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箔基板品質術語之詮釋_第1頁
銅箔基板品質術語之詮釋_第2頁
銅箔基板品質術語之詮釋_第3頁
銅箔基板品質術語之詮釋_第4頁
銅箔基板品質術語之詮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銅箔基板品質術語之詮釋 Part-II主編白蓉生先生1. 抗撕強度Peel Strength(次重要)       這是CNS的正確譯詞,而且早已行之有年。其典雅貼切足證前輩功力之高??上承┿~箔基板業(yè)者們不明就裡不讀正書,竟自做聰明按日文字面直接說成" 剝離強度 ",不但信雅達欠週,且欲待呈現之原義也盡失,雖不至背道而馳卻也頗乏神似而殊為遺憾。     此詞是指銅箔對基材板的附著力或固著力而言,常以每吋寬度銅箔垂直撕起所需的力量做為表達單位。這當然不僅量測原板材的到貨(As  Received

2、)情形,也還要模擬電路板製程的高溫環(huán)境,熱應力,濕製程化學槽液等的各種折磨,以及耐溶劑的考驗,然後檢視其銅箔附著力是否發(fā)生劣化。之所以如此,實乃因線路愈來愈細密時,其附著力的穩(wěn)定性(Consistency)將益形重要,而並非原板材銅箔附著力平均值很高就算完事。     PC-4101/21就FR-4板材之此號規(guī)格單中,對該類基板之抗撕強度已劃分成三項試驗及允收規(guī)格,即:   A. 厚度17um以上之低稜線銅箔(Low  Profile),其測值無論厚板(指0.78mm或31 mil以上)或薄板(指0.78mm或31 mil 以下)均需超過70/

3、m(或3.938磅/吋)之規(guī)格。B.標準稜線抓地力較強之銅箔(即IPC-CF-150之Grade 1)又有三種情況(試驗方法均按IPC-TM-650之2.4.8節(jié)之規(guī)定): (B-1):熱應力試驗後(288漂錫10秒鐘);薄板者須超過80/m(或4.47磅/吋),厚板者須超過105/m(或5.87磅/吋)。 (B-2):於125高溫中;薄板與厚板均須超過70/m(約4 lb/in)。 (B-3):經濕製程考驗後;薄板須超過55/m(或3.08 lb/in)厚板須超過80/m(或4.47 lb/in)。C.其他銅箔者,其抗撕強度之允收規(guī)格則須供需雙方之同意。D.試驗頻度:按IPC-4101表5之

4、規(guī)定,上述B-1項品質出貨時須逐批試驗,B-2項則三個月驗一次,而B-3項也是三個月驗一次。一般業(yè)者經常對抗撕強度 隨便說說的 8磅 ,係指早期美軍規(guī)範(MIL-P-13949)舊“規(guī)格單4D”中,對厚度1oz之標準銅箔之 8 lb/in 而言,立論十分鬆散不足為訓。2. Volume Resistivity 體積電阻率(不重要)       係在量測板材本身的絕緣品質如何,是以“電阻值”為其量化標準。例如在各種DC高電壓下,測試兩通孔間板材的電阻值,即為絕緣品質的一種量測法。由於板材試驗前的情況各異,試驗中周遭環(huán)境也不同,故對本術語與下述之 “表面電阻

5、率” 在數據都會造成很大的變化。     例如軍規(guī)MIL-P-13949要求20mil以上的FR-4厚板材,執(zhí)行本試驗前須在 50/10RH 與 25/90RH 兩種環(huán)境之間,先進行往返10次的變換,然後才在第10次 25/90RH 之後進行本試驗。至於原在20mil以上的FR-4厚板材,則另要求在C-96/35/90(ASTM表示法,即35,90RH,放置96小時)之環(huán)境中先行適況處理,且另外還要求在125的高溫中,量測FR-4的電阻率讀值。     IPC-4101在其表5中對此項基板品質項目,要求12個月才測一次(由此可見本項並

6、不重要)。每次取6個樣片,須按IPC-TM-650手冊之2.5.17.1測試法進行實做,而及格標準則另按各單獨板材之特定規(guī)格單。至於最常見FR-4之厚板(指0.78mm或30.4mil以上)經吸濕後,其讀值仍須在106Megohm-cm以上,高溫中試驗之及格標準亦應在103Megohm-cm以上。       其實此種 "體積電阻率"也就是所謂的"比絕緣"(Specific  Insulation)值,係指板材在三度空間各邊長1cm的塊狀絕緣體上,分別自其兩對面所測得電阻值大小之謂也。因目前基材板的技術已

