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與朱元思書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正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教學重點、難點:正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我們可愛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數(shù)不勝數(shù)。你們知道哪些著名的景點?(學生回答。)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許多,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吳均去欣賞一下富春江的奇麗景色。二、解題:“與朱元思書”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但與一般書信不同,沒有問候的套語和日常事務的敘述,而是一篇由清詞麗句構成的寫景小品文。三、筆者簡介: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賤,均好學而有俊才。沈約
2、曾見其文,頗為贊賞。天監(jiān)初,柳惲任吳興太守,召他為主簿,常與他賦詩。后為建安王蕭偉記室,升國侍郎。他曾表求撰寫齊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命焚毀。后奉詔撰寫通史,未就而卒。事見梁書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吳均傳。今人朱東潤詩人吳均一文中有吳均年譜(見中國文學論集,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吳均是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塘先賢傳五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梁書本傳說:“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彼鍟?#183;經籍志四著錄:“梁奉朝請吳均集二十卷?!迸f唐書·經籍志、新唐書
3、3;藝文志著錄皆為二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吳均集三卷。”可見其文集宋時已絕大部分散失。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自己解決不了的地方做上標記。5分鐘后我們看誰讀得更正確,更流利。1.學生自學。2.學生質疑。師:同學們在讀音和停頓方面還有沒有解決不了的的地方?3.指學生讀課文(先請差生讀),其他同學點評(可從字音、停頓等方面評價),老師適時板書讀錯的字并正音。4.再指生讀課文。5.學生自由練讀課文。6.再指生讀課文。7.齊讀課文。五、正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自己的
4、文言積累翻譯課文,將你認為重點的詞語的理解批注到書上,自己解決不了的地方做上標記。8分鐘后我們,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看誰翻譯得更正確。1.學生自學,老師巡視。2.小組交流自學成果.3.學生質疑,學生答疑,學生解答不了的老師點撥。教師適時板書重點詞語。(師問:有沒有翻譯不了的詞、句?)4.交流展示.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翻譯過程出錯的地方,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重點詞語:(板書)第一自然段風煙:指煙霧。共色:一樣的顏色。俱:都。許:附于數(shù)詞之后,表約數(shù),相當于“光景”“左右”。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蕩
5、:。這句是筆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從,順、隨。第二自然段縹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直視無礙:能夠看到底,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清澈見底。奔:飛奔的馬。第三自然段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相鳴:互相和鳴。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經倫:籌劃、治理。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邊,名詞作狀語。(11)猶:好像,如同。(12)交映:互相掩映。4
6、學生自由翻譯課文,練習鞏固。5指生翻譯課文。六、課堂小結。(學生談收獲)七、當堂訓練。考考你,屏幕出示練習題。(1) 解釋詞語。風煙俱縹碧忘反相鳴軒邈急湍經綸(2) 翻譯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反。八、全班自由朗讀全文九、作業(yè):背誦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清文章思路,欣賞富春江雄奇秀麗的景致。2體會筆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筆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水平。教學難點:理解“鳶飛戾天”兩句,領會筆者的思想感情。教學流程:一、情境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與朱元思書這個課,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p>
7、一段拍攝于浙江富春江的風景片(或圖片)。下面就請大家一起欣賞。要求看完后說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師:富春江的景色用一個字來說就是“美”。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是哪句?生: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二、欣賞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景致。自學指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1)作者說“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边@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異”在哪里?(2)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奇山異水”的(可以從修辭、描寫角度等方面思考)。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將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書上。8分鐘后比誰說得具體。1學生自學。2師生交流。老師歸納:(1)學生只要能抓住重點,說出水之清澈(“千丈見底”“
8、直視無礙”)和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之峻峭(“爭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夠大致領悟這篇寫景美文的魅力了。(2)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夸張將富春江“異水”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形聲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3師質疑:寫景要注意條理,請大家分析討論這篇文章寫景的順序。(學生討論,發(fā)表意見。)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夸張將富春江“異水”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
