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_第1頁
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_第2頁
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_第3頁
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_第4頁
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精品文檔】今天把中醫(yī)的脈法簡單的理順一下。脈法的起源、變化整體來講一講,這樣大家在臨證的時候心里有個底。我們搭脈,根據動向分為來去上、下、至、止幾個部分。就是脈在上面的時候浮現(xiàn)來是什么樣子,而沉下去時是什么樣子,止時是什么樣,來時又是什么樣。而我們今天是根據黃元御的臟腑虛實來診斷。我們搭脈,一個是脈動,一個是尺膚,脈法的位置有時候,除了脈動,部分有高有陷。什么是獨取寸口,就是以寸口之脈,侯一身五臟六腑氣之虛實,這就叫寸口之脈法。為什么要取寸口呢?古人說,寸口者,氣之大會要。營氣是周營全身,一日一夜交匯的地方。脈氣交匯,五臟六腑之氣全交

2、匯于寸口。寸口脈有幾個特點,第一個脈是怎么來的,首先是要靠陽明胃氣的鼓蕩,脈氣才能行于周身,陽明胃氣,一身原氣之本,是為根氣,少陰腎氣虧虛的話,脈象會浮散微弱,所以搭脈時講究胃神根第一點講寸口脈的部位,是根據關部來定的,腕后高骨,定關,橈骨徑突,對應的是關部,高骨前,中醫(yī)講關,氣機在這是陰生陽入,是關隘之口。我們古人,根據天地之氣成象,來定出不同的氣象,不同的脈度。關前一寸,一寸里面取九分,寸口脈陽氣出九分,關前是陽出九分,九分里面以六分定為寸,關后陰入一指,陰氣伏藏,由關部到尺澤穴。一尺里面取一寸,一寸里面關后三分,是為關,余下來的七分定為尺部脈,這就是寸和尺的分部。關于具體部位的長短來歷,

3、平常的動脈循經是手太陰肺經,但是也有很多人脈向行的不是手太陰肺經。一般是至關部以后,脈向內循,內安于手厥陰心包經,這是內斜脈。還有從關部外出并于手陽明大腸經,這是兩種脈向的變化。按著道家來解釋,一般人的脈向出關了以后向內走,心氣偏抑郁,脈象偏于往外的,偏于陽的一面,就有點浮動,浮躁,陰的一面就有點抑郁。所以內弦脈的人經常有心煩抑郁的癥狀,無明煩惱。斜飛脈的人,上焦陽氣不降,還有一種叫反關脈,是脈行直接從指部并于手陽明大腸經,這種人天生就是陽氣不易斂降,陽明經氣不容易斂降,這是生理的一種狀況。會出現(xiàn)這種陽明經氣不易斂降,就要靠后天的自己調攝,靠天時、地理幾方面來佐助可以達到平和。下面講脈法的部位

4、。兩寸部是上焦之分,我主張是不要強分臟腑。內經里有句話就是,上附上,下附下,就是上對應著上,下對應著下,咽喉對應著寸部朝上入魚際,尺部朝下對應著雙膝足踝,所以我們根據脈象定的上中下這種三部,而強分臟腑有點不太合理,因為如果定出來強分臟腑,象后代的脈經里也寫著,左寸心小腸,心膻中,又有外內的問題。首先我的理解,脈象的靠內側靠外側,尺內以候腑,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腹中的疾患往往顯示在兩尺部脈,左側候之以左,右側候之于右,它是有左右的的隸屬差別,左腿有毛病就是顯示在左尺部脈,它不會映射到右尺部脈,相應的臟腑肌瘤都是以左應左以右應右。我們現(xiàn)在根據黃元御的脈法來看,左上兩寸部脈,

5、候于上焦之氣,關部脈候于中焦之氣,尺部脈候下焦之氣。然后根據兩手六部脈升降現(xiàn)象來判斷元氣升降的這種大象。左手按照黃元御先生解釋,是由陰出陽,主精血,從精血中陽氣升達,然后是水中升木,木中生火,來從這里考慮的。左路陽升陰長,右路陽殺陰藏,在陽氣斂藏上有克制的這種作用。第一種,心火要斂藏,火克于金,肺氣才能降,金克于木,膽氣才能夠下達,木克土陽明氣才能下降。所以臨床上很多疾病,陽明少陽之氣是要相互克制的,然后是土克水,水氣才能斂藏。所以左路陽升和右路陰藏,它是走的生克不同的角度。種種脈象之間是什么關系,如何派生出來的?我們把四季脈象掌握好以后,就可以握陽升陰長的這個象。內經有六脈,就是大、小、緩、

