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講述_第1頁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講述_第2頁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講述_第3頁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講述_第4頁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講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  (2016-05-21 22:10:58)編輯刪除轉(zhuǎn)載查看更多精彩請點擊: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  時間:2016-3-23 17:30:02  作者:  來源:  查看:10  評論:0  內(nèi)容摘要:                   

2、;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    當年靈山法會上,佛還沒有正式講法,五千修行人當著肉身佛的面,離開道場。這在古今中外,僅無絕有!他們退場的原因是什么?請看本集.法華經(jīng)-方便品 .                       &

3、#160;                                      靈山法會五千人當場退席  當年靈山法會上,佛還沒有正式講法,五千修行人當著肉身佛的面,離開道場。這在古今中外,僅無絕有!他們

4、退場的原因是什么?請看本集.  法華經(jīng)-方便品                                            

5、60;          (3)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fā)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嘆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這句話本來是佛講的,那么這些聲聞、辟支佛重復這句話,就表示心里起疑了。這也是佛的良苦用心

6、,反反復復強調(diào),賣關(guān)子,吊胃口。起疑了,就說明他們想來研究這個問題。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這里他們打了個悶鼓。你過去講聲聞法、辟支佛法,我們已經(jīng)成就了。按照你的教法,已經(jīng)證到涅槃了。你怎么現(xiàn)在又在話中有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這引起小乘人的一種疑心。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嘆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稱嘆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7、#160;   舍利弗把法華經(jīng)說成第一方便。因為佛把過去的種種的因緣譬喻方便,已經(jīng)予以否定。現(xiàn)在要講的這個法,必須以方便法來破方便法。所以這里稱第一方便。    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反復講甚深微妙,無非是從空、不空、空不空這個一心三藏而言。這個一心三藏,縱及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三世,橫及東南西北十方虛空,廣及森羅萬相。    世尊何故,殷勤稱嘆甚深微妙難解之法:這是舍利弗第一次請法,為四眾弟子也為自己破除疑惑。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

8、言:    慧日大圣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    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fā)問者。    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wù)撸?#160;   今皆墮疑網(wǎng),佛何故說是。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    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 

9、0;  是事為云何,愿佛為解說。于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    諸天龍神等,其數(shù)如恒沙。求佛諸菩薩,大數(shù)有八萬。    又諸萬億國,轉(zhuǎn)輪圣王至。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慧日和大圣尊都是佛的一個別號。喻佛如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久乃說是法,一個久乃足見佛的良苦用

10、心。佛講任何法,從來沒有看到過像這樣賣關(guān)子。久久地、反反復復地重復幾句同樣的話:這個法怎么怎么難說。    自說得如是,把如是放在力無畏三昧之前。這是總說自己證得了如是法十個如是,百界千如。如是,如就是阿,是就是彌陀,自說得如是就是如是我聞。    道場所得法,無能發(fā)問者:佛講的法,連問都不知道怎么個問法。   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這是總結(jié)佛講的那么多話,我們沒有辦法問,只有佛在自己的現(xiàn)量境界,才能講得明白。    無

11、漏諸羅漢,及求涅槃?wù)?,今皆墮疑網(wǎng):無漏阿羅漢,這里是統(tǒng)指聲聞人。墮疑網(wǎng)就是疑心重重。佛何故說是:佛是什么道理?說出了以上種種的言語。    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相視懷猶豫:求緣覺者是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位的修行人。比丘比丘尼,這里是統(tǒng)指法會大眾。天龍鬼神、乾闥婆等,這一部分眾生神通自在呀!比人道的眾生靈性要高。相視懷猶豫:就像有時候幾個人聽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話,相互之間看一下,表示大家都懷疑;然后再把目光對準讓我們起疑的那個人最后又把目光轉(zhuǎn)向佛,怎么回事?    是事為云何,愿佛為解說。

12、于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這是舍利弗自己的謙虛:佛啊!你當著大眾說我是智慧第一,我哪是智慧第一呀?這個問題我也疑惑,我也不能了達呀!    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這兩句話是真正的疑惑。佛親口宣講四圣諦、十二因緣、金剛經(jīng)六百部般若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等法,我們也信了,修了,證了。那么佛現(xiàn)在說這都是方便;那我們現(xiàn)在在懷疑了:為是究竟法,到底是我們證的這個果位不究竟呢?為是所行道,還是我們所修的這個因不真實?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修證圣果是通過佛法來把我執(zhí)和煩惱習氣化掉

13、,使境界提升,等于是從佛口所生。合掌瞻仰待是表示一種期盼的心理。如就是實,實就是如。如不可見,所以非妙音而不可言。    諸天龍神等,其數(shù)如恒沙。求佛諸菩薩,大數(shù)有八萬。又諸萬億國,轉(zhuǎn)輪圣王至,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這是從他方佛土而來的菩薩。具足道,為圓滿菩提,非一心三藏而不可言具足。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稱為具足道。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第一次制止舍利弗,是因為佛要說的這個法甚深難解。只有諸佛知道,要講出口

