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實驗四土壤剖面野外觀察_第1頁
(完整版)實驗四土壤剖面野外觀察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四 土壤剖面野外觀察一、目的要求通過野外土壤剖面觀察,學會用簡單方法認識土壤的基本特性和主要農業(yè)生 產性狀,從而認識土壤,并聯(lián)系土壤生成環(huán)境,分析其與土壤形成及利用改良方 面的關系。二、壤形成夜因素的研究觀察(一) 氣候資料的調查:包括溫度、降水量、蒸發(fā)量、霜期、風、水、旱、澇災害等。(二) 母質:直接由巖石風化而形成的殘積物母質。要記載巖石的種類、風化程度及形態(tài); 如系沖積物、風積物等運積母質,則記載其種類、生成過程及其性狀。(三) 地形:地形通??煞譃樯降亍⑶鹆?、河谷、沖積平原,盆地及洼地等。當了解地形 時要記載地點、周圍環(huán)境、地形的變化情況與土壤發(fā)育與分布的關系。(四) 侵蝕情況:在

2、山區(qū)進行土壤調查與觀察時要更為重要,要詳細記載侵蝕方式、程度、引 起侵蝕的原因,如何采取防止措施。(五) 土壤的排水及灌溉情況:首先觀察地表水的有無及其狀況,地下水位深度、灌溉條件的有無,現(xiàn)有灌 溉的系統(tǒng)及灌溉的可能性。其次要記載該地區(qū)的排水情況、排水系統(tǒng)等。(六) 植被情況:包括植物群落、生長情況、指示植物、造林狀況。(七) 農業(yè)生產狀況調查:包括農作物種類、產量、茬口安排、及施肥情況、豐產經驗及畜牧業(yè)的發(fā)展 情況等。三、土壤剖面的觀察與記載土壤剖面是土壤內在形態(tài)的外在表現(xiàn), 因此研究土壤的外部形態(tài),也能了解 土壤的性質及農業(yè)生產價值。在田間觀察土壤時除觀察土壤的自然環(huán)境外, 還要 借助于土

3、壤剖面的觀察與分析來全面地了解土壤的一切特性。(一)土壤剖面位置的選擇及挖掘:土壤剖面的選擇必須具有代表性,切忌在道旁、溝邊、肥堆及土層經過人為 翻動或堆積的地方挖掘剖面和采取樣品。在選擇有代表性地點后,挖長約2米,寬1米,深11.51.5 米的土坑(如地下 水位較高,達到地下水時即可),將朝陽的一面挖成垂直的坑壁,而與之相對的 坑壁挖成每階為 30503050 厘米的階梯狀,以便上下操作。(如圖)在挖剖面時要注意觀察朝陽面,觀察面上端不準堆土,也不準站人踩踏,以 保持土壤的田間自然狀況,挖出的土拋在土坑長邊的兩旁,表土與心土分別堆放, 觀察與記載結束后,必須將土坑先心土后表土進行填平。(二)

4、剖面觀察記載1 1、層次的劃分與深度首先站在剖面坑上大致觀察,依據(jù)土壤的顏色、質地、結構、根系的分布情 況將剖面分成幾層,然后再進入剖面坑內,詳細觀察,進一步確定層次,最后用 剖面刀將各層分別劃出,于剖面記載表上分別記出各層起止深度。(1 1)土壤發(fā)生層次及其排列組合特征,是長期而相對穩(wěn)定的成土作用的產 物。目前國際上大多采用 0 0、A A、E E、B B、C C、R R 土層命名法。即 0 0 層:有機層A A 層:腐殖質層E層:淋溶層E層:淀積層C C 層:母質層R層:基巖層此外,還有一些由上述有關土層構成的過渡土層,如 AEAE 、EBEB 層等。若來自 兩種土層的物質互相交錯,且可以

5、明顯區(qū)分出來,則以斜線分隔號“ / /”表示, 如 E/BE/B 、 B/CB/C 。(2 2)農業(yè)土壤剖面一般分為四層:1耕作層:經多年耕翻、施肥、灌溉熟化而成。顏色深、疏松、結構好,是 作物根系集中分布的層次,一般深度在 15201520 厘米,代號 A A。2犁底層:長期受犁、畜、機械的擠壓,土壤緊實,有一定的保水保肥作用。一般厚 668 8厘米。 如果犁耕深度經常變化, 或質地較粗的砂質旱地, 該層往往不 明顯,代號 P P。3心土層:此層受上部土體壓力而較緊實,耕作層養(yǎng)分隨水下移淋溶到此層, 受耕作影響不深,根系分布較少,厚度一般約為 20302030 厘米,代號 B B。4底土層:

