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統(tǒng)計分析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1.gif)
![對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統(tǒng)計分析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2.gif)
![對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統(tǒng)計分析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3.gif)
![對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統(tǒng)計分析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4.gif)
![對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統(tǒng)計分析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680c5174-ae7b-4cb0-8df0-15a2bb7e3ad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統(tǒng)計分析 在民法上精神病人可分為:一是完全不能辯認自己的行為的,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二是不能完全辯認自己的行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三是有時能夠辯認,有時不能辯認自己的行為的,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前兩種精神病人在理性情感上或意志意識上均存在著嚴重的精神性疾病障礙,其在正常的生產、生活中,必缺乏正常的認識事物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不能依法獨立實施法律民事行為。如癡呆癥人、偏執(zhí)型精神病人、輕度或重度的精神分裂癥人等。2004年筆者在審理55件離婚案件中,其中訴訟當事人一方為精神病患者的有6件,占離婚案件數的11%。其案件類型比往年有上升趨勢。筆者通過近幾年來對所精神病離
2、婚案件的審理,做以下分析。 一、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1、精神發(fā)育遲滯。以前稱為精神發(fā)育不全,其個體在發(fā)育階段(通常指在18周歲以前),由先天的或后天的,生物學方面和社會的、心理方面的不利因素,使精神發(fā)育受到阻礙或停滯,造成智力明顯不足及社會適應困難。表現(xiàn)為智力低下。重度患者語言發(fā)育水平低,有的幾乎不會說話,理解困難、表達也有限,甚至有的生活能力極低,大多數患者生活依賴他人來照顧。 案例一,吳某自幼因疾病導致精神發(fā)育不全,成年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吳某的母親與語言聽力有障礙的孫某的家人達成婚姻契約,并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xù)?;楹髮O某發(fā)現(xiàn)吳某生活不能自理,給原本生活
3、不便的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于是向法院以吳某的母親有欺騙行為提起離婚訴訟。 2、 酒依賴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該類病人表現(xiàn)為對酒有依賴性,對酒的耐受能力明顯增加,有長期飲酒史,經常在清晨飲酒或隨身帶酒頻繁飲用。停飲或減少飲酒時即引起精神和軀體不適反應。 案例二、柯某自青年起常年飲酒,導致精神障礙,結婚多年的配偶喻某因不堪柯某的打鬧,提起離婚訴訟,在訴訟中柯某表現(xiàn)為有一定的辯別是非的能力,但仍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3、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腦血管病是指由于腦血管畸形、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腦器官性疾病。急性腦血管病時可產生急性精神障礙。而腦動脈硬化以及緩慢多次發(fā)生的腦梗塞則屬于慢性腦血
4、管病,可導致人格障礙、智能障礙、偶爾可發(fā)生意識障礙。該類病多發(fā)于50周歲以上。腦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表現(xiàn)為頭昏、記憶力減退;血管性癡呆表現(xiàn)為癡呆。 案例三、70高齡的程某與50多歲的王某在三年前結婚,婚后夫妻感情尚可,后程某因腦梗塞而導致癡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程某的子女以被告王某未盡到照顧責任,而以訴訟代理人提起離婚訴訟。 4、精神分裂癥。該病是精神病患者中患病最高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可以分為帶有特征性的癥狀和其他常見癥狀,前者主要特征是“精神分裂”,即精神活動脫離現(xiàn)實,與周圍環(huán)境不協(xié)調,以及思維、情感、意志活動之間不配合;后者有時也表現(xiàn)為“精神分裂”的一 定特征,有幻覺、感知綜合障礙、
5、妄想和緊張綜合癥。多數患者雖經治療病情緩解,但有復發(fā)傾向。 案例四,原告吳某婚前患有精神分裂癥,后好轉,與自由戀愛的被告查某結婚后初期感情較好,近年來懷疑被告有外遇使雙方產生矛盾。在被告起訴離婚判決不準離婚半年后,原告主動提起離婚訴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的思維表現(xiàn)和她的身份和文化程度不相符,脫離現(xiàn)實生活,對法律的公正性理解以自己的判斷為標準。 5、情感性精神障礙。該類案件當事人臨床表現(xiàn)為單相的躁狂或憂郁發(fā)作,平時精神處于高度的亢奮狀態(tài),在緩解期中精神活動正常,預后一般良好。此類病首次發(fā)病多在青狀年時期。 案例五,原告李某婚前患有該類精神病,后經治療有所好轉。與被告劉某結婚后初期感情較好,后
6、雙方因生活瑣事產生矛盾。2001年李某起訴離婚,隨著案件的進一步審理,李某承受不了壓力,病情復發(fā),該病人發(fā)病時先表現(xiàn)為抑郁,后表現(xiàn)為躁狂,容易與人發(fā)生沖突,破壞財物。 二、精神病患者離婚案件的特征 1、就患者個體而言,外觀表現(xiàn)為具有一定的訴訟行為能力,獨立意思較強,在病情的緩解期表現(xiàn)為正常。如案例五中李某和案例四李某。隨著審理的深入,該類病人不合常理性表現(xiàn)出來,甚至病發(fā)。 2、就患病史而言,婚前有患病史,在結婚前有隱瞞行為,婚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病情才表現(xiàn)出來,且容易復發(fā),對婚姻的穩(wěn)定性有很大的影響。如案例一中的吳某。 3、就監(jiān)護人而言,訴訟階段的訴訟代理人為患者的直系親屬,對方的不管不理甚至