9、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三、探究拓展參考1.馬克思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了人。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為適于人類生存的美好環(huán)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變得更完美,更高尚?!苯Y合這段話,談談你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理解。參考2.置身于這樣的奇山異水中,會產生什么樣的感受?(請你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并結合這句話談自己的理解。)(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提示: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處奔走、苦心經營的人,面對奇峰,聆聽美聲,不覺心曠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通過襯托的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突出了
10、富春江的山奇水異。抒發(fā)了作者向往自然,厭惡塵俗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話雖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奮發(fā)有為,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但所蘊含的自然美的審美情趣,教育意義是不容忽視的。四、當堂訓練。(幻燈片)你一定能準確解答語段后的問題?。▉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_,_。_,_。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足原文。2.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家_。3.富
11、陽至桐廬之間的山光水色的總特征是怎樣的?(請用文中原句回答)4.寫出從視覺方面描寫景物和從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各一組。5.全文共三段,_段是第一層,為總寫,以“_”一句作為全文的綱領。_段是第二層,為分寫。先寫“異水”,以_寫水流舒緩處,以_寫水流湍急處。再寫“奇山”,以_、_、_、_、_字,將崇山峻嶺化靜為動,再以_、_、_、_四種聲音從聽覺寫出山間的勃勃生機。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 1.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 直視無礙 泉水激石 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 經綸世務者 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2.文學 吳均3.“奇山異水,天下獨絕。”4.視覺方面:“風煙
12、俱凈,天山共色?!薄凹蓖纳跫屠巳舯??!甭犛X方面:“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一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二、三段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薄凹蓖纳跫?,猛浪若奔。”負 競 軒邈 爭 直 泉聲 鳥聲 蟬聲 猿聲6.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五、作業(yè)放飛想象的翅膀。請將這篇文章用現(xiàn)代漢語改寫成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加入自己的想象。21 與朱元思書吳均詠曼初中 陳永平一、學習目標1.誦讀課文,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文知識。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3.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感受大自
13、然的美。二、教學重點 1. 誦讀課文。 2. 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三、教學難點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四、課時安排:四課時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吧?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為古今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與朱元思書 (板書文題、作者。) 解題:“與”:給予?!皶保盒拧n}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異水之間,是六
14、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二、展示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三、首輪學習(一)自學指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同時拿起筆勾劃出自己不認識或認為應該注意的字、詞。借助書下注釋和字典,達到讀準字音的目的。(4鐘后比一比看誰學的更好?。W生開始自學,教師巡視。(二) 交流研討1.詞語展臺:同學主動把本文的生難字寫在黑板上。2.師生共同從音形義三方面完成黑板上所寫的生難字。3.學生在隨堂練本上開始練習。(三)質疑答疑1.學生質疑:你還有哪些字讀不準字音的提出來,其他同學幫你解答。2.教師質疑:讀這篇描寫山水景物的文章應注意些什么?四、朗讀指導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
15、的意境。 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節(jié)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jié)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碑斎灰灿欣?,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找4-5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給予準確的評價。五、專項訓練1.指名讀課文。(后進生)2.給下面的字注音??~( ) 湍( )軒( )邈( )泠( ) 戾( ) 綸
16、( )鳶( )窺( )柯( ) 3.簡介作者。 本文作者 ,字 、 朝 文學家。本文選自后人所編輯的 。六、課堂小結 讓同學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看看有多少同學會背課文了。第二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由學生齊讀課文直接導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二、展示目標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識記重點文言實詞的理解。三、首輪自學(一)自學指導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章重點詞語的含義,并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對于不能解決的字或句子做上標記,組內共同討論,實在不會的大家共同討論完成。(時間8分鐘,看哪個小組完
