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T的預防和護理_第1頁
DVT的預防和護理_第2頁
DVT的預防和護理_第3頁
DVT的預防和護理_第4頁
DVT的預防和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VTDVT的預防和護理的預防和護理.大綱大綱1、概念2、形成因素3、預防要點4、護理要點.概念概念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發(fā)生在外科手術術中和術后的病人。發(fā)病因素包括肥胖、靜脈血栓史、靜脈曲張、凝血機制異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藥、外傷、分娩等。.DVT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下肢不對稱和一側肢體突然發(fā)生腫脹,伴有脹痛,特別是腓腸肌區(qū)的鈍痛,行走時加重,淺靜脈怒張。它是外科手術及長期臥床病人可能發(fā)生的嚴重并發(fā)癥,如未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可導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而致殘,并可發(fā)生致命的肺栓塞。.高危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如果沒有預防措施,患小腿DVT的機會為

2、40%80% 髖部骨折及術后下肢骨折及術后尤其是術中應用止血帶的原發(fā)下肢血管疾病高齡、女性、吸煙、糖尿病、肥胖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相關因素相關因素血流淤滯:癱瘓、手術麻醉、長期臥床血管壁損傷:機械性損傷(靜脈穿刺、手術損傷血管、長期捆扎)和化學性損傷(輸注各種刺激性或高滲的溶液)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手術、外傷、輸血等引起.類型類型周圍型:小腿中央型:髂骨混合型:周圍型向近心側發(fā)展、中央型向遠心側發(fā)展.評估評估評估危險因素,以便有效地采取預防措施(1)手術 下肢骨關節(jié)較大手術屬高危因素(2)年齡 80歲較30歲的發(fā)病率增高30倍 (3)制動 長期臥床、固定姿勢發(fā)病機會高 (4)既往史 (

3、5)惡性腫瘤(6)其他 肥胖、血管內插管等。.預防預防1、活動 手術病人術后抬高患肢,可使股動脈平均最高血流增加33%2、穿彈力長襪3、間歇外部加壓4、靜脈穿刺時注意 盡量避開下肢尤其是左下肢的血管。5、遵醫(yī)囑使用藥物 小劑量低分子肝素、血小板抑制劑(阿司匹林、右旋糖酐)等.DVTDVT出現(xiàn)后的治療出現(xiàn)后的治療手術治療靜脈切開取栓藥物治療靜脈溶栓加抗凝治療介入治療導管直接向凝塊內滴注藥物溶栓及保留導管內溶栓治療下腔靜脈濾器置放中醫(yī)中藥.DVTDVT出現(xiàn)后的護理出現(xiàn)后的護理1、絕對臥床休息 抬高患肢,注意保暖。床上活動避免動作過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觀察患肢腫脹的程度,末梢循環(huán)等變化。2、遵醫(yī)囑使用抗凝、溶栓藥物 觀察有無出血傾向,監(jiān)測凝血功能。溶栓后病人不宜過早下床活動,患肢不能過冷、過熱,以免栓塞部分溶解后血栓脫落而致肺栓塞。.3、配合醫(yī)生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 術后患者用彈力繃帶包扎并抬高,觀察患肢遠端的動脈搏動、皮膚溫度及腫脹消退等情況,術后3日內給予抗凝、溶栓治療。4、警惕肺栓塞的形成 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內發(fā)生,且多發(fā)生在久臥開始活動時,必須警惕。當DVT病人出現(xiàn)氣急、咳嗽、呼吸困難、咯血樣泡沫痰等癥狀時及時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