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三 個 壓 痛 點 小 結_第1頁
十 三 個 壓 痛 點 小 結_第2頁
十 三 個 壓 痛 點 小 結_第3頁
十 三 個 壓 痛 點 小 結_第4頁
十 三 個 壓 痛 點 小 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世紀60年代初起,筆者對全身軟組織損害性疼痛作了系統(tǒng)性研究,提出所有的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害性疼痛都存在局部無菌性炎癥,明確地提出引起腰骶臀腿痛或頭頸背肩臂痛的發(fā)病機制,不是神經根或神經干受慢性機械性壓迫,而是軟組織損害部位存在無菌性炎癥的病理變化,其化學性刺激作用于椎管內后椎管外神經末梢才引起疼痛,從而提出了軟組織無菌性炎癥致痛學說,由于這種研究和這個學說是建立在病理學基礎上,把正在遭受軟組織損害的嚴重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故而其研究結果符合客觀現(xiàn)實,具有實際的臨床治痛意義。2、原發(fā)因素急性損傷后遺、慢性勞損形成或未知因素引起的疼痛。急性損傷后遺21、骨科治療的三大原則:正確復位、確實固定、

2、功能鍛煉(早期及時地進行有系統(tǒng)的)。22、筆者認為急性損傷并非軟組織損害的原發(fā)因素,而是未能治愈而后遺下來的軟組織無菌性炎癥之病理變化,才會引起原發(fā)性腰痛、腰骶痛、臀痛、大腿根部痛、頭痛、項頸痛、背痛、肩痛、鎖骨上窩痛等,包括四肢部位軟組織急性損傷后遺的損害性疼痛在內。為此,筆者提出,如何治愈軟組織的餓急性損傷,盡可能消除其內在的創(chuàng)傷性無菌性炎癥的病理基礎。慢性勞損形成23、它與軟組織急性損傷后遺的區(qū)別在于不具備任何明顯的外傷史,也無疼痛、淤血腫脹或功能障礙等軟組織損傷征象。早期的軟組織牽拉性刺激實質上是一種最為輕微的、臨床上不具備任何征象的損傷。長期下去,形成無菌性炎癥反應,引起不同程度的疼

3、痛。24、損害性軟組織受到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發(fā)熱等炎癥以及勞累或內分泌紊亂等內部因素的影響;或輕度外傷、氣候改革、寒冷、等外界因素的誘惑,則往往引起疼痛的發(fā)作。即當無菌性炎癥加劇,疼痛也就加重;炎癥消退時,疼痛也會減輕或消失。3、繼發(fā)因素肌痙攣、肌攣縮31、肌痙攣:人體有生命力的骨骼肌在正常情況下具有一定的張力現(xiàn)象,稱為肌肉緊張力,簡稱肌緊張。肌緊張是有生命力的骨骼肌的生理現(xiàn)象,并非病理狀態(tài)。軟組織骨骼附著處的疼痛,必然累及所屬肌肉或與其相關聯(lián)的肌群進一步收縮,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一種反射性反應。32、肌攣縮:較長時期的肌痙攣,其肌肉和筋膜本身因供血不足和新陳代謝障礙,出現(xiàn)病理改變,造成肌孿縮,

4、它是晚期繼發(fā)因素的臨床表現(xiàn)??傊’d攣和肌攣縮所引起的病理變化,可以成為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頭、頸、背、肩、臂、腰、骶、臀、臀痛的主要的繼發(fā)因素。第十八章 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頭、頸、背、臂、腰、骶、臀、腿痛的病理發(fā)展過程1、一側的腰痛日久可向對側發(fā)展,而單獨的腰痛日久可以向下發(fā)展,或向上發(fā)展,高位的疼痛日久向低位;低位的疼痛日久向高位發(fā)展。2、腰部軟組織的負重作用和活動讀較頸項部強大,故而臨床上原發(fā)性腰痛或腰骶痛的發(fā)病率遠較原發(fā)性頸項痛或枕項痛就高得多。3、上肢傳導征象以滑動按壓脊柱頸胸段伸肌群棘突椎板后關節(jié)附著處、岡下肌、大圓肌或小圓肌肩胛骨背面附著處的壓痛點,下肢傳導征象以滑動按壓腰部深層