6、急、滑、澀,從這六脈來判斷邪氣的消長不同的現(xiàn)象。進而寒傷有十脈,就是傷寒通過十種脈象,也就是對脈氣的強弱、臟腑的虛實來判斷的?;A還是對四季脈的把握,進而對傷寒的十脈來判斷陰陽的虛實。后代衍生出來的二十四脈、二十八脈,這些都要以四季脈為基礎。難經里講的脈象,也是根據四季脈象來的,它這里把五脈的藏象,又分別為五藏六腑,各自生克,顯示出來,根據脈象判斷臟腑虛實。今天講的仲景的脈法和黃元御先生的理解。現(xiàn)在講四時的脈體,大家要不斷的用思維去揣摸它。春之脈,如若昭昭,如尋長端末稍,是怎么樣為弦脈,其脈如弦。通過文字的描述,不斷的去體會。春脈是陰中一點陽氣,陽氣于生動,由震化而生,這時陽氣已經萌動,陰氣尚

7、末動。夏季,陽氣慢慢形成疏緩渙散,慢慢浮散這樣現(xiàn)象,就出來宏脈,陽氣也是由內而外產生一種沖,這時一般脈象用離卦來解釋夏季這種現(xiàn)象。大家記住,用卦象來現(xiàn)解脈象,也是一種表示的方法,但如果不熟的談,這樣理解有時會產生更多的名詞,造成更多的障礙。秋季是一陽由內而生,一陰自外而生。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就是說秋天還是浮脈,已經有一點要收的意思了。這點要收的意思不是從里面來,是從外面來的。所以大家看兌卦,外陰爻而內陽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冬天是一坎卦,坎的卦象是一陽居于二陰,有人解釋是坎中滿,一陽居于二陰之中,我認為這個解釋就不對。就這個坎卦的卦

8、象來說,坎卦的內卦應該是陰,是一陰爻,最外面也是一陰爻,如果不用三爻畫卦法,而用六卦畫卦法,最會看的非常仔細,坎卦代表的是陰陽錯雜的一種現(xiàn)象,他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暫時是陰爻,離卦也是一樣,離坎兩卦是一個互卦,它兩是隨時可以變化的。在臨床上很多癥狀要注意,病人出現(xiàn)寒水之象,一轉換就變成離火之象,所以離坎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相互轉化的,很多少陰病,產生上焦,兩卦互相流動,互相變化,互相為用,所以人的心腎之氣是相互溝通,心腎相交,相互濟濟。由心君之氣然后下斂變成腎水。黃元御先生說過:“方見上熱,便知下寒之甚”,三陰病,病人平常就是虛寒的體質,方見上熱,剛見到上面有火,就知道下寒之甚,坎水寒甚了,上面才會

9、有火熱。因為水火不相濟濟了,離越熱,坎越寒。還有張逸安、張志聰,他就提過,有一分浮熱則用一分附子,臨床上很多虛癥病人,上焦火越大,下焦用附子量越大,如果附子量沒跟上去,癥狀不會很快解除。有微火的話,就用一點附子,這時就用補中益氣了,甘溫除熱了,要是大熱、暴熱,都是陽不斂降。下面講真臟脈。歷來內經里對真臟脈有解釋,黃元御先生也有解釋,但解釋的有一些不是讓人一目了然的。大家想想真臟脈是什么?真臟脈現(xiàn),五臟六腑之氣皆因胃氣而至于手太陰,就是必須靠胃氣的鼓動,五臟六腑之氣而至手太陰脈,就是臟氣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陰。黃元御先生解釋說,邪氣盛,精氣衰,真臟之氣獨現(xiàn),按理說邪氣盛,精氣衰,應該顯示的是邪氣的脈

