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請別“替”孩子成長!_第1頁
家長請別“替”孩子成長!_第2頁
家長請別“替”孩子成長!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家長請別“替”孩子成長!“幫助”類型:過度保護“媽來了”孩子在小區(qū)的空地上跟小朋友玩得正歡, 跑著跑著被一塊石頭絆倒了, 摔得并不重。 一 旁的媽媽見狀慌了神, 趕緊跑過來: “我的寶貝兒呦, 媽媽看看摔壞哪兒了?疼不疼呀?要 不要上醫(yī)院呀”本來孩子還沒哭呢,經(jīng)媽媽這一番“虛呼”,便哇哇大哭起來分析有時候, 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 當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時候, 會抬頭看看周圍成年人的 反應(yīng), 如果身邊沒人他會自己爬起來;如果大人沒理會,他也不會覺得很嚴重;大人越是渲染、緊張, 孩子感覺越痛, 哭得越厲害。 董進宇博士說過, 孩子的哭, 好像是哭給大人看的。 孩子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給孩子傳遞的

2、負面信息是: 摔倒是件很嚴重的事、 很痛苦的 事,是自己不能坦然面對的,只有用哭來表示向大人求援。教育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責任,但過度保護往往會束縛孩子的手腳。 孩子在玩耍中摔倒了, 甚至擦破點皮不值得大驚小怪。 父母表現(xiàn)得平靜些, 在判斷沒有大礙 的情況下, 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 再到孩子身邊安撫一下, 讓孩子自己說說是什么原因?qū)е?了這樣的結(jié)果,孩子會在“吃一塹”中“長一智”?!皫椭鳖愋停喊k“都怨你”小然的媽媽是個勤勞的人, 孩子的事總是安排得井井有條, 大小事千叮嚀萬囑咐, 能替 孩子做的從不讓孩子動手。然然呢, 習慣了媽媽這樣,很多自己的事從來不自己做,也不走

3、 腦子, 上學了依然如此。 有一天到了學校,然然沒帶語文作業(yè)本受到老師批評?;氐郊依锔?媽媽大發(fā)脾氣: “都怨你! 收拾書包也不檢查一下”媽媽無言以對, 好像自己犯了多大 的錯誤。分析一些父母習慣了事無巨細地管孩子,往往是對孩子管得越多,孩子對大人的依賴性越 強、身上的毛病越多。其實,孩子在一天天長大,逐漸具備了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具有獨立 做事的權(quán)利。收拾書包這樣簡單的事,如果讓孩子自己做,忘帶作業(yè)本就要自己承擔責任, 沒有理由埋怨媽媽,這也是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教育提示許多事情就是這樣, 父母凡事替孩子想得周全、管得周全,孩子就會想不周全,而在父 母的“周全”當中去享受, 到頭來缺少自我管理

4、的能力, 也沒有自己承擔責任的意識。 董進 宇博士說到, 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少些包辦, 放手交給孩子, 調(diào)動孩子的思維和四肢 自己去管, 父母只是給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導(dǎo), 孩子的機會多了,就能逐漸地管好自己。 從這 個意義上說,對孩子不事事都管才是最好的管?!皫椭鳖愋停焊深A(yù)“聽我的”明明和東東常在一起玩。 有一天明明拿來叔叔新買的遙控車, 東東非常喜歡, 玩了一次 還想玩,明明不肯了,想從東東手里奪回遙控器,東東就是不撒手,兩人扭在了一起。這時 明明媽媽跑過來,沖著東東吼道:“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沒教養(yǎng)呢,我們家的玩具你憑什么 搶?!明明聽我的,咱不跟他玩了”兩個孩子停止了爭執(zhí),以后再也沒在

5、一起玩過。分析小伙伴在一起玩, 彼此發(fā)生爭執(zhí)往往不可避免, 在孩子心目中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 往往過去了也就忘卻了。 明明媽媽用成年人的思維對孩子的不恰當?shù)脑u價和干預(yù), 把簡單的 事情變復(fù)雜了,給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設(shè)置了一堵墻,也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社交恐懼。教育提示孩子在與伙伴交往中發(fā)生沖突時, 父母大可不必過于焦慮, 更不該急于干涉。 要善于觀 察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 站在孩子的立場幫孩子尋找和解的辦法, 比如: “東東有什么好玩的玩 具讓明明玩嗎?”或許兩個孩子都能獲得滿足。 董進宇博士說過, 要切記只是給孩子必要的 提示, 最終解決的辦法還是由孩子自己討論、 自己選擇, 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

6、學會如何與小 伙伴交往。“幫助”類型:替代“笨孩子”大輝上小學后, 學校組織了一次集體到農(nóng)家院活動。 早上興致勃勃的他, 傍晚回到家里 卻是垂頭喪氣的。媽媽追問其中的緣由,大輝說,同學老師都說我是“笨孩子”。原來,大 輝在家里習慣了依賴媽媽, 這次出門沒有媽媽在身邊, 鞋帶開了不會自己系, 吃飯時不會自 己夾菜,結(jié)果讓同學笑話了,大輝覺得很沒面子。分析媽媽替代越多, 孩子能力越弱, 這是不爭的事實。媽媽可以替代孩子做事,卻不能替代 孩子做人, 不能替代孩子成長。 孩子天生并不笨, 只是媽媽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機會,弱化了 孩子的能力。有時候,父母替孩子做事,是為了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取得好成績。其實 當孩子將來長大成人離開父母的時候,決定他能否成才的正是從小培養(yǎng)的做事的能力。教育提示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事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