5、肌腰骶椎附著處、骶棘肌髂后上棘內上緣附著處或闊筋膜張肌、臀中肌和臀小肌髂翼外面附著處的壓痛點均為常見。4、傳統(tǒng)概念公認的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諸種臨床表現(xiàn),實際上多由軀干背面的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所引起的,在上述各個特定部位的壓痛點上行強刺激推拿多可立竿見影地顯著緩解各別的功能紊亂或失調等臨床表現(xiàn),收到短期或近期的治療效果。5、軟組織外科學新學說公開提出,極大多數(shù)軀干腹面被傳統(tǒng)概念公認的、與人體各個系統(tǒng)功能紊亂或失調有關的諸種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軀干背面相應的椎管外軟組織損害向前傳導影響所致。6、筆者摸索出一種比較可靠的鑒別方法,即對通過體格檢查基本上排除有因可查的其他發(fā)病疾患后,以強刺激推拿(必要時用銀質

6、針針刺)正確地滑動按壓(或針刺)這些特定部位的壓痛點,而使這些局限痛和相應的功能紊亂或失調的臨床表現(xiàn)立即消失或顯著改善者,基本上可以肯定這些臨床表現(xiàn)主要由于椎管外軟組織損害而來;反之,應考慮來自其他器質性病變。7、正常神經根或神經干受單純漸增的慢性機械性壓迫刺激是不應該引起疼痛的。還由于正常的神經組織對上述慢性壓迫具有強大的抗壓作用,一般不易引起神經功能障礙;即使壓迫作用特別強,最多引起不重的麻木或輕度麻痹。如果正常神經根組織受急性機械性壓迫的刺激,會按受壓程度的不同立即引起神經功能障礙從麻木、麻刺到完全麻痹,但也不是疼痛。對鞘膜外具有無菌性炎癥病變脂肪的神經根或神經干而言,則這種慢性機械性壓

7、迫刺激時,均可出現(xiàn)先痛而后因壓迫作用而有可能合并麻木;如果炎性神經干受周圍損害性軟組織突發(fā)性肌痙攣或肌攣縮的急性壓迫的刺激,則輕者顯著加重麻木的程度;重者極有可能在劇痛后立即并發(fā)相應的肢體局限性麻痹,嚴重病例由于在這個椎管外軟組織病變部位中的眾多炎性周圍神經干(支)受突發(fā)性肌痙攣或肌攣縮的急性壓迫的刺激,常表現(xiàn)為肢體的不完全或完全癱瘓。綜上所述,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有兩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原發(fā)性急性損傷后遺或慢性勞損形成的軟組織疼痛;一個是因疼痛所引起的肌痙攣或肌攣縮。8、發(fā)病機制;“痛則不松,不松則痛”;病理發(fā)展過程:“因痛增痙(攣)”,“因痙(攣)增痛”;治療原理:“去痛致松

8、,以松致痛”。9、大多數(shù)腰腿痛或頸臂痛應用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治愈療效的驗證,傳統(tǒng)的“放射痛”、“根性痛”或牽涉痛“純屬椎管內發(fā)病因素引起的概念,全是想象代替現(xiàn)實的錯誤認識。10、還有極少數(shù)病例并發(fā)軀干下部和下肢的奇冷感,有的整年穿皮毛褲和皮毛靴寶暖,筆者采用定型的腰臀部和大腿根部的軟組織松解手術或密集型壓痛點銀質針針刺,均取得遠期治愈顯效率。第十九章 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壓痛點和傳導痛的介紹及其檢查方法(P303P381)一、概述一、壓痛點(tender point)1、特定部位的壓痛點在人體某個疼痛部位的出現(xiàn),不是孤立的一個壓痛點,而是由不少具有規(guī)律的一群壓痛點。2、一群壓痛點由點成“線”、

