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備實用教案_第1頁
建筑設備實用教案_第2頁
建筑設備實用教案_第3頁
建筑設備實用教案_第4頁
建筑設備實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所包括(boku)的專業(yè)內容 給、排水工程 供熱、通風及空氣調節(jié)(kn q dio ji)工程 供配電及電氣照明工程 第1頁/共117頁第一頁,共118頁。第一篇 給、排水工程 室外給、排水工程 建筑給、排水工程 管材、器材以及衛(wèi)生(wishng)器具第2頁/共117頁第二頁,共118頁。一、室外(sh wi)給、排水工程 室外給排水工程是為滿足人們生活、生產、消防(xiofng)等用水需要以及將各類用水中所產生的污水收集、處理后排放至水體而建設的一整套工程設施。 室外給排水工程是一項集城市用水的取水、凈化、輸送,城市污水的收集、處理、綜合利用,降水的匯集、處理、排放,以及城市防洪、排澇為一體

2、的系統(tǒng)工程。第3頁/共117頁第三頁,共118頁。(一) 室外(sh wi)給水工程室外給水工程的基本任務: 從天然水源(shuyun)取水,并將原水凈化到所要求的水 質標準后經輸配水管網系統(tǒng)送至用戶。組成: 取水工程、凈水工程、輸配水工程和泵站等 如圖1-1所示。第4頁/共117頁第四頁,共118頁。第5頁/共117頁第五頁,共118頁。(二) 室外(sh wi)排水工程 (城市排水) 城市排水工程是用來收集、輸送、處理、利用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降水的綜合(zngh)設施。任務: 選擇污水和降水的出路,收集、輸送污水和降水,合理處理后排放或再利用,保護城市水環(huán)境。第6頁/共117頁第六頁,共11

3、8頁。污水的分類(fn li): 生活污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水) 工業(yè)廢水(各種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污水和廢水) 降水(雨雪水)城市污水排水系統(tǒng)組成: 室內管網系統(tǒng)和設備、室外管網系統(tǒng)、污水泵站以及污水處理廠等。如圖1-2所示。第7頁/共117頁第七頁,共118頁。排水系統(tǒng)的體制: 1、合流制:將生活污水(w shu)、工業(yè)廢水和雨水混合在一個管渠內排除的系統(tǒng)。 2、分流制:將生活污水(w shu)和雨水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管線內排除的系統(tǒng)。該種排水方式又可分為: 完全(wnqun)分流制:分設污水和雨水兩個系統(tǒng)。不完全分流制:只設污水排水系統(tǒng)不設雨水(y shu)系統(tǒng)。第8頁/共1

4、17頁第八頁,共118頁。第9頁/共117頁第九頁,共118頁。二 建筑(jinzh)給、排水工程(一)建筑(jinzh)給水工程(二)消防給水工程(三)建筑(jinzh)排水工程第10頁/共117頁第十頁,共118頁。(一)建筑給水(jshu)工程綜述:給水系統(tǒng)應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消防等各項用水時對水質、水溫、水壓和水量的要求,設計中還應結合室外給水系統(tǒng)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而確定。建筑給水系統(tǒng)任務:選定適用(shyng)、經濟合理的最佳供水系統(tǒng),將城市管網的水從室外管道輸送到各種衛(wèi)生器具、生產設備和消防裝置等處,并保證向用戶輸送水質合格、水量充裕、水壓足夠的自來水。第11頁/共117頁

5、第十一頁,共118頁。、建筑(jinzh)給水系統(tǒng)分類:生活給水系統(tǒng): 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業(yè)(gngy)企業(yè)內人員提供飲用、盥洗等生活上的用水。生產給水(jshu)系統(tǒng): 為生產工藝提供所要求的用水。 消防給水系統(tǒng): 為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某些生產廠房、倉庫的消防系統(tǒng)的消防設備提供用水。第12頁/共117頁第十二頁,共118頁。2、建筑給水系統(tǒng)的組成:一般情況下,建筑內部給水系統(tǒng)由引入管、給水附件、管道系統(tǒng)、水表節(jié)點 、升壓和貯水設備與室內(sh ni)消防設備等6部分組成。如圖3-1所示。 (1)引入管:聯(lián)絡室內(sh ni)、外管網之間的管段。 (2)給水附件:閘閥、止回閥等控制附

6、件;水嘴、水表等 配水附件。 (3)管道系統(tǒng):由水平干管、立管、支管等組成。 (4)水表節(jié)點:水表裝置設置的總稱(水表設置在引入管上,在其前后分設閘門和泄水裝置)。 (5)室內(sh ni)消防設備:消火栓、自動噴水系統(tǒng)或水幕滅火設備等。 (6)升壓和貯水設備:常用的有貯水池、高位水箱、水泵和氣壓給水裝置等。第13頁/共117頁第十三頁,共118頁。第14頁/共117頁第十四頁,共118頁。3、建筑給水(jshu)方式以及管道布置: 建筑內給水(jshu)方式有很多種,一般應根據建筑情況、高度、所需壓力以及城市配水管網的供水能力和水壓等因素來選用。以下為最基本形式:(1)直接供水方式(2)設置

7、水箱的供水方式(3)設置水箱和水泵的供水方式(4)分區(qū)(fn q)供水系統(tǒng) 上述各方式見后圖示第15頁/共117頁第十五頁,共118頁。第16頁/共117頁第十六頁,共118頁。第17頁/共117頁第十七頁,共118頁。第18頁/共117頁第十八頁,共118頁。第19頁/共117頁第十九頁,共118頁。管道布置和敷設:A、管道布置:給水管道的布置,在保證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管線簡短,使用方便、減少與建筑、結構、暖通以及電氣各方面的矛盾,并應便于施工和竣工后使用中的維修管理工作。(管道布置的要點:引入管、水表、供水干管、立管和支管)B、管道敷設:給水管道的敷設方式主要有明裝和暗裝兩種,為了安裝