7、非常進步,此種基本絕緣品質想要不及格還不太容易呢,似無必要詳加追究。  3. Surface Resistivity 表面電阻率(不重要)     係量測單一板面上,相鄰10mil兩導體間之表面電阻率。不過當板材的事先適況處理與試驗環(huán)境不同時,其之測值亦有很大的變化。本試驗前各種板材所應執(zhí)行的10次適況前處理,則與前項體積電阻率之做法相同,而125的高溫中試驗也按前項實施。     IPC-4101亦將此項目收納在其表5中,測試方法與12個月測試之頻度,也與前項完全相同。早年樹脂的生產技術自然不如目前遠甚,時常擔心樹脂或玻纖

8、布中夾雜有離子性的殘渣,一旦如此將造成板材絕緣品質的劣化,是故早年的老舊規(guī)範中,都加設了上述兩項絕緣品質之"電阻率"規(guī)格。     然而基材板中若要12個月才測一次的品質項目,又能對每天大量出貨的PCB工業(yè)有何幫助?有什麼把關的必要?真是天曉得! 想必此等可有可無不關痛癢的陋規(guī),將來遲早會被取消而成為歷史。  4. Moisture Absorption 吸濕率(又名Water Absorption)(次重要)     此項品質係訂定於IPC-4101之表5,須每三個月取4個樣板去做試驗。又按IPC-41

9、01/21對FR-4基板的規(guī)定,厚度低於0.78mm(30.5mil)的薄板要求吸濕率不可超過0.80;30.5mil以上的厚板則須低於0.35。     至於測試方法,則應按IPC-TM-650手冊之2.6.2.1方法去進行。其做法是裁取2吋X2吋的樣板,板邊四面都要用400號砂紙小心磨平,再將兩面銅箔蝕刻掉,洗淨後放置在105-110烤箱中烘烤1小時,取出後於乾燥皿中冷到室溫,再精稱其重量到0.1mg。之後的吸水實驗也很簡單,即將樣板浸在23±1的蒸餾水中24小時。取出後立即擦乾並立即精秤即可。 4.1原理詮釋:    

10、 理論上純水是不導電的,若板材吸水後應不致造成絕緣品質的劣化,或出現漏電的缺失。當然若所吸到的是不純的水,自然會影響到板材的絕緣品質。但讀者們卻不可忘記,水分子是一種"極性"頗強的化合物,其"相對容電率"(r.即老式說法的介質常數Dk)高達75,故板材吸水後所製作的多層板傳輸線,必然會造成訊號傳播速率(Vp)的降低,原理從Maxwell  Equation:Vp=C/   r中可得其詳。(Vp:訊號之傳播速度、C:光速、r:訊號線周圍介質之相對容電率)     其次是板材所可能吸到水份,當然不可能是純水,

11、何況鑽孔鍍孔以及眾多的溼式流程,怎麼可能會不吸入離子性漏電的物質?是故有了水後“玻纖絲陽極性漏電”之缺失(CAF;Conductive Anodic Filament)就難免不會發(fā)生了。而且吸了水的板材遇到瞬間高溫焊接或噴鍚時,必然會產生爆板的惡果,這就是對基材板嚴格要求吸水率夠低的三種主要原因。     目前由於樹脂配方技術與膠片含浸工程的長足進步,一般商品板材之吸水率都遠於規(guī)格值的數十倍以下,換句話說吸水率早已不是問題了,除非規(guī)格值再嚴加降低,或改用壓力鍋試驗(PCT;Pressure Cooker Test)更嚴酷的做法,才會面臨挑戰(zhàn)。  

12、0; 5. Dielectric Breakdown介質崩潰(次重要)       係刻意不斷提高AC測試之電壓至50KV以上,以觀察厚板材中相距1吋之兩插孔電極,其崩潰打穿的起碼電壓值為何。按IPC-4101表5的規(guī)定,此項品質亦係三個月測一次,每次取三個樣片。至於IPC-4101/21對FR-4原板之及格標準,則另訂定下限為40KV。     其試驗法係按IPC-TM-650之2.5.6 B法(1986.5)去進行。所取無銅箔之樣板其大小為3吋 X2吋(厚度在30.5mil以上),沿其板長方向的中心線上,鑽出相距1吋而直

13、徑各為188mil的穿孔兩個,並分別插入兩錐狀電極(其一為高電壓極,其二為接地極),然後連以電纜一同浸於絕緣油槽中(如Shell Dial Ax即可)。再按上表以每秒調升500V之方式逐漸升高測試電壓,仔細觀察所發(fā)生之崩潰的情形,且記錄其三個數據及求平均值。但若並未出現崩潰時,即以其可調之最高電壓值為紀錄。    6.Flexural Strength 抗撓強度(又稱Flexural Modulus 抗撓模數)(不重要) 6.1詮釋     聚是指基材板所在承受多少重量之下,而尚不致折斷的機械強度。也就是說做成電路板後,可以承載多少元件而不變形