6、位于心土層以下,不受耕作的影響,根系極少,保持著母質或自 然土壤淀積層的原來面貌, 還可能是水濕影響的潛育層, 或沖積物形成的沖擊層, 代號 C C。土層劃分之后,用鋼卷尺從地表往下量取各層深度,單位為厘米,以與殘落 物接觸的礦質土表為零點,分別向上、向下量得,并寫深度變幅。如:O4/604/60 厘米A A 017/22017/22 厘米B B 17/2234/3617/2234/36 厘米2 2、 土壤顏色土壤顏色均以芒塞爾土壤比色卡表示, 命名系統(tǒng)是用顏色的三屬性, 即色調、 亮度和彩度來表示的。 色調即土壤呈現(xiàn)的顏色; 亮度指土壤顏色的相對亮度, 把 絕對黑定為 0 0,絕對白定為 1

7、010,由 0 0 到 1010 逐漸變亮;彩度指顏色的濃淡程度, 例如: 5YR5YR 5/65/6 表示色調為亮紅棕色,亮度為 5 5,彩度為 6 6。并同時描述干色 (指風干時)與潤色(指在風干土上滴上水珠,待表面水膜消失后的顏色) 。比 色時應當注意:土塊應是新鮮的斷面,表面要平;光線要明亮,于野外不要在陽 光下比色,室內最好靠近窗口比色。3 3、 干濕度:可分以下四級1 1)干:放在手中絲毫無涼的感覺,吹之塵土飛揚。土壤水分在凋萎系數(shù)以下( 1515 巴)。( 2 2 )潤:放在手中有微涼感覺,吹之無塵土飛揚。土壤水分高于凋萎系數(shù), 低于田間持水量( 0.3310.331 5 5 巴

8、)。( 3 3)潮:放在手中擠壓,無水流出,但有濕印,能握成團狀而不散。土壤 水分高于田間持水量( 0.010.01 0.030.03 巴)。( 4 4)濕:放在手中,微加擠壓,水分即從土中流出。土壤空隙中充滿水分(v0.010.01 巴)4 4、土壤結構土壤結構是指在自然狀態(tài)下經外力掰開, 沿自然裂隙散碎呈不同形狀和大小 的單位個體。通常沿用蘇聯(lián)土壤學家查哈羅夫的長、寬、高三軸發(fā)展的分類法。 一般分為團粒狀、核狀、塊狀、棱柱狀、柱狀、碎塊狀、屑粒狀、片狀、鱗片狀 等。5 5、土壤質地建國后我國一直采用蘇聯(lián)卡慶斯基制, 但因美國土壤系統(tǒng)分類及聯(lián)合國土壤 圖中均采用美國制,且上述分類流行頗廣。我

9、們現(xiàn)將美國C.F.ShawC.F.Shaw 的簡易質地類型簡述如下,供野外應用:(1 1)砂土:松散的單粒狀顆粒,能夠見到或感覺出單個砂粒,干時若抓入 手中,稍一松手后即散落,潤時可呈一團,但一碰即散。( 2 2)砂壤土:干時手握成團,但極易散落,潤時握成團后,用手小心拿起 不會散開。( 3 3)壤土:松軟并有砂粒感、平滑、稍粘著。干時手握成團后,用手小心 拿起不會散;潤時握成團后,一般性觸動不至散開。( 4 4)粉壤土:干時成塊,但易弄碎,粉碎后松軟,有粉質感。濕時成團和 為塑性膠泥, 干、潤時所呈團塊均可隨便拿起而不散開。 濕時以拇指與食指搓捻 不成條,呈斷裂狀。( 5 5)粘壤土:破碎后

10、呈塊狀,土塊干時堅硬。濕土可用拇指和食指搓捻成 條,但往往經受不住它本身的重量, 潤時可塑, 手握成團,手拿時更加不易散裂, 反而變成堅實的土團。(6 6)粘土:干時常為堅硬的土塊,潤時極可塑,通常有粘著性,手指間搓 成長的可塑土條。國際制與蘇聯(lián)制指感鑒定標準見表:土壤質地指感法鑒定標準號質地名稱土壤狀態(tài)干捻感覺能否濕搓成球 (直徑/厘米)濕搓成條狀況(2厘米粗)國際制蘇聯(lián)制1砂土砂土松散的單粒狀研之有沙沙聲r不能成球不能成條2砂質壤 土砂壤土不穩(wěn)固的土塊 輕壓即碎有砂的感覺可成球,輕壓即碎,無可塑性勉強成斷續(xù)短 條,一碰即斷3壤土輕壤土土塊輕搓即碎有砂質感覺, 絕 無沙沙聲可成球,壓扁 時,