9、由線成“面”,由面成“體”,在人體某個疼痛部位構成一個立體致痛區(qū)域軟組織損害性病變區(qū)。3、壓痛點的解剖特點:在軟組織(特別是骨骼肌、筋腱)骨骼附著處。4、壓痛點病理特點:存在無菌性炎癥病變。5、壓痛點同激痛點(區(qū))的區(qū)別:前者在肌肉筋膜等起止點的骨骼附著處,后者在神經肌肉的運動點上。6、人體疼痛部位出現(xiàn)的壓痛點應有原發(fā)和繼發(fā)之區(qū)分。原發(fā)性痛點散發(fā)出來的疼痛會波及病變區(qū)周圍的正常軟組織,形成一疼痛反應區(qū),出現(xiàn)與主訴痛不相上下的早期反應痛。7、在治療中不區(qū)分原發(fā)性還是繼發(fā)性壓痛點,錯誤地把疼痛反應區(qū)作為主治目標而忽視了軟組織病變區(qū),本末倒置的治式,必然會使治療失敗。8、原發(fā)性疼痛引出的原發(fā)性疼痛可

10、在軀干對側或沿肢體某側遠離原發(fā)性壓痛點的一個或幾個部位形成了疼痛傳導區(qū)。例如:肩胛骨背面軟組織損害時,其中的岡下肌、大圓肌和小圓肌骨骼附著處的原發(fā)性疼痛可傳導至前胸部或傳導至肩關節(jié)前、外、后三個方向,最多見的是沿上肢的被側直達手指,常在肱骨三角肌附著處周圍或肱骨外上髁部形成一疼痛傳導區(qū)。腰骶部軟組織損害時,其中腰3骶4部骶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骨骼附著處的原發(fā)性疼痛可向前傳導至下腹部形成一疼痛傳導區(qū);最多見的是沿臀部、大腿外后側、小腿外側直至足趾,常在下肢外側、腓骨小頭部或外側形成一疼痛傳導區(qū)。9、晚期病例,當軟組織病變區(qū)的原發(fā)性疼痛經久未愈,會致使疼痛反應區(qū)或疼痛傳導區(qū)中受累軟組織骨骼附著處出

11、現(xiàn)繼發(fā)性無菌性炎癥病變,就形成了繼發(fā)性壓痛點,此時單獨針對軟組織病變區(qū)的原發(fā)性壓痛點進行治療是無濟于事的。只有先針對遠原發(fā)性壓痛點,以后再針對繼發(fā)性壓痛點一并進行治療,才能達到痊愈的目的。二、傳導痛1、“牽涉痛”的發(fā)病機制建立在椎管內神經根的機械性壓迫致痛學說基礎上。2、“傳導痛”的發(fā)病機制卻建立在椎管內外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癥致痛學說基礎上。3、裂狀肌處于臀部的深部,當一般的急性損傷的外力或慢性勞損的牽拉性刺激作用于臀部時,首當其沖的是局部皮膚、淺層的皮下組織和臀肌,而深層的裂狀肌受影響最小,多不易受累。針刺驗證明確了常見的裂狀肌與坐骨神經干的粘連屬繼發(fā)性病理改變;隨著原發(fā)性疼痛的治愈,繼發(fā)性病

12、理變化也可逐漸自行消失。4、古人的理論建立在經絡學說的基礎上,軟組織外科學的理論建立在對應補償調節(jié)和系列補償調節(jié)兩種學說的基礎上的。5、壓痛點檢查是軟組織外科學最為重要的基本功,必須完全認識壓痛點的性質、分布部位及其傳導循行規(guī)律,全面掌握和正確使用壓痛點的檢查方法,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敢于創(chuàng)新。三、壓痛點檢查方法1、頭頸背肩臂痛或腰骶臀腿痛不是單獨由一個壓痛點所引起的,而是由不少具有規(guī)律的一群壓痛點所組合,形成這一癥候群,故需要有一整套概念全面地了解這些壓痛點。2、檢查壓痛點時可以采取俯臥位、仰臥位、側臥位、坐位或立位。3、檢查者在壓痛點上滑動按壓時,只能利用肩關節(jié)的活動起作用,而不能利

13、用指間關節(jié)、指掌關節(jié)、腕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的活動。4、檢查壓痛點的關鍵在于準。即選準壓痛點、壓準壓痛點。在準的基礎上,無須化大力氣,可以引出劇痛反應。病人覺得有幾十斤重的壓力施加于壓痛點上,難以忍受時,說明操作者的準起的作用。5、滑動按壓用拇指末端符合末節(jié)指骨頂端的某一著力點,在壓痛點上適度壓緊,并作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快速度的滑動。6、應該指出:頭頸、軀干前部和四肢的原發(fā)性軟組織損害是比較少見的,它們的酸、脹、重、麻、痛及其多種不適征象多屬軀干后部軟組織損害的向外周傳導的繼發(fā)征象或由此而形成的繼發(fā)性軟組織損害的局部征象。7、臨床上缺乏主訴的疼痛,這類壓痛點稱潛性壓痛點;受體內的內部因素(病毒感染和內