14、的能力。換言之就是在測板材的硬挺性(Stiffness  or  Rigidity),口語上似可說成“抗彎強度”或“抗彎能力”。板材若在本項之品質良好時,其板彎板翹也就低了。     此“抗撓強度”的試驗方法,可按IPC-TM-650之2.4.4法(1994.12)去做,該法指出本項目是針對厚板而做,而厚板與薄板的分界卻是0.51mm(20mil),與現行分法(1997.12)的0.78mm(31mil)又有所不同。按品質管理的精神,當然是“後來居上”取代前者,故知此種基板硬挺性品質是針對31mil以上的厚板而言。 6.2做法  &#

15、160;  實際做法很簡單,是將板材自底面以“兩桿”支撐,再自頂面的中央以“固定寬度的重頭(Crosshead)”用力向下壓。該壓試機“之支撐跨距(Span)與下壓速度(Speed  of  Testing)等數據,以及對應試驗板在長寬厚等尺度方面的關係,均按下表之規(guī)定:       上述試驗機之支撐桿上緣與下壓重頭之下緣(Nose),均須呈現圓弧表面,樣板外緣亦須保持平整,不可出現缺口撕口等。試驗要一直用力壓下直到樣板斷裂為止。所得數據以“磅”或“公斤”為單位,再按樣板面積換算成“壓力強度”的PSI或Kg/M2,做為允收規(guī)

16、格。IPC-4101/21中即已列入現行的允收規(guī)格長方向之下限為4.23X107 kg/m2,橫方向之下限為3.52X107kg/m2。  7.Flexural  Strength at  Elevalted  Temperature 高溫中抗撓強度(次重要)     係為已搭載零件的板子,在高溫焊接中模擬其抗撓強度如何的試驗。實驗可按IPC-TM-650之2.4.4.1規(guī)定去做,是將樣板放在已有夾具的特定烤箱內,去進行壓試。該烤箱須能控溫在 3以內,不同板材之溫度條件另有表格規(guī)定。所有做法與前項常溫者類同。  &

17、#160;  此等板材高溫“硬挺性”之品質好壞,對表面貼裝(SMT)各種零件之焊點強度甚具影響力。目前各種小型手執(zhí)電子機器的流行,連薄板也要考慮到本項品質了。不過由於樹脂在Tg方面的提高,與玻纖布的改善(如Asahi-Scwebel專利壓扁分散的玻纖布),使得本項品質也改善極多。  8. Arc Resistance 耐電弧性(不重要)     是對無銅箔之清潔厚板面上,以高電壓低電流(0.1A以下)的兩個鎢金屬平面之電極測頭,在0.25 的跨距下,當開動測試機時即產生空中之電弧,不久即會自動消失於板材中。此時板材即將有電弧之軌跡(Tracks

18、ing)出現,於是記錄下空中電弧消失前所經歷的“秒數”,即為“耐電弧”的數據。     21號規(guī)格單要求應在60秒以上。  9.Thermal Stress熱應力(次重要)     係取2 inX2 in各種厚度之板材,有銅箔與無銅箔者分別試驗,也就是在288的錫池表面漂浮10秒鐘。洗淨之後在正常視力下(左右眼各為2.0/2.0)檢查板面之外觀,或另用4倍與10倍放大鏡觀察板面,是否出現炭化(Charing)、表面污染、樹脂損傷、樹脂變軟、爆板分層、起泡、織紋顯露、瑕疵擴大、白點、白斑與坑陷等缺點。至於有銅箔者則只檢查是否起

19、泡或分層即可,此項品質與樹脂之Tg及板材吸水率有關。目視標準可參考IPC-A-600F之各種圖示。10.Dielectric  Strength 介質強度(次重要)     本詞又稱為Electric  Strength抗電強度,係量測板材在Z方向抵抗高電壓的能力。本項品質之衡量,是將已發(fā)生打穿(Failure)之直流電壓實測數據,除以板厚所得數據之volt/mil或volt/mm為單位。此項試驗只針對薄板(31mil以下)而做,實驗須按IPC-TM-650之2.5.6.2法(1997.8)去進行。21號規(guī)格單要求,及格標準之下限為2.90X104 V/mm。 11.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比較性漏電指數     此CTI是針對一般家電用品,或其他高電壓(110V,220V)電器品,所用單面基材板之品質項目。因不屬於電腦資訊或通訊之領域,故IPC-4101並未將之納入,反倒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已收納於其IEC-STD-112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