10、象,邪氣脈象就是一股不正之氣,一股非位之氣,導致的這種脈象,即然是非位之氣導致的這種脈象,為什么必然是真臟脈現(xiàn)?而且五臟六腑之氣必因于胃氣而至于手太陰。真臟脈現(xiàn)是什么含義呢?是一臟臟氣敗亡所顯示的脈象叫真臟脈,即然是一臟臟氣虧竭,為什么會顯示真臟脈,因為這一個臟氣已經虧敗,這個臟氣必然不能隨脈象到達手太陰,這個臟氣郁阻住了,手太陰顯示是其它四臟的脈象,就象四季之氣一樣,現(xiàn)每一季之氣,并不是哪一季氣旺,而是哪一部脈氣虧或哪一部脈氣亡這種現(xiàn)象,四季之氣有生有長有收有合,而無藏時,就是脈氣整個都浮在外了,所謂脈氣不得藏,這時真臟脈現(xiàn)就如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真肺脈至,大而虛,這是不得斂啊

11、,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真心脈是什么,心氣是開散的,臟腑之氣不能開散了以后,真臟脈現(xiàn)后,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接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這是臟腑之氣不得升達了,已經無力升達了,全都是郁結于下,所以真臟脈講的是一臟的脈氣虧虛,相反會顯示這一脈氣非常盛,這是臟腑之氣虧,其它四臟之氣自然這一氣流轉了以后,隔絕與此,根據這種狀況顯示出來的脈象來理解真臟脈,大家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認識。真臟脈現(xiàn)者,皆死于不治。這也不是這么說的。真臟脈現(xiàn)對于什么病人,到什么程度,這都是有講究的。真臟脈現(xiàn)皆死,有幾年死,這都不一定,內經和傷寒里有很多死癥,現(xiàn)在也經常有。黃

12、元御先生解釋這個真臟脈,主要是從胃氣敗竭這個角度來解釋的,我解釋真臟脈,主要是從一氣不至,有五臟六腑之氣,有一氣不至,一氣敗竭,從這個角度來解釋。但是從黃元御先生的理論,五臟六腑之氣皆屬于中氣之往來,所以一臟真臟脈現(xiàn),也就等于中焦胃氣的敗竭,只不過敗竭的方式不一樣,部位不一樣,會產生脈象不一樣。下面把不同等的脈象按黃元御先生的思路來理順一下。浮沉大小,五臟之脈,心肺俱浮,腎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間。陽浮而陰沉,其性然也。然陽主降而陰主升,陽體雖浮而內含降意,則浮中帶沉,陰體雖沉而內含升意,則沉中帶浮。沉而微浮,則陰不下走,浮而微沉,則陽不上浮。若使寸脈但浮而不沉,則陽氣上逆而不交于陰,尺脈但沉而

13、不浮,則陰氣下陷而不交于陽,水火分離,下寒上熱,諸病生矣。過去古人,很多人不講究部位,黃元御先生的脈法是非常講究部位的,不講究部位是怎么回事嗎?不講究部位是在浮沉之間論部位,講究部位是在浮沉以外,在佐以六部,舉個簡單的例子,左寸浮大,只這一點是什么意思,左寸本來就是木火升發(fā)的位置,而浮大也是木火外達之象,所以左寸浮大,代表心火內實,心火至盛的現(xiàn)象,然后根據左寸浮大,再看關部,關部如果有浮大之象,就是心肝火盛,木火之象。再看右寸沉大這種脈象,臨床上不常見,但是我為什么舉這個例子,就是叫大家按照黃元御先生這個思緒,把脈象理順。左寸是木火升達,現(xiàn)在左寸沒有浮反而沉,這是木火升達不足,在六部脈象看是這

14、樣的。但是一部來說它沉而大,沉而有力,沉實,按照一部脈象心火本身脈象來說,這是心氣內郁,根據這種脈象,木郁就要達之。一見脈象沉,是金木收斂有余的脈象,它斂在里面了,還要看它是化陰化陽,是有余還是不足,是沉而弱,可能就從陰化,從水化,就是說木火升達不足,是沉郁在下,顯示出不足之象,都是寒象。如果是沉郁而實呢,就是以郁為主,需要以舒達為主,如果是沉實的話,就要舒解心氣,以辛涼、辛散為主。蒼樸這些開達郁結,而不應該是以辛熱為主,六部有六部之象,黃元御先生在脈法里把六部之象解釋的非常透徹。土之所以升降失職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長于土,土氣沖和,則肝隨脾升,膽隨胃降,木榮而不郁。土弱則不能達木,則木氣