7、打罵,使該類病人的監(jiān)護人再度承擔起監(jiān)護責任。 4、從雙方當事人人數來看,訴訟當事人多表現(xiàn)為一方為精神病患者,少數雙方均為該病患者。 5、從婚姻的穩(wěn)定性來看,該類婚姻的自主性較一般婚姻差,多為父母的操縱,婚姻的穩(wěn)定性差。 三、精神病患者離婚案件存在的問題 1、法官對精神病患者訴訟主體資格應否主動審查。案件當事人訴訟目的不同,其訴訟心理狀態(tài)也不同,有的該患者的親屬因經濟問題、社會影響問題,不愿公開承認其病情,甚至拒絕對其精神狀況進行鑒定;而對方當事人也會因訴訟成本和訴訟期限的延長問題不會主動提出申請;有的法官認為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證明主體資格,法官不應主動介入。 2、鑒定機構問題。在司法上具
8、有鑒定資格的機構,鑒定費用相對有病的當事人來說是昂貴的,因為該類病人要靠長期的藥物來維持緩解的癥狀,數額不菲的醫(yī)療費讓當事人的生活艱難,無法承擔該病費用,而當地不具有司法鑒定資格的精神病院,在醫(yī)學上有鑒定的資格,費用也相對較低,大部分當事人更愿意選擇該類醫(yī)院,但涉及到鑒定結論是否有效問題。 3、精神病患者是否準予離婚問題。 在審判實踐中,一方為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或其近親屬,往往在離婚時向另一方提出過高的要求和條件,如對方不答復所提要求和條件,則堅持不同意離婚;或者要求讓對方對精神病人給予完全性的治療,即要求待治愈后再離婚不遲的現(xiàn)象;或者要求離婚不離家,仍想由對方繼續(xù)進行關照、護理精神病人的各
9、項生活。 4、對雙方(其中至少一方由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達成離婚協(xié)議的,是否應當制作調解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法定代理人要求發(fā)給判決書的,可根據協(xié)議內容制作判決書”。該條的理解為該類離婚案件,可以一調解的形式結案,也可以發(fā)給調解書,只有在當事人要求發(fā)給判決書的情形下制作判決書。而根據全國法院系統(tǒng)業(yè)大婚姻法教程的內容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的離婚問題應由人民法院判決,以判決的形式結案,不應當以調解書的形式結案。 5、對精神病患者的婚姻是離婚還是婚姻無效的問題。精神病患者婚前一般有
10、病史,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在精神病患病期屬于法令律規(guī)定的禁止結婚的情形。 四、如何解決上述中存在的問題 1、訴訟能力問題,該類病患者治愈力較低,多數多次復發(fā),既使沒有復發(fā),也是病情的緩解期,不能憑法官的一般判斷具有訴訟行為能力。審查確定雙方當事人是否符合訴訟主體資格的要求,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前提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jiān)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被加芯癫〉囊环疆斒氯?,由于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志,不具有相應的訴訟行為能力,就需要由其監(jiān)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委托其他代理人代為參加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1、也明確規(guī)定,無論是結婚還是離婚,都應為男女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在一方患有精神病的離婚案件中,由于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當事人,因為受精神缺陷的制約,本身既不能依法參加訴訟行使權利,也不能正確表述自己的意志,法律規(guī)定應由其法定監(jiān)護人作為代理人代為訴訟,以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而對于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當事人是否確實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只憑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或者一般的表面觀察就可確定,而必須要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其訴訟行為能力作出確定。 離婚訴訟糾紛案件中一方為精神病人的,其法定代理人的全部民事訴訟活動對精神病人有效。其所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的民事行為,即為法律所認
12、可的行為,一旦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訴訟中法官應主動審查其訴訟行為能力,確定適格的訴訟主體??捎沙袚癫∪吮O(jiān)護的監(jiān)護關系順序代為訴訟,或者由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民事訴訟。 2、 在訴訟中對精神病人的行為能力的確定,應當依據民法原理規(guī)定的采取個案審查確認制度。而精神病人在訴訟中能否被確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這關系到精神病人在訴訟中的各項訴訟活動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即程序是否合法,實體處理是否正當。因此,應首先考慮采用何種標準來確定或認定其是否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病情的程度如何。 (1)人民法院一般
13、應委托司法精神病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具體認定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病情輕重程度,應以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為理論性、科學性的根據。即采用醫(yī)學鑒定標準確定。訴訟中當事人為證明肯定或否定患有精神病必須向法院提供證據材料。人民法院以合法、真實的鑒定結論為定案根據,來認定涉案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所提出的一方當事人是否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2)可以參照精神病醫(yī)院出具的有關診斷證明、鑒定加以確認。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醫(yī)院診治過程中,有關專家對精神病人的病情所作出的科學檢查、檢測等結論性意見,仍可以由法官在作出確認時成為證明材料使用。但應以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無異議為限,或者經開庭質證