14、分泌失調影響)和外界因素(風、寒、暑、濕、勞)的刺激而誘發(fā)的,可使?jié)撔詨和袋c出現(xiàn)主訴疼痛者,這類壓痛點稱顯性壓痛點。8、壓痛點四類指標的評估81、高度敏感:劇痛反應的各項指標均屬陽性者;82、中度敏感:局部劇痛,、無劇痛反應出現(xiàn)者;83、輕度敏感:局部有可忍受的輕痛而無劇痛反應者;84、不敏感:局部緊壓感而無疼痛引出者。四、系統(tǒng)介紹1、發(fā)病因素分為兩種,因急性損傷后遺或慢性勞損形成的頭、頸、項背、肩胛、臂部骨骼附著的軟組織發(fā)生無菌性炎癥反應、炎性粘連、炎性纖維組織增生、炎性組織變性和攣縮引起疼痛者,稱為原發(fā)性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頭頸背肩臂痛或原發(fā)性頭頸背肩臂部軟組織損害。因腰骶部骨骼附著處軟組織

15、損害的疼痛向上傳導引起征象者,稱為繼發(fā)性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頭頸背肩臂痛;如果疼痛經久不愈,會形成繼發(fā)性無菌性炎癥病變,稱為繼發(fā)性頭頸背肩臂部軟組織損害而加重征象。? 頭、項頸、背、肩胛、臂痛壓痛點和傳導痛(一)、枕項部壓痛點1、枕外隆凸壓痛點:斜方肌上端腱性組織附著、項韌帶。2、枕骨上項線和項平面壓痛點:上斜方肌半棘突(深層),頭夾肌頭最長?。ㄉ顚樱P劓i乳突肌上端。3、顳骨乳突壓痛點:胸鎖乳突?。\層)頭夾肌(中層)頭最長?。ㄉ顚樱?。附著處的發(fā)痛部位均在頭顱骨后下方和側下方的上項線和乳突之間的連線上,征象可向上方和前方傳導。頸脊柱適度前凸,可放松項伸肌群,指腹向上和指甲向下。用右拇指尖深入,

16、沿枕外隆凸的上項線和項平面向外直到乳突的諸肌附著處滑動按壓。4、下頜支和顴弓壓痛點:咬肌、翼內?。ㄏ骂M底偏內緣)。閃電樣陣發(fā)性抽痛,傳統(tǒng)診斷為“三叉神經痛”。發(fā)病原因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原發(fā)性為兩肌在下頜支附著處的軟組織損害;繼發(fā)性為原發(fā)性枕項部骨骼附著的軟組織損害向前,或鎖骨上窩(含肩外側)骨骼附著的軟組織損害向上的傳導痛經久不愈,下頜支和顴弓的肌附著處形成繼發(fā)性軟組織損害。用示指尖對下頜角,沿下頜底和其兩側上方輕按壓兩肌肉附著處,再按下頜支外面和顴弓的咬肌附著處。5、頸椎棘突壓痛點:上中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鋸肌、頭夾肌、項半棘肌、項棘肌和棘間肌。出現(xiàn)項頸痛,向下傳導引起肩臂痛和向上傳導

17、引起枕頸痛和諸多頭臉部征象。頸2-6棘突端呈分叉狀,拇指尖按在頸椎棘突端側面的軟組織附著處,從頸2棘突旁開始向下,由外向內滑動按壓,以頸2頸5棘突壓痛點最為明顯。注:頸脊柱可得“咯吱”聲感覺,此聲多是皮下脂肪因嚴重無菌性炎癥導致組織變性所致。此聲過去認為是“頸脊柱的骨與韌帶之摩檫音,對這類病例,在皮下局麻下進行椎管外軟組織松解手術中,僅將病變的皮下脂肪完全切開再作頸脊柱自主性活動時,原有”咯吱“聲立刻完全消失。6、頸椎橫突尖壓痛點:肩胛提肌(頸1頸4)、前、中、后斜角?。i5頸7)。前者產生耳部和面頰部征象,后部產生頸根部征象。用兩示指分別按住頸旁兩側的第一橫突尖上,由上而下滑動按壓。7、項伸