8、和檢修方便,一般多用明裝,管道可沿墻壁、梁、柱,地板或天花板下等處附設,并以鉤釘、吊環(huán)、管卡及托架等固位。管道穿越基礎(jch)、墻壁、樓板時,應預留孔洞,并避免穿過梁、柱,以免影響結構安全。暗裝方式一般應用在特殊要求的建筑中。 管道常用吊裝固定支架見后圖第20頁/共117頁第二十頁,共118頁。第21頁/共117頁第二十一頁,共118頁。(二)消防給水工程 消防給水系統(tǒng)是撲滅火災,保護國家財富和 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給水系統(tǒng)?;馂碾m是偶然事故,一旦發(fā)生危害無窮,因此對消防供水要求極為嚴格,必須(bx)使供水管網及設備,處于警備狀態(tài),保證消防的用水需求。 城市(chngsh)消防給水系統(tǒng) 建筑消

9、防給水系統(tǒng)第22頁/共117頁第二十二頁,共118頁。1、城市消防給水系統(tǒng):(1)水源:消防給水必須有可靠水源,保證消防用水量。 水源可用城市給水管網,這是最常用(chn yn)的消防水源。如果城市有天然水體,如河流、湖泊等,水量能夠滿足,也可以作為消防水源。 上述兩種水源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時,可以設置消防貯水池供水,但容量應滿足在火災延續(xù)時間內消防用水量的要求。第23頁/共117頁第二十三頁,共118頁。(2)消防給水系統(tǒng): 城市消防給水系統(tǒng)可以分為(fn wi)三種形式:A、低壓制給水系統(tǒng) :管網內保持一般建筑生活用水壓力,消防時,由消防車水泵(shubng)加壓供水。管網壓力應保證不

10、小于10m水柱(地面算起)。B、高壓制給水系統(tǒng):是使給水管網內的壓力能保證當消防用水量達到最大而且水槍布置在任何建筑的最高處時,水槍充實水柱仍須不小于10m。C、臨時高壓制給水系統(tǒng):是在泵站內加設消防水泵(shubng),平時以低壓供水,火災發(fā)生時,啟動消防水泵(shubng),增大管網水壓而達到高壓給水系統(tǒng)的供水要求。第24頁/共117頁第二十四頁,共118頁。(3)消防給水管網:A、管網布置:一般都與生活、生產給水管網結合設置,為保證供水安全,應采用環(huán)狀管網。環(huán)狀管網輸水干管不宜少于兩條,其中一條發(fā)生事故,其余干管仍應通過70%的消防用水總量。同時,消防給水管道的最小管徑不小于100mm。

11、B、消火栓:為便于取用給水管消防水量,在管網沿線設置消火栓。消火栓應沿道路(dol)設置,宜靠近十字路口間距不大于120m。地上式應有一個100mm和兩個65mm的栓口;地下式有100mm和65mm栓口各一個。C、水泵接合器:是消防車向建筑內管網送水的接口設備。水泵接和器的型式有地上式、地下式以及墻壁式三種。第25頁/共117頁第二十五頁,共118頁。2、建筑消防給水系統(tǒng): 建筑消防給水系統(tǒng)是設置在建筑物內部的消防給水管道和設備。一般將該系統(tǒng)分為(fn wi)多層建筑消防系統(tǒng)和高層建筑消防系統(tǒng)。 多層建筑(低層):指9層及9層以下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god)在24m以下的其他建筑物。 高層建

12、筑:指10層及10層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建筑高度(god)超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第26頁/共117頁第二十六頁,共118頁。(1)低層建筑消防系統(tǒng):主要為消火栓系統(tǒng)。A、系統(tǒng)形式:該系統(tǒng)常采用生活與消防或生產與消防合用系統(tǒng),簡化管道設備,降低造價;在消防要求嚴格或采用合用系統(tǒng)經濟上不合理時,也可采取獨立設置消防系統(tǒng)。各形式見后圖所示。B、消火栓系統(tǒng)組成以及布置:消火栓系統(tǒng)由管網以及消火栓組成。管網應形成環(huán)網,應有(yn yu)兩條進水管并附有水泵、水箱等設備,立管靠近消火栓。 消火栓由消防龍頭、水帶、水槍組成,并將三者裝設于壁龕中,箱側設有水泵啟動及火災報警按鈕。(a)消防龍頭:控制水帶水流

13、的閥門,口徑為50mm和65mm兩種(b)水帶:引水的軟管,水帶直徑50mm和65mm,長度10、15、 20m等。(c)水槍:為錐形噴嘴,規(guī)格13、16、19mm。第27頁/共117頁第二十七頁,共118頁。第28頁/共117頁第二十八頁,共118頁。第29頁/共117頁第二十九頁,共118頁。第30頁/共117頁第三十頁,共118頁。(2)高層建筑(o cn jin zh)消防系統(tǒng): 消火栓消防系統(tǒng):(前面已介紹)自動噴水消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在火災起后能夠自動噴水滅火。在火災發(fā)生(fshng)時,由于噴頭封閉元件自動開啟噴水滅火,并同時發(fā)出報警訊號,滅火及控制火勢蔓延的效果高,成功率可達95%