15、郁塞,肝病下陷而膽病上逆。膽木化氣于相火,膽木右降,則相火下蟄而不上炎,膽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克,清氣郁蒸,而生上熱,于是右寸之脈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氣抑遏而生下熱,于是左尺之脈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這是講六部的升降方向。相反,在臨床上只用這個是不夠的,還要看一部之升降,比如左關這一部脈象,它來,脈搏跳動,跟呼吸一樣,它一來一往,一發(fā)一收,這脈象就搏動,就好象木火升達,脈象一去象金水收斂,脈象來的時候有點郁滯,來的時候時間比較長一點,這時就要考慮木氣有郁滯了,來的時候有力;收的時候,時間特別短,又沒有什么痕跡,這時就要考慮,金水斂降不足,

16、但脈象要查就查主要有問題的,來的時候脈形比較壅滯,脈行澀,走的時候脈象比較輕利的話,往往是升發(fā)上的問題。在一部的脈象,考慮升降,是金水收斂問題后,這一部脈象來去有了,然后看它是上、下,是偏于浮還是偏于沉,考慮到脈象是升有余還是降有余,就象我們考慮脈象寸大還是尺大?來去可以判斷兩關的現(xiàn)象,還有至、止,至、止是六部脈象比較不能代替的,因為有的脈象很快的跳一下,休息一會,然后再跳一下,止的時間是很長的,就是整個脈氣滯澀、郁阻的時間比較長。還有的脈,象滑脈,不停的流,往來流離不停息,脈道流利,人的六氣充盛浮在外面,收不足,所以上、下、來、去、至、止,大家在搭脈時仔細體查一下。黃元御先生把脈法解釋的非常

17、透徹,講的是真正的脈理,從古到今講脈理的人不多,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不太懂,懂的人又講不明白。今天就講到這里,大家有什么問題提一下。關于二十四脈,下來我會專門給大家講,關于六部浮沉講的什么意思,六部的滑澀有相對應什么機理,會門別類的給大家講講。問:毛折乃死,是什么意思?答:毛折就是說皮膚汗毛,人的內傷疾病是從內而外的,即然發(fā)展到了皮毛了,在內經上,毛折,是說皮脆,皮膚非常干燥,毛發(fā)折斷,這時疾病發(fā)到了極點。古人講,練習導引、內功,易筋斷骨,講內練,洗髓伐毛,即內在的骨髓和外在的皮膚是相對應的,真正功夫練的好會練到皮毛上,這是功夫達到很高層次上的現(xiàn)象。洗髓伐毛,第一步是易筋鍛骨,從筋骨入手,然后是洗髓

18、,然后才是伐毛,色不折,毛折乃死。問:男女左右,大小不同,道理在哪里?答:左大順男,右大順女,男的是陰中一點陽氣,所以要升達;所以左路升達之氣就偏于旺盛一起。女的是陽中有一點真陰,所以,以降為用,右脈偏大一點,偏有力一點,這是對女子有利的。但是在臨床上遇見左右不一樣的,參考剛才說的就行了。問:講講六陰脈。答:六陰脈我知道的也不多。六陰的脈象是六脈沉數(shù),這種脈象在臨床上,有不少女性患者是六陰脈,六陰脈象可以不是病態(tài),對于有六陰脈脈象的婦女來說,是一種符合生理的狀況。有些婦女性情比較含藏的,脈象比較柔弱,這是先天的秉賦,按古人講也是一種貴象。但是看六陰脈一定看六部脈,根據六部脈仔細評判,不能妄下結