17、成的更好)(二)交流研討以小組為單位逐字逐句翻譯課文,教師對重點詞語突出強調并進行板書。(三)質疑答疑1.學生質疑: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或句子,其他同學幫助解答。2.教師質疑:教師提問重點字的理解或句子的翻譯,學生搶答。(四)專項訓練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字。(1)風煙俱盡( ) (2)從流飄蕩( ) (3)一百許里( ) (4)水皆縹碧(
18、 ) (5)直視無礙( ) (6)急湍甚箭( )(7)皆生寒樹( ) (8)負勢競上( ) (9)互相軒邈( ) (10)爭高直指( ) (11)千轉不窮(
19、60; ) (12)鳶飛戾天( )(13)望峰息心( ) (14)經綸事務( ) (15)窺谷忘反( )(16)橫柯上蔽( ) (17)在晝猶昏( ) (18)疏條交映( )2.翻譯下列句
20、子(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參考答案:1.(1)全,都 (2)順著 (3)表示大約的數(shù)量 (4)青白色 (5)阻礙 (6)急流 (7)耐寒碧綠的樹 (8)憑依 (9)作動詞,比高遠 (10)向 (11
21、)同"囀",鳥鳴聲 (12)至 (13)平息 (14)籌劃、治理 (15)同"返",返回 (16)樹枝 (17)白天 (18)掩映 2.(1)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高爽晴空一塵不染,與青青遠山融為一色。(2)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3)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木。(4)像老鷹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就平靜下來。(5)橫斜
22、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那樣陰暗。(6)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四、課堂小結把你學到的文言知識在筆記本上歸類。教師指導:1.通假字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2.古今異義詞(1) 一百許里。許:表約數(shù),左右;應允,可能。(2) 鳶飛戾天者。戾:至,到達;罪過,乖張。(3)經綸世務者。經綸:籌劃,治理;指政治規(guī)律。 3.一詞多義天下獨絕 形容詞,絕妙。 猿則百叫無絕 動詞,斷,停。4.詞類活用(1)風煙俱凈
23、0;形容詞作動詞,消凈,散凈。(2)任意東西 名詞作動詞,往東,往西。(3)猛浪若奔 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4)互相軒邈 形容詞作動詞,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5)望峰息心 動詞使動用法,使停止,平息 。(6)橫柯上蔽 名詞作狀語,在上邊。五、布置作業(yè):不會背課文的同學自己抽時間背課文。 第三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請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本文都寫了些什么?然后導入到本課的學習。二、展示目標1.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感受大
24、自然的美。2.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三、首輪自學(一)自學指導你認為作者什么地方寫得最好?簡要說明你自己的理由。5分鐘后看誰最有見解。(二)交流研討 問題預設:1.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奇山異水”從“水皆縹碧”到“猛浪若奔”寫的是“異水”。 寫水色、水清、水急。從“夾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寫的是“奇山”。 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征。2.從聽覺來寫: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泠泠,鳥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
25、,令人神往。 3.從視覺來寫: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xiàn)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中的一個“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時令特征,也寫出了人的主觀感受。(4)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江的兩岸崇山峻嶺,高聳人云的雄奇景色;“競”“爭”二字把靜止的山寫活
26、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 4.本文兼從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方面寫景動態(tài):游魚,泉水,好鳥,蟬,猿。靜態(tài):細石,高山,寒樹。(四)質疑答疑教師質疑:你學會了哪些寫景的方法?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四、二輪自學(一)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1.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表達方式?目的是什么? 3.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边@句能理解嗎?5.文章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鐘獨立思考后分小組討論,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的更好。)(二)交流研討要點提示:1.本文主要描寫了從富陽至桐廬一百余里的奇山異水的景
27、色。中心句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2.描寫,表現(xiàn)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余里水之清澈和兩岸夾山之高。3.本文是一篇駢體文,語言優(yōu)美,采用以駢為主,駢散結合的寫法,且講究對仗和聲律。4.鳶,一種兇猛的鳥。戾,到達的意思。飛得非常高的鳶,比喻為了功名利祿而極力攀高的人,他們看到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熱衷功名利祿的心。經綸,就是籌劃,治理。籌劃世俗事物的人,看到這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這是作者的感慨。具有高飛沖天雄心的人,看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流連忘返。這一句從側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 作者是