14、以上,對保護建筑,減少火災損失,防災滅火起了很大作用。自動噴灑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滅火給水系統(tǒng),但該系統(tǒng)的管網以及附屬設備等復雜,造價較高,目前,我國主要使用于易燃工廠、高級賓館、大型公共建筑物中的重要部位,一般情況仍是以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為主。第31頁/共117頁第三十一頁,共118頁。自動噴水消防系統(tǒng)(xtng):A、自動噴水消防系統(tǒng)(xtng)分類: a濕式系統(tǒng)(xtng): b干式系統(tǒng)(xtng): c預作用系統(tǒng)(xtng): d雨淋式系統(tǒng)(xtng): e水幕系統(tǒng)(xtng)。B、自動噴水消防系統(tǒng)(xtng)的主要部件: a噴頭: b報警閥: c水流報警設備: d火災探測器。第32頁/共11

15、7頁第三十二頁,共118頁。第33頁/共117頁第三十三頁,共118頁。第34頁/共117頁第三十四頁,共118頁。第35頁/共117頁第三十五頁,共118頁。第36頁/共117頁第三十六頁,共118頁。(三)建筑排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所完成的工作是對建筑物內的污水與廢水進行收集、輸送(sh sn)排出以及進行局部處理。1、建筑排水分類:按污水和廢水產生來源一般(ybn)可分為三類(1)生活污水;(2)工業(yè)廢水;(3)雨水和雪水。2、建筑排水系統(tǒng)分類:(在分流制排水中)(1)糞便污水排水系統(tǒng);(2)生活廢水排水系統(tǒng);(3)工業(yè)廢水排水系統(tǒng);(4)雨水排水系統(tǒng)。第37頁/共117頁第三十七頁,共

16、118頁。3、建筑排水系統(tǒng)的組成:(1)污水和廢水的收集器具(匯水(hushu)設備或衛(wèi)生潔具);(2)排水管道(引出管;立管;支管等);(3)通氣管;(4)水封裝置;(5)清通部件;(6)提升設備;(7)污水局部處理設備。 詳見后圖第38頁/共117頁第三十八頁,共118頁。第39頁/共117頁第三十九頁,共118頁。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1)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則: 由于排水管道所排泄的是污水(w shu),其中含有大量的雜物,因此排水管道布置應力求簡短,少拐彎或不拐彎,避免堵塞。另外,排水管道不宜穿越建筑物沉降縫、伸縮縫。如果必須穿越時,要有切實的保護措施。(2)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

17、設: 引出管:是室內與室外檢查井之間的排水管段。要求水流暢通,與立管連接處應以兩個45彎頭相接。 排水立管:一般設置在墻角處或是沿墻,或是沿柱垂直布置。立管上應設檢查口。暗裝時,排水立管布置在管井中,管井上應有檢修門或檢修窗。第40頁/共117頁第四十頁,共118頁。三、管材、器材及衛(wèi)生器具 室內、外給排水系統(tǒng)是由衛(wèi)生器具、管道、配件附件以及附屬構筑物組成。其根本作用是輸送用水、排泄污水。管材及器具、配件的選用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和工程質量,影響工程造價。因此,了解(lioji)給排水工程時,必須熟悉管材、器具等的種類、性能,以便于我們選用。第41頁/共117頁第四十一頁,共118頁。(一)管材

18、、附件及水表(shubio):1、室內給排水常用的管材: 常用的管材有鋼管、鑄鐵管、塑料管、石棉水泥管等。(1)鋼管(gnggun): 分為焊接鋼管(gnggun)和無縫鋼管(gnggun)。鋼管(gnggun)的連接方法有:螺紋連接、法蘭連接、焊接。 焊接鋼管(gnggun)又稱為有縫鋼管(gnggun),是水、煤氣輸送鋼管(gnggun)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它分為鍍鋅鋼管(gnggun)(白鐵管)和非鍍鋅鋼管(gnggun)(黑鐵管)兩種。第42頁/共117頁第四十二頁,共118頁。(2)鑄鐵管: 與鋼管比較具有抗腐蝕性好、使用壽命長、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但質地較脆、不耐振動及彎折、工作壓力

19、低、重量大。根據用途可分為給水鑄鐵管和排水鑄鐵管。 給水鑄鐵管:(可承壓)接口形式主要有承插接口和法蘭接口兩種,承插接口常用于埋地管線,法蘭接口用于明裝管線中。 排水鑄鐵管:(不可承壓)用于排除室內生活污水、屋面雨水以及振動不大場所的生產(shngchn)污廢水。排水鑄鐵管接口形式主要為承插式接口,填塞材料主要為石棉水泥、水泥沙漿、膨脹水泥等。第43頁/共117頁第四十三頁,共118頁。(3)塑料管: 塑料管與傳統(tǒng)(chuntng)金屬管相比,具有重量輕、耐腐蝕、衛(wèi)生安全、水流阻力小,安裝方便等特點。 2000年6月1日起,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鍍鋅鋼管做給水管,推廣應用PAP管、PE-X管、PP

20、-R管等塑料管道。同時,淘汰沙模鑄造鑄鐵排水管用于室內排水管道,推廣應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CPVC管)。 綜上所述,塑料管得以廣泛應用。塑料管的連接方式: 螺紋連接、熱熔連接、法蘭連接、粘接。 第44頁/共117頁第四十四頁,共118頁。2、附件:(1)控制附件: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水量、水壓,控制水流方向以及關斷水流,便于管道、儀表和設備檢修。常用的有:閘閥、截止閥、蝶閥、止回閥、減壓閥以及安全閥等。 截止閥:適用于管徑小于50mm的管道上。水流阻力較大,開啟、關閉力較大。安裝具有(jyu)方向性。 閘閥:宜在管徑大于50mm的管道上采用,全開時水流阻力小,開啟、關閉力較小。安裝無方向性。 止回閥

