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_第1頁
淺議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_第2頁
淺議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_第3頁
淺議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_第4頁
淺議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議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    唐川【摘要】城市街道景觀是城市景觀的核心,是城市市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市政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城市道路景觀建設的不足和缺陷的分析,進行了設計原則和設計分析等相關理論介紹,提出了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理念,以全面提高我國的城市道路景觀建設質量。【關鍵詞】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園林設計:tu986: a城市道路承載著城市的發(fā)展。無論是商業(yè)運輸還是生活出行,都離不開城市道路的支撐,而城市道路景觀作為城市道路的輔助設施,不僅能夠滿足城市的基本綠化需求,同時也能夠為城市的整體園林建設工作提供相應的輔助和陪襯,因

2、此,為了全面的提高我國城市質量和道路建設水平,城市道路景觀園林設計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以逐漸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1、我國城市道路景觀現(xiàn)狀1.1功能不健全我國許多城市的現(xiàn)狀是僅僅考慮道路交通的基本要求一對路面的要求,忽視道路輔助設施的建設,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不能適應城市建設的發(fā)展。1.2環(huán)境質量差我國街道現(xiàn)狀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環(huán)境質量問題;街道綠化系統(tǒng)不健全,對缺損綠化修補不及時;城市街道的建設、維護和管理存在許多條塊劃分,由于界限不清,出現(xiàn)問題時往互相推脫造成了城市街道都來管又都不管,往往出現(xiàn)管理失調的現(xiàn)象。1.3街道建設缺乏個性街道建設工作通常是小型城市照搬中型模式,中型城市照搬

3、大型城市模式,因此全國范圍內的街道建設大同小異,沒有屬于城市內部的獨特個性,缺乏創(chuàng)新性思維。1.4規(guī)劃意識淡薄人們對城市規(guī)劃缺乏認識,城市建設不遵循城市總體規(guī)劃,沿街建筑形式雜亂無章,沒有特色,不能融入統(tǒng)一規(guī)劃中;毀綠、占綠現(xiàn)象嚴重,破壞了城市園林景觀鑒于以上事實迫切要求我們應用園林的手法去改善,城市道路景觀建設勢在必行。2、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原則2.1“以人為本”的原則城市道路景觀園林建設工作主要是為滿足城市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進行的一項工作,為此,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建設工作要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居住環(huán)境,有利于市民的身心發(fā)展。同時也需要根據(jù)不同生活區(qū)域的市民職業(yè)、

4、消費水平、生活領域等進行具體的設計,滿足不同性質人群的不同需求。2.2尊重、繼承和保護歷史在城市中由于一些有代表性的歷史時期所形成的格局,確定了該城市的發(fā)展形態(tài),它能喚起市民對過去的回憶,產生文化認同感。因此,我們在街道景觀設計時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同時要向前發(fā)展取其精華,重點弘揚具有價值的歷史文化。2.3整體性原則城市道路建設工作必須從城市發(fā)展的整體出發(fā),以體現(xiàn)城市的整體個性和城市的基本職能為核心,設計人員需要全面考慮城市的過去歷史、現(xiàn)在發(fā)展情況和未來發(fā)展趨勢,從宏觀上進行整體設計。2.4可持續(xù)性原則城市發(fā)展需要嚴格按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進行規(guī)劃設計,首先要保證道路建設工作能夠與當?shù)氐?/p>

5、自然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相得益彰,其次,要保證道路景觀園林化設計能夠為市民提供舒適宜人的生活環(huán)境。3、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分析一個城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觀、街道上的尺度,獨具特色的綠化“小品”設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車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們。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為這座城市景觀的代表。3.1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城市道路景觀的設置需要借助一定的綠化植物,尤其是景觀園林化設計理念,對于綠化植物的依賴性更高,因此,如何正確的選擇綠化植物成為工作中的重點,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3.1.1喬木的選擇喬木是城市道路景觀必不可少的一項植物,而喬木的品種比較多,屬性也存在差異,施工設計人

6、員需要按照當?shù)氐牡缆穼嶋H情況,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l)喬木枝干龐大,樹葉密集,一方面可以在夏季為人們提供遮陰避暑功能,同時也能增強城市的整體美觀,另一方面健碩的枝干可以在冬季供人們進行欣賞。(2)綠色植物具有高強度的生命力,能夠適應移植載重的土壤水分變化,并且具有一定的耐旱、防蟲等特性,且對人體沒有危害性。(3)南方地區(qū)適宜栽種四季常青的樹木,北方地區(qū)應該選擇發(fā)芽早,枯萎晚的樹木,延長樹木的觀賞時間,同時道路兩側的景觀樹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抗煙性和吸收性,以便于吸收汽車尾氣和灰塵等。3.1.2灌木的選擇(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樹枝過長妨礙交通;(2)植株無刺或少