19、論,就說是六陰脈。問:脈細代表什么含義?答:脈細主要是針對脈形來說的。根據脈形可以得出脈形細弱,這在臨床上,細脈首先是脈道不充盈,往往是血不足的表現(xiàn)。在臨床上很多人把細脈和濡脈放在一塊,因為陰份不足,容易浮起來,所以脈濡細。但是一部脈象,大家可以根據四季脈法,洪脈是擴大,玄脈是升達,毛脈是收斂,遲脈是斂藏之象。這幾種脈象都可以夾雜細脈,如果參雜細脈的話,這個脈本身不足盈,這時根據細脈的不同間雜的滑澀之象,來判斷是郁滯導致還是由氣血不足來導致的。根據兼夾脈象,內經說的查獨,察看六部脈,必須要查獨,哪一部脈有獨特的,與其它脈不一樣,這部脈基本上就是病脈。內經里查獨、查兼,查陷下,內經對于脈法的三查

20、。兼就是兼脈,兼雜什么脈象,比如弦細,兼,就是兼并的兼。陷下是部位。問:牙痛有何妙方?答:曾經有個方子,就是熟地3060,細辛5-10,煎煮后漱口,很多病人馬上可以止痛。但這只是一個治標的方法。具體內服藥還要靠辨證。還有點時間,給大家講一下,前幾次講課有人反復問口咸、口苦怎么治。口苦是為木火,口咸是金水之氣不得斂藏。中土化生五味后,木火生達,金水斂藏,木火生達的時候,木火之氣欲生達而不得生達,容易產生酸苦之味。木氣欲升而不得升,是酸;火氣欲達不能達,欲開散不得開,上焦有火,金氣欲斂不能斂,則口辣,辛;水氣欲藏不能藏,口咸。這是因為五臟四氣因為不及而產生的太過,這時根據它的虛實或助之,或平之,象

21、木氣不及產生口酸,很多人一見口酸以后,兩種治法就出來了。一種是清熱,清熱之后也可以治口酸,但不是好的治療方法。還有一種是升達肝木,木氣不升,則導致口酸,口酸往往是因為脾濕,中焦脾胃寒濕,木氣不得升達,這時口酸。木氣不得升達很容易化火,所以中焦?jié)穸規(guī)?,中焦?jié)駸岬牟∪朔炊谒?,這時要注意不能一味的清熱。在利濕燥濕的同時,適當要榮升肝木。好多病人口辣,這是金氣不得斂降。首先要看胃氣降不降,也許是胃氣不得斂降引起的。所以不能只清肺,要看中焦,還要化濕。相對應的口咸,口咸是腎水不得斂藏,不得只利水還得鎮(zhèn)水,象真武湯。在臨床上,有些口咸的病人我用真五湯,總之口咸的病人是要溫陽利水的。口中產生的五味,總

22、歸是由土濕。問:吐酸水的病機?答:吐酸水往往是膽胃之氣上逆產生的。膽胃之氣上逆后,就要降膽胃,首先看是否要舒肝,很多人用柴胡溫膽湯,治療食管炎,胃十二指腸反流、合降膽胃之氣。第一中土要燥濕,第二降膽胃之氣。黃元御先生在舒肝的時候,必用桂枝,這是他的表法,大家不能一窩蜂都這么用。本來膽胃之氣就降不下來,中樞就舒展不利,再用桂枝一頂,徹底就下不來了。這時就該用點柴胡、蘇葉,用這一類的藥,即能夠降胃氣,又能舒達胃氣。再者,本來就經血虧虛時,又郁阻,又需要升肝木時,可以用點防風、白勺,這都是變法,不能說一上來就用桂枝,有時會產生一些弊病。當然桂枝是個大法,是個好藥,在個別情況下我們知道怎么用。第一,臨床一見吐酸水就用瓦楞子,烏賊骨,這些可用可無,都是些小藥,治標不行,但用也行。大法對了以后,用了它們效果可能會更快些,大法不對,用它們一分都不會管用。問:有個朋友找醫(yī)生號脈時告訴他是心肌肥大,請問這是根據什么標準來判斷的?答:這是臨床經驗了。根據臨床經驗判斷的。當然心肌肥大這是猜測出來,中醫(yī)不是這樣斷定的。什么情況下是心肌肥大呢?心衰的病人,高血壓的病人,還有擴張性心肌病的病人,但這些病人有時脈象可能不一樣。所以不能說就一點判斷什么樣的脈象是心肌肥大。吐酸水和口酸還不是一回事。在臨床上胃中灼熱吐酸水的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