21、:又稱為單向閥,用來阻止管道中水的反向流動,當水流反向時,該閥將自動關閉。(2)配水附件:主要指各類配水龍頭。 見后面圖示第45頁/共117頁第四十五頁,共118頁。第46頁/共117頁第四十六頁,共118頁。第47頁/共117頁第四十七頁,共118頁。3、水表:水表是計量建筑用水量的儀表。 水表按工作原理分為:流速式水表、容積式水表和活塞式水表。其中流速式水表是目前建筑給水系統(tǒng)中廣泛使用的。是根據管徑一定,流速與流量成正比的原理計量水的流量的。 流速式水表按其結構又分為:旋翼式水表、螺翼式水表。 旋翼式水表:葉輪輪軸與水流(shuli)方向垂直,水流(shuli)阻力較大,多為小口徑水表,宜

22、用于小流量的計量。 螺翼式水表:葉輪輪軸與水流(shuli)方向平行。水流(shuli)阻力較小,計量范圍較大,適用于大流量的計量。第48頁/共117頁第四十八頁,共118頁。第二篇 供熱工程(gngchng) 在冬季,室外溫度低于室內溫度,房間的圍護結構(墻、屋頂、地板、門窗等)不斷向室外散失熱量,使房間溫度降低,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為使室內保持所需要的溫度,就必須向室內供給相應的熱量。這種向室內供給熱量的工程設備叫做供暖系統(tǒng)。它是供熱工程的一部分(b fen)。 在本篇的學習中,我們主要是了解“集中供暖系統(tǒng)”的有關內容。 由遠離供暖房間的熱源、輸熱管道和散熱設備等三部分(b fen)

23、組成的工程設施,稱為“集中供暖系統(tǒng)”。第49頁/共117頁第四十九頁,共118頁。第50頁/共117頁第五十頁,共118頁。 在集中供暖系統(tǒng)中,把熱量從熱源輸送到散熱器的物質叫“熱媒”,這些物質有熱水、蒸汽和熱空氣等。 以熱水和蒸汽作為熱媒的集中供暖系統(tǒng),在工業(yè)和民用建筑中得到普遍的應用。它們具有供熱量大、節(jié)約燃料、減輕污染、運行調節(jié)(tioji)方便、費用低等優(yōu)點。 集中供暖系統(tǒng)的熱媒可分為三類:熱水、蒸汽和熱風。 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以熱水和蒸汽作為熱媒的集中供暖系統(tǒng) 。 其中,熱水供暖系統(tǒng)是我們主要介紹的內容。 第51頁/共117頁第五十一頁,共118頁。一、熱水供暖系統(tǒng):1、熱水供暖系統(tǒng)可

24、按下述方法分類: 按熱媒參數分: 低溫熱水供暖系統(tǒng)(熱媒參數低于100) 高溫熱水供暖系統(tǒng)(熱媒參數等于或大于100); 按系統(tǒng)循環(huán)動力分: 自然(重力)循環(huán)和機械(jxi)循環(huán)系統(tǒng); 按系統(tǒng)的每組立管根數分: 單管和雙管系統(tǒng): 按系統(tǒng)的管道敷設方式分: 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統(tǒng)。 低溫熱水、機械(jxi)循環(huán)方式的供暖系統(tǒng)是民用建筑的主要供暖形式。第52頁/共117頁第五十二頁,共118頁。2、機械循環(huán)熱水供暖系統(tǒng)常用的幾種形式: (1)雙管系統(tǒng): 雙管系統(tǒng)中每層散熱器并聯(lián)在立管上,每組散熱器可以進行單獨調節(jié),雙管系統(tǒng)運行時受自然循環(huán)作用壓力影響,易造成上冷下熱的豎向失調現象。 (2)垂直單管系統(tǒng)

25、: 各層散熱器串聯(lián)在立管上,各立管并聯(lián)于供回水干管之間,熱水逐次順序進入各層散熱器。單管系統(tǒng)構造簡單、節(jié)約管材、安裝方便(fngbin)、造價較底,但各組散熱器不能單獨調節(jié)。 (3)水平式系統(tǒng): 熱水通過總立管沿水平方向供給各樓層散熱器的系統(tǒng),稱之為水平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一般適用于單層工業(yè)廠房、大廳、商店等。 (4)同程式與異程式系統(tǒng): 供暖系統(tǒng)中,我們還可以將熱水供暖系統(tǒng)分為異程式和同程式兩種,各個循環(huán)環(huán)路熱水流程基本相同的供暖系統(tǒng),稱之為同程式系統(tǒng),否則稱為異程式系統(tǒng)。 第53頁/共117頁第五十三頁,共118頁。 下供下回(xi hu)雙管系統(tǒng)第54頁/共117頁第五十四頁,共118頁。 上

26、供(shng gng)下回雙管系統(tǒng)第55頁/共117頁第五十五頁,共118頁。 上供(shng gng)下回單管系統(tǒng)第56頁/共117頁第五十六頁,共118頁。 水平(shupng)順流式 水平(shupng)跨越式第57頁/共117頁第五十七頁,共118頁。 同程式(chngsh) 異程式(chngsh) 第58頁/共117頁第五十八頁,共118頁。3、供暖系統(tǒng)所用散熱器及主要輔助設備: 散熱設備的作用(zuyng)是向供暖房間供給熱量,以彌補房間的熱量損失,從而保證了室內所需要的溫度,達到了供暖的目的。 散熱器目前是我國大量使用的散熱設備。 (1)散熱器的類型: 散熱器按照材料分為鑄鐵散熱