11、邊緣有多而 大的裂縫可成條,提起 即斷4粉砂壤 土有較多的云母 片面粉的感覺可成球,壓扁邊 緣有大裂縫可成條, 彎成 2 厘米直徑圓即 斷5粘壤土中壤土干時結塊,濕時 略粘干土塊較難捻 碎濕球壓扁邊緣 有小裂縫細土條彎成的 圓環(huán)外緣有細 裂縫6壤粘土重壤土干時結大塊,濕時粘韌土塊硬,很難捻碎濕球壓扁邊緣 有細散裂縫細土條彎成的 圓環(huán)外緣無裂 縫,壓扁后有7粘土粘土干土塊放在水 中吸水很慢,濕 時有滑膩感土塊堅硬捻不 碎,用鍾擊亦難 粉碎濕球壓扁的邊緣無裂縫壓扁的細土環(huán) 邊緣無裂縫& &松緊度它是反映土壤物理性狀的指標。目前測松緊度的方法,名詞術語概念尚不統(tǒng)一。有的用堅實度,有的

12、用硬度。堅實度是指單位容積的土壤被壓縮時所需要的 力,單位是 kgkg - - cmcm-2(公斤/ /厘米2);硬度是指土壤抵抗外力的阻力(抗壓強度) 單位用 PaPa(帕)表示。因此,松緊度應用特定儀器來測試。測定土壤堅實度可使用土壤堅實度計,其使用方法如下:(1 1)首先判斷土壤的堅實狀況,選用適當粗細的彈簧與探頭的類型。(2 2) 工作前,彈簧未受壓前,套筒上游標的指示線,如為kgkg (公斤)時應 指于零點,如深度為 cmcm (厘米)時,應指于 5 5 (厘米)處。(3 3)工作時,儀器應垂直于土面(或壁面),將探頭撳入土中,至擋板接觸到土面即可從游標指示線上獲得讀書,即探頭的入土

13、深度(cmcm)和探頭體積所承受的壓力(kgkg)。(4 4)根據(jù)探頭入土深度,探頭的類型,彈簧的粗細,再查閱有關土壤緊實 度換算表,即得土壤緊實度的數(shù)值(kg/cmkg/cm2)。(5 5)每次測定完畢,必須將游標推回原處,以便重復測定,但必須防止游 標產生微小滑動,以免造成測定誤差。(6 6)工作結束,堅實度計必須擦刷干凈,防止儀器生銹,以保證儀器測定 的精度。在沒有儀器的情況下,可用采土工具(剖面刀、取土鏟、土鉆等)來測定土 壤的緊實度,其標準大體如下:(1 1)極松:土鉆、鐵銑等放在土面,不加壓力即能自行進入土中,如砂土。(2 2)松:稍加壓力,土鉆、鐵銑即能進入土體,如壤土。(3 3

14、)緊:土壤結構較緊,必須用力,土鉆、鐵銑才能進入土中。如粘土、 輕粘土。(4 4)極緊:需用大力鐵銑才能進入土中,但速度慢,取出不易,而取出后 有光滑的表面,如重粘土及具有柱狀結構的心土層等。7 7、空隙指土壤結構體內部或土壤單位之間的空隙。 可根據(jù)土體中空隙大小及多少表示??障斗旨壖毿】障缎】障逗>d狀蜂窩狀網(wǎng)眼狀孔徑大?。╩m)108 8、新生體和侵入體由于土壤多種利用的結果,在土層中往往出現(xiàn)特點不同的新生體。如石灰結 核、鐵錳結核、銹紋銹斑、鹽斑、假菌絲等,野外觀察時,詳細記載各種新生體 的種類、性狀、堅實度和厚度,在剖面中分布的特點,開始出現(xiàn)和終止出現(xiàn)的深 度,大量集中的深度。根據(jù)新生體

15、的種類、數(shù)量和分布層位,能夠有助于我們判 斷土壤形成作用的方向與性質,并且也能借以判定土壤發(fā)育的條件, 同時,砂姜 層出現(xiàn)的深淺還直接影響農業(yè)生產。侵入體包括土壤的磚塊、瓦片、巖石碎塊、死亡動物的骨骼、貝殼等,它們 的存在與土壤形成作用一般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可以用來判斷母質來源和古土層的存在情況9 9、根系:描述標準可分為四級描述沒有根系少量根系中量根系大量根系標準(根條數(shù)/厘米2)014510101010、一般在野外測定的項目為:(1 1) 碳酸鹽反應:用 10%HCI10%HCI 試之,一般分下列幾級:1無石灰性反應:不起泡沫,碳酸鹽含量 1%5%5%,以“ +”表示。(2 2) 土壤 pHpH 值:用酸堿指示劑測定各層土壤的反應。四、紙盒標本采集采集的方法是:(一)由下而上依次在各層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部位, 逐層采集原狀土,拿出結構面,盡量保持原狀,跟別依次放入紙盒各層中,結構面朝上。(二)于紙盒底左側用鉛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