18、肌群和項筋膜壓痛點會引起斜頸畸形拇指按壓頸椎棘突和頸椎橫突之間的部位,作自上而下的橫向滑動按壓。按壓腰部深層肌骨骼附著處高敏感度的潛性或顯性壓痛點8、頸椎后關節(jié)突壓痛點:多裂肌、回旋肌。項頸僵和局限痛。用拇指尖在上斜方肌與頸7橫突背側面之間相對地向內插入,用指尖按住頸7后關節(jié)突,自下向上滑動按壓直至頸2后關節(jié)突。應該注意:頸6胸2后關節(jié)軟組織附著處損害是頸背肩臂部酸脹重麻痛的主要發(fā)病部位之一,檢查時,不要遺忘。9、頸椎板壓痛點:多裂肌、回旋肌。頸椎各個椎板背面的骨膜受到多裂肌、回旋肌損害的影響,出現(xiàn)無菌性炎癥病變時,導致項頸僵和局限痛。指尖由后向前針對頸2椎板,由上向下滑動按壓到頸7椎板。10

19、、胸骨頸切跡壓痛點:鎖骨間韌帶覆蓋。兩側胸鎖乳突肌附著處的無菌性炎癥病變經久不愈,胸骨柄上端可繼發(fā)損害性病變,出現(xiàn)局限痛。用拇指尖針對胸骨頸切跡作活動按壓。11、胸鎖乳突肌下端壓痛點:胸鎖乳突肌內側(胸骨柄上前方)和外側頭(鎖骨內段上緣)局限痛、乳突痛、顳部痛、偏頭痛,極其嚴重的單側病例會引出胸大肌痛、乳房痛、沿腹壁直至大腿內側傳導出現(xiàn)吊緊套跳感,抽跳時會出現(xiàn)腹壁索條物;雙側病例會向下引出前胸痛、胸悶、呼吸不暢等前胸征象。先用兩示指后用兩拇指分別按壓胸骨柄上前方,作滑動按壓。12、胸大肌鎖骨前方壓痛點:前三角?。ㄦi骨外1/3段)胸大?。ㄦi骨內1/2段前方)胸大肌痛、乳房痛用拇指尖沿鎖骨內1/2

20、段前方和鎖骨外1/3段前方兩肌附著處。13、前斜角肌下端壓痛點:前斜角肌頸根外前方不適或疼痛,上肢的血管和神經的壓迫征象。胸鎖關節(jié)痛、耳部征象、“面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枕骨旁痛、太陽穴痛,前胸征象,痛沿上臂、前臂直到手指,引起臂神經刺激征象和血運張障礙。用拇指尖在第1肋骨斜角肌結節(jié)處作滑動按壓。 - 本文出自疼痛速療網,原文地址:枕 項 部十 三 個 壓 痛 點 小 結1、顱腦征象和眼部征象由頸椎棘突旁的軟組織在枕骨附著處、頸椎后關節(jié)附著處和頸椎棘突旁及筋膜本身的無菌性炎癥病變所引起。2、枕骨旁痛、太陽穴痛、偏頭痛由胸鎖乳突肌或頭夾肌損害以及肩胛提肌損害或鎖骨上窩組織(主要是前斜角肌 )

21、損害所引起。3、顱腦征象、耳部征象、口腔征象。4、面部征象的“三叉神經痛”、“面癱”,由枕頸部軟組織損害性壓痛點加肩胛提肌或鎖骨上窩軟組織在頸椎橫突尖的損害性壓痛點所共同引起。(二)、背部壓痛點檢查1、胸椎棘突壓痛點:胸椎各個棘突端的側方。斜方肌、小、大菱形肌、上后鋸肌、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拇指尖自胸112的每一個棘突端側方的肌肉,由棘突旁側向前內方進行滑動按壓。2、胸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多裂肌、回旋肌。拇指尖自胸1后關節(jié),順次垂直深壓每個后關節(jié)直至胸12后關節(jié)為止。3、胸椎板壓痛點:多裂肌、回旋肌椎板背面的骨膜受到背部多裂肌、回旋肌損害,背部拉緊感。拇指尖針對胸1胸12由上向下逐一滑動按壓

