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李蘭娟先進事跡(一)_第1頁
2020李蘭娟先進事跡(一)_第2頁
2020李蘭娟先進事跡(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李蘭娟先進事跡李蘭娟院士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30余年,是我國傳染病學領域杰出 的領軍人,在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治療重型 肝炎肝衰竭、感染微生態(tài)學建立及應用等研 究領域取得重大成果。她探索鉆研 SARS、手足口病、地震災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防控難題,為我國 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 獻。一、開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新途徑,是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為攻克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達80%的這一國際性治療難題,李蘭娟院士自 1986年起歷經20余年的艱苦攻尖,創(chuàng)建了一套獨特有效的非生物人工肝治療方法 -人工肝支持系

2、統(tǒng)。探明了 ALSS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主持制定了人工肝治 療指南和肝功能衰竭診療指南,有力地推動了人工肝在全國的廣泛幵展并與 國際接軌。迄今ALSS治療重型肝炎1600余例,近7000余例次,顯著提高了 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搶救成功率,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顯著降 低至21.1 %,ft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 %顯著降至56.6 %,ALSS開辟了 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新途徑。并成功將ALSS應用于肝移植圍手術期,為肝移植創(chuàng) 造了時機和條件,有效減輕了術后排異反應,為肝移植前、后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最 有效的治療方法。積極推廣ALSS技術至全國,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并于 2

3、001年至今,作為大會主席連續(xù)主持召開國際暨全國肝衰竭與人工肝學術會議, 提高了我國人工肝研究的國際地位。ALSS研究獲1997年及2006年浙江省科技 進步一等獎,2002年中國高??萍级泉劊?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創(chuàng)立了感染微生態(tài)學新理論,提出了感染微生態(tài)防治新策略,肝病微生態(tài)研究 取得重大突破 李蘭娟院士創(chuàng)建了感染微生態(tài)學,對肝病微生態(tài)和細菌耐藥進行了系列 研究,提出 了感染微生態(tài)防治新策略。并于2002年10月出版了首部感染微生態(tài)學專 著,而國際上直到2006年在權威雜志科學(Science)才刊登論文指出 “破壞微生態(tài)就是損害人類健康”。獲得2001年、2003年浙江省科

4、技進步一等 獎和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以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指導全國新發(fā)和再現(xiàn)傳染病的防治2003年,在SARS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尖鍵時刻,李蘭娟院士對浙江省SARS 疫情的防治提出并采取了科學的措施,在確保不發(fā)生二代病人和醫(yī)務人員被感染、 重癥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中發(fā)揮了尖鍵性作用。研究成果獲2004年浙江省科技進步 二等獎,她本人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2008 年,全國多個省市發(fā)生較大規(guī)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及時主編首部手足口病專 著,并捐贈給衛(wèi)生部,向全國免費發(fā)放,得到了衛(wèi)生部陳竺部長的高度評價??拐?救災期間,主持制定了梭菌性肌壞死(氣性壞疽)診治專家推薦意見,建成國 內首個支援地震災區(qū)網絡醫(yī)療服務平臺,為青川災后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恢復重建提供強 大的技術支撐,受到溫家寶總理高度評價。2009年,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國際大 流行,李蘭娟院士受命擔任國家防治甲型H1N1流感專家委員會臨床診治組組長, 參與了衛(wèi)生部甲型H1N1流感診療 方案的編寫和制定工作。她的防治建議得 到了衛(wèi)生部領導的認同與肯 定,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規(guī)范開展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擔任國家十一五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專家、“綜合防治示范區(qū)和現(xiàn) 場研究"責任專家組組長和國家防治甲型H1N1流感專家委員會臨床診治組組 長、衛(wèi)生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