安陵君不答應我,這是為什么?何況只是五百里呢?大王聽說過平民的發(fā)怒嗎?不,不是這樣的。四、1.錯通措 置意2.倉通蒼青色五、1所以 疑問語氣詞 即使 擴充 2.BB 3.疑問語氣 呢 疑問語氣 呢疑問語氣

36、 嗎4.。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5. 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xiàn)出維護國土的立場。唐睢不辱使命練習2 1、按注音填空正確的字(1)唐睢不r _使命(2)秦王fú _然怒(3)免冠徒xin _(4)以頭qing _地(5)休jìn _降于天(6)天下go _素(7)秦王色náo _(8)huì _星襲月(9)好收吾骨zhàng _江邊(10)天上宮què _(11)三年j _旅客(12)低q _戶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粗字(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7、;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3)豈直五百里哉?。?#160; )(  )(4)長跪而謝之曰(  )(5)萬籟此都寂(  )(6)今日又南冠(  )3、下面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撲于殿上B、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C、大王嘗聞布之怒乎?D、秦王不悅。4、填空。1、戰(zhàn)國策是_末年_根據(jù)戰(zhàn)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共_篇。2、唐睢是_國的使臣,他是一位_的謀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國的使命。3、夫?qū)VT之

38、刺王僚也,_;聶政之刺韓傀也,_;要離之刺慶忌也,_。 5、閱讀唐雎不辱使命(節(jié)選)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嘗聞天子之怒乎?” 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浮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

39、,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釋下列加點詞。(1)倉鷹擊于殿上( ) (2)長跪而謝之( )2翻譯下面文言語句。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譯文:_ 3外交辭令往往委婉含蓄,隱藏著“潛臺詞”,聽話者應仔細揣摩,才能靈活應付。請揣摩下列各句,說說其“潛臺詞”是什么。(1)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_(2)與臣而將四矣。 _4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唐雎是怎樣讓秦王理屈詞窮的?從中可以看出唐雎是個怎樣的人?(3分)_5列舉我國歷史上兩個“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主要事跡。(2分

40、)_ 答案:唐睢不辱使命一、(1)辱    (2)怫    (3)跣      (4)搶    (5)祲    (6)縞      (7)撓   (8)彗   (9)瘴    (10)闕    (11)羈      (12)綺二、(1)用,

41、交換    (2)派遣,出使    (3)難道,只是      (4)道歉    (5)一切聲響(6)囚徒   三、C  四、1、西漢    劉向    33    2、安陵有膽有識    3、彗星襲月   白虹貫日   倉鷹擊于殿上五、1(1)“倉”同“蒼”,青色。(

42、2)道歉。2 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可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3 (1)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fā)怒,那后果將不堪設想。(2)我將效法他們?nèi)?,與你同歸于盡。4 首先,唐雎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用“布衣之怒”來對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舉了三個布衣之士的例子來反駁秦王,并表示要效法這些有膽識的勇士,不畏強暴,刺殺秦王。最后,唐雎“挺劍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義,挫敗秦王。(答出要點及過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個有勇有謀、不畏強暴、敢于獻身的人。5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輸盤和楚王攻打宋國。

43、(2)晏子 出使楚國,令楚王自取其辱。(3)諸葛亮 舌戰(zhàn)群儒,聯(lián)吳抗曹。  唐睢不辱使命練習3 一、給下列詞語中加粗字注音唐雎( ) 怫然( ) 休祲( )縞素( ) 徒跣( ) 色撓( )二、下面是對秦王的三句話的不同理解,從中分別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1“不錯意” (1)因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2)不是不能用武力奪取,只是暫時不打算使用武力。2“輕寡人” (1)希望你們看清形勢,不要誤認為我們不能用武力奪取。(2)希望你們尊重我的建議,不要采取頑固的態(tài)度。3“先生坐!何至于此!” (1)請您坐下來談判!何必用動武的方式來解決這么一個小問題呢