7、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金葉女貞、紫葉小粟等。3.1.3地被植物的選擇地被植物的選擇比較簡單,主要是綜合當?shù)氐耐寥罈l件和水文條件,選擇適宜生長的地被植物即可,以減少管理的費用。3.1.4草本花卉的選擇花卉主要是凸顯整體的景觀顏色,因此不需要過多選用,以適度為基本準則,同時由于花卉的管理程序比較復雜,成本高,這也要求要限量選用草本花卉。3.2道路的植物配置3.2.1整齊式園林行道樹此種類型,植物配置形式有:(l)喬木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喬木不僅遮陰效果好,還會使人感到雄偉壯觀,但較單調。(

8、2)喬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觀和季相的變化,又具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3)常綠喬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綠籬:這種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變化。3.2.2自然式園林道路的布置在繁忙的道路兩側設置自然式的園林道路即林蔭路,尤其是居民分布相對較密集的一側,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蔭帶散步休息,又有效防止和減少車輛廢氣、噪音對居民的危害,這種形式在各個城市較為普遍。4、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方法首先,要認真調查道路的周圍環(huán)境和條件。其次,要仔細分析,合理規(guī)劃。 道路綠化包括行道樹、分車帶、路側帶、交通島、街景和林蔭帶六個組成部分,為充分體現(xiàn)城市的美觀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條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綠化

9、規(guī)劃在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的同時, 六個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種的選擇應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對統(tǒng)一。4.1行道樹種植設計。行道樹的種植方式多采用樹池式,但由于沒有特別的保護措施,致使管理困難。建議在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采用樹帶式的種植方式,但要留出鋪裝過道,以便人流通行或汽車停站。4.2分車帶的設計。 根據(jù)城市特點和道路狀況分車帶的綠化大多采用喬木、灌木、地被植物復層混交的植物配置方式,植物通過形態(tài)、色彩等變化的重復體現(xiàn)出韻律美,表現(xiàn)出較強的節(jié)奏感。 千篇一律的設計布局,單一的樹種無變化排列種植很難形成引人入勝的景色,應該將不同植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多層次變化的植物景觀,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保持道路

10、的主要樹種及格調。另外,道路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大多要求對稱性的均衡,特別是主干道,這種均衡使道路顯得穩(wěn)重、大方、有氣勢。 有大量自行車的路段,環(huán)境設計要注意騎車者的視覺線形設計對象,它的環(huán)境設計要充分考慮到行車速度的影響。只有考慮到上述不同交通方式產生的視覺特點,正確地應用于設計,才能形成具有時代氣息的道路景觀。4.3路側帶的設計。 路側帶設計時在注重景觀效果的同時,也要充分發(fā)揮其生態(tài)效應。 在公園或專用綠地附近,應綜合考慮以達到相互滲透、互通互融、和諧統(tǒng)一的景觀效果。在建筑不佳處,應采用喬、灌、 草結合的方式來遮擋,以創(chuàng)造出最美的景觀。4.4交通島的綠化設計。交通島的綠化設計要起到畫龍點睛作

11、用。 城市從形成之日起就和交通聯(lián)系在一起,交通島地處道路交叉點,目的是疏導交通,因此要求綠化高度在0.7米以下,為使司機和行人能準確地觀察到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可采用小喬木、灌木、花、草結合的方式進行各種幾何圖案或變形設計。4.5街景的綠化設計。街景由多種景觀元素構成,各種景觀元素的作用都應恰如其分。單純地作為行道樹而栽植的樹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道路綠地的設計應符合美學的要求,通常要把道路兩側的栽植看成是建筑物前的種植,應該讓行人從各個角度來看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6林蔭帶的設計。林蔭帶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為前提,參照公園、游園、街頭綠地進行喬、灌、草、花的合理優(yōu)化配置,同時,可布置少量的園林設施。結束語作為設計者,必須對街道景觀進行多方面考慮,力求科學完美,當然這也需要領導者的大力支持和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參考文獻1孟兆禎.園林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