27、器和鋼制散熱器兩大類。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散熱器: a.灰鑄鐵柱型散熱器 b.灰鑄鐵翼型散熱器 c.鋼串片式散熱器 d.鋼制板式散熱器 第59頁/共117頁第五十九頁,共118頁。第60頁/共117頁第六十頁,共118頁。 散熱器內對絲: 第61頁/共117頁第六十一頁,共118頁。 (2)散熱器的安裝布置 : 散熱器的布置應以容易造成室內冷、暖空氣的對流;室外侵入的冷空氣加熱迅速;人們的停留區(qū)暖和舒適以及盡量少占用室內有效空間和使用面積為原則。通常,房間有外窗時,散熱器一般應安裝在每個外窗的窗臺下,這樣由散熱器上升的對流熱氣流就能阻止和改善從玻璃窗下降的冷氣流及玻璃冷輻射作用的影響,使流動區(qū)的

28、空氣比較暖和。 樓梯間的散熱器應盡量布置在底層。當散熱器數量過多可適當(shdng)合理地布置在下部其他層。這是因為底層散熱器所加熱的空氣能夠自由上升,從而補償上部的熱損失。 為了防止凍裂,雙層外門的外室及門斗內不宜布置散熱器。散熱器在室內應明裝,這樣散熱效果好,而且易于清除灰塵。特殊情況(如幼兒園內的散熱器)需要暗裝時,裝飾罩應有合理的氣流通道、足夠的通道面積,并方便維修。第62頁/共117頁第六十二頁,共118頁。(3)熱水供暖系統(tǒng)(xtng)主要輔助設備:A、 膨脹水箱: 熱水采暖系統(tǒng)(xtng)中,熱媒加熱后體積將會膨脹,為容納這部分膨水量,系統(tǒng)(xtng)原則上要設置膨脹水箱;系統(tǒng)(

29、xtng)溫度降低,熱媒體積收縮,或者系統(tǒng)(xtng)水量漏失時,又需要由膨脹水箱將水補入系統(tǒng)(xtng)。機械循環(huán)系統(tǒng)(xtng)中,膨脹水箱還起著重要的定壓作用,因此,它連接在水泵吸入口附近的回水干管上。 膨脹水箱一般分方形和圓形,從是否與大氣相通又可分為開式和閉式兩種。 膨脹水箱的配管: 膨脹管; 循環(huán)管; 信號管; 溢流管; 排污管 。B、集氣罐和自動排氣閥: 為了保證采暖系統(tǒng)(xtng)的正常工作,必須及時、方便地將系統(tǒng)(xtng)中的空氣排出。集氣罐和自動排氣閥的作用就在于此。第63頁/共117頁第六十三頁,共118頁。4、供暖管路的布置與敷設: 供暖管道采用水煤氣鋼管輸送熱媒,管

30、道接口形式可采用螺紋連接、焊接、法蘭連接。 管道的布置與敷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應力求管路簡單、節(jié)省管材、便于管理并應考慮不影響房間美觀。 供暖管道的安裝有明裝和暗裝兩種形式。應用時要依建筑物的要求而定。在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業(yè)建筑中一般都應采用明裝。裝飾(zhungsh)要求較高的建筑物,如劇院、禮堂、展覽館、賓館及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如:幼兒園)等常用暗裝。(1)干管的布置與附設: 水平干管要有正確的坡度方向,對于機械循環(huán)熱水供暖系統(tǒng)管道的坡度為0.0020.005,一般取0.003,同時應在供暖管道的高點設放氣、低點設泄水裝置。 第64頁/共117頁第六十四頁,共118頁。(2)立

31、管布置與附設: 散熱器的立管布置與系統(tǒng)形式、散熱器布置位置等因素有關。立管一般布置在房間的墻角處,或布置在窗間墻處,樓梯間的立管應單獨設置,以免凍結而影響其他房間供暖。立管上下端均應設置閥門,以便與檢修。 立管穿越樓板時(水平管穿越隔墻時相同),為了使管道可以自由移動而且(r qi)不損壞樓板或墻面,應在安裝位置預埋鋼套管。套管內徑應稍大于管道的外徑,管道與套管之間應填以石棉繩。 管道穿越墻壁,套管兩端與墻壁相平;管道穿越樓板,套管上端應高出地面20,下端與樓板底面相平。 具體做法見后面圖示第65頁/共117頁第六十五頁,共118頁。 管道穿越樓板(lubn) 管道穿越墻壁 第66頁/共117

32、頁第六十六頁,共118頁。(3)立管與散熱器的連接 : 垂直系統(tǒng)中,每組散熱器應直接與立管連接,也可以采用串聯(lián)方式。散熱器的間距不應超過1.5m;機械循環(huán)熱水采暖系統(tǒng)串聯(lián)管的管徑不小于25。 另外,散熱器支管應盡量同側連接,水平支管應具有一定坡度。要求: 支管長度小于或等于500時,坡降為5;支管長度若大于500時,坡降為10。支管與墻面的距離應同立管一致(yzh)。 立管與散熱器的連接見后面圖示 第67頁/共117頁第六十七頁,共118頁。第68頁/共117頁第六十八頁,共118頁。(4)供暖系統(tǒng)的入口裝置: 供暖系統(tǒng)的入口是指室外(sh wi)供熱網路向熱用戶供熱的連接裝置,設有必要的設備