44、!(2)請您坐下來!你們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動武呢!三、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義1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 )2唐雎不辱使命。( )3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 )4長跪而謝之。( )5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6豈直五百里哉。( )7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8否,非若是也( )四、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義1受地于先王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請廣于君4倉鷹擊于殿上5休祲降于天6何至于此</PGN0193.TXT/PGN>五、選擇下列句子的恰當譯文,把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1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A秦王不說話,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

45、秦國。B秦王不高興,因為安陵君派了唐雎去秦國。C秦王不愉快,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去。D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2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A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表示感謝。B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C秦王變了臉色,長時間跪著向唐雎道歉。D秦王的臉色表現(xiàn)屈服,長跪著向唐雎表示感謝。六、下面幾句中的“之”與“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句子有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天子之怒,伏尸百萬。D肉食者謀之。E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緟⒖即鸢浮恳?、j& f* jn g3o xi3n n2o二、1(2)正確。秦王說這話的目的是進

46、行恫嚇,從上文“且秦滅韓亡魏”一句來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表現(xiàn)了秦王的驕橫。如按(1)說,則沒有“武力吞并”的意思,只剩下輕視,不符合秦王在軍事節(jié)節(jié)勝利情況下的驕橫心理狀態(tài)。 2(1)正確。關鍵是一個“輕”字,“輕”什么呢?不是輕視秦王的建議,而是輕視他的軍事勢力。這是秦王故作反問,意思是“諒你們也不敢”,也是驕橫的表現(xiàn)。如按(2)說,則是奉勸對方接受建議的意思,跟上文恫嚇的口氣不協(xié)調(diào)。 3(1)正確。這是秦王的權宜之計,表現(xiàn)出他的狡詐。他請?zhí)砌隆白?,是坐下來談,不是放棄吞并安陵的意圖。下文所說,也只是恭維唐雎的話,承認自己的“外交”伎倆的失??;從當時秦在軍事上占壓倒優(yōu)勢這一點來看,秦王是

47、決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三、1“甚”:副詞,很。 “甚善”,很好。 “雖然”,在文言文中常作條件或轉(zhuǎn)折復句中的從句用,這里可譯作“雖然如此”或“即使這樣”,亦通。 2“辱”,辱沒。“不辱”,意即完成。 3“逆”違抗?!拜p”,小看。 4“謝”,道</PGN0194.TXT/PGN>歉。 5“聽”,聽從。 6“豈直”,何況只是。豈,語氣副詞,何況,況且。 7“嘗”,副詞,曾經(jīng)。 8“若是”,像(您說的)這樣。四、1相當于“從”。 2表示動作的趨向,在現(xiàn)代漢語中可以省譯,“使于秦”就是“出使秦國”。 3表示動作的對象,“廣于君”就是“給您擴大領土”。 4表示動作發(fā)出的地點,相當于“在”。

48、5表示動作的來源,相當于“從”。 6跟“至”連用,表示動作發(fā)展的趨向,“至于此”就是“到這地步”。五、1D。 2B。六、A、C、E。   唐睢不辱使命練習4 達標訓練1請為下列句子中的“使”選擇正確的義項。A使命 B聽、講 C派、遣 D出使 E使臣(1)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 (2)唐雎不辱使命(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2請為下列句中加粗字選出正確的讀音或義項。(1)秦王色撓( )A騷撓B屈服(2)長跪而謝之曰( )A道歉B謝意(3)天下縞素( )AgoBko(4)弗敢易( )A交換B交易3下列各句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稱。B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C“豈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現(xiàn)代漢語“嗎”的意思。D文中唐雎列舉了四個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發(fā)怒。4找出下列譯文沒有錯誤的一項(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譯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B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譯文:可安陵君卻違抗我,這難道不是輕視我嗎?C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譯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因此沒有錯認為是其他意思。D安陵君其許寡人。譯文:安陵君能夠答應我嗎?5下列句子分別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態(tài)度,將備選答案的序號填在句后的括號里。A前倨后恭 B以勢壓人 C恐嚇威脅 D不可一世 E虛偽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