28、南朝的著名的文學家,博學多才,對史學有研究。他也曾經做過閑散的朝官。他曾經撰寫齊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書免官的懲處。正因為有這樣的遭遇和經歷,面對這樣的美景,作者自然產生對大自然的留戀、向往之情??墒牵@里“望峰息心”、“窺谷忘反”說的不是作者自已,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業(yè)的人,那些在官司場乃至商場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們如果見到這樣的美景,一定會放棄自我的事業(yè),迷途知返,陶醉在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反映出當時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連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現(xiàn)實的清高隱逸的思想。這是有特定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從社會根源來看。當時士林崇尚清淡、鄙棄世務,作者
29、在這里流露的清高隱逸之情正是這種社會時尚的表現(xiàn)。從本人的生活經歷來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賤家庭,在異常講究門庭的南朝時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轉向逃避現(xiàn)實。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辈粌H從側面襯托險峰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5.抒發(fā)了作者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三)、質疑答疑對于本文的學習,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知識?學生提出后分學生、教師層面給予解答。五、專項訓練不同基礎的同學默寫課文不同的語句。六、課堂小結請同學談本文的學習收獲。第四課時(綜合訓練)1.下列加線的字
30、注音。泠泠作響( )縹碧( )急湍( )鳶飛戾天( )( )軒邈( )( ) 嚶嚶( )成韻2.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字。(1)風煙俱盡( ) (2)從流飄蕩( )(3)一百許里( ) (4)水皆縹碧( ) (5)直視無礙( ) (6)急湍甚箭( )(7)皆生寒樹(
31、 ) (8)負勢競上( )(9)互相軒邈( ) (10)爭高直指( )(11)千轉不窮( ) (12)鳶飛戾天( )(13)望峰息心( )(14)經綸事務( )(15)窺谷忘反( )
32、0;(16)橫柯上蔽( )(17)在晝猶昏( )(18)疏條交映( )3填空。(1)本文作者 ,字 、 朝 文學家。本文選自后人所編輯的 。(2)作者描繪富春江水的奇麗多姿,極有層次:第一段總寫山水之美,概括為“
33、; 、 ”八個字;第二段寫“ ”二字,抓 和 特點;第三段又分寫“ ”,多層次展開描繪。(3)本文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4)文中從側面表現(xiàn)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5)作者描繪異水時,抓住了 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 特征。(6)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7
34、)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選出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 )A.蟬則千轉不窮(盡)B.負勢競上(憑依)C.橫柯上蔽(隱蔽)D.
35、好鳥相鳴(美麗)(2)選出下列加點字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 )A.從流飄蕩 B.任意東西 C.互相軒邈 D.天下獨絕(3)下列加點字不是虛指的是( )A.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C.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D.蟬則千轉不窮,猿則
36、百叫無絕(4)下列加點的詞不能解釋為“全”或“都”的一項是( )。A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C.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D.此人-為具言所聞(5)文中從側面表現(xiàn)水清澈的句子是: (6)本文有從視覺方面描寫景物的,也有從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請分別找出兩方面的對偶句各一組。A視覺上的對偶句 B聽覺上的對偶句
37、;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2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逸夫學校 于海鳳 蔡春娟 李志敏 霍美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教學重難點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你對陶淵明有哪些了解?生:答補充: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東晉末年,社會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著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tǒng)治階級不滿,辭去
38、官職,歸隱田園,過著儉樸的生活。他隱居農村后,自號“五柳先生”,親身從事耕種,和農民交朋友。這期間他除了寫出許多歌頌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詩以外。也寫了些表現(xiàn)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桃花源記,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他用史傳筆法寫的一篇自傳五柳先生傳。二、檢查預習情況1學生質疑。師:預習時你遇到哪些讀不準的詞、句?生:答2檢測給下列字注音:(幻燈片顯示)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n) 汲(jí) 儔(chóu) 觴(shng)3指讀課文,正音。(先請差生讀),其他同學點評(可從字
39、音、停頓等方面評價),老師適時板書讀錯的字并正音。4.再指生讀課文。5.學生自由練讀課文。6.齊讀課文。五、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自學指導: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自己的文言積累翻譯課文,將重點詞語的理解批注到書上,自己解決不了的地方做上標記。10分鐘后我們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看誰翻譯得更準確。1.學生自學,老師巡視。2.學生質疑,學生答疑,學生解答不了的老師點撥。教師適時板書重點詞語。(師問:有沒有翻譯不了的詞、句?)3.交流展示。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翻譯過程出錯的地方,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重點詞語:(