33、、儀表以及控制設備,用來調節(jié)控制供向熱用戶的熱媒參數,計量熱媒流量和用熱量。 一般我們稱之為熱力入口,設有壓力表、溫度計、循環(huán)管、旁通閥、平衡閥、過濾器和泄水閥等。 建筑物可設有一個或多個熱力入口,供暖管道穿過建筑物基礎、墻體等圍護結構時,應按規(guī)定尺寸預留孔洞。 具體做法見后面圖示第69頁/共117頁第六十九頁,共118頁。第70頁/共117頁第七十頁,共118頁。第71頁/共117頁第七十一頁,共118頁。二、高層建筑供暖的特點: 10層及24m以上的建筑物我們稱其為高層建筑。 高層建筑熱水供暖系統(tǒng)的靜水壓力較大,因此高層建筑供暖系統(tǒng)的形式和與室外熱網的連接方式,必須充分考慮散熱器的承壓能力

34、及外網的壓力等因素。同時,還必須解決垂直失調的問題(wnt)。 高層建筑熱水供暖系統(tǒng)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 分區(qū)式供暖系統(tǒng) 2、 雙線式系統(tǒng) 3、 單、雙管混合式系統(tǒng) 第72頁/共117頁第七十二頁,共118頁。第73頁/共117頁第七十三頁,共118頁。第74頁/共117頁第七十四頁,共118頁。第75頁/共117頁第七十五頁,共118頁。三、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 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是采用低于60低溫水作為熱媒,通過直接埋入建筑物地板內的盤管輻射而達到的一種(y zhn)方便靈活的采暖形式。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可以克服散熱器采暖系統(tǒng)不便于按熱計量、分戶分室控溫等等。

35、 后面示意圖為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組成。第76頁/共117頁第七十六頁,共118頁。第77頁/共117頁第七十七頁,共118頁。1、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構造: 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因水溫低,管路基本不結垢,多采用管路一次性埋設于墊層中的作法。 地面結構一般由樓板、找平層、絕熱層(上部敷設加管)、填充(tinchng)層和地面層組成。 找平層:是在填充(tinchng)層或結構層上進行抹平的構造層; 絕熱層:主要用來控制熱量傳遞方向; 填充(tinchng)層:用來埋置、保護加熱管并使地面溫度均勻; 地面層:指完成的建筑地面。 如允許地面雙向散熱時 ,可不設絕熱層。住宅建筑因涉及分戶熱計量,

36、不應取消絕熱層。 第78頁/共117頁第七十八頁,共118頁。第79頁/共117頁第七十九頁,共118頁。2、低溫熱水地板(dbn)輻射采暖系統(tǒng)管材: 早期,低溫熱水地板(dbn)輻射采暖系統(tǒng)均采用鋼管或銅管,埋管接頭多,施工困難而且滲漏不能徹底解決;管道膨脹較大;系統(tǒng)壽命短,安全性較差。 現在,低溫熱水地板(dbn)輻射采暖系統(tǒng)均采用塑料管。低溫熱水地板(dbn)輻射采暖系統(tǒng)采用的塑料管有:交聯(lián)鋁塑復合管、 (PAP、XPAP);聚丁烯(PB)管;交聯(lián)聚乙烯(PE-X)管;無規(guī)共聚聚丙烯(PP-R)管。 這幾種塑料管具有耐老化、耐腐蝕、不結垢、承壓高、無污染、沿程阻力小等優(yōu)點。第80頁/共1

37、17頁第八十頁,共118頁。3、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特點: 由于輻射強度及溫度的雙重作用,人體所受冷輻射減少,戶內地表溫度均勻,室溫從下而上逐漸減低,給人以腳暖頭涼的良好感覺,具有很好的舒適感。 同時,還具有節(jié)能、熱穩(wěn)定性好、便于實施分戶熱計量等優(yōu)點。但是,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初投資較大,對施工要求高,增加了樓板厚度、減小了室內凈高(jn o),樓面的結構荷載也加大了。 盡管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使用壽命長,但一旦損壞進行維修幾乎不可能。第81頁/共117頁第八十一頁,共118頁。四、供暖系統(tǒng)分戶熱計量: 建筑節(jié)能是世界建筑技術發(fā)展的大趨勢,是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為實現建設部民用建筑

38、節(jié)能設計標準(采暖(cinun)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節(jié)能50%的目標,提高供熱系統(tǒng)運行效率,采取供熱按熱計量收費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 供暖系統(tǒng)按熱計量收費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一大改革,是住宅商品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供暖系統(tǒng)按熱計量收費勢在必行。第82頁/共117頁第八十二頁,共118頁。 分戶熱計量系統(tǒng)的常見形式(xngsh): 適合熱計量的室內采暖系統(tǒng)形式(xngsh)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沿用傳統(tǒng)的垂直的上下貫通的所謂“單管式”或“雙管式”系統(tǒng);另一種是適應按戶設置熱量表形成的單戶獨立系統(tǒng)的新形式(xngsh)。 前者通過每組散熱器上安裝的熱量分配表及建筑入口的總熱表,進

39、行熱量計量;后者直接由每戶的戶用熱表計量。第83頁/共117頁第八十三頁,共118頁。1、溫控與熱計量裝置(zhungzh) 為了實現室內溫度控制和分戶熱量計量,必須要對我國傳統(tǒng)的集中供熱采暖形式進行改變,通過改變系統(tǒng)形式和增加一系列溫度、流量、壓力控制設備與熱量計量儀表,將傳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供暖系統(tǒng)改變成為動態(tài)控制的系統(tǒng)。 需要增加的裝置(zhungzh): (1)熱量表: 進行熱量測量與計算,并作為結算根據的計量儀器稱為熱量表(又稱能量計、熱表)。 (2)熱量分配表: (3)散熱器溫控閥: 散熱器溫控閥是由恒溫控制器、流量調節(jié)閥以及一對連接件組成 。第84頁/共117頁第八十四頁,共118頁。2、