14、雙方無異議,法院予以采信,或者由其他證據或事實相互認證為審查條件。 (3)可以參照群眾公認的事實和證據進行認定。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必須以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法定代理人)對所公認的事實和證據無異議為限。群眾公認的事實,應該是精神病人的住所地村委會出具的具有真實性的證明材料。同時,也包括周圍群眾即精神病人的左鄰右舍,對精神病人長期的起居、生活等基本情況的感知和認識。對這類事實要求是:能夠起到證明精神病人因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精神疾病和現(xiàn)在仍然繼續(xù)持有的精神狀態(tài),并且是人們均普遍認為和說法一致的事實。 (4)關于在訴訟中一方為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向法院提出該精神病人是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
15、能力人的,為解決當事人對此項訴訟爭議,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需按民事訴訟法程序作出認定的,可比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規(guī)定:“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其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公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3、如感情確應破裂,應準予離婚。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毙拚蟮幕橐龇▽τ谠擃惥癫∪烁星槠屏褯]有明確的標準。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3條規(guī)定“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的,或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
16、其結婚的,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視為夫妻感情破裂,可準予離婚。具體應掌握兩點:一是婚前隱瞞病情,婚后經治不愈的,該情況無須多次治療,也無須時間上的考慮。二是,婚前雖知有病,或是病為婚后所得,應屬于多次治療無效而影響到夫妻感情的。多次一般應掌握在三次以上。 4、精神病患者的離婚案件,應以判決的形式結案。離婚訴訟是身份關系的訴訟,是否同意離婚的意愿,法定代理人是無權表示這種意見的,必須由當事人本人表明。離婚訴訟一方當事人因精神性障礙,對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理性方面,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實質性法律問題因缺乏判斷能力和理解能力,無法用正常的語言正確表達其內心真實意思。立法上,從確
17、定精神病人具備最主要原因和精神病人行為產生的法律效力方面,已在法律規(guī)范體現(xiàn)出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自行為開始時即歸于無效,該類當事人無訴訟行為能力,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的離婚問題應由人民法院裁決,以判決的形式結案。即使法定代理人與婚姻當事人的一方達成離婚調解協(xié)議,也不應當用調解的形式結案,但可在判決書中將調解協(xié)議的內容予以確定。 5、該類離婚案件案由是離婚還是無效婚姻,應區(qū)別對待。第七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屬于禁止結婚的情形。同時第十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屬于無效婚姻。醫(yī)學上規(guī)定,精神
18、病患者在患病期間不得結婚。因此,對一方或雙方為精神病患者的的案由是離婚還是無效婚姻,應以雙方在結婚登記時該患者是否在發(fā)病期為衡量標準,因為精神病患者在發(fā)病期所實施的民事行為是無效的,其所進行的婚姻登記的行為也應為無效,法院應當宣告其婚姻無效。相反,在進行結婚登記時該病人的精神狀況是正常的,其婚姻屬于有效婚姻,應定以離婚案由。 6、對精神病患者在財產分割上,子女撫養(yǎng)費負擔及經濟幫助上均應給予照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币陨戏梢?guī)定,處理離婚訴訟中一方為精神病人的,另一方應支付一定的經濟幫助款項或者是提供一定財產,為我們提供了相關的法律原則。在此要明確的幾項問題是:首先,在離婚訴訟中,要區(qū)分精神病人屬于哪種情形的不同情況。根據完全不能自理、或者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的劃分原則,和另一方的經濟狀況,給付精神病人一次性的經濟幫助。其次,確定一次性的給付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活塞式半自動液體灌裝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碘制品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機電臺秤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天竺葵精油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漳州蕉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PU模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音樂音效IC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燈芯絨襯衫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桃木雕刻擺件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酵母)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胎兒性別鑒定報告模板
- 大學生就業(yè)指導PPT(第2版)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家具安裝工培訓教案優(yōu)質資料
- 湖南大一型抽水蓄能電站施工及質量創(chuàng)優(yōu)匯報
- 耳穴療法治療失眠
- 少兒財商教育少兒篇
- 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紫膠(又名蟲膠)
- 初二上冊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envi二次開發(fā)素材包-idl培訓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語文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
- 西門子starter軟件簡易使用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