22、,區(qū)別背伸肌群和多裂肌、回旋肌引起征象只有通過銀質針針刺才能鑒別出各層發(fā)痛的病變組織。4、胸椎橫突尖壓痛點:頭半棘肌。在胸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檢查的位置上,拇指尖移在上下兩個后關節(jié)之間并稍偏外移動,即在胸椎橫突尖背側。拇指尖自胸1胸12水平順次逐一按壓。很難同伴隨發(fā)生的胸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作鑒別。5、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壓痛點:用拇指尖沿椎板上的筋膜和肌腹順次自胸112椎水平逐一深壓并作橫行滑動按壓。背 部 五 個 壓 痛 點 小 結1、胸椎棘突壓痛點、胸椎板壓痛點、胸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胸椎橫突尖壓痛點、背伸肌群和背筋壓痛點的五個部位是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的好發(fā)處,以胸5-6、胸8-9或胸11-12椎部位最為敏感

23、。2、主要出現(xiàn)背痛、背部沉重感、吊緊感、麻木感、冷水澆背感、背挺不起來等征象。3、每一棘突旁背伸肌群附著處損害的疼痛常會沿所屬肋軟骨向前胸傳導,常誤作“肋軟骨炎癥”。4、以最多見的左胸5棘突痛可向左側前胸部骨體外側第5肋軟骨處傳導,常診斷為“冠心病”的“心區(qū)痛”。5、疼痛可向前胸部傳導,與岡下肌、大圓肌和小圓肌以及鎖骨上窩等軟組織損害一樣,也會引起“冠心病”征象。此八處軟組織(胸椎棘突壓痛點、胸椎板壓痛點、胸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胸椎橫突尖壓痛點、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壓痛點、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和鎖骨上窩軟組織)損害常一起發(fā)生,所以“冠心病”征象更為典型,且有些病例也常會出現(xiàn)心電圖檢查的陽性體征,臨床

24、上誤診為“冠心病”者,為數(shù)真不少。6、疼痛還可向上傳導,會引起頸部不適、吊緊感或枕頸痛等所并發(fā)的諸種臨床表現(xiàn)。(三)、肩部壓痛點1、肩胛骨上角壓痛點:肩胛提肌下端,附著處肩胛骨內上角。枕骨旁痛、太陽穴痛,雙側嚴重病例,常需用雙手托住下頜,支持頭部重量,以減輕癥狀。雙拇指尖分別按住左右兩側肩胛骨上角,作滑動按壓。2、肩胛骨脊柱緣壓痛點:小菱形肌、大菱形肌。上背痛,特別是小菱形肌。左手放置在同側肩關節(jié)前外側,用右拇指尖按住脊柱緣,第25指尖按住腋下,用拇指尖沿脊柱由上往下滑動按壓,注意書中術者姿勢。3、岡上肌壓痛點:岡上肌肩胛骨內上方不適或酸痛,嚴重病例患側肩臂難忍的下垂沉重感,引起頸背交接處深重

25、不適感或酸痛。用拇指尖按住岡上窩,垂直骨面滑動按壓。4、斜方肌肩胛岡肩峰鎖骨壓痛點:上斜方肌肩胛沉重、不適和酸痛、頸后外上方痛。拇指間移向肩胛岡上緣、肩峰內緣和鎖骨外段上緣,滑動按壓。5、岡下肌肩胛骨壓痛點:岡下肌肩胛不適和酸痛,肩胛活動發(fā)響。用左手第25指端扣住肩胛骨脊柱緣,拇指尖在岡下窩,岡下肌肩胛骨的附著處面積較大,故壓痛點(區(qū))面積也較廣,檢查全部附著處,作滑動按壓,以岡下窩中央部位的壓痛最為敏感,絕非僅推此點,簡單從事。6、小圓肌和大圓肌肩胛骨壓痛點:小圓肌、大圓肌。用左手的第25指端按住脊柱緣,當左拇指尖沿腋緣背面的小圓肌附著處的壓痛點、下移到肩胛骨下1/3段的背面,位于大圓肌作滑