40、適應按戶設置熱表的幾種室內采暖系統(tǒng): 按戶設置熱表是指每戶系統(tǒng)相對獨立,每戶入口設一戶型熱表,戶內各散熱器相互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 實現戶型熱計量以及戶型獨立調節(jié),是今后供熱計量技術(jsh)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適應按戶設置熱表的室內采暖系統(tǒng)有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散熱器采暖系統(tǒng)。其中散熱器采暖系統(tǒng)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戶內設置小型分、集水器,散熱器之間相互并聯(lián),布管方式成放射狀,也稱之為章魚法布管。 另一種是戶內所有散熱器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成環(huán)型布置。 上述兩種方法均需要與建筑設計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實現。并且供回水立管設在樓梯間,采用雙管系統(tǒng)。 見后示意圖第85頁/共117頁第八十五頁,共118頁。第86頁/共1

41、17頁第八十六頁,共118頁。第87頁/共117頁第八十七頁,共118頁。3、傳統(tǒng)的垂直的上下貫通的所謂“單管式”或“雙管式”系統(tǒng):(1)垂直式單管系統(tǒng): 該原有順流式單管系統(tǒng)為帶跨越管、溫控閥的可調節(jié)系統(tǒng),是舊系統(tǒng)改造極為可行的一種方式。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加兩通溫控閥,一種加三通溫控閥(2)垂直式雙管系統(tǒng): 由于(yuy)雙管系統(tǒng)存在的垂直重力失調原因,往往只應用于4層及以下采暖系統(tǒng)。在每組散熱器入口處安裝溫控閥,不僅可使系統(tǒng)具有可調性,而且增大了末端阻力。 見后示意圖第88頁/共117頁第八十八頁,共118頁。第89頁/共117頁第八十九頁,共118頁。第90頁/共117頁第九十頁,共1

42、18頁。第91頁/共117頁第九十一頁,共118頁。五、室內供暖施工圖識讀以及供暖系統(tǒng)安裝1、供暖工程施工圖的組成: 供暖施工圖一般有設計說明、平面圖、系統(tǒng)圖(軸側圖)、詳圖、設備及主要材料明細表組成。(1)設計說明: 施工圖中有無法表達的問題,這時一般由設計說明來完成 。(2)平面圖: 供暖施工平面圖一般分層表示,它反映了建筑物各層管道及設備的布置(bzh)情況。 第92頁/共117頁第九十二頁,共118頁。(3)系統(tǒng)圖(軸側圖): 供暖系統(tǒng)圖(軸側圖),反映(fnyng)的主要內容有:a 反映(fnyng)出供暖工程管道系統(tǒng)各樓層之間的關系;標明管道系統(tǒng)中干管、立管、支管、散熱器以及閥門之

43、間的連接和位置關系。B 標明供暖管道系統(tǒng)中各管段的直徑、標高、散熱器片數以及各立管的編號、供回水干管的坡度等。c 膨脹水箱、集氣罐等設備的規(guī)格、尺寸以及安裝形式等。d 各節(jié)點詳圖的圖號。(4)詳圖: 供暖施工圖中需要詳盡表示的設備或管道節(jié)點,一般用詳圖來表示。第93頁/共117頁第九十三頁,共118頁。2、供暖工程施工圖識讀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供暖工程施工圖識讀中一般應注意以下問題:a 通常立管與水平干管在安裝(nzhung)時與墻面距離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說立管和干管不屬于同一平面,但在實際作圖中為了簡化作圖,并沒有將立管和干管的拐彎連接處表示出來。b 在熱水供暖系統(tǒng)的上送式系統(tǒng)中最高點設有集

44、氣罐,因此,頂層房間的高度應考慮保證集氣罐(或自動排氣閥)的安裝(nzhung)距離。c 熱水采暖系統(tǒng)和蒸汽采暖系統(tǒng)水平干管具有相反的管道坡向,并且各自的坡度值要求嚴格,因此在預留支架、孔洞時位置應準確。 另外,識讀過程中除熟悉本系統(tǒng)施工圖外,還應了解土建圖紙中的地溝、預留空洞、溝槽預埋件的位置是否相符,與其它專業(yè)(如水、電)圖紙的管道布置及走向有無碰撞的矛盾等,如發(fā)現問題應及時同相關專業(yè)人員協(xié)商配合解決。第94頁/共117頁第九十四頁,共118頁。3、供暖管路系統(tǒng)的安裝: 室內供暖管路系統(tǒng)的安裝主要包括系統(tǒng)安裝和系統(tǒng)試壓、調試兩部分。(1)供暖管路系統(tǒng)的安裝: 系統(tǒng)安裝是指全部管道系統(tǒng)、設備

45、、閥件以及管道防腐、保溫等主要施工內容。 (2)供暖系統(tǒng)試壓調試: 系統(tǒng)試壓、調試則是指上述主要內容完成后采用水壓試驗的方法來檢驗整個(zhngg)管路系統(tǒng)是否漏水或滲水,并且利用閥件對整個(zhngg)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第95頁/共117頁第九十五頁,共118頁。(1)供暖(n nun)管路系統(tǒng)的安裝: 管路系統(tǒng)安裝工藝流程為: 安裝準備 預制加工 支架安裝 干管安裝 立管安裝支管安裝 試壓 沖洗 防腐 保溫 調試。(2)供暖(n nun)系統(tǒng)試壓調試 室內供暖(n nun)管道采用水壓試驗方法的具體內容如下: 系統(tǒng)加壓中,一般分23次升到試驗壓力,每加壓到一定數值時,應停下來對管道進行全面檢查

