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測試題(新)_第1頁
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測試題(新)_第2頁
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測試題(新)_第3頁
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測試題(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測試題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2分)1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普通中學生使用的課桌高度是1.8m B眉山市交通部門規(guī)定,城市內(nèi)快速路的最高限速為300km/hC尚義中學教學樓的樓間距約3.2m D按照國家規(guī)定,夏天公共建筑內(nèi)的空調(diào)溫度應控制在182.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飛行器順利完成首次對接,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新階段。如圖所示為“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即將對接時的模擬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完成對接后,“神舟八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B.在完成對接后,“神舟八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靜止的C.“神舟八號與天

2、宮一號”在軌道上運行時沒有質(zhì)量 D.“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在軌道上運行時沒有慣性3.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 4s-8s內(nèi),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0-8s內(nèi)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9題4(12山東濱州)曉燕在學校春季運動會百米賽跑中以16s的成績獲得冠軍,測得她在50m處的速度是6m/s,到終點時的速度為7.5m/s,則全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5一位同學用分度值為1cm的尺來測量物體

3、的長度,下列數(shù)據(jù)正確的是( )A. 5.8dm B. 0.68m C. 0.9800m D.0.680m6用厚刻度尺測木塊的長度,其中方法正確的是( )7小芳在平面鏡前,沿著與平面鏡垂直的方向走動。如果以鏡中她自己的像為參照物,她是( ) A. 運動的 B. 靜止的 C.可能運動也可能靜止 D. 無法確定8.一個物體沿平直公路第1 s運動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過的路程都是10 m,那么該物體在3 s內(nèi)的運動    (  )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曲線運動 D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9.某同

4、學測量課本的寬度四次,記錄結(jié)果為:l7.39cm、17.42cm、17.40cm、17.41cm,則課本寬度為(  )   A17.41cm     Bl7.40cm     Cl7.405cm     Dl7.42cm10.甲、乙兩位同學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直尺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甲的記錄是23.06厘米,乙的記錄是23.063厘米。你認為符合測量要求的是 ( ) 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11、關(guān)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5、  )A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可避免誤差   B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誤差C即使測量的方法正確,也存在著誤差   D誤差就是實驗中產(chǎn)生的錯誤12、2012年11月23日,國產(chǎn)殲-15艦載機首次在航空母艦“遼寧號”上成功起降。如圖所示,飛機起飛時,若說該飛機上的飛行員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航母    B.該飛行員    C.海水   D.航母上的工作人員13、甲、乙兩輛汽車行駛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車上的乘客看乙車在向北

6、運動。乙車上的乘客看到甲車和樹木都向南運動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車可能都向南運動        B甲乙兩車可能都向北運動C.甲車向北運動 乙車向南運動      D甲車一定在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14、唐朝大詩人李白根據(jù)北魏散文家酈道元的“朝辭白帝,暮宿江陵”的句子,寫成千古名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則該船的平均速度約(  )A、41.67km/h   B、83.33km/h   C、20.83km/h  

7、  D、166.67km/h    15、茗茗家距學校1200m遠,某天她上學時,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為了不遲到,她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她上學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 1.2m/s  B. 1.25m/s    C. 2m/s    D. 2.5m/s16、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v=s/t 可知,物體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   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D以上說法都對 二、填空題(每

8、空2分共36分)12012年2月,首批“長鼻子”校車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圖所示:(1)校車行駛過程中,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是 (“運動”或“靜止”)的。(2)每個座位都有安全帶,這是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學生由于具有 而造成傷害。(3)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kmh,“40kmh”是指校車在行駛過程中的 (“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4)小明早晨7點乘校車去上學,7點24分到達學校,設校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30kmh,則小明乘車地點到學校的距離是 km。2.某汽車啟動和到達的時刻及對應的里程表(表盤指示為千米數(shù))示數(shù)如圖6所示,則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_km/h.

9、(哈爾濱)(2分)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同時向東行駛,路程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甲車的速度是_ms;兩車行駛過程中,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_運動.6(沈陽)為響應“低碳生活”的號召,小明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他看到路邊的小樹向后“飛過”,是以_為參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騎過3km用了10min,則他騎車的速度為_kmh。、 (煙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通常有兩種(如圖8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吉林),2011年1月12日,長吉城際鐵路正式運營。早上6點50分CHR5型“和諧號”列車由長春開往吉林。列車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200km/h,全程約為110km,全程運行時間大約是 。

10、一輛汽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該車在20s內(nèi)行駛的路程是 m。 7目前,沈陽市的出租車統(tǒng)一使用車載計價器打印發(fā)票。如圖3所示是一張乘車發(fā)票,該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行駛的平均速度為_km/h。8一片樹葉沿河順流而下,以 為參照物它是運動的,以 為參照物它是靜止的。9.列隊伍長40m,經(jīng)過全長為80m的橋,隊伍過橋用了1min,若隊伍前進可看做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隊伍前進的速度是:Km/h。10如圖(2)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20分)1 (咸寧)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時的運動,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照相機每隔相等 的時間自動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tài),如圖所示(1)可以

11、看出小球在做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              (2)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能反映出該小球下落運動的是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2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如圖1-1-6),(1)斜面應選擇較小坡度,這樣設計是為了實驗中便于測量 。(2)若秒表每格為1s,則該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車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3在校運動會召開之前,八年級(1)班的同學在運動場上進行訓練,小明準備報400m,有的人認為小明同學是越跑越慢,而小明說自己是越跑越快。最后大家決定測試一下。以下是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1)需要的儀器: 。(2)請你用簡短的語言寫出測量的方法:(3) 由以上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小明同學作的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 ,(4) (4)最后100m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2位小數(shù))四、計算題(每題6分共12分)、 汽車從A站出發(fā),以90Km/h的速度行駛了20min后到達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駛了10min到達C站,問(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