26、動按壓。6、小圓肌和大圓肌肩胛骨壓痛點:小圓肌、大圓肌。用左手的第25指端按住脊柱緣,當左拇指尖沿腋緣背面的小圓肌附著處的壓痛點、下移到肩胛骨下1/3段的背面,位于大圓肌作滑動按壓。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繼發(fā)肩胛下肌肩胛下窩附著處損害引發(fā)61、所謂“肩關節(jié)周圍炎”,多伴有同側背部軟組織損害,其原發(fā)性病灶均在于肩胛骨骨面三肌附著處而不是整個肩關節(jié),行強刺激推拿,可立即消除所有征象。62、向前傳導,類似真正的冠心病的征象,常誤作“冠心病”;“肋軟骨炎”。63、向肩前傳導,引出喙突或肱二頭肌長頭處痛,局部形成高度敏感的壓痛點。常診斷為“原發(fā)性肩胛骨喙突炎”或“原發(fā)性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此三肌肩胛骨

27、背面附著處進行推拿會引出喙突痛和肱二頭肌長頭痛加劇,推拿完畢,疼痛消失。疼痛經久不愈,喙突處形成繼發(fā)性無菌性炎癥病變,再在此行推拿、針刺、松解手術。64、傳導到上臂,引出上臂痛、麻木等征象。65、傳導到肘內方或肘外方。若疼痛經久不愈,肘部形成了繼發(fā)性無菌性炎癥病變,則在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原發(fā)性壓痛點上任何治療僅能減輕肘部征象而不能根治,針對肘關節(jié)內外側的繼發(fā)性病變軟組織進行治療。66、嚴重病例引出上肢征象(前臂、腕、手、指的傳導痛),肩胛骨背面壓痛點上推拿可加重上肢的傳導征象,治療完畢后,征象隨之立刻消失。7、三角肌鎖骨肩峰肩胛岡壓痛點:三角肌。肩關節(jié)前方痛、外方痛、后方痛或上臂外側痛。用拇

28、指尖作滑動按壓。8、肱三頭肌長頭肩胛盂下唇壓痛點:肱三頭肌長頭腋窩痛、肩關節(jié)前方痛和后方痛、外展功能受限,向下引出上肢傳導征象。拇指尖按住肩胛盂下唇滑動按壓。9、肩胛下肌肩胛下窩壓痛點:肩胛下肌引出腋窩痛或前胸或上肢傳導征象,影響肩外展功能。有此敏感性壓痛點者必有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的敏感性壓痛點群,說明肩胛骨下角肩胛下窩附著處的壓痛點仍屬繼發(fā)性傳導痛。用拇指尖向內側深入并向后按住肩胛下窩滑動按壓。10、肩胛骨喙突壓痛點:喙肩韌帶和喙鎖韌帶,喙肱肌、肱二頭肌短頭、胸小肌。極大多數(shù)屬同側岡下肌、大圓肌、小圓肌肩胛骨附著處損害由背面向肩前方的傳導痛或上述諸肌肱骨近端附著處的繼發(fā)性軟組織損害性痛。用

29、右手指尖按住喙突的軟組織附著處,固定不動,然后用左手拇指尖針對岡下肌(依次針對大小圓?。┘珉喂歉街幓瑒影磯?,出現(xiàn):(1)、肩胛骨背面無壓痛點,喙突壓痛依舊,喙突處為原發(fā)痛。(2)、肩胛骨背面壓痛點明顯,喙突壓痛消失,肩前方痛全屬原發(fā)性三肌肩胛骨附著處損害的傳導痛。(3)、肩胛骨背面壓痛點明顯而喙突壓痛點更為突出時,用肩胛骨背面壓痛點推拿來鑒別:推拿后肩前方痛消失者,考慮肩胛骨背面三肌損害的傳導影響;推拿后肩前方痛未減輕者,要考慮肩胛骨背面三肌附著處損害向前的傳導痛經久不愈,在喙突附著的軟組織出現(xiàn)繼發(fā)性無菌性炎癥病變的可能性。(四)、上臂壓痛點檢查(五)、前臂和手部壓痛點檢查? 腰、腰骶、骶尾