14、來很難;第二次制止,是防止天人驚恐、懷疑。這種懷疑呢,祖師大德從四個方面來解釋:一個是奇怪驚疑,佛過去講小乘阿羅漢已經(jīng)成佛了,現(xiàn)在說是化城;第二個是顛倒懷疑,不懂佛法的人認為佛在自相矛盾;第三個懷疑,帶有后悔的意思:我們過去怎么沒有搞明白佛這個話中有話呀;第四種懷疑,佛是在打誑語,增上慢人有這種懷疑;那如果按照我們現(xiàn)在講法華經(jīng),還可以講第五種懷疑。懷疑說法華經(jīng)的人是贊自毀他。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說之!惟愿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shù)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15、0;這是舍利弗第二次向佛請法:佛??!你只管說吧!你別擔心啊!這個會上無數(shù)的眾生曾見諸佛,在過去世中就已在諸佛法中修行,有這個根機。特別那些菩薩大眾,有些是乘愿再來。智慧明了:他能夠辨別方與便、大與小,能夠明白佛講第一義難解之法,一定能夠信受。生起疑惑的人肯定是少數(shù),不能因為少數(shù)人懷疑就不講法華經(jīng),請佛權(quán)衡利弊。是不是這個意思???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唯說愿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就有點在哀求,是不是?大眾中總有人能相信法華經(jīng)的。佛在后

16、面怎么講的?法華經(jīng)有一個人聽,你都要講,對一個人講法就跟對無量人講法一樣。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于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増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如果講了法華經(jīng),那些天、人、阿修羅、貢高我慢的比丘聽了以后,如果他不相信,產(chǎn)生懷疑心、輕慢心,要下火坑!但你生歡喜心的話,你成佛了。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佛第三次制止:不能講!不能講!這個法太妙,太難解,太難思

17、,太難議!那些增上慢的人、自以為是的人聽了以后絕對不肯相信的。他以下劣心、以牛羊眼來看待佛所說法。那在末法時代有人來講法華經(jīng),更難免遭到別人的誤解。丑話講在前面,請大家要把持好自己的身口意這三業(yè)。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說之!唯愿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兩個唯愿說之,請法越來越懇切。佛越是不講,舍利弗越是請法,這是代表整個法會大眾的心態(tài)。這就是佛的激將法。按照佛的本意,管你多少人懷疑,哪怕只有一個人請法,他都要講。先不講的目的

18、,就是給大家打預(yù)防針,要你好好聽。等比,就是等類。世世已曾從佛受化:有些過去世中就已經(jīng)聽聞法華經(jīng),需要在聽法華經(jīng)中進修;有些畢竟在佛座下多生多世修行,都想聽法華經(jīng)。凡是沒有明心見性的人都叫長夜。所以聽聞法華經(jīng),明白如來藏道理,吃了一個定心丸,叫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愿說第一法。我為佛長子,唯垂分別說。    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欲

19、聽受佛語。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    愿為此眾故,唯垂分別說。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    我為佛長子,唯垂分別說。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舍利弗為諸弟子中首座和尚,叫長子,他經(jīng)常代佛管理弟子大眾。    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聽受是依教奉行之義。    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愿為此眾故,唯垂分別說:我們大家都愿意聽法,你只管講,不要怕沒有人聽。這個意思是告訴佛不要怕晾臺。其實佛才不怕呢!佛后面講了,有

20、一個人聽法華經(jīng)我都要講。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這才是佛的本懷。前面是賣賣關(guān)子,吊吊大家胃口而已。我怎么可能不說啊?!佛不輕易說法華經(jīng),又不甘心不說。要理解佛的良苦用心。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這里至關(guān)重要。諦聽:諦就是真實。不要理解為:你要認真聽。這個諦是表真實聽,就是表聞慧,聞必有慧呀;善思就是思慧;念之就是修慧、行慧。小乘人修戒、定、慧,大乘人修聞、思、修。大涅槃經(jīng)呢,把聞慧、修慧、思慧,再加

21、一個親近善知識作為證涅槃的四個條件,叫涅槃四因。沒有善知識傳法,你無由開悟。    吾當為汝,分別解說:當即正當名分,諸佛如來不打妄語。這些字眼,要注意回歸第一義諦。分別解說,佛所證之法是無分別第一義法,但是沒有分別法不足以開示眾生。所以無分別不妨分別,分別本來是我們妄想分別。但是明心見性之人仍然利用我們的妄想心、利用假名相而說正法。當下轉(zhuǎn)妄為真,轉(zhuǎn)識成智。這個問題很重要??!許多人在判別正法的時候,認為真法不可傳,講出來的都是錯的,他不懂得轉(zhuǎn)識成智。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五千人等,即從

22、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黙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増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這五千人也真能做得出?。∪馍矸鹪谑罆r的皈依弟子,竟敢當面禮佛而退。再看佛前面賣了三次關(guān)子,如果不賣關(guān)子的話,可能不是五千人,而會十倍百倍都要退。就有這樣狂妄的人。你最起碼等佛把話講完了以后,你覺得佛錯在哪里,可以請法、溝通乃至爭辯都沒有關(guān)系。末法時代眾生更加飛揚浮躁。所以請各位,一定要耐心從頭到尾把一部法華經(jīng)聽完,你得大自在。    下面分析這五千人為什么退席?    罪根深重:無非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