40、板書)許:處所; 會:體會、領會; 意:書中的旨意; 舊:舊交、舊友; 造:往、到;期:希望、愿望; 穿結:打補?。?觴:酒杯; 樂:以為樂; 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蕭然:空蕩、空寂。4學生自由翻譯課文,練習鞏固。5指生翻譯全文。六、課堂小結。七、綜合訓練(1) 解釋句中加粗詞的含義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每有會意 親舊知其如此 造飲輒盡 期在必醉短褐穿結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2)一詞多義(3)古今異義(4)翻譯下列句子。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學生回答,明確:(1)許:處所;會:體會
41、、領會;意:書中的旨意;舊:舊交、舊友;造:往、到;期:希望、愿望;穿結:打補??;觴:酒杯;樂:以為樂;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蕭然:空蕩、空寂。(2)之(他,代詞;的,助詞)言(說,說話;言語、話)其(他,第三人稱代詞;其中的;語氣詞,表揣測、反問)甚(詳細;重要)意(意旨;神情)得(得到;益處)志(標志;志向;志趣)去(離開;距離)(3)贊曰(傳記后附的評論性文字。今義指稱贊、贊美)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別名。今指文字)(4)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一邊喝酒一邊吟詩,
42、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教學重難點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由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導入。師:同學們還記得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的內容嗎?生:齊背詩文。師: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生:向往自然,寧靜閑適的隱士心境。師:陶淵明的很多詩文都寄寓了一種向往自然,寧靜閑適的隱士心境。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五柳先生傳,看看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怎樣的心境。二、展示目標: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三、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五柳先
43、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并將你的理解批注到旁邊。6分鐘后比誰談得具體、深刻。1.學生自學。老師巡視2.小組交流3.師生交流研討。(1)要點提示: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昂米x書,不求甚解”,展現(xiàn)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靶允染疲谠诒刈怼?,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俺V恼伦詩省薄巴鼞训檬А?,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于貧困之中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出來了,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
44、2)難點突破。師質疑: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點提示: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的讀書態(tài)度) 四、問題探究(幻燈片) 1.“贊”語與前文有什么聯(lián)系? 2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要點提示:1.文后的“贊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贊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
45、和優(yōu)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2“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樣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jié)嘆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人勝。五、課堂小結(學生總結)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xiàn)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本文語言樸素平淡,呈現(xiàn)出一種天然真色之美,純真可親而又意味雋永,我
46、們都不禁陶醉其中。我們應該感謝陶淵明,是他用性靈,用良知為中國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為我們營造了平淡真淳的藝術境地。讓我們永遠地記住他,作為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凈土,作為時代塵囂中用尊嚴扛起的一面旗幟。六、綜合訓練:(1)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2)“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怎么能“晏如”?(3)從哪些方面入手刻畫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4)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榮利”?你喜歡五柳先生嗎?請說明理由。23 馬 說逸夫學校 于海鳳 蔡春娟 李志敏 霍美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教學重難點
47、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伯樂相馬”的成語,講關于伯樂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二、出示學習目標:(大屏幕展示)1正
48、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三、文學常識簡介:(大屏幕展示)1韓愈(768824)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zhèn)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2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榜R說”這個標題,是后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四、檢查預習情況。1學生質疑( 師:預習時你遇到哪些讀不準的詞、句?)2給下列紅字注
49、音: (幻燈片顯示。)駢死 槽櫪 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 不外見 無馬邪3指讀課文,正音。(先請差生讀),其他同學點評(可從字音、停頓等方面評價),老師適時板書讀錯的字并正音。4.再指生讀課文。5.學生自由練讀課文。6.齊讀課文。五、準確翻譯課文,積累重點詞語。自學指導: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自己的文言積累翻譯課文,將重點詞語的理解批注到書上,自己解決不了的地方做上標記。10分鐘后我們,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看誰翻譯得更準確。1.學生自學,老師巡視。2.學生質疑,學生答疑,學生解答不了的老師點撥。教師適時板書重點詞語。師問:有沒有翻譯不了的詞、句?