30、痛的壓痛點和傳導痛(一)、腰椎和腰骶部壓痛點1、腰椎(14橫突尖)橫突尖壓痛點:腰背筋膜前葉、腰髂肋肌。引起腰痛,并發(fā)肋弓痛、腹部不適、腹痛、便秘和慢性腹瀉交替發(fā)生;上腰段的雙側橫突尖痛,匯集與胸11、胸12或腰1棘突部,引成傳導區(qū)的棘突和傳導性壓痛點;腰2橫突間痛向前引起腹痛。雙側腰痛或單側腰痛病例可采取俯臥位或側臥位,兩拇指或單拇指尖分別按壓在兩側腰際,緊靠第12肋骨下緣,位于腰2橫突部位,向內上方相對地深入嵌壓左右兩側腰2橫突尖作滑動按壓,依次類推。至于腰突尖,僅屬髂腰韌帶附著處,是不易發(fā)生無菌性炎癥病變的,由此可知,“髂腰韌帶勞損”的診斷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軟組織損害并發(fā)上腹部與腹內疾

31、患所引起的上腹痛的鑒別患者在脊柱超伸展位,令病人用手按住上腹部的疼痛部位,術者用兩手的指尖針對并滑動按壓腰2橫突尖,若疼痛消失,腰部壓痛劇烈,則此上腹疼痛多屬腰椎橫突向前的傳導痛。2、第十二肋骨下緣壓痛點;下后鋸肌、腰髂肌、腰背筋膜前葉。引起肋弓痛,與腰2橫突肌完全一樣的癥狀。在腰2橫突尖腰痛點位置上,拇指尖向上移動,再轉動指端,使螺面向上,針對第12肋骨下緣向上作滑動按壓。3、腰椎棘突和骶中嵴壓痛點:腰背筋膜后葉、后下劇肌、多裂肌、回旋肌。引起腰痛、腰骶痛或骶尾痛。單獨發(fā)病者少見,多與腰部深層肌損害并存。用拇指尖沿每一個棘突端或骶中嵴端的旁側,向前和內方向滑動按壓。一般以腰4棘突骶1中嵴的壓

32、痛最多。棘突端正中和棘間韌帶多無壓痛;有壓痛者多屬兩旁腹部軟組織損害向中央?yún)R集的傳導痛影響。4、腰椎板和骶骨背面壓痛點:腰3骶2為好發(fā)部位,引起腰骶痛,向上、下或向前引起軀干上部、下部或腹部等諸多并發(fā)癥。用拇指尖針對腰1椎板由上向下滑動按壓直到骶中嵴背面。5、腰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多裂肌、回旋肌。腰椎后關節(jié)壓痛點是腰部深層肌主要的發(fā)痛部位?!昂箨P節(jié)綜合癥”的疼痛全屬后關節(jié)外表附著的多裂肌和回旋肌之無菌性炎癥病變所導致。用拇指尖自椎板向外移,垂直腰椎后關節(jié)突,順次滑動按壓。6、骶棘肌下外端附著處壓痛點:骶棘肌、腰背筋膜后葉的下外端。腰痛、腰骶痛、下肢傳導性麻木感或麻痹等。拇指尖沿著腰三角區(qū)外緣的髂嵴

33、開始,向內至髂后上棘內上緣,在向下直至骶髂關節(jié)內側和骶骨末端,作滑動按壓。一般以髂后上棘內上緣的髂嵴壓痛最劇和常見,但對骶棘肌下外端深層(即前方)的壓痛點無法觸及,只能用一支銀質針探至此肌深部骨骼附著處作測定。7、髂嵴壓痛點:腹外斜?。尼胀獯剑⒏箖刃奔。尼罩写剑?、腹橫?。尼諆却剑?、腰方肌、背闊肌、縫匠肌。前三肌肉是腰痛、腰臀痛或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腰肌側方痛或腰骶部酸痛,實際上是腹肌髂嵴附著處損害的固有征象的臨床表現(xiàn)。以拇指尖沿著整個髂嵴(腰三角區(qū)外緣直到髂前上棘),針對諸肌肉作滑動按壓,可傳導到胸廓外下方的肋骨緣疼痛也不治而愈。8、腰部深層肌和腰背筋膜壓痛點:骶棘肌、多裂肌、旋棘肌的肌腹、腰背筋膜后葉的膜腹均在脊柱腰骶椎的后側。腰4骶2的腰部深層肌骨骼損害性疼痛,向前傳導,引起下腹部不適、下腹痛、股內收肌群恥骨附著處痛(大腿根部痛)、男女的性功能減退或消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