46、,無異常情況再繼續(xù)加壓(如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試壓,緊急時應把水放盡)。第96頁/共117頁第九十六頁,共118頁。第97頁/共117頁第九十七頁,共118頁。第98頁/共117頁第九十八頁,共118頁。第99頁/共117頁第九十九頁,共118頁。第100頁/共117頁第一百頁,共118頁。采暖設計說明:1、設計依據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2、計算參數:室內計算溫度18,室外計算溫度-15。3、建筑熱負荷:W=32.90KW;熱媒選用:9570低溫熱水;系統(tǒng)(xtng)形式:下供下回式雙管機械循環(huán)。4、散熱器選用:雙柱鑄鐵對流輻射TFD265型,f=0.412m

47、2/片;散熱器支管均異側連接。5、管材選用:焊接鋼管 DN32、焊接;DN32、絲接。6、每組供回水立管根部設置閥門,規(guī)格與立管同;每組散熱器供回水支管設置閥門,規(guī)格與支管同。7、頂層散熱器均設置手動排氣閥,規(guī)格D=8。8、地溝內采暖管道均做保溫,材料為巖棉;厚度為50;做法詳見87R4101、2。9、明裝管道及散熱器刷二樟丹、二銀粉;管道穿墻及樓板設置鋼套管。10、衛(wèi)生間設置換氣扇,型號FV20VW1;風量Q=552(m3/h),功率W=2605(W)。11、建筑采暖施工嚴格按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執(zhí)行。12、設計中未盡事宜,參見有關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執(zhí)行

48、。第101頁/共117頁第一百零一頁,共118頁。第102頁/共117頁第一百零二頁,共118頁。第三篇 通風與空調工程 人類生活在空氣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空氣環(huán)境條件(溫度、濕度、潔凈度等)對保障人們的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是不可或缺的。這一任務的完成就是由通風和空調來實現的。 空調是采用技術手段把某種特定內部的空氣環(huán)境控制在一定狀態(tài)之下,使其能夠滿足人體舒適或生產工藝的要求。而通風則是將室內被污染的空氣直接或經凈化后排出室外,再將新鮮的空氣補充進來,從而保證室內的空氣環(huán)境符合衛(wèi)生標準和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通風與空調的區(qū)別在于空調系統(tǒng)往往把室內空氣循環(huán)使用,把新風與回風混合后進

49、行熱濕處理,然后再送入被調房間;通風系統(tǒng)不循環(huán)使用回風,而是對送入室內的室外新鮮空氣不作處理或僅作簡單處理,并根據需要對排風(pi fn)進行除塵、凈化處理后排出或是直接排出室外。第103頁/共117頁第一百零三頁,共118頁。一、建筑通風(tng fng)工程: 建筑通風包括從室內排除污濁的空氣和向室內補充新鮮空氣。前者稱為排風,后者稱為送風。為了實現送、排風而采用的一系列設備、裝置的總體我們稱之為通風系統(tǒng)。 一般的民用建筑,通常只要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清潔,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空氣的溫度、濕度(shd)和空氣流速。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可以采用通過門窗換氣、穿堂風降溫等手段就能滿足要求,不需要進

50、、排風進行處理。 因此,我們主要介紹空調工程。第104頁/共117頁第一百零四頁,共118頁。二、空氣調節(jié)工程: 空氣調節(jié)(簡稱空調)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某種特定空間內部的空氣環(huán)境控制在一定狀態(tài)下,使其滿足生產、生活需求,改善勞動衛(wèi)生條件。而對空氣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流速、壓力、潔凈度以及噪聲等參數。 一般我們將為生產或科學實驗過程服務的空調系統(tǒng)稱為“工藝性空調”,而將為保證人體舒適的空調系統(tǒng)稱為“舒適性空調”。工藝性空調往往同時需要滿足工作人員的舒適性要求,所以二者又是相互關聯(lián)、統(tǒng)一的。 舒適性空調主要應用于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對空氣的要求除了保證一定的溫濕度以外,還要求保證足夠的新

51、鮮空氣、適當的空氣成分,以及一定的潔凈度、一定范圍的空氣流速。 工藝性空調對于現代化生產來說,是必不可少(b b k sho)的。工藝性空調一般來說對新鮮空氣量沒有特殊要求,而主要是對溫濕度、潔凈度的要求比舒適空調要高。第105頁/共117頁第一百零五頁,共118頁。1、空調系統(tǒng)的分類: 空調系統(tǒng)類型很多,分類方法也有很多種。我們主要介紹兩種。(一) 按處理(chl)空調負荷的介質(無論何種空調系統(tǒng),都需要一種或幾種流體作為介質帶走作為空調負荷的室內余熱、余濕或有害物,從而達到控制室內環(huán)境的目的)分: A.全空氣系統(tǒng) B.全水系統(tǒng) C.空氣-水系統(tǒng) D.制冷劑系統(tǒng)(直接蒸發(fā)機組系統(tǒng)) 第106頁/共117頁第一百零六頁,共118頁。(二) 按空氣處理設備的集中程度(chngd)分: A.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 B.半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 C.分散式空調系統(tǒng) (也稱局部系統(tǒng))2、 空調系統(tǒng)的組成(z chn): 根據上述各種空調系統(tǒng)的分類,可以看到不同的空調系統(tǒng)組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