50、3.交流展示。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方式翻譯課文,一人譯一句。(翻譯過程出錯的地方,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重點詞語:(板書)祗:只是 駢死:并列而死 槽櫪:喂牲口用的槽 或: 有時 食馬者:食通“飼”喂。喂養(yǎng)馬的人 雖:即使 不外見: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表現(xiàn)不出來。 且:尚且 等:等同,一樣 安:怎么 策:馬鞭子,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道:正確的方法 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臨:面對 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4學生自由譯文。5指生翻譯全文。六、小結:(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七、綜合訓練:1填空。馬說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字 舊時被列為 之首。本文選自 。2
51、翻譯下列詞語。祗: 駢死: 槽櫪: 或: 食馬者: 不外見: 且: 策: 盡其材: 通其意: 3. 翻譯下列句子。(1)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譯: (2)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譯: (3)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譯: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本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 由神雕俠侶中楊過遇小黃馬的經歷導入:小黃馬是一匹千里馬,而楊過則是我們傳說中的伯樂。小黃馬在遇到楊過之前,最多也只不過給它的主人運送柴火,還遭到羞辱;遇到楊過之后本是一匹干癟的瘦馬,變成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寶馬。今天
52、我們繼續(xù)學習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于千里馬的重要性。二、展示目標:(大屏幕展示)1理解本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出示自學指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并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書上。1.文章開頭作者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2.沒有遇到伯樂時,千里馬的遭遇如何?3.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其原因是什么?4.作者如何痛斥“食馬者”不知馬的?5.文中那句話點明了本文主旨?(10分鐘后看誰理解得透徹,談得深刻。)(一)學生自學(二)交流研討要點提示: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伯樂對千里馬起著決定作用,千里馬依賴伯樂。)2祗辱于奴
53、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三句話道盡千里馬“沒世而名不稱”之悲)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將食馬者的愚妄無知揭露的淋漓盡致。)5其真不知馬也。四、問題探究1.作者所說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物、馬嗎?2.全文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著怎樣的感情?要點提示:1. “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比喻發(fā)現(xiàn)并賞識人才的人;“食馬者”比喻愚妄無知的人。2.全文寄托了作者對在位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懣之情。五、拓展延伸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
54、、人盡其才?請你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六、課堂小結:(讓學生談自己對于本節(jié)課的收獲)七、綜合訓練1.文中第一段描述“千里馬”悲慘處境的句子是 。2.本文中“伯樂”喻指 ,“千里馬” 喻指 ,“食馬者”喻指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币痪涫褂昧撕畏N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5.根據語境,在劃線處填上與馬有關的詞語。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業(yè)的戰(zhàn)具,至今還流傳著許多與之有關的成語。如:比喻富有經驗熟悉情況,稱為 ;比喻光陰迅速稱為 ;說年老雄心依舊在稱為 ;祝事業(yè)有成則言 。 24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逸夫學校 于海鳳 蔡
55、春娟 李志敏 霍美玲第一課時學習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從古到今有許多有識之士通過自己的艱苦奮斗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生答。師:這些都說明了苦難并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于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一篇勤學故事送東陽馬生序。 (板書課文標題。) (參考):我國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學的故事 囊螢映雪:囊螢,以囊盛螢。晉書·東胤傳:“(胤)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以照書,
56、以認繼日焉。”尚友錄卷四:“孫康,晉京北人,性敏好學,家無油,于冬月嘗映雪讀書。” 懸梁刺股: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碧接[卷三百六址三引漢書:“孫花色品種字文寶,發(fā)學,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時大儒。” 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倍?、展示目標(幻燈片)學習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三、介紹文學常識1介紹作者。 (學生自己介紹,教師補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開國文臣,明初文學家。他年少
57、時受業(yè)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晉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為翰林院編修,因為身老不仕,隱居龍門山著書。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學提舉,讓他為太子講經,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后因長孫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集。 2介紹本文的體裁特點。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飛行教學課件
- 掃雷教學課件
- 文庫發(fā)布:中醫(yī)講肝
- 書包小學生課件下載
- 攀鋼集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修建分公司-企業(yè)報告(業(yè)主版)
- 涂色教學課件模板圖片
- 散學典禮班會課件圖片
- 中文韓語教學課件
- 【保山】2025年云南保山市無線電監(jiān)測中心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南京】2025年江蘇南京審計大學招聘9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高端寫字樓安全管理
- 大學英語四六級詞匯表
- 2025年中考歷史開卷考查范圍重大考點全突破(完整版)
- AI基礎知識入門
- 2025年甘肅蘭州新區(qū)城投地產置業(yè)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職稱評審申報培訓
- 電瓶車抵押給個人合同(2篇)
- 中國硫氰酸紅霉素市場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GB/T 6822-2024船體防污防銹漆體系
-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001-國開機考復習資料
- 2024年六西格瑪綠帶認證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